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感染和社区感染_第1页
院内感染和社区感染_第2页
院内感染和社区感染_第3页
院内感染和社区感染_第4页
院内感染和社区感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院内感染百科名片院内感染也称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 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 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目录简介分类特殊表现原因促发因素流行过程常见感染预防与控制简介分类特殊表现原因促发因素流行过程常见感染预防与控制影响展开编辑本段简介院内感染也称医院感染。医院是病人密集的场所,医院环境最容易被 病原微生物污染,从而为疾病的传播提供外部医院容易发生条件,促进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无论对社会及个人均带来严重危害大量资料证明,只要护理管理严格、预防措施落实,医院感染发生就少

2、。为此,我们必须采取综合性 措施,确保每次消毒、灭菌、隔离达到预定的 要求,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此同时,有责任向社会进行人人 讲究卫生、时间保护环境的宣传。编辑本段分类感染部位全身各个器官、各个部位都可能发生院内感染。病原体来源可将院内感染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感染。1、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者在医院内遭 受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院内感染。病原体通常为寄居在患者体内 的正常菌群,通常是不致病的,但当个体的免疫功能受损、健康状况院内感染有不同的分类不佳或抵抗力下降时则会成为条件致病菌发生感染。2、外源性感染:又称 交叉感染,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者在医院内遭 受非

3、自身固有的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感染。病原体来自患者身体以外的个 体、环境等。包括从个体到个体的直接传播和通过物品、环境而引起的间 接感染。病原体种类可将院内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支原体感染、衣 原体感染及原虫感染等,其中细菌感染最常见。每一类感染有可根据病原 体的具体名称分类,如柯萨奇病毒感染、爱柯病毒感染、铜绿假单孢菌感 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编辑本段特殊表现1、由于医院是各种疾病集中的场所,因此其病原体自种类比较繁多, 且来源也比较广泛;2、医院中流行的菌株大多为耐药性菌株,甚至为多重耐药菌株,感染 后可给临床治疗带来相当的困难;3、污染环节较多,控制难度大;4、易感人群

4、集中,抗病能力差,感染后病死率较高。编辑本段原因交叉感染1.病人入院时正处于某种传染病的潜伏期,入院后发病,此时病人就 是该病的传染来源。与其同室居住的医院是关键病人,就有被传染发病的可能,尤以 呼吸道传染病为甚。如胃溃疡病人入 院时正处于流行性感冒的潜伏期,入院后发病,则同室病人即可感染流感。不同传染病,收容在同一病区,如果消毒、隔离不严,则易发生交 叉感染。虽然一病室收容同一种传染病病人,但如果感染的病原体型别不同, 也会发生交叉感染,如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等。入院时诊断错误,如把一种传染病误诊为另一种传染病,也会发生 交叉感染。如把猩红热病人误诊为麻疹,而入麻疹病房;把传染病误诊为 非

5、传染病,均可造成院内感染。住院病人或医院工作人员是病原携带者,患某种疾病的人,同时又 是另一种疾病的病原携带者,如癌症病人携带 肺炎克雷伯杆菌,可引起肿 瘤病房内肺炎爆发。此类感染难以查明,因为很少对住院人做系统的带菌 检查。医院工作人员若为结核、痢疾的病原体携带者,可引起住院病人感染、甚而爆发。病菌感染许多条件致病菌,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由于病人抵抗力降低, 而造成自身感染。化学药物近年来国内外医院应用抗生素品种繁多,数量大,导致抗药菌株增加, 使用不合理的现象屡见不鲜,而造认真检查 成院内感染。无明显指征用药 病人患一般伤风感冒,却使用抗生素治疗。外科 病房不经任何化验证明,常使用抗生

6、素预防。广谱抗生素局部应用,容易产生抗药菌株。用药配伍不当如对病人使用抑菌剂红霉素或氯霉素的同时又使青 霉素治疗。红霉素及氯霉素的抗菌机制主要是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而抑 制细菌的生长繁殖。青霉素为杀菌药物,其杀菌机制是干扰细菌细胞壁的 合成,导致细胞破裂而死亡,故对繁殖旺盛期的细菌作用强,对静止期细 菌作用弱。被红霉素或氯霉素抑制而处于静止期的细菌,对青霉素将产生 耐药性。利用抗生素进行“心理”治疗或作试验诊断性应用。抗生素的使用与耐药性细菌的产生有明显的平行关系。应用某种抗生 素的地方,就会出现对同样抗生素有耐药性的细菌。抗生素对机体影响也很明显。有些直接伤害防御机制,最显著的是粒细胞减少及

