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考情简析及2016备考建议_第1页
2015年中考考情简析及2016备考建议_第2页
2015年中考考情简析及2016备考建议_第3页
2015年中考考情简析及2016备考建议_第4页
2015年中考考情简析及2016备考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情趋势与有效备考2015年中考考情简析及2016备考建议 总趋势:考情在3-4年里相对稳定,但稳中有变。综 述考试用时120分钟。全卷满分120分。整卷难度0.65左右。2014年与2015年试卷概况如下表命题双向细目表题号考查内容题 量分 值题 型选择非选择一、基础(24分)古诗文默写1101字词积累141词语运用131修改病句131仿写句子141二、阅读(46分)课内文言文阅读31012课外文言文阅读3912实用类文本阅读31021文学类文本阅读4174三、写作(50分)作 文1501附加题(10分)推荐名著阅读3103一 基 础 考纲复制1考 试 内 容 和 要 求能力层级类别细 目识

2、记理解运用基础1默写本大纲规定的古代诗歌及文言课文的名句。2用汉语拼音拼读汉字和词语。3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4正确理解和运用常见词语(包括成语、关联词语)。5纠正句子的常见毛病。6仿写句子,变换句式。7根据表达需要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常见修辞方法。8.了解课文与推荐名著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 (一)古诗文默写(10分)2015年2014年2013年诗经蒹葭1生于忧患1诗经1观沧海1次北固山下2晏殊浣溪沙1桃花源记2破阵子1醉翁亭记2山坡羊潼关怀古2归园田居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终南别业4闻王昌龄4钱塘湖春行4 1.题型特点:

3、 文1 + 词(曲)1 + 诗(律诗、绝句、乐府诗)3; 尽量错开了朝代、年级,唐宋和各个朝代组合;且有空格提示了字数; 第5小题默写四句诗; 有一道2分的理解默写题。“理解名句”类默写(近三年):如2013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现诗人推己及人、心忧天下的诗句是,!”2015年“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孩子生活幸福的句子是,”。 “理解运用”类默写:如2012年“看待别人的进步,我们要有发展的眼光。正如孙权劝学中所说的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010年“面对元朝统治者高官厚禄的诱惑,文天祥断然拒绝,因为他深知背信弃义换来的高官厚禄,不值一文!正如孟子鱼我所欲也所说的: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4、口口口口口口!” “理解比较”类默写:如2011年“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诗句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2. 汕头市近5年默写题得分情况(中考年度)2014:6.86分3.备考建议:HYPERLINK 20150310把握考情%20%20遵循规律%20%20有效训练.doc把握考情 遵循规律 有效训练(二)拼写词语(4分)题号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倔强妖娆崎岖拮据宽恕踌躇迁徙和煦沉湎风骚销声匿迹相形见绌因地制宜月明风清鲜为人知无与伦比迫不及待根深蒂固随声附和十拿九稳1.题型特点: 近五年都是双音节词语和成语各两个,且都

5、出自于初中课文中(课下注释+ “读一读,写一写”); 近5年不重复考查;词语分散到不同年级,以动词、形容词为主;针对方言区的实际,一般不考“前后鼻音、平翘舌音、轻声儿化、声调”等特殊词语。 词语都有个别字易于混淆,即常写常错,必须弄清其音形义,才能保证全对。2.2014-2015平均分 2.96/2.备考建议: 平时坚持字词教学,弄清词语的音形义。在程度一般的班级,可以引导学生逐篇梳理,生僻词会认读,常见词会识记其音形义,常用词必须掌握“音、形、义、品、用” 逐篇课文挑出含有重要的词语(含动词、形容词和成语)的句子,结合上下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读熟句子,熟记关键词语的音形义。 周而复始地进行“识记

6、过关强化”练习。七下生僻词常见词常用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桑葚 菜畦蟋蟀 书塾攒 拗 脑髓 盔甲 蝉蜕秕谷 倜傥 相宜确凿 鉴赏 臃肿 轻捷 方正 博学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爸爸的花儿落了咻咻 掸子玉簪花 麻渣 骊歌 花圃肿胀 叮嘱 恐惧丑小鸭木屐丑陋 讪笑 嫉妒 来势汹汹诗两首荒草萋萋瞬息 幽寂 延绵黄河颂 巅狂澜 屏障 九曲连环澎湃 哺育 最后一课郝叟哽喧闹 肃静 懊悔 磨损 祈祷 惨白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逼狭 亦复如是崎岖 阻抑 回环曲折 土地的誓言标直 嗥鸣 谰语 亘古 镐头 田垄 蚱蜢炽痛 斑斓 怪诞 默契 污秽邓稼先 宰割 筹划 彷徨 仰慕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当之无愧 锋芒毕露

7、家喻户晓 妇孺皆知 马革裹尸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望闻问切 弥高 漂白 群蚁排衙衰微 赫然 迭起 高标 锲而不舍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潜心贯注 心会神凝 迥乎不同 一反既往 慷慨淋漓 气冲斗牛音乐巨人贝多芬磐石 杂乱无章 含蓄 踌躇 巴望 重荷 愁苦 深邃 锁闭 惹人注目 不见天日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捋博学多识 一拍即合 寻欢作乐 忘乎所以 义愤填膺社戏 惮 踱 棹 归省 凫水 行辈 絮叨 蕴藻 撮 楫撺掇 委实 依稀 悠扬安塞腰鼓狂舞 闪射 火烈 飞溅 亢奋 晦暗 羁绊 蓦然 冗杂 搏击 烧灼 奔突 翻飞 大彻大悟 戛然而止 叹为观止竹影撇 蘸朱砂 口头禅幽暗 惬意 疏密 包罗

