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介入指引_第1页
肝癌介入指引_第2页
肝癌介入指引_第3页
肝癌介入指引_第4页
肝癌介入指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原发性肝癌诊断及操作指南推荐I.病理诊断:肝内或肝外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AFP400 g g/L,持许4周以上,能排除活动性肝病、妊娠、生殖性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并 能触及有坚硬肿块或影像学检查有明确肝癌特征的占位性病变者;AFP3mg/dl)、大量腹水者;2.凝血机能严重减退,且无法纠正;门静脉高压伴逆向血流以及门脉主干完全阻塞,侧支血管形成少者。感染,如肝脓肿。全身已发生广泛转移,估计治疗不能延长患者生存期。全身情况衰竭者。推荐II肝功能欠佳,属 Child B C级间,ALT120u(视肿瘤大小)、凝血机能减退等;癌肿占全肝70%或以上者(若肝功能基本正常,可采

2、用少量碘油分次栓塞)。二、超选择插管,保护病人肝功能;介入操作程序肝动脉造影:采用Seldinger方法,经动脉穿刺插管,导管置于腹腔干或肝总动脉造影。造影图像采集应 包括动脉期、实质期及静脉期。若发现肝脏某区域血管稀少或缺乏,则需探查其他血管(如选择性肠系膜 上动脉、膈下动脉等血管造影),以发现异位起源的肝动脉或侧支供养血管。灌注化疗:在仔细分析造影片表现,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数目及供血动脉后,超选择插管至肿瘤供血动 脉内给和灌注化疗。介入治疗方案根据肿瘤类型决定。一般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将化疗药物稀释至150200ml左右,缓慢注入靶血管,对特殊药物根据药物本身药代动力学进行灌注。肝

3、动脉栓塞:根据肿瘤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栓塞剂。栓塞时必须超选择插管,尽量至肿瘤供血动脉内。一般用超液化乙碘油和化疗药物充分混合成乳剂,经导管缓慢注入。碘油用量应根据肿瘤的大小、血供情况、肿瘤供血动脉的多寡灵活掌握,透视下依据肿瘤区碘油沉积是否浓密,瘤周是否已出现少许门静脉小分支影为界限,碘油如有返流或滞留在血管内,应停止注射。如有肝动脉-门静脉屡和(或)肝动脉一肝静脉屡, 可先用明胶海绵、不锈钢圈等堵塞瘦口,再注入碘油,或将适量明胶海绵颗粒和碘化油混合,然后缓慢注 入。F.介入操作要点推荐I先用末梢类栓塞剂行周围性栓塞,再行中央性栓塞。在病人条件允许情况下,栓塞剂用量应充足,尤其是在首次栓塞时。

4、3.不要将肝固有动脉完全闭塞,以利于再次TAE,但肝动脉-门静脉屡明显者例外。如有两支动脉或两支以上动脉供应肝肿瘤,应将每支动脉逐一栓塞,以使肿瘤去血管化。肝动脉-门静脉瘦较小者,仍可用碘油栓塞,但应慎重;尽量避免栓塞剂进入非靶器官。栓塞后再次肝动脉造影,了解肝动脉栓塞情况。对条件允许患者,应尽量使肿瘤去血管化。G.疗效评价推荐I技术或解剖成功标准:导管超选择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内,化疗栓塞后肿瘤染色减少或消失。临床疗效评价(1)临床治愈:肿瘤病灶消失,或缩小 75%以上,瘤灶内碘油沉积密实,MR佥查显示肿瘤组织完全坏死,无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甲胎球蛋白正常。生存期达5年以上。(2)明显好转:肿

5、块缩小 350 %,瘤灶内碘油沉积密实,充填面积 3肿块面积的80% M俺查显示肿瘤 组织大部坏死,仅在肿瘤周缘有少许肿瘤血管和肿瘤染色。甲胎球蛋白降到术前的70%Z下。生存期达1年以上。(3)好转:肿块缩小 325%, 50%,瘤灶内碘油非均匀性沉积,充填面积 肿块面积的50% M魅查 显示肿瘤组织部分坏死,坏死区域约占 30%-50%部分存活。甲胎球蛋白降到术前的 50%Z下。生存期达6 个月以上。(4)稳定:肿块缩小 25%,瘤灶内碘油沉积稀疏,充填面积肿块面积的30% M俺查显示肿瘤组织大部分存活,仅小部分坏死,坏死区域310%, 30%。甲胎球蛋白未下降或仅降到术前的30%Z下。(5