7、骨髓再生障碍,其次抑制抗体产生和 淋巴细胞转化等。有些间 接导致代谢及免疫状态变化,如肝、肾、肠等器官机能障碍。有的影响正 常菌群的生态平衡,从而降低机体抵抗力。总之,由于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而导致病人抵抗力降低,抗药菌株增加, 从而使医院感染增多。管理不当探视制度不严 对探视者不加管理,随意出入病房,可由探视者带 入污染食物、物品等而引起医院感染。医院内隔离、消毒制度执行不严格如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医护人员接触污染物后不洗手消毒而又去处理其他病人;食品、食具被污染未 处理等都容易发生医院感染。编辑本段促发因素主观因素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及其危害性认识不足;不能严格地执行无菌技术 和消毒隔离制度;医

8、院规章制度不检查全,无健全的门急诊预检、分诊制度,住院部没有入院卫生处置制度,致 使感染源传播。此外,缺乏对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不能有效地控制医院 感染的发生。客观因素侵入性诊治手段增多据统计, 美国每年因使用医疗器械而发生感染者 占医院感染的45%。如内窥镜、泌尿系导管、动静脉导管、气管切开、气 管插管、吸入装置、脏器移植、牙钻、采血针、吸血管、监控仪器探头等侵入性诊治手段,不仅可把外界的微生物导入体内,而且损伤了机体的防 御屏障,使病原体容易侵入机体。使用可抑制免疫的治疗方法因为治疗需 要,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接受化疗、放疗后,致使病人自身免疫机能 下降而成为易感者。大量抗生素的开发和普

9、及治疗过程中应用多种抗生素 或集中使用大量抗生素,使病人体内正常菌群失调,耐药菌株增加,致使 病程延长,感染机会增多。易感病人增加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过去某些 不治之症可治愈或延长生存时间,故住院病人中慢性疾病、恶性疾病、老 年病人所占比例增加,而这些病人对感染的抵抗力是相当低的。环境污染 严重医院中由于传染源多,所以环境的污染也严重。其中,污染最严重的 是感染患者的病房,厕所的污染也很严重,抽水马桶每抽一次水都可能激 起大量微生物气溶胶。病区中的公共用品,如水池、浴盆、便器、手推车、 拖布、抹布等,也常有污染。对探视者未进行必要的限制对探视者放松合 理和必要的限制时,以致由探视者或陪住人员把

10、病原菌带入医院的可能性 增加。编辑本段流行过程医源性传播1、经医疗器械和设备传播:医疗器械消毒不严格,在使用过程中被污 染都可以造成医源性传播。2、经血液及血制品传播:可经此传播的疾病主要有乙型肝炎、丙型肝 炎、艾滋病等,其中乙型肝炎和艾滋病是防治重点。3、经药品及药液传播:各种输液制品在生产过程或使用过程中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污染,多数微生物能在溶液中生长,从而造成医源性传播。主要因素1、领导对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重要性缺乏足够重视;2、医院内交叉感染;3、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抗菌制剂;4、医院消毒隔离和灭菌操作不严格;5、临床治疗方式的改变。编辑本段常见感染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常发生在一些慢性严重影响

11、病人防御机制的疾病,如 癌、白 血病、慢性阻塞性肺炎,或行气管切开术、安置气管导管等病人中。判断肺部感染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X线透视或照片,其发生率在医院感染中约 占23.3%42%。肺部感染对危重病人、免疫抑制状态病人及免疫力衰弱等 病人的威胁性大,病死率可达30% 50%。尿路感染病人在入院时没有尿路感染的症状,而在其住院期间24小时后出现症状(发热、排尿困难等),尿培养有细菌生长,或虽无症状,但尿标本中 的白细胞在10个/ml以上,细菌多于105/ml,都可判为尿路感染。我国 统计,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在医院感染中约占 20.8%31.7%,66%86%尿路感 染的发生与导尿管的使用有关。伤口

