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下册数学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设计5篇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 【知识与技能】理解开平方与平方是一对互逆的运算,会用平方根的概念求某些数的平方根,并能用根号加以表示,能用科学计算器求平方根及其近似值。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进一步熟悉开平方的运算过程,能熟练的进行开平方的运算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平方与开平方这一对互逆运算的辩证关系,感受平方根在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存在,增强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开平方与平方是一对互逆的运算,会用平方根的概念求某些数的平方根,并能用根号加以表示。 【教学难点】能熟练的进行开平方运算,并熟悉各种不同形式的开平方运算,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 【教具准备】小黑板 科学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小刚家厨房的面积为10平方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多少米?边长的近似值是多少?(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到小数点后面第二位)(,) 2、用计算器分别求,得近似值。(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到小数点后面第三位) 3、0.36的平方根是( ) 4、(-5)2的算术平方根是( ) 二、练习内容 (一)填空 1、若=1.732,那么=( ) 2、(-)2=( ) 3、 =( ) 4、若_=6,则=( ) 5、若=0,则_=( ) 6、当_( )时,有意义。 (二)选择 1、下列各数中没有平方根的是A.B.C.D.A.B.C.D.A.B.C.D.A.B
3、.C.D.A.B.C.D.A.B.C.D.A.B.C.D.A.B.C.D.的值是( ) A.B.C.D.; 2、4_2-49=0; 3、(25/81)_2=1; 4、求8+(-1/6)2的算术平方根; 5、求b2-2b+1的算术平方根;(b元钱存入银行,当年的年利率为_,第二年的年利率减少10%,则第二年到期时他的本利和为多少元? 四、小结 让学生谈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与疑问?教师及时总结内容并解答疑惑。 五、布置作业 课本的分层作业题。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 认识三角形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
4、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创设情景,帮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概念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并能运用三边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难点 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应用三边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本节课件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回顾与思考、情境引入、三角形的概念、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练习应用、课堂小结、探究拓展思考、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 回顾与思考 1、如何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 2、如何表示一个角? 第二环节
5、 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让学生收集生活中有关三角形的图片,课上让学生举例,并观察图片. 活动目的:让学生能从生活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感受到我们生活在几何图形的世界之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从而更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三环节 三角形概念的讲解 (1)你能从中找出四个不同的三角形吗? (2)与你的同伴交流各自找到的三角形. (3)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通过上题的分析引出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及三角形的边角的表示方法.并出两道习题加以练习,从练习中归纳出三角形的三要素和注意事项. 第四环节 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第一部分 探索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6、活动内容:在四根长度分别是8cm、10cm、15cm、20cm的小木棒中选三根木棒摆三角形.学生统计能否摆成三角形的情况. 第二部分 探索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活动内容:通过让学生测量任意三角形三边长度来比较两边之差与第三边的关系,教师通过几何画板验证,从而得出结论. 第五环节 练习提高 活动内容: 1.有两根长度分别为5厘米和8厘米的木棒,用长度为2厘米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长度为13厘米的木棒呢? 2.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4,且第三边是奇数,那么第三边长为 .若第三边为偶数,那么三角形的周长 . 3.有两根长度分别为5cm和8cm的木棒,用长度为2cm的木棒
7、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长度为13cm的木棒呢?动手摆一摆.学生回答完上面问题后想一想能取一根木棒与原来的两根木棒摆成三角形吗? 第六环节 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学生自我谈收获体会,说说学完本节课的困惑.教师做最终总结并指出注意事项. 学生对本节内容归纳为以下两点: 1.了解了三角形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注意事项为:判断a,b,c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应注意:a+bc,a+cb,b+ca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当a是a,b,c三条线段中最长的一条时,只要b+ca就是任意两条线段的和大于第三边. 第七环节 探究拓展思考 1.
8、若三角形的周长为17,且三边长都有是整数,那么满足条件的三角形有多少个?你可以先固定一边的长,用列表法探求. 2.在例1中,你能取一根木棒,与原来的两根木棒摆成三角形吗? 3.以三根长度相同的火柴为边,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现在给你六根火柴,如果以每根火柴为边来组成三角形,最多可组成多少个三角形?试试看. 第八环节 作业布置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 教学过程 一、目标展示 二、情景导入。 装修工人正在向墙上钉木条,如果木条b与墙壁边缘垂直,那么木条a与墙壁边缘所夹角为多少度时,才能使木条a与木条b平行?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弄清楚平行的判定。 三、直线平行的条件 以前我们学过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
9、,如图(课本P13图5、25)在三角板移动的过程中,什么没有变? 三角板经过点P的边与靠在直尺上的边所成的角没有变。 1与2是三角板经过点P的边与靠在直尺上的边所成的角移动前后的位置,显然1与2是同位角并且它们相等,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地说: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 符号语言:1=2ABCD、 如图(课本P145、27),你能说出木工用图中这种叫做角尺的工具画平行线的道理吗? 用角尺画平行线,实际上是画出了两个直角,根据“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可知这样画出的就是平行线。 学习目标一:了解平行线的概念、平面内两条直
10、线的两种位置关系。 题组一: 1、叫做平行线。 如图:a与b互相平行,记作,a。 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b只有与两种。 3、下列生活实例中: (1)交通道路上的斑马线; (2)天上的彩虹; (3)阅兵队的纵队; (4)百米跑道线,属于平行线的有。 学习目标二:掌握两个平行公理;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题组二: 4、通过画图和观察,可得两个平行公理: 、经过点,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符号表达式:若ba,ca,则。 5、在同一平面内直线a与b满足下列条件,写出其对应的位置关系: 、a与b没有公共点,则a与b; 、a与b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a与b; 、 a与b有两个公共点,则a与b; 6、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有() A、有且只有一条;B、有两条;C、不存在;D、不存在或只有一条 教学设计 1、落实教学常规,践行学校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eps聚苯板供货合同范本
- 静脉输液治疗行业标准
- 绪言 科学探索之旅 奇妙的物理世界 怎样学好物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册物理人教版
- 2024年秋新牛津译林版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课件 Unit 3 第1课时(Get ready) 第1课时(Get ready)
- 临时施工围墙合同范本
- 采购合同合同法研究重点基础知识点
- 采购合同发票纠纷重点基础知识点
- 酒店服务礼仪与礼貌培训大纲
- 二零二五幼儿园转让合同集锦
- 二零二五生活垃圾清运处置安全协议书
- 行政复议法-形考作业1-国开(ZJ)-参考资料
- JTJ-T-257-1996塑料排水板质量检验标准-PDF解密
-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小螃蟹找工作》
- 如何做好调查研究
- ZXR10 M6000-S路由器硬件手册下册
- 油性油墨分析报告
- 公路物流运输项目整体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成人体验馆管理制度
- 升压站检测、试验项目计划(改)01
- 工程招标代理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asme第ⅸ卷焊接工艺评定,焊工技能评定-77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