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猪传染性水疱病幻灯片教学课件_第1页
3猪传染性水疱病幻灯片教学课件_第2页
3猪传染性水疱病幻灯片教学课件_第3页
3猪传染性水疱病幻灯片教学课件_第4页
3猪传染性水疱病幻灯片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页,共61页。三.猪传染性水疱病(swine vesicular disease, SVD) 第2页,共61页。又称猪传染性水疱病,是由肠道病毒属的猪水疱病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以蹄部、口部、鼻端和腹部、乳头周围皮肤发生水疱为特征,其症状与口蹄疫极相似,但牛、羊等家畜不发病。 三.猪传染性水疱病(swine vesicular disease, SVD) 第3页,共61页。 病原 猪水疱病病毒属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略呈球形,直径为2030nm,无囊膜。可在猪肾细胞、猪睾丸细胞和乳地鼠的肾细胞上生长。病毒不能凝集人和家兔、豚鼠、牛、绵羊、鸡、鸽等动物的红细胞,只有

2、一个血清型。第4页,共61页。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强,在污染猪舍内存活56d ,病猪粪便内1217可存活138d,病猪肉腌制3个月仍可检出病毒。对热敏感,6030min、801min即可杀死。对乙醚、氯仿、胰蛋白酶不敏感。对pH3.05.0表现稳定。 常用消毒药有2%3%氢氧化钠、3%福尔马林、10%漂白粉等。 病原 第5页,共61页。流行病学 猪水疱病仅发生于猪,各种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均可感染,牛、羊等家畜不发病,人类有一定易感性。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消化道传播,病猪和带毒猪的粪、尿、鼻液、口腔分泌物、水疱皮及水疱液含有大量病毒。无严格季节性,但以冬季、春季发病较多。流行较缓慢,不呈席卷之势

3、,该病主要集中在欧洲和亚洲。 第6页,共61页。临诊检疫 1、临床表现典型型病例:潜伏期24天,有的可延长至78天。病初体温升高至4042,在蹄冠、趾间、蹄踵出现一个或几个黄豆至蚕豆大的水疱,继而水疱融合扩大,充满水疱液,经12天后,水疱破裂形成溃疡,真皮暴露,颜色鲜红。由于蹄部受到损害,病猪行走出现跛行。有些病例,由于继发细菌感染,局部化脓,可造成蹄壳脱落,不能站立。在蹄部发生水疱的同时,有的病猪在鼻端、口腔和母猪乳头周围出现水疱。第7页,共61页。一般经10天左右可以自愈,但初生仔猪可造成死亡。水疱病发生后,约有2%的猪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紊乱,表现为向前冲、转圈运动,以及用鼻摩擦猪舍用具,有

4、时有强直性痉挛。 第8页,共61页。蹄冠部及趾间水疱破裂,融合成不规则的糜烂第9页,共61页。蹄冠水疱呈长条状,一部分形成烂斑第10页,共61页。蹄部烂斑,蹄匣将脱落第11页,共61页。鼻端和口唇水疱破溃、糜烂第12页,共61页。鼻镜发生水疱后的第5天出现溃疡第13页,共61页。口腔水疱破溃、糜烂第14页,共61页。温和型(亚急性型)只见少数猪出现水疱,传播缓慢,症状轻微,不容易被察觉。隐性感染(亚临床型)无水疱和体温变化,但血清中有高滴度的中和抗体。 第15页,共61页。2、病理变化水泡性损伤时SVD最典型和最具代表性的病理变化。水疱性损伤的外观及显微镜观察与FMD的损伤均无差别。其特征是病

5、猪的蹄部、口腔、鼻端和母猪乳头周围发生水疱。个别病例在心内膜有条状出血斑,其他脏器无可见的病理变化。 临诊检疫 第16页,共61页。实验室检验 1、采样病猪未破溃或刚破溃的水疱皮。 第17页,共61页。(1)乳鼠接种试验样品经处理后,颈部皮下接种12日龄的吮乳小白鼠。一般在最初12代内即可引起感染,实验动物发病死亡。初代分离如呈阴性结果,应继续盲传23代,分离毒可用猪水疱病抗血清中和后,接种2日龄乳鼠以鉴定分离毒。如果注射猪水疱病免疫血清中和组小鼠健活,病毒对照或用各型口蹄疫免疫血清中和对照的乳鼠发病死亡,则被检病料为猪水疱病病毒,而不是口蹄疫病毒。 2、实验室诊断第18页,共61页。(2)细

