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十五节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_第1页
15第十五节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_第2页
15第十五节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_第3页
15第十五节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_第4页
15第十五节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五节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考纲原文考情分布考情分析2019 年2019 年2019 年2019 年2019 年2019 年1唯物辩 证法的联 系观T45T44T44本节在广 东学业水 平考试中 考查的重 点是:唯 物辩证法 的总特 征,联系 的客观 性,整体 与部分的 联系,发 展的实 质,前进 性与曲折 性的统 一,量变 与质变的 关系,矛 盾的属 性,矛盾 的普遍性 和特殊性 的关系, 具体问题 具体分 析,两点 论与重点 论的统 一,辩证 否定观的2用联系 的观点看 问题T58、T70T45T70T453唯物辩 证法的发 展观T46T46、T68、T69T45T46、T48、T69、T

2、70T45、T69T464唯物辩 证法的矛 盾概念T45、T69T47、T59T46T47T43T445用对立 统一的观 点看问题T47T59T44、T46、T70T47、T486辩证的 否定观与 创新意识T48T47T48T47考点 1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实质,创 新的作用 等。1 (2019 45)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要求我们 ( )一切以时间、 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坚持两点论, 反对重点论 从主观联系中把握事物A BCD2 (2019 44)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下列关于联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联系具有主观性,是习惯联想的产物 B自在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3、C联系具有普遍性,但从不具有多样性D人为事物的联系没有客观性3 (2019 44)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认为( )A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直接联系B联系具有客观性,不存在人为事物联系C联系具有普遍性,但不具有多样性D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4 (2019 45)下列有关联系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A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B联系是多样的、具体的C人们可以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D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5 (2019 58)有人认为:“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羊,准能战胜一只羊带领的一群狮子”。该观点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 ( )A 整体由部分构成,部

4、分任何时候都统率整体B领袖人物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C关键部分的功能可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D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6(2019 70双选)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于 2019年 12月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城镇化要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这表明 ( )A 我们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考虑系统优化B人类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C创新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D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7 (2019 45)“喜鹊报喜”、“乌鸦叫丧”的说法(A违背了联系的必然性B准确把握了联系的普遍性C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D准确把握了事物的内在联系8 (2019 45

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B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A 矛盾和规律的观点C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9 (2019 45)下列关于联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B联系具有客观性,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C联系具有普遍性,但不具有多样性D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1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才能自觉地坚持唯物 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2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 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

6、依赖、 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和 相互作用。联系的普遍性: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联系是普遍的, 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 的客观性要求我们, 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 切忌主观随意性。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 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善于 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 地点、 条件为转移。3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

7、意义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二者的地位、 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 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 密不可分的。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 响整体的功能。 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 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方法论: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 体的最优目标。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4系统优化的方法 (1)系统的

8、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 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考点 2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 (2019 46)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事物自身的否定一种事物取代另一种事物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A BCD2 (2019 46)唯物辩证法认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发展的 实质是 ( )A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B事物在数量、程度上的增加或减少C事物在时间、空间上的运动和变化D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的属性和趋

9、势3(2019 69双选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再高的山,再长的路,只 要我们锲而不舍前进, 就有达到目的的那一天。 ”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只要敢想敢做,破除一切客观规律的制约,最终就能成功 B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重要方法 C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要有必胜的信念 D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我们要勇于实践4(2019 70双选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引用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名言: “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 它完全是在田野中行进的。 有时穿过尘 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 ”这句名言蕴

10、涵的哲理是 ( )A事物在不同的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B新生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C社会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第 4 页D要自觉把人们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5 (2019 45)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A 事物在空间、时间上的运动和变化B事物从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的过程 C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 D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吸引的属性和趋势 6(2019 69双选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再高的山、再长的路,只 要我们锲而不舍地前进,就有达到目的的那一天。”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只要敢想敢做,破除一

