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华测滑坡监测系统_第1页
精选华测滑坡监测系统_第2页
精选华测滑坡监测系统_第3页
精选华测滑坡监测系统_第4页
精选华测滑坡监测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华测滑坡监测系统PAGE 3PAGE 76华测GPS滑坡监测系统技术方案书上海华测导航技术有限公司2023年5月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55297338 第一局部 GPS自动化监测系统概述 PAGEREF _Toc355297338 h 4 HYPERLINK l _Toc355297339 1GPS自动化监测系统概述 PAGEREF _Toc355297339 h 4 HYPERLINK l _Toc355297340 1.1GPS自动化监测系统工作原理 PAGEREF _Toc355297340 h 4 HYPERLINK l _Toc355

2、297341 1.2传统监测手段与GPS自动化监测系统优势 PAGEREF _Toc355297341 h 5 HYPERLINK l _Toc355297342 1.2.1传统监测手段 PAGEREF _Toc355297342 h 5 HYPERLINK l _Toc355297343 1.2.2GPS自动化监测系统的优缺点 PAGEREF _Toc355297343 h 5 HYPERLINK l _Toc355297344 1.2.3总结 PAGEREF _Toc355297344 h 7 HYPERLINK l _Toc355297345 1.3华测GPS自动化监测系统应用实例 PA

3、GEREF _Toc355297345 h 7 HYPERLINK l _Toc355297346 1.3.1拉西瓦水电站果卜滑坡体GPS自动化监测系统 PAGEREF _Toc355297346 h 7 HYPERLINK l _Toc355297347 1.3.2东海大桥GPS自动化监测系统 PAGEREF _Toc355297347 h 9 HYPERLINK l _Toc355297348 1.3.3瓮福磷矿尾矿库监测系统 PAGEREF _Toc355297348 h 10 HYPERLINK l _Toc355297349 1.3.4黑岱沟露天煤矿边坡监测系统 PAGEREF _T

4、oc355297349 h 11 HYPERLINK l _Toc355297350 1.3.5华测历史监测工程 PAGEREF _Toc355297350 h 12 HYPERLINK l _Toc355297351 第二局部 工程概况及设计原那么 PAGEREF _Toc355297351 h 14 HYPERLINK l _Toc355297352 2工程概况 PAGEREF _Toc355297352 h 14 HYPERLINK l _Toc355297353 3监测目的和任务 PAGEREF _Toc355297353 h 14 HYPERLINK l _Toc355297354

5、4监测设计的原那么和依据 PAGEREF _Toc355297354 h 14 HYPERLINK l _Toc355297355 4.1监测设计原那么 PAGEREF _Toc355297355 h 15 HYPERLINK l _Toc355297356 4.2监测技术依据 PAGEREF _Toc355297356 h 16 HYPERLINK l _Toc355297357 5监测内容和技术要求 PAGEREF _Toc355297357 h 16 HYPERLINK l _Toc355297358 5.1监测具体内容 PAGEREF _Toc355297358 h 16 HYPERL

6、INK l _Toc355297359 5.2监测技术要求 PAGEREF _Toc355297359 h 17 HYPERLINK l _Toc355297360 5.3监测系统的技术指标 PAGEREF _Toc355297360 h 17 HYPERLINK l _Toc355297361 第三局部 系统整体设计 PAGEREF _Toc355297361 h 18 HYPERLINK l _Toc355297362 6硬件系统 PAGEREF _Toc355297362 h 18 HYPERLINK l _Toc355297363 6.1传感器子系统 PAGEREF _Toc35529

7、7363 h 19 HYPERLINK l _Toc355297364 6.1.1GPS参考站 PAGEREF _Toc355297364 h 20 HYPERLINK l _Toc355297365 6.1.2GPS监测站 PAGEREF _Toc355297365 h 25 HYPERLINK l _Toc355297366 6.2数据传输子系统 PAGEREF _Toc355297366 h 28 HYPERLINK l _Toc355297367 6.3辅助支持系统 PAGEREF _Toc355297367 h 29 HYPERLINK l _Toc355297368 6.3.1配电

8、及UPS系统 PAGEREF _Toc355297368 h 29 HYPERLINK l _Toc355297369 6.3.2防雷系统 PAGEREF _Toc355297369 h 32 HYPERLINK l _Toc355297370 6.3.3外场机柜 PAGEREF _Toc355297370 h 35 HYPERLINK l _Toc355297371 6.3.4综合布线 PAGEREF _Toc355297371 h 36 HYPERLINK l _Toc355297372 6.4数据处理与控制子系统 PAGEREF _Toc355297372 h 36 HYPERLINK

