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地理湘教版教案:必修第2册 第5章 第14讲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_第1页
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地理湘教版教案:必修第2册 第5章 第14讲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_第2页
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地理湘教版教案:必修第2册 第5章 第14讲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_第3页
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地理湘教版教案:必修第2册 第5章 第14讲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_第4页
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地理湘教版教案:必修第2册 第5章 第14讲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PAGE 19第14讲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标准素养要求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1.结合地理资料,分析不同区域环境问题的差异。(区域认知)2.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表现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实施途径。(综合思维)3.结合资料,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地理实践力)4.调控人类活动,解决区域存在的问题,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人地协调观)一、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按性质是怎样分类的?(1)产生原因:人类对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越来越大,对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 (

2、2)类型按性质分类主要类型表现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生态破坏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资源短缺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2.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表现?(1)资源短缺(2)生态破坏成因:人类长时期地砍伐森林和开垦草原。 表现:生态失衡、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态恶化。 (3)环境污染成因: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 后果: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物正常生存发展。 主要类型及其危害主要类型主要污染物危害大气污染常见的大气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一氧化碳以及可吸入颗粒物等 影响人类

3、和动物的健康,危害植被,腐蚀材料,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引发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和酸雨等 水污染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化肥以及畜禽粪便等 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土壤污染重金属元素和有机物,农用化学药剂中的有害成分,以及有害微生物、寄生虫卵等 使土壤的性质、组成、形状等发生变化,并导致土壤功能失调、质量下降 海洋污染人类活动引入海洋环境的物质或能量损害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海洋活动、降低海洋环境质量二、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时期人地关系思想采集狩猎社会人类与环境保持着原始的平衡关系农业社会还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但对

4、人地关系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工业社会人地矛盾迅速激化。“和谐论”(人地协调论)应运而生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关于人地关系的研究,向生态化、低碳化、绿色化、循环化等方向进一步发展 2.什么是传统发展观念?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其内涵和基本原则是什么?怎样转变传统发展模式?(1)转变传统发展观念传统发展观念a往往只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b简单地把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尺,忽视人文的、资源的、环境的指标。 c单纯地把自然界看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忽视自然界首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转变传统发展观念:由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单一

5、目标模式,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环境持续承载相协调的多目标模式转变。 可持续发展a概念: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b内涵: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和社会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综合体。 c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不同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侧重点不同:公平性原则侧重的是“权利”;持续性原则侧重的是“发展”;共同性原则侧重的是“义务”。(2)转变传统发展模式传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项目传统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模式目的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 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消耗 特点社会生产

6、多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 强调环境承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结果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入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 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资源类型可持续利用措施土地资源防治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保护基本农田,对工矿废弃地进行复垦等 森林资源合理利用和妥善保护森林资源,促进人类社会健康发展水资源节约、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海洋资源伏季休渔、禁止滥捕、沿海环境污染治理等环境污染的治理a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7、 b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c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 生态保护a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b防治荒漠化,制止和扭转土地退化,保护生物多样性。 c扩大轮作休耕试点,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海洋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3公众参与,从我做起。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工作重点有哪些? eq avs4al(工,作,重,点) eq blc(avs4alco1(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

8、生活方式,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严格保护耕地,推进主体功能区制度建设,建设好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例1(2021全国甲卷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中阴影示意的M地区曾经是湿地(沼泽),年降水量是年蒸发量的1.21.5倍,远低于英国西部和北部。在罗马时代,人们对M地区湿地进行了排水尝试,湿地仅得到零星开垦。17世纪,该地引入荷兰风车与水利工程技术,湿地得到成片开垦。经过几百年的开发,M地区已经成为英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推测M地区当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思维流程 eq x(aal(图,文,信,息) eq x(aal

9、(M地区曾经是,湿地;经过多年,开发,已经成为,农产品生产基地) eq x(aal(长期开发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导致排,水沟淤塞;农业的发展,带来水体、土壤的污染)尝试解答由于长期种植,土壤肥力渐趋下降,作物病虫害增多。长期的排水和耕作,使表土流失并淤塞排水沟。化肥、农药的使用,污染水、土环境。1环境问题的成因从产生的机理来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如下图所示:2环境问题的表现(1)环境污染问题表现原因典例或分布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工业“三废”和有害人体健康的化

