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露《我们为什么这样设计儿童美术课》_第1页
黄露《我们为什么这样设计儿童美术课》_第2页
黄露《我们为什么这样设计儿童美术课》_第3页
黄露《我们为什么这样设计儿童美术课》_第4页
黄露《我们为什么这样设计儿童美术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黄露我们为什么这样设计儿童美术课主讲老师:黄露主讲地址:叶子一群关于儿童绘画分阶段理论,有很多前辈都进行过科学的研究,美国的罗恩菲德、加德纳,中国的常锐伦老师、王大根老师都提出过一些结论。但是核心导向都是最后走向写实阶段。我个人认同这个理论的前半部分,即涂鸦期图式期,对于后半部分,从拟写实期写实期的提法,我个人并不太认同。但是,我目前的研究还不能完全证明我的观点,所以我都打了问号,一直在继续研究。这个涂鸦与我们当代艺术中的涂鸦艺术不是一回事哈象征期大致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具体孩子不一样,可能会在具体年龄上有一点出入我们从4-5岁开始设计课程,目前还没有对3-4岁儿童美术课程进行探索5、6岁的孩

2、子有一定的跨度,有部分孩子可能还在象征期,大部分应该都进入了图式前期,也就是开始喜欢画重复的对象了6-8岁左右,是儿童艺术研究中比较有特点的年龄段,我们也是在这个年龄段设计课程觉得有意思我孩子现在快7岁了,我经常以他为对象研究,我发现,他已经开始喜欢明确的形象了他现在喜欢画得逼真的形象,即使不像,也得将形象画得很完整,他才会喜欢。而我们最近一直在研究的杜布菲、巴斯奎特、彭克等当代表现主义艺术家作品,他并不是很喜欢。所以,在6、7岁这个年龄段,带着孩子分析美术的形式审美语言,不一定是最合适的,可能提前了。所以,我们在课程设计中,主要从三个方向做了调整:其一,在讲解这些作品时,需要让孩子明白这些作

3、品有意思的地方,要解释得很清楚;其二,引导孩子创作时,要注意强调作品的完成度;其三,课程的主题一定要开放,要与孩子的情感表达紧密联系起来,让画面有故事可讲,保证作品的叙事性。下面是思麦格的几个7岁孩子的作品应该比较明显,我们研究了一些表现主义艺术家,将他们的表达方式转换成了儿童美术课程这是一个孩子最近的作品,我个人特别喜欢有几个同事,都算是有点名气的艺术家吧,特别喜欢侏罗纪世界这幅作品怎么强调作品的完成度;?8岁以上的分阶段,是我目前比较疑虑的对于拟写实期写实期的提法,我个人并不太认同。但是,我目前的研究结果还不能完全证明我的观点,所以我都打了问号,希望再继续研究。我认为艺术审美并不是以三维立

4、体写实为唯一追求的,孩子是可以引导认识各种艺术形式审美的,而去当代的非洲、古代的中国,都没有追求完全具象的写实。我们教学实验中,这几个孩子的作品并不以写实为追求,但是要追求形象的审美所以,我在8岁以上孩子的教学实验中,正在大力研究当代艺术家对孩子审美和表现的影响。例如哈林、巴斯奎特、彭克、杜布菲、贾科梅蒂、卡尔德、亨德瓦塞,中国的徐冰、邱志杰等人的当代艺术方式和方法,还有一些插画家的作品8岁以后,在孩子对艺术有一定理解能力的基础上,慢慢侵入各种风格的艺术形式审美,引导他们对多元的艺术风格进行理解,然后寻找自己认为美的艺术语言。如果画面中没有充沛的情感,没有故事的表达,那这样的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

