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7年高考化学试题评析与备考指导(全国卷)2017年12月一试题整体特点二典型试题评析三教研和教学建议目录全国卷的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9)全国卷的地区: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11)全国卷的地区:云南、广西、贵州、四川(4)自主命题省份:(3 + 2 + 1 地区)北京、天津、江苏。上海、浙江。海南(全国卷IV) 。全国三套化学试卷的使用省份从知识到能力和素养的转化和进阶研究对象 问题情境熟悉直接陌生间接一试题整体特点二典型试题评析三教研和教学建议目录(一)总体评价试题全面贯彻教育部提出的“高考考试要凸显
2、育人导向”的理念,充分体现考试大纲修订精神,依据考试说明,立足中学化学知识基础,坚持“一体四层四翼”,坚持“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核心立场。命题立意集中体现了“源于教材、高于教材、题在教材外、理在教材内”的理念,不仅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而且较好地体现了公平性命题原则。(一)总体评价整份试卷更加关注化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及其应用。试题立意新颖,素材选取涉及古代科技、化学发展历史、我国科技进步等方面。以生活、化工生产的真实过程为问题情境,凸显化学学科的学科价值及育人导向。学习:一体四层四翼 1441 一体: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 是核心立场,解决“为什么考”的问题。
3、4 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 是考查目标,解决“考什么”的问题。4 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是考查要求,解决“怎么考”的问题。理解:一体四层四翼 144 “一体”是国家政府的终极理想。 “四层”是广大师生的现实任务 “四翼”是命题专家的考试导向。 。 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 四层学科教学目标中: 必备知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关键能力是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学科素养是多种能力的贯通与创造,核心价值是观念态度、责任义务。“知识能力形成素养,素养实现价值”。(二)试题的主要 特点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案例研究 11. 立德树人,传承文化,培养民族精神试卷类型题号选取素材命
4、题立意考查内容全国第8题本草衍义中从砷矿提取精制砒霜过程,识别提纯方法呈现我国12世纪科学技术成果,增强民族自豪感分离、提纯方法识别全国第35题我国科学家合成世界首个“五氮阴离子化合物”向考生展示我国当今科技成果,增强民族自信心,充分发挥考试的爱国情怀导向作用和育人功能物质结构的基础理论海南卷第18题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研究成果“合成青蒿素的中间体茅醛”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2. 联系实际,育人导向,凸显学科价值试卷类型题号选取素材命题立意考查内容全国第7题生活常见物质生活用品中材料构成,考查对合成纤维的识别,联系生活实际。合成纤维、棉、毛等的识别 全国第11题海港码头的防腐技术海港码头
5、的防腐技术中的外接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考查电解的应用电化学保护 外接电流的阴极保护 全国第26题以“凯氏定氨法”经典方法以“凯氏定氨法”经典方法,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关注仪器的作用、实验的目的、计算等 实验知识、反应原理、质量分数、纯度计算 统计全国卷必做题试卷类型题号选取素材命题立意考查内容全国第27题以“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的制备”以“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的制备”的工艺流程为线索,关注矿物资源的开发 酸浸条件的选择、反应原理(复分解、氧还)分析转化率、Ksp的应用 全国第28题以H2S这个继NO、CO之后第三个生命体系的气体信号分子的功能以H2S这个继NO、CO之后第三个生命体系的气体信号分
6、子的功能具有参与调解神经信号传递、舒张血管减轻高血压 H2S弱酸的判断、盖斯定律、平衡常数及转化率计算、平衡应用等 2. 联系实际,育人导向,凸显学科价值试卷类型题号选取素材命题立意考查内容全国第7题生命中基础营养物质生活用品中材料构成,考查对合成纤维的识别,联系生活实际。生活中常见物质的俗称、用途、组成全国第11题用电解法保护生活中的铝制品用电解法保护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氧化膜的工艺载体,应用否定设问方式,考查电解池相关内容。电解池工作原理、电极判断、离子放电顺序、电极反应式书写、电解过程中离子移动方向等全国第26题以测定水泥样品中钙含量以以测定水泥样品中钙含量过程为背景,考查元素化
