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猫》同步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6032a316a0700d26633ef5cd440dedf/96032a316a0700d26633ef5cd440dedf1.gif)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猫》同步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6032a316a0700d26633ef5cd440dedf/96032a316a0700d26633ef5cd440dedf2.gif)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猫》同步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6032a316a0700d26633ef5cd440dedf/96032a316a0700d26633ef5cd440dedf3.gif)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猫》同步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6032a316a0700d26633ef5cd440dedf/96032a316a0700d26633ef5cd440dedf4.gif)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猫》同步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6032a316a0700d26633ef5cd440dedf/96032a316a0700d26633ef5cd440ded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猫 同步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蜷(qun)伏 红绫(lng) 诅(z)咒 捕(b)捉B.忧郁(y) 叮嘱(sh) 虐(n)待 屋脊(j)C.一缕(l) 污涩(s) 消耗(ho) 怅(chng)然D.咕(g)噜 怂(cng)恿 懒惰(du) 廊(lng)前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藤椅 衔着 隐隐约约 提心掉胆B.安祥 凝望 畏罪潜逃 滚来滚去C.懒惰 失踪 若有若无 忘下断语D.惩戒 芙蓉 性情忧郁 默默无言3.下列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_,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在小园里找了一遍,也不
2、见。心里便有些亡失的_。妻常常_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它很_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A.酸辛 预兆 叮嘱 悲愤B.酸楚 预警 叮咛 悲楚C.酸辛 预警 叮嘱 悲楚D.酸楚 预兆 叮咛 悲愤4.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B.我回家吃中饭,总看见它坐在铁门外边,一见我进门,便飞也似的跑进去了。C.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捕捉什么似的。D.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猫是一篇小说,作者郑振铎是
3、现代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B.课文中共出现了四只猫,即自家喂养的三只猫和偷吃芙蓉鸟的黑猫。重点写的是第三只猫。C.第二只猫最终亡失了。对于这只猫的亡失,三妹“很不高兴”,“我”也是“怅然”“愤恨”“诅骂”。D.作者对第三只猫的亡失,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6.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B.它只是毫无生意地、懒惰地、郁闷地躺着。C.雨后的天空出现一道彩虹,像是架起了一座美丽的天桥。D.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隐身存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捕捉什么似的。7.下列对本文表达的主题思想概括正
4、确的一项是( ) A.表现了“我”莽撞急躁的性格特征。B.表现了弱者悲惨的生活和对自己命运的抗争。C.表达了希望社会都能保护、关爱小动物的美好愿望。D.表达了知识分子的自省意识和悲天悯人的宽厚情怀。二、填空题8.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 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_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_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_9.选词语填空我们都很为它_,成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查问个好几次。A担惊受怕 B提心吊胆 C惊恐万分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_着。A观看 B眺望
5、C凝望10.徜徉古诗词,感受美好生活。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_”是自然万物恬静优美画面的生动再现;杜甫的“_,自在娇莺恰恰啼”是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精美展示;孟郊的“_,_”更是对人世间崇高母爱的高声礼赞。 三、语言表达11.参照例句,仿写句子,使之与例句构成对偶句。例句时间,抓得住就是金钱,抓不住就是流水。12.本文细节描写很有特色,如“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这使文章生动而富有情趣。你能模仿着写上一段这样的细节描写吗? 13.近一段时间,电视台播放精彩的特奥会赛场节目,初三某班的很多学生每天晚