5、。我一直有一个观点:研发一个阶段的课程就像是研发一桌食材丰富的菜,而研发一节课就像是做一盘菜,必须保证这盘菜营养丰富,色香味俱全。这是来自吃货才有的感受【中级】河北廊坊欣艺画室余洁:是的,【涂鸦】北京思麦格黄露:我们相信每一个以原材料为基础的菜品都有独特营养,而且每个菜品都应该保持原材料的营养和口感。我们也因此而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各种主题绘画课程中收获到营养、进步和愉悦。【初级】漯河-晓丹:老师讲的太棒了一口气转完【中级】河北廊坊欣艺画室余洁:比喻很贴切【涂鸦】北京思麦格黄露:第三条线是为了孩子艺术创作过程而设定。第三条线是为了孩子艺术创作过程而设定。【涂鸦】北京思麦格黄露:我经常想,孩子为

6、什么要画画?画画其实和说话一样,是一种表达。因为孩子是要表达才能活着的。那他通过画画表达什么呢?应该是表达情感、叙述故事、进行审美表现、创造新事物。这种表达既来自于“致广大”的感知,也来自于“尽精微”的观察。如果画面中没有充沛的情感,没有故事的表达,那这样的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中级】河北廊坊欣艺画室余洁:给作品赋予生命力最重要【涂鸦】北京思麦格黄露:第四条线是美术学科的本体。其实美术语言和美术创作规律,很好设计,我们大家都是专业学美术教育、绘画、设计等专业的,对于美术知识技能进行梳理应该是强项!如果以前三条线为基础,很容易将知识、技能一个个塞进来。但是如果我们专注于美术的知识、技能、材料这些

7、,我认为有舍本逐末的风险。因为我们首先是教师,其次才是美术教师我看到一些孩子作品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我就想,可能我们太专注于美术了,忘了教育的目的。这样下去,久而久之,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而且,我忧虑的是,在同样的成长时间里,抛弃了孩子想象力、思维、方法论的获取空间。我们祖国的小花朵的未来怎么办?在不断的教育实践和反思中,我们发现儿童美术应该培养孩子以下三大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Research learning ability)、审美表现能力(Art ability)和品格养成能力(Morality cultivation)。这三项能力对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的年轻人可能会比较重

8、要。我们先说说美术的本体,我们总结为审美表现能力孩子的一切美术表现源于他对这个世界的感知,也源于对细微世界的仔细观察我们认为徐悲鸿给中央美院题的校训就特别适合总结感知与观察的区别和联系,即致广大、尽精微。形象记忆力是儿童绘画的核心问题,后面我们会专门讲这个问题我们第二个能力大块是研究性学习能力,我们极其看重孩子是否能有效获得这项能力我们认为这是着眼于孩子的未来,孩子的一生的,我们以前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以后能从思麦格走出几个大人物,他们回忆自己的成就时,可能会说,我最感谢的是在我8、9岁的时候,在一个叫思麦格的地方,学会了各种思维方式,认识到了自己是一个独特的人研究性学习能力,我们具体划分为4

9、个能力,我们基本设计每一节课都会考虑这四个问题我们认为:“创造性思维能力”、“想象力”与“方法论”,这三项能力是孩子未来非常重要的能力,就像做菜时的“油”和“盐”一样,每一节课都需要优先考虑孩子能在这三方面有什么收获。这也就是我们说的课程设计的第二条线,处于上位的核心。旁边的配图是我们这学期设计的课程,灵感来源于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家彭克,我们用中国的象形文字做导入,引导孩子创作出具备较强文化意味、表达因素和叙事性的作品绘本、电影、大师都是课程的灵感来源,我们不仅用它们启发孩子、激发兴趣、提升品格,我们有很多课的设计灵感就是来源于某本绘本、某位大师、某部电影、某一首乐曲。我有个观点,将美术教育分解

10、为四个字美、术、教、育,育就是我们说的品格养成能力。这两幅作品也经常受到一些艺术家称赞,其实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作品饱含情感,传递出很多让人能看懂的信息很多时候,画画对于孩子而言,和说话一样,是一种传递信息的方式。在儿童绘画理论中,有两句话,是很多人一直说的1.孩子的画是用来听的,不是用来看的。2.孩子是画所知,而不是画所见。我觉得,孩子的画是用来听,不是用来看的,这句话只是针对6岁以前的孩子。5、6岁的孩子,画画往往是为了讲故事,或者是传递一种情绪,他们并不太追求画面形象的辨识度。所以,我们说“他们的画是用来听的,不是用来看的”我们耐心地听他讲画,再由衷地鼓励一下他,他就会喜欢用画画来表达自己。

