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泮水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泮水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泮水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泮水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泮水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1如图是小明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两倍焦距B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正立、放大的虚像C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2图所示的四个事例中,能说明液体可以传声的是()A听声音不像外婆B机械手表放在枕头下影响睡眠C利用声呐探测鱼群D对着山峰大喊能听到回声3 “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估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洗澡水的温度约为B人正常步行速度约C物理课本的质量约是3kgD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4如图所示,某市一学校把操场泼成滑冰场,同学们在冰面上进行滑冰运动,关于其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冰是

3、非晶体B滑得越快的同学质量会变小很多C现场学生们的欢笑声对于旁边教室上课的同学来说是噪声D冰刀踏到冰面上发出声音,但是冰刀和冰面都没有振动5在物理课上,老师在投影仪的屏幕上,很清晰地展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可是后面的同学反映字太小,请老师把字变大些你认为老师应该如何调节投影仪( )A将投影仪移近屏幕,同时调节镜头远离投影片B将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调节镜头远离投影片C将投影仪移近屏幕,同时调节镜头靠近投影片D将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调节镜头靠近投影片6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看见岸上树梢位置变高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哪一幅图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ABCD7如图(a)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

4、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图(b)中,P1、P2 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P1、P2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与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2.7 秒,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 340 米/秒,假设被测汽车沿直线匀速行驶被测汽车第一次接收到信号和第二次接收到信号之间行驶了多少米A68 米B51 米C34 米D17 米8如图所示,用凸透镜观察书本上的文字,此时书本与凸透镜间的距离A小于焦距B在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C等于两倍焦距D大于两倍焦距9下列情况下物体质量发

5、生变化的是( )A将课桌从教室前面搬到后面B冰块融化成水C铅球使用时间久了发生磨损D宇航员将 7g 普洱茶叶从地球带入太空10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水中筷子“弯折”B地上的身影C水中荷花的倒影D墙上的手影11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瞄准看到的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对此做法解释正确的光路图是()ABCD12托盘天平调节好以后,在称量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正中刻度线的右方,这时应把A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B把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C把游码向右移D换用小一些的砝码二、填空题13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_热(选填“吸”

6、或“放”),使受伤部位表层组织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觉。这利用了氯乙烷有较低的_点。14一块金属的体积是1.5m3,质量是1.335107g,则它的密度是_,这种金属可能是_;若将金属块截去,剩余部分的密度是_。15夜深了,把电视的声音关小点,这是从_减小噪声,从声音的特性的角度分析,这是减小声音的_。把正在响铃的手机放在如图所示的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减弱,这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 。16白天,门窗紧闭的车里也是明亮的,因为太阳光照射到汽车玻璃后,有一部分太阳光可以穿过汽车玻璃照亮车内。(1)图所示是一块车窗玻璃的截面图,请画出太阳光穿过玻璃进入车内大致的光路图

7、;(_)(2)很多人会选择为自己汽车的车窗贴上太阳膜(即是在汽车玻璃内表面粘贴上一层专用的透明膜),达到阻挡紫外线、阻隔部分热量、降低车内温度、防眩光等作用,下表是某个牌子太阳膜的两种不同型号,根据表格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型号名称使用位置可见光穿透率(%)红外线穿透率(%)总太阳能阻隔率(%)紫外线阻隔率(%)A车身16.72964.499B车身24.643.152.699太阳光中的红外线是造成车内温度升高的主要因素,上表中型号_的太阳膜有更好的隔热效果;两种型号对比,汽车贴上型号_的太阳膜,车内相对明亮些。三、实验题17(8分)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小明将凸透

8、镜正对这太阳光,调整凸透镜与光屏的距离,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透镜的焦距是_cm(2)在如图乙所示实验装置中,应调节烛焰的中心,光屏中心,凸透镜的光心,使三者位于_,这样做的目的是_(3)下表是小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实验次数12345物距/(cm)302015105像距v/(cm)15203040/第3次实验在光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_的实像,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第5次实验光屏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像通过观察数据,老师发现表格中第_次数据是编造的在第1次实验过程中,小明向小丽借来一副眼镜,并将其放在物体和凸透镜之间,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变

9、,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此时小明把物体远离透镜方向移动,发现光屏上又成清晰的像,说明这眼镜的镜片是_透镜,小丽视力的缺陷是_(选填“近视”或“远视”)(4)下列是小明实验过程中一些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_A发现无论怎样移动三者位置都找不到烛焰的像,可能是凸透镜选择的焦距太小了B实验过程中,蜡烛因燃烧而变短,则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会下移C实验时有个小飞虫停在凸透镜表面,则光屏上所成实像将被遮挡一部分D取一只与原实验中焦距相同但镜面直径较小的凸透镜,替代原来的凸透镜再次实验,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像大小没有变化但是变暗一些18(8分)小明用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实验前,小明