7、合物相关知识。钙、硅、铁、铝和镁等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 2. 联系实际,育人导向,凸显学科价值统计全国卷必做题试卷类型题号选取素材命题立意考查内容全国第27题由丁烷脱氢制备丁烯(合成问题)以丁烷脱氢制备丁烯反应为情景,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的因素及其结果分析运用盖斯定律进行相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运算,以及根据实验数据关系图表、运用化学反应原理来正确分析温度、压强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全国第28题碘量法测定周边河水中溶解氧以碘量法测定周边河水中溶解氧为载体,考查化学基础知识、实验基本操作和实验探究能力实验基础知识实验操作目的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书写、配置物质需要的仪器、滴定终点
8、的判断、溶解氧的含量计算(滴定法)2. 联系实际,育人导向,凸显学科价值统计全国卷必做题3. 立足基础,注重综合,关注知识体系 注重考查中学化学基础知识中的主干知识,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化学用语、物质分类、化学反应类型,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化学原理、元素及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与实验探究、化学计算等基本知识与技能,引导中学化学教学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1选择题命题,融合多个模块内容,体现了综合性。 3. 立足基础,注重综合,关注知识体系全国卷第8题,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情境考查化学计量,综合考查了NH4水解原理与微粒数关系、足量Mg与H2SO
9、4反应所转移的电子数、标况下一定体积N2、O2混合气体的分子数、化学反应前后计量数不变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分子数判断等,突出学科内综合,重点考查了发散式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学科素养,不仅提高了干扰项的迷惑性,而且扩大了考查范围,题目具有较高的区分度。2综合题目中各小题的设问保持相对独立,既保证了考查知识与能力的覆盖面,又不至于因某个问题解答困难或失误影响了其他问题的解答。3. 立足基础,注重综合,关注知识体系全国卷第28题,围绕H2S的化学反应原理多角度设问,考查了酸性强弱的比较、盖斯定律、平衡转化率及平衡常数计算、影响平衡移动的条件等,要求考生具有
10、坚实的化学原理部分的基础知识、系统的化学思想方法和数据处理能力。全国卷第10题、13题、27题、36题,全国卷第12题、13题、26题、28题,全国卷第11题、28题,海南卷第15、16题等,这些题目综合考查考生的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各子问题难度依次递进,让基础扎实的学生得高分,基础较差的学生不至于束手无策得零分,具有较好的区分度。4.稳中求变,变中出新,立足和谐发展稳:试卷结构、题量、题型及知识点分布等方面延续了2016年风格命题思想能力立意(用知识)新:在细节之处。素材选择、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全国卷题号2017年试题类型2016年试题类型2015年试题类型7化学与生活用品联系化学与生活联系古
11、文中化学:强水8古文中的化学:精制砒霜阿伏伽德罗常数阿伏伽德罗常数9有机:同分异构体、共平面、性质有机:命名、同分异构体、反应类型有机物分子的识别、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0实验:气体的制备及除杂、验纯实验:多知识点的实验操作实验现象与结论的因果判断11电化学(电解原理防腐)三室渗析电解Na2SO4溶液陌生原电池原理12元素推断、性质及周期律应用离子平衡:中和反应中pH与酸关系图元素推断、性质及周期律应用13离子平衡:酸碱中和反应中pH变化及离子浓度元素推断、性质及周期律应用离子平衡:碱的稀释pH变化与体积关系4.稳中求变,变中出新,立足和谐发展全国卷一卷中的高频考题一卷高频试题可能考联系生活生产
12、科技环境等常识知识(2017-7; 2016-7; 2015-7)有机化学基础(2017-9;2016-9; 2015-9;)化学实验(2017-8、10; 2016-10; 2015-10)电化学(2017-11; 2016-11; 2015-11)元素推断、周期律(2017-12; 2016-13; 2015-12)离子平衡(2017-13; 2016-12; 2015-13)阿伏加德罗常数(2016-8,2015-8)速率平衡反应机理(2014-9)其它:溶解度(2014-11)题号2017年试题类型2016年试题类型2015年试题类型7化学与生活联系化学与生活联系化学与生活联系8阿伏伽
13、德罗常数有机:识别加成反应有机:酯水解分子式判断9元素推断、性质及周期律应用元素推断、性质及周期律应用元素推断、性质及周期律应用10有机实验:实验与结论正确判断有机:同分异构体种类阿伏伽德罗常数11电化学(电解原理)电化学(原电池原理)有机:同分异构体种类12离子平衡:pH与物质的量分数实验:物质性质的判断无机转化关系:海水资源开发(含实验)13无机实验:实验与结论正确判断实验:操作和目的的关联实验:装置的现象预测全国卷4.稳中求变,变中出新,立足和谐发展全国卷一卷中的高频考题一卷高频试题可能考联系生活生产科技环境等常识知识(2017-7;2016-7; 2015-7)有机化学基础(2017-
