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_第1页
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_第2页
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_第3页
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_第4页
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八上期末物理试卷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18cm B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 3s C冰箱冷冻室的最低温度约为 2C D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5m/s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 C“轻声细语”指的是降低声音的音调D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 2022 年俄罗斯足球世界杯中将会使用固体泡沫喷雾剂来辅助任意球的判罚,这种特制的速褪固体泡沫喷雾剂喷出一条白色直线,防守队员不可以越界,如图所示,这样的话,无论是主罚任意球的一方还是防守一方都不会产生纠纷。而这条

2、白色的直线也会在几分钟后“神奇”地自动消失,也不会在草地上留下任何液体污渍,从而不影响之后的比赛。那么这条白色的直线消失的过程中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A熔化B汽化C升华D液化小明在查阅资料时,发现一张通过平面观后镜看到后方救护车的像的照片,如图所示。则该救护车车头上印有的字母图样是 ABCD“吹制玻璃工艺”是用一个管子插入加热熔化后的玻璃,在室温下不停的转动和吹气下,使料泡不断胀大,仅使用手工工具塑造出各种造型。在吹制过程中,玻璃的温度随时间变化,下列图象最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ABCD如图所示,“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投影仪射到屏幕上

3、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其中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手影平面镜成像B.摄影凸透镜成像C.投影小孔成像D.倒影光的折射探究活动中,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非常重要。例如,探究声音的产生的条件时,将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水花四溅。以下活动中所用方法与上述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A在研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时引入了光线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等大的两个棋子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C测量人体体温时,利用体温计内水银柱的长度变化来显示人体的温度高低D探究声音的传播时,将发声手机置于瓶内,不断抽出瓶内气体,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如图所示,小华和小光坐在车厢内,观察判断火车的运动情况。小华:以窗外的

4、动车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变化了,因此火车是运动的。小光: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变化,因此火车是静止的。以上判断 A小华正确B小光正确C两人都正确D两人都不正确要使光线发生如图所示的偏折,下面的光学元件中可以实现的有 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ABCD某兴趣小组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烧杯盛等量的水,采用相同的装置同时开始加热,但所用的导热介质分别为水、油、细砂。加热一段时间后,三种导热介质的温度先后达到一个稳定值(水温 100C 、油温 180C 、砂温 250C),再过足够长的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烧杯中水均在沸腾B三烧杯中水均不在沸腾C三烧杯中水温 t甲=t乙=t丙 D三烧

5、杯中水温 t甲t乙vB。在第 5s 末 A 、 B 相遇在前 5s 内,A 和 B 的平均速度相等。A只有正确B只有正确C只有正确D只有正确甲图是某住宅小区内的场景,其中有禁鸣喇叭的标示,禁鸣是在 处控制噪声;还有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小区里汽车最高速度不得超过 5 。乙图是某建筑工地的监测系统,其中噪声监测装置显示了噪声的 (选填“音调”、“响度”、“音色”);PM2.5 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 2.5m 的颗粒物,2.5m m。生活中处处有物理:(1) 寒冷的冬天,洗涤沾满油污的碗或盘子,用温度较高的热水洗涤效果较好,这是由于水温超过了油污的 。(2) 如图所示的气体打火机中的丁烷气体是通过 的

6、方法变成液体储存在打火机中的,按下阀门使用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3) 小明在浴室中洗澡时,看到浴室内有两根水管,一根水管上有很多水滴,而另外一根水管上却没有水滴,他猜一根是热水管,一根是冷水管,但他又怕烫着而不敢摸,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出没有水滴的那根是 。小明对光现象部分知识归纳总结如下:(1) 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色光屏上形成彩色光带(如图甲所示),各个方向的同学都能看到光屏上彩色光带,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 (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光屏上 A 、 B 是光带边缘的色光,B 外侧的不可见光最显著的特征是 。(2) 如图乙所示,将红、绿 、三种色光以相同比例照在白纸上,中

7、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光,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m/s。(3) 操场上竖直地插着三根竹竿,在路灯和月光下的影子如图丙所示,其中图是在月光下的影子图片 (选填“A”或“B”)。(4) 如图丁所示,用一束绿色激光射向白色气球表面,若要将此气球射破,则应把气球上被照亮的区域用颜料涂成 色;气球能被激光射破,说明了光具有 。小华同学用激光笔照射水面,在水槽壁上出现两个红点 A 和 B,其中红点 A 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若保持入射点 O 的位置不变,欲使 A 点下移至 A,应使入射光线 MO 绕着 O 沿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若保持入射光线不变,欲使 B 点下移至 B,应使水面