6、上看到十点多钟,第二天还利用课间时间评头论足,而课堂上却精神不振,听课效率较低。班主任老师了解这一情况后,说了这样一段话:“同学们,听说你们这段时间很用功,每天晚上很晚才睡,白天又不放松课间休息时间。”同学们都惭愧地低下了头。 (1)老师说话的言外之意是:_。 (2)假如你是班长,这时代表全班同学起来说话,你这样说:_ 14.仿照下面动物告人类的“罪状”,你也写一条出来。示例:猴:告“猴子捞月一场空”。虽然月亮没捞到,但收获还是有的,至少我明白了水里的月亮是捞不起来的,这怎能说是“一场空”呢? 四、现代文阅读1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
7、,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地,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像对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
8、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
9、,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1)为什么我们一家不喜欢这只小猫?请简要概括。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3)作者说:“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其中的原因。 (4)请结合全文,分析“自此,我家
10、永不养猫”一句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5)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狗猫鼠舒婷 儿子放学路上,遇一长毛异种狗,挑逗不休,那狗烦了,朝我儿子的小腿噙了噙。虽然只是一道浅浅的血痕,也只好连夜带他过海去防疫站注射疫苗。行程真是漫长。暑假带儿子出外旅行,一路用冰桶镇着那疫苗。天气大热,逢雪糕冰棒就买,自然也有接济不上的时候。疫苗是如期注射完毕,心里却担心其中是否有几针失,每每想及就恐惧不安。 养狗不得,退而求猫,公公婆婆断然反对。我和儿子统一战线,只占少数票,因为丈夫生于斯长于斯,虽貌似中立实际已倒戈相向。 夜里失眠,听邻家荒园脚步杂沓,低吼
11、连连长哭阵阵问杂几声凄啼几声尖叫,好像猫的家族在开什么作品讨论会。翌晨我去买早点,见从邻墙缺口处瑟瑟缩缩爬出四只小猫,就像初冬那一抹稀薄的晨曦。 我返身上楼,唤醒酣睡的儿子。找出一草篮,垫上软布,将小猫放进去。告诫儿子,若其母来叼,儿子务必躲进家门,让它们合家团圆。 儿子只是可怜巴巴望着,拒不回答。待我回来,是儿子在破墙边呜咽作猫声。说是小猫一直叫妈妈,儿子再三无奈,只好代他的新朋友找母亲。 或是猫娘知违反了计划生育,再无踪迹。我们名正言顺收养了弃婴。一只弱者,下午就死了。一黑送我哥的小女孩,当天就被我嫂子扔进垃圾车。一白送我妹妹的小儿子,下落不明,问那男孩,说妈妈送人了。 儿子留一只活泼可爱
12、的小公猫。原先儿子吃饭,极为艰难,家中诸人每天都有标新立异之法,简直可以申请哺儿专利。现在儿子每顿饭前,必到猫居,自觉把小嘴张得圆圆,示范给猫看。那猫也把嘴张得,我用牛奶喂它,小猫和儿子一起吃得津津有味。 第二天,小猫爬出草窝,来舔儿子粉嫩的脚指头。儿子咯咯地笑着,和猫玩得不亦乐乎。儿子上幼儿园,猫不甘寂寞,滚来滚去缠着每一个人的脚跟,悲剧因此发生。不到一星期,小猫的腰椎被不慎踩伤,再不能动弹。在儿子严厉的审判下,竞无人敢承认是凶犯。他只好把猫抱回窝里,猫却再不喝牛奶,只叫着。 我蹲在猫窝前束手无策。儿子上幼儿园前来道别,对猫信誓旦旦:“小咪,快好起来呀,我留巧克力给你。”我却默祷:“猫啊,你
13、若真这么疼痛,不如去了吧。”猫那样看着我,嘤嘤诉说着什么,两只琥珀色的眼睛里,孤独、忧伤、对生存的渴望和恐惧一览无余,令我刻骨铭心。一只不足月的小猫何以能如此体悟生命的全部含义呢? 次日清晨起来,连猫窝也不见。丈夫说,猫死了。 许久,儿子不再吵着养猫。养蜗牛,我二话没说把透明的糖果盒出让、,养蚕,是我夜间冒大雨执手电到园子里采桑叶。现在家中养五头呆鱼,是那种普通金鱼,从不搔首弄姿,只在鱼缸里沉思默想,养了两年未见长大。还养一只笨鸟。原先还养过一只善鸣的黄鹂,引得许多人探头探脑,不久便被千方百计盗走。现在这只鸟安全可靠也不扰人,儿子拉小提琴时,它偶尔啾啾出声以示高深。最后一只是懒龟,养在洗濯池里
14、,背上竞长青苔,可见入定之功力,不亚闹市高僧。 丈夫下班,说最新潮的儿童玩具是熊鼠。形容熊鼠如何笨拙可爱,如何随遇而安,吃什么都是欢天喜地,且极便宜,每只二十元。我和儿子每听一句都“哇”地长呼一声。托了在厦门的好些朋友,久觅未得。儿子没了耐心,仗其写字能力略有长进,在我床头贴一大字报抗议:熊鼠啊,你在哪里? 星期日,丈夫率我与儿子浩浩荡荡到厦门花鸟市场接驾。一家家商店都答熊鼠已卖完,下一胎至少等三个月,只余一只只特别编制的铁丝笼空空如也。但在一只窄小仅足容身的铁丝笼里,因了一只美丽的大松鼠,眼睛机智灵活,尾巴蓬松高贵。儿子被勾了魂,我悄悄问价,答:八百元。赶紧把打开的小钱包咔地合上,拉起儿子就
15、走。儿子左脚与右脚打绊,我也跟着频频回眸。只见那松鼠在铁笼里无休无止地翻跟斗,大尾巴张开,那样轻捷那样不顾一切几近凄凉,仿佛一种竭尽全力的告别仪式。 从此对铁笼之物绝念。 丈夫属鼠,儿子属狗,十二生肖无猫。我伴一大鼠一小狗过日子,勉强足矣。(有删改)(1)儿子在养猫过程中,有哪些表现?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儿子左脚与右脚打绊,我也跟着频频回眸。(3)儿子为什么要在“我”床头贴一张“熊鼠啊,你在哪里?”的大字报? (4)选文题目“狗猫鼠”改为“养小动物”,好不好?请说说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 C 解析:A项,“绫”读“lng”; B项,“嘱”读“zh”; D项,“
