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挤压类手法用手指、手掌或肢体其他部分按压或挤捏体表的手法称为挤压类手法。按、压、点、拿、捻、踩跷、理、勒法等。(一)按法按法和摩法为最早应用于推拿治疗的手法,推拿古称按摩,按跷,即源于此。按即压抑。按法动作简单,便于掌握,临床治疗效果很好,至今仍为各种推拿流派常用手法。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按者,谓以手往下抑之也。”厘正按摩要术:“按字从手从安,以手探穴而安于其上也。”定义 用指、掌或其他部位按压一定部位或穴位,逐渐用力下压。按法特点:刺激强而舒适,易于被人接受。主要分为
2、指按法和掌按法。常与揉法结合组成复合手法 。1、指按法:用指端或指腹按压体表,临床上以拇指按法最为常用。指按法动作简单,临床应用最广泛手法之一。指按法与针灸关系密切,古代九针之鍉针就是一种指按工具,黄帝内经多处提及指按法。拇指置于施术部位,余四指张开以支撑助力,腕关节悬屈并向尺侧偏斜。以腕关节为支点,掌指部主动施力,做与施术部位相垂直的按压。按压力达到所需力量后,稍停片刻,即所谓“按而留之”,然后松劲撤力,再重复按压,按压动作既平稳又有节奏性。 指按法 2、掌按法:上肢伸直,腕部背伸,全掌、掌根或掌心着力于治疗部位,垂直发力,用力由轻到重,稳而持续,按压后要稍停片刻,再做重复按压,即“按而留之
3、”。掌按法可单掌按压或双掌交叉重叠按压,若欲增加按压力量,可将身体略前倾,以借助上身体重。 掌按法 动作要领1、按压方向垂直向下。2、用力由轻到重,稳而持续,刺激充分达到机体组织深部。3、不可突然用力,以免产生不良反应,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痛苦。4、按法用力大小以患者有痠胀感为宜,由缓渐重,持续一定时间再放松,放松时慢慢减轻力量,不宜突然放松。注意事项1、着力部分紧贴体表,不可移动。2、用力由轻到重,不可突然用力按压。临床应用1、指按法刺激较强,临床应用时常与揉法结合组成“按揉”复合手法。 (即按压力量达到一定深度,患者感觉酸胀时,再做小幅度缓缓揉动,使手法刚中兼柔,既有力又柔和)。2、指按法有较
4、强的缓急止痛作用,适用于各部穴位,双拇指重叠按法适用于肌肉丰厚处,如环跳穴。胃脘痛:按揉脾俞、胃俞及脊旁敏感点腹痛:足三里、上巨虚胸胁痛:章门、期门、膻中心绞痛:肺俞、心俞、膈俞、厥阴俞 一般先按揉其中最敏感的穴位,手法宜轻柔缓和,以患者略感酸胀为宜,切忌强刺激。头痛:鱼腰、头维、百会、风池、太阳等穴牙痛:合谷、下关、颊车痛经:三阴交、八髎便秘:按支沟以通便导滞鼻塞:按迎香以宣肺通窍呃逆:按缺盆、膈俞以降逆平喘3、掌按法的接触面大,刺激强而柔和,具有操作简便、疗效好等特点,适用腹部、腰背部、下肢部等面积大而平坦的部位。4、按法用于治疗肢体麻木、胃脘痛、头痛、胆石痛及脊柱功能性侧弯。 作用 止痛
5、的要法1、开通闭塞,通经止痛。2、放松肌肉,活血止痛。3、祛风散寒,开窍止痛。 (二)压法定义 用拇指面、掌面或肘关节鹰嘴突起部着力,按压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与按法相似,无严格区分标准,有将“指按法、掌按法、”称为“指压法、掌压法”,或将两者连起来统称为“按压法”。用肘部按压一般称为“肘压法”,可认为压法从力量上较按法重。肘压法:医生屈肘,上臂与前臂夹角约成60,用肘尖(尺骨鹰嘴突起部)着力于治疗部位,垂直用力向下按压。肘 压 法用肘尖按压动作要领1、肘尖作用面小,刺激强,应间歇性按压,按压力量要稳而缓,不可突发暴力,不要长时间刺激。2、肘压力量以患者忍受为度。临床应用适用肌肉发达厚实部位,如
6、下腰部、臀部、下肢、肩背部等,主治肌肉强硬、顽固性腰腿痛等疾患。(三)点法点法首见于保生秘要,由指按法演变而来,可属于按法的范畴。具有着力点小、刺激性强、操作省力等特点,应用范围及治疗作用与指按法大致相同。点法与按法区别:点法作用面积小,刺激量更大。定义 用指端或屈曲的指间关节突起部分着力,按压疼痛部位或穴位。动作要领1、拇指端点法:手握空拳,拇指伸直并紧靠食指中节,用拇指端点压治疗部位。向下点压时,拇指罗纹面要紧贴住食指中节外侧,以免扭伤拇指指间关节。拇指甲要修剪平滑。拇指端点法2、屈拇指点法:医生屈拇指,用拇指指间关节桡侧点压治疗部位。操作时拇指端抵在食指中节外侧缘,以助力。屈拇指点法3、
