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辑:怀古绝句十首-《红楼梦》诗词曲赋选讲_第1页
第29辑:怀古绝句十首-《红楼梦》诗词曲赋选讲_第2页
第29辑:怀古绝句十首-《红楼梦》诗词曲赋选讲_第3页
第29辑:怀古绝句十首-《红楼梦》诗词曲赋选讲_第4页
第29辑:怀古绝句十首-《红楼梦》诗词曲赋选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29辑:怀古绝句十首怀古绝句十首(第五十一回)【说明】 十首怀古绝句,内隐十物指这十首怀古绝句诗(一首四句)中各隐藏着一种俗物;换言之,就是这十首绝句诗各为一则谜语。这十则谜语原本奉贾母之命,为元宵节举办灯谜游戏而作,不料元宵节期间,“宫中有一位太妃欠安”,“将宴乐俱免,故荣府今岁元宵亦无灯谜之集”(见第五十五回开头)。因此书中对这十则谜语的谜底均无交代。这当然是作者的托词,实则是故弄玄虚:一则作者意不在灯谜,而是借这十首诗抒发世事如云、人生如梦之感;再则使书中谜语或有答案,或无答案,以示变化,避免呆板;三则故意留给读者去猜,试试诸君的才智,也望诱发阅读兴趣。果不出作者所料,读者竞相猜谜,

2、而众说纷纭,甚至智力杂志在上世纪 80年代还举办过“红楼梦绝底诗谜征答”,以至于每则诗谜均有数种乃至十多种答案,其中也有猜中者,也有风马牛不相及者,实难一一介绍,也无必要。注者不自量力,也拟一一试猜,并加以详细解析,以供读者参考。可能牛头不对马嘴,敬乞赐教。解析包括四个部分:首先解释诗谜中的疑难词语、成语典故等;其次交代诗谜所述本事;第三介绍诗谜谜面的本来意思;最后揭示谜底,并解释谜底的根据。赤壁怀古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注】这则诗谜谜面的头两句“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是指曹军战船被焚,战船与将士沉入江中,以致江水因堵塞而不流,死者徒留空名

3、于后世,仅供过客谈笑而已。后两句“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雄在内游”是指孙吴将士点燃的熊熊大火,逼迫曹军将士纷纷跳入长江,拚命挣扎,终究做了水中冤鬼。 谜底是锅。首句“赤壁沉埋水不流”是寓指放在靠壁土灶上而又盛满水的锅。次句“徒留名姓载空舟”是寓指放入锅内的鱼虾之类,其中所谓“名姓”即指鱼虾等名。第三句“喧阗一炬悲风冷”是寓指锅下烧火并用风箱吹风。末句“无限英雄在内游”是寓指鱼虾之类在沸腾的锅中翻滚。交趾怀古铜柱金城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注】交趾:亦作“交阯”、“交址”。上古泛指五岭以南地区。汉武帝征服岭南,分置九郡,交趾即为其一。见汉书武帝纪:“遂定越地,以

4、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厓、儋耳郡。” 铜柱:典出后汉书马援传李贤注引广州记:“(马)援到交趾,立铜柱,为汉之极界也。”后世遂称为“马援柱”或“马柱”。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兰州之西。 纪纲:国家法度。 戎羌:泛指西北少数民族地区。 铁笛无烦说子房:这里暗指两个历史故事。其一指马援和笛曲武溪深的故事。事见晋崔豹古今注卷中音乐:“武溪深乃马援南征之所作也。援门生爰寄生善吹笛,援作歌以和之,名曰武溪深。其曲曰:滔滔武溪一何深,鸟飞不度兽不能临,嗟哉武溪多毒淫!”这里所谓“马援南征”,指的是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六十二岁的马援南征武溪(在今湖南)少数民族叛乱遇阻,

5、在军中病卒。其二是一个传说故事:秦末楚、汉相争,最后一战会兵于垓下,刘邦谋士张良(字子房)命兵士在夜里吹笛唱楚歌。项羽的楚军大惊,以为汉军已得楚地,军心大乱,结果全军覆没,项羽也自吻。交趾怀古诗谜的本事为东汉大将马援平定西羌、交趾叛乱事,均见于后汉书马援传: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西羌叛,汉光武帝封马援为陇西太守,率兵平叛,斩首甚多,馀众远窜。马援因肩受箭伤,又兵少,不得穷追。马援为遏制西羌,加固金城,招回逃民,“开导水田,劝以耕牧,郡中乐业”。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交趾女子征侧、征贰姐妹叛乱,光武帝封马援为伏波将军,率师平叛,势如破竹,交趾悉平,并在国界上树立铜柱,进封为新息侯。 这则

