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人教版五下数学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课 题 从不同角度查看一个物体(1) 备课教师 课 型 新授课 总第 1 课时 目标:X|k |B| 1 . c|O |m 1、学识目标:让学生体验查看的过程,熟悉到从不同的位置查看物体,所看到的外形是不同的。能鉴别从正面、左面、上面查看到的简朴物体的外形。 2、才能目标: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查看,分析事物的才能。培养学生构建简朴的空间想象 教学重点: 扶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难点: 扶助学生构建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新 课 标 第 一 网 教具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盒子等。 教学
2、过程: 一、设疑自探 1、谜语导入 请同学们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为什么能望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由于我们查看的角度不一样,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查看物体(板书) 从不同角度查看一个物体 2、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题。 看到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举行评价、模范、整理后说明:老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例1归纳、整理、补充成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只要同学们能根据自探提示专心探究例1,就能弄明白这些问题) 3、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示: 教师将一个对面涂有一致颜色的长方体举起静止不动,新课 标 第 一网
3、1、你查看到的长方体是什么样的? 2、在你的位置上查看,你看到了哪几个面?你能找个位置看完全体的面吗?最多能看到长方体的几个面? 3、我们分别从几个不同的方向去查看这个长方体,看看它的正面、左面以及上面分别是什么外形的图形,把它们分别划出来。 4、怎样用用刚学到的学识解释一下长方体为什么这样画? 二、解疑合探 检查自探效果。 1、检查自探效果。(提问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差生回复,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2、遇到疑难问题要组织学生举行议论。 强调: 通过查看,我们察觉了至少能看到长方体的一个面,也可能看到两个面,最多一次能望见三个不同的面。 从不同的方向查看,所看到的外形是不一样的。 三、质
4、疑再探 1、学生质疑。 教师: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处境或组织学生议论或教师释疑。) 预设: 学习本节学识在日常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四、运用拓展 (一)我当小老师,学生自编题。 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学识,编一道习题,。 2、表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二)补充练习。(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处境,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1、做教科书例2和 “连一连” 2、鉴别 小嬉戏:比一比谁的回响快。教师点击展现长方体不同方向的图形,学生根据自己所在的位置,相应地站起来。 3、智力嬉戏
5、:两个同学为一组做嬉戏,一个同学画,另一个同学猜,负责猜的同学要想手段通过你提问的问题确定这个物体是什么,猜完后,在把物体拿出来验证一下,看是否猜对了。 学生玩嬉戏,教师指导。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教师:学习了本节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总结强调。 学生充分发表观法后,教师强调重点内容,并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举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学识。 二次修改: 板书设计 从不同角度查看一个物体 至少能看到长方体的一个面,也可能看到两个面,最多一次能望见三个不同的面。 从不同的方向查看,所看到的外形是不一样的。 实践反思: 课 题 从不同角度查看两个物体(2) 备课教师 课 型 新授
6、课 总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鉴别从不同方向查看到的两个物体的外形和相对位置。 2、培养学生从不同角查看分析事物的才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才能。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从形象构建抽象的想象才能。 教具学具: 一个球体、一个圆柱体、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8分钟)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对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举行了查看,也察觉了从中的奥秘和乐趣,今天我们将两上物体从不同角度举行查看,体验从不同角度看世界。 板书课题:从不同角度查看两个物体 (二)根据课题提问题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举行评价、模范、整理后说明:为了更好的学习本节新学
7、识老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学习内容归纳、整理、补充成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只要同学们能根据自探提示专心探究,就能弄明白大家方才提出的问题。大家有信仰吗?)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示: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2页内容,斟酌以下问题。 1、从不同角度查看例2的两个物体,你察觉了什么? 2、试着把从正面上面左面右面四个方向查看到的外形画出来。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1、学生自探后,在小组内交流自探结果,然后师生互动,解疑答难。 2、多媒体演示验证。 3、教师将一个球体和一个圆柱体按例2摆放在讲台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查看,从正面上面左面右面四个方向查看,再回到位置上把从四个
8、面查看到的画出来,并举行交流。 教师把学生画出的图形表示出来,集体评议。 三、质疑再探(5分钟) 1、学生质疑。 教师:通过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处境或组织学生议论或教师释疑。) 四、运用拓展(12分钟) (一)学生自编习题。 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学识,编一道习题,。 2、表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二)根据学生自编题的练习处境,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1、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画出以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强调左右面是重合,故只能望见一个正方形)。 2
