2022年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周语文教案_第1页
2022年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周语文教案_第2页
2022年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周语文教案_第3页
2022年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周语文教案_第4页
2022年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周语文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备课周次:第七周 备课内容:第 14-16 课 备课老师:14、再见了,亲人 教学目标:学问与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会认8 个字,会写 12 个字;联系上下文懂得“ 噩耗、战争、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 等词语的意思及课文重点句子的含 义;过程与方法:学习文章通过详细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理想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那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感情;学习重点、难点 学习课文用详细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深厚友情;课时支配:2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 会认 8 个字,会写 12 个字;懂得“ 噩耗、战

2、争、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等词语的意思;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语句;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出示课文两幅插图) :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两幅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图片,请大家仔细观看,留意人物的衣着、神态、动作,用一两句话描述图意;2、指名同学描述;3、师小结:这两幅图描画的就是1958 年最终一批志原军离开朝鲜回国,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辞别的情形;人们挥着手,含着泪,深情地呼吁着 再见了,亲人!(师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展现同学收集到的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指名同学用一两句话介绍;2、在朝鲜战场上,理想军战士浴血奋战;八年来,与朝鲜

3、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分别之际,他们无限深情地喊着(师指课题,生齐读) 再见了,亲人!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初读要求;(1)请大家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词多读两遍;(2)摸索:课文中“ 亲人” 指谁,想想作者写了他们什么事?2、同学初读课文,老师巡察,适时指导;3、反馈、沟通;(1)老师抽读生词,强调“ 妮”(n )、“ 耗” (ho)等生字读音;(2)同学汇报本课写到的亲人有:大娘、小金花、大嫂(师板书),并用课文的语句说出她们为理想军战士做了什么事;4、速读课文;(1)找出直接表达理想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段落,放声读读;(2)指名同学读直接表达

4、依依惜别情的段落(46);四、激情朗读,引发悬念1、是啊,分别的时刻令人肝肠寸断,你从这段文字又明白了什么?2、江报、沟通(师相机出示送别图、指导同学有感情朗读);3、小结:从刚才的朗读中,老师也深深地体会到理想军战士不忍心离开朝鲜的亲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呢?按常理说,理想军战士离开祖国, 离开家乡长达八年之久,“ 归心似箭” ,理想军们是多么想回到妻儿身边、白发双亲身边;可是他们却期望 齐读)列车啊,请开得慢些, 4、那么仍有什么比亲人的等待仍更让人割舍不了,仍有什么比祖国的呼唤仍令人留 恋?课文 1-3 段会让我们明白其中的缘由,下节课,我们再细细品尝 1 3 段内容;五、布置作业 1

5、、背诵 46 段,熟读 13 段;2、誊写本课生字新词;其次课时 课时目标:1. 懂得“ 噩耗” “ 代价” 等词语,入情入境地朗读;2. 体会中朝人民的宏大友情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想法精神的训练;3. 领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4. 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激情导课1、理想军叔叔们在回国之际,不忍心离开朝鲜亲人,火车即将开动了,他们拼命挥 手,深情地呼吁;(全班齐背 46 段)2、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牵动着理想军战士们的心呢?这节课,我们将细细品 味课文 13 段;二、精读品尝,表达真情 一)教学第一自然段 1、请同学们放声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

6、子,圈出你认为最重要 的词语;并细细体会体会;2、反馈沟通(师依据同学发言,相机出示句子)(1)您说,这比山仍高比海仍深的友情,我们怎么能忘怀?齐读,读了这一句话,你有什么要问的吗?引导同学提出“ 什么事能比山仍高比海 仍深” ;再读课文,划出能表现出理想军展现与朝鲜人民之间比山高比海深的事例;总结:枪林弹雨送打糕;为救亲人失孙儿;为救亲人勇献身;为了亲人失双腿;(2)出示句子:您带着全村妇女,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顶着打糕,送到阵地上来 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同学可抓住“ 冒” 、“ 穿” 、“ 顶” 、“ 送” 等动词绽开想象,体会大娘的真情;指出“ 雪中送炭” 这个词,让同学联系上下