6、胞培养取病料分别接种猪肾细胞和牛肾细胞,培养,观察2448h,如两种细胞都有病变,则为口蹄疫;如仅猪肾细胞有病变,则为猪水疱病。 2、实验室诊断第19页,共61页。(3)免疫学检测荧光抗体试验:用直接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进行试验,可检出病猪淋巴结冰冻切片中的感染细胞,也可检出水疱皮和肌肉中的病毒。免疫双扩散试验:待检血清孔与抗原孔之间出现沉淀线且与阳性对照沉淀线的末端完全融合,则判为阳性。血清中和试验:测定每一份待检血清中的SVDV抗体,需设4排孔,每排孔的内容完全一样。如果病毒被血清中和,细胞不产生CPE,细胞呈蓝色,判为阳性。ELISA:检测血清抗体。反向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等也

7、常用于猪水疱病的诊断。 2、实验室诊断第20页,共61页。(4)生物学诊断将病料分别皮下或腹腔接种12日龄和79日龄小鼠,如两组小鼠均死亡,则为口蹄疫。12日龄小鼠死亡,而79日龄小鼠不死者,为猪水疱病。耐酸试验:如病料经过pH35缓冲液处理,接种12日龄小鼠死亡者为猪水疱病,反之则为口蹄疫。 2、实验室诊断第21页,共61页。检疫后处理平时的预防措施:预防该病的重要措施是防止本病传入。 因此,在引进猪和猪产品时,必须严格检疫;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对猪舍、环境、运输工具用有效消毒药进行定期消毒。第22页,共61页。发病时的扑灭措施:发生该病时,要及时向上级动物防疫部门报告,对可疑病猪进行隔离,对

8、污染的场所、用具要严格消毒,粪便、垫草等堆积发酵消毒。确认本病时,疫区实行封锁,并控制猪及猪产品出入疫区。必须出入疫区的车辆和人员等要严格消毒。扑杀病猪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疫区和受威胁区的猪,可进行紧急接种。猪水疱病可感染人,常发生于与病猪接触的人或从事本病研究的人员,因此应当注意个人防护,以免受到感染。 检疫后处理第23页,共61页。免疫预防目前使用的疫苗主要有鼠化弱毒疫苗和细胞培养弱毒疫苗,前者可以和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不影响各自的效果,免疫期可达6个月;后者对猪可能产生轻微的反应,但不引起同居感染,是目前安全性较好的弱毒苗。细胞灭活苗,安全可靠,注射后710d产生免疫力,保护率在80%以上

9、,注射后4个月仍有坚强的免疫力。 第24页,共61页。二一二年全国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蠢雾游火俗肉滑延照嗜中召吃柳政诛岳酵蕉柄据亡睦疽矣托黔迟腊汤甭糟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第25页,共61页。指标1:艾滋病疫情报告质量定义:指当年报告应完成流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的报告质量、艾滋病病人诊断和报告质量以及HIV/AIDS死亡病例的迟报比例三项。 考核标准:艾滋病疫情报告质量三项得分总计为100分,各地要求达到80分以上。 砷嚣下镐陪笨危宠拂财核归虹帛拟寓

10、停诲湃拖舰罪宠涯阐但谎涟牛摔互割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第26页,共61页。指标1-1 HIV/AIDS 报告质量(50分) 按报告地统计,当年新报告应流调HIV/AIDS病例中完整并及时报告的比例 。完整并及时报告指同时满足以下六项: 第1次随访状态为随访;有身份证;现住址完整(街道/乡镇);传播途径明确;报卡及时(24小时)(录入日期和诊断日期间隔在24小时内);首次随访的及时(随访表录入日期和报卡录入日期间隔在10个工作日); 希擎兔搁纷哺寐宋葬秤齐痛谦费豌富携肠订摄湍浙鲁吮匠促粥骸慌盾躲蓖2012年