8、参差不齐观舞记颦蹙嗔视 咿哑本色当行 粲然 叱咤风云 尽态极妍 惊鸿 清扬 静穆 端凝 变幻多姿 离合悲欢 低回婉转 浑身解数 高视阔步 息息相通伟大的悲剧 拽 与其毋宁 吞噬 告罄 遗孀毛骨悚然 怏怏不乐 语无伦次 羸弱 无垠 凛冽 销蚀 步履 坚持不懈 千辛万苦 风餐露宿 夜不成寐 精疲力竭 闷闷不乐 耀武扬威 洋洋得意 姗姗来迟 忧心忡忡 疲惫不堪 畏缩不前 鲁莽大胆 念念有词 精打细算在沙漠中心犁铧 乙醚 虫豸 硌 噎辐射 筛糠 幻影 躯壳 脐带疲倦 协奏 真谛 卷土重来 芸芸众生 死得其所登上地球之巅砭骨 履践 崔巍养精蓄锐 齐心协力 头晕眼花 腰酸背痛 勇往直前真正的英雄阴霾建树

9、疆域 迫不及待 刚毅不屈猫 红绫污涩 怂恿 怅然 蜷伏 悲楚 惩戒 妄下断语斑羚飞渡咩 苍穹 肌腱进退维谷 悲怆 娴熟 略胜一筹 逞能 恍惚 甜腻 一尘不染 眼花缭乱 秩序井然华南虎箜篌 项鬣不羁 铰 沟壑抽搐 石破天惊 劝诱叽叽喳喳 马庇荫 觑 犷野 颚骨 剽悍 慷慨以赴 窥伺 羁绊 疮痍 阔绰 观瞻 遒劲 妒忌 相得益彰 疆场 驯良 勇毅 迎合 枉然 妍丽 畸形 有过之无不及(三)运用词语(3分)1.题型特点: 近两年:都要求选出“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且前二项是课文中的双音节词语,后二项是时文中的成语。“不恰当”体现为不合乎上下文语境。2014年:C.垃圾广告、恶意插件、暴力游戏和

10、八卦新闻等充斥着互联网,令网民不厌其烦。 (词义混淆不胜其烦)2015年:D电影狼图腾,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和风格的奇异独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搭配不当跌宕起伏)可能考查:考纲示例 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将中国美食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令观众回味无穷。 B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危急时刻鞠躬尽瘁,她舍己救人的感人事迹激发了社会各界的爱心传递。 C近来,菲律宾对中国南海黄岩岛主权的挑衅行为让中国人民义愤填膺。D在校运会百米决赛中,高翔一马当先,轻松夺冠,为我班增添了光彩。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只要

11、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 出光彩。(2)传统书信 了太多的文化内涵,一封信,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敬意。(3)我们经历了灾难的创痛,更在灾难中铸就了不屈的精神, 了无尽的力量。A散发 承载 凝结 B.焕发 承载 凝聚C焕发 承担 凝结 D.散发 承担 凝聚3.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沙漠地区的兀鹰个个都是捕猎高手,却很少单独出去,这与沙漠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有很大关系, ,这种环境下,为了避免被天敌捕获,许多弱小动物都有很强的逃生能力, ,对兀鹰来说, 想获得足够食物,单干就不如合作。A因为 但是 只要 B.所以 因此 只要C因为 因此 如果 D.所以 但是 如果

12、词语失误常见设题点:理解不全,误用本义。例:在扬州见面后,小张要北上北京,小李要南下广州,于是就在扬州分道扬镳了。局部尚可,不合全句。例:正因为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所以,先进的医疗技术既有可能解除病人的痛苦,也有可能对病症束手无策。观念不当,用词失误。例:为了制裁班上的不正之风,我们对班级管理规定进行了修正,希望班上那一小撮严重违纪违规的同学能够改过自新。语法没错,但太矫情。例:那种乐观向上的精神最终支持着她在饱经生活的各种历练后,在芸芸众生中开出了那么一枝属于她自己的芳香四溢的花。2.备考建议: 逐篇课文挑出含有重要的词语(含动词、形容词和成语)的句子,结合上下文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其音形义

13、,进而能灵活运用。理解词义,达到“能用自己的话解释”的程度。 通过反复练习,教会学生辨析近义词的技能,如: 词义角度轻重。 感动激动振奋 着重点。 丰富富裕范围。 事情事件事变色彩角度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成果后果结果 语体色彩:口头、书面。 爸爸父亲 用法角度搭配对象: 赡养抚养扶养 爱戴爱护语法功能: 公然公开归纳成语误用的几种情况,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 望文生义; 告辞时他一定要送给我几颗珍珠,真是大方之家。 张冠李戴; 尽管他在最后冲刺时不慎跌倒,但我们不能对他刮目相看。 色彩误用; 日本某些右翼政客就侵略问题推陈出新大做文章。 意思颠倒。 及时复习往往能收到事倍功半的记忆效果