7、屈食指点法:医生屈食指,其他手指相握,用食指第一指间关节突起部分点压治疗部位。操作时可用拇指末节内侧缘紧压食指指甲部,以助力。屈食指点法注意事项1取穴宜准,用力宜稳。由轻而重持续施力,使刺激达到机体组织深部,获得 “得气”效果。点法结束时逐渐减力,总的施力过程为轻重轻。2点法宜间断性操作,宜隔日施为,避免耗损正气。3点后宜用揉法,避免气血积聚及局部软组织损伤。4不可施用暴力或蛮力。突然发力或突然收力施用点法,均会给病人造成更大的不适和痛苦。使用蛮力,则患者受术部位或穴位易紧张而无法受力。5年老体弱、久病虚衰患者慎用点法,心功能不全者忌用点法。临床应用 1、用于骨缝处、穴位、压痛点。2、治疗腰腿
8、痛、脘腹挛急、头痛、胃脘痛。中指点法,以面部、胸腹部应用居多。屈指点法,主要用于四肢关节缝隙处。肘点法相对较指点法接触面积大,力沉稳厚重,易于施力,因使用躯体重量,故术者耗力较少,适于背腰部、臀部及下肢后侧。作用 开通闭塞,活血止痛。 主要用于各种痛症。(四)拿法拿法为临床常用手法之一,有“捏而提起谓之拿”之说。自明清以来,应用更为广泛。“推拿” 一词首见明朝某些小儿推拿专著,如小儿推拿秘诀,可见拿法在当时就被作为普遍应用的代表性手法。定义 拇指与其余手指相对用力,提捏或揉捏肌肤或肢体,称为拿法。 分为三指拿、四指拿、五指拿。动作要领1、动作缓和而有连贯性,不要断断续续。 (腕部放松,使动作柔
9、和灵活)2、用力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不可突然用力或用劲断断续续。练习方法练习时着重于操作技巧和能力、臂力的训练,二者结合锻炼,才能使手法柔和有力而动作灵活。1.拿肩井:两手放在两侧肩井处,拇指指面按在肩胛冈上方,其余手指置于锁骨上方,逐渐用力内收并做轻重交替而持续地捏提或揉捏。要求有酸胀感而无疼痛感。操作时着力重点在拇指面与食中指面,两手交替动作,即一手用力内收时,另一只手放松。2.拿风池及颈项部:右手拇指和食、中指面分别按在左右风池穴上,然后逐渐用力向上顶按,随后沿颈椎两侧提捏并自上而下慢慢移动,一般可重复35遍,操作时用力要适当,动作要缓和,以操作过程中能使毛孔竖起为佳。用力太重,动作急
10、剧,致全身肌肉紧张。拿法 3.拿头部:又称拿头五经。中指对着督脉,食、环两指置两侧足太阳膀胱经, 拇、小两指置两侧足少阳胆经,五指逐渐内收, 将头皮抓起,随即松开, 并缓缓移动。当移至后脑部时, 食、中、环、小指逐渐并拢, 改为三指拿法, 终止于风池穴。4、指力练习:拿头五经注意事项1、不论哪种拿法,一定要拿住,不要一紧一松地捏。2、局部要有紧迫感,不要有皮肤刺痛感。 (注意要用指面着力,不能用指端内扣)3、拿法要求快速准确连续动作。临床应用1、拿法刺激较强,临床常配合揉法组成“拿揉复合手法”。2、用于颈、肩、四肢部位,如拿风池、拿肩井、五指拿头部。3、治疗颈强,颈部扭伤,四肢及关节痛等。 头
11、痛,感冒:拿头部、风池、颈项部及肩井,常与扫散颞部、抹头面配合。落枕、颈椎病、颈项强痛:拿风池、颈项部、肩井。小腿转筋:拿承山、委中牙痛:拿合谷(与揉牙关配合应用)。腹痛:拿肚角,足三里(可与摩腹配合)拿肩井可作为结束手法,能振奋精神、消除疲劳。作用1、祛风散寒,开窍止痛2、缓解肌肉痉挛(五)捏法定义用拇指和其它手指在施术部位作对称性的挤压,称为捏法。 三指捏法、五指捏法等。捏法可单手操作,亦可双手同时操作。 动作要领拇指和食、中指指面或拇指与其余四指指面夹住施术部位肢体或肌肤,相对用力挤压,随即放松,重复以上挤压、放松动作并循序移动。注意事项1拇指与其余手指间要具有强劲持久的对合力,须长期习
12、练并结合练功。2施力时拇指与其余手指双方力量要对称,用力要均匀而柔和,动作要连贯而有节秦性。3操作时要用指面着力,而不可用指端着力。如以指端着力,即变成它法。4操作时不可含有揉的成分。临床应用 用于颈椎病、疲劳性肌肉酸痛等病症。捏法属于动法中的静态手法,其特点是舒适自然,不会对受术者肢体产生晃动,具有较好的舒松肌筋的作用,因而常用于颈项部、四肢部。作用舒松肌筋,行气活血。(六)捻法捻法为推拿辅助手法。诸病源侯论鼻病诸候载有“手捻两鼻孔,治鼻中患。”现代临床上多用于指、趾小关节酸痛麻木、肿胀或屈伸不利的辅助治疗。定义 用拇、食指罗纹面相对捏住一部位,对称用力捻动、搓揉。捻法 动作要领1、手指紧贴