14、10实验;2016-810; 2015-811;)元素推断、周期律(2017-9; 2016-9; 2015-9)化学实验(2017-13; 2016-1213; 2015-1213)电化学(2017-11; 2016-11,2014-12)阿伏加德罗常数(2017-8,2015-10)离子平衡(2017-13,2014-11)反应热(2014-13)5.注重实验,侧重方法,体现学科特点 今年的高考试卷对实验内容考查多以实验情景展开,在实验呈现过程中,凸显对化学学科思想和学生能力的考查。实验试题考查的素材内容源于教材亦或是学生熟悉的物质与反应,考查角度立足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展现学生思维过程
15、,兼顾了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普遍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命题方式1设置新情境考查实验技能的迁移能力。命题素材多数来自科研、生产检测及教学过程中的化学实验,贴近学生学习体验又不失新颖性。 如全国卷第26题,以实验室探究绿矾性质的基本操作为情境,综合中学教材中关于铁离子检验、氢气还原氧化铜、草酸钙分解产物探究等实验原理,创新性、梯次设问,分别考查了Fe2被氧化成Fe3的反应条件、干燥管名称、控制反应条件及操作顺序选择、计算绿矾结晶水的数据处理、硫酸亚铁分解产物的探究及有关实验的化学反应原理,有效考查了学生化学实验操作基本技能、以处理信息能力与迁移能力为核心的学习潜质,效度较高。5.注重实验
16、,侧重方法,体现学科特点2涉及化学实验内容的试题具有一定综合性、应用性,让真正做过上述实验的考生得高分,靠讲实验、背实验的教学方式则不易过关。 全国卷第10题“用氢气还原WO3制备金属W”源于“利用氢气还原法制取高纯度金属”的实验原理;第26题第(3)小题利用空气负压来清洗仪器的方法是“氨气喷泉实验”原理的迁移。全国卷第28题;海南卷第17题也分别体现了“起点高,落点低”命题理念,具有较好的区分度。5.注重实验,侧重方法,体现学科特点3考查实验探究方法和思维过程,形成化学概念和创新能力。 命题通过设计新颖的实验情境,要求考生根据实验目的,以问题为导向,将基础实验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和研究方法与新
17、情境相结合,自主选择仪器、药品,设计实验步骤、推测实验现象、处理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等,在较高层次考查“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学科素养。5.注重实验,侧重方法,体现学科特点3考查实验探究方法和思维过程,形成化学概念和创新能力。 如全国卷第26题第(3)小题,“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要求考生依据硫酸亚铁的组成假设分解产物:盐类热分解产物的一般规律是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即绿矾分解产物应该是氧化亚铁和三氧化硫,但从题目给出信息“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可知铁的氧化物是氧化铁,这是铁元素被氧化的结果,而硫元素被还原为二氧化硫,所以绿矾分解产物可能有三种:氧
18、化铁、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然后设计实验方案检验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的存在,要求考生运用控制变量的思想方法先检验三氧化硫并加以吸收,以排除其对于二氧化硫检验的干扰,再现了真实研究过程的混合体系中物质的检验过程,考查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研究性学习能力。5.注重实验,侧重方法,体现学科特点3考查实验探究方法和思维过程,形成化学概念和创新能力。 全国卷第13题,列举四组实验现象结论,设问“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要求考生对于反应物进行类比、探究、证据推理,不仅考查考生依据化学反应原理推测反应现象的能力,而且考查了为推出相应结论需要控制变量、提供适宜反应条件这一学科思想,考查了“宏观辨识与
19、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学科素养。体现这一命题思想的还有全国I卷第10题、海南卷第17题等。5.注重实验,侧重方法,体现学科特点4重视对实验安全知识的考查。当前,民生问题备受关注,化工安全生产逐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而实验安全问题关系到实验操作者的人身安全与实验成败,今年的高考题多有涉及。5.注重实验,侧重方法,体现学科特点 全国卷第10题B选项“管式炉加热前,用试管在处收集气体并点燃,通过声音判断气体纯度”, 考查了可燃气体的安全使用方法。第26题第(1)小题考查了水蒸气发生装置中插入玻璃导管,以平衡气压、防止蒸馏装置气压过大问题;(2)小题考查了“碎瓷片防爆沸”操作;全国卷第2
20、6题第(2)小题要求考生选择点燃酒精灯与通入氮气的操作顺序,涉及到排除空气中氧气的干扰,确保实验数据准确性。 6.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实现能力考查例如全国卷第27题,分别给出3幅图像表示平衡转化率温度、丁烯产率进料气中n(H2)/n(丁烷)的关系、产率温度关系曲线,考查考生识别图像、读取信息的能力和对于化学反应原理的深度理解水平。全国课标I卷第10、11、13、26、27、35、36题、全国卷第12、26、27、35、36题;全国卷11、12、13、26、27、28、35、36题;海南卷第5、10、15、17、18、19题等,这些题目要求考生对试题信息进行提取、解读、整合,将新信息与已有知识整
