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_第1页
(故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_第2页
(故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_第3页
(故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_第4页
(故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人教版)九年级 上册故乡HOMETOWN汇报人:精品课件时间:20XX.X.X第一页,共十九页。情景导入 同学们,如果说漂泊是人生,那么旅途中人挥之不去的便是对温暖家园的情感记忆。“月是故乡明”,乡情已积淀为生命中的血肉、精魂。饱经沧桑的鲁迅先生对故乡的体验又何尝不是如此?透过生意盎然、趣味无穷的百草园,严肃古朴又不乏乐趣的三味书屋,景色优美、人情淳厚的平桥乐土,我们能触摸到的是先生流露其间的对故乡的喜爱、思念。1919年先生返回故里,卖掉老屋,接母亲及家眷举家北上。这次诀别故乡给了他怎样的体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故乡,去触摸先生的喜怒情感。第二页,共十九页。自我研学1.文学常识

2、(1)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很多,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本文选自呐喊。第三页,共十九页。自我研学1.文学常识(2)背景链接 本文写于1921年1月,后由作者编入他的小说集呐喊,文中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大多取材于真正的现实生活。1919年12月初,鲁迅从北京回故乡绍兴接母亲,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当时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通过对闰土

3、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揭露了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重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第四页,共十九页。自我研学2.生字难词(1)字音阴晦( ) 脚踝( ) 潮汛( )髀骨( ) 嗤笑( ) 瑟索( )惘然( ) 恣睢( ) 猹 ( )huhuixnbchswngz such第五页,共十九页。自我研学2.生字难词(2)词义萧索:无端: 如许: 鄙夷:愕然: 隔膜:展转:萧条冷落,缺乏生机。无缘无故地。这么些。看不起。形容吃惊。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现在写作“辗转”。原指身体翻来覆去,文中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第六页,共十九页。整体感知

4、1朗读指导听录音朗读,注意正音。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按时间先后为顺序,全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5段):写的是故乡的萧条景象, “我”的复杂心情,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第二部分(第677段):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重点写了闰土的变化;第三部分(第7888段):写“我”离开故乡时的种种感触,表达了“我”追求新生活的执着信念。第七页,共十九页。整体感知1作者在小说中都写了哪些人呢?本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写的人物有闰土、杨二嫂、母亲、水生、宏儿和“我”;闰土就是小说的主要人物, “我”是小说的线索人物。2少年闰土

5、是怎样的形象?中年闰土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是什么原因使一个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的小英雄变成了麻木迷信的木偶人呢?少年闰土: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懂得很多生产知识,简直是个小英雄; 中年闰土:变成了满脸愁苦、麻木的、迷信的木偶人。“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是封建统治的压迫,使闰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第八页,共十九页。整体感知3“我”对闰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闰土这个形象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当年,“我”因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而羡慕不已;现在,“我”为闰土与“我”之间的不了解和隔膜感到悲哀,使“我”与闰土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冷漠、隔膜。闰

6、土这个形象,揭露了封建思想、封建等级观念对群众精神上的压抑和毒害。第九页,共十九页。整体感知4既然闰土的变化已经反映了封建思想、封建等级观念对人们精神上的压抑和毒害了,作者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的笔墨来写杨二嫂呢? 其实这也是一种对比手法,小说以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势利来对比、衬托闰土的淳朴诚实,从更广泛的意义上展示人与人关系的隔膜,深入揭露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对他们的精神毒害,造成人们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作者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真切地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表达了希望有新的生活的炽热感情。第十页,共十九页。整体感知5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去描写杨二嫂的?表现了她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通过肖像、语言、神态

7、、动作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杨二嫂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的性格。第十一页,共十九页。深层探究齐读第三部分课文,品味、领悟小说语言的含义。1同学们对这部分课文中,感受最深的是哪些语句?为什么?让学生从内容和语言方面谈个人感受。2从文中看,“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文中的“我”是一个有作者影子,具有进步思想倾向,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形象。第十二页,共十九页。深层探究齐读第三部分课文,品味、领悟小说语言的含义。3.面对回故乡的所见所闻,这位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进步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当时有什么样的感受?“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中的“高墙”指什么? 悲凉、悲哀。

8、指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下,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冷淡、隔膜。第十三页,共十九页。深层探究齐读第三部分课文,品味、领悟小说语言的含义。4“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文中的“新的生活”是指什么样的生活?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5“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我”为什么“害怕”?因为鲁迅当时还是个进化论者,这种自由、平等、幸福的新生活只是“我”的理想,但怎么实现,“我”无法回答,所以想到希望能否实现,自然便害怕起来。第十四页,共十九页。深层探究齐读第三部分课文,品味、领悟小说语言的含义。6为什么说“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闰土的愿望只是眼前能过上幸福生活,所以说 “切近

9、”,“我”的愿望是普天下的人都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所以说“茫远”。第十五页,共十九页。总结课文1课堂小结 故乡是一篇感情凝重的小说。鲁迅将民族与个人命运发展之惑,图画般展示在这长长的画卷之中。既有金黄色的幸福,又有苍黄色的悲凉;既有人性的朴实善良,又有生命活力的丧失。细腻笔法下的故乡故事,包蕴着前行者的良苦用心和深刻思考。希望如地上的路的感悟,启迪我们满怀信心地去追求、去拼搏。第十六页,共十九页。总结课文2.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相应的练习。(2)完成名师测控或精英新课堂本课练习。(3)课外选读鲁迅先生的两篇作品,并给鲁迅先生写一封信,谈谈对他的作品、思想、生活经历、人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