6、诗谜谜面的大意是说马援平定了交趾、西羌之乱,使国家得以太平,政令得以通畅,从而威名远扬,其战功与智谋不在张良之下,因此人们不应该只知有张良而不知有马援。 谜底是铜喇叭。首句中的“铜柱金城”谐音为“铜铸金成”,暗指喇叭是用铜铸而成。“金”色类似于铜,可代指铜。按:在曹雪芹原本中,首句为“铜铸金镛振纪纲”,而“铜铸金镛”即铜钟,铜钟与铜喇叭不仅皆为铜制,而且形状极为相似,这更可以证明谜底为铜喇叭。喇叭又名“马上吹”,它不仅是一种民间乐器,而且还是军中传达命令的工具。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纪效新书号令曰:“凡喇叭吹摆队伍,是要各兵即于行次,每哨一聚。”民间也有“对着窗户吹喇叭名声在外”的歇后语。可知其他

7、三句皆是以马援战功卓著、名声远扬隐寓铜喇叭的声音洪亮,传得很远。锺山怀古名利何曾伴女身,无端被诏出凡尘。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注】锺山:即今紫金山,在今南京市东北。古称金陵山,南京之名金陵,即源于此。又称圣游山、北山。 女:通“汝”,即你。这里暗指“周子”。 出凡尘:指从隐居的锺山来到尘世做官。 难休绝:指一旦做官就不可收歇,一直做了下去。 嘲笑频:不断地受人嘲笑。 锺山怀古诗谜的本事见于南朝齐孔稚珪(字德璋)北山移文(见文选卷四三),原文大意是:锺山灵秀,为高人逸士隐居之地。有位“周子”,也来隐居。“其始至也,将欲排巢父,拉子由,傲百氏,蔑王侯,风情张日,霜气横秋”。然而皇帝诏书

8、一到,便“形驰魄散,志变神动”,迫不及待,下山做官,一发而不可收,做了一辈子官。以致“南岳献嘲,北垄腾笑,列壑争讥,攒峰竦诮”,“丛条瞋胆,叠颖怒魄,或飞柯以折轮,乍低枝而扫迹”。文中所说“周子”,文选注为周颙。按之南齐书周颙传、南史周颙传,周颙字彦伦,汝南安城人。虽终生做官,却好佛、道,终生茹素,并“于锺山西立隐舍,休沐则归之”,“虽有妻子,独处山舍”。可知周颙是既做官,又大谈佛道,又在锺山半隐居,故被孔稚珪视为伪君子,遂撰北山移文,大加讥嘲。 这则诗谜的谜面是说周颙放弃在锺山隐居,应诏做官,不仅没有换来名利,反而招来嘲笑。 谜底:或谓谜底为耍猴,或谓谜底为风筝,虽皆可通,但上回已有耍猴谜(

9、史湘云的曲谜)和风筝谜(贾宝玉的诗谜),曹雪芹不可能重复,故应排除在外。又或谓谜底为不倒翁,或谓谜底为皮影人,或谓谜底为木偶人,三说皆有理。盖因不倒翁、皮影人、木偶人皆与“名利”毫不相干,却被人一再玩弄逗笑,这与锺山怀古诗谜的谜面意思完全吻合。此外,我认为谜底还可以解作人的胡须。胡须与“名利”毫不相干,却不得不随着男子的成人而出世,而且终生无休无止地生长,这与锺山怀古诗谜的前三句谜面意思完全吻合。末句却暗用了唐李商隐骄儿诗“或谑张飞胡”的诗句。张飞是三国故事中的著名人物,由于三国故事在唐代已经家喻户晓,故张飞的大胡子已成为小儿嘲笑的对象。这里借以泛指胡须。总之,我对于此诗的谜底不能确指,故将数

10、种可能并列于此,以供读者判断。淮阴怀古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注】淮阴:县名,在今江苏淮阴市郊。为汉初大将韩信出生地。 壮士:暗指韩信。 恶犬:比喻欺侮韩信的恶少。 三齐:即齐地,因项羽曾将齐地一分为三,封三王管辖,故称。韩信曾被汉高祖刘邦封为齐王,故代指韩信。 盖棺时:指人死亡时。 淮阴怀古诗谜的本事见于史记淮阴侯列传、汉书韩信传,其大意是:韩信出身低微,贫无所能,以寄食为生,人多厌之。一日韩信于城下垂钓,一漂母(洗衣老妇)见其饥饿,便施食于他。韩信对漂母说:“我将来必重重地报答你老。”漂母生气道:“你生为大丈夫男子汉,竟不能自食其力,我因可怜你,才