11、7、8岁的孩子喜欢用阿恩海姆说的“简洁完美的形”表达自己。10岁左右的孩子,如果能表现出准确且真实的形象就会很自豪。但是,当他们画出来的形象得不到认可时,就会沮丧,慢慢就不喜欢用画画传递信息了。当孩子对画面形象由追求的时,你还真得看他的画,由衷地鼓励他,他才开心。画所知还是画所见也是儿童美术里面讨论已久的问题其实看贡布里希的艺术发展史,发现在艺术发展历史上,画所知还是所见也是艺术史的一个公案原始艺术家在洞窟石壁上留下形象的痕迹,用简洁的形表现一头牛的“形象”,并不表现一头真实的牛。这种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表现方法,是他们表现“所知”而非“所见”的手法。这是孩子创作的绘本的原稿最后画完,就是这样的

12、只要孩子画的绘本,我们都给做成一本书,去年有两个出版社想出版孩子的原创绘本 我们再看看我们设计的课程是怎么联系这些能力发展的吧我们取名叫STM课程,就是来源于这三大能力的英文课程的递进是与儿童绘画能力发展分阶段理论保持一致的,也就是我之前说的,年龄是课程设计的基础。红色字体,都是与具体特征结合,而确定的这一年龄段的重点方向从知识、技能的适应性和延伸性等要求来说,我们要重点说说第四条线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美术表现语言我们统计了不同年龄孩子喜欢的主题,也研究了孩子们需要的艺术表现方法和技能,将其总结为线条、形状(形象)、色彩、空间四个能力递进核心元素。而且,从普通孩子(非美术专业人员)这一生实际需

13、要的美术能力出发,掌握这四方面足够了。线条是一切造型活动的基础,已经被证明可以教,可以让孩子大胆以线为基础创造形象。线条不仅可以用来表现形象,还可以用来创造形象在形象的创造上,我们以意象为核心,4-6岁向热抽象靠拢;6-8岁,向具体可辨认的形象发展;8-10岁,以多元化的艺术形象创造为主;10-12岁,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并保持创作的开放性。孩子能不能画出形象,真不是我们教出来的,我们知识教孩子“发现自己会画画”,他们往往都会超出我们预期。但是,我们还是会听到孩子说:“老师,我不会画!”我想大致有两个深层次的原因:其一,孩子大脑中缺少形象积淀;其二,他们将形象理解为画得“像”的形象。要把形象画

14、得“像”是没有毛病的,孩子有这个追求,我们老师应该想办法满足这个是我们总结出来的一些方法,与大家分享核心和目标都是为了锻炼孩子们的形象记忆力!1.默画。默画能培养孩子形成好的记忆习惯,对于学习其他科目也会有帮助。因为我们经常准备很多资料给孩子自己研究,后来发现有部分孩子对资料有相当程度的依赖,没有资料不能画,所以,我们做了一些实验,后来发现在艺术表现的过程中,间断地给孩子看选定的资料,能锻炼他们的记忆能力,保证大脑中的形象积淀。2.写生。写生来源于真实的对象,对真实对象进行分析总结,也有助于锻炼记忆力。但是,还是需要在写生后再进行适当的默画,才能完成记忆的闭环。3.创造新形象。儿童容易被形象的轮廓束缚,适当地鼓励他们从“无意识形象创造”逐步发展到“有意识形象设计”是科学合理的方法之一,这点已被我们的教学实验证明。这些都是孩子很自由地创造出的新形象,他们在画之前都不知道自己会画出什么样的形象出来4.以点带面。找准孩子喜欢的形象,以此形象为点,激励孩子持续深入研究,从一个形象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而推广到其他形象的记忆与表现中。5.画身边的形象。不是特意安排的写生,但是往往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