16、怂”“sng”。 故C。点评: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2. D 解析:A、“ 提心掉胆 ”应写作“提心吊胆”; B、“安祥”应写作“安详”; C、“ 忘下断语 ”应写作“妄下断语”; D、正确。 故选:D。 故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析,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形,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书写,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3. C 解析:结合语境分析: 酸辛:辛酸,悲苦。酸楚:苦楚;悲痛。 预警:预先警告。预兆:事情发生
17、前所显示出来的迹象。 叮嘱:叮咛,再三嘱咐。叮咛:叮嘱,告诫。 悲楚:悲哀痛苦。悲愤:悲痛愤怒。 故选:C。 故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字词含义并恰当运用。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4. A 【分析】比喻就是抓住两种不同性质事物的相同点,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构成比喻的关键是: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A比喻,把“猫”比作“白雪球”。 B无修辞,“ 飞也似 ”不是比喻词。 C拟人,拟人的动作“等待”。 D无修辞,“ 好像 ”不是比喻词。 故选:A。 故A。点评: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明喻是本体、喻词和
18、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如同等,暗喻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等连接。借喻是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运用它时要求本体与喻体的关系十分密切。5. A 解析:A 猫是一篇小说,作者郑振铎是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 BCD 正确; 故选:A。 故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6. D 解析:A、C两项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故D。点评:熟练掌握各种修辞的特点及作用是解题的关键,平时写作时要养成良
19、好的运用习惯。7. D 解析:A有误,属于人物形象分析,不是文章主题; B有误,“对自己命运的抗争”无从谈起; C有误,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尤其是结尾段“自此,我家永不养猫”来看,本项分析有误; D正确。 故D点评:本题考查对文本主旨的理解与辨析能力。结合文章主旨即可做出选择。二、填空题8. 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 解析:形象是文章的灵魂,是构成文章吸引人的重要因素。而要成功地塑造形象离不开对人物的刻画,它是展现性格的重要方法,人性格在作者的笔下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是需要作者精心刻画加以渲染的,并力求使人物更加深入人心,跃然纸上。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可分为五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
20、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这五种人物描写的方法对塑造人物性格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故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点评】人物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1、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作用在于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2、行动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作用在于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在人物描写中有重要地位。)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里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
21、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5、环境描写A、自然环境描写: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推动情节发展。作用是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点明时令、地点;表现人物关系;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B、社会环境描写:从狭义上讲,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历史时期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预示人物命运;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分、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6、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