8、(选填“上升”或“下降”),在水面变化过程中,折射角大小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为判别直径相同的两透镜的类型,小明分别将它们正对太阳,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在纸上得到相应的光斑,透镜与光斑的大小如图所示。其中形成甲光斑的 (选填“一定”、“可能”或“一定不”)是凸透镜,形成乙光斑的 是凹透镜(选填“一定”、“可能”或“一定不”)。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 40cm 处,以 5cm/s 水平速度向平面镜匀速靠近,此过程中铅笔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经过 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 m。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

9、置,铅笔和像之间的夹角为 。“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方法。摄影光源是一只闪光灯,它每隔相同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物体的位置。图示是用同一架频闪相机拍摄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小球从位置 a 竖直下落到位置 b 的频闪照片,分析照片可知:甲球做 直线运动;从位置 a 竖直下落到位置 b 的过程中,甲、乙两球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请画出两条入射光线通过凹透镜(焦点为 F)后对应的折射光线;按要求作图(1) 如图所示,潜水员眼睛在水下 A 点处,B 点有条小鱼,C 点有只小鸟,D 点是潜水员观察到小鸟像的位置,请画出潜水员

10、观察鱼、鸟的光路图。甲图中木块长度为 cm;乙图中秒表示数为 s。期末复习时,小明和小红重新复习了本学期做过的几个实验:(1) 观察沸腾现象:两位同学在相同的环境中,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如图乙所示的 a 、 b 两个图象,由图象可知:i 水的沸点是 。ii 两组实验中,水从开始加热到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 (选填“相同”或“不同”),实验所用水量是 的多(选填“a”、“b”或“一样多”)。iii 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为了验证这一结论,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2) 观察液化现象:如图丙,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装有冷水的量筒中。i 一段时间,观察到量筒

11、中的水变多了,同时量筒的水温升高。其中,水温升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 ,二是高温水(水蒸气)降温放热。ii 根据量筒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证明水蒸气的液化过程会放热。(3) 探究熔化特点两位同学用如图丁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冰熔化特点”实验:i 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温水中,在碎冰中插入温度计,图中温度计示数为 C ii 他们设计了一个记录该实验过程的表格,表格中(a)两处应填的内容是(a) ;(b) (a)温度/摄氏度(b) 小明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 板放置在平面镜上:硬纸板由可以绕接缝 ON 转折的 E 、 F

12、 两部分组成。(1) 实验中让光贴着硬纸板入射是为了 。(2) 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在光贴着纸板沿 AO 入射时, (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3) 通过实验可得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支持此结论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 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 。(2) 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某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 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 A,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 (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 B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 B 移动到 A 处时,可以看到它跟 A

13、完全重合,由此说明 。(3) 移开蜡烛 B,用白纸做光屏放在该位置,眼睛在 (填“A”或“B”)侧观察,根据 的现象,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4) 实验中,看到点燃的蜡烛 A 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处的像是来自于蜡烛 A 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 。A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B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C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D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5) 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把玻璃板竖直向上提起一小段距离,可以观察到像相对于蜡烛 A 移动(选填“向上”“向下”或“不”)。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小明和同学利用桌上两个凸透镜(A 、 B)实验,A 、 B 两凸透镜的焦距分别为 10cm

14、 和 20cm。(1) 小明将其中一块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当凸透镜及光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的 实像,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由图可知他选择的凸透镜为 (选填“A”或“B”);(2) 甲图中若将烛焰遮去一半,光屏上烛焰的像与原来相比 (选填“变为原来一半”或“仍完整但变暗”),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但仍要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凸透镜向 (选填“上”或“下”)调节,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 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3) 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透镜移至图乙所示刻度线处,则人眼应该在图中 (选填“

15、A”、“B”或“C”)处且朝着相应方向,才能观察到烛焰的像。(4) 如图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后,发现光屏上原本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在“探究树荫下的光斑”综合实践活动中:(1) 李红在一张卡片上挖了一个边长为 1cm 的正方形孔(如图 A 所示),在阳光下卡片水平放在离地面 5cm 处,发现地面上的光斑是正方形;若要在地面上能出现圆形光斑,应将卡片 (填“靠近”或“远离”)地面;前者光斑是由于光的 (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色散”)形成,后者光斑是 (选填“太阳”或“孔”)的像。(2)