11、切客观规律的制约,最终就能成功 B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重要方法 C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我们要勇于实践 D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要有必胜的信念 7 (2019 46)关于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B事物的量变一定会引起质变 C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D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准备8(2019 68双选 )3D 打印在原有打印技术原理的基础上,获得了新的突破,它将计算 机设计出的物体分解成若干层平面数据, 然后形成一个平面形状, 再通过层层累积叠加, 成一个新的物体。 2019 年 6 月,美国某医学中心利用该技术打印出一颗人类的

12、心脏,并使 这颗心脏能像正常心脏那样跳动。这再次印证了 ( )A科技发展提高了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B革命批判精神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C意识能够直接创造出新的客观事物D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发展的9(2019 69双选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再高的山,再长的路,只 要我们锲而不舍前进, 就有达到目的的那一天。 ”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有 ( )A只要敢想敢做,破除一切客观规律的制约,最终就能成功B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重要方法C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我们要勇于实践D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要有必胜的信念10 (2019 46)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的根

13、本途径是( )A 辩证的否定C一切从实际出发B树立创新意识D发挥主观能动性1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另一个总特征 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另一个总特征。 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才能正确认识事 物发展的方向、道路和形式,自觉抵制各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观念。2发展的实质,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自然 界是发展的,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 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 旧事物的灭亡。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

14、的统一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因为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因为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方法论: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 使其成长、 壮大。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 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和考验。4量变、质变的含义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 更,是一种渐进的、 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 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5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1)量变与质变

15、的辩证关系:事物的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 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事物的 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2)方法论: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 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考点 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 (2019 47)世界上既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不同的两片树叶。这蕴含 的哲理是 (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B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C事物的特点由矛盾的普遍性决定 D特殊性能离开普遍性独立存在 2 (2

16、019 44)人们常用反式脂肪酸来改善食品的外观、口味并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从 人类健康的角度来看,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又与肥胖症和心脏病的形成有关。这说明 ( ) 第 6 页A联系是普遍的,两个事物必有联系B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普遍存在的C事物的影响发生了变化就是质变D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它的不可知性3(2019 47) 唯物辩证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 又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 ( )A 联系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C否定的观点D 矛盾的观点4 (2019 46)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 )A 规律B运动C联系D 矛盾5 (2019 59)列宁

17、指出,如果要开一张包治百病的丹方,或者拟定一个适用于一切情况 的一般准则那是很荒谬的。 列宁这里所说的“荒谬”是指违背了 (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原理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 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方法解决的原则BDB联系的观点D创新的观点5 000 万台,且以年均 20% 的速利用好可以成为“城AC6 (2019 47)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 ( )A 矛盾的观点C发展的观点7 (2019 59)据报道,我国每年家用电器的报废量已超度增长。 大量废旧家电产品如果处理不当, 可能会变成“环境炸弹”, 市矿山”。由“环境炸弹”变成“城市矿山

18、”说明 ( )A任何两个事物的联系都是相同的B人为事物的联系是无法改变的C只统一不对立也可以构成矛盾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联系的观点D全面的观点8 (2019 4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 对立统一规律C发展的观点9 (2019 47)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性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 )A 矛盾的斗争性决定的B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C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D矛盾的两个方面共同决定的10(2019 69双选)2019 年 7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 和下半年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 下半年经济工作要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 坚持稳中求 进的工作总基调

19、。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体现的哲理是 (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B辩证的否定观是事物之间相互否定 C事物发展是循环往复的D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11 (2019 47)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是指事物内部 ( )A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B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的关系C相互包含、相互转化的关系D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关系12(2019 48)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原则,下列成语或俗语中体现了这一原则的是 ( )因地制宜 对症下药 声东击西 量体裁衣A BCD13(2019 68双选 )发展珠三角高效生态经济,要立足该地区的具体情况,把生态建设 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发展方式的根本

20、性转变。这里体现的哲理有 ( )A一切从实际出发B人能能动地改造世界和规律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矛盾的次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1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 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 没 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矛盾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 和动力。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2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 (1)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 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 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 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 两种

21、基本属性。(2)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 性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 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 一是对立中的同一, 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 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 斗争性 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及方法论(1)矛盾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 物辩证法的前提,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要坚持一分为