12、感染伤口感染包括外科手术及外伤性事件中的伤口感染,判断伤口感染主 要看伤口及附近组织有无炎性反应或出现脓液,更确切是细菌培养。据统 计伤口感染发生率在医院感染中约占25%。孩子谨防感冒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不仅在健康人中可以传染,在病人中更易传染。病毒性肝 炎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种。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的传 染源是病人和无症状感染者,经消化道传染。病人排出带有病毒的粪便, 未经消毒处理,污染了水源或食物,人们误食了未煮沸的水或未煮熟的食 物而被传染,即粪一口传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的传染源是 病人和病毒携带者,病毒存在于血液及各种体液中,传染性血液可透过皮 肤、粘膜的微小

13、损害而感染,还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或通过输注血液制 品,密切性接触而传染。皮肤感染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皮肤或皮下组织化脓、各种 皮炎、褥疮感染、菌 血症、静脉导管及针头穿刺部位感染、子宫内膜感染、腹内感染等。住院 病人中凡有气管插管、多次手术或延长手术时间、留置导尿、应用化疗、 放疗、免疫抑制剂者,以及老年病人,均应视为预防医院感染的重点对象。编辑本段预防与控制 常用指标医院感染的监测指系统地连续观察在医院的人群中医院感染发生的频 率和分布以及影响感染的有关因素。其目的是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消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根据监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具体 措施,以降低或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14、,保护医院环境中特殊人群的健康。感染监测1、医院感染发生率:指一定时期内,在所有入院病人中发生医院感染 新病例数的频率。2、医院感染患病率:观察期内医院感染的总病例数占同期住院病人总 数的比例。3、医院感染续发率:是指与指示病例有效接触后经一个最长潜伏期, 在接触者中续发病例数与接触者总数的比值。4、医院感染漏报率:为确保医院感染监测资料的准确性,可以定期或 不定期地进行漏报率调查。感染措施1、隔离患者;2、检疫;3、检查病原携带者。编辑本段影响1,现代化诊疗技术和侵入性操作:如器官移植、血液透析、导尿和脑 室引流等。2,损伤免疫系统的各种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剂和放射治疗等。3,造成机体抵抗力

15、下降的原发病:如糖尿病、肝硬化和肿瘤等。4、引起正常菌群失调的大量抗生素的使用。医院内感染的病理表现及症状?(一)医院内感染:寄殖于胃肠道的细菌或褥疮病原菌污染尿道口后,可借助导尿管侵 入膀胱或通过导尿管和尿道粘膜间的薄层液体达膀胱。通过导尿管腔是细菌入侵的最常见 途径细菌在污染导尿管-引流管和尿液收集器后进入导尿管腔。由工作人员的手造成的保 留导尿管系统交叉污染在散播细菌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外细菌尚可通过污染的冲洗 液和各种药物溶液未严格消毒的膀胱镜等进入尿路。一次导尿后发生菌尿症的机会为 1%5%,放置保留导尿管而无闭式消毒收集装置者48h后菌尿症可见于90%的病人;有 闭式消毒收集装置

16、者菌尿症仅见于20%25%的病人。感染发生率随导尿管放置时间而 增加,每放置一天出现菌尿症的机会为5%10%,放置2周后50%以上的患者将发生感染(二)外科伤口感染:金葡菌为伤口感染的重要致病菌,感染一般于术后38天发生。手术 期间接触传染较空气传播重要术后病房内病人间的交叉感染或来自工作人员的带菌者, 一般皆由接触传播。某些金葡菌伤口感染可能来自病人本身。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链球菌 和肠球菌属也为伤口感染的常见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很少自手术室内获得多发生 于病房内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伤口感染约占全部伤口感染的60%包括绿脓杆菌、大肠杆 菌等;除外源性病原菌外寄殖于病人肠道、呼吸道等处的细菌