7、文懂得词意;指导同学说说对这句话的懂得;指导朗读,体会感情;同学假如讲到其他句子,老师随机教学; )(二)迁移学法,合作学习其次、三段;1、总结学法:放声读,划句子;读重点句,抓重点词,绽开想像,体会真情;有感情朗读,读中悟情; (小黑板出示)2、按以上学法,小组合作学习其次、三段;3、反馈沟通;依据同学读的句子,随机点拨;例如,(1)你回到村里,焦急地等待着妈妈;其次天传来噩耗,你妈妈拉响手榴弹跟敌人 同归于尽;(抓住“ 噩耗” 、“ 同归于尽” 两个词品尝; )(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莫非仍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情?(抓 住“ 代价” 一词,说说“ 代价” 详细指什么?把反问

8、句改成陈述句,比较表达情感的不同; )(3)争论:前三个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都用其次人称;都先用一个称呼语;这样写似乎面对对方说话,更便于表达感情,都是通过详细事例直接抒发作者的感情; )三、回来整体,感受“ 亲人”1、大娘、小金花、大嫂的事例真是感人肺腑,理想军怎能忘怀呢?让我们走进理想 军叔叔,跟他们一起和朝鲜人民话别,情愿读的同学可以站起来读;(感情朗读 13 段)2、中朝两国人民的友情是用鲜血凝成的;(板书:用鲜血凝成的深情厚谊) ,是经受过战火洗礼的;当年,理想军战士雄纠纠、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在两年零九个月的战争中,有 200 万优秀的中华儿女奔赴朝

9、鲜战场,其中36 万余人将热血洒在了朝鲜的三千里江山;同学们可以结合学过的课文,绽开想像,说一说理想军战士为朝鲜人民做了什么?可以采纳其次人称来讲;3、指名生讲理想军战士的感人事迹;4、填空、沟通,然后全班齐读;在朝鲜战场上, _(谁)为了 _(谁)浴血奋战, _(谁)为了 _(谁)也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两国人民用 友情,因此两国人民不是胜似 _;_凝成了 _的5、列车越开越远再也看不到亲人熟识的身影,再也听不到亲人亲切的嘱咐,战士们 在心里深情地呼吁,朝鲜人民也在心里深情地呼喊,请男生担任战士们深情背诵 4-6 段,女生充当朝鲜人民可仿照课文语言向理想军战士深情话别;四、老师总结,并布置作业(

10、1)背诵自己喜爱的段落;(2)收集有关抗美援朝中显现的感人小故事,开个英雄故事会;板书设计:再见了,亲人中:理想军朝:大娘洗补衣服送打糕鲜血凝成的友情教学反思 :15、金色的鱼钩 教学目标:学问与才能:熟识本课 12 个生字和新词,懂得“ 喜出望外、奄奄一息” 等词语的意思,能用自己 的话说说对“ 金色的鱼钩” 的懂得; 、,快速默读课文,明白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复述课文;过程与方法: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红军战士团结友爱、顾全大局、勇于献身的 崇高品质;学习重、难点 :品读重点语段,体会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读课文

11、;课时支配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情境渲染 1、背诵毛泽东长征诗;2、同学们,明白长征吗?谁能说一说自己知道的长征故事;3、是的,长征是世界军事历史上的一个宏大奇迹 一个由宏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 造的奇迹;同学们可知道,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很多可歌 可泣的感人故事;今日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吧; 板书:金色的鱼 钩 二、整体感知,领会情感 1、看着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自由提问)2、同学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的时候留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的变化,可以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3、勉励朗读,并请同学再次快速默读全文, 想想课

12、文主要讲谁, 讲了一件什么事;( 1935 年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料好三个红 军伤员,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自己却牺牲了;)三、入情入境,重点赏析 可以依据课文学习过程的需要,拟定两条学习主线;(一)以老班长为主线 1、默读,边读边摸索: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从课文中摘录出描写老班 长外貌的语句;(板书:老班长)2、这几次描写老班长的外貌有什么不同,说明白什么?(1)“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花白了;”师:三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点?(可以看出老班长在长 征途中饱经风霜

13、,长征的艰苦; )(2)“ 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 “ 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由于找到了一个能让战士们吃上好一点的东西的方法,而无 法抑制内心的兴奋,可以看出他是多么尽职尽责;)(3)“ 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布满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这里没有直接的外貌描写,但是我们可以从句子中进行拓展训练:想象老班长望着 远方草地时的眼神,那眼神中肯定布满担忧;)(4)“ 老班长看到这情形,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 “ 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伸绽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愿喝鱼汤,生怕他们饿坏了身子,他又心疼,又焦急,责 怪自己没能完成指导员

