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案精选_第1页
高中历史教案精选_第2页
高中历史教案精选_第3页
高中历史教案精选_第4页
高中历史教案精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 精心整理精品文档 可编辑的精品文档高中历史教案精选精心整理优质范文高中历史教案精选第1篇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说教材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腐朽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进一步加深。本课的内容为综合考察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提供了思维素材,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而且能够促进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的结构和内在联系。从而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主”的新课标理念。教学目标1、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性质和影响;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2、分析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危害,使学生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3、在落实目标1、2、的

2、过程中,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本课重点: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本课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二、说教法探究性学习: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凋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通过让学生静下心来自主学习,对教材内容进行仔细梳理,找出自己的不足,作为教师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提供依据。教师通过给学生进行方法指导,教他们学会挖掘教材的潜在因素,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对教材进行反复整合,加深对知识的理

3、解和掌握。从而避免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滑行”,达到查缺补漏、深化提高的学习目标。三、说学法学情分析: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刚开始高中学习不久,初高中的过渡尚在进行,学习习惯、思维方式还有待养成。主要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当堂反馈。简述历史思维的三时态特征,并将学生分为三组让学生分组在课本中找出与各时态相对应的观点提出本课的总问题:为什么同一事件不同的时间人们的看法会有如此差异?分别以“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为例通过具体问题引导学生由共时态思维向即时态思维转化,完成教学目标板书设计:第三节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英法发动侵略战争1.英法美提出修约要求及实质2.第二次鸦片

4、战争的爆发二、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1.攻占大沽、天津和天津条约的签订2.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和北京条约的签订三、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四、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各位评委老师,以上就是我对本课的一些基本构想,上述构想基于新课程标准中“以学生发展为主”这一理念,力图在课堂上体会到历史学习的乐趣,培养发散性四维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习历史的乐趣不仅仅建立在轶闻野史之上,关注社会演进中人们的观念之变,体味社会文明的进步,才能真正从理性层面体会历史之美。高中历史教案精选第2篇阿拉伯帝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简单说出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能用主要史实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认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

5、岛基本统一中的作用;了解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伊斯兰教产生和阿拉伯国家兴起的历史背景的了解,学习从经济基础、社会环境认识历史现象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阿拉伯地区是当今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和熟悉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教的源起和由来,对理解当代国际政治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阿拉伯国家的建立教学难点: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形成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中国旧称大食教、天方教、清真教、回教等。截止到2009年底,世界人口约68亿人口中,穆斯林总人数是15.7亿,分布在204个国家和地区,

6、占全世界的23%。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课:阿拉伯帝国。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1.教师讲述:谈到阿拉伯,我们会想到很多与之相关的事情,如:世界文学名著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中国古代历经常提到的大食国、伊斯兰教等(也可由学生自己列举,调动学生参与,激发其学习兴趣),而跟阿拉伯国家兴起关系密切的应是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2.创立背景:(外族入侵,社会动荡,经济萧条)6世纪以后,阿拉伯社会氏族制度解体,奴隶制度逐渐发展起来。由于外族入侵,阿拉伯人经营东西方中介贸易的商路从红海逐渐转移到波斯湾和两河流域,导致阿拉伯社会动荡,经济萧条。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统一国家,抵御外侮,恢

7、复商路,成了阿拉伯人的共同愿望。建立强大的国家必须团结阿拉伯民族,要团结整个阿拉伯民族,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使阿拉伯人在同一种信仰下统一起来,伊斯兰教便应运而生。3.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斯兰教建立的时间、创立人及发源地及主要传教活动。提示:创立时间:公元7世纪初;创立者:穆罕默德;发源地:阿拉伯半岛。主要传教活动在麦加城传教失败;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成功,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兵临麦加城下,最终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从此,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4.问题思考:(1)理解阿拉伯国家为什么是政教合一政权的国家。提示:政教合一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的国家权力与宗教的宗教权力合为一体的政治制度

8、。目标导学二:阿拉伯帝国1.学生自主学习:结合教材P56阿拉伯扩张示意图,描述阿拉伯帝国形成过程。提示:北进叙利亚,东灭波斯,进而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直抵中国唐朝边境;控制中亚大部分地区;在西线,攻克埃及,横扫北非;西南占领西班牙。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版图横跨亚、非、欧三大洲,伊斯兰教随着帝国的扩张广为传播。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内外矛盾激化,帝国逐渐衰微。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终告灭亡。2.教师提问:为什么伊斯兰教会在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提示:严格的一神教反映了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除安拉外,别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种一神教的信仰

