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校教师心理求助行为调查及其启示_第1页
上海市高校教师心理求助行为调查及其启示_第2页
上海市高校教师心理求助行为调查及其启示_第3页
上海市高校教师心理求助行为调查及其启示_第4页
上海市高校教师心理求助行为调查及其启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海市高校教师心理求助行为调查及其启示基金项目:本文系 2008 年度上海市德育决策咨询课题“上海市高校教师心理健康及其心理求助”的部分成果。一、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与方法1)对象。以上海市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选取综合类高校、师范类高校、理工类高校和财经类高校各一所,共发放调查问卷 400 份,有效回收率100%,其中,男性42%,女性58%; 30岁以下 (年龄 1) 37%, 30 至 39 岁 (年龄 2 ) 11%, 40 至 49 岁 (年龄 3) 16%, 50 岁以上(年龄4 ) 36%;本科学历的20%,硕士学历的57%,博士学历的23%。2)方法。自编教师心理求助行为态度调查表

2、,包含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性别、年龄段、学历等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心理求助方式,列出了常见的工作事业、人际关系、恋爱婚姻、子女教育和心理障碍五种问题,提供自己解决、求助于人和其他方式三种选项。 第三部分为当出现上述五种问题不得不求助于他人时的首选求助对象,提供了配偶父母、亲戚朋友、同事领导、 心理咨询师和其他五种选项。 第四部分为不得不求助心理咨询和治疗时的机构选择, 包括医院精神科、 高校咨询中心和社会从业门诊三种选项。 问卷调查为单个对象匿名独立填写, 当场回收。数据采用 SPSS 11.5 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 1)一般求助方式。从表1 可以看到,总体来说,上海市 高校教师在不同问

3、题上的一般处理方式大都是自己解决的比例要明显高于求助于人的比例,采用其他处理方式的比例则非常少。 统计分析表明, 在恋爱婚姻和子女教育上处理方式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在工作事业、人际关系、恋爱婚姻和子女教育问题上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存在求助的显著差异, 在人际关系上不同学历的教师存在显著差异, 不同特征的教师在心理障碍问题的求助方式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2)首选求助对象。从表1 可以看出,上海市高校教师在不同问题上的首选求助对象在比例上存在很大差别,总体来说,工作事业首选求助于同事领导, 人际关系、恋爱婚姻和子女教育首选求助于亲戚朋友, 心理障碍首选求助于亲戚朋友和心理咨询师的比例相当。 统计分析表

4、明, 在子女教育上的首选求助对象选择上存在性别差异,在工作事业、人际关系、子女教育和心理障碍上的首选求助对象选择上存在年龄和学历差异。首选咨询机构上海市高校教师面对不得不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时的首选机构是高校咨询中心, 其次为医院精神科, 最后为社会从业诊所。首选机构的选择上存在性别、年龄和学历差异,详见表2 。注: * 代表 .05 显著性水平, * 代表 .01 显著性水平。二、讨论与分析就求助倾向来看, 本研究的受测者在面临工作事业、 人际关系、 恋爱婚姻和子女教育等各种心理问题时, 一般倾向于自己解决问题, 而当问题成为心理障碍时, 求助于人的概率有较大增加,这一规律与前人的研究一致。

5、1-4 男性与女性比较,男性更倾向于自己解决问题, 女性求助于人的比例稍高, 此结果与前人研究一致, 1,2,4 也符合一般的性别角色特点。不同年龄的教师在不同的问题显示出求助方式的差异。 遇到工作事业的问题时, 30 岁以下的受测者比其他年龄段的受测者更倾向于求助他人, 这可能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教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 对于工作的方方面面还处于学习和适应阶段, 常常需要请教他人。 5 在恋爱婚姻问题上, 30 至 39 岁年龄段的受测者相比之下更倾向于求助他人, 是由于一方面在此年龄段的教师刚成家不久, 恋爱的理想逐渐遭遇现实生活的冲击, 导致亲密关系出现问题, 同时又没有多少处理问题的经验,

6、 另一方面在此年龄段还未婚的男女自身可能遭遇更多的压力和问题始终无法解决和处理。在遇到子女教育问题时, 40 至 49 岁年龄段的受测者更倾向于求助他人, 究其原因, 可能是因为此年龄阶段的教师子女正好处于青春期而出现各种行为问题, 而感觉自身原来的教育方式失灵。 6 此年龄段的受测者又正值壮年,是发展事业的重要时期, 但是同时也遭遇更多的心理压力, 因此遇到心理障碍问题时也比其他年龄段的受测者更多地寻求他人帮助。 7 由以上的 分析可以得知, 教师在不同年龄段遇到的主要问题和任务决定了 在此问题求助于人的比例。不同学历背景的受测者其求助方式也存在一些差异。 工作事业问题受测者随着本科、 硕士