21、合,建构新的知识模块与思维方式去解决实际问题,有效测试了考生升入高校继续学习化学课程应具备的学习能力。试题表达方式灵活多样,以函数图像、数据列表、实验装置、结构模型、工艺流程图等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简约明了,实现对考生获取信息、吸收和整合信息能力的考查。7.突出“定量思维考察”,增强理科素养年份全国分值题号全国分值题号2017共约21分。13(6);26-5(4);27-45(5分);28-23.1(6)共约12分。12(6);26-4(2分);27-1(2),28-4.2(2分)。(不含NA)2016共约14分。12(6);27-2.2(2);27-3.13.2(4分);28-5(2) (不
22、含NA)共约8分。26-3(2);26-4.1(2分);26-5.2(2);27-3.3(2)2015约19分,9题(定量思维);28题-234(约13分)(不含NA)约20分。8(定量思维);26题-24(4分);27题-1(4分);27-2.1(2分);28-3.4(2分)。(不含NA)一试题整体特点二典型试题评析三教研和教学建议目录1.以情境设置体现价值立意的试题全国-8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A蒸馏 B升华 C干馏 D萃取典型试题评析2017全国-8本草
23、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A蒸馏 B升华 C干馏 D萃取2015全国-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 B 硝酸 C醋 D卤水启示:关注传统文化,关注学科关联,关注国家政策典型试题评析1.以情境设置体现价值立意的试题2.数形结合的试题全国-13.常温下将NaOH溶液添加到己二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
24、误的是典型试题评析启示:会用对数用算,理念定量关系全国-12.改变0.1mol L-1 二元弱酸H2A溶液的pH,溶液中的 H2A、HA-、A2-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时,c(H2A)=c(HA-) B lgK2(H2A)C时, c(HA-)c(H2A)=c(A2-)D时, c(HA-)=c(A2-) = c(H+)2.数形结合的试题典型试题评析2.数形结合的试题全国-13 .在湿法炼锌的电解循环溶液中,较高浓度的 会腐蚀阳极板而增大电解能耗。可向溶液中同时加入 和 ,生成 沉淀从而除去 。根据溶液中平衡时相关离子浓度的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典型试题评析
25、2015全国-13典型试题评析全国-26.凯氏定氮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浓硫酸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铵盐,然后通过滴定测量。已知:(1)a的作用是 。(2)b中放入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 _。f的名称是 。(3)清洗仪器:g中加蒸馏水;打开k1,关闭k2、k3,加热b,蒸气充满管路;停止加热,关闭k1,g中蒸馏水倒吸进入c,原因是 ;打开k2放掉水。重复操作23次。(1)避免b中压强过大(2)防止暴沸 直形冷凝管 (3)c中温度下降,管路中形成负压3.再看经典实验试题典型试题评析全国-26.凯氏定氮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
26、是用浓硫酸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铵盐,然后通过滴定测量。已知:(5)取某甘氨酸(C2H5NO2 )样品 克进行测定,滴定g中吸收液时消耗浓度为 的盐酸 ,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 _%,样品的纯度 _%。3.再看经典实验试题典型试题评析3.再看经典实验试题启示:关注经典实验全国-26全国全国实验内容凯氏定氨法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碘量法测定河水中的溶解氧绿矾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及性质探究考查知识仪器名称、作用,操作的解释及目的,分析某步的原理、样品含氮质量分数、纯度计算操作的目的、配制物质的量浓度需要的仪器,滴定终点的判断及溶解氧的计算绿矾中铁的价态确定及性质,硫酸
27、亚铁的分解产物验证,测定结晶水含量的操作顺序、计算及结果误差判断典型试题评析一试题整体特点二典型试题评析三教研和教学建议目录教研和教法建议深化对化学教育的认识学习:一体四层四翼 1441 一体: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 是核心立场,解决“为什么考”的问题。4 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 是考查目标,解决“考什么”的问题。4 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是考查要求,解决“怎么考”的问题。教研和教法建议1 学科知识体系化学学科理论体系基本反应原理: 氧化还原、酸碱中和、沉淀溶解、络合解离 化学平衡: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原理 电离平衡:电解质电离、盐类水解、pH计算 电化学原理:原
