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对湖北省2004年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的计量分析论文摘要:农户收入增长问题是农户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当前整个经济开展和社会稳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考察有助于实现农户收入的持续提高。本文利用湖北2004年农村固定观察点900个农户的调查资料,对影响农户收入因素包括环境、资产、家庭和经营等相关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并定量分析了各种因素的作用程度。本研究的目的是发现影响农户收入的微观因素,为政府持续提高农户收入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关键词:农户收入;湖北;影响因素一、引言农户收入增长问题是农户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当前整个经济开展和
2、社会稳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考察有助于认识当前农村的收入分配问题和实现农户收入的持续提高。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如林毅夫2001将制约农户收入增长的因素归结为农村根底设施建设的滞后,认为加强农村根底设施建设是增加农户收入的重要途径。许经勇等2001研究了农户收入增长的阶段性特征,尚启君1998探讨了农户收入增长的阶段性变化原因,陈吉元(1998)较早地探讨了农户收入增长的体制性因素。周其仁2001那么从产权经济的角度研究得出影响产权界定明晰的一系列制度因素越来越阻碍农户收入的增长,科技论文要增加农户收入那么应从产权明晰入手。这些研究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研究方
3、法一般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严格的计量检验;二是研究手段局限于采用时序资料进行分析,缺乏截面数据的支撑;三是研究范围局限于农户或农业内部诸因素,而对影响农户收入增长的自然区位条件、制度资源分布等因素考虑较少1。农户是农村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是广阔农村投资、生产与消费等经济活动的微观行为主体,是农业生产中最根本的决策单元【2】。因此,农户的经济收入取决于他的生产经营和家庭成员的就业状况以及所处的自然环境和根底设施,而经营什么、从事何种工作又由各个家庭及其成员拥有的资本总量决定,其中包括以教育为主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政治资本和其他经济资源。那么,各种因素对农户收入有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影响有多大正是本
4、文要讨论的问题。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拟采用多元统计方法,以湖北省2003年农村固定观察点90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对影响农户收入有关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并提出政策性建议。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局部是模型的设定与变量的选择;第三局部进行模型的求解,报告计量结果并解释;第四局部那么作出简短的结论及评述。二、模型与变量一变量的选择农户收入的度量通常采用农户家庭纯收入指标,家庭纯收入家庭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税收上交给集体的承包任务调查补贴。对于自变量的选择,通过屡次比拟分析多个变量的试算结果,最后选定了以下几个变量作为农户收入函数的解释变量:1、环境因素。主要是考
5、察地势、根底设施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此处我们用地势虚拟变量Z1和Z2:,2、资产因素。资产是农民家庭以往收入的沉淀,是农民从事经济活动的结果,也是影响农民人均纯收入的重要因素。1年末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X1。年末生产性固定资产包括种畜、役畜、产品畜、大中型铁木农机具、农林牧副渔动力机械和生产性用房等,这是农户投资行为的重要方面。2非生产性固定资产,用年末住房价值X2来表示。农户既是一个生产单位,又是一个消费单位,在农户调查中虽然可以获取农户全部资产的数据,但是要严格区分生产性与非生产性固定资产往往是比拟困难的。本文借鉴陈传波等的研究3,将农户的年末住房价值作为非生产性固定资产进行考察。3年初
6、所经营的土地面积X3。尽管说现在农民的兼业比拟兴旺,许多农户收入主要不来源于农业,但毕竟土地仍旧是农户收入的一项来源,对于纯农户来说甚至还是家庭收入中最重要的因素。3、家庭因素1家庭规模,用每户人数X4表示。根据农户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在农户家庭扩展阶段,随着家庭子女数量的不断增多,家庭的人口负担越来越重,农户经济增长与开展受家庭消费人口负担影响,家庭经济状况总体处于较低的水平。随着家庭消费人口负担减轻,当最后一个子女由纯消费人口转为劳动消费人口止,家庭经济状况明显好转,而到了家庭缩减阶段,家庭经济状况那么再次出现恶化。这意味着农户纯收入水平与家庭规模呈一定正相关关系,因为在家庭扩展初期和家庭收