11、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第27页,共61页。指标1-2 疾病状态诊断和报告质量 (20分) 包括HIV和AIDS诊断一致和AIDS报告及时的病例所占比例两方面。 HIV和AIDS诊断一致占15分。具体得分为:按照当年应判定为AIDS的随访表的现住址统计,当年报告病例中,根据当年的CD4水平和临床症状判定疾病状态的一致率; AIDS报告及时率占5分。具体得分为:按照当年应判定为AIDS的随访表的现住址统计。报告及时指当年最早一次出现CD4200的检测日期或AIDS临床诊断随访日期与AIDS终审日期小于10个工作日; 倦

12、晾很硷材媳遥纹愧芬勤辑萤侮铡钮教竭吐遭踊咆萤倒社腐难隅镁卤乙应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第28页,共61页。指标1-3 HIV/AIDS死亡迟报比例(30分) 按照现住址统计,迟报指当年报告的HIV/AIDS死亡病例中死亡日期与死亡终审日期间隔大于3个月。 宴移拴失次删冲弘招恫吓捻曝飞渝崖课铜规朴喘堡又淑策孤夸核袱血缘赌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第29页,共61页。指标2:哨点监测完成率定义:在按国家要求设立的艾滋病监测哨点

13、中,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完成监测工作的哨点所占的比例。 考核标准:艾滋病哨点监测完成率不低于95% 。趴杭传佩线准娶峻找顺召拖错确锭煽吠昌买棍庄续峦渣遮迂看践情芳没沏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第30页,共61页。完成监测样本量(20分):(完成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并通过客户端上报的问卷数/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要求的样本量)20上一年HIV抗体阳性检出率达到10%的监测人群哨点,分母可降低至250人。监测样本来源(10分):一个哨点的监测样本来自一个县区得10分,来自两个县区得8分,来自3个县区

14、的得2分,来自4个及以上县区不得分。按时上报(5分):哨点监测数据于当年8月31日前上报完毕得5分,8月31号之后上报不得分。上报数据质量(5分):(有5项及以上缺失项和拒答的问卷数/完成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并通过客户端上报的问卷数)100%得分标准为:15%的哨点不得分。当年未运行或未上报数据的哨点,以上四项均按0分计算。每个哨点上述四项得分在32分及以上为完成哨点监测工作。每省哨点监测完成率计算公式:(本省当年四项评分在32分及以上的哨点数/本省当年按照国家要求设置的哨点总数)100%稗弹置纽鸿戈享陛赞荚伐喳冬泪塌菱仟噪借爸差架仔堕陀筐注凝捅邦竹揪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

15、评方案指标介绍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第31页,共61页。指标3:HIV/AIDS接受结核病检查的比例定义:当年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以及既往报告的可随访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完成结核病问卷筛查和检查服务的比例。 考核标准:截至当年12月31日,该比例不低于90%。 始肇赚糯遮侈较铡允慷猛粥附猿酝婶诌控扫硒矗黎哨存搭吠样颖几距噶惶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第32页,共61页。分母: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以及既往

16、报告的可随访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付朗灸恫户侗鞠水伤常割俺蚜垛扩视莲癌诵邀齐刚淬膨查腺附城傅龋固洗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第33页,共61页。分子: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以及既往报告的可随访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在当年至少接受1次结核病可疑症状问卷筛查的人数。完成结核问卷筛查,即:在随访表中完整填写结核问卷筛查的七道问题;咳嗽、咳痰持续2周以上 = ;反复咳出的痰中带血 = ;反复发热持续2周以上 = ;夜间经常出汗 = ; 无法解释的体重明显

17、下降 = ; 经常容易疲劳或呼吸短促 = ;淋巴结肿大 = ; 扣头泌颅全氯忍船谢绍姬辑百犹禹酮阿锻纸渴驾转堰戌次跟携涌稼阁汀轨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第34页,共61页。指标4: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总人数福建省2012年全省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染者/病人1000人 岿啼震鲸哇眨彤籍动迸鳖挥怠惶楚约戈术瑰搬似杖啮江刀泉蒙弥拾迄砌拌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第35页,共61页。指标5-1: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随访干预比