22、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作用是丰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9. B;C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辨析,需要学生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要注意近义词的辨析。注意近义词的意思,及词语间的区别。要学会结合语境仔细辨析,选择合适的词语。担惊受怕: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害怕遭受祸害。提心吊胆:形容对事情不能放心,非常害怕。惊恐万分:非常惊讶恐慌,十分害怕。结合语境选“提心吊胆”恰当。 凝望:注目远望。眺望:从高处远望。观看 :做观众;特意地看;观察。结合语境选“凝望”恰当。故 B C。【点评】做好本题要多积累近义词的意思,区分近义词的细微之处,学会结合语境准确,恰当的使用词
23、语10.早有蜻蜓立上头;留连戏蝶时时舞;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分析】填写古诗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古诗时只注意读音或形近字,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比如本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蜻、蜓、蝶、舞、晖。【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三、语言表达11. (示例)春天,留住了就是秋实,留不住就是幻梦。 解析:本句的例句由两分句构成,注意它们之间的意义关联,按照事物(时间)的两面(抓得住抓不住)格式仿写即可。故(示例)春天,留住了就是秋实,留不住就是幻梦。【点
24、评】考查句子的仿写。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12. 有时,小狗爱和玩具“小猫”打架,它先扑向“小猫”,“小猫”不理睬它,它就用爪子打“小猫”的头。“小猫”还是对它不理不睬,它又用爪子打“小猫”的屁股。“小猫”坐不住了,小狗火了,它把“小猫”往地上一按,“小猫”肚子一面的按钮撞到了地上,发出了“喵喵”的叫声。这可吓坏了小狗,它再也不敢欺负“小猫”了,还吓得躲到了门后,迟迟不敢出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细节描写能力,在写作过程中,一定把概括性的词语,换成具体形象的描绘或叙述,抓住特征举些例子,把
25、握角度,妙用修辞细描绘,再者一定设置情景,分解过程,捕捉细节,描写言、行、心、貌、神等。 故有时,小狗爱和玩具“小猫”打架,它先扑向“小猫”,“小猫”不理睬它,它就用爪子打“小猫”的头。“小猫”还是对它不理不睬,它又用爪子打“小猫”的屁股。“小猫”坐不住了,小狗火了,它把“小猫”往地上一按,“小猫”肚子一面的按钮撞到了地上,发出了“喵喵”的叫声。这可吓坏了小狗,它再也不敢欺负“小猫”了,还吓得躲到了门后,迟迟不敢出来点评:细节描写类似于电影中的“慢镜头”我们把这个过程分成一些小动作,按一二三时间先后写下来,是这个行为过程完整的地展示与读者面前,我们的文章自然就具体生动了。13. (1)批评同学
26、们晚上看电视,影响了学习和休息。(2)老师,请您别生气,我们知道错了,从今以后我们一定会处理好看电视、学习和休息的关系,努力学习,把学习搞好。 解析:言外之意的理解需要透过字面含义,理解说话的真正用意。班长的发言可采取引导说服的方法,不能空洞地说教。【点评】本题考查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可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境来写。要注意不同的身份,根据身份确定称谓,要针对问题拟句,掌握好说话技巧,学会说话得体,要做到语气委婉,不生硬,用词一定要正确。14.老鼠:告“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过街老鼠都要打吗?我又没违反人类的交通规则,何况我走的还是“人行道”。 解析:仿写句子,一般要根据语言材料,从形式(结构、修辞、
27、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点评】仿写答案丰富多彩,要做到原文内容一致、句式一致、修辞一致四、现代文阅读15. (1)长得不好看;不活泼,性格忧郁;懒惰,不捉老鼠。(2)比喻,把“我的暴怒、虐待”比作“刺我良心的针”,生动形象地突出“我”明白真相、知道猫因“我”的主观臆断而蒙冤后,心里的内疚后悔、难过痛苦之情。(3)“我”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永无改正过失的机会了。(4)内容上,是对全文的总结。“我”目睹了前两只猫的不幸后,又亲手制造了第三只猫的悲剧,深感内疚,为了不再看到这样的悲剧重演,“自此,我家
28、永不养猫”。结构上,这句话照应文章的开头,交代几次养猫经历的最终影响,首尾呼应。(5)“我”充满正义感,同情弱者,勇于反思己过。“我”为鸟无辜被吃感到义愤填膺,为其“复仇”,更为自己冤枉了猫而感到痛苦自责。 解析:(1)细读文本从“ 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 ”可概括出:长得不好看;从“但大家都不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可以概括出:不活泼性格忧郁;从“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可以概括出:懒惰,不捉老鼠。 (2)把“我的虐待”比作“针”,这
29、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我明白真相后,知道猫因我的主观臆断而死,不能挽回,而更加内疚后悔。 (3)作者在弄清真相时,有一段心理描写,“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我”难过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二是我想补救,但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4)“我”目睹了前两只猫的不幸后,又亲自制造了第三只猫的悲剧,深感负疚、懊悔,为了不再看到这样的悲剧重演下去,“自此,我家
