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海历史的童年建平西校 黄颖华第一部分 教学设计一、教材和学情分析:本教材是初一年级乡土史的开卷篇。从内容上看,本课分为三目,分别介绍了上海的形成、 发展和繁荣。 教学的基本目标就是引导学生能清楚地了解上海是如何从一个鄙野小滩涂一步一步发展成为重要的经济中心的。由于我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对乡土史知识的储备并不多。但他们的兴趣广泛,争强好胜, 有较强的探究欲望, 对自己身边的或经历过事物的却多有兴起, 有的还耳熟能详。二、设计思路由于历史和现实是相通的,对于乡土史的教学,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嫁接好历史与现实的“桥梁”,引导从生活中切入历史,追思历史,不仅激起学生的了解和探究历史的兴趣,
2、还能引导学生思考一些历史现象和问题, 进而在感悟、 认知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三、教学目标:知道:福泉山遗址、上海称谓由来、上海地区的海陆变迁。了解:上海历史演变的概况技能:在地图上找到不同时期的上海海陆界限以及重要古迹。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上海历史的沿革。教学难点:上海历史与上海城市特质关系五、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 2008 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北京成了全球瞩目的焦点。两年后将会有另一场盛会,谁能告诉我是什么盛会呢?(学生回答)师:对, 2010 年世博会,历史上又称作万国博览会,届时将会有世界各地的客人来到上海。作为上海的中学生,你们将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师
3、: 假如届时你是个世博小导游, 国际客人想请你介绍一个最能代表上海风貌的标志建筑,你准备选择什么?如何给来宾介绍?(学生进行讨论、回答)东方明珠;外滩;金茂大厦;外摆渡桥;新天地;一大会址(一)今天的上海:可以让学生上台,利用 GOOGLE 电子地图寻找到上海的位置,结合地图描述上海。简要介绍上海的地理位置:位于长江三角洲东缘,平均海拔高度4 米左右,东临东海,南靠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为长江入海口。上海所在的江南地区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1949 年上海人口达到 500 多万。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上海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城区迅速拓展,国民生产总值每年以两位
4、数的速度增长,人口达到 1660 万人。如今的上海,正日益成为太平洋西岸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介绍今天的上海:请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材料或图片,上台向大家介绍展示今天上海繁荣兴盛的景象。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如上海的交通、文化、经济等方面。 )师:假如客人在了解了这些名胜之后,还想了解这些上海的过去,你如何满足来宾呢?(二)昨天的上海:师:上海之根在哪里呢?请同学阅读教材,并在地图上找到。、 上海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福泉山(板书)师: 如果把上海的成长看做一个人生, 上海的成长有哪些重要经历呢?请同学阅读教材, 为上海的成长做个简历(或大事年表) 。2 、 上海的成长(引导学生解说自己的发现并
5、在历史地图上指出) (1)6000年一 4000 年前上海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文化遗址是青浦福泉山古文化遗址。2 )商代吴王寿梦在今天的松江地区建造华亭,故松江在古代被称为华亭。3 )战国时楚国贵族黄歇被封于江南,称为春申君。后“申”即成为上海的简称之一。4 )晋朝时,这一地区已兴起不少渔村,渔民们打渔为生。 “吴中买鱼论斗” ,过着自足的渔家生活。人们使用的一种捕鱼工具称“禧”。5 )唐朝公元751 年,设立华亭县,县治在今松江区政府所在地。6 )宋代,随着南方地区航运事业的发达,上海地区因吴淞江等而成为港口,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先后设立青龙镇和上海镇。(7) 元代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元朝
6、政府升华亭县为松江府,上海镇随之于1291 年升为上海县,隶属于松江府。( 8 )明清现今的松江地区成为全国棉纺织业的中心。(根据学生活动,教师做适当点拨,根据时序,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整理即可) 师: 上海的历史虽然较悠久, 但是作为一座城市或大都市的却显得很年轻, 以致还有很多人说上海是座年轻城市。 你知道上海的建城史开始于何时?建城后上海社会经济发展有何变化呢?引导学生思考: 建城与抗倭有关,并寻找与抗倭相关的遗址, 以佐证历史; 建城以后上海的手工业和商业有了较大发展,引导学生探究原因是什么?小结: 上海是从一个鄙野小滩涂一步一步发展成为今天中国最大的、 繁华的大都市。 究其原因, 除了历