10、肥、农药任意排放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泰晤士河的悲剧、部分农业区的“有毒农作物”固体废弃物污染(垃圾污染)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垃圾随意堆放太原矿区的煤矸石随意堆放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许多城市噪声超标放射性污染放射性物质泄漏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海洋污染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渤海湾大赤潮、日本九州岛水俣湾汞污染、海上石油泄漏(2)生态破坏问题表现原因典例或分布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滥伐森林巴西热带雨林遭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自然植被遭破坏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与沙尘暴、巴比伦王国的消失土壤盐碱化不合理的灌溉等黄淮海平原的次生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

11、度捕猎等原因过度捕猎华南虎、藏羚羊,湿地、森林破坏等(3)自然资源短缺问题表现原因典例或分布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及降水少华北平原的春旱土地资源短缺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等耕地减少、草场退化能源短缺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短缺环境问题的答题思路环境问题的考查往往以区域图、关联图及文字材料为线索,以社会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主线,主要考查环境问题的判断(类型、表现及分布)、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后果以及治理的措施等。考查角度关键词答题思路类型、表现及分布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从题目所给的图、表、文字等材料中判断出环境问题类型及其表现特征和分布等成因分析自然原因人为原因一般包括自然

12、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目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的,因此人为原因是分析的重点后果与危害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加剧、生命财产损失对环境问题带来的影响,要能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解决措施植树造林、改善生态、治理污染、节约资源环境污染: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废弃物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加强绿化,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生态破坏:根本措施在于恢复生态,因此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再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资源短缺: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

13、、减少浪费、加强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考向一结合统计图表分析,考查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表现(2021太原市三模)高速公路运营过程中,汽车尾气中的重金属会在周围环境逐渐累积。研究表明,受气候和微地形的影响,吉林省高速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季节差异。下表为吉林省京哈高速公路某监测区域不同样带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据此完成13题。样带距高速公路的距离/m公路南侧公路北侧海拔/m污染等级海拔/m污染等级5月8月5月8月5177警戒线警戒线177警戒线警戒线20174警戒线警戒线178警戒线安全100173警戒线警戒线178警戒线安全200177安全安全177警戒线安全1 600165安全安全187

14、安全安全1.该监测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A从北向南逐渐增加B由公路向南北两侧减弱C公路南侧高于北侧 D秋冬季节高于春夏季节2该区域5月盛行()A偏东风 B偏西风C偏南风 D偏北风3直接影响该区域公路北侧8月土壤污染程度的因素是()A盛行风向 B植被覆盖C地表起伏 D地表径流1B2C3D第1题,根据表中信息可知,公路南、北两侧距高速公路越远的地方,污染等级越低,受汽车尾气影响越小,越安全,B正确。第2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汽车尾气受风向的影响,距高速公路相同距离,5月公路北侧比南侧污染等级更高,污染更严重,加之北侧比南侧海拔略高,利于污染物积累,故5月份该区域盛行偏南风,C正确。第3题,根据

15、表中信息可知,8月份公路北侧污染等级明显低于公路南侧,污染更小。此季节降水较多,而距高速公路相同距离,北侧比南侧海拔略高,公路北侧路面地表径流顺势流向公路南侧,使得公路北侧污染减轻,D正确。考向二结合区域分布图示分析,考查区域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治理4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浑善达克沙地是中国十大沙地之一,这里分布的温带榆树稀树草原生态系统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该沙地距北京180千米,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源。近几十年来,过度放牧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该地区榆树死亡、沙尘暴肆虐,严重影响了京津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当地政府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该地的生态环境。下图是浑