16、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开有三角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 B 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卡片乙的过程中(孔到地面的距离使终保持不变)。小华将观察到的光斑形状和大小变化情况在图 C 中方格纸内画出(分别用序号甲、乙、丙、丁表示),其中最左边的光斑为移动卡片乙前出现的真实情况。根据你的观察,小华所画光斑中可能会出现的真实情况有哪些? (填序号)。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1) 为观察气泡的运动规律,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 (选填“快”或“慢”)。(2) 小明记录气泡上

17、升一段路程后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在图乙的坐标系横坐标上标注合理值并画出气泡运动的 s-t 图象。 从O点开始的距离s/cm01020304050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0816243240 (3) 根据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象,可归纳出:气泡上升一段路程后,它的运动可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判断的依据是 。(4) 如图丙已知气泡在 AB 间做匀速直线运动,该气泡的长度为 2cm,A 、 B 两条刻度线的距离为 33cm,测得气泡完全通过 A 、 B 两刻度线的时间为 7s,则气泡在 AB 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cm/s,气泡全部在两条刻度线内的时间是 s。今年假期,小明全家去外地游玩。 日期20

18、14.11上车08:50下车09:00单价2.4公里里程4.4公里金额15.00元 (1) 如表为小明在某城市游玩过程中乘坐的出租车车票,试求出在这个过程中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公里=1km)(2) 在回程途中经过 G42 高速公路,某处竖立了两块交通牌,如图乙所示,请根据交通牌的含义计算,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明所乘的大巴车从标示牌到南京最快需要多少小时?答案1. 【答案】A【解析】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 18cm。物理课本的宽度与此差不多,在 18cm 左右。故A符合实际。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 1min 跳动的次数在 75 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 1s

19、。故B不符合实际。水的凝固点是 0C,冰箱冷冻室中的水能够结冰,说明温度不高于 0C。故C不符合实际。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 4km/h=413.6m/s1.1m/s 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A。2. 【答案】D【解析】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发出声音,但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我们要想听到声音,需要通过介质将声音传播到耳朵里,同时由于人的听觉范围的限制,所以我们不一定能听到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故A错误;声音的传播必须靠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轻声细语是指降低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声波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播能量具有能量,如利用 B 超对孕妇做常规检查,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外科医生

20、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D正确。3. 【答案】C【解析】固体泡沫喷雾剂喷出一条白色直线,而这条白色的固体直线也会在几分钟后“神奇”地自动消失,不会在草地上留下任何液体污渍,物质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4. 【答案】A【解析】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又关于镜面对称,所以“”的字样,看起来是左右相反的,只有选项B 符合这一特点。故A正确,BCD错误。5. 【答案】A【解析】“吹制玻璃工艺”是用一个管子插入加热熔化后的玻璃,在室温下不停的转动和吹气下,使料泡不断胀大,仅使用手工工具塑造出各种造型,是一个凝固过程,玻璃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凝固点,放热温度

21、一直降低;A、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体的温度一直在下降,说明这是非晶体凝固的图象,故A符合题意;B、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体的温度在下降、不变、下降,说明物体在放热,且有一段时间放热温度不变,说明这是晶体凝固的图象,故B不符合题意;C、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体的温度在上升、不变、上升,说明物体在吸热,并有一段时间吸热温度不变,说明这是晶体熔化的图象,故C不符合题意;D、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体的温度一直在升高,说明这是非晶体熔化的图象,故D不符合题意。6. 【答案】B【解析】A、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叫影子,这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

22、射形成的,故A错误;B、摄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进行工作的,故B正确;C、投影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工作的,而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D、岸上的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D错误。7. 【答案】C【解析】探究声音的产生的条件时,将发声的音叉触及水面,水花四溅。通过水花四溅,知道发声体在振动,采用的是转换法。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用来描述光直线传播时规律,采用的是模型法,故A不符合题意;研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选用两支相同的蜡烛,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故B不符合题意;液体温度计利用液柱长度

23、的变化来显示温度高低,采用的是转换法,故C符合题意;探究声音的传播时,将发声手机置于瓶内,不断抽出瓶内气体,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在此基础上得到真空不能传声,采用的是推理法,故D不符合题意。8. 【答案】C【解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方法: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则是运动的;如果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是静止的。所以,以窗外的动车为参照物,如果火车的位置变化了,则火车是运动的,故小华的判断正确;如果以窗外的站台为参照物,火车的位置没有变化,则火车是静止的,故小光的判断正确。故选:C。9. 【答案】A【解析】从下面的光路图可以看出,凸透镜、凹透镜和平