9、、将一个正方体和圆柱体并排放,要求生想象画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样子。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教师:学习了本节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总结强调。 学生充分发表观法后,教师强调重点内容,并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举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学识。 二次修改: 板书设计: 从不同角度查看两个物体 课 题 从不同角度查看多个物体(3) 备课教师 课 型 新授课 总第 3 课时 教学目标:1、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查看事物物体。 能辨识较繁杂物体不同角度所查看的处境。 2、根据图形揣测拼搭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 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才能。 教学重难点:1、变形象思维为抽象思维。 2、明晰
10、物体组合摆放的一致点与不同点。 教学难点:通过上两节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从不同角度查看一个和两个物体, 在此根基上持续学习查看较繁杂的物体时,已经能够掌管方法,但是空间想象才能还不是很强,因此仍需要给与足够的动手操作机遇。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 教具学具:小正方体若干。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还记得题西林壁这首古诗吗?一座庐山,为什么世人看到的却是“远近上下各不同”的风景呢? 透露课题:由于查看的角度不同,庐山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风景。这里,诗人是从不同角度对实物举行查看。假设用若干个一致的小正方体拼摆成立体图形,在查看中又会存在哪些特点?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
11、查看物体 一:设疑自探: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举行评价、模范、整理后说明:为了更好的学习本节新学识老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学习内容归纳、整理、补充成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只要同 学们能根据自探提示专心探究,就能弄明白大家方才提出的问题。大家有信仰吗?) 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示: 1、 教学例1 (1)学生根据教师提示用小正方体独立拼搭物体。 面对自己横向连续摆3个正方体,接着,在第一排左边第一个后面再摆一个。你察觉了什么? (2)同组4名学生,围着拼搭成的物体走一圈,分别从物体的正面、上面和左面举行查看。分别看到什么图形? (3)各自用小正方
12、形卡片摆出从三个角度查看到的平面图。有什么不同? (4) 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查看,查看的结果是怎样的?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1、学生自探后,在小组内交流自探结果,然后师生互动,解疑答难。 2、多媒体演示验证。 3、归纳概括,得出结论: 学生概括: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查看,查看的结果各不一致。 2、 完成做一做。 (1) 出示做一做,学生在教科书上完成。 (2) 交流反应 三、质疑再探(5分钟) 1、学生质疑。 教师:通过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处境或组织学生议论或教师释疑。)
13、四、运用拓展(12分钟) (一)学生自编习题。 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学识,编一道习题,。 2、表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二)根据学生自编题的练习处境,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提问:假设从物体的右面查看,看到的会和从左面看到的完全一致吗?为什么? 学生回复后,强调两个物体间的遮挡关系所引起的查看结果不同。 3、 探索规律 (1) 用4个正方体摆出不同的立体图形。 提出要求:先独立操作拼摆,并用正方形卡片摆出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在与同组伙伴交流,相互看看摆得对不对,结果,对小组中的各个作品举行整体查看,说一说看到的各个平面图形有什么一致点和不同点? (2) 学
14、生按要求操作。 (3) 表示作品,探索规律。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察觉: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查看,查看的结果不一致,有时也可能一致。不同的物体,从不同的角度查看,看到的结果不一致,有时也可能一致。 三、 稳定练习 1、教科书第2题 个案补充 2、学生按老师要求摆小正方体。 (1)用5个小正方体摆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你能摆出几种不同的方法)。 (2)用四个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是 ,从左边看也是 的处境。 (3)根据下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摆一摆,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也是 (有多少种不同摆法,最少要用多少个小正方体,最多只能用多少个小正方体。) 四、课堂小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教师:学习了本节内
15、容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总结强调。 学生充分发表观法后,教师强调重点内容,并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举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学识。 二次修改: 板书设计: 从不同角度查看多个物体 实践反思: 课 题 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备课教师 课 型 新授课 总第 4 课时 教学目标 1、掌管整除、因数、倍数的概念。 2、知道因数和倍数以整除为前提,及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重点 1、建立整除、因数、倍数的概念。 2、理解因数、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3、应用概念正确作出判断。 教学难点 理解因数、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7分钟) (一)打定练习。(课件出
16、示) 1、口算 65153237 1.20.3242313 2、查看算式和结果并将算式分类。 除 尽 除 不 尽 651.2 15315 1.20.34 24212 23732 313101 3、什么叫整除?在什么处境下,才可以说“一个数能被另一个数整除? 4、分类 除 尽 除 不 尽 不能整除 整 除 651.2 1.20.34 15315 24212 23732 313101 (二)引入新课:假设 一个数 能被 另一个数 整除(除数不为零),前一个数就叫做另一个数的倍数,另一个数就叫做这个数的因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因数和倍数(出示题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三)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 教师