7、史赋予的契机和勤劳的人民外, 还与上海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的。 上海滩造就了海纳百川、 善于吸收和学习先进的事物是上海这座城市的特质, 这也是上海在近代后能领导潮流的精神之所在,也是我们今天引以自豪的海派文化的精髓。世博选择上海, 对上海来说又是一个学习世界各国先进东西的机会。 同学们, 到世博举办时,你对什么最感兴趣,你想了解些什么呢?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城市更美好?课后作业(任选一题) :1、在历史地图上寻找上海的海陆变迁位置。2、探究学校或社区的历史沿革。3、设计一个寻找上海之根的旅游方案图第二部分 参赛感言2009 年 3 月 13 日下午我本着学习、体验、检验的心情,愉快的参
8、加了浦东新区历史学科中青年教学设计比赛活动。复赛是当场书写教学设计,也不需要什么准备,而且大家都一样,相对而言比较客观、比较公正。事先也准备了一些书籍和电子资料,结果比赛的内容还是出乎自己的意料之外,初中比赛的内容是乡土史的第一专题。 拿到题目后, 我先是木讷了十来分钟, 因为发现自己带的资料一点都不能派上用处,而自己对于上海乡土史的内容,也不不熟悉。作为上海的老师,了解自己的家乡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在平时往往忽略了这些地方,在比赛的时候,苦于没有任何资料,又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一开始真有些着急的。但经过几分钟思考,我也逐渐有了自信,吃透教材所传递的信息,不要一心写什么拓展课、研究课,写
9、好一篇基础课的教案也许更为实际。通过分析教材, 我觉得从学生熟悉的世博会切入新课, 把上海的现在和过去进行一番比较, 以世博小导游的身份引导学生参与教学, 感觉思路和线索清楚多了。 遗憾的是时间太过紧张,语言的组织还不够精练, 教学流程还显得有点粗糙。虽然如此,这篇教学设计是我即兴而作,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我平时的教学思想和认知水平。现在和各路高手在一起切磋比赛,也是自我学习的一个过程, 让自己看清楚自己的长处, 也看清自己不足的地方还有很多, 今后应该从哪些地方加强锻炼。赛后也同其他学校的老师进行了交流,也谈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公开课都是经过精心的准备和反复的演练才完成的,往往一节课里凝聚了指导
10、老师、教研组全体老师的心血,而最终站在讲台上的那个自己成了最后获得收获的人,这其实应该算是集体的功劳。而当场设计的这一模式则更能代表个人,我挺喜欢这一形式。我想,不管比赛结果如何, 希望以后能够积极参加一些区里组织的比赛和活动,不断地提高自己,鞭策自己,也希望能得到专家的指导,谢谢!第三部分教学点评乡土历史是学生最为熟悉, 距离最近的历史,其独具的地域特色和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由点到面、循序渐进的学习心理,易于被学生接受。乡土历史 的教学设计要关注乡土历史与通史内容的联系,从通史的高度理解、掌握乡土历史的内容, 做到流有源,枝有根。本案设计有两个细节可圈可点。一是课前收集有关上海的各类资料、课后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了解社区,进而动手设计旅游图;二是创设问题情境,结合时代内容,引导学 生进行思考归纳分析归纳总结。第一个活动设计有助于学生初步收集资料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个过程也提供一个学生与人交流、合作学习的机会。第二个活动设计有助于教师把热爱上海置于热爱祖国的整体中来讲述,把上海的历史同祖国的历史发展结合起来,帮助学生从局部到整体,从基础通史课到拓展乡土课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移动电商应用开发方案
- 诗歌探究型学习活动设计方案
- 电商行业快速配送方案
- 音频线细分市场深度研究报告
- 卸胎铁棒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非金属制固定式毛巾分配器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外墙真石漆施工后期维护方案
- 龙涎香市场发展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 玩具音乐盒娱乐用品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行李箱用便携式数字秤商业机会挖掘与战略布局策略研究报告
- 语文教学常规检查表
- “思政”课社会实践
- 临时用电漏电保护器运行检测记录表
- 复杂性尿路感染
-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
- 膀胱癌综合治疗新进展
- 音乐ppt课件《小小的船》
- 中药传统技能大赛(高职组)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疏浚与吹填技术
- 红十字救护员知识考试复习题库200题(含答案)
- 井冈山斗争和井冈山精神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