10、先想办法测凸透镜的焦距,如图甲,他将凸透镜_太阳光,在透镜下方,平行地放上白纸,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s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绘出图象,如图乙,则判断该透镜的焦距f为_cm;(2)实验时,小明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高度时,应_(选填“点燃”“不点燃”)蜡烛;(3)如图丙,将蜡烛移至45cm刻度处时,从凸透镜右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_(选填“虚“或“实”)像;该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4)小明在实验过程中不断移动烛焰位置,观察到如图丁中至的六种烛焰清晰的像,请按蜡烛到凸透镜距离由远到近所得到的6个像进行排序,正确顺序为_;(5)实验中,燃烧的

11、蜡烛在不断缩短,会导致光屏上的像向_(选填“上”或“下”)移动;(6)小明想利用LED发光字母来探究凸透镜成像时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图戊中的4个字母适合做LED光源的有_个。19(8分)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请完成下面问题:(1)实验器材除了纸张、铅笔、两个小夹子、一根蜡烛、火柴,还要选择_(镜子、薄玻璃板、厚玻璃板)作为平面镜,选择_(光屏、毛玻璃、与A等大的蜡烛)来确定像的大小和位置(以上两空选填序号)。(2)如果选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与镜子比较,所成的像的大小_,像的清晰度_,原因是:_。(3)实验要在光线较_的环境中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四、作图题20(8分)小明探究

12、“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点燃蜡烛后,在玻璃板中观察到镜前蜡烛的像。请在图中画出一条眼睛能看到蜡烛S点的像S的光路图。(_)21(8分)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右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_)五、计算题22(10分)一小段木头的质量为2kg,放入水中后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求:(1)木头受到的浮力;_(2)木块排开水的体积。(g取10N/kg)_23(12分)冰的密度为0.9103kg/m3,水的密度为1103 kg/m3,1cm3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是多少?体积是多少?根据此计算结果说明为什么冬天自来水水管常会被冻裂。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详解】A手机相当于物体,在投影仪的应用

13、中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故A错误;B投影仪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C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C正确;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减小物距或增大像距,所以应减小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或增大投影仪到墙面的距离,故D错误。故选C。2、C【详解】A大灰狼的声音被小白兔识破说明声音能通过门和空气传播,通过音色能辨别声音,不能说明液体传声。故A不符合题意;B机械手表放在枕头下面能听到声音,说明固体能够传声。故B不符合题意;C利用声呐探测鱼群利用了声波能在水中传播的特性,说明液体能够传声。故C符合题意;D对着山峰大喊能听到回声说明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和声音的

14、反射,不能说明液体传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D【解析】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在40左右,不可能达到80,故A不符合题意;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1m/s,故B不符合题意;C两个苹果的质量约300g,物理课本的质量略小于此数值,在250g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D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D符合题意。故选D。4、C【详解】A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所以冰是晶体,故A错误;B质量是物体的属性,滑得越快的同学质量也保持不变,故B错误;C现场学生们的欢笑声影响了正在上课的同学,所以对于

15、正在上课的同学来说属于噪声,故C正确;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冰刀踩到冰面上发出声音,是由于冰刀和冰面发生振动,故D错误。故选C。5、D【详解】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fu2f时,物体离镜头越近(物距),所成的像越大,像到镜头的距离(像距)就越大所以,将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调节镜头靠近投影片,可使屏幕上的字变大故D正确【点睛】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像距要增大,物距要减小6、C【详解】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看见岸上树梢位置变高了,由折射的光线进入了潜水员的眼睛,所以选C 7、B【详解】图b中P1与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2.7s,每小格表示的时间为2.7s=0

16、.3s;由图b可知,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超声波)到被测汽车,用的时间:t1=;由v=可得: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s1=vt1=340m/s;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用的时间:t2=;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到被测汽车收到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 s2=vt2=340m/s;汽车在两次与信号相遇的过程中,行驶的距离:s=s1-s2=153m-102m=51m,故选B。8、D【详解】由图可知,通过放大镜看到字是倒立、缩小的像,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书本与凸透镜间的距离大于两倍焦距,故选D。9、C【详解】A将课桌从教室前面搬到后面,位置发生了变化,质

17、量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冰块融化成水,物体状态改变,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变,即质量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铅球使用时间久了发生磨损,组成铅球的物质总量减少,所以物质的多少发生变化,即质量改变,故C符合题意;D宇航员将7g普洱茶叶从地球带入太空,位置发生了变化,质量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10、A【详解】A从水中筷子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筷子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与题意相符;B影子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C水中荷花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与题意不符;D墙上的手影由光沿