28、电池、电解池 能量与计算:物质的量、反应热、NA常数物质结构理论: 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 晶体结构(离子、分子、原子、金属) 分子结构(电子构型、空间构型)化学学科必备知识无机化学: 典型非金属:氯硫氮。典型金属:铁钠。 物质酸碱性、氧还性、特性反应。有机化学: 典型有机物:烃、烃的衍生物、取代羧酸。 重要反应:取代、加成、氧化、聚合。 实验化学: 基本技能:仪器使用、检验鉴别、分离提纯。 实验探究:实验分析、条件控制、方案设计。化学用语: 电子式、分子式、结构式、离子方程式。2 学科能力结构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 再现、
29、辨认的能力。 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 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 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初步加工、 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 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2-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和综合、比较和论证、归纳和演绎等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能够将分析问题的过程和结论,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模型、图形、图表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 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在
30、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题号知识板块能力板块7有机化学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8基本概念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9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10化学实验接受吸收整合信息的能力11基本概念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12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13化学实验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2017全国高考选择题化学学科能力素养内涵构成及其活动表现模型2017全国-8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A蒸
31、馏 B升华 C干馏 D萃取2015全国-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A氨水 B 硝酸 C醋 D卤水A2概括关联2015年-26题试题第(3)问“设计实验证明: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_。草酸为二元酸_”B3简单设计2017年26题(1)a的作用是 。(2)b中放入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 _。f的名称是 。(3)清洗仪器:g中加蒸馏水;打开k1,关闭k2、k3,加热b,蒸气充满管路;停止加热,关闭k1,g中蒸馏水倒吸进入c,原因是 ;打开k2放掉水。重复操作23次。B1分析解释B1分析
32、解释A1辨识记忆B1分析解释教研和教法建议深化对化学课程改革的认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素养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观察能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
33、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并能解释其原因。素养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的特征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并伴有能量的转化;认识化学变化有一定限度、速率,是可以调控的。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变化反应,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简单的化学实际问题。认识物质是在不断运动的,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能从内因和外因、量变与质变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关注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能从不同视角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进行分类研究,逐步揭示各类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能用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的观点考察化学反应,