17、也可作为伤口感染的致病菌。 如胃肠道手术和腹部穿刺伤后腹腔内和伤口感染即主要为内源性的脆弱类杆菌和需氧革兰 阴性杆菌引起。类杆菌等厌氧菌也是妇科手术后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三)下呼吸道感染:咽部寄殖的致病菌可能来自病人胃肠道,也可由病人间交叉感染或通 过医院工作人员手的传播而获得。呼吸器、喷雾器、增湿器等皆可成为细菌传播的媒介,某 些治疗器具有液体贮存器设备者可为革兰阴性杆菌生长创造了条件。气管切开病人丧失了 咽部防御功能;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非无菌或创伤性吸痰、污染的冲洗液体、抗生素的治疗、 老年人长期卧床吸入的分泌物未得到清除及污染的间歇加压呼吸器等皆为促使肺部感染 发生的因素n胸部和上腹部手术

18、后约20%的病人发生临床明显感染达半数病人有X线证据 显示某些术后肺部并发症。吸烟原有肺部病变手术时间超过2小时等将增加术后感染的 发生率。肺炎一般于术后24天发生。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最为多见,约占6080%,尤以 克雷伯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和绿脓杆菌等肠杆菌属更为常见,亦可为流感杆菌、金葡菌、肺 炎球菌,嗜肺军团菌等,体液免疫功能低下时易引起有荚膜细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所 致肺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病人易引起曲菌、念珠菌属-卡氏肺孢子虫、巨细胞病毒、带状 疱疹病毒 沙眼衣原体 非典型分枝杆菌属、嗜肺军团菌等肺部感染。昏迷、休克等病人可 因吸入口腔分泌物而发生厌氧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梭杆

19、菌属等)或厌氧菌与需氧菌 混合感染n呼吸道合胞病毒为2周岁内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原体,其发病率和病 死率均高。(四)败血症:医院内败血症的发病率为0.3%2.8%,原发性败血症(原发感染的病灶不 明显或由静脉输液血管内检测及血液透析引起的败血症)约占败血症的半数,其他则来源 于尿路外科伤口、下呼吸道和皮肤等感染-(五)消化系统感染:1 .假膜性肠炎,2.病毒性肝炎,3.胃肠炎。.(六)皮肤感染 医院内皮肤感染占全部医院内感染的5%左右,包括金葡菌所致的脓皮病 疖病脓疱疮等溶血性链球菌脓皮病以及带状疱疹等。金葡菌所致的皮肤感染发病率较 高常造成流行。多数婴儿在婴儿室住院超过4天以上时,即

20、有金葡菌在脐鼻和皮肤寄殖,某些婴儿室婴儿细菌寄殖率可达25% 但不一定发病, 30%的婴儿室工作人员也可有 金葡菌在鼻部寄殖 金葡菌也可存在于床上用具 衣服 地板桌椅等。金葡菌在婴儿室系通过接触传播工作人员的手对交叉感染起着重要作用空气传播较少见(七)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常于颅脑手术及脑脊液分流术后发生 病 原以肠杆菌科细菌 绿脓杆菌 金葡菌、表葡菌 及不动杆菌属为多见 偶可为白色念珠菌 病死率高什么是感染、二重感染和医院感染?(1)感染(i nfection)是一种个体现象,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病原体侵人机体,与机体之间 相互斗争的过程。自地球出现后人类就不断与病毒、细菌等进行

21、搏斗,但真正能够遏制传染病是在研究出 有效疫苗后,迄今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在自然界里,生物病原体必须不断地更换宿主,才能保持种属的 延续,所以感染性疾病均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能够在人群中传播,有一些甚至引起世界大流行。有的感染 病原极难清除,因而疾病本身难以治愈,如乙型肝炎病毒所致的慢性持续性感染、耐药菌株引起的结核等, 有的新感染性疾病至今没有药物治疗,而病死率极高,可见人类与感染性疾病的搏斗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 过程。(2)二重感染(suPerinfection)在抗菌药物应用过程中发生的新感染称为二重感染,也称菌群交 替症。临床长期不合理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引起菌群失调往往是诱发二重感染的重要

22、原因。菌群失调是指敏 感菌群受到药物抑制而不敏感菌群趁机大量繁殖,破坏了人体内寄殖菌群在互相拮抗制约下维持的正常平 衡。二重感染的发生率为2 %3写,一般出现于用药后3周内,婴幼儿、老年人,有严重原发病者(败 血症、恶性肿瘤、白血病、肝硬化、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腹部大手术者,采用激素和抗代谢药物者容易 发生二重感染。二重感染临床表现与原发病有所不同,但也有些临床上并无特殊症状,不易察觉,须经病理检查发 现。二重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肠道革兰阴性杆菌、真菌及葡萄球菌属等。由于这些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普 遍耐药,加之患者机体抵抗力降低,因此二重感染常难以控制,死亡率较高。二重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有消化道感