24、面镜都可使光的方向发生图中的改变。如图所示:10. 【答案】C【解析】甲杯外水温为 100C,所以甲杯中的水温也为 100C,乙、丙两烧杯外的物质温度虽然分别达到了 180C 和 250C,所以乙、丙两烧杯中的水呈沸腾状态,所以两烧杯中的水温也同为 100C,故ABD错误,C正确。11. 【答案】B【解析】光线垂直于界面入射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光从玻璃 A 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从 A 出来的折射光线会向上偏折,在图中虚线的上部;光从空气中斜射入 B 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此时的折射角等于 A 中的入射角),故折射光线与原入射光线平行射出,即最后射出的是光线 b,如图所示

25、:。故选:B。12. 【答案】D【解析】由图象可知两个物体不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B 是从距离 O 点 5m 处出发的,故错误; t=0 时刻,A 在 O 点,B 在距离 O 点 5m 处,故正确;从第 3s 开始,A 的斜率大,故 vAvB,5s 末 A 、 B 相遇,故正确; 5s 内,A 、 B 运动的路程不同,所用时间相同,根据 v=st 可知 A 、 B 的平均速度不相等,故错误。故只有正确。13. 【答案】声源;响度;【解析】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甲图中标有数字 5 的标志是汽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汽车的最大速度不能超过 5km/h。噪声监测装置是用来监测噪

26、声强弱的仪器,故其显示了当时环境噪声的响度。因为 1m=1000mm,1mm=1000m,所以 2.5m=2.510-3mm=2.510-310-3m=2.510-6m。14. 【答案】(1) 熔点(2) 压缩体积;汽化(3) 热水管【解析】(1) 寒冷的冬天,洗涤沾满油污的碗或盘子,用温度较高的热水洗涤效果特别好,这是由于水温超过了油污的熔点,而使油污熔化的缘故。(2) 气体打火机中的丁烷气体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变成液体储存在打火机中的,按下阀门时里面的液体从阀门里变成气体喷出来,发生的是汽化现象。(3) 水蒸气只有遇冷才液化,遇热不会液化,因此浴室中上面有很多水滴的管子,应该是冷水管,而另

27、外一根应该是热水管。15. 【答案】(1) 漫;使荧光物质发光(2) 蓝;3108 (3) A (4) 黑;能量【解析】(1) 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光屏上彩色光带,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阳光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光,说明了太阳光是复合光,不是单色光,由各种颜色复合而成,且光屏上A为红光,B 为紫光;因为 B 为紫光,所以最靠近 B 的不可见光是紫外线,紫外线最显著的效应是荧光效应,它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2) 色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因此将红、绿、蓝三种色光照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光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速度大小为 3108m

28、/s,即每秒可传播 3108m。(3) 因为光线是平行的,所以影子也应是平行的,即 A 是在月光下的影子图片。(4) 把气球上被照亮的区域用颜料涂成黑色;黑球能够吸收所有色光;因为光具有能量,所以气球能被激光射破。16. 【答案】反射;顺时针;上升;不变【解析】(1)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同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故红点 A 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现保持入射点 O 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 A 下移至 A 处,则反射光线偏离法线,反射角增大,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入射角也需增大,故使入射光线绕着 O 点沿顺时针方向转

29、动。(2)在水面变化过程中,由于入射光线不变,即入射角不变,则折射也不发生改变,因此过 B 点做 OB 的平行线即为光点下移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显然入射光线不变,欲使 B 点下移至 B,水面需上升。17. 【答案】一定;可能【解析】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根据图示可知,甲一定是对光线起了会聚作用,而乙可能是对光线起了发散作用,也可能是光线经凸透镜会聚到焦点后,继续向前传播,形成放大的光斑,因此形成甲光斑的一定是凸透镜,形成乙光斑的可能是凹透镜。18. 【答案】不变;【解析】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铅笔以 5cm/s 水平速度向平面镜匀速靠近时,铅笔与平面镜的距离改

30、变,铅笔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因像距与物距是相等的,当铅笔以 5cm/s 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时,2s 内铅笔通过的距离 s=vt=5cm/s2s=10cm,2s 后物距为 40cm-10cm=30cm,像距也为 30cm,2s 后铅笔与镜中的像相距 30cm+30cm=60cm=0.6m;铅笔与平面镜的夹角为 4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此时平面镜将铅笔与像的夹角平分,所以铅笔与它在平面镜中的像互相垂直,即铅笔和像两者所在直线之间的夹角为 90。故答案为:不变;0.6;90。19. 【答案】匀速;【解析】(1)甲球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并且甲做直线运动,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在相等的时

