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关注新旧差异窥探核心密码 19_第1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关注新旧差异窥探核心密码 19_第2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关注新旧差异窥探核心密码 19_第3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关注新旧差异窥探核心密码 19_第4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关注新旧差异窥探核心密码 1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关注新旧差异,窥探核心密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简称新课标)一经发布,即引起了广大师生的关注。教育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新课标修订组及审核组专家也在各个场合对新课标进行高屋建瓴地解读,新课标的推出显然已经成为新时代义务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新课标的解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语喧哗的年代,每个人都有对此发表意见的看法和自由。但是我想,万变不离其宗,新课标之“新”在于切合着新时代的要求,展示着新发展的机遇,预示着新青年的未来。新课标的修订与2011版课标相比,有着醒目的五大顶层设计。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

2、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了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什么?一以贯之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新课程方案中,在原有目标基础上,概括出三个精炼的目标指向: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这三个指向,简洁有力,很亲民,接地气,朗朗上口,老百姓也容易理解和掌握,可简称为“三有”育人目标。“三有”也不是一次性出现的,这种育人目标也是经过着提出、概括、提炼以及完善的过程。十九大报告里面,对年青人的要求,就已经把这个三个方面固化下来: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核心素养强调了三个方面的要求:正确价值观、必备

3、品格和关键能力。这是与课程目标是一一对应的,有理想,约等于正确价值观;有本领就约等于关键能力;有担当就约等于必备品格,所以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与义务教育培养的目标,两者之间是紧密的关联的。据新课标起草组组长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说,课程目标五百余字,就修改了75稿。由此可见,“三有”育人目标的概括凝练是非常科学而又慎重的。二、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基于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设计课程内容、增强内容与育人目标的联系,优化了课内容的组织形式。课程内容主要变化在于设立了跨学科主题活动、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带动了课程综合化的实施,强化了实践性的要求。课程内容的上位概

4、念是新时代中国有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这个为统领,充实了所有的课程内容。那么这里面出现了这样的一个概念:新时代。何为“新时代”?我追溯了一下,最早的这个“新时代”用词是出自瞿秋白。他曾经在文章中说:“这个家族旧道德培植扶持我,而我却让新时代移易了心性。”“新时代”指的是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方面出现具有进步意义的、重大变化的时期,就称之为新时代。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底有怎样的一种关联?1949-1979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是新中国。1979年-2012年,改革开放,中国人民走向富起来的新时期。2012年以后,中国人民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新时代。新时代有以下几个典型特

5、征:依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国的伟大工程;依然进行建设和统一国家的伟大斗争;依然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国复兴梦的伟大事业;依然在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属于自己的伟大贡献。这就是新时代的使命和赋予我们基础教育的目标指向。在这个设计中,还有一处很醒目的变化:特别强调跨学科的主题学习活动。什么是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这预示着什么未来的趋势?跨学科的主题学习实际上是打破学科的界限,以主题的方式来引领我们的学习。芬兰赫尔辛基教育局正式下发通知,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之前,正式废除小学和中学阶段的课程式教育,转而采取实际场景主题教学。芬兰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摆脱学校科目的国家。芬兰的基础教育全球领先,这将预示着主题

6、教学有可能成为整个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最新趋势,我们现在所习见的语文课程、数学课程、物理、化学、地理、历史等等,这些课程很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将会取消。既然教育的发展是这样的,取消了课程,那么我们有可能面临一种我们无法预见的新的变革。显然我们课标修订的顶层设计者们已经关注到这样的一个问题,但是我们基础教育,不可能走得太快。所以在课程不变的基础上,加强学科的跨越与融合。这就是跨学科主题学习,加强学科间的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的实施,强化实践性的要求。举个例子,比如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很有可能它就是作为一个实际场景的主题,教育者会在几个方面给学生进行一种综合学习体验:1.为什么爆发世界大战?哪些事件

7、、哪些重要人物都值得研究,那么哪些地方可以深入地了解这场战争的方方方方面面。2.联系实际,探讨为什么今天的欧洲地理分布是这样?人口比例是这样?经济实力是这样?二战在其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3.主题涵盖的课程要素就有很多:语文的,有可能有各个领袖在各个场合下的讲话,他们的发言稿具有怎样的语文价值;二战里有哪些文学作品,哪些诗人哪些很有名的诗歌等等;历史的、地理的、政治的、经济的、人口的,甚至包括统计分析的,科技发展、军事学的、武器学的等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有可能在一个主题统领下,涵盖一切的课程内容。芬兰的基础教育在全球都很前卫,他们在做着这种尝试,引起了全球的关注。这是不是一种世界潮流,课程标准的这