9、l _Toc355297373 6.4.1机房建设 PAGEREF _Toc355297373 h 36 HYPERLINK l _Toc355297374 6.4.2存储及处理系统 PAGEREF _Toc355297374 h 38 HYPERLINK l _Toc355297375 7软件系统 PAGEREF _Toc355297375 h 39 HYPERLINK l _Toc355297376 7.1软件系统功能 PAGEREF _Toc355297376 h 39 HYPERLINK l _Toc355297377 7.2软件系统模块 PAGEREF _Toc355297377 h

10、 40 HYPERLINK l _Toc355297378 7.2.1数据处理模块 PAGEREF _Toc355297378 h 40 HYPERLINK l _Toc355297379 7.2.2基于B/S与C/S架构用户显示软件 PAGEREF _Toc355297379 h 57 HYPERLINK l _Toc355297380 8产品选型 PAGEREF _Toc355297380 h 61 HYPERLINK l _Toc355297381 8.1华测单频X300M接收机 PAGEREF _Toc355297381 h 61 HYPERLINK l _Toc355297382 8

11、.2GPRS模块 PAGEREF _Toc355297382 h 62 HYPERLINK l _Toc355297383 8.3配电设备 PAGEREF _Toc355297383 h 63 HYPERLINK l _Toc355297384 8.4防雷相关设备 PAGEREF _Toc355297384 h 65 HYPERLINK l _Toc355297385 8.4.1天馈浪涌保护器 PAGEREF _Toc355297385 h 65 HYPERLINK l _Toc355297386 8.4.2单项电源避雷器 PAGEREF _Toc355297386 h 66 HYPERLIN

12、K l _Toc355297387 8.4.3避雷针 PAGEREF _Toc355297387 h 67 HYPERLINK l _Toc355297388 8.4.4同轴电缆 PAGEREF _Toc355297388 h 68 HYPERLINK l _Toc355297389 8.4.5外场机柜 PAGEREF _Toc355297389 h 68 HYPERLINK l _Toc355297390 8.5天线罩 PAGEREF _Toc355297390 h 69 HYPERLINK l _Toc355297391 8.6观测墩 PAGEREF _Toc355297391 h 70第

13、一局部 GPS自动化监测系统概述GPS自动化监测系统概述GPS自动化监测系统工作原理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缩写为GPS,是美国国防部于1973年11月授权开始研制的海陆空三军共用的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GPS由空间局部、地面监控局部和用户接收机3局部组成。经过20多年的研究和试验,整个系统于1994年完全投入使用。在地球上任何位置、任何时刻GPS可为各类用户连续地提供动态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实现全球、全天候的连续实时导航、定位和授时。目前、GPS已在大地测量、精密工程测量、地壳形变监测、石油勘探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具体定位原理如以下图:图

14、STYLEREF 1 s 1 SEQ 图 * ARABIC s 1 1 GPS差分示意图通过近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利用GPS定位技术进行精密工程测量和大地测量,平差后控制点的平面位置精度为1mm2mm,高程精度为2mm3mm。应该说:利用GPS定位技术进行变形监测,是一种先进的高科技监测手段,而用GPS监测滑坡是GPS技术变形监测的一种典型应用,通常有两种方案:用几台GPS接收机,由人工定期到监测点上观测,对数据实施处理后进行变形分析与预报;在监测点上建立无人值守的GPS观测系统,通过软件控制,实现实时监测解算和变形分析、预报。但由于每个监测点上都需要安装GPS接收机,对于本监测系统就需要几十台

15、GPS接收机,仅购置接收机就需几百万元,致使监测系统的费用非常昂贵。为此、我们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选用“一机多天线技术,即几个监测点共用一台主机,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投资费用。传统监测手段与GPS自动化监测系统优势传统监测手段常规变形监测技术包括采用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全站仪等常规测量仪器测定点的变形值,其优点是:1能够提供变形体整体的变形状态;2适用于不同的监测精度要求、不同形式的变形体和不同的监测环境;3可以提供绝对变形信息。但外业工作量大,布点受地形条件影响,不易实现自动化监测。特殊测量手段包括应变测量、准直测量和倾斜测量,它具有测量过程简单、可监测变形体内部的变形、容易实现自动化监测等优