7、缩之后,家庭人口都较少,而在完成扩展又未另立新户之前,家庭人口规模最大。2劳动力素质,用家庭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X5表示。教育对收入的影响可能是双向的,这主要是因教育是一种长期投资,花在子女教育上的支出在短期内可能不会获得收入,但教育支出会挤占可用于当前生产的投资。同时在教育投资阶段,受教育者必须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还要支付较高的学习费用,其时机本钱和直接本钱都较大。然而一旦形成人力资本,将给投资者带来较高的回报。4、经营因素1支出因素,这里用家庭经营费用表示X6。家庭经营费用支出包括农户从事农工商等各业的支出,费用支出与纯收入成正比关系。其中在农业生产支出中包括化肥、饼肥、农药、地膜、生产用
8、柴油和生产用汽油等。2收入来源虚拟变量Z3:3全家劳动力外出从业时间X74全家外出从业劳动人数X85是否兼业虚拟变量Z4:二模型中所用自变量的粗略描述表1 自变量的粗略描述变量单位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方差年末拥有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X1元2634.737464125022502102年末拥有住房价值(X2)元20655.8510001128003.69E+08年初经营耕地面积X3亩4.1215050.9103.284315每户人数X4人3.86182.000404家庭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X5年4.8506431.510.56.043475经营费用X6元1746.2106072037693858全家
9、外出劳动力人数X7人0.71030.834242全家外出人员劳动时间X8小时166.42088048481.24三模型设定以前文中有关因素为自变量,以家庭纯收入为因变量,建立如下多元回归模型:INCOME01X12 X23X34X45X56X67X78X81 Z12 Z23 Z33 Z4其中,0为常数项,i(i=1,2,8),ii=1,2,4,为随机扰动项。三、模型的求解与结果分析一模型的求解用OLS方法,应用SPSS11.0软件估计参数,得到参数估计值和统计检验指标如表1。为了阅读的方便,所有变量均用文字表述。表2 农户收入影响因素模型自变量系数T值Sig.常数项98.476.130.897
10、是否平原2127.5904.861.000是否丘陵2073.4735.313.000年末拥有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元.0862.758.006年末拥有住房价值元.0686.555.000年初经营耕地面积亩37.223.635.525每户人数人1430.09610.897.000家庭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年169.3362.424.016经营费用元.1103.363.001收入来源-2279.355-5.728.000全家外出劳动力人数人-956.255-2.670.008全家外出人员劳动时间天8.0996.231.000是否兼业-109.911-.269.788从计算结果看: R20.427,说明模
11、型中包含的变量解释了因变量总方差变化的41.9%,对于横截面数据而言,拟合优度已算较高;F50.850,Sig=0.000二对模型结果的解释1、地势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在1%的显著水平下,虚拟变量Z1、Z2都是统计学上显著的,因此地势对农户收入有着重要的影响。相对于基准类山区而言,丘陵地区每户家庭纯收入比山区高出2073.473元,平原地区比山区高出2127.59元。这主要是因为平原和丘陵相比于山区根底设施为好,交通方便,土地成块有利于耕作所致。2、资产因素对农户收入的影响1年末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是以前年份农户投资行为的沉淀农户,对于农户收入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每增加l元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当
12、年可获得0.086元纯收入,投资收益率为8.6%,其收益率还是相当可观的。2一般来说,非生产性固定资产与纯收入可能成反比关系,因为在农户对固定资产投资额一定的前提下,非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会对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形成挤出效应。但分析结果说明,年末住房价值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为正,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农户生产性固定资产很少,而且投资于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意识并不强,非生产性投资并未真正对生产性投资形成挤出效应。另一个可能解释是农户小生产的特点决定其生存型的经济结构,住房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户的收入水平,即收入水平增加,农户倾向于改善其居住条件,因而系数为正3。3农户每增加一亩耕地所带来的纯收入仅有37.22
13、3元,可见农民耕作土地所带来的收入已经很少了,另外,年初经营耕地面积的T检验值仅有0.635,说明农户家庭纯收入与年初经营耕地面积的关系并不密切,也反映出农民家庭纯收入已经很大程度上不取决于农业,而更多地取决于其他收入。3、家庭因素对农户收入的影响1尽管说家庭规模大小与人均纯收入成反比,这种关系称之为人口效应;,即人口对收入具有侵蚀作用4,但对于家庭纯收入来说,家庭规模却与家庭纯收入呈正比,家庭规模每多1人,家庭纯收入增加1430.096元。2家庭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家庭纯收入增加169.336元,显然是正向的。4、家庭经营对农户收入的影响1农户每增加1元的家庭经营费用投人,平均可
