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近代民居的类型与特征探析(文稿)_第1页
辽宁近代民居的类型与特征探析(文稿)_第2页
辽宁近代民居的类型与特征探析(文稿)_第3页
辽宁近代民居的类型与特征探析(文稿)_第4页
辽宁近代民居的类型与特征探析(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辽沈近代民居的类型与特征探析1汝军红张永锋( 1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110168; 2 沈阳绿萌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100016)摘要 :近代东北在文化多元融合的背景下演化发展,尤其在传统地域文化、移民文化、殖民文化及近代工业文明的侵入影响下,近代东北民居建筑发展呈现自律开放、中西融合和多元发展格局,在辽沈地区主要形成地域传统式、中西结合式和西方移植式三种类型。本文结合近代东北建筑发展的自然、社会和文化因素对上述民居建筑的类型和特征进行探讨。关键词 :近代民居传统建筑洋风建筑西洋古典 引言在近代,外国列强的入侵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各沿海城市的开埠,中西文化在多元融合中

2、滋生和发展,各种要素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相互融合,近代的中国建筑发展呈现出多样性特点。在西方建筑文化的影响与推动下,近代的建筑文化演进历程经过了自律期、开放期和交融期三个不同阶段。在近代建筑发展蜕变过程中,一方面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延续与发展;另一方面主要是西方建筑风格的传播与影响,两种趋势相互作用、相互融合,构成了近代建筑发展的主线。辽沈近代民居建筑的发展同样呈现出从早期对西方建筑形式的模仿与变异,逐渐发展到后来中西方建筑风格的交汇与融合。在自律、模仿与融合中形成地域传统式、中西结合式和西方移植式三种基本民居类型,并各自表现出独特的风格和特征。1、地域传统式东北地区独特的民居建筑形态是长期受

3、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固有的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逐步形成和发展下来的,并由此衍生了独具东北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文化。辽沈近代传统民居大多分布在明清时期的古城、重镇, 其建筑单元组织主要以院落式为主,根据所处的空间环境不同,有四合院、三合院等,受规模等级限制有一进、两进及多进院落。 单体建筑多为五间或三间;墙为青砖或青砖与毛石合砌,木架瓦顶,室内多为南北炕。在近代, 上述集中在乡村和城市边远区的民居建筑在形态上改变并不大,而在城区内的传统型民居随着近代社会的发展,尤其在生活方式、观念意识及建造技术的改变,出现院落布局变化和内部功能空间的逐步改造。基金项目: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科研课题(课题

4、编号2014-R2-035)作者简介:汝军红(1972.01),男,甘肃平凉人,博士、教授。比较典型的传统式近代民居建筑如铁岭郝浴故居(银冈书院)。 郝浴是移民中的典型代表。他于清初迁至铁岭,在铁岭城南门右侧择地筑室,教授学徒礼乐诗书,后来他将宅院赠给当地作为书院,取名为“银冈书院”。典型传统东北二进套院的郝浴故居,面阔三间,房前挂有郝浴自题草书 “致知格物之堂”匾额。 外院为合院形式,围合出开阔的空间,内院与前院相互连通,公共空间和建筑整体上轴线清晰。正房内部空间格局亦呈现出十分清晰的轴线对称形式,仍然受到社会活动及礼制的制约,保持重视中心堂室的姿态。从郝宅的平面图上可以看到(图1011),

5、正房室内空间的划分也是极工整对称的,至于处于内院的厢房建筑已经退化为地方性且生活化的空间形式重视两边炕面界面而非形式中心,在室内空间的划分上和正房保持了一致。从外院剖面可以看出两边外屋相对低矮,坡屋顶有利于外院采光,保证了建筑物生活的日照要求(图12) ,充分体现了严寒地区建筑的地域性特征。建筑立面形态是硬山形式,材料是青砖,屋顶铺瓦,界面整体完整厚实。在屋顶与山墙交接处有樨头作为衔接,一方面作为挑檐的承重构件;另一方面强调了顶与墙的连续(图1314)。这样的建筑形式也体现了建筑中的形式与功能的统一。2、中西结合式近代中西结合式民居是指在近代开埠城市形成、并受西方古典建筑影响的殖民地居住建筑样

6、式。主要有传统演化型、“洋风”型、西洋古典型及折中混合型几种样式。建成于 1918 年的沈阳张氏帅府小青楼(见图-1 ) ,建筑采用青砖青瓦建造,它是一座传统砖木结构居住建筑,但在风格上受西式建筑影响,采用上下两层五开间砖木结构,是近代传统民居建筑转型发展的典型代表。小青楼建筑平面呈“U”字形,空间组织紧凑、立面造型独特。整座楼中间为两层高门楼,其正面朱漆廊柱、雕梁画栋、彩绘雀替,采用了大量的木雕、砖雕等中国传统工艺,体现出传统的中国建筑风格;而另一方面,二楼设有外廊式阳台, “小青楼枭混线条的雕饰、窗口饰以镇石、 楼后顶部砌有环形女儿墙等手法则是典型的西洋风格。小青楼作为近代官邸建筑,是一座

