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税收:第十章 所得税_第1页
财政与税收:第十章 所得税_第2页
财政与税收:第十章 所得税_第3页
财政与税收:第十章 所得税_第4页
财政与税收:第十章 所得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章 所得税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一、概述 二、三大要素三、企业所得税的计算现行企业所得税的基本规范,是2007年3月16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2007年11月28日国务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一、企业所得税概述(一)企业所得税的概念(二)我国企业所得税的建立和完善(三)企业所得税的特点(一)企业所得税的概念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所征收的一种税收。(二)我国企业所得税的建立和完善从内外资企业“两套税制”到“两税并轨”1、(内资)企业所得税2、外商投资

2、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3、两税并轨企业所得税1、(内资)企业所得税从“三税并存”到“三税合一”20世纪80年代,我国按企业所有制性质,分别设置了国营企业所得税(1984)、集体企业所得税(1985)和私营企业所得税(1988)三个税种1993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三税合并统一为企业所得税。2、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1980年9月和1981年12月,全国人大分别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财政部先后颁布实施了两个税法的实施细则,建立了涉外所得税制。1991年4月9日和6月30日分别颁布了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细则。 3、两税并轨2007年

3、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四个统一”:对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的所得税法,统一并适当降低税率,统一并规范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统一税收优惠政策,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税收优惠体系。 (三)企业所得税的特点1、将企业划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2、征税对象为应纳税所得额3、征税以量能负担为原则4、实行按年计征、分期预缴的办法二、三大要素(一)纳税人(二)征税对象(三)税率(一)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不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1、居民

4、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注:实际管理机构,是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人员、账务、财产等实施实质性全面管理和控制的机构。 2、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机构、场所机构、场所,是指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机构、场所,包括: (一)管理机构、营业机构、办事机构;(二)工厂、农场、开采自然资源的场所;(三)提供劳务的场所;(四)从事建筑、安装、装配、修理、勘探等工程作业的场所;(五)其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

5、机构、场所。(二)征税对象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企业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1、居民企业的征税对象居民企业应就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作为征税对象。2、非居民企业的征税对象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实际联系实际联系,是指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拥有据以取得所得的股权、债权,以及拥有、管理、控

6、制据以取得所得的财产等。 (三)税率1、基本税率:25% 适用于居民企业和在中国境内设有机构、场所且所得与机构、场所有关联的非居民企业。2、低税率:20% 适用于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但实际征税时适用10%三、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一、概述二、三大要素三、个人所得税的计算2015年个人所得税8617.27元,占全部税收入的6.9。2014年个人所得税7376.61元,占全部税收入的6.2。 2013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为6531.5

7、3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5.9%。2012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为5820.28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5.8%。2011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为6054.11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6.7%。法律规范现行个人所得税的基本规范,是1980年9月10日制定后经过六次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及1994年1月28日国务院发布后经过三次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一、概述(一)含义和类型(二)建立和发展(三)特点 (四)功能一、含义和类型(一)含义(二)类型(一)含义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二)类型1.综合税制2.分类税制 3. 综合与分类相结合

8、的税制(混合税制)含义综合税制是以年为纳税的时间单位,要求纳税人就其全年全部所得,在减除了法定的生计扣除额和可扣除费用后,适用超额累进税率或比例税率征税。分类税制是将个人各种来源不同、性质各异的所得进行分类,分别扣除不同的费用,按不同的税率课税。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模式兼有综合税制与分类税制的特征。综合部分项目所得,适用累进税率征税;对另外一些项目所得按不同的比例税率征收。优缺点综合税制充分考虑纳税人的综合收入水平和家庭负担等情况,反映纳税人的综合负税能力,体现税收公平,可以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但征管要求高,不易管控,稽征复杂,手续烦琐,税收成本高。分类税制广泛采用源泉课征方法,易于掌握