14、。 指导学生掌握常见的复句关系,理解并识记常见关联词语,能以熟练的选择题解题技巧(如求同法、筛选法、代入法),确保选择项的准确度。(四)纠正语病(3分)1.题型特点: 近5年一直稳定地考查“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难度明显高于“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类试题;四个选项兼顾不同病句类型。2015年2014年2013年2012年2011年A重复啰嗦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重复啰嗦B搭配不当搭配不当重复啰嗦语序不当搭配不当C成分残缺成分残缺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成分残缺D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 考查的是“纠正常见的句子的语病”,每个病句只有一处错误,错误比较典型,且句子内容

15、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体现出学以致用的趋势。可能考查:下面是一份倡议书的部分内容,画线部分有语病的一处是( )(A)共建绿色家园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我们深刻认识到,(B)环境治理一定要避免不能陷入污染一治理一再污染的恶性循环。这就需要从源头治理南京的山水。为了保护南京的“绿肺”,(C)中山陵园管理局已于去年底提交了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方案。作为中学生,(D)我们也要积极行动起来,为建设绿色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2.备考建议:训练考生熟知常见病句的类型、特征。通过周而复始的训练,形成良好的语感,熟练掌握相应的纠正方法。 常见病句的类型、特点及其修改方法。(1)搭配不当 (主

16、谓、动宾、修中、关联词) 换(2)成分残缺 (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缺限制语) 增(3)重复多余 (语意啰嗦、语法成分重复) 删(4)语序不当 (多层修饰语、语言习惯、先后次序) 调(5)句式杂糅 换(6)句意歧义 换(7)不合情理 (前后矛盾、顾此失彼、违反常理) 换(8)用词不当 (词义、词性、色彩、关联词语) 换 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和修改原则(1)基本方法 语感法 缩句法 分解法 聚焦法(2)修改原则保留原意 多就少改(3)不放过关键词语介词 例:通过(经过)使(让、令,叫) 在(从)中否定词 例:禁止、杜绝、避免、缺乏、防止 不能不 两面词 例:能否、是否、有没有、成败、好坏、优劣关

17、联词 例:不但他喜欢,而且也喜欢并列词 例:注视和倾听 质量和数量 动词 例:拖延培养人才的质量。表数量、范围、程度的词 例:平均都在95分以上 下降了两倍 循序渐进地强化训练(1)先分类后混合地进行病句的修改训练。要求使用规范的修改符号,讲明病因,总结规律,力求“知其所以然”。(2)不同题型的过度训练(150%),力求形成语感,内行地应试。(3)仿真模拟,形成较高准度和效率。能以熟练的选择题解题技巧(如求同法、筛选法、代入法),确保选择项的准确度。(五)句子仿写(4分)1.题型特点:意在考查语言运用能力,主要是根据表达需要运用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对应考点6、7。赋分4分,题型为填空题,语境材

18、料一般贴近中学生生活,富于正能量,要求思想内容与语言文采并重。设置了情境。情境示例:口头:开学、毕业、班会、文艺晚会、体育比赛、宴会(如寿宴)的发言(开场白、致辞、祝酒词、主持人串词)。必须是比较正式的场合)书面:贺卡、信札、卷首语,补齐对联、诗歌、歌词,寄语、赠言、阅读感言一般题型有四种: 结合语境仿照指定句式补写。限定思想内容 + 限定言语形式嵌入式仿写。(2014年)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分)我喜欢旅行,喜欢在别人的思想里旅行。我想与陶渊明一起重访桃花源,想与范仲淹携手登临岳阳楼,(1) ;我想追随鲁迅先生去欣赏那蓬勃奋飞的北国雪, (2) ,想跟随琦

19、君女士去品尝那地道纯正的家乡的春酒考纲示例:1.下面是学校文学社刊晨曦创刊词。请仿照画波浪线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与前面句子构成排比。在全校师生的期盼中,晨曦文学社成立了。晨曦文学社旨在为同学们搭建一个发挥特长的平台,提供展示个性风采的又一课堂。这是一块升起梦想的芳草地,这是一片展示才华的天空, , 。愿你的心情,在笔尖上流淌;愿你的青春,在晨曦中绽放!2.下面是某同学为毕业晚会准备的开场白,请仿照画波浪线句子,在横线上补充完整,使之与前面句子构成排比。怎能忘却初入校园时的好奇与激动? ? ?时光飞逝,我们长成了翩翩少年;蓦然回首,我们从起点来到了终点。在这告别同窗、告别恩师、告别母校

20、的时刻,让我们尽情倾诉,让我们放声高歌,让我们敞开心扉吧!续写式仿写。(2015年)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4分)浩浩长江,巍巍长城,山川形胜,风俗人文中华之美,异彩纷呈:中华之美,美在武术,刀枪剑戟,舞出雄健风姿;美在音乐,鼓瑟笙箫,演奏美妙旋律;(1),;(2),。限定话题仿写指定句式。限定思想内容 + 限定言语形式依照例句,请以“你希望成才吗”或“你渴望理解吗”作开头另写一句话。例句: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仿句: 不限话题仿写指定句式。半限定思想内容 + 限定言语形式仿照例句另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例句:没有