9、,极力贬低各部落在分裂状态下传统信仰的神,目的是以一神教代替多神教,反映了阿拉伯贵族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它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这种组织为统一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形式。目标导学三:阿拉伯文化1.材料展示:古代阿拉伯人有句的格言:“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他们的宗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经说过:“寻求真理,哪怕远在中国”;阿巴斯王朝时期,他们在巴格达建立了一所规模宏大的翻译和研究机构,称为智慧之宫。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说说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提示:数学、医学典籍、文学等。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

10、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三、课堂总结伊斯兰教的产生适应和促进了阿拉伯的统一;利用伊斯兰教进行掠夺战争建立起来的阿拉伯帝国,由于各种矛盾的激化,迅速走向分裂;阿拉伯人民吸取了境内各族人民的文化成就并加以发展,创造了辉煌的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和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自古以来,阿拉伯人民同中国人民就有着广泛的文化交往。板书设计1.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独尊安拉2.阿拉伯帝国:8世纪中期形成3.阿拉伯文化成就:阿拉伯数字、医学、文学;沟通东西方文化高中历史教案精选第3篇奥斯维辛集中营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德国法西斯

11、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大屠杀暴行;纳粹种族灭绝政策的实质;奥斯威辛给人类带来的伤痛及其对全世界的警示作用。(2)过程与方法-分析纳粹种族主义理解其实质。了解奥斯威辛集中营内的屠杀史实,理解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自主探究南京大屠杀和七三一部队在亚洲的暴行,培养使用网络探究学习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深重苦难,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联系日军南京大屠杀和七三一部队在中国的残酷暴行,培养热爱祖国,为国家富强而学习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种族主义、奥斯威辛里的罪行以及奥斯威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目的意义难点:纳粹种族主义的实质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再展示纪念奥

12、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的图片)2005年1月,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代表齐聚奥斯威辛,在同一时刻默哀,哀悼二战中遭到屠杀的犹太人无辜的亡灵。60年前那场杀戮,是人类历最黑暗、最陋的一幕!任何站在奥斯威辛集中营遗址前的人,都会受到人类良知的拷问!那么,60年前,这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悲剧?2、讲授新课-集中营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突出奥斯威辛集中营,以及点题-奥斯威辛集中营是众多集中营中的典型,也是种族灭绝的一个例证。)-简介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建立、布局(展示相关图片)-学生活动之一-重现历史说一说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暴行。-教师播放相关视频资料,增加学生感性体会同时通过历史图片简要介绍纳粹党卫军在集中

13、营里犯下的滔天罪行。要注意渲染气氛,把学生带进一个悲情氛围,给学生心灵上的震撼,使师生在情感上达到共鸣,突破教学重点。-学生活动之二-共同探究:宣称人道的、尊贵的优等民族却对人类犯下了如此灭绝人性的罪恶,其根源到底是什么?明确奥斯威辛集中营出现大屠杀的理论根源是纳粹的种族主义。突破教学难点-种族主义。(种族主义起源于19世纪末,列强瓜分非洲的年代。种族主义的基本内容包括:种族歧视 、种族隔离 、极端的种族灭绝。种族主义是纳粹民族主义的核心和基础。)师生通过德国纳粹的种种暴行加深对种族主义的理解。-学生活动三-亲临其境如果你现在来到奥斯威辛集中营遗址前,你会说些什么?(教师根据时间安排,结合历史

14、与现实的情况,论从史出,突破重点)今天的奥斯威辛集中营,是整个世界反思历史的路标。当年,纳粹德国用400万人的生命,在波兰这个小镇向人类证明了,一旦脱离人性的轨道和世界规则的束缚,政治欲望就可以以如此残忍的方式来实现。在那个时候,在这个小镇上,善良的人性从来就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眷顾。从奥斯威辛开始,人类就不再相信纯粹理想国意义上的幸福。奥斯威辛的历史足以让全人类在其后为和平。-历史与现实的碰撞环节:展示1994年卢旺达惨剧的图片。折射出战争是残酷的,在战争中人性的冷漠!所有的大屠杀都向人类展示了一个事实:人类有时会犯下不可饶恕的集体罪行。我们追忆那段惨绝人寰的历史,并不仅仅是为了慰籍那些被血腥

