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冷水渔业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2022年冷水渔业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2022年冷水渔业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2022年冷水渔业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2022年冷水渔业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冷水渔业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ii冷水渔业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目录 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4 o Current Document 第一章总论11.1项目概述1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4 HYPERLINK l bookmark6 o Current Document 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 41.1项目背景4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5 HYPERLINK l bookmark8 o Current Document 第三章市场供需分析与预测 73.1青海省水产品产业发展现状 73.

2、2主要开发产品及市场前景 7 HYPERLINK l bookmark10 o Current Document 第四章项目场址及建设条件 94.1项目场址选择原则 94.2项目区概况94.3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11 HYPERLINK l bookmark12 o Current Document 第五章项目建设目标135.1主要开发产品135.2发展思路135.3主要发展目标13 HYPERLINK l bookmark14 o Current Document 第六章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14虹鱒鱼网箱养殖技术方案 146.2大水面人工增殖河蟹及围网养殖技术 31 HYPERLINK l b

3、ookmark16 o Current Document 第七章项目建设内容34虹鱒鱼网箱养殖 347.2公用及辅助工程35 HYPERLINK l bookmark18 o Current Document 第八章项目总体布局36 HYPERLINK l bookmark20 o Current Document 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与安全生产 369.1项目区环境现状分析 36项目运行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369.3项目支行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及治理措施 379.4项目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389.5项目运行安全生产分析 389.6劳动保护39 HYPERLINK l bookmark22 o

4、Current Document 第十章项目经营管理3910.1项目筹建时期的组织与管理 3910.2项目运营时期的组织与管理 4110.3劳动定员与技术培训 41 HYPERLINK l bookmark24 o Current Document 第十一章 项目实施进度 42 HYPERLINK l bookmark26 o Current Document 第十二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312.1投资估算的依据4312.2投资估算4312.3分年度投资计划 4712.4资金筹措47 HYPERLINK l bookmark28 o Current Document 第十三章效益分析 48

5、13.1财务效益4813.2社会效益5113.3生态效益52 HYPERLINK l bookmark30 o Current Document 第十四章项目风险分析 5214.1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5214.2风险程度5314.3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54 HYPERLINK l bookmark32 o Current Document 第十五章研究结论与建议5515.1可行性研究的结论 5515.2主要建议56附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表1固定资产折旧及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表 57附表2总成本费用表58附表3销售收入与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 59附表4利润及利润分配明细表 61附表5现

6、金流量表 62冷水渔业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述1)项目名称:某某冷水渔业生产休闲基地建设项目2)建设单位:某某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3)建设性质:新建4)建设地点:某某县中川乡、巴州镇5)建设期限:20142015年6)建设目标:至2015年建成年产 54.4吨鲜鱼、1 000吨河蟹、500吨甲 鱼的冷水渔业生产休闲基地。7)建设规模及内容:建设规模:建设虹鳟鱼培育场300亩,建设虹鳟鱼养殖场 600m2 ;建设河蟹、甲鱼立体养殖场 700亩,建设河蟹、甲鱼大水面养殖场5 000m ;建设内容:虹鳟鱼培育场建设:土建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亲鱼培育池 40亩、鱼苗 培

7、育池100亩、鱼种培育池160亩,繁育车间500吊,进排水渠 3 000m,简易砂石路20 000m。设备购置:圆形催产缸2个、高位水箱1个、孵化槽20个、 孵化瓶60个、孵化盒80个、培育槽60个,水循环系统及水处 理设备各1套,在线监测系统1套,增氧机40台、投饵机40台、 打桨机5台、消毒杀菌设备2台、捕捞网具4套,饲料加工设备 1套。配套实验室设备 1套。虹鳟鱼网箱养殖场建设:土建工程:新建活动码头 1座。设备购置:浮动式网箱16个;运输船1艘;运输舱2个; 运输车2辆以及生产配套用具和安全防护用具。河蟹围网养殖:土建工程:新建池塘 700亩,简易砂石路20 000m。设备购置:建设围

8、网5 000亩以及生产配套用具和安全防护 用具。公用及辅助工程:土建工程:新建综合办公楼1 000m2 (包括办公室、接待及会议室、职工宿舍、餐厅、厨房),冷库200甫(包括速冻间和冷 藏库),仓库1 0oom,车库4om,简易实验室4om,蓄水沉淀池 2 000m,锅炉房80吊,泵房20吊,配电间40吊,大门2座,值班 室20m,围墙5 000m,厂区主道路 300m 便道1 000m,给排水 2 000米,绿化2 000m,通讯、宽带、有线电视,3千伏高压供 电线路500m 100千伏安配变电间40吊及低压供电线路1 000m设备购置:配套办公用具 1套,制冷系统1套,2吨锅炉2 台;变压

9、器1台,备用电源1台,供热管网1 000m,给排水管 网2 000m,输电线路及场区照明1套,环卫1套。8)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5712.7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5248.16万元,占 总投资的91.87%;铺底流动资金464.6万元,占总投资的8.13%。9)分年度投资计划:项目建设投资投资5712.76万元。其中:2014年投资4232.16 万元,占建设投资的 74.1%; 2015年投资1480.6万元,占建设 投资的25.9%。10)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5712.76万元。1、国家扶持资金3428.万元,占总投资的60%2、项目单位自筹2284.76万元,占总资金的40%11)效益分析

10、:经济效益:本项目从财务评价的各项指标来看,投资利润率为13.65%,投资利税率为26.04%,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全 部投资)10.39%,高于基准收益率8%财务净现值大于零。从财 务评价结果来看,项目有较强的财务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项目投资能取得较好的财务效益。社会效益:通过项目建设,渔业生产不仅满足市场需求,维 护广大水产品消费者的利益,增加水产品养殖经营者的经济效益。充分发挥我县地缘优势和劳动力、土地低廉、水质清新无污 染的优势,借助外力加快发展我县渔业, 增加渔业经济在我县国 民经济中的比重,促进我县社会经济全面健康发展。为我县农民增收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1.2可