8、种改革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国际潮流的一种呼应,也必将预示着基础教育的这种发展未来肯定会有所变化。三、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这是课标首次出现的。课程标准明确的要求根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形成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学业质量标准是核心素养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后制定的,可以直接指导教师课堂教学和教育评价爱。它是促进核心素养进入学科和课程标准、用以指导教育评价的桥梁。依据新的学业标准,依据6个学习任务群,教材也将要在原有基础上做一定的修订。四、增强了指导性各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

9、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有了课程标准,有了学业质量标准,还有评价考试的具体要求。新课标的实用性、好用性、管用性就凸显出来了。在具体指导上,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何为“教学评”一致性?就是倡导在课堂教学中,把老师教、学生学和教学评价相互整合,重视开展日常学习评价,以评价促进学习,把评价用作教学工具,使得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师生的评价行为融合为一个整体。我们以前的教学评是分割的,零碎的,不成体系,没有完整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

10、:有评无效,评价不具有针对性。如:天上的街市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写实”“联想”和“想象”的区别。常见的作业形式是让学生仿写文中的句子,辨析联想和想象的关系。当学生写出了“牵牛花开了,好像”“月光照在了地上,好像”的句子的时候,老师仍然是按照批阅作文的方式给学生从“内容+表达+创新”的角度给予评价和打分。这就是评价与教学脱节的例子。有评不判,评价不具有诊断性。在常见的课堂中,我们经常听见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回答得很好、非常棒”“你知识面真广”“你翻译得非常棒”之类,看似评价语丰富多样,但是对于题目本身的继续学习和促动并无多大的价值。对于一道文言文翻译,我们不仅要看他译得好不好,还要说明好在

11、哪,实词哪些译得准确了,虚词为什么不要翻译,今后遇到此类翻译我们如何进一步做。有评无价,评价不具有指导性。例如,老师在上完动物笑谈布置给学生一个作业:请给劳伦兹写一篇颁奖词。批阅中按照分数呈现。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只知道劳伦兹的经历和学识,对于颁奖词了解不多,对于如何写颁奖词更是一知半解。没有样例,没有支架,教学评严重脱节。假如能够结合实例分析颁奖词的写法,用实例引路,同时降低学生写颁奖词的难度,那么学生在这道作业中的获得将会更多。有评无人,评价不具有个人促进性。现在的很多评价都是侧重于班级的整体情况,对于学生个人的评价往往难以见到,更难见到对于学生个人曾经的发展基础和小组的发展倾向。五、加强了学

12、段衔接义务教育阶段分为四个学段,总体设置的6个学习任务群分布在各个学段中,依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合理安排不同学段内容,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如基础性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既有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也有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以此达到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形成良好语感的目的。这里识字与写字是初始年级的要求,而对文字规律的掌握是较高年级的要求,初中学段则继续涵盖识字写字、整理分析、积累运用语言文字的所有内容。所以各任务群是衔接的,不可分割的,螺旋式上升的。而高中必修课有着7个学习任务群: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13、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写作、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这些都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就会明白,义务教育课标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在语文新课标中,细析之,共有16处微小的差异。分析这些差异,也有助于我们去深入解读新课标的内涵。1.重新界定课程性质在2011版课标中,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简约明白。

14、但是到了2022年版课标里,将原先“前言”中关于语文内涵的介绍纳入进来,构成比较丰富全面的对语文性质的界定和阐释。共有五个方面:语文的定义: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定义:关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是它的特点。语文课程的培养目标:文字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培养和积淀文化。语文课程的功用: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三观”形成打下基础、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的优势和地位: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2.

15、重归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于语文课程,以前表述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现在将“语言文字”修正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指普通话和规范字,早在2001年1月1日,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对这就有了界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字。”以后对“语言文字”的称呼就有了一个统一的科学严谨的说法。3.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前的课标提出语文的优势在于“继承和弘扬中华弥足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新课标修正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民族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培养时代新人,实现

16、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这样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要获得稳定发展必先有团结力和凝聚力。他们有着共同的历史条件,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有着共同的物质基础,有着共同的身份认同,也有着共同的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56个民族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整个民族团结得像石榴籽一样。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56个民族,共有73中语言,55中文字,如果没有民族共同体意识,那么必将相互阻隔,语言不通。所以,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4.重提课程理念2011版对语文课程确立

17、的理念是: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2022版确立的理念则丰富得多:1.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2.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3.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4.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5.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在新课程理念中,有着这样几个概念今后将成为语文教学的高频用词:主题引领、任务驱动、资源整合、活动组织、创设情境以及多元评价。5.重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