23、染(口腔感染、白色念球菌肠炎和肛门感染、伪膜性肠炎、菌群交替 性肠炎)、肺部感染(肺炎)、尿道感染、败血症等。(3 )医院感染又称之为“医院获得性感染”、“医 院内感染”(亦简称“院内感染”),近年来逐渐统一称为“医院感染”,体现出其准确性和简洁性。任 何人员在医院活动期间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任何诊断明确的感染或疾病,均称为医院感染。它不仅包 括医院染,内且感包染身感染和母婴感染。随着医学发展,自身感染的比重在不断增加。百科名片原无感染又不在传染病潜伏期的病人入院后在医院内受到的感染。简称院内感 染。这种感染不仅使病人的病情加重,而且延长住院日期,增加治疗费用,造成严 重的浪费,甚至可引起残

24、疾或死亡。目录定义分类发生原因病原类型和部位特点传播途径治疗和预防编辑本段定义1哩料挖制r 41 IB 1 :I PMIhi洵血同:I WNm(舫 lafedhfK医院内感染医院内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s)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s,HAI )广义地说,它是指任何人员在医 院活动期间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任何诊断明确的感染。狭义地讲,它 是指住院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也非已处于潜伏期的,而在住院期间遭受 病原体侵袭引起的任何诊断明确的感染,无论受感染者在医院期间或是出 院以后出现症状。新的诊断标准将医院内感染定义为:住院

25、病人在医院内 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 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 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内感染。病人出院后可将院内感染的病原体特别是耐药性细菌带到家庭和社 会,引起疾病的传播和流行,并且造成治疗上的困难。因此院内感染问题 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不同的国家、地区、医院可有很大的差别,与收容的病种、医疗水平、对 院内感染重视的程度及所采取的消毒、隔离和预防措施有关。根据美国的统计,院内感染的发病率为510%。根据中国对21所医院共11295例病人 的调查,其发生率为8.4%。

26、编辑本段分类按病原体的来源分为:内源性医院内感染、外源性医院内感染按感染传播途径分为:交叉感染、自身感染、母婴感染按感染的部位分为: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切口感 染按感染的微生物种类分为:革兰阳性球菌感染、革兰阴性球菌感染、 病毒感染、立克次体感染、真菌感染编辑本段发生原因与医院环境和病人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一些慢性病如糖尿病、 肝硬变、肿瘤等病人常有免疫功能缺陷,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与手术 治疗和医疗器械的应用有关。导尿、静脉插管、血液透析、各种手术、脏 器移植、人工呼吸机的应用等,使院内感染明显增加。各种免疫抑制剂、 细胞毒药物、放射治疗等的应用,使人体的免疫功能减低。医院

27、内广泛 使用各种抗生素,造成人体正常菌丛紊乱,也可引起条件致病菌和耐药菌 的感染(条件致病菌指可寄生于正常人体但不致病,当人体免疫功能低下, 或应用抗生素使人体正常菌丛紊乱时,方引起感染的微生物)。医院内 的环境,如空气、尘埃、床单、衣服、尿布、食具等,常受到各种病原体 的严重污染。若这些物品或环境因素未经严格消毒,其中所含的病原体便 可引起院内感染。编辑本段病原多数为细菌,约占9095%。其次为病毒、真菌及寄生虫。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和绿脓杆菌为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其次为变 形杆菌、克雷伯氏菌、鼠伤寒杆菌、链球菌、军团杆菌等。病毒有流感病 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

28、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等。真菌有白色念珠菌、隐球菌、曲 菌、毛霉菌等。寄生虫有卡氏肺孢子虫、隐孢子虫、疟原虫等。编辑本段类型和部位多为尿路感染、肺部感染、伤口感染、胃肠道感染、脑膜炎、输血感 染和败血症等。编辑本段特点病原菌多为条件致病菌,且一般对常用抗生素耐药。多数病人有不同 程度的免疫功能减低。因而治疗困难,疗效差。编辑本段传播途径最常见的是接触传播,由病人之间或病人与医务人员之间的直接接触 引起。其次为间接传播,主要是通过未经彻底消毒的物品,如医疗用具、 衣服、床单、尿布、食具等传播。此外还有空气飞沫传播的多种病毒和细 菌,如麻疹病毒、流感病毒、