22、二的观点 (或全面的观点 )看问题。(2)矛盾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坚持具体问 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 键。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 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世界上的 事物无论怎样特殊, 它总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矛盾的 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场合是可以相

23、互转化的。(2)方法论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也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 要理论依据。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坚持两 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 中必有一种矛盾处于支配地位、 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这就是主要矛盾。 其他矛盾处于从 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这就是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 互影响,并在一

24、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 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统筹兼顾,处理好次要矛盾。(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不论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 每一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都是不平衡的。 其中, 必有 一方处于支配地位、 起着主导作用, 这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另一方处于被支配地位, 是矛 盾的次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排斥、 又相互依赖; 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 化。方法论: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 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坚持两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

25、, 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考点 4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1 (2019 47)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创新必须做到( )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从实际出发敢于突破成规陈说,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善于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开拓新境界大胆质疑,小心求证,破除一切规则的束缚A BCD2 (2019 48)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从哲学上看,创新 要求人们 ( )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划清新旧事物的界限, 抛弃传统 大胆怀疑一切, 破 除一切 发扬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BACD3 (2019 47)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是( )A 辩

26、证的否定B 树立创新意识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矛盾的斗争性4 (2019 48)关于辩证的否定,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B辩证的否定就是否定一切C辩证的否定实质就是“扬弃” D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1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实质 (1)含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辩证的 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 它总是吸取、 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 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辩证否定的实质 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

27、又否定,既 克服又保留, 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 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辩 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第 10 页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 即对现存事物 必然灭亡的理解; 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 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 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3创新的社会作用(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 思维和文化的发展。(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理论、制度、 科

28、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一、单项选择题 1目前国际互联网发展迅速,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获得各种信息,购买所需物 品,并能与远隔千里之外的朋友聊天、 讨论问题, 各抒己见。 这说明 ( )A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改变联系B人们可以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C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着联系D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2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 翅膀导致其身边空气系统发生变化, 引起四周其他系统的相应变化, 可能两周后在美国的得 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表明 ( )A 事物的联系具有必然性B事物的联系具有直接性C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29、D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3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这句话说 明()A事物的发展是有前因后果的B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C处理问题必须重视各个局部D认识和处理问题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4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就要做到( )AC注意一事物与周围他事物之间的联系 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着的 掌握 系统优化的方法 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BD第 11 页5“有鸟将来, 张罗 (网)待之,得鸟者一目 (眼,网眼)也。今为一目之罗, 无时得鸟矣。 ”这给我们日常学习和工作的哲学启示是()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合理安排各科学习 人生的成功主

30、要依靠他人和集体的力量立足整体,寻求最优目标ABCD6中央军委宣布将四个总部改为15 个职能部门等举措,重新调整划设战区、 组建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 健全军委联合作战指挥机构, 着力构建军委 战区 部队的作战指 挥体系和军委 军种 部队的领导管理体系, 推进领导掌握部队和高效指挥部队有机统 一。这表明 ( )A整体功能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B采用系统优化方法能有效提高整体功能C关键部分的功能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D人们可根据主观需要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7“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 )A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B世界是永恒发展的C自然界具有物质性D 人类社会具

31、有物质性8下列图示中,能形象地表示事物发展方向和道路的是( )9“在静止状态无论怎么解决公正的问题,贫困的人口总不可能摆脱拮据的状况, 只有在发展和进步的状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困难。”因为 ( )A 静止状态不可能发生任何变化B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C发展是一种前进上升性的运动D任何事物都处于变化之中10雪莱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该名言体现了( )A世界是物质的B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C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11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上, 我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该原则的哲 学依据

32、是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B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第 12 页C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12“小岗村的历史是改革开放的历史, 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缩影”。 从中同学们 可以领悟到的哲学道理是 ( )A事物发展的前途都是光明的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D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13生活中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 可我们生病时还是要吃药, 因为我们看重的是那 七分的药效。这启示我们必须坚持 ( )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B矛盾主、次方面的统一C主、次矛盾的统一D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14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是指在矛盾

