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议论文阅读论点学案一、基础知识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只有准确地把握文章的论点,才能了解文章中提出的见解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准确地分析、归纳论点,首先要辨清两个问题:A、论点与论题。1、定义不同。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论题是有 待于证明的命题,它仅是议论的问题或对象。2、要求不同。论点的提出要求正确、鲜明、有针对性,要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科学真理,符合马列主义,观点要明确,赞成或是反对,不能 含糊其辞,态度要鲜明。论题的确立却没有作者的观点和主张,可以是某种片面的、错误的认 识或现象。3、形式不同。以标题来看,论点的提出一般是一个较完整的判断句,论
2、题的出现 常是一个短语。4、位置不同。论点的位置灵活,可在标题、文首,也可在文中,还可在结尾; 论题的位置一般在标题或文首。B、中心论点和分论点。有些文章既有中心论点,又有分论点。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 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区别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并不难。分论点是 用来补充或证明中心论点的,只要研究这些论点的关系,就能看出哪是主哪是从,哪是纲哪是 目。要记住: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设置分论点,是为了对中心论点起证明或补 充作用。分论点是中心论点的支撑材料。论点的提出方式:最常见的是放在开头,有的是旗帜鲜明地提出;有的是引用提出; 有的是归纳事例或名言提出。要注意
3、文章中的提示语对论点的暗示作用。放在结尾的,往往 是先提出分论点,层层论述,在结尾处归纳中心论点。要注意总结归纳性的语言。放在文章 中间的,往往观点的提出有一个过程,经过一番论述后,再提出中心论点, 一般驳论性的文章,经常采取此种方法。要注意承上启下过渡性的语言。还有的中心论点隐含在论证中,这就要读 者去归纳。这种文章阅读难度比较大,要很好的研究文章内容和题目的关系,才能归纳出来(不过在中考中,很少选这样的难题)。很多的时候,题目往往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带有作者明显的倾向性),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的句子。除了在位置上找论点外,还可以用以下方法:分析
4、文章内容,有助于找出论点。 分析论据有助于找出论点。因为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问题,这个 问题就是论点。分析题目有助于找到论点。特别注意,有的题目不是论点而是论题。分析 总结性的关键词语。分析分论点,找到中心论点。概括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在语言的表述上一定要用明确的判断或陈述,要有明显地倾向性。在归纳论点的时候,要抓住中心词;要用陈述句式;要有明显的倾向性,旗帜鲜明; 语言要简洁,文意通顺,要立足得分,不要华而不实。如果一篇文章开篇部分有明确表明观点 的语句,文末又有相同或相近的语句,以开篇为论点。有些文段全篇无明确表明观点的句子, 就需要将几个分论点合并、提炼,还有的文
5、章,作者的观点渗透于论证之中,这就需要领悟并 归纳了。概括中心论点(非典型议论文)1)论题扩展法:先确定论题,再归纳作者对论题的看法。即可概括出中心论点。2)关键词语组合法:文章开头、结尾、段落中心句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串连组合成观点句。3)论据反证法:用论据来验证概括论点,看论点和文章中的论据所要证明的观点是否吻合。4)分论点摘录法:只适用于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的文章。5)综合分析法: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内容,针对论据的共性分析归纳出中心论点。1注意:1)论点应该是一个明确完整的、有着鲜明观点的判断性语句。不能是词、短语、疑问句;用于表达论点的语言必须简明、准确。2)分论点的总合未必是中心论点
6、。3)如果论点针对的对象具有普遍性,则可省去对象主语,论点的提出有特定的针对群体,则必须指明对象 主语。3)比喻句、反问句等用修辞手法的句子不能作中心论点。二、例题解析例一让信念点亮生命如果说生命是一座庄严的城堡,那么信念就是那穹顶的梁柱;如果说生命是一只飞翔的 小鸟,那信念就是那有力的翅膀。信念,让人拥有前进的动力。艾森豪威尔年幼时与母亲玩牌,几次发到手中的牌都很烂,以至于老是输。于是,他就抱怨牌不好,母亲却抚摸着他的头说:“人的生活就像玩牌一样,发牌的是上帝,权利不在你,无论拿到怎样的牌,都应尽力地打好它。”这句话给艾森豪威尔很大的启示,以后每逢遇到困难和棘手的事情,他都燃起一种信念:不管
7、事情有多困难, 我都要竭尽全力做到最好。这种信念是他一步一步迈向成功殿堂的动力,终于成就他成为美国 第34任总统。信念给人不屈的力量。林肯被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可有谁真正的了解他那坎坷的一 生呢?他七岁时,全家被赶出住宅,开始居无定所的生活;长大后,创业多次失败,竞选参议 员也多次被除名他一生经历十五次重大挫败,但他从未被命运打败,跌到了再爬起来,这 种不屈的信念让他有了无穷的力量,最终成就了生命的辉煌。信念助人在苦难中成才。作家丁玲说过,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苦难都能 忍受,什么环境都能适应。是啊,信念是战胜苦难的利剑,信念又是一位高明的老师,让你在 苦难中茁壮成长。信念哺育心灵
8、,绚丽人生,滋润着成功的花朵。它催人奋进,给人力量,助人成才。愿 每个人都用信念点亮自己的人生,乘着信念的翅膀飞向理想的彼岸。1、概括文章第三段的内容。2、认真阅读让信念点亮生命这篇文章,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3、作者在第二段所要论述的观点是什么?4、在本文中作者运用了 、的论证方法。5、仿照第段话的句式,续写一个句子。如果说生命是,那么信念就是。6、给文章第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2例二关掉你的浏览器。有个20出头的记者来采访我,我跟她聊了一个多小时,发现她并不知道该怎样采访,她的脑子是乱的。这个记者告诉我,她经常上网看别人怎样采访,怕自己被淘汰。我告诉她, 以后不要总是上网浏览,去看书吧,五年后
9、你或许就能成一个名记者了。我不建议中学生上豆瓣这样的传播知识的网站,我不喜欢被太多种类的知识骚扰,我只喜欢了解我想知道的知识。互联网对我这个年纪的人来说,有些信息是有用的,(A)但对中学生这个年纪的人来说,是碎片,没有任何用处。就像那个记者一样。现在,接受知识的方式与过去有些不一样了。那时接受知识有限, 所以才有很大的想像空间,才有更多的时间去消化。现在,所有人对互联网带来的知识共享津津乐道。对于一个有 判断力的成年人来说,的确方便了许多,但是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弊多利少。互联网上只会 告诉你答案,不会告诉你产生这个答案的过程,它会让你慢慢丧失思考能力。你想变成那样的 人吗?知识共享要有可以接
10、受知识能力的前提。如果你对文艺感兴趣,别去看那些影评、乐评、书评等各类评论。我就是写书评的,我写出来自己很爽,别人看了只知道我是评论了,不知道 我是为什么评论的。真正的体验要靠你自己。这些评论看似有帮助,实际上却是在绑架你的判 断力。看那些所谓的文艺评论,跟吃别人嚼了一遍吐在你嘴里的馍的感觉是一样的一一多恶心 啊。我知道吃第五个馒头饱了是什么滋味,你直接吃第五个馒头能有饱的感觉吗?即使有了也 是假饱,时间长了你就会营养不良甚至饿死的。如果你想真正掌握一些知识,并且通过这些知识让你更加明白清楚,那你就关掉你的浏览器。有时间去看看书,不要看我这个岁数(包括我)以下的人写的书,因为他们不比你高明多少