29、水痘病毒、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 球菌等均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乙型及丙型病毒性肝炎则可通过输血、血 制品及不正规的注射而传播。少数病原体可经昆虫传播。编辑本段治疗和预防根据不同的病原体进行相应的治疗,最好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 择有效的药物,以求消灭院内感染源。医院应建立预防和管理院内感染的 专门机构,制定预防方案和措施,并监督方案的实施。对院内各级人员进 行经常的预防院内感染的培训。要对院内感染进行监测,一旦发生,应研 究原因,制定对策。此外,医院内应建立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包括合理 的建筑及病区设置、病人入院的清洁和出院的终末消毒、传染病人的隔离、 污染物品及病人排泄物的消毒处理、

30、接触病人者 (包括医生、护士、卫生员 和探视者)的处理等。并须对献血员进行严格的筛选。防止滥用抗生素,以 防耐药菌的产生等。,指在医院内得的感染。呼吸感染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社区获得性呼吸感染,指在医院以外所得的感染, 还有就是医院获得性呼吸感染百科名片下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染与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分为病毒性 (70-80%)、细菌性(占20-25%)。普通感冒(俗称伤风)通常由鼻病毒、腺 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表现为打喷嚏、流鼻涕、咽痛,少数有乏力、低 热等症状。而流行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有小流行或爆发,高热、全身肌肉酸 痛、结膜炎等症状。目录基本概述引发病症预防哇

31、诺酮类抗生素新一代哇诺酮类药物B内酰胺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动物试验基本概述引发病症预防哇诺酮类抗生素新一代哇诺酮类药物B内酰胺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动物试验氨基甙类抗生素治疗关注焦点的改变展开编辑本段基本概述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患,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临床上供选择的抗生素日益增多,耐药菌株亦 明显增多,由于大剂量头孢菌素的应用,导致院内感染特别是假单孢铜绿 杆菌和肠球菌感染日益增多。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使人们对 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或军团菌感染的认识有很大提高。氟哇诺酮类、大环 内酯类等已引起人们重视。编辑本段引发病症下

32、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气管一一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 气管扩张等,由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微生物引起。编辑本段预防呼吸道感染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准确诊断、及时治疗的原则。预 防的要点包括:1易感人群的疫苗接种;包括 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等。2易 感人群的抗生素的应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糖尿病、心脏 病(心衰)病人及免疫力底下儿童,患感冒时可适当应用抗生素预防细菌 感染。3在不能正确是普通感冒还是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情况下,应接受 呼吸专科医生的医疗指导。准确诊断主要是指鉴别普通感冒与细菌性的下 呼吸道感染。及时的治疗主要是指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应注意:在应用抗 生

33、素前取痰做细菌培养;应用中华医学会推荐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经验抗 生素治疗;一般抗生素应用3天无效才考虑更换,不宜频繁更换抗生素; 老年人可适当放宽抗生素应用条件;对于青少年的严重耐药菌肺炎要重视; 尽量少用退热药,尤其不要频繁应用激素。编辑本段喹诺酮类抗生素氟哇诺酮类药物是近年来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药物,新一代含氟 哇诺酮类衍生物的产生,使其药理活性明显拓宽,对革兰阴性杆菌尤其是 假单孢铜绿杆菌具有强大抗菌活性。此类抗生素具有组织浓度高,最低抑菌浓度(mIC)低等特点,临床已用于治疗院内呼吸道感染及重症监护室 中的感染。尽管目前公认哇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对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 感染菌有效,但不

34、作为首选,仅用于对常用抗生素耐药以及对多种药物过 敏的呼吸道感染病人,其主要原因是哇诺酮对肺炎链球菌mIC较高。在欧 洲与北美主要用于治疗轻症的社区性下呼吸道感染。编辑本段新一代喹诺酮类药物其他新一代哇诺酮类药物如氟罗沙星、罗米沙星及司巴沙星等对肺炎球菌有较高活性,比环丙沙星等对肺炎球菌有较高活性,比环丙沙星的药 效高48倍。多数哇诺酮类药物通过主动转运机制进行分布,在支气管黏 膜中浓度比血液中高2倍,在肺泡上皮中比血液中高23倍,在肺泡巨噬 细胞中高达915倍。司巴沙星在肺组织不同部位的药物浓度均明显高于 血液中。因此临床上已用于治疗耐药结核杆菌和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以及 支原体、衣原体所致的