21、泥石的聚积,就没有高山的巍峨。仿句: , 。对联式仿写。结构相同 + 词性一致 + 词义相同或相反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并拟出恰当的横批。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下联: 横批: 2.备考建议: 指导学生牢固掌握修辞手法的相关知识。 熟练掌握解答仿写类试题的一般程序和方法。(旧瓶 装 新酒) 审准题干,明确要求。 研读例句,把握信息。 言语形式修辞手法、句式结构 思想内容上下文意、话题主题 合理联想,灵活仿写。 检查验证,推敲锤炼。 (语意连贯,文脉相通) 集中突破与分散训练相结合。 集中两三课时弄清“考什么”“怎么考”“怎么办”等问题;分散每周至少两次的训练 二 阅 读 考纲

22、复制2考试内容和要求能力层级类别细 目识记理解运用文言文阅读9 理解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意思。10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11理解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12领会浅易文言文中作者的写作意图。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一)题型特点:2015年试题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 )(2)以其境过清( )(3)不可久居(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一句,通过描写潭上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蔓藤,突出小石潭

23、周围环境的幽美,与下文“四面竹树环合”相呼应。B文章对潭中游鱼的描写动静结合,如“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从静态上描写,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呈现的则是游鱼的动态美。*C作者以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潭中气氛小潭源流交代同游之人为顺序来安排材料,移步换景,景随情迁,前后照应,结构紧凑。D同是描绘山水美景、借景抒情之作,小石潭记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凄苦孤寂之情,而与朱元思书则流露出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之意。2014年试题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1)孰视之( ) (2)臣之妻私臣( ) (3)时时而间进(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24、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邹忌面对妻、妾、客的赞美,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冷静思考,由己及君,现身说法,劝说齐王除蔽纳谏。B齐威王的可贵之处在于有自知之明,能广开言路,博采众议,使齐国在内政治清明,在外“战胜于朝廷”。C讽喻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色。文章用邹忌与徐公比美设喻,从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由浅人深,说服力强。D本文剪裁巧妙,详略得当。开头详写比美,为下文做充分的铺垫,突出了进谏的作用和纳谏的效果。1.选文源自考纲推荐的24篇。总分10分,分为三道题。第6题以填空方式考查3个文言词汇;第7题考查两句翻译;第8题以四选一的方式考查

25、对文章内容的综合理解。2.文言词汇多考查常见的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通假字和一词多义。3.选择题的考查涉及关键语句的理解、主要人物的评析、写作特色的赏析、重要内容的分析、行文思路的概述、写作意图的把握和比较阅读。不仅有“写了什么”“为什么写”,还有“怎么写的”。(超纲)干扰项:局部调换顺序;有意扩大范围似是而非4.考纲示例: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又何间焉 间:参与 B.小大之狱 狱:案件C.忠之属也 属:属于 D.望其旗靡 靡:倒下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分)彼竭我盈,故克之。3.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简要说说。(4

26、分)政治方面: 军事方面: 选择题可能用于考查词汇,基本内容和写作意图可能用简答题。(二)备考建议:1.逐篇熟读成诵,中下层学生要求背诵精彩段落和名句。2.逐篇课文梳理常见文言词汇,并在理解基础上熟记;(1)古今异义词 (2)通假字 (3)词类活用 (4)一词多义(5)典型虚词 (6)其他常见文言词汇3.掌握翻译的方法,逐篇课文筛选可能翻译的重点句子,逐句过关。(1)熟练掌握翻译策略。 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方法:字字落实,留补删调。程序:观察揣摩,串译检查。(2)聚焦解决重点句子。 重点:主旨句、特殊句、精彩句、整齐句。理解: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整句译文记忆:熟读口译笔译勘误考试 4.逐篇整

27、体把握基本内容和写作意图。(1)关键内容主要事件、人物特点、语句理解、思路线索、篇章结构、详略安排(2)思想情感歌颂赞美、明志崇德;揭露讽刺、呼吁愿望;阐明哲理(3)艺术特色写作技法(托物言志、正面侧面、反向立意、叙议结合、修辞运用、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设例譬喻)、语言特点 5.通过反复训练、自编试题、过关测试等方式复习透彻。 会做题会改题会讲题会命题会评价人教版初中课内文言文内容概要1.邹忌讽齐王纳谏考点要 点 梳 理文言名句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3.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5.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6.令初下

28、,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7.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常见词语1.词汇比较:有:邹忌修八尺有余(通“又”,表零数) 欲有求于我也(与“无”相对)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通“又”,表零数)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表示存在)修:邹忌修八尺有余(身高) 乃重修岳阳楼(修建) 讲信修睦(培养)朝:朝服衣冠(早上) 乃入朝见威王(朝廷)皆朝于齐(朝拜,参拜) 朝而往暮而归(早上) 朝晖夕阴(早上) 能谤讥于市朝(朝廷)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哪一个) 徐公来,孰视之(通“熟”,仔细,周详)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谁,哪一个)私:私我也(偏爱) 不宜偏私(偏爱) 私心杂念(个人的,自己的)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偏爱