11、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水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6)青海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办法7)青海省黄河沿岸综合开发规划(2009-2020)8)青海省冷水鱼增养殖产业化发展规划(2007-2015年)9)2012年青海统计年鉴10)项目单位基本资料。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1.1项目背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为黄河谷地梯 级电站水库及干流的渔业开发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 黄河谷地 从龙羊峡水库至寺沟峡380公里的干流河段上耸立的大坝,调蓄了黄河干流之水,形

12、成了一批大中型梯级电站水库,与贵德、尖 扎、化隆、循化至某某中川地区的浅滩缓流,构成了巨大的冷凉 水体资源,是发展冷水性名贵鱼类养殖、增殖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是黄河流域其它区段及北方地区所不具备的优势资源。依托这一资源发展冷水性鱼类的养殖、增殖、加工以及旅游渔业, 可以为农民开辟新的增收、致富途径,为旅游者提供观鱼、钓鱼、 喂鱼、品鱼的好景区,大大提高黄金旅游区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冷水鱼食品的生产和供应, 可以为消费者提供营养丰富, 并具有 健脑等保健功能的健康食品,对当地居某某旅游者生活质量的提 高和增进人民的身体健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养鱼用水不耗水,养鱼用水可以经过净化重复利用, 也

13、可以 直接用于灌溉和生活用水。利用水库、河道发展增殖、养殖渔业, 不与粮争土地,不与畜争草原,为发展节地型、节水型农业开辟 了新的途径。发展黄河谷地梯级电站水库和干流河滩地的微流水 养鱼,把水体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冷水名贵鱼的产品优势和特色 渔业经济优势,可为黄河谷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开辟新的途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本项目的实施可以大力发展某某水资源优势,增加渔业收入,提供绿色水产品,促进全县渔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2.1有效开发沿黄冷水资源的迫切需要目前我省沿黄各水库利用率较低, 除龙羊峡水库形成年均产池沼公鱼千吨外,其余水库均无多少鱼产量,收益不大。绝大多 数水域处于闲

14、置状况,其良好的水质洁净,可生产无公害绿色水 产品的优势远远没有挖掘出来, 没有有效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 优势,为此,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提高沿黄各水库的鱼产 力。1.2.2某某渔业发展的需要从近年来我县渔业生产和渔业经济发展来看,我县的水产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形势。 发展渔业 生产不仅是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又是实现我县农民增收和推动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我县水产业担负着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中的重任,水产业内部也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我县水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由供求不足转到受市场和资源的双重 约束,提高水产品质量和从业人员素质已刻不容缓,转变水产业经济增

15、长方式尤为迫切。打造高原绿色水产品品牌, 是我县水产 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市场竞争的需要,同时又是能取 得良好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 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 的。1.2.3是生产绿色无污染“高原大闸蟹”的需要。某某中川炳灵水库库区水域面积 20万亩,水域天然饵料生 物丰富,水质清澈无污染,受风面大,溶氧高,产出河蟹规格较 大,发展潜力较大,具备渔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条件。是发 展高原河蟹围网养殖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依托这一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原河蟹生产“一条龙”及生态旅游,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可以为黄河流域农牧民开辟新的增收、致富途径。 同时,高原河蟹的生产、加工和供应,可

16、以为消费者提供营养丰 富的健康食品,对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和增加人民的健康具有 重要意义。第三章市场供需分析与预测3.1青海省水产品产业发展现状名优鱼种引进与养殖:1989-199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援助青 海省实施 ,引进虹鳟鱼工厂化育苗、鱼苗 鱼种培育和水库网箱养虹鳟鱼等综合技术,在龙羊峡水库网箱养虹鳟获得成功,养殖网箱曾达到60余只,养殖面积达到1500mt池塘养鱼:黄河沿岸池塘养鱼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共和县恰卜恰镇农民于1984年开挖第一口鱼塘,利用温泉水资源 养殖鲤、鲫、草、鲢、鳙鱼获得成功。1985-1990年的6年间,在黄河沿岸的共和、贵德、化隆、尖扎、同仁、循化和某某县官 厅

17、镇开发养鱼池塘2460亩,发展家鱼养殖,养殖品种有鲤、鲫、 草、团头舫、鲢、鳙鱼等。贵德县农民利用河湾沼泽地的草湖资 源,试养中华绒鳌蟹获得成功,目前养殖池塘面积已达到20余亩。3.2主要开发产品及市场前景3.2.1冷水鱼产品市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肉类价格的上涨,鱼类消 费需求总体上呈稳定增长的态势。但不同品种消费趋势差异明 显,鲤、鲫鱼等大宗产品供大于求,销售趋缓;池塘养殖的大宗 鱼产品需求稳定;绿色、有机鱼产品和虹鳟鱼、鲟鱼、大闸蟹等 产品需求旺盛。青海高原所产的特色冷水鱼产品,市场需求旺盛,随着西 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而不断升温,特色冷水鱼产品价格也在上 涨。3.2.2河蟹产品市

18、场青海省河蟹养殖从无到有,产品具有反季节上市(3-5月)和高原纯天然绿色食品两大特色。现已进入北京、上海各地的超市,价格可与阳澄湖大闸蟹相媲美,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 高,人民群众的饮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优质、无污染的天 然水产品需求日益增加,天然无污染的河蟹极为缺乏, 是少之又 少。河蟹一级产品288元/斤,二级产品70元/斤,其经济效 益相当可观,市场前景广阔。为了全力生产打造绿色无污染“高原大闸蟹”,近年来青海省加快河蟹养殖产业发展的步伐。大力发展河蟹围网精养和大水 面增殖,以提高河蟹品质和产量,扩大品牌宣传,拓展市场销路, 使青海省河蟹进入大闸蟹高端市场。第四章项目场址及建设条

