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方法在食品检测分析中的应用_第1页
仪器分析方法在食品检测分析中的应用_第2页
仪器分析方法在食品检测分析中的应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仪器分析方法在食品检测分析中的应用近年来,食品仪器分析方法的发展十分迅速,一些先进技术不断渗透到食品分析领域 中,使仪器分析方法在食品分析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长,并成为现代食品分析的重要支柱。 所谓仪器分析是指借用精密仪器测量物质的某些理化性质以确定其化学组成、含量及化学 结构的一类分析方法,尤其适用于微量或痕量组分的测定。目前在食品分析检测中基本采 用仪器分析的方法代替手工操作的传统方法,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氨基酸自动 分析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及可进行光谱扫描的紫外一一可见分光光度计、荧光分光光 度计等均得到了普遍应用。同时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引入,使仪器分析的快速、灵敏、准确 等特点更

2、加明显,多种技术的结合与联用使仪器分析应用更加广泛,有力推动了食品仪器 分析的发展,使得食品分析正处在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现代分析仪器的种类十分庞杂, 应用的原理不尽相同,而根据仪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应用范围,可划分为:电化学分析仪器、 光学式分析仪器、射线式分析仪器、色谱类分析仪器、离子光学式分析仪器、磁学式分析 仪器、热学式分析仪器、电子光学物性测定仪器及其它专用型和多用型仪器。电化学分析是食品生产控制、理论研究的新型重要工具。由于电极品种仍限于一些低价 离子(主要是阳离子),因此在实际应用中还受到一定的限制;另一方面,电极电位值的 重现值受实验条件变化影响较大,其标准曲线不及光度法测定的曲线

3、稳定。在对食品及水 样中的氤化物进行单扫描极谱法测定时,产生一个明显的极谱波峰,结果令人满意。另外 电势溶出法特别适合于分析痕量金属和混合金属,能方便地测定酱油、醋等中神的含量, 且无需消化和预处理。光谱分析法,分光光度法是食品分析中应用最广最多的方法之一,其中涉及可见、 紫外、原子吸收等分光光度技术。2.1可见分光光度法 物质吸收波长范围在200760nm区间的电磁辐射能而产生的分子吸 收光谱称为该物质的紫外一一可见吸收光谱,利用紫外一一可见吸收光谱进行物质的定 性、定量分析的方法称为紫外一一可见分光光度法。其在食品分析领域应用相当广泛,特 别是在测定食品中的铅、铁、铅、铜、锌等离子的含量中

4、的应用。2.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20世纪6070年代原子吸收光谱仪日渐普及,随着用于 准确测定生物样品中痕量矿物质的原子吸收方法的发展,为食品分析、食品营养、食 品生物化学、食品毒理学等诸多领域的空前发展铺平了道路。2.3荧光分光光度法 荧光分析也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痕量分析方法,在对食品中的 铅进行原子荧光法测定时,检出限为0.3p g/L,线形范围1.00500 g/L,回收率 87%98%。而对食品中硒用荧光法进行相关性研究测定时,发现变异系数为0.63% 0.66%,平均回收率为95.1%。2.4近红外光谱分析法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项 新颖的分析技术。在

5、食品分析中,既能有效地分析食品中防腐剂成分,又能对粮食中 的水分、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纤维素、灰分以及谷物加工品品质进行检测。且这 种方法已成为测量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及小麦蛋白质含量的美国官方标准方法。3色谱分析3.1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是20世纪50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快速分析方 法。在食品分析检测中,凡在气相色谱仪操作许可的温度下,能直接或间接气化的有 机物质,均可采用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测定,如蛋白质、氨基酸、核酸、糖类、脂肪 酸、残留农药等。3.2液相及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常所说的主层析、薄层层析或纸层析就是经典的液 相色谱,特别是在食品组分分析(如维生素分析等)及部分外来物分析

6、中,有着其它 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近年来很多新型专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不断问世,如氨基 酸分析仪、糖分析仪等,分别在检测食品中的污染物、营养成分、添加剂、毒素等方 面得以充分应用。3.3离子色谱法离子色谱法是1975年Small等人首次提出并建立的,在食品分析 检测中应用日益广泛,所分析的样品几乎涉及食品工业分析的各个领域,如水、啤酒、 奶制品、肉制品等。4质谱分析法质谱仪是用一束电子流轰击被研究的物质,把形成的正离子碎片的图 谱定量地记录下来,这种记录就是质谱图。在食品分析中能够定性或定量地检测出食 品中挥发性成分、糖类组成、氨基酸(蛋白质)、香味成分及有毒有害物质等成分。5核磁共振分析法在鉴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中,核磁共振谱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工具, 这项技术能够提供分子中不同类型氢原子的信息。在食品行业中可以对油脂、水分以 及利用体系中不同质子的驰豫时间不同来研究淀粉的糊化、回生或玻璃化转化;另一 方面,还可以利用其分析粉状食品结块的机理,研究食品的结块与玻璃态转变温度、 化学组成之间的关系,为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提供理论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