16、点,但通常只能提供局部和相对的变形信息。摄影测量技术包括地面摄影测量技术和航空摄影测量技术。近10余年来,近景摄影测量在隧道、桥梁、大坝、滑坡、结构工程及高层建筑变形监测等方面得到了应用,其监测精度可达mm级。与其他变形监测技术相比拟,近景摄影测量的优点是:1可在瞬间精确记录下被摄物体的信息及点位信息;2可用于规那么、不规那么或不可接触物体的变形监测;3相片上的信息丰富、客观又可长久保存,有利于进行变形的比照分析;4监测工作简便、快速、平安。但摄影距离不能过远,且大多数的测量部门不具备摄影测量所需的仪器设备,摄影测量技术在变形监测中应用尚不普及。GPS自动化监测系统的优缺点优点利用GPS定位技

17、术进行滑坡等地质灾害监测时具有以下优点:测站间无需保持通视:由于GPS定位时测站间不需要保持通视,因而可使变形监测网的布设更为自由、方便。可省略许多中间过渡点采用常规大地测量方法进行变形监测时,为传递坐标经常要设立许多中间过渡点,且不必建标,从而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可同时测定点的三维位移:采用传统的大地测量方法进行变形监测时,平面位移通常是用方向交汇,距离交汇,全站仪极坐标法等手段来测定;而垂直位移一般采用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来测定。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的分别测定增加了工作量。且在山区等地进行崩滑地质灾害监测时,由于地势陡峻,进行精密水准测量也极为困难。改用三角高程测量来测定垂直位移时,精度不够

18、理想。而利用GPS定位技术来进行变形时那么可同时测定点的三维位移。由于我们关心的只是点位的变化,故垂直位移的监测完全可以在大地高系统中进行。这样就可以防止将大地高转换为正常高时由于高程异常的误差而造成的精度损失。虽然采用GPS定位技术来进行变形监测时,垂直位移的精度一般不如水平位移的精度好,但采取适当措施后仍可满足要求。全天候观测:GPS测量不受气候条件的限制,在风雪雨雾中仍能进行观测。这一点对于汛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监测是非常有利的。易于实现全系统的自动化:由于GPS接收机的数据采集工作是自动进行的,而且接收机又为用户预备了必要的入口,故用户可以较为方便地把GPS变形监测系统建成

19、无人值守的全自动化的监测系统。这种系统不但可保证长期连续运行,而且可大幅度降低变形监测本钱,提高监测资料的可靠性。可以获得mm级精度:mm级的精度已可满足一般崩滑体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需要更高的监测精度时应增加观测时间和时段数正因为GPS定位技术具有上述优点,因而在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监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一种新的有效的监测手段。缺点利用GPS定位技术进行地质灾害监测时也存在一些缺乏之处,主要表现在点位选择的自由度较低:为保证GPS测量的正常进行和定位精度,在GPS测量标准中对测站周围的环境作出了一系列的规定。如测站周围高度角15以上不允许存在成片的障碍物;测站离高压线、变压器

20、、无线电台、电视台、微波中继站等信号干扰物和强信号源有一定的距离例如200400m;测站周围也不允许有房屋、围墙、广告牌、山坡、大面积水域等信号反射物,以防止多路径误差。但在崩滑体的变形监测中上述要求往往难以满足,因为监测点的位置通常是由地质人员根据滑坡、断层的地质构造和受力情况而定,有时又要考虑利用老的观测墩和控制点。测量人员的选择余地不大,从而使不少变形监测点的观测条件欠佳。总结从上面分析可得,利用GPS进行变形监测的优点要远远大于缺点的制约,所以说:GPS技术的应用给测量技术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据资料介绍,国外从20世界80年代开始用GPS进行变形监测。从9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纷

21、纷布设地壳运动GPS监测网,为地球动力学和地震与火山喷发预报效劳。例如,日本国土地理院从1993年开始了GPS连续观测网的筹建工作,到1994年日本列岛已建立由210个GPS连续观测站组成的连续监测系统COSMOS,目前的观测站总数以开展到1000多个。该系统与1994年10月1日正式使用,10月4日就检测到北海道东部近海8.4级大地震,并清晰地记录了地震前后的地壳形变。此后,又成功的捕捉到三陆远海地震及兵库县南部地震的地壳形变。1995年1月17日,在日本阪神7.2级大地震后,该系统在进行快速、准确、精细地监测与分析地壳运动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华测GPS自动化监测系统应用实例拉西瓦水电站果卜

