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_第1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_第2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_第3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_第4页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范文合集10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1教学内容:课本P63页第1题及练习十四的第1、2、4、5、6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学过的数学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交流中养成倾听他人想法以及尊重他人与人进行合作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沟通乘、除法的联系,掌握口诀求商的方法。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解决简单问题,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考,探究合作学习,教学准备:每人一张空白纸,口算

2、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前几天学过了哪些知识,谁能说一下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设计意图:直奔主题,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直接明确学习的内容和任务。)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1、教学第63页主题图(课件出示)师:你看懂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同桌互相说一说题意。生:把除法算式有规律地排一下,还可以利用乘法口诀表的排列方式整理除法算式。师:(1)发下一张空白的表格纸(2)组织学生根据45句乘法口诀写出45道除法算式(3)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或者按除数相同的规律进行整理,培养学生井井有条的思维习惯,按规律办事的思想方法。(4)归纳整理:一是把除数

3、相同的算式归类。二是按商相同的算式归类(对于其他的方式也给予肯定)(设计意图:利用乘法口诀的排列方式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培养学生井井有条的思维习惯,按规律办事的思想方法。)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学生做第64页的第1题先算出每道算式的结果,写在对应动物的下面,然后再将所得7个结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要求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同时学会有序地思考问题的方法。游戏形式做第64页第2题先让学生看清加、减、乘、除的运算符号使学生初步形成百以内四则运算的口算技能学生独立完成第65页第4、6题,完成后找学生起来回答他是怎样做的。做第65页中第5题先让学生看懂图意再让同桌两人为一组进

4、行对口令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理解“倍”的意义。(设计意图:用多种形式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对表内除法计算的理解与熟练。)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1、279=364=568=357=426=648=455=88=147=183=287=546=2、你能给下面这些算式排排队吗?77213459729364()()()()()3、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一)除数相同商相同189=2想:(二)九十八或9()=1818是9得2倍教后反思:本节课的复习中,在引导学生复习用乘法口诀求商时,可以利用乘法口诀表的排列方式,整理除法算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

5、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如,按除数相同的规律进行整理或按商相同的规律进行整理等。通过这样的整理培养学生井井有条的思维习惯,按规律办事的思想方法。同时,通过运算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使学生对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理解得更牢靠。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2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板二年级下册第122页第13、14题,练习二十四第1114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题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激发

6、学生热爱数学。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难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具、学具以及课件准备:情境图、自测题卡、小黑板等。教学方法:教法:创设情境、引导发现、启发谈话、尝试指导法。学法:小组讨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练习法。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你们喜欢去公园玩吗?公园里有好多好玩的地方,你最喜欢玩什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玩一玩。(出示小朋友玩碰碰车的情境图)看!他们玩得多快活呀!出示问题:玩碰碰车每人一次3元,小明共花了12元。小明共玩了几次?学生尝试独立计算后汇报。太棒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我们前面学习的一些知识,今天我们

7、就一起来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解决问题(设计意图:创设玩滑梯这一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对解决问题的复习中来。)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一)自主整理,实施创造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整理与复习,现在给大家一些时间,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相互交流一下,小组长作好记录。学生相互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整理的情况。(二)交流矫正,优化再建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整理的结果?小组长1:我们小组是这样整理的小组长2:我们小组是这样整理的小组长3:展示各小组整理的结果,全班同学欣赏交流。师生共同总结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1)要认真

8、看题,收集信息。(2)分析问题,确定运算步骤。(3)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计算出结果。(4)检查,写答。同学们都整理得非常全面,形成了这么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让我们对本册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有了全面的认识。接下来,我们就针对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来进行重点复习。(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回忆、小组间的合作交流,既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梳理,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又培养了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体验到了同伴相互交流的学习乐趣。学生在整理中让旧知识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一)分层练习,重点突破1.总复习第13题引导学生观察题目中的图画,并说出从图画中你获得哪些信息和问