35、不 典型肺炎。左旋氧氟沙星活性比其前体高2倍以 上,对肺炎球菌的药效高达48倍。其耐药性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细菌细胞膜对药物通透性的改变,另外此类药物作用于细菌dNA螺旋酶,阻止双股dNA链转变为螺旋状dNA而起到抗菌作用。细菌dNA螺旋酶亚单位突变也 是重要的耐药机制。cFC-222是一种新的氟哇诺酮类抗生素,对革兰阴性 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都很强,其体外活性不受接种菌量、培养基组 成与血清影响。临床上如能最大限度降低其耐药性,减少其副作用,新一 代哇诺酮类药物在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将更为广泛。编辑本段Bp内酰胺类抗生素B-内酰胺类抗生素在治疗呼吸道感染中应用最广泛。主要包括 青霉素 类、头孢

36、菌素类、其他非典型 B-内酰胺类抗生素如头霉素类、单酰胺类、 碳青霉烯类等。新一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过去一些抗生素比较,药代动 力学较好,对细菌水解酶如B-内酰胺酶相对稳定,治疗各种革兰阴性和阳 性需氧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有效。内酰胺酶抑制剂如棒酸、舒巴坦等很少 单独应用,与药代动力学较好的B-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用能明显增加其抗菌 活性,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阿莫西林与替卡西林联合棒酸的复合制剂奥 格门丁和特美汀已开始应用于临床。泰能是一种新型广谱B -内酰胺类抗生 素,具有强力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的作用,对临床上大多数重要的革兰阳 性和阴性需氧菌以及 厌氧菌均有强效杀菌活性,对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院

37、内感染败血症以及由于免疫功能缺陷所导致的严重细菌性感染具有显著临 床疗效。麦罗培能与亚胺培能结构相似,都是碳青霉烯类药物,但与其前 体不同,对内酰胺酶高度稳定,不需与酶抑制剂合用,因此酶抑制剂可用 于治疗一些院内重症感染。口服头孢菌素族抗生素日益增多,尽管比早期 化合物价格昂贵,但其抗菌活性强,口服吸收良好,对 B-内酰胺酶稳定性 强。头孢克罗作为流感嗜血杆菌的头号克星,对 肺炎球菌肺炎的有效性已 被临床实践和动物试验证实,对摩拉卡他菌的敏感性亦有文献报道。第3 代口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如头孢克肟、头孢噻腾、头孢美他酯等已在许多 国家得到应用,对一些早期院外感染病原体有效。对下呼吸道感染常见致

38、病菌敏感的青霉素、氨苄西林逐渐耐药,主要是由于内酰胺酶的产生,通 过基因分析发现这种耐药性来源于单个克隆,大部分是血清型6B。在治疗严重肺炎病人时,一旦耐药性产生即应换用第 3代头孢菌素或大环内酯类 抗生素,因此检测这种耐药性的产生以便于早期控制,在临床上尤为重要。编辑本段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以红霉素为代表的大环内酯类最多用于治疗院外细菌性肺部感染,对 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各种革兰阳性球菌具有强大抗菌活 性;对流感嗜血杆菌、百日咳杆菌、布鲁菌属及除脆弱类杆菌、梭状杆菌 以外的各种厌氧菌亦具有相当大的抗菌活性;因其能进入细胞内,对不典型肺炎如衣原体、支原体、军团炎肺炎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近年来通过 对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研究发现,这些不典型病原体在肺组织及上呼 吸道具有明显的侵袭力,从而使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近年来红霉素的耐药性明显增加,同时由于其有胃肠道副作用,人们 开始寻找一些新的药物,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 罗红霉素、阿奇霉素、 克拉霉素等,克服了红霉素在低pH值状态下,由于自身分子结构紊乱刺激 胃肠道蠕动而产生的一系列副作用。其主要优点是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