22、滑坡体GPS自动化监测系统拉西瓦水电站水库当地环境枯燥,常年大风,滑坡体表层岩石与土层夹杂。由于常年大风,风化现象还是比拟严重,该地区雨水状况不多,有冻土情况,在冻土融化和雨水较多时,易产生滑坡灾害。本工程根据果卜滑坡体的地貌特征及监测区共包括5个滑坡断面:2号梁、3号梁、4号梁、5号梁和双黄梁。目前整个果卜变形体共布置20个GPS自动化监测点,每个梁体分布四个监测点,在后部山体布有2个GPS基站点,如以下图所示;本监测系统采用了华测生产的高性价比X60M GPS接收机,可以保证稳定的高质量信号数据,在野外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下,能够24小时不间断的采集和传输数据,与GPSensor软件能实现实

23、时的无缝连接。果卜滑坡体监测系统采用双基站,两个基站形成一条基线,共同参与解算,提高了精度和系统的可靠性。软件方面采用了专门针对形变监测而设计的GPSensor软件,同时对安放在目标设施上的20个GPS监测点的数据进行实时位置解算。在本次滑坡体监测中,采用了精度最高,解算最稳定的Static Strategy模型,从而到达软件跟应用需要的最正确匹配。并通过控制中心进行远程操作,对许多的不同目标点进行监测。拉西瓦水电站滑坡形变GPS自动化监测系统能及时监测滑坡体在一段时间内的沉降位移和水平位移,显示位移分析图表。当位移发生突变或有增大趋势时,系统能自动报警。1.5小时的GPS观测数据解算的水平中

24、误差能到达或优于3mm,垂直中误差能到达或优于5mm。系统能够分析、解读滑坡体变形监测数据,做出各级单项报警,为监测中心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同时,能够根据滑坡体变形等数据的变化,综合分析滑坡体的平安稳定性,给出必要的预报,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水电站的平安运行。东海大桥GPS自动化监测系统东海大桥起始于上海南汇区芦潮港,北连沪芦高速公路,南跨杭州湾北部海域,直达浙江嵊泗县小洋山岛,全长32.5公里。本GPS自动化监测系统于2023年建成投入使用,系统分别由1个参考站和8个监测站组成。参考站设在附近颗珠山基岩上;主航道斜拉桥设3个监测站,梁桥塔顶各设1个,跨中桥面各设1个;颗珠山斜拉桥设5个监

25、测站,4个塔顶各设一个,跨中桥面设1个。数据传输采用先进的光纤数据传输方式,与GPS系统常用的数传电台通讯方式比拟,一方面提高了系统的通讯可靠性,另一方面提高了数据传输速度。控制中心配备两台效劳器,一台用于设备控制,另一个台用于数据分析和图形处理,以及终端效劳。结合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实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图形处理。经过近三年的连续运行,东海大桥实时GPS形变监测系统运行可靠,稳定。期间分别屡次进行比照测试,实测监测数据与其它传感器监测结果进行比拟互差都在1cm以内;在此期间也分析了荷载试验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分析了台风影响下的形变情况、桥中跨24小时受温度影响的情况、地震前后的桥梁的变化情况等。

26、比拟的结果说明,GPS数据处理软件的精度到达了毫米级的精度,大桥的形变情况符合事实。图 STYLEREF 1 s 1 SEQ 图 * ARABIC s 1 2 东海大桥监测系统瓮福磷矿尾矿库监测系统贵州省福泉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工业开展迅猛。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集磷矿采选、磷复肥、磷煤化工、氟碘化工生产、科研、贸易为一体的国有大型磷化工企业,年产磷矿石450万吨、磷酸90万吨、硫酸200万吨、磷复肥250万吨。瓮福磷矿尾矿库的平安稳定在矿山的平安生产和环境保护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监测系统分别包括翁福磷矿尾矿库及渣场的堆积坝和边坡的位移监测,共设计了2个参考站1由于本系统所监测的两个区域