18、直线传播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11、B【详解】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所以有经验的渔民应该用鱼叉瞄准看到鱼的下方位置,才能将鱼叉到;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12、D【详解】A. B. 都是移动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这在称量过程中是不允许的两选项均错误;C. 指针指向右边,本身右盘中的砝码已偏大,如果再把游码向右移,指针会向右边偏转的角度更大此选项错误; D. 当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边时,说明右盘中的砝码的质量较大,应换较小质量的砝码此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应把天

19、平调节平衡,是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的;当天平平衡后,开始称量的过程中,就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了,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添加砝码,如果砝码过大,则换为小砝码,最后游码直至天平平衡二、填空题13、吸 沸 【分析】结合题目提供的生活实际情况和物态变化中的吸热现象,使受伤部位表面组织骤然变冷,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详解】12根据题意,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汽化吸热,使受伤部位表面组织骤然变冷,常温下汽化现象说明乙烷具有较低的沸点。【点睛】本题考查汽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14、8.9103kg/m3 铜 8.9103k

20、g/m3 【详解】12金属块的质量:m=1.335107g=1.335104kg,这种金属的密度:=8.9103kg/m3,查密度表可知,这种金属可能是铜;3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体积和质量的大小无关,所以如果将它截去,剩余部分的密度不变,仍为8.9103kg/m3。15、声源处 响度 介质 【详解】1夜深了,把电视的声音关小点,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这是从声源处减小噪声;2从声音的特性的角度分析,这是使声音变小,也就是减小声音的响度;3在抽气的过程中,随着罩内空气的不断抽出,听到铃声越来越弱,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如果罩内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于是形成结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16、 A B 【详解】(1)1太阳光进入车内,会发生光的折射,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太阳光穿过玻璃进入车内大致的光路图如下图所示:(2)2太阳光中的红外线是造成车内温度升高的主要因素,分析表中数据可知,A型号的红外线穿透率低,所以有更好的隔热效果。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B型号的太阳膜可见光穿透率更高,所以汽车贴上B型号的太阳膜,车内会更加的明亮。三、实验题17、10 同一高度 让像呈在光屏中央 放大 投影仪 不能 4 凹 近视 D 【分析】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要想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一定找到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时,得到凸透镜的焦点,然后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实验时

22、应调节凸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目的是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判断出物距大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分析,像和物体的移动方向相反;【详解】(1)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时,平行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测量凸透镜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由图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40cm30cm10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3) 由表格可知第3次实验中物距是15cm可知物体在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所以在光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

23、实像,投影仪的成像情况与此类似有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第5次实验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所以光屏不能接收到像.由第4次实验数据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时不成像,故第4次实验数据错误把物体远离透镜方向移动即物距变大,则相距变小,光屏上又成清晰的像,说明镜片将光延迟会聚了,所以镜片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小丽的眼睛是近视眼(4) A.发现无论怎样移动三者位置都找不到烛焰的像,可能是物距小于焦距,即凸透镜选择的焦距太大了,故A错误; B. 过光心的光方向不变,实验过程中,蜡烛因燃烧而变短,则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会上移,故B错误;C. 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

24、像,当有个小飞虫停在凸透镜表面,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部分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仍然完整;由于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因此折射出的光线与原来相比减少了一半,故亮度会减弱,变暗了,光屏上不能出现小飞虫的像,故C错误;D. 用另一只与原实验中焦距相同但镜面直径较小的凸透镜,替代原来的凸透镜再次实验,成像大小不会变化,但经凸透镜的光线变少,所成的像与原来的像相比,比原来暗故D正确18、正对 12 点燃 虚 放大镜 上 2 【详解】(1)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需要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2由图乙可知,当透镜与白纸间距s=12cm时,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4min,所用

25、的时间最短,说明太阳光经过凸透镜会聚后该点的温度最高,这个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则测出透镜与白纸距离即为焦距f=12cm。(2)3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实验的要求,必须让烛焰、凸透镜和光屏这三者中心放在同一高度上,使其成像在光屏的中心,所以只有先将蜡烛点燃,才可以确定烛焰的中心,故点燃蜡烛应在调整高度之前。(3)45蜡烛移至45cm刻度线处时,物距为由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该实验现象可以说明放大镜的成像特点。(4)6凸透镜成实像时,像是倒立的,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物距减小,像距也减小,像变小;所以,蜡烛到凸透镜距离由远到近时,其成像情况的正确顺序为。(5)7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变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可知,像会向光屏的上方移动。(6)8图戊中只有字母F和Z满足上下左右都不对称,所以适合做LED光源是“F”和“Z”,有2个。19、 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