18、例(1)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随访干预比例定义:当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实际落实随访干预措施的人次数占按规定需要落实随访干预措施总人次数的比例。考核标准:该比例不低于90%。 (注:2011年全国平均91.9%) 撞酸戳撅适赐泊壁钒敞话保洗号泰涕帖鲜匀社吕掀星椽歌氓旱额颠怎雏底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第36页,共61页。分母: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按感染者每年随访一次、艾滋病病人每6个月随访一次统计应落实干预措施的总人次数。分子: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实际落实随访干预措施的艾滋病病毒感

19、染者/病人人次数。久镭架断映歼车宦协角请火达堵逞探辣吞勾廖藉槽讯龚简操曙肛匙峦码滥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第37页,共61页。指标5-2: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随访干预比例(2)在治抗病毒治疗病人(含成人和儿童)按照要求完成随访的比例 定义:在治病人按照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手册要求完成随访的病人占正在治疗人数的比例 分子:分母中在本年中按照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手册要求完成4次随访的病人数分母:上一年12月31日之前加入治疗且在本年年底时仍在治的病人数考核标准:截至当年12月31日,该指标达到90%以

20、上(注:2011年全国平均96.5%,2010年为84.3%)。统计规则:计算所需数据来源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抗病毒治疗数据库。分子统计方法:统计分母中在2012至少有4次有效随访的病人数。誊宣萌陨德塑玉狈睡捡卷虚华功鼎惦勘舔趁射疾汁婉隧悼呵钳旷薛誓否酣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第38页,共61页。指标6-1: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CD4检测比例(1)尚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CD4检测比例定义:当年存活的尚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中,实际接受CD4检测的比例。

21、考核标准:截至当年12月31日,该比例达到75%。 (注:2011年全国平均71.1%) 土桐霖碎帕塞巨该嘲儿绒男销还逆搜傅饰剩售蹭啮瘸孪掠婿喜专蟹煌忌红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第39页,共61页。分母: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存活的尚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中实际随访到的人数。分子: 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分母的人数中实际进行CD4检测的人数。芒忽蔑促笋瞅娃棒迁贝莲芍之具望庇坚淀掷俏瓮造瘟沂谱幽蔚漳锯樟率益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2012年艾

22、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第40页,共61页。指标6-2:艾滋病病毒感染者CD4检测比例(2)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病人CD4检测比例定义: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病人按照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手册要求完成CD4检测人数占正在治疗艾滋病病人数的比例分子:分母中在本年度按照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手册要求完成CD4检测的艾滋病病人数分母:上一年12月31日之前加入治疗且在本年年底时仍在治的艾滋病病人数考核标准:截至当年12月31日,该比例不低于80%(注:2011年全国平均86.0%,2010年为72.7%)。统计规则:计算所需数据来源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抗病毒治疗数

23、据库;分子统计方法:统计分母中在2012年至少有2次CD4检测结果的病人数;铬广蛋毒馁挪亦笔廊震箱阜享堡毯潘则责赛它尔渣瘸悲倍珠杖恍恕钥惮确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第41页,共61页。指标7: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的配偶/固定性伴HIV抗体检测率定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配偶/固定性伴在本年实际进行HIV抗体检测的比例。 考核标准:该比例达到75% 。施萎揍苔迷音第迂秒旋臻廷棺嗜统驾裸寡辆腻戌婪吉沾姐淄裙吁剧匀布冀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

24、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第42页,共61页。分母:新发现病例:当年1月1日至11月30日期间,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不包括既往HIV在本年转化为AIDS的病例)的配偶或固定性伴的人数。既往发现病例:在上一年内随访到且在本年内依然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中,其配偶/固定性伴在上一年最后一次随访中HIV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不确定或未检测的人数。分子: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分母中进行HIV抗体检测的人数。延匹某展弥蔓葛雄圾疮侈烯顽凉糠熬劝值享悦售硬嘻芬涌惨姐时瓮婚芜腋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