34、预测在一定条件下某种物质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素养3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认知模型,并能运用于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证实或证伪假设;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形成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能认识化学现象与模型之间的联系,能运用多种认知模型来描述和解释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预测物质及
35、其变化的可能结果;能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建构模型,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素养4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认识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运用化学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在探究中学会合作,面对“异常”现象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能和同学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的设想;能尊重事实和证据,不迷信权威,养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素养5
36、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具有探索未知、崇尚真理的意识;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形成研究物质性质、变化的浓厚需求和探究欲望,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绿色化学观念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
37、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题号核心素养板块8微观探析、定性定量9结构决定性质、模型认知10证据推理11宏观辨识微观探析12变化观念平衡思想13证据推理、实验探究2017全国高考选择题题教研和教法建议深化对考试改革的认识高考考什么?怎么考的?主干知识 准确整体把握知识体系关键能力 分析解决问题应用能力 核心素养 媒介掌握阅读表达素养教研和教法建议化学高考命题导向化学高考命题导向1 .命题注重化学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考查。2 .呈现真实问题,考查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3 .巧妙设计实验试题,考查实验与探究能力。4 .加强试题开放性,探索创新能力考查。5 .渗透绿色思想,体现绿色发展理念。6 .确保总体
38、难度适当,区别不同类型考生。 教研和教法建议教研和教法建议高考试题评价指标:考查内容科学 命题技术规范试卷体现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考查学科主干知识强调学科核心能力考查体现高考改革方向、注重学科价值试题、答案、评分标准科学严密试卷考查内容(知识模块)比例合理试卷考查不同层次能力题目比例合理试题易、中、难的比例合理、难度合理试题原创性好题目、答案、评分标准、试卷印制规范教研和教法建议深化对考试改革的认识核心:依据?研究? 从知识范围上看,高考化学所考查的范围应该是4年(12)的积累,不会超出考试说明范围。课程标准教材高考试题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三依据 三研究三依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三研究
39、:研究考试说明中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和变化研究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的选取和变化研究最近3年的高考试题趋势(各地)理解考试说明考点的具体要求及变化: 梳理考查的基础知识关注考试说明反复出现的样题及背景: 考查的重点、模拟练习注意考试说明中未出现的上一年考题: 为什么学习别的省市的创新题: 借鉴、锻炼能力备课时看2018年考试说明教研和教法建议深化对考试改革的认识研究高考题做悟(对比归类)摆脱题海战术2017、2016年、2015年大致考点与难度对比(注:容易题 中档题 难题)全国卷年份2017年2016年2015年题号内容难度内容难度内容难度7STSE(合成纤维的材料)STSE(科学技术社会)STS