9、题?让学生根据从题目中了解的信息和所要求的问题,独立列算式解答出来。2.总复习第14题先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要求一共花多少钱,怎样求呢?使学生明确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再让学生列算式解答出来。(二)拓展延伸,整体深化1练习二十四第11题。先跟据图画中小朋友的想法,使学生明确:一位客人一个碗、两根筷子。再让学生根据碗和筷子的数量独立思考,解决问题。8个碗可以给8位客人。14根筷子可以给7(142=7)位客人。所以这些碗筷只能给7位客人。2.练习二十四第12题。先让学生根据画面上两位同学的对话,掌握信息。再引导学生分析:要把全班分成7名同学一组,可以分几组?要先知道什么?怎样解决呢?组织学生独

10、立列算式解答,并在小组中交流。3.练习二十四第13题。怎样才能知道哪一种袜子便宜?让学生通过讨论明确:通过比较三种袜子每一双的价钱,才能知道哪一种袜子便宜。再让学生算一算,比一比。(设计意图:为了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给学生创造一个用眼观察,动脑思考的的机会。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只有充分掌握原来的知识,才能挖掘新的知识。培养了学生初步归纳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一)自主检测出示检测题,学生独立完成。自测题1.铅笔3角钱一支,要买3支,给售货员1元钱,应找回多少钱?2.班上男生有26人,女生有22人。体育课上要站成6排,每排站几人?3.从家里

11、到学校需要8分钟,每天上学共要走多少分钟?4.一本故事书有98页,小莉看了4天,每天看5页,她还剩多少页没看?5.一个毽子3元,一根跳绳5元。(1)小青买4个毽子和1根跳绳,共用去多少元?(2)你有30元钱,你准备怎样买呢?应找回你多少钱?6.冰激凌零售价每个7元,批发每箱6个,共30元。算一算按箱买每个比零售价便宜多少钱?(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二)评价完善1、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又有什么收获?对自己、小组的表现哪些地方最满意?2、教师评价总结。今天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表现得很出色,大家不仅学会很多了知识,还愿意和同学们在一起分享所学到的

12、知识,老师真高兴呀!通过你们的发言,我知道你们有又学到了很多的,希望你们能灵活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设计意图:通过检测,给学生一个准确的评价,让学生正确的评价自己、正确的评价他人,进一步激励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上进行自我完善。)板书设计:复习解决问题13.123=4(次)答:小明共玩了4次。14.83+6=30(角)30角=3元答:一共要花3元钱。教后反思:通过复习,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对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有些学生无处下手,比如126页的11题,学生就不知道到底分给几个人?课本上这几道题不全面,课下还需要补充。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3

13、教学内容:教材P2829页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七的第13小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一组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教学难点: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学方法:观察、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白纸、剪刀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1、同学们

14、,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发现许多的知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P28页的这幅图,你能从图中发现哪些有趣现象?2、(学生自由回答)3、(出示第28页的主题图)是啊,在游乐场里,空中飞舞着的蜻蜓风筝、蝴蝶风筝多漂亮呀,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们的左右两边是完全相同的,这里面就蕴含着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对称。【板书:对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跟对称有关的知识。二、探索新知。(一)认真观察,体验对称。1、观察图形,发现特点。(1)看书第29页的树叶、蝴蝶、天安门的图,这些图形它们在外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数学特点,你能发现吗?(2)引导学生从形状、花纹、大小、图案上观察。(3)

15、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树叶图:以树叶中间叶脉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蝴蝶图:以蝴蝶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天安门城楼图:以天安门城楼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4)教师小结。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如果沿图形中间的一条直线对折后,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4教材分析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

16、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学情分析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

17、。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学难点:使学生亲

18、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1数据收集整理第1课时数据收集整理(一)教学目标: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教法: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过程:一

19、、情境引入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么意见?教师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教师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

20、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二、互动新授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指名学生回答。)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2)出示统计表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色人数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可