11、给你饭吃,难道我是指望你报答么?”韩信常被恶少欺侮,却能忍耐。一次与恶少狭路相逢,一恶少说:“你若不怕死,就用剑刺我;若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韩信居然选择了后者。秦末天下大乱,韩信先后投靠楚国项梁、项羽,均不得志。又投靠刘邦,起初仍不得志。后经萧何竭力举荐,刘邦召见,韩信详说争霸谋略,刘邦大喜,筑坛拜韩信为大将军。从此韩信屡立奇功,助刘邦灭秦及项羽,建立汉朝。刘邦先封其为齐王,又改楚王。后因有人告其谋反,降为淮阴侯。韩信回到淮阴后,即赐漂母千金,酬其一饭之恩。最后与陈豨谋反,被吕后与相国萧何诱杀。 这则诗谜的谜面是说即使像韩信这样的杰出人物,在其未发迹前,也难免受人欺负,因此漂母的一饭之恩

12、显得格外珍贵,应该报答。 谜底是碗筷。“民以食为天”,世界上再没有比吃饭问题更重要的了。而有无碗筷象征有无饭吃,也象征一个人的身份与地位,故常以“饭碗”代指生计。韩信少时就因无饭吃,即生计无着,故遭恶少胯下之辱,这与首句完全吻合。碗筷共三件(一个碗和两只筷子),只有三件齐全(三齐),才能吃饭,而且至死(盖棺时)才能离开碗筷,这又与第二句完全吻合。既然碗筷如此重要,当然也就不能“轻鄙”它,即使“一饭之恩”也应当报答,这又与后两句完全吻合。广陵怀古蝉噪鸦栖转眼过,隋堤风景近如何?只缘占尽风流号,惹得纷纷口舌多 HYPERLINK h l _6_101 。【注】广陵:古郡名,隋初改为扬州,后又改为江

13、都,治所在今江苏扬州。 蝉噪鸦栖:指蝉在隋堤的柳树上乱叫,乌鸦在隋堤的柳树上做巢。 隋堤:隋炀帝所建的大堤。 口舌多:指议论纷纷。 广陵怀古诗谜的本事见于隋书炀帝纪等:隋大业元年,炀帝即位伊始,便强征男女民工百馀万,开掘通济渠,由洛阳直达扬州。渠宽四十步,渠旁有御道。两岸遍植垂柳,世称“隋堤”、“隋堤柳”。又沿途修建离宫四十馀座,常率后妃、百官等数万人游玩,穷奢极侈。 这则诗谜的谜面大意是说隋炀帝劳民伤财所修隋堤虽然盛极一时,不过如蝉噪鸦栖般转眼而逝,只留下荒淫无耻的臭名,供后人纷纷嘲骂。 谜底是柳树。柳树既是“蝉噪鸦栖”的依托者,又是构成“隋堤风景”的主体,这与前两句“蝉噪鸦栖转眼过,隋堤风

14、景近如何”相吻合。柳树确实“占尽”了“风流号”,与柳树相关的“风流号”可谓不胜枚举,如:“柳腰”、“柳黛”、“柳脸”、“柳颊”、“柳眉”、“柳叶眉”等皆喻女子的容貌;“柳情”、“柳娇”、“柳弱”等皆喻女子的情态;“柳絮”喻女子的才能;“柳阴”、“柳影”等皆喻男女幽会;至于以柳比喻妓女者更是俯拾皆是,如“柳巷”、“柳陌”、“柳市”、“柳街”、“柳巷花街”、“柳陌花巷”、“柳陌花丛”、“柳市花街”、“眠花宿柳”等等。这一切与第三句“只缘占尽风流号”极为吻合。末句“惹得纷纷口舌多”是指文人墨客对柳树特别感兴趣,将其与“风流”挂钩,反复在诗文中说长道短,饶舌个没完没了。一言以蔽之,此诗四句无一不是说柳

15、树,故谜底非柳树莫属。桃叶渡怀古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HYPERLINK l _7_93 (7)。【注】桃叶渡:渡口名,在今江苏南京秦淮河畔。相传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字子敬)曾在此渡口与其妾桃叶相别,并作桃叶歌以赠,后人遂称之为“桃叶渡”。 六朝:指建都于金陵(今南京)的三国孙吴、东晋以及南朝宋、齐、梁、陈六个朝代。 题:指墙壁的上部。 桃叶渡怀古诗谜的本事见于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五清商曲辞二桃叶歌解题引古今乐录:“桃叶歌者,晋王子敬所作也。桃叶,子敬妾名,缘于笃爱,所以歌之。”其歌词曰:“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这则诗谜的谜