14、交给的任务,因此眉毛拧成了疙瘩;战士们喝下了鱼汤,他的眉头伸绽开,充分表现了他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 高尚品质;)5)“ 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老班长历尽艰辛,任劳任怨,照料三个年轻的病号;他成功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 任务,可是自己已经衰弱到不能支撑的地步,死亡的威逼正步步朝他逼来;)过渡:从老班长的外貌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 优秀共产党员;(二)找出最让自己感动的片段,以此为主线,品析全文;1、学习“ 硬咽草根、鱼骨头” 片段;(1)指名朗读,读后谈论:为什么这个段落令人感动?(2)抓住“ 皱紧眉头” “ 硬咽” 等词和“ 我” 当时的

15、心情,体会老班长的品质;(3)感情朗读,留意体会人物的内心;2、学习“ 夜里钓鱼、摸野菜” 片段;(1)自由朗读,感受老班长查找食物的不易:白天,老班长要带着战士们行军,晚 上宿营时有要忙着张罗食物,而草地上都是黑水潭,哪有多少鱼,为了钓鱼,找野菜,老 班长的眼睛都瞅坏了;(2)抓住“ 翻了多少草皮”“ 一棵一棵的摸” 等重点词朗读;(3)说说此时自己内心的感受;3、学习“ 命令战士喝鱼汤” 片段;(1)同学自由朗读这一片段内容;(2)观看课文插图,想象小梁和老班长的心理活动;(3)摸索: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4)指导朗读“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

16、送不到嘴边;” 到“ 可 是我的心里似乎塞了铅块似的,繁重极了;”4. 学习“ 奄奄一息让鱼汤” 片段;(1)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留意自己内心的感情;(2)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3)指导分角色朗读;老班长“ 奄奄一息”,身体已经极度虚弱,同时又对战士们布满牵挂和关爱;为救老班长时的心急如焚,无尽的担忧和伤心;(过渡语:为了伤员,老班长快耗尽了自己全部的生命;假如你是伤员,面对奄奄一 .)息的老班长,会有怎样的感受 老班长牺牲时,战士们哀思欲绝、催人泪下的呼喊;(过渡语:“ 老班长的手垂了下来,他耗尽了生命的全部,眼看着要走出草地,他却 不能动了,也不能照料我们了;此时,你

17、该用怎样的感情呼吁他呢?”)四、品尝金色,升华迁移 过渡语: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久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 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他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托付;他永 远地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1、(出示小黑板 “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耀着辉煌的金色的光线 . ”师:为什么说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耀着金色的光线?(答案只可以是: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凝聚了老红军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 的名贵品质;长满红锈的铁画鱼钩,表达了红军战士舍己为人的宏大精神;长满红锈的鱼 钩见证了红军战士相互关怀、相互扶持

18、、一心北上的艰苦历程,表现了战友之间宏大的 爱; )2、让同学结合整节课的感受,谈自己的体会;3、建议同学将自己学完课文的感受,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板书设计:金色的鱼钩照料病号老班长救病号病号救老班长怀念老班长课后反思 :16、桥 教学过程:学问与才能:熟识 6 个生字,学会本课新词、生字词,明白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积存课文特色语言,明白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 等方面的表达特点;学习重、难点 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和学习老支书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课时支配 2

19、课时 课前预备 搜集各地遭受洪灾的文字、图片或音像资料,明白自然灾难给人类带来的庞大损害;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 熟识 6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积存语文特色语言;教学过程:一、初读明白梗概 1、描述导入,孕伏情感:有一个村庄,曾经有过一座窄窄的木桥(板书课题:桥),它和村子里的一百多号人一起经受了一场可怕的灾难;到底发生了什么?请同学们打开课 文,放声读课文,留意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生自由读课文,师巡察,挑选简单读错的几个字词板书;如“ 揪”(ji ),“ 瞪” (dng);3、检查(1)请同学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字音

20、;(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依据同学回答,老师相机板书:洪灾 老汉)4、依据故事发生、进展、高潮、结局给课文分段;(突遇山洪 14;疏导撤离 513;桥塌殉职 1423;祭祀英灵 2427;二、感受情势危险 1、通过初读,同学们大致明白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那个特别 的清晨,和村民们一起感受灾难突然降暂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2、找出文中描写自然环境(大雨和洪水)的句子,读一读,比一比,你从中感受到 了什么?3、汇报沟通谈体会;(1)生读找到的自然环境描写的句子,师用课件或小黑板集中出示;(2)谈感受;几句话都不同程度地写出洪水凶残,正威逼着人们的生命;从前后几句描写的情形看