17、: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1、什么叫倍数?什么叫因数?倍数和因数有什么关系? 2、整除和除尽一样吗?为什么?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举行评价、模范、整理后说明:为了更好的学习本节新学识老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学习内容归纳、整理、补充成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只要同学们能根据自探提示专心探究,就能弄明白大家方才提出的问题。) (四)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示: 自学12页内容,解决以下问题:1、假设用字母表示两个整数,整除可以怎样说? 2、整除和除尽一样吗?为什么? 3、什么叫倍数?什么叫因数?倍数和因数有什么关系? 4、两个数在什么处境下才有
18、因数和倍数关系? 二、解疑合探:(18分钟) 1、自探反应。后进生回复,中等生评价、优等生补充。 2、合探疑难。 教师说明:以后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一般不包括零。 三、质疑再探:(5分钟) 1、学生质疑。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你有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1)一个数只有一个因数吗? (2)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有限吗? (3)0有因数和倍数吗? 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处境或组织学生议论或教师释疑。) 四、运用拓展(10分钟) (一)学生自编习题。 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学识,编一道习题,。 2、表示学生高质量
19、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二)根据学生自编题的练习处境,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学识乐园 (1)下面每一组数中,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说出为什么。 16和2 4和24 (2)下面的数,哪一组的第一个数能被其次个数整除? 29和 3 36和12 1.2和 0.4 (3)下面的数,哪些是60的因数,哪些是6的倍数? 3 4 12 16 24 60 (4)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36能被12整除。( ) 29能整除29。( ) 3.2是0.4的倍数。( ) 由于3694,所以36是倍数,9是因数( ) 1是1、2、3、4、5,的因数。( ) 若 ab10
20、,(a、b是不为0的自然数)那么: a确定是b的倍数()a能被b整除()b可能是a的因数()a能被b除尽()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请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共享。 2、教师归纳总结。 学生充分发表观法后,教师对重点内容举行强调,并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举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熟悉。 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整除 因数 倍数 15能被3整除 15是3的倍数,3是15的因数 实践反思: 课 题 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求法 备课教师 课 型 新授课 总第 5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2、使学生学会求一个
21、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 3、培养学生查看、探索、抽象、概括的才能。 教学重点: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弄清为什么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打定练习 1、说出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2、下面的数中,哪些是12的因数,哪些是2的倍数? 1、2、3、4、5、6、7、8、9、10、11、12、13 (二)透露课题 上面我们找出了12的因数和2的倍数,假设不给你这些数,你能求出12的因数和2的倍数吗?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22、的求法。(板书课题: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求法) (三)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哪些学识?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1、怎样求一个数的因数? 2、怎样求一个数的倍数? 3、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求法有什么不同? 4、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时应留神什么?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举行评价、模范、整理后说明:为了更好的学习本节新学识,老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学习内容归纳、整理、补充成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只要同学们能根据自探提示专心探究,就能弄明白大家方才提出的问题。) (四)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示: 自学课本1314页内容,斟酌以下问题:1、什么样的数是12的因数
23、? 2、找一找15的因数有哪几个?说一说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怎样的?最小的因数是谁?最大的是谁? 4、什么样的数是2的倍数? 5、找一找5的倍数有哪些?说一说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 6、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怎样的?最小的倍数是谁?有没有最大的倍数?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1、检查自探效果。 按照学困生回复,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的原那么举行提问,遇到中等生解决不了的问题,组织学生合探解决。根据学生回复随机板书主要内容。 2、归纳、总结得出以下结论: (1)全体能整除一个数的数都是这个数的因数。 (2)找出能整除一个数的数就可以求出这个数的因数。 (3)一个数与非零自
24、然数的积都是这个数的倍数。 (4)用非零自然数和一个数相乘就可以求出这个数的倍数。 (5)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三、质疑再探(5分钟) 1、学生质疑。课前大家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吗?对本节课所学内容你有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 (1)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还有没有另外方法? (2)学习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对今后的学习有什么扶助? 2、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先由其他学生释疑,学生解决不了的,可根据处境或组织学生议论或教师释疑。) 四、运用拓展(