16、善达克沙地温带榆树稀树草原分布示意图。(1)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描述该地区过度放牧导致榆树死亡、沙尘暴严重的过程。(2)说明浑善达克沙地的生态环境恶化对京津地区生产生活的影响。(3)依据该地东西部自然环境的差异,说出当地政府保护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不同措施。解析第(1)题,运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进行过程描述:过度放牧牲畜过度啃食草类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表层裸露风侵蚀土壤榆树根系露出地表根系死亡榆树死亡沙丘活化流动沙丘面积扩大沙尘暴严重。第(2)题,分析如下:该地区距离京津地区近,且位于京津地区冬季风的上风地带京津地区沙尘暴的沙源地之一。沙尘暴所产生的扬沙天气,能见度低易引发交通事故。沙尘不仅会伤

17、害人们的眼睛和呼吸系统,损害人体健康,而且对精密机械、精密化工等行业有严重的影响。第(3)题,按因地制宜的原则,宜林则林、宜草则草,该地区降水较少,在降水相对较多、土壤水分条件较好的东部,可选种耐旱树种,小面积造林;而在降水相对较少的西部,土壤水分条件较差,可采用封沙育草、设置草方格沙障等措施阻固流沙。答案(1)过度放牧使得植被覆盖率下降;土壤裸露,侵蚀加剧,榆树根系出露,逐渐死亡;该地春季多大风,沙地缺少榆树根系的保护,导致沙丘活化,流动沙丘面积扩大,沙尘暴严重。(2)加剧京津地区风沙威胁,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交通安全;扬沙污染大气、水,威胁人体健康;强风摧毁建筑物及公共设施;弥漫的黄沙影响

18、精密仪器的生产和使用。(3)东部:降水较多,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可选种耐旱树种,小面积造林。西部:降水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差,可采用封沙育草、设置草方格沙障等措施。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例2(2019天津高考)太湖流域Z镇植桑养蚕、丝绸纺织的历史悠久。近年来,Z镇积极发展桑蚕及相关产业,形成了特色小镇。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Z镇特色产业的发展过程示意图(1)据图中信息判断,对该镇特色产业发展方式最准确的概括是()A扩大丝绸服装制造业,形成规模优势B新增蚕丝被制造业,培育新的产业链C基于植桑养蚕,逐步形成多元化产业D传播桑蚕文化,发展丝绸专题旅游业(2)该特色小镇实现了社会与经济协调

19、发展,其最主要的原因是()A特色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互动并进B利用地域文化吸引外来人口C通过延长桑蚕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D在城镇化过程中保护了环境思维流程 eq x(aal(第,(1),题) eq x(aal(图,文,信,息) eq x(aal(该镇原有的桑蚕产业主要产品是丝绸服装、,服饰,后来增加了桑蚕良种的培育与销售、,蚕丝被,并开发了桑蚕文化及相关旅游,和服务、创意等产业,产业逐渐多元化,,都是在桑蚕产业的基础上发展来的) eq x(aal(第,(2),题) eq x(aal(图,文,信,息) eq x(aal(丝绸服装制造、蚕丝被生产和旅游业的,发展等,属于经济发展,桑蚕文化的发展,属于社

20、会发展,经济和社会都得到了发,展,特色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互动并进)尝试解答(1)C(2)A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社会三个方面。具体如下图所示。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三项基本原则,其具体的内容、要求与案例如下所示。原则内容要求案例公平性原则本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人类需要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只有一个地球关心与共享”“世界万物,生命之网”持续性原则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

21、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人类应做到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保持合理的人口规模,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没有破坏的发展”共同性原则各国共同参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采取全球共同的决策和行动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3.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废弃物再生资源化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1)工业可

22、持续发展的模式清洁生产清洁生产在产品生产过程或预期消费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环境的危害降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需要,是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模式。(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益以促进持续增产的农业经营方式。农业资源得到再生生态农业利用生态学理论调整农业结构,保护农业资源,使资源再生,永续利用综合效益突出生态农业科学地增加物质和技术投入,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利用效率,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良性循环生态农业可以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五业合理发展,并可调节气候,减少