21、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4)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1)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把每种颜色喜欢的人数加起来,如果与全班

22、人数不相符,说明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2)师:喜欢说明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组织学生分析表格,教师根据分析的情况加以引导,突出统计的意义。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5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问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加减法估算。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

23、问题。能力点:1.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估算的能力。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分析对比的能力。4.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5.培养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德育点:1.使学生知道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2.鼓励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3.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1.两位数加两位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

24、方法。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能力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德育点: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计算方法,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计算。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出示图。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两辆车,每辆车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成一辆车呢?(小组交流)汇报不同的乘车方法。师:有这么多的方法,我们如何验证呢?(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70人)

25、二、自主探究:1.验证二(1)和二(2)班的同学能否乘一辆车。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学生汇报:(1)用口算30+3060,60+666没有超过70,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2)想40+3070,36+30肯定比70少,所以两个班可以和乘一辆车。(3)用小棒,先摆3捆6根,再摆3捆,合起来是6捆零6根,也就是66,比70少。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4)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6+06,在个位写6,十位3+36,在十位下面写6,所以等于66。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2.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二(3)班和二(4)班能否和乘一辆车。选出比较快的人,说一说是用的什么方法。3.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

26、(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三、拓展运用:1.计算下面各题。59+4020+6724+6346+5362+1735+243+8443+402.数学医院:17+201950+2642+372175042+2+26+301976723.老师有一位邻居小明非常喜欢运动,妈妈给他买了一双跑鞋、一个足球共用多少钱呢?一身运动服又用多少钱?4.3745+2?+?45979开放题:36+63你能写出几个象这样的算式。99课后小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点:1.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2.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

27、位的笔算加法。能力点: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德育点: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教学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教具准备:小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计算:36+2123+7556+304+522.二(1)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计算?二、自主探究:1.出示36+35,学生试算。交流算法。2.摆小棒:小组说摆法。问:怎么多了一捆?捆好的一捆放在哪?单根还剩几根?整捆的有几捆?合起来是多少?3.怎样列竖式?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6+5超过了10怎么办?师:我们一般在十位的

28、右下角写上一个小小的“1”字表示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在加十位时不要忘记加上这个1,也可以从这个1加起。4.比较36+21与36+35有什么不同?5.计算46+24,试算,可以借助于小棒。个位的0可不可以不写,为什么?6、小组合作讨论: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你认为还应该提醒同学们什么问题?三、拓展运用:1.“做一做”,图中有什么信息?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自己动手解决问题。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6第1课时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内容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3738页例1及“做一做”。内容简析例1与主题图中做小旗的情境紧密相连,教学用7、8的乘法口诀求

29、商。在编排上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将第一组学生所做的56面旗子用矩形模型呈现出来,为学生沟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具体形象的支撑;其次,用乘法算式表征一共有多少面旗子,激活学生用乘法口诀求积的已有知识,确定用哪句乘法口诀计算,为用乘法口诀求商奠定基础;最后,呈现了两个有联系的除法算式,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进行求商的计算,并感受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3个算式的道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2.借助矩形模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乘法与除法间的关系。3.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究,体验成功

30、的乐趣。教学重难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教法与学法1.本课主要采用迁移规律,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及实物投影,运用引导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合作、讨论、自主探究、比较分析等方式进行学习。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自主合作探究,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自主探究“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承前启后链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课件展示法:师:同学们,我们将要迎来一个节日,一个属于同学们的节日,你们知道那叫什么节吗?生:六一儿童节。师:同学们喜欢过六一儿童节吗?为了准备这个属于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二(1)班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忙着准备布置教室要用的东西。瞧,他们