19、件4.1项目场址选择原则1)选择水产品养殖得到重视,当地对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政 策扶持力度大,具有较好的发展水产养殖的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 条件的地点建设。2)按照交通运输条件优先的原则。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通讯设施及其他产业基地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力求把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4.2项目区概况4.2.1自然环境三川地区位于某某回族土族自治县南面,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在 15002000米之间,是我省海拔最低的地 方。夏季最高气温 32度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在零下15度左右。年降水量421毫米左右,无霜期 200多天。地貌为第三 纪红土断层崖发育的丹霞地貌。这里树木茂密,果园成片, 土

20、地肥美,气候温和,环境宜人,适应多种农作物成长,庄 稼可一年两熟,更适宜园艺作物栽培,其瓜果品质优良,香 甜可口,盛产的花椒、核桃等驰名青海、甘肃、陕西、宁夏 等省市。因此,三川自古以来就有“金田”,“美田”之称,也有青海“小江南”之美誉。这里是一个呈东西长约20余 公里,宽48公里狭长形展布的盆地地形,称之为官亭盆 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一黄河,似一条银白色飘带从盆地 南端自西向东缓缓流过,河流缓流处形成多处天然沙滩,小 型沙丘、沙垄等风沙地貌给人以特有的新奇之感。4.2.2区位优势三川地处甘青两省交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02 55左右,北纬35 -36。左右,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在全省独具

21、优势。东部离甘肃旅游胜地炳灵寺二十多公里;南部离西北 商业重镇临夏市 86公里;西距省会西宁市210公里,东距甘肃省会兰州市200公里。同时,三川地区隔黄河与甘肃省 积石山县对望,东临甘肃省永靖县,西部离国家级自然保护 区-AAAA级景区“孟达天池”20多公里;北面离西北有名的七里寺药水泉 40多公里;地理位置特殊,是黄河明珠旅游 带、环西宁旅游圈和甘肃兰州旅游圈最佳衔接点和连接点。 对三川地区众多的旅游资源整合提升,可吸引甘肃拉卜楞 寺、临夏等地的众多游客从这里进入青海,进入环西宁旅游 圈,可使省际间的旅游联系呈现多渠道、多方位的态势。4.2.3社会经济概况1、人口及劳力:项目区七个乡镇共有

22、87个行政村,613个生产合作社,24412户,114276人,共有劳动力56980人,居住 有汉、回、土等民族,社会经济以农业为主,具有悠久的农业生 产历史,项目区具有灌溉条件,但水利设施简单。2、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的土地利用主要为农耕地、林地、牧草地及其他用地(如:河流、渠道占地、公路占地、地埂和田 间农路、居民村庄占地)等,其中:水浇地为86865亩,占总面积的48.8 %,林地占12.4 %,草山草坡占18.7 %,其他用地占 0.1 %,人均拥有耕地1.2亩,土地利用率低。项目区荒山、荒 坡、侵蚀沟等面积较大,水土地流失严重,人均耕地面积少,种植结构和生产结构比较单一。3、农业生产

23、水平:项目区主要的农作物有小麦、马铃薯、玉米、蔬菜、果树等,果树种植面积比例约为13.6%,项目区生产较为单一,农林牧比例失调,经济作物少,土壤有机肥不足,有机质含量小于1.25%以下的耕地占总面积的 80%农业基础设 施落后,2010年项目区粮食总产1817万公斤,果品总产698万 公斤,果品平均单产500公斤。4、 地方财政和农民收入:2010年,项目区乡镇农村经济总 收入152745.7万元。农业收入 39162.9万元,人均纯收入 4275 丿元。4.3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4.3.1政策支持条件符合国家渔业发展政策。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关于渔业发展“ 一五”计划和发展特色农业的政策。在全国

24、渔业发展第十 个五年计划中明确提出,应借助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发挥自身优势,依靠优惠政策引进人才、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通 过提高科学养殖技术水平,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推广服 务体系,完善市场流通机制,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发展以冷水性 鱼类等生态渔业工程为主的养殖业, 使西部地区丰富的冷水资源 和水生野生生物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努力构建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特色渔业。青海省人民政府把发展水产养为作为发展黄河沿岸特色产 业的重点工作和优势产业,纳入了青海省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和“一五”渔业发展规划,在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 一五”计划纲要中明确指出“保护好江河湖泊水

25、域的渔业资源, 积极利用水库资源发展冷水养殖业”,把积极发展冷水鱼养殖作 为我省渔业发展重点。4.3.2自然资源条件项目区内水体资源丰富, 类型多样。项目规划区内水域,既 有黄河干流、梯级电站水库及周边滩涂地是冷水鱼养殖的优势资 源,也有淡水湖泊是发展观赏、休闲渔业的重要场所。4.3.3基础设施条件项目区内工程现状:项目区已有 4000余为长的农用渠系。项目规划区紧临黄河干流及炳灵水库库区,规划区内有300亩天然水塘一处。道路交通:项目区紧临川官公路,交通便利。供电:项目区已通电。通讯:项目区均通电话、各村有邮寄代办点。第五章项目建设目标5.1主要开发产品名贵冷水鱼产品:包括虹鳟鱼、金鳟鱼等活