23、灾害考向一结合统计图表分析,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2021常州市新桥高级中学期末)十九大将“美丽中国”建设提上议程,“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面临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未来中国经济在增长的同时将更加关注与环境改善、社会进步统一协调发展。下图为20062016年中国三大城市群经济与环境协调度。据此完成12题。1下列有关中国三大城市群经济与环境协调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增长速度看,珠三角年均增长率高于京津冀和长三角的增长速度B京津冀和珠三角均于2008年从濒临失调等级进入勉强协调等级C长三角在整个研究期内都处于勉强协调等级,且协调度始终高于其他城市群D10年间各城市群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度都呈上升态势2下

24、列有关中国三大城市群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影响因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京津冀是传统重工业基地,能源消耗水平对其经济与环境协调度正向影响大B科技进步对城市群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C对第二产业的大规模投资有利于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D发展中国家环境管制标准较低,充分利用环境准入门槛提高外资依存度1D2B第1题,由图可知,从增长速度看,珠三角年均增长率与京津冀和长三角的增长速度大致相等,A错误;珠三角始终在协调度等级分界线之上,不存在从濒临失调等级进入勉强协调等级的现象,B错误;珠三角在整个研究期内协调度始终高于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C错误;10年间各城市群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度都呈上升趋势,D正

25、确。第2题,京津冀不是传统重工业基地,能源消耗水平对其经济与环境协调度正向影响不大,A错误;科技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科技进步对城市群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B正确;对第二产业的大规模投资不利于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C错误;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但是环境管制标准较高,D错误。考向二解读关联示意图,考查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某日本合资公司引进日本先进农业技术,有效利用“循环农业”构筑从农作物的栽培到物流、销售(公司超市消费者)的一条龙食品系统。该公司种地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甚至不除草,一亩地的产量仅是当地其他耕地的一半。5年后,该公司生产的牛奶价格是国内的1.5倍,草莓每千克定价120元。这些

26、昂贵的农产品仅有10%供应国内市场,其余全部供应日本市场。下图为该公司的循环农业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3下列关于该公司循环农业说法正确的是()A栽培副产物主要是用于土质改善B农作物秸秆是奶牛的饲料C牛粪堆肥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D农地施肥主要是采用化肥4该公司农产品得以远销海外、供应日本市场主要是因为()A价格高,国内市场需求小B距离日本近,运输成本较低C销售渠道通畅,费用低D农产品品质优良,清洁无污染5大力推广循环农业将会()A实现清洁生产,给环境带来零污染B彻底解决因施用化肥导致的土壤板结问题C有效利用生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D增加农业生产投入,使成本大幅提高3B4D5C第3题,据图可知

27、,农作物秸秆是奶牛的饲料。第4题,根据材料“该公司种地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可知,该公司农产品品质优良,清洁无污染,这也是得以远销海外、供应日本市场的主要原因。第5题,根据材料可知,循环农业中,农作物秸秆成为奶牛的饲料,有效利用了生物资源,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肥,有效保护了生物多样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寥寥几句诗,一片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浮现脑海。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绝不能以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浪费为代价。面对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兼顾的问题,早在2005年,习近平就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金山银山却买不

28、到绿水青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这清楚地表达了生态环境优先的态度,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发生矛盾时,必须将“绿水青山”放在首位,不能走以“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的老路。这一阐述为经济发展划定了生态保护的红线,亮出了中国绿色发展的决心。情境一建设美丽新农村,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材料一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正式对外发布。这是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是21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8个中央一号文件。文件中强调“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

29、道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材料二下图为乡村振兴战略图。【解密技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推进现代化进程中的又一重大战略,其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探究上述图文材料时应重点关注下列信息:农村产业的主要类型、特点及其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的工作目标;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问题1(人地协调观)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实施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必要性。提示党和国家已把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放到重要战略地位;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转移和占用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资源;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持续减弱,国际价格倒挂,生产结构性过剩;农业面临污染及环境恶化,不仅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也使产业发展受限。问题2(综合思维)中央一号文件为什么要强调我国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提示我国素有“三山六水一分田”的说法,说明可耕种土地有限;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因此,在经济发展中要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确保耕地面积不少于18亿亩,才能确保粮食安全,这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问题3(地理实践力)请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