7、和博士学历的上升更倾向于自己解决问题, 这可能与研究生学历教育中对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视不无关系。 然而在人际关系问题上, 随着学历提高反而更倾向于求助于他人, 这是否意味着博士学历的教师在人际关系处理上的欠缺?在此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 对于解决心理障碍问题, 硕士背景的教师更倾向求助于人, 本科次之, 博士背景的教师更倾向于自己解决, 虽然差异并不显著, 但是否可以从中了解到硕士背景的教师群体的特殊之处, 或许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8当面临不得不求助于人之时, 从对不同首选求助对象选择倾向来看,可发现这样一些特点:( 1)因面对的问题不同,教师首选的求助对象有明显的区别, 如工作事业问

8、题较倾向于向同事领导求助; 人际关系和恋爱婚姻较倾向于向亲戚朋友、 配偶父母求助; 子女教育首先倾向于向亲戚朋友求助, 其次向配偶父母求助;而心理障碍问题向心理咨询师求助的比例有非常大的提高。( 2)在五类求助对象中,总体来看,亲戚朋友是最主要的求助对象, 配偶父母次之。 只有在特定的问题上才会向特定的对象求助, 例如工作事业上求助比例最高的是同事领导, 心理障碍求助比例最高的是心理咨询师。(3)教师在出现心理障碍时向心理咨询师求助有约40%的比例,在遭遇子女教育问题时有约13%的比例, 在其余问题上向心理咨询师求助比例都相当低, 几乎接近于零。(4)不同年龄段受测者首选求助对象的差异主要体现

9、在工作事业和人际关系问题上, 其中工作事业方面40 至 50 岁年龄段求助同事领导的比例要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而人际关系上40 岁以下年龄段的受测者求助于亲戚朋友的比例要明显高于 40岁以上者。同时40 岁以上者求助心理障碍问题时选择父母者比例为零。(5)在五类问题中,本科背景的教师更倾向于向亲戚朋友求助,而较少向配偶父母求助。(6)在所有的问题上,男女性别的首选求助对象均没有明显的差异。受测者对于求助心理咨询和治疗的首选机构存在差异, 选择高校咨询中心的比例接近一半,选择医院精神科的接近三分之一,而选择社会从业诊所的接近20%。对此的解释可以看作是一方面高校教师对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比较了解,

10、而且近水楼台先得月, 因此首选比例最高。 同时由于选择心理咨询和治疗往往是心理障碍已经达到严重程度, 偏向医学治疗而轻视发展性问题咨询的传统更使一部分受测者把医院精神科作为首选。 社会从业诊所良莠不齐导致首选比例下降。 在机构首选中存在性别差异, 男性选择医院精神科比例最高, 而女性选择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比例最高。同时,机构首选的差异也体现在性别和学历背景上。 30 岁以下年龄段者选择医院精神科的比例较少,而 50 岁以上年龄段者选择社会从业诊所非常少, 本科和博士学历背景的教师很少选择社会从业诊所。 这些结果显示出对于目前三类咨询机构在高校教师群体中的认同程度具有较大差异。三、思考与建议畅通交

11、流渠道, 增强人际和谐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 无论是求助的一般求助方式还是首先求助对象,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求助对象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 如果存在不良的人际关系, 即使求助于人也可能得不到及时的帮助, 如果人际关系和谐了, 无论是同事领导还是朋友亲戚都会给求助者出主意、想办法,都会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因此,各高校应创造条件促进人际交往, 如举办大型文体活动, 使教师之间形成良好互动和谐的关系。还要积极发挥高校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各类团体的力量, 搭建社会支持系统, 使广大教师需要求助时有一个交流和舒缓压力的平台, 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 9注重宣传培训,通晓求助方式教师获得求助的方式多种多样,但高校肩负着更多的责任。各高校要定期举办教师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学校还可联合社会机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教师开展心理培训和心理辅导,提高教师对心理保健重要性的认知, 使广大教师在需要心理求助时知晓求助的具体要求和求助方法, 10 同时, 高校应利用一切宣传手段,使常见的、实用的、有效的求助方式解决尽人皆知,深入人心,保证教师在需要求助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 11突出分类指导,及时有效指导从上述分析可知, 高校教师因性别、 年龄、 学历背景的不同,其心理求助也存在着差异。 因此, 各高校要针对高校教师心理求 助的不同特点,突出分类指导,实施区别对待。 12 对于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