21、,水位在不断上升,灾情在不断加剧,形势越来越紧急、严肃;(相机指导朗读这几句话,读出形势的紧急突变;)这些句子多采纳拟人或比如的修辞手法,如“ 像受惊的野马”“ 在路面上跳舞” “ 洪水狞笑” “ 放纵” 等词句让我们特别真实形象地感受到洪水的肆无忌惮,洪水就是魔鬼猛 兽,突出了情形危险,渲染了紧急气氛; (师相机板书:情势危险)这些句子,语言都特别简洁,精练,如,(3)观看想象体验“ 像泼;像倒;”师播放洪灾的录像资料(或指导同学观看课文第一幅插图):洪水如猛兽般正以强大 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了整个村庄,埋没了农田,冲垮了房舍,死亡正向人们一步步地 靠近;可劳动一天的人们仍在熟睡中;一声惊

22、呼,大家突然一脚踩进水里,假如你是其中 一员,你是什么感受?你能想象出男女老少命在旦夕时慌张失措的样子吗?(引导同学想 像体验情势危险)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大段,读出自己的感受;三、体会英雄言行(危险、恐惧、惧怕、担忧)1、是的,求生是人的本能;当一百多号人跌跌撞撞地向那唯独可以逃命的木桥拥去 时,有一位老汉早已站在了木桥前;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老汉在生死攸关之际作出 的人生选择;请同学们自由读其次大段,想想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板书:老汉)2、同学自学课文,品尝关键词句,老师巡察指导;3、沟通汇报;(1)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老汉冷静冷静, 嘴上不

23、说话, 心里正摸索着应对突然来临的灾难的方法; “ 像一座山” ,说明他临危不惧,形象地表现了老汉是村民的主心骨,对稳固村民心情所起的作用;(2)老汉嘶哑地喊话:“ 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说话简短有力,以严格的先人后己的党纪掌握了局面,组织大家有序地撤离;(让同学写出评判老汉是怎样的人的词语,先人后己 )可能是:临危不惧、 临危不乱、 坚决坚决、4、指导有表情朗读老汉说的两句话(要读得干脆、有力,节奏快,采纳个别读、分 角色读、评读等方式)5、齐读其次大段;四、启示联想,加深体验,留意积存 1、当我们的脑海中树立起这位清瘦的巍然矗立如山一般的老汉形象时,你联想到了 什么词句?

24、什么文章?什么人什么事?(如,词 忠于职守 句 不是亲情,胜似亲情 人、事 丰碑中的军需处长一个降落伞包中的周恩来 2、作业:“ 非典” 时期的钟南山、姜素椿、叶欣 )(1)誊写生字词,朗读课文;(2)写一段话,用上环境描写的手法;其次课时课时目标 :1. 明白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高 尚品质和人格魅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听写,回忆前文 1、听写词语:咆哮 惊醒 狞笑 拥护 乱哄哄 嘶哑 依次2、用上以上词语复述课文第一、二大段内容,并说说老汉是个怎样的人;二、思辩“ 冲突” 之举 1、是的

25、,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老支书有着崇高的人格魅力(板书:崇高的人格魅力),他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洪水无情,但人间有爱;当情形越来越危险,洪水已漫到 人们的腰际时,又发生了什么?请同学们专心默读第三大段;2、生自学,说一说段的主要内容;3、出示学习提纲,小组合作学习;4、读议结合,沟通汇报,提升熟识;(1)谈体会;要求边谈体会,边用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例如:生:从“ 冲、揪、骂” 这几个动词可以看出老汉对小伙子很凶;师:你能不能把老汉很凶的态度读出来?生表情朗读第 15 自然段,同学绽开评议,并在议读、感情朗读中懂得、感悟;(2)同学发觉冲突与疑问:老汉从刚开头恶狠狠的“ 揪” 到最终危难关头又“ 吼” 又“ 推”,这是冲突一,为 什么?急于求生的小伙子到最终危难关头又“ 推” 老汉先走,这是冲突二,为什么?冲 揪 骂 凶(师相机板书:老汉 小伙子)吼 用力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