31、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乙做直线运动,所以乙做变速直线运动。(2)假设从 a 到 b 的距离为 s1m,光源每隔 0.02s 闪亮一次,则从位置 a 竖直下落到位置 b 甲球所用时间为 0.02s50.1s。乙球所用的时间是:0.02s30.06s;甲、乙两球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va:vbsta:stb1m0.1s:1m0.06s3:5。20. 【答案】【解析】分别作出物体 AB 端点 A 、 B 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 A 、 B,用虚线连接 A 、 B 即为 AB 在平面镜中的像。21. 【答案】【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如答图

32、所示。22. 【答案】(1) 【解析】(1)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人在水中 A 处看到 B 处的鱼的光路,可连接 AB,光线方向从 B 指向 A,光线 BA 即为潜水员观察鱼的光路图;由题可知,C 处是小鸟,D 是人看到小鸟的像;光的折射成像时,折射光线的延长线过像点,连接 AD 与水面交于点 O(即为入射点),过 O 点作出法线,连接 CO 、 OA 即为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23. 【答案】1.30;228.7【解析】由图知:(1)刻度尺上 1cm 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 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木块左侧与 6.00cm 对齐,右侧

33、与 7.30cm 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 L=7.30cm-6.00cm=1.30cm;(2)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 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 0.5min,指针在“3”和“4”之间,偏向“4”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 3.5min=210s;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 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 0.1s,指针在 18.7s 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 18.7s,即秒表的读数为 210s+18.7s=228.7s。24. 【答案】(1) i 98C ii 相同;a iii 停止加热,观察水能否继续沸腾;(2) i 水蒸气液化放热ii 不能(3) i -6 ii 时间/

34、分钟;物质状态【解析】(1) i 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图中所示水的沸点是 98C,ii 由图乙知 a 的初温比 b 的初温高,ab 同时沸腾,说明吸收的热量相同,a 升高的温度低,根据 Q=cmt 知,说明 a 的质量大。iii 水在沸腾过程中是要不断吸收热量的,如果移走酒精灯,停止对水加热,我们会发现水会停止沸腾,这进一步证明了水在沸腾过程中必须不断吸热。(2) i 量筒的水温升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水蒸气液化放热,二是高温水(水蒸气)降温放热;ii 所以量筒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不能直接证明水蒸气的液化过程会放热;(3) i 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35、 1C,温度在 0C 以下,故示数为 -6C;ii 探究“冰的熔化规律”实验过程中,观察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要用秒表测量时间,并观察冰在不同时间的状态,故应添加时间和状态。25. 【答案】(1) 显示光路(2) 不能(3) 将硬纸板 F 沿 ON 向后翻,发现硬纸板F上没有反射光线【解析】(1) 实验中让光贴着硬纸板入射是为了显示光路,即让光线显示在纸板上。(2) 法线在纸板上,法线与镜面垂直,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如果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则反射光线不在纸板上,则我们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3) 如果将硬纸板F沿 ON 向后弯折,在硬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路,这

36、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因此,支持此结论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将硬纸板 F 沿 ON 向后翻,发现硬纸板 F 上没有反射光线。26. 【答案】(1) 像的位置(2) 不点燃;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 B;白纸上没有蜡烛的像(4) C(5) 不【解析】(1) 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能在观察到 A 蜡烛像的同时。还可以透过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的 B 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 实验时要另外拿一支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在镜前看上去与镜前的蜡烛在镜中成的像完全重合时,说明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3) 实验中用白纸做光屏放在该位置,眼睛在 B 侧观察白纸,若白纸上

37、没有蜡烛的像(白纸上有蜡烛的像),则平面镜所成的像为虚(实)像。(4) 反射是光线到达玻璃板后有一部分被反射到你的眼睛,所以看到 1 次反射,2 次折射是光到了玻璃板后还有一部分光透过玻璃板,而光从空气进入玻璃板后会折射,这是第一次,然后又要从玻璃板另一侧出来,又一次折射,所以 1 次反射,2 次折射;故C正确。(5) 根据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的特点分析。27. 【答案】(1) 放大;投影仪;A (2) 变为原来的一半;下;40cm (3) B (4) 远视【解析】(1) 由图可知:u=15cm,v=30cm,成实像,说明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即凸透镜的焦距小于 15cm,可知他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即 A;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2) 若将烛焰遮去一半,则只有没有遮挡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