7、近代中西合璧式传统型建筑,整组构图搭配和谐,布局严谨对称,具有较强的艺术观赏性和浓郁的中国韵味”1。“洋风” 建筑的风格特点主要是在传统建筑的结构和材料的基础上,立面模仿或移植西方古典建筑构图形式而进行的设计,由于工匠仅仅是一种形式的模仿和移植,并不了解其本质, 对形式的理解和表现是表面的和随意的,甚至可以加入许多中国传统的装饰。在沈阳的官邸建筑中,洋风建筑风格的代表是张作霖帅府中的大青楼( 图 2) 。大青楼是帅府的行政和生活中心,整个建筑以沈阳传统青砖为建筑材料,有拱券、柱式、大门廊、山花和女儿墙,模仿了古罗马建筑风格22 。西洋古典式多层官邸建筑多数采用中轴基本对称的样式,建筑平面呈长方

8、形或“凸”、“凹”等变异长方形,有较明确的中轴线,使建筑具有庄重感,但内部空间不完全对称,分割自由灵活,使用方便,如杨宇霆公馆(见图 -3 ) ; 采用标准较高的庭院式独立住宅,面积、体量都比较大,建筑的层数增加至二到三层,追求豪华气派。折中主义风格的建筑是以西方古典建筑为蓝本, 往往是多种风格及符号融合在一起,故又被称为“集仿主义”。以沈阳于济川官邸(见图 -4 ) 、张廷栋寓所等建筑为代表。于济川公馆,始建于上世纪20 年代,为坐北朝南的砖混结构建筑,地面三层,地下一层。主楼门厅以对称式十级楼梯弧旋通入楼内,楼体正中上下三层及左右两侧均有宝瓶式的雕空栏杆,十分华美大方,整体建筑大方、美观。

9、3、西方移植式受近代殖民地影响,辽宁近代西方移植型民居主要有沙俄 “木刻楞”式和日式两种,前者主要移植于沙俄的 “木刻楞”建筑,它在结构形式上有原木房、木板房和有木雕门窗装饰的板壁抹灰等几种建筑形式。日式民居主要以满铁附属地社宅和现代“和式”住宅为主。“木刻楞”建筑“木刻楞”建筑是沙俄式民居的典型代表,沙俄 “木刻楞”民居院落总体布局为长方形,平行道路布置。其庭院为典型的俄国“乌恰式”规划,庭院南北临街设门,建筑与街坊形成长方形的网格系统,通过缩小街坊面积以获得更多的临街面和延长街路,带有近代殖民主义城市规划的影响。在建筑平面布局中,突出以“十字式”布局及两侧设门的特点,这是传统俄罗斯建筑惯用

10、的手法。目前在大连胜利桥北俄罗斯风情街及旅顺相对保留了较完整的沙俄式住宅。大连各式沙俄式民居,尤其板壁式尖顶楼房和红砖坡顶建筑存留较多。沙俄式民居构遵循了沙俄 “木刻楞”建筑的制式原则,屋顶采用铁皮瓦大坡屋顶, 举架较高。山墙顶部和屋顶中间设置制式不一的通风天窗,形成沙俄式民居特有的尖顶屋面和老虎窗,并利于采光和通风。另外,沙俄式民居基础采用石砌地层,下部空间作为储藏室,这样可缩小季节性温差带给建筑的负面影响。沙俄式“木刻楞”建筑整体结构采用木构架和原木叠剁组成,外观质朴、造型简洁,无华丽装饰。建筑平面呈品字形,建筑规模不大,但整体结构完整、布局紧凑。后来的折衷式沙俄住宅结构体系已由木构发展为

11、砖木和砖石混结构,异化后的沙俄折衷式民居在建造中主要有板条抹灰罩面样式和红砖砌筑白色线脚装饰两种样式(图5)。前者用板条取代壁板,内部圆木立柱支撑形成骨架,外立面木板改成菱形分布宽度不等的灰条。后者接近西洋古典建筑样式,整体造型保留天窗和大屋顶的传统,建筑轮廓丰富,而建筑外观采用抹灰罩面和 TOC o 1-5 h z 红砖砌筑工艺。此种建筑的门廊和窗口仍保持俄式木构建筑特色 叶凡 中国北方俄式民居建筑“木刻楞”的探析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2009 年 5 期日式民居满铁社宅是东北近代最早实行标准化户型设计和施工的住宅群, 它们是和式( 日本式 ) 和洋式 ( 西洋式 ) 的形式折衷,