31、在干什么呢?(课件出示第37页情景图)【品析:直接用课件出示主题图,充分利用主题图,让学生经历从情景中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过程。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新知的构建搭建了桥梁。】任务实践法:老师拿着叠小旗,挥动手中穿小旗的绳子说:“马上要过六一儿童节啦!我们打算用小旗串布置一下我们的教室。老师这里一共有56面小旗,我们要把它们平均穿在7条绳子上,每条绳子上要穿几面小旗?如果每条绳子上穿8面小旗,需要几根绳子?谁最先解决这两个问题,谁就担任这项任务的小组长。”【品析:以任务实践法导入,非常有挑战性,学生会跃跃欲试,积极开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进入学习亢奋状态之中。】口算竞赛法:老师用卡片制

32、作竞赛题,按要求说答案和应用的口诀:(1)77=口诀:87=口诀:88=口诀:(2)3=21口诀:6=48口诀:(3)将12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多少个?用法计算,列式,口诀:在学生兴奋的竞赛抢答后,教师揭示课题。今天学习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品析:竞赛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动性,气氛热烈,每个学生都会积极参与其中,全身心投入。同时梳理已学的知识,激活已有的经验,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一)引导解决挂小旗的情景问题。1.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学生说说看到的信息。明确:8行小旗,每行7面。2.学生回答:怎样很快知道共有多少面小旗?(1)算一算

33、:学生列式计算共有多少面小旗。如:78=56或87=56。(2)想一想: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用了哪句口诀?3.改变条件并探究。结合情景图,教师提问:如果我们做了56面小旗,要挂8行,每行挂几面?(1)数一数: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发现每行7面。(2)算一算:根据除法意义,引导学生列式。(568)(3)说一说:怎样求商,汇报交流想法。(用七八五十六的口诀)结合情景图,引导学生提问:如果我们做了56面小旗,每行挂7面,可以挂几行?(1)学生独立解决。(2)反馈各自想法。4.引导比较,提炼方法。(1)比较:两道除法算式的计算过程。(2)提炼:用七八五十六的口诀可以解决这两道除法计算。(二)自主解决分

34、星星的情景问题。1.课件出示:我们做了49颗星星,平均分给7个小组。每组分了多少颗?2.独立完成。3.学生列式计算:497=7。4.学生比较小结:用七七四十九的口诀只能写一道除法算式,因为写出的除数和商相同。5.学生举例:哪些口诀只能写一道除法算式。【品析:通过情景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在比较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与除法的联系,体会一道乘法算式有的能改成两道除法算式,有的只能改成一道除法算式。同时在教学中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引导学生利用知识迁移进行独立探究。】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在学习完例1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叙述用7、8的乘法口

35、诀求商的算理和算法。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系统整理。质疑一: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与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相同点:用乘法口诀求商时,都是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不同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用26的乘法口诀;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使用7、8的乘法口诀。质疑二: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指导学生组内讨论,归纳总结。找出已知条件;找出所求的问题;分析条件与问题间的关系。列式计算解决问题。【品析:本环节设置在本课新授知识完成之后,通过“用

36、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与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形成系统知识链。】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简单回顾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在新授部分,为了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我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同时要求学生说说图中出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用小黑板出示相关的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通过以上的引导进入例1的教学,也就是第一个数学信息。为了让学生掌握解答实际问题的方法,我先让学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条件、问题,由问题的分析找到所

37、需要的条件。使学生初步掌握解答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同时也让学生明白要求平均每行挂几面小旗,也就是求56里面有几个8,用除法计算,让学生熟练掌握包含除法的题型。怎样计算568呢?学生先回忆前面学过的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即想乘算除。为了便于解答方法的学习,我教给学生一些通俗的语言,如:看着被除数背除数的乘法口诀。其次,通过改变条件的办法,让学生明白一句乘法口诀可以写两道除法算式。其余的两道题放手让学生自己解答,同时提出要求:边算边想用了哪句口诀。我的反思:板书设计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78=56口诀:七八五十六568=7口诀:(七)八五十六567=88口诀:七(八)五十六除数是几就说几的乘