13、皮肤,皮下组织随手指捻动而滑动。2、捻动要灵活快速,用力不要呆滞。3、拇食指搓揉动作要快,每分钟约200次,但移动要慢。注意事项操作时腕部保持不动,用力应轻柔灵巧,以透皮下组织及浅表筋膜为宜。临床应用1、用于四肢小关节挫伤、疼痛、肿胀或屈伸不利等,尤以手指为常用。2、指间关节扭伤、类风湿性关节炎、屈指肌腱腱鞘炎等。治疗屈指肌腱腱鞘炎常与拇指按揉法、弹拨法等配合应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再捻筋结,令其舒平。”作用 舒筋通络,滑利关节。 (七)踩跷法定义 用单足或双足踩踏肢体的一定部位并作各种动作以防治疾病的推拿方法。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央者,其地平以湿,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动作
14、要领患者俯卧,胸部、大腿下端各垫34个枕头,使腰腾空。(以离开床面10cm为宜)医生手扶横木,用脚踩踏腰部并作适当弹跳动作(利用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屈伸使身体起落),控制自身体重,不可倾斜。弹跳要有节律,次数根据患者耐受量而定。(一般可连续弹压1020次)。嘱患者随弹跳起落张口呼吸,下压时呼气,弹起时吸气,切忌屏气。注意事项选好适应症:临床多用于幼稚型腰突有脊柱侧弯者。弹跳时足尖不要离开腰部,同时注意患者姿态表情。为强刺激手法,必须慎重应用。年老体弱、脊柱强直、骨质疏松、或曾有脊柱骨折及心血管疾病患者禁用。临床应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腰椎侧弯者(或后凸畸形)作用 矫正脊柱侧弯畸形。(八)理法定义 用手握住肢体一紧一松反复拿捏移动。(自上而下循序移动)理法为推拿辅助疗法,有理顺整理作用,对四肢软组织扭错筋结等症可用本法治疗。动作要领单手拇指与食指指腹或拇指与其余四指掌侧面置于病变部位两侧,或沿肢体经络循行部位,作与肌纤维垂直的持续挼理。手握紧,力量均匀柔和。上下往返移动较快,频率160次/分为宜,亦有推之意,亦有拿之意。临床应用多用于上肢部位。治疗四肢扭挫伤,如麻木、疼痛等。作用 顺理筋脉,疏经通络。(九)勒法定义 用屈曲的食、中两指紧紧夹住患指(趾)根部,迅速滑出指(趾)端,反复数次。动作要领手指要夹紧患指根部两侧,用力不要过大。动作敏捷快速,不要呆滞。手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求职简历的自我评价范文(30篇)
- 工业建筑分包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班主任班级工作总结范文(16篇)
- 2025年个人工作小结(8篇)
- 新2025奋斗演讲稿范文(16篇)
- 月考自我检讨(6篇)
- 初二语文教学计划(16篇)
- 检验员个人工作总结范文(19篇)
- 学生的课前主题演讲3分钟(4篇)
- 大学教师期末工作总结(4篇)
- 检测站登录员试题及答案
- 委托选矿加工合同协议
- 食堂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 CISP-PTE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新高考历史预测模拟试卷黑吉辽蒙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医院文化节活动策划
- 部队防雷电暴雨安全知识
- 2025年消防文员类面试题及答案
- 重庆市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 船舶驾驶培训虚拟场景构建-深度研究
- 手术患者预防跌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