40、E(无机物的性质)8实验:分离提纯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常数9同分异构与有机物性质有机物性质有机物的合成10实验流程与操作实验操作实验:操作及分析11电解池原理电解池原理原电池原理12元素推断与元素周期律强酸滴定弱碱滴定曲线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13强碱滴定弱酸的滴定曲线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溶液的酸碱性2017、2016年、2015年大致考点与难度对比(注:容易题 中档题 难题)全国卷2017、2016年、2015年大致考点与难度对比(注:容易题 中档题 难题)全国卷全国卷1全国卷1一卷中的高频考题联系生活生产科技环境等常识知识(20177;20167;2015-7; 2014-8; 20
41、13年-7;2012-8;)化学实验基础(201710;201610;2015-10; 2014-1213; 2013年-13)有机化学基础(20179;20169;2015-9; 2014-7; 2013年-812)原子结构周期律(201712;201613;2015-12; 2015-10; 2015-9)氧化还原及电化学知识(201711;201611;2015-11;2013-10)电解质、速率平衡试题(201713;201612;2015-13;2014-9;2013-11)阿伏伽德罗常数(20168;2015-8)其它:溶解度(2014-11)关注:微粒数/元素推断/离子反应解释事
42、实等问题一卷必考可能考二卷中的考题26-化学实验27-元素化学28-概念原理三个大题化学反应/速率平衡/电化学/化学计算/实验等内容整合现在的考试说明中没有单列化学计算版块,化学计算是穿插分布在各知识内容中。对纯数学运算的要求难度降低,侧重在具体应用情境中考查定量计算,体现化学计算的实用性,更加强调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思维方式。总结:全国卷热点知识归类1.联系生活生产环境等常识知识(以往必考)2.有机反应性质、规律及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必考)3.化学实验(检验、分离提纯等,必考)4.元素及化合物推断、规律(必考)5.电解质溶液(13、15、16)6.电化学知识(不一定一卷。13、15全国1均为原电
43、池,16年电解池;14年二卷考察,全国2为蓄电池)7.速率平衡试题(近年一直在二卷,15、16)8.定量思维(15:阿伏加德罗、溶度积、速率平衡等)9.离子反应正误判断(偶尔)教研和教法建议深化对考试改革的认识研究高考题考题告诉我们什么?全国卷1的二卷必做题的结构呈现形式 三个必做题分别承担相应专题的主干知识的考查实验基础、元素化学、化学原理、13-15题目位置固定,12及以前不固定。15年以前的几年中考有机实验,16年转换为无机,预测一致的。内容之间呈相互交叉和渗透的现象越来越鲜明。而且分别考查不同形式信息(图像、数据表、基本仪器或装置、文字表述)的整合、提取和应用。二卷中的实验题(1)以考
44、查化学实验基础为主的试题,其考查范围涵盖化学实验基本仪器的选择或连接、基本操作、物质的制备和性质验证。会有不同主题的实验设计考查或实验方案评价。 全国1考题考什么? 2017年全国126题: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2016年全国125题:氨气和NO2反应探究2015年全国1-26题:乙二酸2014年全国1-26题:乙酸异戊酯2013年全国2-26题:环己烯合成二卷原理试题(2)以考查化学反应原理为主的试题。全国卷考查范围基本涵盖化学反应与能量(氧化还原反应、热化学、电化学)、速率(反应速率的表达计算、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及平衡(平衡状态的特征及K的计算、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溶液理论(弱电解质的电离
45、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17年全国128,盖斯定律,转化率,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热16年全国1-27,分析现象,反应表达,转化率、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热判断、溶度积应用2015年全国1-28,速率平衡、反应热、溶度积应用2014年全国1-28,平衡常数计算,盖斯定律、评价二卷中元素题呈现形式(3)以元素知识为重点呈现的试题,其考查的范围基本涵盖化学用语、重要金属元素(全国1、2习惯考察什么?)、非金属元素、基础化学计算(以化学方程式计算为核心)。2017年卷127: Ti、Mg、Si等;2016年卷1-28:NaClO2生产工艺2015年卷1-27:B、Fe、Al等;2014年卷1-27:
46、P;2013卷1-27:Co、Li;2016卷2无典型元素题(26联氨、27丙烯晴)2015年卷2锌锰干电池;2014年全国2-27题:Pb及其化合物;2013年全国2-27题ZnO制备专题1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专题2 原子结构 化学键专题3 元素周期律及元素周期表专题4 离子反应及离子共存专题5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6 化学中常用计量专题7 化学反应与热能专题8 化学反应与电能专题9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专题10 水的电离及酸碱中和反应专题11 盐类的水解平衡及沉淀溶解平衡专题12 几种平衡的应用一轮复习的概念理论专题序号专题设置1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事实;根据信息书写陌生反应2有机化合物基础