9、特定的所得来源,征管简便,节省征收费用,但不能全面反映纳税人的综合收入水平和经济负担。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可以较好地兼顾税收公平和效率。(二)建立和发展最早于1799年在英国创立,目前世界上已有140多个国家开征。我国的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开征现代的个人所得税产生于英法拿破仑战争时代的英国,曾经被称为“击败拿破仑之税”。也就是说,由于征收了个人所得税,大大丰富了英国的国家收入,从而击败了强大的拿破仑。 18世纪末英国由于与法国交战而财政吃紧,于是有人提议向高收入者征收所得税。1799年英国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战争一结束,个人所得税被停征。直到1842年,重新恢复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在

10、20世纪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采纳,已经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税收收入的最主要来源。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发展1980年9月10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同年12月4日,财政部公布了个人所得税法施行细则,该税法统一适用于中国公民和在我国取得收入的外籍人员。1986年国务院分别发布了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暂行条例(适用于个体工商户)和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适用于中国公民),个人所得税法自1987年1月1日起只适用于在中国取得收入的外籍人员,形成了三税并存的状况。1993年10月31日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次修正,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同时取消了个体工商户所得税和个人收入调节税。1999年8月30日第二

11、次修正。根据2005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2007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四次修正。根据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五次修正。根据2011年6月30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六次修正。(三)特点 1、在征收制度上实行分类征收制2、在费用扣除上定额和定率扣除并用3、在税率上累进税率和比

12、例税率并用4、在申报缴纳上采用自行申报和代扣代缴 两种方法 (四)功能1、组织财政收入2、调节收入分配3、具有自动稳定器的功能4、作为直接税,有助于培养和增强公民的纳税意识二、三大要素(一)纳税人(二)应税所得项目(三)税率(一)纳税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业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投资者以及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按住所和居住时间,区分为居民和非居民,分别承担不同的纳税义务。1、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无限纳税义务。无论是来源于中国境内还是境外的应税所得,都要纳税。居民纳税义务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有住所: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

13、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人。习惯性居住:指个人因学习、工作、探亲等原因消除之后,没有理由在其他地方继续居留时,所要回到的地方。在境内居住满1年: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满365日。注:对临时离境不扣减在华居住的天数。 临时离境: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一次不超过30日或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离境。2、非居民纳税义务人非居民纳税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向中国缴税。是指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二)应税所得项目1、工资、薪金所得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4、劳务报酬所得5、稿酬所得6、

14、特许权使用费所得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8、财产租赁所得9、财产转让所得10、偶然所得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1、工资、薪金所得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属于非独立个人劳动所得。 非独立个人劳动:个人所从事的是由他人指定、安排并接受管理的劳动。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1)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以及其他行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 (2)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执照,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 (3)其他个人从事

15、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 (4)上述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取得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各项应纳税所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指个人承包经营、承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包括个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 4、劳务报酬所得指个人独立从事各种非雇佣的各种劳务所取得的所得。包括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像、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纪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的区别工资、薪金所得属于非独立个人劳务活动,即

16、在机关、团体、学校、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中任职、受雇而得到的报酬。劳务报酬所得是个人独立从事各种技艺、提供各项劳务取得的报酬。5、稿酬所得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刊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8、财产租赁所得指个人出租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9、财产转让所得指个人转让有价证券、股权、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车船以及其他财产取得的所

17、得。10、偶然所得 指个人得奖、中奖、中彩以及其他偶然性质的所得。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三)税率1、工资、薪金所得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3、稿酬所得4、劳务报酬所得5、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1、工资、薪金所得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3%-45%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注:本表所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以及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1500元的302超过15004500元的部分1010

18、53超过45009000元的部分205554超过900035000元的部分2510055超过3500055000元的部分3027556超过5500080000元的部分3555057超过80000元的部分4513505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五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5%-35%注: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也适用本税率。 个体工商户、承包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税率表(注: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 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15000元的502超过1500030000元的部分107503超过3000060000元的部分2037504超过60000100000元的部分3097505超过100000元的部分35147503、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4、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实行加成征收。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是指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其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 对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