29、) 窃窃私语(暗地里)诚: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的确,实在) 帝感其诚(诚心)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的确,实在) 心悦诚服(诚心,真心) 诚宜开张圣听(的确,实在) 市:门庭若市(集市) 愿为市鞍马(买) 谤讥于市朝(集市) 百里奚举于市(集市) 东市买骏马(集市) 期:期年之后(一周年,一整月)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期限) 陈太丘与友期(约会,约定) 遥遥无期(期限)2.关键词汇:而形(身体)貌昳丽(容貌美丽)朝服衣冠(穿戴) 窥镜(偷看,看) 旦日,客从外来(天亮) 暮寝而思之(天黑) 虽吾妻之美(认为美丽)我者,私我也(偏爱)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指责) 今齐地方千里(土地)古文今译邹忌身高八尺

30、多,容貌美丽。有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个更美?”他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同他坐着谈话,又问他:“我和徐公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于是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

31、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嫔妃和身边的亲信,没有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您的;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上书劝谏我的,可得中等奖赏;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人们所

32、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基本内容1.第一段主要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以及邹忌的冷静思考。说明邹忌头脑清醒,不为奉承所迷惑。善于思考、实事求是。2.第二段写邹忌入朝讽谏。体现了邹忌的真知灼见和深谋远虑。邹忌由家事喻国事,用暗喻和类比的方法向齐王进谏,得到齐王称善。3.第三段写齐王纳谏及齐国大治。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治国之才。4.人物形象:邹忌:关心国事,有自知之明,实事求是;有政治远见,善于辞令。齐威王:从善如流,胸襟广阔,知错即改。思想感情本文通过邹忌以自身经历对齐王进行类比从而得出直言不易的道理,讽劝齐王纳谏除弊的故事,从而说明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语言

33、技巧1.情节完整,人物生动。邹忌的两次窥镜,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以及“暮寝而思”等情节,妙趣横生。 2.叙事简洁,详略得当。对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情节,作者作了绘声绘色的描绘,对他的进谏,却只作概括的叙述。3设喻说理,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悟启发1.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才能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2.劝谏要注意对象和方法,只要语言含蓄委婉,方法得当,忠言也可顺耳。二、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2015年晋文公攻原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遂与大夫期十日/陈太丘与友期

34、行 B原三日即下矣/令初下,群臣进谏C夫原之食竭力尽矣/一食或尽粟一石 D可无归乎/男有分,女有归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11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请说明理由。(3分)2014年祁黄羊去私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其谁可而为之或异二者之为 B解狐非子之仇邪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C国无尉去国怀乡 D孔子闻之曰不求闻达于诸侯10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善 祁 黄 之 论 也 外 举 不 避 仇 内 举 不 避 子11结合选文,分析“国人称善”的原因。(3分)考纲示例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

35、中的意思。赐失之矣 (失:错) 移风易俗 (易:改变)2.对画线句“子贡赎鲁人于诸侯而让其金”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 子贡在诸侯那里买了个鲁国人,并给了那人一些钱。B. 子贡在诸侯那里买了个鲁国人,却拒收给他的赏金。C. 子贡在诸侯那里赎回鲁国人,并给了那人一些钱。D. 子贡在诸侯那里赎回鲁国人,却拒收给他的赏金。3.孔子对两个学生的做法分别持什么态度?他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一)题型特点:1.选文篇幅一般150220字。一般为记录人物言行的小故事,出自有史书、笔记、小说。主旨或表现人物的个性品质、美德良性,或阐明哲理、告诫世人。年份题目字数主旨出处2015晋文公攻原164恪守信用史

36、书2014祁黄羊去私196公正无私吕氏春秋2013借“鹬蚌相争”劝谏151审时度势战国策2012程氏爱鸟205人与动物东坡杂记2011言默戒191言行慎宜杨时2010于成龙破案捉贼195机智谋略聊斋2009张说不攀附权贵216不畏权势周密齐东野语2.文言词汇:以与课内文言文中出现的词句比较的方式考查,不限于24篇文言文。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常见词汇。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2013年:赵且伐燕( ) 以敝大众( )2012年:信于异类也( ) 去人太远( )2011年:或旦而不鸣( ) 皆足取祸也( )3.关键句子的理解以断句为主,兼顾翻译。4.基本内容的理解以简答

37、为主,不排除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多考查是否读懂了文章基本内容,并根据要求用自己的话表述。5.课外文言文与课内文言文考点一样,但在题型、考查重点上有所侧重和回避。(二)备考建议:1.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鼓励他们根据所积累的文言知识(词汇、句式)大胆猜读和联想,整体把握短文大意。2.大纲推荐的24篇文言文之外的古文、诗词曲、成语等,也应当注重积累,扩大词汇积累。3.断句题应根据句子意思、句式特点、常见句末语气词和题目要求等综合判断,注意检查订正。4.内容理解应在整体感知基础上,先锁定原文重点语句,再用自己的话表述,中下层学生可以指导他们摘录原文语句回答。三、实用类文本(说明文)阅读(10分) 考纲复

38、制3考 试 内 容 和 要 求能力层级类别细 目识记理解运用实用类(说明文)文 本阅 读13整体把握实用类文本的主要内容。14阅读科技、社科、新闻作品,筛选信息,概括要点。15运用科技、社科、新闻作品中的信息解决相关问题。2012年“毒胶囊”有多毒?10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六价铬是人见人厌的化学元素,它有很强的生物毒性,长期接触容易致癌,对皮革中六价铬的含量要求最严格的是德国。B某些企业将皮革废料通过生石灰浸渍膨胀等手段处理后,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药用胶囊生产企业,以替代药用明胶。C.“毒胶囊”的毒性难以检测,原因是工业用鞣制试剂不纯,不可避免地含有六价铬,以及三价铬