16、面首句“衰草闲花映浅池”是描绘桃叶渡口萧索的景象。次句“桃枝桃叶总分离”是指王献之(以“桃枝”代指)与其妾桃叶的别离。后两句“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是指六朝大臣(栋梁)都与王献之一样,由于国祚短暂,最后无不与亲人离散,只有他们的小照(肖像画)留在了残破的墙壁上(题)。 谜底是镜子。首句中的“浅池”比喻镜子,“衰草闲花”比喻色衰的女人(以“衰草”代指)和妓女(以“闲花”代指)都喜欢照镜子,泛指女人喜欢照镜子。次句“桃枝桃叶总分离”可有两解:其一以桃枝、桃叶的分离比喻镜子与照镜人的关系,即照镜子的时间很短而分开的时间很长;其二是暗用了唐孟棨本事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

17、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以意中人一瞥即逝,比喻照镜子时间的短暂。后两句“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须从字面意义上加以理解,即房屋的梁栋映入了悬挂在墙上的镜子之中。青冢怀古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汉家制度诚堪笑,樗栎应惭万古羞。【注】青冢:即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关于此称的来源有多种说法:或谓“边地多白草,昭君冢独青”(归州图经);或谓“塞草皆白,唯此冢草青,故称”(大同府志);或谓此“墓无草木,远而望之,冥蒙作黛色,故曰青冢”(清宋荦筠廊偶记);或谓因此墓“在大青山脚下”而得名(翦伯赞内蒙访古);或谓蒙语“呼和”为“青”义,而此墓紧邻呼和浩特,故称。 黑水:

18、河名,又名“库葛尔黑河”、“哈柳图河”、“吃那河”。在今内蒙古境内。 茫茫:模糊不清,浑浊。 咽:不畅通。 冰弦:琴弦的美称。传说古人以冰蚕丝制作琴弦,故称。这里指王昭君的琵琶弦。 汉家制度:指汉元帝创造的按图召幸妃嫔之法。 樗栎(ch l出力):臭椿和柞树。因这两种树木质松软,为劣质木材,故以比喻庸才、蠢才。这里指汉元帝。 青冢怀古诗谜的本事见于汉书元帝纪、汉书匈奴传、后汉书南匈奴传:昭君姓王,名嫱,字昭君,南郡秭归(今属湖北)人。汉元帝时被选入宫为宫人,久不得宠。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亲,汉元帝命其出嫁,号“宁胡阏氏”,生一子。呼韩邪死后从胡俗,又成为继任单于之妻,

19、生二女。卒后葬于当地,其墓即“青冢”。 这则诗谜的谜面首句“黑水茫茫咽不流”形容王昭君客死他乡之可怜,以至于黑水也为之伤心而不流。 次句“冰弦拨尽曲中愁”是传说王昭君出塞时一路弹奏琵琶,以抒发其离乡背井之苦。后两句“汉家制度诚堪笑,樗栎应惭万古羞”暗用了汉刘歆撰、晋葛洪辑西京杂记卷二中的故事:汉元帝因后宫妃嫔太多,命画工毛延寿一一为之画像,他即挑选画像美者召幸。众妃嫔均以重金贿赂毛延寿,唯独昭君不肯贿赂,故不得召幸。及至匈奴单于来求亲,元帝即按图指定王昭君出嫁,因而召见,惊为绝色,却已后悔莫及。后知毛延寿等画工皆受贿作弊,一并抄家斩首。这里借以讥讽汉元帝之昏庸可笑。 谜底是木匠的墨斗。首句“黑

20、水茫茫咽不流”是暗指墨斗中的墨汁被棉花团所吸收,故不能畅流。次句中的“冰弦”暗指墨斗的准绳;“拨”暗指木匠打线的动作很像弹奏弦乐器;“尽”是暗指木匠用尽了本领;“曲中愁”是暗指墨斗的准绳只能打直线,若须打曲线,木匠就无技可施而发愁了。后两句“汉家制度诚堪笑,樗栎应惭万古羞”是暗指墨斗虽有不能打曲线的缺点,但毕竟是木匠离不开的准绳,而对一无用处的劣质木材,木匠却不屑一顾,因而使其永远羞惭。马嵬怀古寂寞脂痕积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裳尚有香。【注】马嵬(w i韦):即马嵬驿,在今陕西兴平马嵬镇。 付东洋:语本唐高適封丘作诗:“生事应须 (一作“须依”)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梦