38、法口诀第2课时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内容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39页例2及“做一做”。内容简析例2教学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其呈现方式与例1相同,继续利用矩形模型引出除法算式,只是将乘法算式去掉了,让学生继续利用迁移学习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进一步形成“用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两个除法算式”的认知结构。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2.借助矩形模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乘法与除法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3.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自我探究中掌握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正确运用9

3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法与学法1.本节课求商的思路和方法与前面是一致的,教学中采用谈话、指导相结合的数学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中归纳出求商的方法,利用所学的知识更进一步地了解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并在游戏中巩固新知。2.本课时在学生掌握了用2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小组合作研讨法,让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比较和推理,自主探究用9的口诀求商的方法。承前启后链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课件展示法:课件出示主题图片。上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但是主题图片上还布置了很多心形的气球,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特写问题图片:同学们,仔细观

40、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我们带来27个心形气球,每9个摆一行。问题:根据信息,你能利用手上的学具摆一摆吗?课件出示例题2图片。【品析:这种导入方式,与课本例题内容贴合,可直接过渡到教材例题中。】故事描述法:嗨,小朋友们,过六一啦,我们心形气球来给小朋友们庆祝六一,要装扮咱们的教室,我们一共来了27个伙伴,怎么站呢?站9列,那要站成几行?站3行,每行要站几个?怎么计算,我头都大了。哈哈,其实我的头本来就大!我们只会飞,我们可以不会数学,现在都讲究合作共赢。哪位小朋友能帮我们解决这些数学问题,我们就跟他一起玩,庆祝我们的六一儿童节。【品析:把心形气球卡通拟人化,用故事的形式引出问题,吸引同学们的

41、注意力,进入数学情境中,开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为后面开启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做了铺垫。】趣味儿歌法:同学们喜欢儿歌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优美的儿歌,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多媒体出示数九歌,配乐朗读,并一一出示相对应的景色)学生说说听儿歌的感受。这首数九歌告诉了我们数九寒天的一些天气变化,你们知道吗?这首儿歌里还有很多的数学知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品析:用学生喜爱的儿歌导入新课,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又为后面练习的设计做好了铺垫。】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例2情景图。(1)看图填一填。=(2)汇报交流。彩球的总个数。提问:用什么方

42、法求的,你是怎样想的?预设:用乘法求。从行数考虑,每行摆9个,摆了3行,共27个;从颜色考虑,红、紫、绿三种颜色,每种颜色9个,共27个。看图提问题。预设:有27个心形气球,每行9个,可以求什么?(能摆多少行?)如果知道有27个气球,每行摆9个,怎么求一共可以摆几行呢?学生提问并列式,集体交流,279怎么计算,用哪句口诀呢?(三九二十七)追问:根据“三九二十七”,你还能想到和它有关的另一道除法算式吗?如果知道有27个气球,摆了3行,怎么求每行摆几个呢?(列式273,根据口诀“三九二十七”可以计算出结果是9)是不是所有的乘法口诀和所有的乘法算式都能写出两道除法算式呢?2.学生举例。像例题一样用9

43、的乘法口诀写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并注意特殊情况。(如九九八十一的口诀)3.感悟算理。让学生明白用一句9的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三道算式的道理。【品析:通过在情景图下面直接给出三组算式的形式,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直接得出结论。在汇报交流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与除法的联系,充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在学习完例2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叙述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和算理。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系统整理。质疑一:用9的乘法口诀与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相同点:用乘法口诀求商

44、时,都是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不同点: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使用7、8的乘法口诀;用9的乘法口诀求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7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在这一阶段,学生将认识更大的自然数。它不仅是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必须让学生切实学好。一本单元教材内容本单元内容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教材将上述内容合成以下逻辑结构。二教学总目标:根据教材

45、的内容,确立了本单元的总目标: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8教学内容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5960页例1及第60页“做一做”。内容简析例1借助平均分物的操作活动,先进行恰好分完的操作活动,并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再进行有剩余的操作活动,通过对比使学生体会其异同,帮助学生理解有剩余的情况,并用除法算式表示。通过