26、鱼及制品。水产品:河蟹、甲鱼。旅游性渔业产品:休闲观赏渔业。5.2发展思路1、依托梯级水电站水库清澈、洁净的水体资源,发展以虹 鳟、金鳟等冷水鱼和河蟹为主的库湾网箱养鱼蟹或网围栏养鱼蟹 生产,为省内外大市场提供优质商品鱼。2、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发展城郊型 休闲餐饮、娱乐、垂钓、水上运动、游船观光为一体的渔业经济 区。3、鱼苗鱼种生产以满足项目区内冷水鱼规模养殖需要为主; 商品鱼、河蟹和甲鱼生产要面向省内外市场提供珍稀名贵冷水 鱼、河蟹和甲鱼产品。5.3主要发展目标至2015年建成年产5440吨鲜鱼、2000吨河蟹、500吨甲鱼 的冷水渔业生产休闲基地。第六章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27、6.1虹鱒鱼网箱养殖技术方案6.1.1技术来源及水平1、有成熟的苗种繁育技术:通过实施联合国粮农组织资助的“青海省虹鳟鱼引种示范研究”和省科委资助的“青海省虹鳟 鱼亲鱼苗种培育技术研究” 等项目及南门峡虹鳟鱼苗种繁育场的 多年运行,现已具备了生产优质鮭鳟鱼苗的能力,苗种自繁技术过关,平均孵化率达到 92%平均成活率达到50%并可达到苗 种全雌化生产。2、有成熟的成鱼养殖技术:网箱养殖采取英国标准的浮动 式网箱,平均亩产达到50吨,最高单产达75.8吨,为国内养鳟 单产最高纪录。其中对提高鱼肉品质的技术研究为国内独有。6.1.2技术路线建设虹鳟鱼综合性养殖场,从亲鱼培育到食用鱼养成全过程 设计配

28、置全套设施。6.1.3总工艺流程6.1.4技术方案6.1.4.1虹鳟鱼的人工繁殖虹鳟鱼的人工繁殖主要包括亲鱼培育、人工授精、孵化和仔鱼的管理几个连续阶段。1、亲鱼培育培育健壮和繁殖力强的亲鱼,可获得理想的采卵、受精、孵 化效果及优良的鱼卵、稚鱼。对准备用作次年产卵的亲鱼,经选 择后从春季开始进行周年培育。亲鱼的选择标准是体质健壮、无病、年龄24龄。1)亲鱼培育的环境条件:亲鱼培育所需鱼池要求宽大,水流畅通,池水溶氧量丰富。面积300平方米。水深一般在11.4 米,注水量为每1 000平方米0.05个流量(即50升/秒)。适宜 培育水温上限为1213C,下限45C,产卵前6个月的水温 不宜超过1

29、2C。在该温度下培育,有利于获得优质卵。若于520C培育则难以获得优质卵,周年在 1617.5 C的水中培育, 亲鱼成长良好但其性腺发育不成熟。为了有利于亲鱼性腺发育,性成熟前注水量应加大。亲鱼培育的适宜密度为510公斤/平方米。2)亲鱼个体大小与怀卵量的关系:亲鱼的怀卵量多少及其卵径大小与鱼体大小和年龄相关,个体大、高龄鱼的卵粒大而且数量多(见表6-1)。卵径大小又关系到直接孵出仔鱼的大小,如 卵径3.5毫米,孵出仔鱼全长12毫米;卵径7毫米,孵出仔鱼全长20毫米。表6-1不同体重虹鳟的怀卵量和卵径体重(公斤)0.50.91.52.12.83.54.2怀卵量(粒)1 0002 0003 00

30、04 0005 0006 0007 000卵径(毫米)4.04.55.05.56.06.57.03)鱼培育的管理:虹鳟鱼人工繁殖效益的高低,与亲鱼的培育管理好坏密切相关。培育亲鱼要有专人进行管理, 尤其是要注意加强对环境条件和饲料营养的调控管理。影响虹鳟亲鱼性腺发育的重要外因有:(1)水温:虹鳟鱼性腺发育的适宜水温在13C以下、15C以上时,不仅会出现异常卵,而且发眼率显著下降。水温4C以下时,性腺发育停止,产卵期推迟。根据日本畸玉水产试验所资料, 产卵期前一个月,亲鱼培育水温应保持在14.5 C以下,水温过高,不良亲鱼出现率增高,鱼卵发眼率仅30%- 50%(2)光照:鱼类发育从对光照要求的

31、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 是长日照鱼类,一类是短日照鱼类。虹鳟鱼属短日照鱼类。日照 时间在12小时以内,虹鳟鱼性腺发育快,如光照超过12小时发 育反而变慢。因此,要使虹鳟鱼性腺发育良好,在日照这一点上 应尽可能人工控制在12小时以内。用人工调节光照周期的方法, 可以控制产卵期。(3)异性刺激:在自然界,雄鱼对雌鱼的性腺发育有刺激作 用,因此,在虹鳟亲鱼培育过程中,采取雌雄混养,在产卵前一 个月进行分养。亲鱼饲养的雌雄比例可掌握在 4:1左右。培育亲鱼用饲料:虹鳟鱼鱼卵的质量直接影响卵的受精 和孵化效果。用于亲鱼的全价饲料的粗蛋白不低于38%粗脂肪不高于6%碳水化合物不高于12%每公斤饲料中维生素

32、A不低 于2万国际单位,维生素 D不低于2 000国际单位,维生素 E不 低于75毫克。培育性腺发育良好的虹鳟亲鱼,必须投饲一定量 营养丰富的精饲料。为了提高鱼卵的质量,饲料配方应随着性腺 发育的不同阶段而作相应的调整, 以满足亲鱼在不同发育阶段对 营养的需求。2、人工授精雌雄鉴定:虹鳟鱼雌雄的鉴别,主要依据体色、头部及吻端加以区别。体色深,头部及口大,下颌向上弯曲,盖住上颌, 背部略隆起,腹部硬、无弹性,泄殖孔不突出,吻端尖者为雄性 鱼。体色较雄鱼浅,头部及口小,背部不隆起,腹部大而柔软, 有弹性,生殖孔明显突出,吻端钝而圆者为雌性鱼。成熟度鉴别:临近产卵的亲鱼体色发黑,沿侧线的彩虹 带特别