12、即室内保留日本传统民居木构建筑下的生活形态, 而围护结构, 如墙体和屋顶则以现代材料和技术进行建造。和式民居主要是由来自日本的官员、商贾自主建造,反映出日式建筑的空间特点和外观造型审美。日式民居主要分布于辽宁、大连等地的“南满洲铁道附属地”,满铁附属地日式住宅的建造实行标准化的类型和建筑构件。首先在整体布局规划上,以标准型住宅为基本单元,进行多样化的小区规划布局。通过不同类型的组合,获得了建筑群体风貌的多样化。在外部空间布局方面,每一栋住宅都有矮墙分隔的庭院, 庭院的形状因地形而异( 如图 10) 4 。其次在立面及细部装饰上采取各种变化的形式:屋顶采用了悬山顶、硬山顶、 小檐顶;窗楣采用了带

13、窗套的、不带窗套的;墙身材料和颜色采用清水墙、混水墙。同时重视室内细部处理,并表现出浓郁的日本民族风格和精细的材料装饰功能:以白色为基调的四壁和天花, 有水平与竖向的深褐色木线, 划分细密的格窗、格门 , 以圆为母题的壁柜把手以及地面铺置的榻榻米等等 , 无一不流露着和风建筑的特征。在内部空间布局方面,满铁社宅的平面形式变化不大, 表现出集中紧凑的特点。住宅多为内走廊式,南向房间进深大, 北向房间进深小,不同标准的独立式住宅其内部房间数量、大小及样式均有区别。由于日本人的近代“和洋折中”的起居方式 , 住宅设计中洋室、和室两种不同风格的空间同时出现。日式住宅在建造上的共同特点是:采用砖木结构体

14、系,灰色平瓦屋顶,绿色油漆的木质檐口、窗框, 水泥砂浆罩面,墙基砌饰石块或面砖,屋顶均为一、二层坡顶组合,地层架空,靠简单的体量变化、凹凸形成丰富的形体。代表建筑为特甲型满铁社宅(图10),特甲型住宅供社长级别居住,庭院总平面如图8所示。 建筑布置在庭院的一角靠近道路的一侧,建筑四周有石铺甬路环绕。庭院内配置多样的绿化。 整个庭院空间自然流畅, 绿化与建筑有机组织, 在城市之中创造出一方密切接触自然具有良好生态条件的半人工环境。住宅内部空间组织为走廊式. 从外观上看, 建筑形体的封闭性较强, 而内部空间则非常开敞流动。特甲型住宅设客厅、餐厅两间洋室, 其余为和室。客厅以壁炉为视觉中心组织空间,

15、壁炉位于墙面的中央, 略突出于墙面, 没有烟道, 这种假壁炉设计精巧。和室中的“床之间”凹进的小间( 其内悬挂字画), 小间底面高出室内地坪, 所以称之为“床”, 其上摆设花瓶等器具,整体空间给人以朴素自然之感, 反映了日本人道法自然的哲学观。另外,位于沈阳市和平区桂林街89-3 号(图 11,12)的陈云故居也是日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建筑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该建筑为日式砖木结构,建筑整体古朴简洁,高二层。建筑采用了木头、泥土和纸张等建筑材料,屋顶坡度较大,屋顶甚至比整个房屋高出1/2 。建筑内部装饰以直线型为主,很少采用曲线,没有拱形结构,整体简洁。平面采用对称式布局形式,运用楼梯间进行建筑内

16、部空间的分隔和联系。主要的起居空间采用 “和式”空间格局,并在空间组合中体现出开放流动的布局特色。立面采用折面大坡屋顶和暴露的木构架形成自然质朴的建筑风格特征,低矮的窗台和厚重的基座体现出建筑的与环境良好的融合关系。“满铁”附属地的规划建设开辟了沈阳城市新的形态,尤其是规划建设的“满铁”社宅, 是中国最早的按现代规划思想规划的大规模住宅区,反映了现代主义的机器模式对于快速和均等空间的分割,便于管理物和人的流动,有利于局部自治以保护自由性和适应性。而独立和式住宅充分结合了地域性特色和原有的空间特色。结语: 辽宁近代民居建筑具有较高的本土化程度,同时它又是中国近代建筑的一个节点和侧面,从对它的分析,我们应该看到西方建筑文化在进入中国过程中被吸收、被改造的本土化现实。这是中国建筑文化吸纳外来文化的重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