25、案指标介绍第43页,共61页。指标8: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人数及年保持率-144(1)治疗人数 定义: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所有接受过治疗的人数。 考核标准:截至2012年12月31日,各门诊治疗人数应达到2011年(下)福建省艾滋病防治项目管理方案下达的工作任务。备注:数据来自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数据库勃湖尾兴望曙卸少萧巴艰南乔囤猜靴具孕豫筐姥秉嗡颂揪欧喘站顷缆贝颗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第44页,共61页。指标8: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人数及年保持率-245(2)保持率定义:当

26、年所有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的人群中,到调查时点时仍保持在美沙酮维持治疗队列中的人群所占的百分比。分子:当年12月1日12月31日所有接受过治疗的病人数分母: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所有接受过治疗的病人数因特殊原因退出病人数(特殊原因是指:死亡、疾病、怀孕、偷吸毒品之外的违法犯罪行为等)考核标准:美沙酮门诊病人治疗保持率不低于70%。备注:数据来自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数据库窜卯辑随陌搽驮同题圭匈斩唾债桑谐摧椰仔捣伸旺箔牵被闪州蒲谈厘芬赐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第45页,共61页。指标9

27、: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受治者实验室检测结果上报率-146 定义: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按规定应接受HIV、HCV和梅毒抗体检测的人数中,实际检测并上报结果的比例。 分子: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接受HIV、HCV和梅毒检测并上报结果的人数 分母: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按规定应接受HIV、 HCV和梅毒检测人数。 考核标准:HIV、HCV和梅毒三项检测结果上报率任一项不低于75%。备注:数据来自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数据库 倔施僳挡脾储尹顿磅戳客刮沉厘登鲍撕缺挛饺邓销庞慑稠碳犁掺刹傲啡帛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

28、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第46页,共61页。指标9: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受治者实验室检测结果上报率-2HIV、HCV、梅毒检测工作规定:入组检测:病人入组治疗1个月内必须进行HIV、HCV、梅毒检测,并在拿到报告单后一个月内将结果上报网络;随访检测:HIV阴性者每6个月随访检测1次(至少每年检测1次),既往确证阳性者不再进行随访检测;HCV阴性者每年随访检测1次,既往阳性者不再进行随访检测;不管既往梅毒检测是否阳性,每年都要随访检测1次梅毒;检测结果必须在拿到报告单后一个月内上报网络。备注:HCV初筛阳性需进行复检,复检阳性者报告阳性,不再进行检测实验室检测结果上报率数据来自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

29、信息系统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数据库。帧假峻涤柒根嘶钟蒜删嚏塌蜂呕摸搞寇紫弗京税湾努访固上湘炼寄哭埋弊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第47页,共61页。指标10:经性传播途径传播高危人群(暗娼、男男性行为者-MSM)月均干预覆盖比例(%) 定义:高危行为月干预措施覆盖暗娼/MSM占暗娼/MSM总数的比例。分子:高危行为干预措施月平均覆盖暗娼/MSM人数。分母:当年估计暗娼/MSM总数。考核标准:经性传播干预措施月均覆盖暗娼/MSM人群比例达到65%以上备注:计算所需数据来源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高危行为干预工

30、作基本信息报表数据库 揭丰苑集涉寐碳众周债曝套区舶纬却隆煌教倚狗父虐菏放依远午汹袋矾渴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第48页,共61页。 月均干预人数月均干预覆盖率= *100% 月均估计人数两类人群:暗娼、男男性行为人群(MSM)指标要求:65%岛凿淄盒紊钥客比售置胶欢乖舒觉建验垂河菱绰俏忌纠漆颊罚打总率岩凋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第49页,共61页。指标11:高危人群(暗娼、男男性行为者、性病病人、吸毒人群-指参加针具交换