27、比拟远,所以参考站是相对独立的和20个监测点,同时采用华测X60M GPS监测专用接收机及一机多天线技术,另外、由于供电来源于几个不同的自然村,存在随时断电的可能,所以系统在实施时增加了加电自动开始数据的采集、发送、解算等功能。本GPS自动化监测系统采用准实时自动解算的功能,系统24小时不间断准实时解算出各监测点三维坐标2由于业主要求,本系统解算每个监测点的周期为2分钟,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监测结果的精度,解算精度平面为5mm高程为8mm。同时系统自动分析出边坡及边坡的变化规律,从而做到了及时预警,消除事故隐患,为尾矿库管理者提供了决策依据,确保了尾矿库的平安运行。图 STYLEREF 1 s

28、 1 SEQ 图 * ARABIC s 1 3 瓮福磷矿尾矿库监测系统黑岱沟露天煤矿边坡监测系统露天煤矿在生产过程中,随着煤层的不断被开采挖掘,矿坑会不断的加深加陡,边坡会越来越突出。露天煤矿边坡变形及滑坡对平安生产的影响是造成局部或全矿停产、人员伤亡、设备毁坏和地面建筑破坏等。黑岱沟露天煤矿监测系统采用华测双频X60M监测专用接收机,通过无线网桥的方式实时传输GPS原始数据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准实时解算周期为3小时一次解算出各监测点三维坐标,解算精度为平面优于3mm,高程优于5mm,数据分析软件实时分析各监测点变化规律,同时本系统增加了内部位移监测手段,数据分析软件结合GPS监测数据对不同深

29、度内部位移的监测结果也进行实时分析,并有效、及时做到报警,从而对边坡的稳定性作出分析,对于传统的监测手段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也实现了自动化监测目的。软件系统具有可扩展性,为升级留有很大空间,兼容其他系统检测数据。图 STYLEREF 1 s 1 SEQ 图 * ARABIC s 1 4黑岱沟露天煤矿边坡监测系统华测历史监测工程吉林夹皮沟尾矿库在线监测吉林海沟金矿六大系统辽宁本溪歪头山尾矿库在线监测辽宁东鞍山尾矿库在线监测辽宁凤城首钢硼铁尾矿库库在线监测辽宁弓长岭尾矿库在线监测辽宁风水沟尾矿库在线监测黑龙江达连河露天矿边坡在线监测辽宁中煤龙华达连河露天矿边坡自动化监测内蒙古黑岱沟露天煤

30、矿排矸场自动化监测内蒙古黑岱沟露天煤矿排土场自动化监测内蒙古大唐锡林浩特露天煤矿自动化监测贵州瓮福磷在线监测河南上街铝矿尾矿库在线监测河南鹤壁尾矿库在线监测广州云浮硫铁矿尾矿库在线监测河南平顶山姚孟灰库在线监测四川西昌会理尾矿库在线监测河南杨家湾尾矿库在线监测河南森达源尾矿库在线监测河南双河鑫尾矿库在线监测河南平顶山姚尾矿库在线监测 河南算子沟尾矿库在线监测河南牛家沟尾矿库在线监测河南洛阳龙沟矿业娘娘沟尾矿库在线监测河南洛阳金源矿业水凹沟尾矿库在线监测河南洛阳金牛矿业小双沟尾矿库在线监测河南洛阳九扬矿业炉场沟尾矿库在线监测河南洛阳牛鑫垛矿业张胡子沟尾矿库库在线监测河南洛阳富川矿业寺院尾矿库在线

31、监测 河南洛阳众鑫矿业北沟尾矿库在线监测河南洛阳坤宇矿业疼痛沟尾矿库在线监测河南栾川天罡铂矿尾矿库在线监测河南洛宁七里坪金矿尾矿库在线监测安徽琅琊山铜矿尾矿库在线监测山西博华大同银矿尾矿库在线监测河南栾川天罡钼矿尾矿库在线监测河南洛宁七里坪金矿尾矿库在线监测河北怀来宏达矿业狐狸沟尾矿库在线监测山西代县鑫盛尾矿库在线监测四川攀枝花盐边鑫茂铁精粉尾矿库在线监测上海东海大桥健康在线监测江苏润扬大桥健康在线监测武汉阳逻大桥健康在线监测上海长江隧桥健康在线监测上海闵浦大桥健康在线监测上海闵浦二桥健康在线监测陕西黄河大桥健康在线监测宁波五路四桥健康在线监测沪蓉西公路大桥健康在线监测青岛海湾大桥健康在线监测