15、屠杀的逝者,也不仅仅是为了声讨纳粹曾经犯下的罪行,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让所有的人来体味历史带给我们的警示与思考,尤其让曾经犯下罪行的国家领悟世界和平来之不易!正因为如此,为了让后人牢记这段惨痛的历史,不让历史悲剧重演,波兰在1947年决定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建为殉难者纪念馆,并在周围划定默哀区,表达人类对纳粹暴行的愤怒与对受害者的哀悼。1979年,出于同样的目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它列为而且是第一批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学生活动之四-课外延伸假如中国也要申报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你认为什么地方可以申报?理由是什么?如何申报?3、课堂小结当人们在追忆奥斯威辛的时候,自然不能不联想到同

16、时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南京大屠杀,那同样是人类历令人发指的滔天罪行!然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个东方加害国非但不愿直面历史,坦诚承担道义责任,反而试图掩盖与推卸。从而使他们失去了赢得亚洲人民原谅的机会。如果淡漠历史,或者企图污蔑、篡改历史就将永远成为历史的俘虏,永远无法摆脱历史的羁绊,必然在前进的道路上举步维艰!人类在重温历史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育后代正确的认识这段惨痛历史,拒绝战争,维护和平!板书设计德国法西斯的杀人工厂-奥斯威辛集中营一、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建立1、建立-1940年春2、布局:二、奥斯威辛集中营的滔天罪行1、屠杀2、监禁3、掠夺4、奴役5、实验三、奥斯威辛集中营暴行发生的根源纳粹

17、种族主义四、奥斯威辛集中营的警示意义1、揭露罪行、哀悼死者2、反省历史、警示未来3、拒绝战争、维护和平高中历史教案精选第4篇国共的十年对峙一、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1.了解工农武装割据、红军战略转移等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2.体会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与时俱进的革命品质和为人民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考试说明】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土地革命;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二、教学过程(一)南昌起义1.原因:中共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大革命失败的教训)2.概况: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领导发动

18、。3.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土地革命1.背景:(1)八七会议的召开(内容:清算错误、确定总方针、决定起义;意义:指明方向)(2)秋收起义进攻受挫,改向山区进军。开展以城市为中心武装斗争失败的教训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建立: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意义:开创了一条有别于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3.土地革命:(1)方针:八七会议上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

19、总方针。(2)内容:在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3)意义:广大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4.根据地建设:(只作了解)(1)指导思想:毛泽东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2)表现:经济建设(作用);武装斗争(反围剿斗争):从1930年10月起,蒋介石接连向各根据地发动三次大规模围剿。毛泽东、朱德领导红军粉碎了敌人的围剿,使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发展。政权建设: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会议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制定了宪法大纲,定都瑞金;选举毛泽东

20、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朱德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三)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1.红军长征:(1)原因: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2)进程:1934年10月开始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何地?)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何地?),长征胜利结束。(3)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中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21、;其最显着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2.遵义会议:(1)背景:党内左的错误占据统治地位,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长征。(2)时间、地点:1935年1月。(3)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 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4)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共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高中历史教案精选第5篇知识点一“蒸汽时代”的到来1.条件(1)17世纪末,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2)18世纪,随

22、着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应用机器进行生产成为可能。(3)科学技术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发现和发明。2.进程(1)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瓦特制成单动式蒸汽机,大大提高了蒸汽机的功率。(2)80年代,瓦特又制造了联动式蒸汽机,能够适应不同工厂的需要。3.影响(1)19世纪三四十年代,蒸汽机在欧洲和北美被广泛采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2)蒸汽机促使工场手工业作坊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工厂,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形成。(3)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英、法、美等国家成为工业国家。(4)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蒸汽机广泛应用的历史意义有哪些?(1)促进了交通运输业

23、的革新。蒸汽动力的应用,直接导致了蒸汽机车、轮船的发明,带动了铁路的出现,开辟了交通运输的新纪元。(2)带动了许多工业部门的发展。到19世纪40年代,欧洲国家和美国都普遍推广使用了蒸汽机,蒸汽机不但在纺织、采矿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且还被推广到冶金、印染、机械、化工等一系列工业部门。(3)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蒸汽机的广泛使用,带动了机器技术体系的成熟及各类产业组织数量的增加,产业技术及机器生产向城市聚集,吸收了大量农业人口流入城市,开始了近代意义上的城市化进程。(4)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它改变了人类以人力、畜力、水力作为主要动力的历史,引发了人类历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完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使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5)推动了生产方式的进步。蒸汽机的应用为实现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变革提供了强大杠杆。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瑞典等国先后实现了从手工作坊到机械化大生产的变革,这是人类劳动组织形式的重大改变,在这之后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6)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革。蒸汽机的应用和机械工业的发展,既造就了庞大的无产者队伍,同时也养肥了资本家,使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日益分裂成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题1】在19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