25、10分钟) (一)学生自编习题。 1、让学生根据本节所学学识,编一道习题,。 2、表示学生高质量的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二)根据学生自编题的练习处境,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习。 1、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54的因数有:( ) 50以内9的倍数有:( ) 35以内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数有:( ) 2、判断: (1)18的全部因数是2、3、6、9。 ( ) (2)一个数的倍数确定比它的因数多。( ) (3)有两个数a和b,假设a是b的倍数,那么b确定是a的因数。 ( ) 3、选择: (1)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2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0、2、4、6、8. 一个数的因数确定比它的
26、倍数小。 93是13的倍数。 (2)81的因数有( )个。 3 5 6 (3)20以内6的全体倍数是( ) 6和12 12和18 6、12和18 (4)既是3的倍数,又是18的因数的数有( )个。 3 2 4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请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共享。 2、教师归纳总结。 学生充分发表观法后,教师对重点内容举行强调,并引导学生对本节内容举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熟悉。 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求法 例2 12的因数有哪几个? 例3 2的倍数有哪些? 1212=1 121=12 21=2 122 =6 126=2 22=4
27、 123 =4 124=3 23=6 12的因数有:1、2、3、 2的倍数有:2、4、6 4、6、12. 实践反思: 课 题 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 备课教师 课 型 新授课 总第 6 课时 教学目标 1、掌管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并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2、5整除。 2、初步理解偶数、奇数的意义,能正确鉴别偶数和奇数。 3、通过查看、推测、探索、议论,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才能和合作精神。 重点 掌管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并正确判断。 难点 能同时被2和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流程设计 一、设疑自探:( 10 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过李咏叔叔主持的“幸运52”
28、吗?现在李咏叔叔想给现场观众抽奖派送礼物。现场观众每人有一个编号,假设抽到的编号是2的倍数奖品是带耳机的电话机,是5的倍数的奖品是罗西尼手表,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奖品是笔记本电脑。 师指号码让学生判断得什么奖品。(速度较慢) 学生说编号让老师判断。(速度较快) 导入: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不用算就能判断这么快呢?其实能被2、5整除的数是有特征的,知道了这些特征就能快速判断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出示课题: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 (生齐读)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阅读了本篇文章),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教师预设: 1、能被2整除的数的具有什么特征? 2、能被5整
29、除的数的具有什么特征? 3、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 4、掌管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有什么作用?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很有针对性),大多都是我们本节理应学习的学识,老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为( 、 、 、 、 )方面的内容,并据此提出自探提示,梦想能为大家本节的学习供给扶助。请看:(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8 分钟) 自学课本17-18页上面四行内容,斟酌以下问题:(1)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什么?请你任意写几个具有这样特征的数验证一下。 (2)什么是偶数?什么是奇数? (3)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什么?请你任意写几个具有这样特征的数验证一下。 (4)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什么? 二、解疑合探:( 15 分钟) (一)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议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预设): 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什么? 2.教师出示表示与评价分工。 问题 1 2 3 4 表示 3 5 7 9 评价 4 6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绿色小清新新教师入职培训主题
- 如何过好有意义的大学生活我的大学生活培训课件
- 安徽省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三)(含解析)
- 新乐童品牌合作策划案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 故宫博物院课件部编
- 临时搭建,预防后山滑坡的安全问题补充合同
- 合同收款管理
- 做一份课件多少钱
- 体育室内课课件-自我保健及处理运动伤害
- 国家开放大学《管理英语2》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 2024年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教师企业实践总结汇报
- 抖音快手区别分析报告
-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与优化
- 质量损失培训课件
- 《维修车间管理》课件
- 北京市海淀区101中学2023年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高处作业吊篮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
- 房地产开发项目 水土保持方案
-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人教福建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