47、知识专题3化学实验基础(分离、提纯、检验、性质)4氧化还原反应及其应用(包括电化学理论)5联系生活生产科技环境等常识知识(必考内容)6水溶液中的微粒及平衡7反应速率和平衡中的基础问题8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工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9有机推断10无机物质性质及应用(矿物利用/海水资源/化石燃料/废液利用)11化学计算 化学学科后期复习教学建议 海水综合利用联合工业体系一例 将“金属矿物开发和利用”核心内容放到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复习中,将“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核心内容放到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中,将“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放到有机高分子合成专题复习中。 对于资源开发过程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涉
48、及比较复杂的化学综合知识,在一轮按知识类型进行的专题复习中可以忽略,在二轮复习中,以“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为主题设计复习课,通过一个主题线索,将元素化合物、基本概念理论融合在一起。如2015全国卷第26题就是以废旧电池(废渣)为素材的试题。 第28题合成甲醇的合成气,也是煤干馏的废气。教研和教法建议深化对考试改革的认识研究高考题怎么找问题?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系统思考 整体把握找问题,针对性练习问题从哪里来?找到问题怎么解决?“由微见著”研究各省市高考题,用好“指挥棒”【2015全国2-12】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2014全国1-11】溴酸银
49、(AgBrO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D若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溴酸银,可用重结晶方法提纯 【2013全国1-13】C.除去KNO3中混杂NaCl,用重结晶2017年(6份)2016年(6份)2015年(3份)2014年(3份)2013年(3份)天津全国卷全国卷江苏北京/天津全国卷全国卷江苏/上海全国卷江苏上海江苏上海浙江江苏上海浙江全国各地试卷有机合成路线的考查统计启示:研究各地高考,借鉴学习2015年-26题试题第(3)问“设计实验证明: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_。草酸为二元酸_”B3简单设计2017年26题(1)a的作用是 。(2)b中放入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 _。f的名称是 。(3)清洗仪器:g中加蒸馏水;打开k1,关闭k2、k3,加热b,蒸气充满管路;停止加热,关闭k1,g中蒸馏水倒吸进入c,原因是 ;打开k2放掉水。重复操作23次。B1分析解释B1分析解释A1辨识记忆B1分析解释关注高考试题的教学导向作用,用好“指挥棒”不仅知道是什么?更需要解释为什么?题2015年高考题2016年高考26(2)辨别两层溶液方法是_大于2的原因是_ (3)判断大小,简述理由_26(2)NO3-的去除率低。其原因是(3) 可得到的结论是_ 解释加入 提高 去除率的原因_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食品产业园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随车起重机市场前景趋势及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防火门行业发展策略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钻机电控系统市场十三五规划与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训练健身器材行业需求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组合电器产业发展趋势及前景调研分析报告
- 武汉体育学院《机制设计理论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功能表面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性学习指导与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社会企业》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茶叶的起源与发展
-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9课 剪窗花丨赣美版
- 人保理赔员试题车险查勘定损
- 罗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
- 发展经济学 马工程课件 1.第一章 发展中国家与发展经济学
- GB/T 25775-2010焊接材料供货技术条件产品类型、尺寸、公差和标志
- 房屋建筑学-01概论
- 2023年大唐集团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新编
- 班前安全活动记录(防水工)
- 《干部履历表》(1999版电子版)
- 带状疱疹的针灸治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