11、。去看那些比你大五十岁以上的人写的书吧。另外,(B)千万不要让别人推荐你看什么书,因为你不是他。按照你的兴趣去买书,别看封面腰封上那些推荐语,很多人自己都没有看 过这本书就不负责任地加以推荐。珍爱你的青春,关掉你那个破浏览器。1、概括第二段的内容。2、认真阅读关掉你的浏览器这篇文章,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3、第段中的事实论据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作简要说明。例三知入”与“知出张运辅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 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
12、,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 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 ,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 心情的“契合”。在阅读中怎样“入”呢? 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 。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 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 ,则 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
13、故?盖因陶诗 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就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 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 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 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 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 ”;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
14、得透脱”。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 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 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 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 TOC o 1-5 h z 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
15、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 “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 必须掌握的秘诀。 2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4分).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的哪一段中最恰当?请说明理由。(5分)叶圣陶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桥这边站着读者,桥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第段加点的词“这样”在文中指代什么? (3分).读了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子的感悟联想。(3分)例一1、信念给人不屈的力量。2、解析:文章的第一个自然段运用比喻的修辞说出了信念的重要性,第二自然段说明信念让
16、人拥有前进的动力。第三自然段说明信念给人不屈的力量。第四自然段说明信念助人在苦难中 成才。第五自然段总结信念催人奋进,给人力量,助人成才。从总体上来说这篇文章在最后总 结出自己的观点,水到渠成。答案: 2、信念催人奋进,给人力量,助人成才。3、信念,让人拥有前进的动力。4、摆事实 讲道理5、一支在风浪中穿梭的小舟,获取动力的船桨。6、贝多芬小时候家庭贫困没能上学,17岁后伤寒、天花、肺病、关节炎等疾病接踵而到,26岁失去听觉。在这样的苦难中,他“扼住命运的咽喉”,最终成为享誉全球的音乐家。例二1网络上的知识对于中学生来说没有用。2解析:第一个自然段作者由一个记者的例子引出“不要总是上网浏览,
17、去看书吧”的观点。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具体分析上网浏览的弊端。第五自然段写要获得知识要读年长人写的 书。第六段总结。联系全文来看,文章说的是青年学生上网和看书的问题。第一自然段作者强 调不要总上网,应该去看书。第五自然段作者强调要年长人写的书。所以本文的中心论点应该 是青年学生不要总是上网浏览,要多读(年长者写的)书。答案:3、第段中“新闻记者采访”这件事是借“总会网上浏览”的害处提出观点。第段中的论据“我写书评”,则用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证明观点例三【答案】(二)(18分)(3分)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读书取得效果的关键。(或:读书的精髓关键是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或:既能“入”又能“出”,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4分)首先提出文章中心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高端机械设备租赁合同(重型挖掘机专项)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商用厨房设备采购协议4篇
- 2025年度车辆租赁与汽车后市场服务合同19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中小学食堂厨房设备定制安装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南京琴行教师教学评价与反馈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瓷砖行业环保材料采购与全球物流服务协议4篇
- 2025年度国际酒店管理项目劳务派遣合作书3篇
- 2025年度窗户安装工程风险评估与防控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毛阳中心学校学生营养餐供应合同3篇
- 2025年度钢材行业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合同
- 9.1增强安全意识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第8版)》全套教学课件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举一反三专题17.6勾股定理章末八大题型总结(培优篇)(学生版+解析)
- 2024届上海高考语文课内古诗文背诵默写篇目(精校版)
- DL-T5024-2020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 2024年度-美团新骑手入门培训
- 初中数学要背诵记忆知识点(概念+公式)
- 驾照体检表完整版本
-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及风险评估
- 农村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研究的中期报告
- 20100927-宣化上人《愣严咒句偈疏解》(简体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