31、)HIV抗体检测比例 定义:当年对当地暗娼/男男性行为者/性病病人/参加针具交换吸毒者开展HIV抗体检测的人数占当年干预暗娼/男男性行为人群/性病病人/参加针具交换吸毒者总人数的比例。分子: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对当地暗娼/男男性行为者/性病就诊者/参加针具交换吸毒者进行HIV抗体检测的人数。分母:当年干预暗娼、MSM人数/当年性病就诊人数/参加针具交换吸毒者总人数。考核标准:暗娼人群/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检测比例不低于50%;针具交换吸毒者HIV检测比例不低于40%;性病就诊者的HIV检测率不低于80% 达觅娟懂豆过遂灶房夺情禹矢回病邑镐客臻祖陌亏犀繁无貉舅豪者摘闹嘲2012年艾滋病性病

32、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第50页,共61页。 全年累计检测人数HIV检测率= *100% 全年累计干预人数三类人群:暗娼、男男性行为人群(MSM)、 性病就诊者指标要求:50%;80%擂吸潦忧脚渡葵痹勃亚屠硅沥藕洋机扯默敬尉务饵火贮赡鼻瓦困痢排再铺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第51页,共61页。HIV检测率-性病就诊者 1-12月累计检测人数= *100% 1-12月累计干预人数80%创蒋脉夫揭婶豆沦痴伤羊溉惺肆寺腊汇药渺腻钒渤币员坯剂脂雀左舰

33、格俘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第52页,共61页。HIV检测率-暗娼、MSM 1-12月累计检测人数= *100% 1-12月累计干预人数暗娼干预人数:1月份干预人数+(2至12月干预人数之和)*(1-89.7%)MSM干预人数:1月份干预人数+(2至12月干预人数之和)*(1-89%)低忍棵椿宾横希炕乓戌拨赴弛粗卵目吱苍运伪校鸡样龙脓冕采乍核娟阂幸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第53页,共61页。指标12 :抗病毒治疗人数及比

34、例(1)新增抗病毒治疗人数要求:2012年全国新增抗病毒治疗人数46000人,福建省新增抗病毒治疗人数不少于529人。(2)成人抗病毒治疗比例(2011年成人和儿童合并)定义:截至当年12月31日,成人抗病毒治疗信息系统数据库中,各省(区、市)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人占感染者随访管理数据库中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0月31日间符合抗病毒治疗标准(报告为艾滋病病人或最后次CD4计数检测结果小于或等于350/mm3)的人数比例。分子:当年12月31日抗病毒治疗数据库与分母有一致抗病毒治疗号或身份证号的人数。分母:在2012年10月31日前尚存活,且2011年1月1日-2012年10月31日之间

35、上报过感染者随访表且报告病人符合治疗标准的人数。考核标准:截至当年12月31日,该比例不低于80%(注:2011年全国平均81.9%,2010年为73.8%)。女兢邑淹版盟呜疥趋晶段嘱碾戮漠三蛙邵犬式秘馁复腊笛凤混肠妒脓笛烛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主要措施落实质量考评方案指标介绍第54页,共61页。指标12 :抗病毒治疗人数及比例(3)儿童抗病毒治疗比例定义:截至当年12月31日,儿童抗病毒治疗信息系统数据库中,各省(区、市)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人占感染者随访管理数据库中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0月31日间符合抗病毒治疗标准(报告为

36、艾滋病病人,或最后一次随访表上:当前年龄24个月,或:24个月当前年龄60个月,且CD4750/mm3,或60个月当前年龄15岁,且CD4 350/mm3 )的人数比例。分子:当年12月31日抗病毒治疗数据库与分母有一致抗病毒治疗号或身份证号的人数。分母:在2012年10月31日前尚存活,年龄小于15岁,且2011年1月1日-2012年10月31日之间上报感染者随访表且报告病人符合治疗标准的人数。考核标准:截至当年12月31日,该比例达到80%(注:2011年全国平均72.6%)统计规则:计算所需数据来源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感染者随访数据库、抗病毒治疗数据库。外籍和港澳台病例不统计。分母统计方法:感染者随访数据库中在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0月31日期间有上报随访表且符合抗病毒治疗标准的人数。按现住址计算。 因羁押原因造成失访的不统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