39、和六价铬在使用和保存中可以互相转化。D本文条理清楚,先介绍“毒胶囊”的由来,接着说明其危害,最后教给人们辨别的方法。语言简明、准确。11阅读选文第段,说说如何鉴别“毒胶囊”。(3分)12根据文意,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理性对待胶囊类药品。(4分)近8年说明文考查情况年份题 目篇幅2012“毒胶囊”有多毒?9512011被妖魔化的沙尘暴9962009清水是最好的清洁剂8852007人的头发为什么会变白534(一)题型特点:1.选文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内容多为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用品、环境生态、自然现象、科技成果等方面的时文。适合初中学生阅读,语言一般活泼生动,趣味性强。往往针对片面认识,给人以科学、

40、全面的知识。2.共9分,考查偏重于三点:整体把握全文内容,筛选信息,运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前两者适用于四选一的选择题,最后者多见于简答题。3.选择题一般有两道,每题3分,一道偏重于对全文的整体把握,一道偏重于对局部重要信息的理解。多选“不符合原文意思”或“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简答题4分,多考查联系文章内容分析推断实际问题,如利用文中知识判断并解说某种现象。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积累、认知水平。4. 考查内容近十年广东省说明文考点与考题对应分析一览表:考纲要求可能考查的题型考查年度1整体把握说明文主要内容。(1)根据全文内容拟一个标题。2007、2009(2)分析全文的说明思路。2012

41、2阅读说明文,筛选信息,概括要点。(1)根据指定对象概括主要信息点。2012(2)根据文中的主要信息,判断或选择项表述是否与原文一致。20123运用文中知识对相关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推断。(1)联系现实和选文,概述对实际问题的正确态度。2011、2012(2)选用文中的科学知识,谈谈对相关实际问题的分析推断。20074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1)根据上下文的内容,筛选并了解关键信息。2009(2)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分析难以理解的内容。20075.体会和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1)分析加点词的作用或不能删去的原因。2011、2009(二)备考建议:1.帮助学生建立说明文的文体知识体系,如

42、说明文分类、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特征、说明文结构2.训练学生形成科学的答题程序:读懂文章整体把握审准题意筛选信息规范表述检查回读。3.让学生明确选择肢干扰项的种种情况,训练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并结合选文具体信息准确取舍。干扰情况:范围扩大或缩小;程度减轻或加深;数量减少或增加;改变原有的因果关系、先后顺序、主次关系;改或然性为必然性,改预见性为现实性,改将来时为完成时;故意增添或减少信息点。解题方法:回读比较取舍一是将选择项与原文的语句仔细比照,二是将选择项之间逐一对比审读,三是将自己的解读和理解与选择项说法进行比较鉴别。如2012年:10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43、序号备选项原文表述综合分析A六价铬是人见人厌的化学元素,它有很强的生物毒性,长期接触容易致癌,对皮革中六价铬的含量要求最严格的是德国。六价铬有很强的生物毒性,长期接触容易致癌即使在皮革行业中,六价铬也是人见人厌。各国对皮革中六价铬的含量都有明确要求,最严格的是德国。信息源:第段。A项只是对原文的变序转述,意思没变。B某些企业将皮革废料通过生石灰浸渍膨胀等手段处理后,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药用胶囊生产企业,以替代药用明胶。某些企业用生石灰浸渍膨胀、工业强酸强碱中和脱色等手段清洗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药用胶囊生产企业,制成毒胶囊,流向药品企业。信息源:第段。B项是对原文的扼要简述,意思一

44、样。C“毒胶囊”的毒性难以检测,原因是工业用鞣制试剂不纯,不可避免地含有六价铬,以及三价铬和六价铬在使用和保存中可以互相转化。准确评价工业明胶的健康风险比较困难,原因有两个:第一,虽然鞣制使用的是三价铬,但是工业用鞣制试剂并不纯,不可避免地含有六价铬;第二,毒性较小的三价铬和毒性剧烈的六价铬在使用和保存中可以互相转化。信息源:第段。原文强调的是“评价工业明胶的健康风险”,C项改成检测“毒胶囊”的毒性,偷换了话题。D本文条理清楚,先介绍“毒胶囊”的由来,接着说明其危害,最后教给人们辨别的方法。语言简明、准确。本选项准确地说明了全文说明的思路与内容,总述了条理与语言的特点。信息源:感知全文。是对全

45、文思路、内容和语言的理解,切合文意。比较的关注点改换句式 整合信息 片面绝对化解释词语 解说语句 调整陈述主体混淆逻辑。 如: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只有就只有才) “整体” “部分” “泛指” 与“专指”“可能” “必定” “现在” “将来”4.运用信息类题目常见失误是:脱离文中主要信息,单凭自己的相关积累分析;没有抓准文章的关键信息点,分析不中肯;只是罗列文中的信息点,没有结合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因此,一要弄清题目要求;二是弄清与之相关的原文中的知识要点;三是简洁表述要点。四、实用类文本(议论文)阅读(10分) 考纲复制4考 试 内 容 和 要 求能力层级细 目识记理解运用13整体把握