32、浙江新昌滑坡在线监测湖北秭归滑坡在线监测重庆开县滑坡在线监测陕西略阳滑坡在线监测贵州大方滑坡在线监测重庆奉节滑坡在线监测广州云浮硫铁矿在线监测湖北荆岳大桥健康.监测湖北鄂东大桥健康监测武汉军山大桥健康.监测安徽铜陵冬瓜山铜矿沉降自动化监测青海拉西瓦水电站滑坡自动化监测甘肃苗家坝水电站滑坡自动化监测四川福堂水电站滑坡自动化监测云南小龙潭露天煤矿自动化监测浙江新昌滑坡自动化监测湖北秭归滑坡自动化监测重庆开县滑坡自动化监测陕西略阳滑坡自动化监测贵州大方滑坡自动化监测重庆奉节滑坡自动化监测内蒙古伊敏河露天矿边坡自动化监测上海东海大桥健康监测江苏润扬大桥健康监测武汉阳逻大桥健康监测上海长江隧桥健康监测上

33、海闵浦大桥健康监测上海闵浦二桥健康监测陕西黄河大桥健康监测宁波五路四桥健康监测沪蓉西公路大桥健康监测青岛海湾大桥健康监测贵州坝陵河大桥健康监测安徽铜陵长江大桥健康监测广东平胜大桥健康监测江西洪都大桥健康监测湖北荆岳大桥健康监测湖北鄂东大桥健康监测武汉军山大桥健康监测河北邢台西郝庄沉降自动化监测安徽铜陵冬瓜山铜矿沉降自动化监测山西博华大同银矿尾矿库在线监测四川西昌会理尾矿库在线监测 表 STYLEREF 1 s 1 SEQ 表 * ARABIC s 1 1 华测历史监测工程列表注:除上述已建设完成的大型监测工程外、近两年做的大型的工程还包括已完成和在建中的监测工程。第二局部 工程概况及设计原那么

34、工程概况对于本监测系统我们采用GPS实时监测公路边坡的三维位移。监测目的和任务随着大坝的建设,大坝主体边坡的平安稳定关系着整个工程的平安与下游人民财产的平安。监测的主要任务是:1、针对边坡外表建立的多个监测点监测,结合内部观测传感器,建立较完整的监测剖面和监测网,使之成为系统化、立体化的变形监测系统;2、及时快速的对边坡表部变形现状做出评价,掌握大坝在蓄水等各种状态下的变化规律;3、建立长期监测系统,对边坡变形进行分析研究,为同类工程积累经验,丰富理论。监测应到达以下目的:1、形成立体监测网;2、监测边坡的变形动态,对其开展趋势做出预测预报;3、比照评价不同条件下及不同监测手段的监测数据,进一

35、步预测边坡变形的趋势,指导场地规划建设。监测设计的原那么和依据华测GPS变形监测系统是一个集结构分析计算、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器技术等高新技术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工程。本监测系统的作用是成为一个功能强大并能真正长期用于结构损伤和状态评估,满足位移监测的需要,同时又具经济效益的结构健康平安监控系统,遵循以下设计原那么和依据。监测设计原那么建立高精度的GPS监测网(本系统采取1个GPS连续运行观测站),以高精度GPS基准监测站为基准,在整个碧流河水库大坝区域建设GPS监测观测点,与其它监测手段相结合的原那么,形成立体化监测系统。及时测定和预报边坡的位移等变化情况,并为长期稳定性预测研究

36、提供资料。GPS自动化监测系统应具备完全自动化、数据采集稳定可靠,所有系统综合分析评价科学快捷,所得到的监测数据及结果应能够边坡变形预测预报提供依据。高精度GPS控制网要定时和国际IGS网联测3具体联测要求请参考GPS 测量标准,然后通过GAMIT或Bernese软件解算,采用同济大学或者武汉大学专用平差软件进行平差,联测周期为每年一次,在系统建成初期,联测周期可适当缩短。科学合理性原那么监控对象的选取有科学和法律依据,尤其符合相关平安规程和规定,是必要的;监控手段的选取有高科技含量,是先进的;监控效果准确有效。经济实用性原那么但凡需要较大投入的监控工程都是需要经常使用的;但凡原系统已具备的功