21、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一作“日”)迟回。”意谓犹如把东西扔到茫茫无际、深不可测的汪洋大海中一样,一去不返。比喻希望、计划、事情等完全落空或断送。 马嵬怀古诗谜的本事见于两唐书之玄宗本纪和后妃传记载:杨贵妃因得宠于唐玄宗,满门显贵,其堂兄杨国忠官任宰相,独揽朝政。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冬,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以讨国贼杨国忠为名,举兵叛乱,兵锋渐渐逼近长安。次年六月,唐玄宗携杨贵妃等向四川逃难。行至马嵬驿,将士先杀杨国忠,并请诛杨贵妃。唐玄宗不得已,令其自缢而死,葬于路侧,将士始行。 这则诗谜的谜面首联“寂寞脂痕积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形容杨贵妃缢死后,脸上已经失去了生前的娇艳,残脂剩粉上汗渍

22、狼藉,寂寞地躺在土墓里,一代美人一去不返。次联“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裳尚有香”指事平后唐玄宗命将杨贵妃改葬,见其“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不禁“视之凄惋,乃令图其形于别殿,朝夕视之”。(见旧唐书后妃传)所谓“风流迹”即指香囊。 谜底是脂粉。首句中的“脂痕”即脂粉留下的痕迹,已经点出了谜底。次句“温柔一旦付东洋”指脂粉只能在女子脸上保持一天(以“一旦”代指),或当天晚上,或次日早晨,就被洗掉了(“东洋”代指洗脸水)。后两句“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裳尚有香”是指脸上的脂粉虽被洗掉了,但梳妆时沾在衣服上的脂粉犹在,故“衣裳尚有香”。蒲东寺怀古小红骨贱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

23、彼同行。【注】蒲东寺:即唐元稹莺莺传(后人或改名会真记)所说的普救寺。莺莺传云:“蒲之东十馀里,有僧舍曰普救寺。”元王实甫根据莺莺传写成的西厢记杂剧楔子中崔莺莺逛普救寺的唱词也有“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句。所谓“ 蒲郡东”即“蒲州东”。曹雪芹因普救寺在蒲州(在今山西)东,故称之为“蒲东寺”。 小红:西厢记中崔莺莺的丫鬟。 私掖偷携:暗中帮助。 蒲东寺怀古诗谜的本事就是莺莺传和西厢记所述的张君瑞和崔莺莺在丫鬟小红的帮助下,由私通而终成眷属的故事。这个故事与蒲东寺以及下面的牡丹亭故事与梅花观皆为子虚乌有,当然算不上古事、古迹,不过是曹雪芹想以西厢记和牡丹亭编谜语而充数罢了。这也就是

24、假装“淑女”的薛宝钗要薛宝琴重做这两首的原因。 这则诗谜的谜面前两句“小红骨贱一身轻,私掖偷携强撮成”是说由于丫鬟小红暗中为张君瑞与莺莺传递情书,传针引线,才使二人得以幽会。后两句“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是说崔老夫人虽然严惩了小红,但生米已成熟饭,无可挽回。 谜底是一双女红鞋。首句中的“小红”指鞋的颜色与小巧,“骨贱一身轻”指鞋被人践踏。次句中的“私掖偷携”指旧时大家闺秀多穿长裙以掩盖其鞋,“强撮成”指穿鞋必须一双。后两句意谓即使经常调换(“吊”有调换之义)着穿鞋,两只鞋也总是形影不离,一起“同行”梅花观怀古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注】梅花观

25、:明汤显祖牡丹亭传奇中的道观名。见于该剧第二十出闹殇:杜丽娘死后,其父杜宝由南安知府升任安抚使,要离开南安,欲托付丽娘生前老师陈最良看管坟茔,并建梅花观以安置丽娘神位,于是便对陈最良说:“学生奉旨,不得久停。因小女遗言,就葬后园梅树之下。又恐不便后官居住,已分付割取后园,起座梅花庵观,安置小女神位。” 个中:此中,其中。意谓这其中有缘分问题,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捡到此画。 画婵娟:即美人(“婵娟”为美人的代称)肖像画。此指杜丽娘的自画像。 春香:牡丹亭中杜丽娘的丫鬟。 莫忆:不要忘记。 梅花观怀古诗谜的本事就是牡丹亭所述杜丽娘因梦意中人,相思而亡、死而复生、终于梦境成真的故事。 这则诗谜的谜面首句“不在梅边在柳边”见于牡丹亭第十四出写真。杜丽娘因游园春困,梦一书生赠她“垂柳半枝”(见第十出惊梦)。后来自画肖像,想起此梦,便吟诗一首,并题于画首:“近睹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这句诗的意思就是杜丽娘以为其未来丈夫当为柳姓。 次句“个中谁拾画婵娟”是说不知哪个有缘人,将会得到杜丽娘的肖像画。 第三句“团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