46、实用类文本的主要内容。14阅读科技、社科、新闻作品,筛选信息,概括要点。15运用科技、社科、新闻作品中的信息解决相关问题。16阅读简单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17联系实际,对议论文中的观点作出判断。近8年议论文考查情况年份题 目篇幅出 处2015培养自己的“静能量”1089人民日报2014读书与境遇987人民日报2013怎样让幸福来敲门10232010三思而行940季羡林谈人生2008信仰之光1038周国平文集(一)题型特点:1.选文注重对考生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面引导,多针对现实生活中人文精神的缺失,语言生动,可读性强。近三年以时文为主。2. 共9分,考查偏重于三点

47、:整体把握全文内容,区分论点与论据及其内在联系,结合上下文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前两者适用于四选一的选择题,最后者多见于简答题。2015年试题12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开头由几个年轻人静心做茶的事例引出话题,然后逐层论证,最后提出中心论点:“培养静能量,也不是要搞得暮气沉沉,故作高深。”B第段中说有些年轻人认为外向者一定比内向者更容易成功,因而忙于追寻成功的“终南捷径”。究其原因,是他们的心静不下来。C文章末尾“于艳阳天里多一缕清风,想必不无裨益”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强调了“静能量”对于朝气蓬勃的青年人的积极意义。D作者善于运用事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等方法说理,

48、事例典型,说理充分,特别是引用名人名言,既让读者信服,又增添了文采。13下面不能证明第段中“安静是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这个观点的一项是( )(3分)A“板凳要坐十年冷”,“十年磨一剑”,克服浮躁,保持安静,终能有所收获。B达摩面壁,静坐九年,影嵌入壁,终悟得大道,开少林寺一脉,传之千年而不衰。*C李时珍翻山越岭,遍尝百草,历时27年,终于完成医学巨著本草纲目。D“定能生智,静能生慧”。沉下心来做一件事,心无杂念、持久专注,定会赢得喝彩。【说的是勤奋刻苦有恒心】14第段中“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含义是什么?联系全文,谈谈如何培养自己的“静能量”?(4分)2014年试题

49、12下列不能证明“闹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心无旁鹜”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A曹雪芹常年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清苦生活,仍然自得其乐,坚持读书写作,终于完成鸿篇巨制红楼梦。B著名历史学家顾领刚常常手不释卷,有时在排队打饭或候车的喧嚣环境中还津津有味地阅读尚书。C艾思奇在日本求学期间,课余时间别的同学常常唱歌跳舞,而他却一个人埋头读书,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似的。D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特意到长沙街头的菜市场读书,身边人来人往、嘈杂不堪,他始终不为所动。1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善于引用名言,如“非宁静无以致远”、“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这些名

50、言既恰当地证明了观点,又增添了文采。B本文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围绕“读书与境遇”的关系展开论述,先提出问题,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条理清晰,层次分明。C读书的境遇因人而异,只要我们在逆境中不消沉、不浮躁,坚持不懈,潜心读书,就能成就伟业。D文章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遇,如果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追求,就能不断拓展视野,更新观念,提升自我。14如何理解第段“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这句话的深刻含义?(4分)2013年试题11下面的材料,可用作本文第段的事实论据,请说明理由。位于喜马拉稚山南麓的不丹王国,相对封闭,经济并不发达。2006年被评为全世界“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幸福指数”

51、亚洲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十三。12结合全文,谈谈为什么“同样的生活水平,有的人会觉得甜蜜、幸福;而有的人却会感到失落、痛苦”?3. 考查内容广东省议论文考点与考题对应分析一览表:考纲要点题型分布考查年度A整体把握议论文主要内容。1.分析局部或全文的论证思路。2010、20142.概括中心论点或分论点。2006B阅读简单议论文,筛选信息,概括要点。1.筛选关键信息点。20102.判断选择项表述是否与原文一致。 2013、2014C能联系生活,对简单议论文的观点作出自己的判断。1.联系现实,评价选文及与之矛盾的看法。20062.联系现实和选文,阐述对不同于选文观点的看法。20043.联系实际,谈谈

52、如何实践选文观点。2015D.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1.补充选文之外的材料,分析其与文中论点的逻辑联系。20132.指定论据分析其与论点的联系。2008、20153.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2014E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1.根据上下文的论述,筛选关键信息,分析有特殊含义的语句。2013、20142.根据上下文,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2008F.体会和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1.根据命题提示和具体语句,分析选文特点。20102. 结合具体语句,点评其语言形式和表达效果。2006(二)备考建议:1. 帮助学生关键议论文的文体知识系统。如议论文三要素、结构、论证方法2.养成快速整体把握议

53、论文内容和结构的阅读能力与习惯。弄清论题,准确把握中心论点。理清论证思路,分析论证层次。3. 掌握科学合理的解题程序和方式。 审准题干要求。 找准答题区域。 选择题:一是将选择项与原文的语句仔细比照,二是将选择项之间逐一对比审读,三是将自己的解读和理解与选择项说法进行比较鉴别。题目备选项失误分析2014年第1题A曹雪芹常年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清苦生活,仍然自得其乐,坚持读书写作,终于完成鸿篇巨制红楼梦。该选项强调的是曹雪芹身处逆境仍坚持读书写作,关键信息点是“清苦生活”,因而根本不能证明“闹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心无旁鹜”这一观点。2014年第2题C读书的境遇因人而异,只要我们在逆境中不消沉、