46、与表内除法的对比,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认识余数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2、通过主题图教学,让学生知道计算问题是从生活实际中产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能够准确求出余数。教法与学法1、本课时运用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总结、归纳、抽象、概括等方法来学习。承前启后链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故事描写法:周末小熊打算请2个好朋友

47、到他家做客,加上小熊一共3人,他想请大家一起吃草莓。可是他打开冰箱一看,发现只有7个草莓,3人怎么分7个草莓呢?他很苦恼。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他为什么苦恼吗?谁能来说一说?(不能把草莓平均分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探究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板书)。【品析:把教材中的情景进行了改编,增加了课堂的趣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新知教学做了充分的准备。】活动导入法:请同学们拿出10个小圆片。把10个圆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几个?把10个圆片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几个?(学生说法不一:有的说不能分,有的说分不出来)这样的问题究竟应该怎样解决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

48、数的除法)【品析:活动导入,让学生动手操作,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并思考没有刚好分完怎么办?于是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随着老师的引导进入新知的学习中。】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1、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平常我们分东西,有时候能正好平均分完,有时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够再分。剩下不够再分的数就叫余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出示课题)。(1)课件出示6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2)学生交流获取信息。(3)利用学具实际操作。(4)用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课件出示6个草莓摆放的结果图:(5)小组内说说62=3(盘),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品析:沟通操作过程、算式、

49、语言表达之间的转换,使学生明白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表达的形式不同。】2、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课件出示7个草莓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学生利用学具操作。交流发现的问题:剩下一个草莓。(2)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学生用算式表示刚才摆的过程,教师巡视,选取典型案例。教师板书规范写法:72=3(盘)1(个)余数读作:7除以2等于3余1。写法:首先在等号的右面写商,然后点上6个小圆点再写上余数。交流算式表示的意思,7、3、2、1各表示什么?明确“1”是剩下的草莓数,我们把它叫余数。(3)归纳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50、比较两次分草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用课件呈现下表。分的物品几个一份分的结果算式表达6个草莓每2个一盘分了3盘,正好分完62=3(盘)7个草莓每2个一盘分了3盘,还剩1个72=3(盘)1(个)【品析: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摆学具的直观方式让学生在与表内除法的对比中,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给学生创设自主构建知识的空间。】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在学习完例1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及时消化吸收,请学生同桌之间互相叙述余数和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系统整理。质疑一:什么是余数?余数的单位名称是什么?学生讨论后归纳:当平均分一些物品有剩

51、余且不够再分的时候,剩余的数叫余数。余数的单位名称和被除数的单位名称相同。质疑二: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学生讨论后总结:带有余数的除法就是有余数的除法。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聪明的你能帮老师简单总结一下刚刚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吗?“本节课中,我们明白了平均分后有剩余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也知道余数的单位名称和被除数的单位名称一样。”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本节课,我使用故事导入,通过小熊分草莓招待客人,草莓有剩余的情况,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初步感受到余数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余数的意义。打破原有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对

52、话关系,真正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当出示问题时,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尝试分一分,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这样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趣味中学习,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我的反思:板书设计有余数的除法(1)72=3(盘)1(个)余数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2)教学内容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61页例2及“做一做”。内容简析例2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3

5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教法与学法1、本课时主要是运用计算和对比的教学方法,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总结、归纳、抽象、概括等方法来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承前启后链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操作实践法:如果摆1个正方形要用4根小棒,那么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呢?怎样列式?84=2(个)。学生动手实践,得到8根小棒可以摆2个正方形。如果是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又会出现什么情况?接下来,咱们就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