18、步养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核心素养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核心素养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有着比较大的区别。高中阶段核心素养是: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义务教育阶段缩减了四个部分的内涵,降低了要求,这是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这四者不是并列的关系。北师大郑国民教授将其关系用图表示:而我觉得这张图还不能够准确表达四者的关系。因为语言运用是基础,文化自信则是所有三者培养的核心指向。所以课标的表述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宜

19、用下图表示:6.重设课程目标在原有课标基础上,按照核心素养的几个方面重新设定课程的总目标。共分9点,第1点概括总的目标培养“三主义”,形成正确的“三观”。第2、3点针对“文化自信”:弘扬“三文化”、参与“三文化”;第4、5点针对“语言运用”:读写“三动作”、阅读“三能力”;第6、7点针对“思维能力”:思维“三提高”、思考“三做法”;第8、9点针对“审美创造”:感悟“三阶段”、审美“三层次”。7.重整学段要求2011版课标对学段要求是:“1.识字与写字;2.阅读;3.写作;4.口语交际;5.综合性学习。”2022年版对之进行了重新整合,与高中阶段的语文实践活动取得了一致。分设为:1.识字与写字;

20、2.阅读与鉴赏;3.表达与交流;4.梳理与探究。两者的学习基本指标没有变:1.认识常用字3500个左右;2.阅读速度500字/每分钟;3.课外阅读不少于260万字;4.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5.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6.作文每学年不少于14次,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新课标附加了以下的指标:1.随文学习语法;2.分类整理学过的语言材料;3.学会跨媒介阅读与运用。8.重提内容主题新课标将主题与载体形式通过详细的叙述固定了下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习的主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其他文化如世界文明优秀成果、科技进步以及日常生活特别是儿童生

21、活方面的主题。载体也做出了相应的界定。9.新设学习任务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其内容的呈现是这样的:这个学习任务群主要是来自高中必修课程中的七个学习任务群。如何认识学习任务群呢?把握住它的三大特点:情境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以“整本书阅读”的学习任务群为例。其情境性要求是:阅读革命文学作品,如革命烈士诗抄红岩红星照耀中国等,体会、评析革命领袖、革命英雄的爱国精神和人格魅力。其实践性的要求是:独立阅读

22、古今中外诗歌集、中长篇小说、散文集等文学名著,如朝花夕拾骆驼祥子艾青诗选西游记格列佛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根据阅读进度完成读书笔记,针对作品的语言、形象、主题等方面的话题展开研讨。其综合性的要求是: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丰富、拓展名著阅读。借助多种媒介讲述、推荐自己喜欢的名著,说明推荐理由;尝试改编名著中的精彩片段;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尝试撰写文学鉴赏文章。10.新添教学提示在每个学习任务群的下面,都有着一段教学提示。这些教学提示是具体对于这些学习任务群的教学上的详细说明。我们以安徽省作业样例中的单元框架图来说明学习任务群教学的大致样态。学习任务群的完成是借助单元整体教学来实现的。单元整体教学

23、追求的是单元的总体设计。这份设计有如下特征:1.每个课时有着自己的学习任务;2.单元导读非常明确,总领整个单元;3.第一课段(2-4节课)为单篇教学,实践“阅读与鉴赏”的学习任务;4.第二课段(5-8节课)为整合课例,实践“梳理与探究”的学习任务;5.第三课段(9-10节课)为写作,实践“表达与交流”的学习任务。课段分布合理,整合有效,任务明确。11.新设学业质量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语文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学业质量按照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三类语言文字运用情境,

24、整合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描述学生语文学业成就的关键表现,体现学段结束时学生核心素养应达到的水平。可以用以下的构图来理解。学业质量中,评价要素都为“能”,在所有表述中,基本上都是以学生“能”具备的各方面素养来作为评价标准。“能”是描绘学生达到的关键表现,2022年版新课标应该是“能”字用的最多的。12.重修教学建议2011年版的教学建议是: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4.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22版的教学建议修正为:1.立足核心素养,彰显教学目标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2.体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特点,整体规划学习内容;3.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4.关注互联网时代语文生活的变化,探索语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最重要的是,在每个教学建议后面,都有关于容易出现的误区,提出避免的倾向。如:建议1后面增添了“避免单项罗列,四个方面整体交融、提升”;建议2后面增添了“注意减免负担,避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建议3后面增添了“建设开放的语文学习空间”,避免闭关锁室,孤陋寡闻;建议4后面增添了“正确认识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