33、鲜艳,食欲减退,并有相互追逐咬斗的现象。成熟雌鱼腹 部膨大柔软,生殖孔红肿外突,当尾柄上提时,两侧卵巢下垂轮 廓明显,轻压腹部有卵粒流出体外。成熟的雄鱼体色变黑,体表 粗糙且粘液稍有减少,生殖孔周围较软,轻压腹部,即见精液流 出。通常在2个月的采卵期中,雌鱼不是同时成熟,为了便于及 时采卵,防止卵粒过熟流失,需每周进行一次成熟度鉴别,鉴别后及时采卵及按成熟度分养。 雌鱼池内可放几尾雄鱼,以促使雌鱼早熟。亲鱼暂养池可用幼鱼池或用大池隔成小池代替,水的流量应保持在30升/秒以上,密度可掌握在每平方米 1尾。3)采卵和受精;采卵多用挤压法,挤压者用毛巾包住雌鱼 尾部,使生殖孔面向采卵盆,轻压生殖孔前

34、方的腹部,只要轻轻 施加压力,成熟卵即随之顺生殖孔流出。 挤卵过程动作要轻柔快 捷,尽量不使亲鱼受伤。人工授精普遍采用干法授精, 轻轻擦干雄鱼体表水珠,用挤 压法将精液直接挤于卵上,每57尾雌鱼卵用23尾雄鱼精液 即可,或按每一万粒卵滴入 10毫升事先取好的精液,将精液与 授精盆中的鱼卵混合,用羽毛轻轻搅拌均匀使精卵充分接触;然后加入少量的等渗液或清水快速均匀搅拌 1分钟,使精卵结合, 完成受精过程,再换水搅拌 12次,洗去多余的精液和破损的 卵皮,在水中放置30分钟,待卵充分吸水膨胀,使卵膜硬化并 富有弹性,然后计数装入孵化器中进行孵化。成熟的卵采出后在空气中停留时间越长或遇水会降低受精率,

35、因此采出的卵在未加入精液前切不可遇水,而且每次采卵授精的时间应掌握在2分钟之内。在整个米卵、米精和授精及清洗的过程中, 必需在遮光条件 下进行,防止鱼卵暴露在直接照射的阳光下。亲鱼离水5分钟以上容易死亡,因而采卵后应立即放入流水 池中,并投以优质、易消化的饵料,以利亲鱼体质的恢复。4)鱼卵的计数:将吸水膨胀后的卵逐个排列在呈角铁状的卵子计数尺上,测出 20厘米长度的范围内排列的卵粒数量,然后查表(见表6-2)即可得出每升容积的卵粒数和卵径,再乘以实 际容积就可求得实际获卵数。表6-2鱼卵数量测算表20厘米长度内卵数(粒)5048464442403836343230卵径(毫米)4.04.164.

36、344.544.765.05.265.555.886.256.66每升卵量(粒)18 40016 40014 40012 50010 8009 4008 0006 9005 8004 9004 0003、孵化受精卵的发育和敏感期特点:卵从受精至孵出所需日数因水温而异,在平均水温 7.5 C下需46日,即343个累计温度。从受精卵至发眼期的日数约为孵化所需日数的一半。根据虹鳟鱼胚胎发育的敏感期特点,可以划分为胚盘形成期、卵裂期、胚环 和胚盾出现期、体节分化期、发眼前期和发眼期六个阶段。胚盘形成期累积度日为02个,此期卵充分膨胀,形成 胚盘,油球集中于动物极。对外界刺激不很稳定。卵裂期为247个度

37、日,此期细胞不断分裂,分裂球不 断变小,末期出现囊胚腔。对外界刺激较为稳定。胚环和胚盾出现期为 4752个度日,此期胚盘直径扩 大。对外界刺激敏感性增高。体节分化期为52104个度日,此期胚体动物极向植物 极外包,末期囊胚层全部包围了卵黄囊,胚孔圭寸闭。对外界刺激 反应最不稳定。发眼前期为104107个度日。此期形成尾芽,开始血液 循环。对外界刺激敏感性降低。发眼期为107343个度日。此期血液循环加强,胚体 扭动次数增加。此期对外界刺激反应稳定。因此,在受精卵进行发育的前 5个阶段时应保证发育卵处于 安静状态。进入发眼期的受精卵称为发眼卵,累积温度为220个 度日。发眼期胚胎对外界刺激的敏感

38、性最低,是发育阶段上的安全期,此时可以进行长途运输。孵化的生态要求日光照射和机械震动对受精卵有致死作用,散射光对发育卵 亦有不良影响。孵化用水要求水质澄清,无杂质和悬浮物,水温适宜。孵化 最适水温为9C,适温范围为713C,低于此范围孵化日数延 长,且孵化效果不好;高于此范围,孵化发眼率降低,畸形仔鱼 增多。孵化用水要求溶解氧充足。在水温 10C下每10万粒受精卵 每小时耗氧量为260毫克,每10万粒发眼卵每小时耗氧量为 440 毫克。孵出后耗氧量急剧增加,约为发眼卵的23倍。孵化时水中溶氧过少,受精卵的发育发生障碍,孵化日数延长,孵出的 仔鱼个体规格小。孵化用水的溶氧量应高于6.5毫克/升。

39、受精卵孵化的管理虹鳟鱼受精卵吸水膨胀后,经过计数后放入孵化器进行孵化。孵化器除仍采用卧式孵化器外,目前广泛采用桶式孵化器和平列槽相结合的方法。桶的大小不一,盛卵2万粒到10万粒不等。孵化用水自下部流径全部鱼卵后从上部溢出,每桶注水量47升/分钟。每4天用孔雀石绿溶液消毒1小时,抑制水霉菌的 生长。孵至累计温度达220个度日、眼点明显时转入平列槽继续。孵化过程中人工拣除死卵。平列槽槽内有自下而上流水的小槽46个。每个平列槽可盛发眼卵 46万粒,将卵铺成一层平列 放置。采用桶槽结合方法孵化,可大大节约用水和占地面积。孵 化桶可架式放置,以每平方米8只桶的面积可孵化近100万粒鱼 卵。平列槽一层摆放