6、)进展或恶化:肿块增大,瘤灶内无碘油沉积或呈散在斑点状,充填面积肿块面积的10% MR检查显示肿瘤组织存活区域 390%肿瘤血管明显增多,肿瘤染色明显,可见新的肿瘤病灶。坏死区域 10%甲胎球蛋白升高。H.并发症推荐II. 30天死亡率、肝肾功能衰竭和需外科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均不超过1%;.需外科或输血处理的穿刺点血肿,不超过I .随访及介入间隔期间治疗随访:时间通常为介入治疗后 35天3个月,原则上为病人从介入术后恢复算起,至少 3周以上。介入治 疗依随访结果而定。若影像学检查肝肿瘤病灶内碘油沉积浓密,肿瘤组织坏死且无新病灶或无新进展,则 暂不作介入治疗。介入间隔期间治疗:推荐采用保肝、提高

7、免疫力及中医扶正固本治疗。中医中药:介入术后2周可开始使用。推荐:扶正固本,补气,提高免疫力,调理脾胃。不推荐:以毒攻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类药物。提高免疫力药物:干扰素、胸腺肽、转移因子、白细胞介素口、肿瘤坏死因子、LAK细胞、香菇多糖、保尔佳等.可单独或选用2-3种药物联合使用。三、TACE为主的1个体化”方案;.肝肿瘤缩小后II步切除推荐I大肝癌经介入治疗后缩小,多数学者主张II步外科手术切除,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不推荐:有以下情况者不宜行II期外科手术切除:1、肝动脉造形及 CT片显示主瘤灶之外,有数个子结节且难以切 除者;2、瘤体直径5cm ,仅能作姑息性手术切除者;3

8、、门静脉主干或大分支,或肝静脉大支内有癌栓者; 4、已有肝外转移者;5、严重肝硬化,不能耐受手术者。.肝肿瘤术后的预防性介入治疗推荐I肝癌切除术后40天左右行首次肝动脉插管, 若肝动脉造影未发现复发灶, 先行化疗,再根据造影表现注入 碘油,行碘油CT检查,以期达到早期发现和治疗小的复发灶。若无复发灶,则推荐分别间隔3个月和6个月行第2、3次肝动脉预防性灌注化疗。. 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时的治疗推荐I肝癌压迫、侵蚀、阻塞胆管所致梗阻性黄疸,可先行经皮穿刺肝脏胆道减压引流术(PercutaneousTranshepatic Biliary Drainage , PTBD),或置放胆道内支架于梗阻部位

9、,使患者黄疸下降,肝功能恢复。 待患者肝功能恢复至可以承受化疗栓塞时再行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或栓塞,称之为双介入”治疗。4.门静脉癌栓及下腔静脉癌栓的治疗TACE方案;根据门脉主干阻塞的程度,门静脉向肝血流情况,以及肝门区侧支血管形成来决定 脾动脉灌注化疗;合适患者可置放门静脉支架:经皮穿肝门静脉途径,经皮穿脾门静脉途径。肝癌伴下腔静脉癌栓的治疗处理此类肝癌,视下腔静脉阻塞情况而定。若血管腔狭窄在50%以下,则按常规化疗、栓塞。若狭窄大于50%,则应于狭窄部位置放金属内支架,保持下腔静脉的畅通,同时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肝肿瘤破裂出血的治疗属紧急情况,需输液、补充血容量、止血、维持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内科治疗;根据患者情况可考虑选择性肝动脉插管,阻断肝动脉血流;同时根据情况采用在肠系膜上动脉或 中口脾动脉,推注血管加压素,减少门静脉 回流量。肝癌伴肺转移的治疗根据患者一般状况和转移瘤的情况,可采用支气管动脉化疗灌注或化疗栓塞、肺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