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学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7e2fc0496337467ec5d9dd7a0ecb407/87e2fc0496337467ec5d9dd7a0ecb4071.gif)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学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7e2fc0496337467ec5d9dd7a0ecb407/87e2fc0496337467ec5d9dd7a0ecb4072.gif)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学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7e2fc0496337467ec5d9dd7a0ecb407/87e2fc0496337467ec5d9dd7a0ecb4073.gif)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学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7e2fc0496337467ec5d9dd7a0ecb407/87e2fc0496337467ec5d9dd7a0ecb4074.gif)
![2022-2023学年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学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7e2fc0496337467ec5d9dd7a0ecb407/87e2fc0496337467ec5d9dd7a0ecb407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标题】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解读课程学科素养课标要点核心素养1五四爱国运动。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3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1了解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意义,认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唯物史观)2分析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历史解释)3通过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学习,体会先进知识分子、无产阶级在民族危机中表现出来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预习新知自主学习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五四运动1背景(1)日本侵华:1915
2、年1月,日本利用一战爆发,欧洲列强无暇东顾之机,向袁世凯政府递交“二十一条”密约,妄图使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2)巴黎和会的失利:1919年1月,一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参加了会议。英、美等国操纵的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正义要求,竟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五四运动的原因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尖锐,即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不是民族矛盾;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概况阶段时间中心城市主力形式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起北京学生游行示威,高喊“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等口号第二阶段1919年6月5日起上海工人上海出现大规模的工人罢工
3、和商人罢市,这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3结果(1)在巨大压力下,北洋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2)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4意义(1)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2)它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
4、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开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从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始的,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北京与上海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心。2表现(1)在1919年出版的新青年“马克思研究专号”上,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2)1920年3月,李大钊又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3)1920年5月,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4)从日本留学回国的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人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翻译和宣传。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半殖民地半封建
5、社会的中国,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其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但是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条件(1)阶级基础:工人运动的持续发展。(2)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3)组织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等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4)外部条件:1920年4月,共产国际派代表来到中国,先后与李大钊、陈独秀商议建党事宜。2诞生中共一大(1)时间:1921年7月。(2)地点:先在上海法租界,后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3)内容: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6、。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书记。(4)意义:中国共产党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背景。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一)国共合作1背景(1)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展开一系列罢工运动。中国共产党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2)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
7、2标志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新三民主义的主张。大会实际上通过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3意义(1)以国共合作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2)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的国民革命兴起席卷全国。(二)国民革命1进程(1)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2)通过两次东征消灭了陈炯明的势力,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统一。(3)1926年,国共两党合作北伐,使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2失败(1)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
8、产党人和革命群众。(2)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分共”。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由国共合作发动的革命失败。探究知识提升素养知识点1五四运动的意义兴趣探究阅读图文资料,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要求。史料一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中共党史资料选编史料二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1)(历史解释)根据史料一,概括五四运动影响
9、的具体表现。(2)(家国情怀)史料二所说的“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具体指的是什么?【答案】(1)知识分子倾向俄国和社会主义,走同工人阶级相结合的道路。(2)爱国主义情感。史论拓展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为民主革命和建设提供了阶级基础。(3)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4)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中起领导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5)追求爱国、民主、科学、进步的五四精神为民主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精神支柱。考向例题一五四运动的“新
10、”毛泽东说:“在五四运动以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是属于中国资产阶级,而是属于中国无产阶级了”。由此可知,五四运动以后中国革命的性质是()A旧民主主义革命B无产阶级革命C新民主主义革命D社会主义革命【答案】C【解析】五四运动以前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自五四运动开始转变,故A项错误;此时中国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非无产阶级革命,故B项错误;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C项正确;此时中国的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非社会主义革命,故D项错误。知识拓展五四运动的“新”(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发挥领导作用。(2
11、)新的思想潮流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先进中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3)新的精神面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4)新的觉醒民族意识觉醒。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广泛参与,相互支援,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强大力量。五四爱国运动的特点(1)革命性:近代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商人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2)群众性:学生、工人、商人多个阶层参加,联合斗争。(3)爱国性:维护山东主权、青岛主权,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知识点2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兴趣探究阅读文字史料,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要求。国民革命宣传标语史料一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
12、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曾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史料二1926年国民政府誓师北伐,国民革命如同狂风暴雨冲击着旧世界,国民革命军犹如秋风扫落叶般撼动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时空观念、历史解释)根据史料一,分析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和合作的方式。(2)(历史解释)北伐的主要对象是谁?北伐战争的最主要功绩是什么?(3)(历史解释)为什么说北伐战争取得了胜利,但国民革命却失败了?【答案】(1)必要性:当时中国面临严峻的民主
13、革命形势;中国共产党力量弱小;共产国际的倡导。方式:党内合作。(2)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最主要功绩:歼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部主力,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北伐战争取得胜利。(3)由于国民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国民革命最终失败了。史论拓展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1)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联合绞杀中国革命,尤其是帝国主义干涉、破坏中国革命,寻找其代理人;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发动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和革命群众。(2)主观原因: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对蒋介石、汪精卫篡夺革命领导权,一再妥协退让,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考向例题二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自1924年开始,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中国大地上展开了席卷全国的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是()A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B推翻了清王朝的君主专制统治C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彻底结束了袁世凯的统治【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1924年”、“国民革命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61927年,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是国民革命取得的重大成果,A项符合题意。总结提升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纯竹原纤提花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碱性染料助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企业员工培训与素质发展计划目标制度
- 低压电缆安装合同范本
- 二手车维修转让合同范本
- 代走账协议合同范本
- 物业管理控烟措施与居民健康
- 个人代理销售佣金合同范本
- 2025年幼儿园大班秋季社会性发展计划范文
- 企业购置合同范本
- 2024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 大气商务企业培训之团队合作的重要性PPT模板
-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 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优劣势分析
- 10kV配网工程变配电(台架变、箱变、电缆分接箱)的安装设计施工精细化标准
- Q∕GDW 12118.3-2021 人工智能平台架构及技术要求 第3部分:样本库格式
- 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转学转出申请表(样本)
- 毕业论文牛仔布染色工艺和质量控制
- 机耕路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生产经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