40、,便于检查管理,出苗后可在原槽中继续饲 养23周。整个孵化期间均使鱼卵处于安静状态,并严格采用 避光措施。发眼卵的管理温度发眼卵孵化的最适温度为 9C,因此应控制温度在7 13C。氧气发眼卵耗氧较多,即使短时间停水,也会因过于密 集而造成缺氧窒息,因此孵化期间必须保证流水的供给, 装运时 务必带水操作。光线卵对光线照射的抵抗力很弱,明亮光线照射数小时 就会致死,因此应采取相应的避光措施。振动在孵化的整个过程中应保持安静,防止一切噪音的干扰及搬动时的振动。虽然发眼卵对振动的抵抗力已相对增强, 但是仍应防止过于强烈的振动。5)孵出仔鱼的管理:桶式孵化器将受精卵孵至220个度日以后,及时转入平列槽中

41、孵化,容卵量以槽底平铺一层为佳。每 万粒卵的注水量为每分钟 810升。及时清除死卵。当槽内鱼卵 开始出现破膜仔鱼时,应加强检查,及时清除卵皮和死苗,注意 饲育环境的清洁卫生,经常刷洗槽孔,保持水流畅通。刚孵化出 来的仔鱼体质嫩弱,体色很淡,具有卵黄囊,伏卧于槽底,体长 15毫米,靠吸收卵黄囊的营养继续发育,经1620天后,卵黄囊逐渐吸收,体表黑色素增多,游动能力增强。此时若平列槽不 够使用,可移入无直射光的稚鱼池中继续吸收卵黄囊,使空出的平列槽继续放入即将出膜的发眼卵,周而复始循环使用。对不同发育阶段的虹鳟称呼如下:孵出至上浮,称为仔鱼; 上浮至摄饵,称为上浮稚鱼;摄食至5个月龄左右(体重10

42、克左 右),称为稚鱼;5个月龄至周年,称为当年鱼;12周年,称 为一龄鱼。6.1.4.2虹鳟鱼的养殖技术1、养殖场地的选择和设置1)养殖场地的选择养殖场是开展虹鳟鱼养殖的场所。 在场址的选择过程中,对 自然条件调查的目的是要选择为虹鳟鱼提供一系列良好的生态 环境,满足其正常生长、发育、繁殖不同阶段的需要,同时还要 有利于生产管理,以提高经济效益。场地的选择,首要条件之一是水源,包括水量、周年水温变化及水质条件等。虹鳟鱼养殖一般均采取流水高密度饲养法, 因此水流量大小 就限定了养殖水面的规模。 一般情况下,建设600平方米养殖水 面,每秒注水量为100升才能保证水的交换量。虹鳟鱼对养殖水温的要求

43、范围为 720C,因此要了解一年 中气温最高时和最低时所测水温的指标,最高水温超过22 C即对养殖虹鳟鱼造成威胁,低于 7C则会造成虹鳟鱼食欲减退、生 长缓慢。水质条件是一个重要内容,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虹鳟 鱼养殖生产的成功与失败。溶氧量一般要求在6毫克/升以上,9毫克/升时虹鳟生长较 快;低于4.3毫克/升,鱼鳃长时间外张,随即会出现死亡,低 于3毫克/升时则会大批死亡。水色要清净透明,虹鳟喜清净而 透明的水,色度一般低于30度,水中悬浮物应小于15毫克/升。 水中的化学物质,应符合渔业用水的部颁标准范围。在水源与水环境已具备条件的情况下, 要考虑充分利用地势,造成一定量 的跌水和流速,做

44、到排灌自流,减少提水动力,以降低生产成本。另外,交通条件、电源动力等也应一并考虑。2)养殖场的设置鱼池的种类和大小在虹鳟鱼养殖中,养鱼池的种类按使 用目的一般可分为鱼苗池、鱼种池、成鱼池和亲鱼池。在实际生 产中,可以根据需要适当交替使用。 鱼池的大小要根据当地的实 际情况来确定。一般鱼苗池面积1030平方米,水深2040厘 米;鱼种池面积50100平方米,水深4060厘米;成鱼池面 积100200平方米,水深 6080厘米;亲鱼池面积 100300 平方米,水深80100厘米。鱼池的高度应高出水面 2030厘 米。鱼池的形状虹鳟鱼养殖池有圆形、六角形、长方形等, 以长方形池较为实用。鱼池长宽比

45、例一般为1 : 5&总的要求是水流必须畅通,没有死角,饲养管理方便和便于捕捞。鱼池一般建成水泥池,便于清洁和管理,适于高密度放养。在鱼池的排布上,并联水池的饲养效果较串联水池为佳。若水量充足,地形地势许可,可全部采用并联水池的形式。但为了充分 利用水量,通常多采用鱼苗、鱼种池并联形式,亲鱼池、成鱼池 采用串联形式。串联形式一般不超过 3个。鱼池要有进排水口, 安装拦鱼网。池底一般要有 1/100的坡度,便于清理污物。2、鱼苗培养上浮鱼苗开食的最初一个月是虹鳟养殖中难度最大、技术性最强的阶段,这一阶段首先要注重成活,其次是成长。由于鱼苗 规格越大生命力越强,而且鱼苗长的快慢将直接影响今后的生 长

46、,因此对上浮苗的成长不能忽视。刚孵出的鱼苗很嫩弱,趋暗怕光,活动缓慢,因有卵黄囊供 给营养,此时不需投饵。当卵黄囊吸收 2/3以上,大部分鱼苗开 始上浮觅食,此时要及时投喂营养丰富而且容易消化的食物,否则容易引起黑瘪病造成死亡。开始时可以投喂鸡蛋黄、水蚤、丝蚯蚓等,也可投喂牲畜肝脏和生鲜鱼肉等。饵料可以用0.4毫米 网眼的细筛过后投喂,也可以涂抹在细铁丝网上挂在池中,让鱼苗自行取食。每天需投喂68次,每天投饵量为鱼体总重的10%-12%经20天的饲养后,一般体长达 2.5厘米,体重达0.2克, 可以转到鱼种池内饲养。3、鱼种培育鱼苗、鱼种的放养密度随鱼的规格、水温和注水量的不同而异。鱼苗通常在