54、不浮躁,坚持不懈,潜心读书,就能成就伟业。该选项运用了“只要就”这组表示充分条件的关联词语,导致推断过于绝对和武断,本身表示就不符合实际,且不符合原文意思文中并未过分强调“成就伟业”。2013年第1题D本文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要一味争强好胜,平淡质朴地生活、懂得为自己的付出喝彩,是获得幸福感的最重要途径。该选项本身有一定的道理,孤立的看也是正确的。但不符合文意,完全是脱离文章的自由发挥。3.过程性系统复习策略: 选定典范的议论文8篇左右,先让学生一一熟悉; 以“整体局部整体”的思路,分几课时一一突破关键考点,如“整体把握”“概括要点”“观点与材料”“理解句意”等,最后再仿真训练。 以解题技

55、能为主线,遵循“例题归纳规律习题强化规律考题活用规律”的思路循序渐进地训练。 注重学情研究,针对学生的短板进行补救性强化训练和指导。五、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考纲复制5考 试 内 容 和 要 求能力层级类别细 目识记理解运用文学类文本阅读18理清思路,整体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19把握不同体裁作品中的情境与形象。20揣摩作品中的精彩细节。21欣赏作品的表现手法,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22领悟作品的内涵,获得有益启示。(一)题型特点:1.选文以写人叙事为主要内容,主要是以青少年学生为主人公的小说和叙事散文。近几年偏重于时文。内容除2014年出现批判现实的内容外,基本上为弘扬正能量、帮助学生树立

56、正确“三观”的作品。2.考查内容:紧扣考纲要求,有些考点(品味语言、整体感知、欣赏手法)年年考查,有些考点轮流考查。广东省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与考题对应分析一览表考纲要点题型分布考查年度A整体把握,理清思路。1.根据表格提示,概括主要事件。2015、20142.梳理人物心情或感情的变化。2012、2011、20083.整体理解并概括关键信息。20084.找出贯穿全文的线索。2012B把握情境与形象。1.概括主人公的形象。2013、20102.评价人物。2011C揣摩精彩细节。1.分析结局的妙处。2014、20132.分析段落的作用。2013(选择)、20093.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2010、20

57、084.分析关键内容的作用。2009、2008D. 欣赏手法,品味语言。1.指定段落,分析表现手法。2015、2014、2012、20112.品味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015、2014、2013、20103.品味、分析句子的含义及作用。2012(选择)、2010、20094.艺术特色的分析。(选择)2012E领悟内涵,获得启示。1.标题的含义及作用。2015、2013、2012、20112.理解作品主旨。2013(选择)、20093.理解句子内涵。(选择)20133.不同于2012、2013两年总分15分,且有一道选择题;2014、2015年全部是简答题,且分值为17分。基本上按照阅读文学作品

58、“整体局部整体”的思路,由浅入深地设置试题。连续两年着重考查:根据提示概括主要事件、欣赏手法、品味语言、结合分析结局或标题。(二)备考建议:1.帮助学生构建小说和叙事散文的文体知识体系。2.训练学生形成科学的答题程序: HYPERLINK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解题程序例谈(教案).doc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解题程序例谈 读懂原文,整体感知。 审清题意,筛选信息。 规范表述,检查回读。3.在训练过程中以解题规律和技能的归纳为主线。例题演示 习题训练 试题检测 发现规律与技能 强化规律与技能 活用规律与技能 4. 过程性系统复习策略:第一课时: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解题程序 第二课时:整体把握,理清思路和线索

59、第三课时:分析文学作品的形象第四课时:揣摩作品中的精彩细节第五课时: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第六课时:欣赏作品的表现手法第七课时:领悟作品的内涵,获得有益启示及综合练习5.注重仿真训练,关注学情 训练题的选择:教师跳进题海,学生跳出题海 限时当堂训练:练习跟考试一样,考试就跟练习一样 关上嘴,迈开腿;选准例,帮到位 准确把握学情:答得怎么样?(弄清采分点根据标准给分,强化得分意识)为什么会这样?(让学生自述摸清解题思维,找准补救着力点)该怎么补救?(区别学情对待共性不足专题补,个性问题开小灶)三 作 文年份题 目题型文体2015特别的 半命题不限2014 是我制胜的魔杖半命题不限2013那儿

60、, 半命题不限2012自拟一个包含“最美”这个词语的标题半命题不限2011自拟一个包含“前行”这个词语的标题半命题不限2010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命题记叙文2009我和 一起 半命题记叙文2008以“脚步”为标题,或自拟一个含“脚步”这个词语的标题半命题记叙文2007最好的奖赏命题记叙文2006自拟题目,或叙述与诗句有关的经历,或谈谈自己从中获得的启迪材料不限2005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文。题目:(1) 另一种 (2) 我看见了 半命题选题不限2004请你以“声音”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话题不限(一)题型特点:1.以命题作文与半命题作文为主,兼顾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2.都可以写考生自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