33、普遍性原理指导下, 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下列成语体现这个方法论的是 ( )对症下药, 量体裁衣 抓住重点, 抓住关键 因时制宜, 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因人而异A BCD15南宋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这启 示我们,在学习中要 ( )A 敢于否定一切B善于肯定一切C有批判性思维D理论联系实际16哲学家别林斯基说过:“没有否定, 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沟。”这句 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人类历史有可能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沟B只要敢于否定一切,历史就会向前发展C要敢于否定,树立创新意识D要敢于蔑视权威,抛弃书本17

34、一个国家不管现在处于何种地位, 如果不重视创新, 都有可能面临被淘汰出局的挑 战与危机。创新对社会进步和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表现在 ( )创新是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创新推 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第 13 页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BACD18柳公权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形成了柳体;赵孟頫丰富发展了楷书书法, 齐白石推动国画技艺;刘半农创造出新的汉字“她”,丰富发展了祖国语言。这些事例给我的启示是 ()A 创新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B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C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D人类文化发展是通过创新实现的19成立于 2019 年的奇瑞汽车公司坚持自主

35、创新,现已发展成为拥有完全自主研发能 力的大型轿车企业, 被誉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 这说明 ( )A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创新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C创新推动人类思维的发展D创新推动文化的发展20广大创业者要坚持用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充实自己,在创业中增长才干、磨炼意志。从辩证法角度看,材料启示青年 ( ) A要正确处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B必须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C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D要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二、单项选择题 21下列观点、做法中不能反映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有 ( ) A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B地震预示国家兴

36、衰,八月将有灾难 C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D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2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所以 ()B联系是客观的A联系是普遍的C联系是多样的D联系是必然的23“吹呴呼吸,吐故纳新”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 新事物是旧事物积极因素的总和 B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保留第 14 页C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D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 24“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句名句,而有人则认为“一鸟不鸣山更幽”。这种 修改是“点金成铁”。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 )A只见统一不见对立B只见静止不见运动C只见对立不见统一D只见运动不见静止25主次矛盾和矛盾主

37、次方面是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都表现了矛盾存在和发展的不平衡性。下列说法中,正确反映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是 ( )A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C牵牛要牵牛鼻子D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三、双项选择题26京津城际列车的开通是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合作共赢的典型案例, 它将极大地拉近京津两地经济空间,使两地资源互补成为可能。这说明 ( )A 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促成了新事物的成长B两个事物之间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联系C按客观规律办事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D人类活动改变了联系的客观性27实践证明, “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存在许多弊端,影响国家选才。“一考不能 定终身”的原因在

38、于 ( )A部分不能反映整体的真实情况B应试教育思想是根本错误的C目前的考试完全不能体现创新意识D考试涉及的知识对考查学生的整体素质非常有限 28下列俗语、成语与有关哲理相对应,不正确的是(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要重视量的积累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寒来暑往,四季更替 事物是发展的D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29某人酒后驾车,被警察拦下。他对警察说:我喝的是白酒,白酒不是酒。这一说法 错在 ( )第 15 页A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没有抓住主要矛盾B没有弄清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没有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D借口事物的个性否认事物的共性 30科学难题

39、征集活动有利于激发青少年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培育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引导他们 ( )A超越已有书本知识,否定科学理论权威B拓展自由想象空间,摆脱已有思想观念C关注当代科学现状,探寻科学发展的新思路D培育科学问题意识,发现科学发展的突破点第十五节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考题导练 核心归纳考点 11 A 2.B3【解析】 选 D。事物之间的联系既可能是直接的,又可能是间接的,A 错误;事物的联系可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B 错误;联系具有多样性,C 错误; D 项表述正确。4【解析】 选 C。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A 、 B 、 D 本身表述均正确,C 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符合题意。5【解

40、析】 选 C。 A “任何时候”错误,B “根本力量”错误, D 错误,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要矛盾。6【解析】 选 AB 。材料体现了联系的观点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故A、B 符合题意; C 错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 颠倒了二者的关系。7【解析】 选 C。本题考查联系的特征。材料中的说法是主观臆造的联系,违背了联系 的客观性, C 符合题意, A、 B、D 判断错误。8【解析】 选 B。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可以直接判断B 是正确答案,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故 B 符合题意。9【解析】 选 D。A 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B