47、水温略偏低的条件下饲养不易得病,成活率高。 平均体重达到1克,在15C水温下从开食起约需 60天,在10C 水温下约需75天。再经2030天,体重可达2克。随着鱼苗的 成长和游泳能力的增强,可以适当增大水量。放养密度和所需水 量见表6-3 。表6-3 每饲养10万尾虹鳟鱼苗所需面积和水量鱼苗规格所需面积密度注水量(升/秒)(克)(米2)(尾/米2)5C10C15C1601 6001232801 20023651001 0003714101258007152615160625922392017058812295225200500153562虹鳟鱼苗鱼种越小,其饲料中的蛋白质需要量越多, 饲料转

48、换率越高。随着苗种的成长,可逐渐减少饲料中鱼粉等动物蛋白 的含量,增加植物蛋白的比例。苗种用的全价饲料,其营养成分为粗蛋白40%-50%粗脂肪4%- 15% 粗纤维1%- 3% 粗灰分10%- 16% 水分8%- 12%虹鳟鱼饲料多加工成颗粒或碎粒状,投饵量根据鱼体规格和 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投饵率见表 6-4。在饲养过程中,由于苗种的体质和摄食能力不同等原因,生长不一致,鱼体有大有小,因此当鱼苗长到2克时需要进行筛选 分离工作。将筛选的苗种,按大小不同规格分别饲养,以防大鱼 争食,影响小鱼生长。筛选工作每 20天至40天可进行一次,并 根据苗种个体大小调整放养密度。表6-4虹鳟苗种的日投饵率(

49、饲料干重占鱼重的百分率)苗种平均规格日平均水温日投喂次数粒径(毫米)重(克)长(厘米)6C8C10C12C14C16C0.22.52.22.63.03.54.14.760.50.2 0.52.5 3.52.12.52.93.43.94.560.5 0.90.5 2.53.5 61.92.12.63.03.54.540.9 1.52.5 126101.51.72.02.22.63.031.5 2.412 3210 141.11.31.51.72.02.222.4 3.04、成鱼饲养为了得到较高的养鳟效益, 需要在有限的鱼池面积、用水量 方面争取获得最大的生产量。为此,应在全部鱼池里经常保持最 大

50、饲养密度和良好的饲料效益,使虹鳟鱼健康地成长。由于水量供给主要是氧气的供给,而氧气又和温度有关,因此水量、温度 和氧气是影响饲养密度的三大要素。虹鳟鱼的饲养密度及所需水量见表6-5 :表6-5虹鳟的饲养密度与所需水量规格(克)2所需面积(米)2密度(尾/米)注水量(升/秒)5C10C15C20 C4026637521478914850334299235998185604002502862117199704352303173136231805331883683155265906001674193176300100665150461041963331501 00010060132254428200

51、1 3307578154270500饲料是高密度养成的关键。由于密养条件下鱼类的营养完全 依赖于所摄取的人工饲料, 所以饲料的质量是关键。为了使饲料 的营养能满足鱼类生长的需求, 通过科学配合使饲料中的蛋白质 含量达到虹鳟鱼的需要量, 使必需氨基酸保持平衡, 提高饲料中 蛋白质的营养价。虹鳟鱼鱼种和成鱼用的全价饲料,其营养成分中粗蛋白为40%- 45% 粗脂肪为6%- 16% 粗纤维为2%- 5% 灰分5%- 13% 水分8%- 12%日投饵量一般不超过鱼体总重的 3%每日投饵2 3次。池水的溶氧状况是密养下水质控制的重要指标, 当水量充足 时,无需增氧即可获得可观的生产量。通常注水率在 10

52、15时 饲养效益最好。注水率可由下式求得:注水量(升/秒)注水率= X 1 000饲养鱼重量(公斤)当注水率过小时,表明水量不敷使用,需通过增氧来改善池水溶氧状况,以使池水排水部的溶氧量控制在5毫克/升以上。6.1.4.3鱼病防治鱼病的防治在虹鳟鱼养殖中十分重要,尤其是高密度饲养 时,更容易发生鱼病。加强鱼病防治,尽量减少鱼病造成的损失, 是提高鱼的成活率和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鱼栖息在水中,对其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均较困难,在发现鱼病后进行治疗, 也只能挽救尚未发病或病情较轻的鱼免于死亡,对病情严重的 鱼,往往用药也难以奏效。因此控制鱼病,关键在于预防。鱼病按其病原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传染性

53、鱼病、 侵袭性鱼病和其他 因素引起的鱼病。引起虹鳟发病的因素主要有生物因素、 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 三个方面。生物因素虹鳟鱼常见病多数是由各种生物传染或侵袭鱼体所致,这些使虹鳟鱼致病的生物称为病原体。 根据目前的资料, 虹鳟鱼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蠕虫等。环境因素虹鳟鱼是变温性动物,体温随外界条件的变化 而改变,如水温的急剧变化,鱼体不能适应,可能导致各种疾病 的发生。虹鳟鱼在不同发育阶段,对水温有一定要求,水温急剧 变化,就会引起大量死亡。养鱼池流入含有各种氮化物的农用水、 农药水以及含有重金 属的工业废水等,可使池中有机物质过多,水质变坏,引起鱼生 长不良或死亡。人为因素在捕