14、获0.11元的纯收入,投人产出率为11%,因此家庭经营费用投入多的农户,收人也就必然要高一些。2从家庭的收入来源看,收入主要来源于家庭经营的农户要比收入主要来源于其它的农户少2279.355元,这也更从另外一个侧面验证了农户收入已经主要不来源于土地了。3农户家庭纯收入全家外出劳动力人数与反比,每多一个在外就业人数,农户收入反而少956.255元;而农户家庭纯收入与全家外出劳动时间成正比,每外出劳动劳动时间增加1天,可增加收入8.099元。这看起来有点矛盾,笔者分析可能是因为农户家庭本身的缘故,收入低的农户更倾向于外出打工,而收入相比照拟宽裕的农户更愿意呆在家里,毕竟呆在家里比外出有着种种的便利
15、,但外出打工相对于务农来说收益更高。4兼业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并不象文献所述那样胡浩,房地产论文王图展,2003;米明浩,2003等5,家庭收入水平与兼业化两者呈正相关。可能的原因是农户兼业阻碍了我国农业商品化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农户家庭经营费用并最终导致农户因为兼业而造成的收入的降低,同时说明农户多从事的是低收入兼业6。三进一步的分析取在0.01显著性水平下仍然显著的七个指标进行双对数回归,以考察各变量的弹性。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年末拥有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每增加1%,农户家庭纯收入增加0.038%,年末拥有住房价值每增加1%,农户家庭纯收入增加0.129%,这两个系数相加,得到资产因素
16、对农户家庭纯收入的影响程度,即资产因素每变动1%,那么家庭纯收入变动0.167%。户人数、家庭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对家庭纯收入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561、0.049,二者之和为0.610,远大于资产因素的弹性系数0.167,可见家庭因素对农户纯收入的影响要远大于资产因素。类似地,经营费用、全家劳动力外出从业时间、全家外出从业劳动人数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073、0.185、0.096,三者之和为0.354,从弹性系数看,家庭经营因素要对家庭纯收入的影响也是比拟大的。表3 双对数分析结果变量系数T值Sig.常入项5.13219.694.000年末拥有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0382.070.039年末拥有
17、住房价值.1297.343.000户人数.5618.541.000户平均受教育人数.0491.186.236经营费用.0733.203.001全家劳动力外出从业时间.1856.207.000全家外出从业劳动人数.0961.647.100四、简短的结论与评述综上所述,农户家庭纯收入主要是环境因素、资产因素、家庭人口与规模及经营状况所决定的。因此,为尽快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在制定农村政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增加农业投入,扶持农户生产投入的积极性。目前不可能像以前那样通过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来增加农民的收入,但各级政府应更多地增加农业和农村根底设施建设投入,这样可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时机,改善农业
18、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又可引导农户增加自身的投资行为,为今后农户收入的持续稳定的增长打下坚实的根底。2、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家庭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对农户收入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法律据湖北省第一次农业普查结果显示(1998):在农村从业人员中,小学文化程度及以下的占55.6,初中的占38.2,高中的只占5.49,大中专以上仅占0.7。高中及高中以上学历的总人数才150万人左右,如此低下的文化构成,显然难以适应农村种植、养殖业的生产及科技推广,更不用说参与第二、三产业的剧烈市场竞争。因此,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长远举措,必须常抓不懈。3、家庭规模与家庭纯收入成正比关系,这不利于方案生育工作的开展,人口效应; 在多大家庭规模时出现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4、开展非农产业,扩大农户收入来源和提高兼业效率。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其它的农户收入要比来源于家庭经营的农户更高,即农业本身的比拟效益低。但兼业农户比非兼业农户的收入低,兼业却带来了负效应,这是因为兼业多是从事的低收入行业。因此,积极开展非农产业,扩大农户的收入和提高兼业效率有利于农户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参考文献:【1】 罗发友,刘友金. 市场化改革以来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2,4:13-19【2】 马彦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