30、永不养猫”。这句话又与文章的开头遥相呼应,在结构上形成了首尾呼应的特点。 (5)本题的考点是人物形象描写与分析。 概括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由结尾“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可以看出 “我”充满正义感,同情弱者,勇于反思己过。“我”为鸟无辜被吃感到义愤填膺,为其“复仇”,更为自己冤枉了猫而感到痛苦自责。 故长得不好看;不活泼,性格忧郁
31、;懒惰,不捉老鼠; 比喻,把“我的暴怒、虐待”比作“刺我良心的针”,生动形象地突出“我”明白真相、知道猫因“我”的主观臆断而蒙冤后,心里的内疚后悔、难过痛苦之情; “我”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永无改正过失的机会了; 内容上,是对全文的总结。“我”目睹了前两只猫的不幸后,又亲手制造了第三只猫的悲剧,深感内疚,为了不再看到这样的悲剧重演,“自此,我家永不养猫”。结构上,这句话照应文章的开头,交代几次养猫经历的最终影响,首尾呼应; “我”充满正义感,同情弱者,勇于反思己过。“我”为鸟无辜被吃感到义愤填膺,为其“复仇”,更为自己冤枉了猫而感到痛苦自责。点
32、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 本题考查赏析句子。注意明确所用修辞及突出表现的内容。 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去判断。 本题是对段落作用的考查,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 内容是一般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或补充,或者引起下文。思路:这一段写出了,突出了,(这是内容)为下文作铺垫。段落位置不同,结构作用不同,表述语言有所不同。文章开头:引出下文,为作铺垫。营造了氛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文章中间:承上
33、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为作铺垫。文章结尾:总结全文,突出心。结尾的话内容上是对全文的总结。 本题的考点是人物形象描写与分析。 概括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解题思路:从具体的人物行为事件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从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入手,抓住抒情和议论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16. (1)在破墙边呜咽作猫声,替小猫找妈妈;每顿饭前,必到猫居,自觉把小嘴张得圆圆,示范给猫看;被小猫舔脚指头,和猫玩得不亦乐乎;审判谁踩伤了猫的腰椎;上幼儿园前和小猫道别,对猫信誓旦旦。(2)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儿子和“我”舍
34、不得离开那只美丽的大松鼠时的情形,表现了我对松鼠的喜爱和未能买的遗憾心情。(3)儿子很喜欢熊鼠,渴望得到一只;可是托了在厦门的好些朋友,久觅未得;儿子等不得了,就在“我”床头贴一张大字报,表现了他焦急和渴望的心情。(4)不好。选文主要写了作者一家与狗、猫、鼠的故事,以“狗猫鼠”为题,更能突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表达了作者一家对动物的感情;改为“养小动物”也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但不能突出文章的重点,且语气平淡,表达效果一般。 解析:(1)细读文章可知,从“待我回来,是儿子在破墙边呜咽作猫声。说是小猫一直叫妈妈,儿子再三无奈,只好代他的新朋友找母亲。”概括出:在破墙边呜咽作猫声,替小猫找妈妈; 从“现在儿子每顿饭前,必到猫居,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渣土运输合同环境监测协议
- 2025年中国广电机房专用无触点稳压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卫生保健品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每位球形翅盅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稳压泵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平头速动开关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一体化铆钉加热炉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空气助燃焊炬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电池测试台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央循环供水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CR200J动力集中动车组拖车制动系统讲解
- 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
- 国际货物运输委托代理合同(中英文对照)全套
- 全面新编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解读分析
-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三年级上册脱式计算100题及答案
- VDA6.3 2023过程审核教材
- 烹饪实训室安全隐患分析报告
- 《金属加工的基础》课件
- 运输行业春节安全生产培训 文明驾驶保平安
- 体验式沙盘-收获季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