54、,看看能摆几个这样的正方形。一人摆小棒,一人把摆的结果及所列的算式写在下面的记录单上。小棒根数摆的结果算式8根84=2(个)9根94=2(个)1(根)【品析:在实践操作中,学生情趣盎然,积极参与,并把操作结果一一记录,为下一步观察、比较、分析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故事描述法:孙悟空开了一家眼镜店,给人做镜框,他做一个正方形的镜框用4根铝合金条。8根铝合金条可以做两个镜框;9根铝合金条可以做两个镜框,余下1根;10根铝合金条可以做两个镜框,余下2根;11根铝合金条可以做两个镜框,余下3根真有趣,孙悟空的眼镜店里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就是我们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我们今天就跟孙悟空一起探究这些有余数的除法

55、里有趣的数学问题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品析:把用小棒摆正方形编写成孙悟空做镜框的童话故事,大大增加了课堂情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1、合作探究。(1)教师操作:在实物投影仪上用4根小棒摆出一个正方形。(2)学生思考:用8根小棒可以摆出几个正方形?你能列出除法算式吗?(3)小组合作:用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摆出独立的正方形,看看能摆出几个,还剩多少根?(每组准备的小棒根数不同,共分成以下5种情况)(4)根据摆出的小棒图,列出除法算式。2、交流反馈。教师组织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结果展示在黑板上。3、观察对比,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1)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们

56、仔细观察这些除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2)组织学生讨论:你们发现余数有什么规律?质疑:为什么余数总是1、2、3而不是其他的数?猜想并验证:余数可能是4或5吗?为什么?余数和谁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3)教师小结并板书:余数既不能比4大,也不能和4相等,也就是余数必须比除数小。余数除数。(板书)【品析:充分让学生进行操作实践,实践操作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点印象更深刻。】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9教学内容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100102页的例1、例2及第103页“做一做”、第105页练习二十的第2、6题。内容简析例1认识质量单位“克”。教材借助一包口香糖、一包菊花茶和一袋瓜子这

57、些常见、带有质量标示的物品,使学生直观认识克的作用用来计量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例2认识质量单位“千克”。与例1编排思路相同,同样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使学生直观地看到质量单位千克的作用计量比较重的物品的质量。教学目标1.通过调查和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及计量工具,知道1千克=1000克。2.在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学会以此为标准去估量物体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3.了解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教学重难点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的物体有多重,初步建立克、千克

58、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教法与学法1.本课时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通过数学的加工整理,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达到懂得使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身边物体质量的状态,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估计出物体的质量,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体验学习质量单位的实际意义。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亲自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等一系列实践操作方法来学习克和千克,建立数学模型思想。承前启后链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课件展示法:课件出示主题图中超市水果区域的情境,特别要突出标签上的钱数和500克、1千克等。请学生结合自己买东西的经验,说一说在图中发现的数学信息。师生交流:我们在买东西时,经常要称一称物品的质量

59、,在数学上我们称为物品的质量。像图中的水果,都是按500克或1千克多少钱来标价的。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就需要用到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教师板书课题:克和千克。)【品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了解常见的计量单位,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实践操作法: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去商店买东西吧!你买过什么?这是老师昨天在超市买的两袋东西。(出示:一袋盐和一袋洗衣粉)1.猜一猜:哪一袋重一些?2.掂一掂:哪一袋重一些?要知道食品准确的质量该怎么办呢?(用秤称一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秤称物品及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品析:直接用实践操作,掂一掂,感受质量,引出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为后面开启生动

60、活跃的课堂氛围作了铺垫。】游戏体验法:请三位学生到台前做“背一背”的游戏:请一位同学背另外两位同学(一胖一瘦,轻重对比明显)。背的同学把感受讲给同学们听,让学生感受到人是有轻重的。再请学生掂一掂桌上或带来的物体,感受物体的轻重并互相说一说。【品析:在游戏中感悟物品的质量,体验轻重,在欢快的游戏中开始了对物品质量问题的思考。】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1.认识“克”。(1)借助实物感知克。课件出示超市里常见的用“克”作单位的食品包装袋,让学生初步感知“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积累生活经验。观察交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关于它们轻重的信息。小组活动:每一位同学用手掂一掂老师准备好的口香糖、菊花茶、袋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