54、捞、运输过程中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机械性损伤,鱼体受伤后极易受到水体中细菌和水霉菌的感染。饲养管理不当也会导致鱼病的发生。 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失去平衡或 缺少某种成分,会使虹鳟鱼发生营养性疾病而不能正常生长,抵抗力减弱,易感染病菌或被寄生虫侵袭。1鱼病的预防1)传染病的预防在虹鳟病害当中,病毒性鱼病威胁最大。如传染性胰脏坏死 症(IPN)、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IHN)、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病(VHS等,这些病害常会给养鳟业带来严重危害。因此,引起 各国的关注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各国虽提出一些防治措施, 但效果不佳。对上述三种病毒症主要采用预防措施,对进口发眼卵要持谨慎态度,力求购自没有病毒症的繁

55、殖场,卵运达后要用有机碘消毒处理15分钟。2)营养性疾病的预防鱼发病原因是由于饲料原料中的脂肪氧化产生的过氧化物中毒所致,因此在预防上不仅要注重配合饲料原料成分的多样, 以使多种饲料原料的营养得到互补,同时要注重配合饲料中必需 脂肪酸的质量和数量,加工过程中要添加抗氧化剂。另外,配合 饲料的保存期不可过长,以防脂肪氧化产生过氧化物引起虹鳟鱼 中毒。2、常见病的治疗1)烂鳃病;烂鳃病可以由细菌引起,也可以由寄生虫或霉菌引起。 病鱼不活泼,鳃盖外张,慢游在池边和排水口,不爱 摄食,鳃部分泌异常性粘液,并局部褪色。严重时菌体覆盖整个 鳃表面,丧失鳃的正常功能。水温49C时易发此病,以春季多见。防治方

56、法:用2 000倍的硫酸铜溶液洗浴12分钟,或按 每50公斤鱼体重加510克呋喃唑酮药饵投喂。2)节疮病:由细菌引起。在鱼躯干的局部组织上生出节疮,发病部位多在鱼体背鳍基部附近,皮下肌肉形成感染病灶,坏死溃烂,形成溃疡口。防治方法:按每50公斤鱼体重用2.5克磺胺噻唑制成药饵 投喂,每周一疗程,第一天药量加倍。3)水霉病:由于水霉菌是腐生性菌类,因此健康虹鳟鱼以 及活的发育卵一般不受其感染。虹鳟患此病多是在体表受伤后受 病原体侵袭所致。防治方法:可用43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或用10-6浓度 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0.51小时,孵化鱼卵可用5X 10-6浓度的 孔雀石绿溶液冲洗1小时。4)小瓜虫

57、病:又称白点病,是一种流行广、危害大的纤毛虫病。小瓜虫在鱼的皮肤和鳃组织中剥取细胞质为食,寄主受刺激分泌粘液包围,形成白色囊泡,呈现出许多大白点,如不及时 治疗,会造成大批死亡。防治方法:4X 10-6浓度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1小时或用1/4000浓度福尔马林溶液浸洗1小时。5)三代虫病:虫体寄生在鱼的体表,并大多数寄生在鱼的 鳃部和背鳍部。鱼鳃浮肿、鳃盖张开,鳃丝暗黑色;鱼体色暗黑 无光泽,离群缓游,病鱼不摄食,逐渐瘦弱死亡。防治方法:可用1X 10-62X 10-6浓度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 3060分钟,或用20X 10-6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 2030分 钟,也可用2%食盐溶液浸洗2分钟。

58、6.2大水面人工增殖河蟹及围网养殖技术6.2.1技术来源及水平目前省内河蟹养殖基地有可鲁克湖和贵德虎头崖水产养殖基地两处,通过几年的河蟹增养殖,河蟹养殖技术已成熟,通过 人工投喂、精细化管理、生态养殖、规范化养殖等一系列技术措 施相结合的模式进行精养示范。6.2.2技术路线项目拟从海南州贵德黄河滩地建设河蟹苗种培育基地引进扣蟹,进行大水面增殖及围网养殖河蟹。6.2.3总工艺流程围网框架制作-围网设置蟹种引进-放养(大水面投放)f日常管理(投喂、防病)f商品上市6.2.4技术方案6.2.4.1围网设置1、材料:围网材料宜使用聚乙烯网片,3 X 3网线。围网顶端防逃材料宜用檐网。围网底部防逃材料宜

59、用石笼,石笼为目大2厘米聚乙烯网片包装成圆筒形的网袋,圆筒直径10-15厘米,内装直径2-4厘米的圆石子。围网支撑材料宜用毛竹,直径8-10 厘米,长5米。捆绑材料宜选用聚乙烯绳和铁丝。2、网围面积:养殖面积以 2-4公顷为宜。3、网围形状:连片养殖,以方形为宜。4、 防逃设施:采用双层防逃围网。内围网选用网目 2厘米, 为主要防逃设施,所围水域为养殖区;外围网选用网目 3厘米, 为第二道防逃设施,检查河蟹外逃情况,阻拦漂浮物。内外网间距3-4米。围网高度在平常水位露出水面 1.5米。在内围网顶端 再缝上1米宽的檐网,檐网与围网夹角50 -70。为确保安全, 在内围网顶端内侧再加高 25厘米的

60、光滑钙塑板,或在檐网中间 再悬挂高25厘米的光滑钙塑板。网围下端与石笼缝合。檐网与 内围网顶端相连接成防逃盖网,宽度1米,防逃盖网与内围网形成檐状。5、 安装:用毛竹打桩,竹桩间隔 2-3米,入土深度1.5米。 将网围的上、中、下纲牢牢挂绑在桩上,竹桩间隔分布于围网内 外两侧。石笼要求全部压入底泥中。6242蟹种放养1、种源选择:放养蟹种前用丝网、地笼等渔具将网围养殖区域内的敌害动物捕尽。种源为1龄中华绒螯蟹。种质要求性未 成熟,规格均匀,体质健壮,活动敏捷,附肢完整,足爪无损,色泽光洁,无附着物,无病害。背部颜色呈黄色,或黄中夹杂少 量的淡绿色。雄蟹螯足上的绒毛连续分布不完全,步足刚毛短而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