37、能或结构装置,只要准确有效,都采用系统整合的方法加以利用,相互配合;所有涉及的技术手段,在保证长期可靠有效的前提下,采用最经济的方案;所有的操作功能都采用最简洁的使用方法、做到直观方便、性能稳定以及维护简单。系统可扩展性原那么在监控方案要求改变时,本次投入的软硬件设备能够继续使用,最大限度减少重复投入;系统接口开放性:系统输出的数据信息采用国际或国内通用的标准格式,便于系统功能扩充和监测成果的开发利用;系统软件系统支持其它监测设备数据分析、支持人工巡检记录等。监测技术依据本系统建设方案设计严格遵循以下相关标准:名称编号批准单位年份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标准DZ/T0221-2023国土资源部全

38、球定位系统测量标准CH2001国家测绘局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 73-97中国建设部1997精密工程测量标准GB/T 15314-94国家技术监督局1994-12-22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标准GBl2897-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标准GB12898-91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93UNAVCO 基准站建立标准国际UNAVCO组织IGS基准站建立标准国际IGS委员会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GBJ 1089建设部建筑物防雷设计标准GB5005794表 STYLEREF 1 s 4 SEQ 表 * ARABIC s 1 1监测执行标准监测内容和技术要求监

39、测具体内容本监测系统监测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在大坝外表按设计要求在不同位置布置GPS监测观测点,在大坝右岸的稳定的山坡上布置一个GPS参考点,参考点和各监测点的观测数据通过高频无线传输的方式实时传输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软件准实时解算出各监测点的三维坐标并保存到数据库,最终通过数据分析软件自动分析各监测点的变化量、变化趋势,并结合其它监测设备对边坡整体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注:控制中心软件采用多种模式同时解算,如:解算时间可同时设置为1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等,这样系统就可根据不同观测时间和精度要求获取数据。监测技术要求本GPS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具体技术要求为:1、参考站的位置选择要遵守

40、GPS参考站网技术标准,同时也要考虑效劳的对象;2、各监测点的选择也必须遵守GPS测量的要求,同时也要考虑监测的任务、周围现有资源情况以及交通等情况;3、数据通讯采用高频无线传输,供电系统要尽量利用现有资源;4、数据处理中心最好设立在专门的机房里,同时要具备面向公网的固定IP地址,从而便于系统的远程管理与维护。监测系统的技术指标1、各监测点的响应时间一般为6小时一次,最快可为几分钟一次,系统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2、各监测点的6小时数据精度平面中误差小于3mm、高程中误差小于6mm;3、系统完全是自动运行,如数据自动传输、数据自动处理及自动网平差、数据自动分析、自动报警及自动生成报表等。第三局部

41、 系统整体设计水库大坝边坡GPS自动化监测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局部,如以下图所示为这个GPS自动化监测系统的拓扑结构图。图 STYLEREF 1 s 5 SEQ 图 * ARABIC s 1 1 GPS自动监测系统拓扑图硬件系统水库大坝GPS自动化监测系统总体可分为:传感器子系统、数据传输子系统、辅助支持系统和数据处理与控制子系统四大局部组成。如以下图所示: 水库大坝GPS在线监测系统硬件拓扑图1、传感器子系统:即由各GPS监测单元组成,负责碧流河水库大坝边坡位移监测点监测数据的采集;2、数据传输子系统:负责传感器系统所采集数据实时的传输到控制中心。具体的传输方式我们一般采用光纤、无

42、线网桥等媒介,为了到达可靠、有效、稳定我们将采用几种方式并存,甚至为了解决距离远、布线麻烦等问题,我们也可以采用架设无线基站的方式。3、辅助支持系统:由监测外场及监控中心辅助整个边坡GPS自动化监测系统正常运行的设备组成,包括配电及UPS、防雷、综合布线及外场机柜等子系统组成。4、数据处理与控制子系统:由布置在监控中心的小型机系统、效劳器系统及软件系统组成。传感器子系统传感器主要指监测边坡外表变形的GPS参考站、监测站及其辅助设备,各GPS接收机跟踪观测卫星信号,并实时按照一定规律把所接收的卫星信号变换成电信号或其他信号并传输到控制中心,以满足信息的记录、处理、控制等要求,从而实现碧流河水库边

43、坡的实时监测目的。GPS参考站河水库大坝GPS监测系统设1个参考站作为位移监测的基准框架。它长期连续跟踪观测卫星信号,通过数据通讯网络实时传输GPS观测数据到控制中心,并实时为各监测站提供高精度的载波相位差分数据及起算坐标,12个连续运行监测站同样实时的向数据中心传输数据,进行准动态差分。参考站分布在边坡的右侧,碧流河水库边坡GPS参考站主要包括站址选择、基建、仪器设备的选择及设备安装:参考站站址选择参考站要求建立在地基稳定的地点,同时GPS参考站场地应满足以下要求:场地稳固,年平均下沉和位移小于3mm;视野开阔,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不宜超过15;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电台,微波站等,