41、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联系的 多样性, D 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考点 21 D 2.A 3.BC 4.AB5【解析】 选 C。本题考查发展的实质。根据所学可知C 项表述正确, A、B、D 均错误。6【解析】 选 BD 。题干材料强调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第 16 页性,克服困难,从而取得成功,故BD 正确。 A 、 C 本身说法错误。7【解析】 选 C。 A 、D 颠倒了二者的关系, B 说法绝对化, C 表述正确。8【解析】 选 AD 。材料强调科技的作用和发展,故A、D 符合题意; B 错误,实践才是人们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C“直接创造出新的客观事物”错误

42、。9【解析】 选 BD 。A 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C“唯一途径”错误,材料体现了主 观能动性的作用和发展的前进性,故B、 D 符合题意。10【解析】 选 A 。抓住关键词“根本途径”即可。考点 31 A 2.B 3.D4【解析】 选 D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识记。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矛盾, 故选 D 。5【解析】 选 B。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荒谬”违背了一切 从实际出发、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的要求,故选。6【解析】 选 A 。抓住关键词“根本观点”即可。7【解析】 选 D。A 、B、C 本身说法均错误,材料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故D符合题意。8【解析】

43、选 A 。抓住关键词“实质与核心”, 故只有 A 符合题意。9【解析】 选 B 。属于识记内容,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故B符合题意。10【解析】 选 AD 。经济工作既要稳定又要发展,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故A 符合题意,“稳”体现了相对静止, “进”体现了绝对运动, D 符合题意。11【解析】 选 B 。本题考查矛盾的概念,矛盾即对立统一,故B 符合题意; A、 C 只强调了矛盾的同一性, D 只强调了矛盾的斗争性。12【解析】 选 B。本题考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体现了这一点,体现的是真 象与假象的关系,与题意无关。13【解析】 选 AC 。由“立足该地区的具体情况”可知A、

44、C 符合题意; B 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能改造; D 说法错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考点 41 A 2.B3【解析】 选 A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 本途径。故本题选 A。B、 C、D 均不符合题意。4【解析】 选 B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 B 属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故 B 符合题意。学业达标 实战演练一、单项选择题 第 17 页1【解析】 选 B。本题考查联系的客观性。人们通过互联网可以做多种事情,这说明人 们可以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B正确; A、C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D 说法错误,联系是客观的, 但人们可以改变事物的

45、状态, 建立新的具体联系。2【解析】 选 C。本题考查联系的普遍性。“蝴蝶效应”表明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C正确; A 、B 不是联系的特征; D 材料未体现。3【解析】选 D。本题考查树立整体意识。 “不谋全局者, 不足以谋一域; 不谋万世者, 不足以谋一时”。 这句话说明认识和处理问题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D 正确; 其余选项与材料主旨内容不符。4【解析】 选 C。本题考查联系观。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就要做到把 握事物之间的联系, 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正确; 违背了 联系的客观性。5【解析】 选 C。本题考查立足整体、系统优化。材料启示我们,在日常

46、学习和工作中 要立足整体,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正确; 说法错 误,人生的成功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6【解析】 选 B。中央军委重新调整划设战区、组建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通过优化 作战指挥系统,提高了部队的整体战斗力,体现了系统优化的方法,应选B项。A、D 两项说法错误; C 项不符合题意。7【解析】选 B。本题考查发展。 “人事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体现了事物的变化发展, B 正确;其余选项与材料主旨内容不符。8【解析】选C。本题考查发展的途径。 C 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其余选项是对发展的错误理解。9【解析】 选 C。本题考查发展的趋势。题意强调的是只有发展进步了,我们才有条件 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困难。 这种观点的理论根据就是发展是一种前进上升性的运动, 故选 C; 静止是相对的, A 观点错误; B 观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D 观点正确,但不如 C 准确,因 为变化还包括后退性的运动。10【解析】 选 C。本题考查发展观。“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该名言体现了事 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C 正确; A 、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