44、其距离不小于200m,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得小于50m;尽量靠近数据传输网络;天线墩的高度不低于2米;观测标志应远离震动源。参考站基建图 STYLEREF 1 s 61参考站观测墩示意图观测墩的建设要求在满足以上要求的前提下,在碧流河水库大坝右侧适宜位置建立1个基站,观测墩的建设必须满足以下要求:观测墩应浇注安装强制对中标志,并严格整平,墩外壁或内部应加装或预埋适合线缆进出硬制管道钢制或塑料,起保护线路作用;GPS观测墩采用钢筋混凝土现场浇铸的方法施工。混凝土浇铸过程中的水泥、沙子、石子及其他添加剂的用量以及混凝土施工的要求均按照表一的要求执行;GPS观测墩中的钢筋骨架

45、采用直径10mm的螺纹钢筋,使用时须在距两端10cm处,分别向内弯成形弯足筋下端30cm处向外弯成形弯用料。裹筋采用直径6mm的普通钢筋;基座建造时浇灌混凝土至基座深度的一半,充分捣固后放入捆扎好的基座钢筋骨架,在基座中心垂直安置捆扎好的柱石钢筋骨架,将柱石钢筋骨架底部与基座钢筋骨架捆扎一起,浇灌混凝土至基座顶面,充分捣固并使混凝土顶面处于水平状态;混凝土浇灌至地面下0.2米时,在观测墩外壁应预埋适合线缆进出的直径不小于25mm的硬质管道钢制或塑料,供安装电缆保护线路用;双频天线的保护罩要采用全封闭式,以起到防水、防风等效果,同时天线罩的衰竭率不大于1%;可利用观测墩基坑,加筑用于存放太阳能蓄

46、电池的水泥槽。图 STYLEREF 1 s 6 SEQ 图 * ARABIC s 1 1观测墩设计图图 STYLEREF 1 s 6 SEQ 图 * ARABIC s 1 2强制对中标志灌制混凝土标石所用材料应符合以下要求采用的水泥标号应不低于425。制作不受冻融影响的混凝土标石,应优先采用矿渣和火山灰质水泥,不得使用粉煤灰水泥。制作受冻融影响的混凝土标石,宜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在制作受盐碱、海水或工业污水侵蚀地区的标石时,须使用抗硫酸盐水泥。在沙漠、戈壁等枯燥环境中的标石,不得使用火山灰质水泥;石子采用级配合格的540mm的天然卵石或坚硬碎石,不宜采用同一尺寸的石子;沙子采用0.153mm粒

47、径的中砂,含泥量不得超过3%;水须采用清洁的淡水,硫酸盐含量不得超过1%;外加剂可根据施工环境选用,如早强剂、减水剂、引气剂等,其质量应符合相应规定,不得使用含氯盐的外加剂。材料种类配粒直径mm水水泥砂石配合比例重量,kg重量,kg重量,kg重量,kg体积,m3体积,m3体积,m3体积,m3碎石54018030060012260.6:1:2.2:4.090.180.300.440.820.6:1:1.47:2.73卵石54017028567212480.6:1:2.36:4.380.170.280.450.830.6:1:1.61:2.96表 STYLEREF 1 s 6 SEQ 表 * AR

48、ABIC s 1 1每立方米混凝土制作材料用量表注:表中配合比适用中砂,当采用细砂或粗砂时,水和水泥用量相应增加或减少17kg和10 kg;当采用540 mm粒径的碎石或卵石,应将水和水泥用量各增加10%,砂、石用量不变;调制混凝土,须先将砂、石洗净。浇灌标石时,须逐层充分捣固;气温在0以下时,必须参加防冻剂,拆模时间不得少于24h,否那么不准施工;拆模时间可根据气温和外加剂性能决定,一般条件下,平均气温在0以上时,拆模时间不得少于12h。仪器设备的选择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并参照?全球定位导航系统连续运行参考站网建设标准?,本GPS自动化监测系统选用华测X300M双频监测专用接收机具体技术参数

49、请参考“设备选型。设备安装图 STYLEREF 1 s 6 SEQ 图 * ARABIC s 1 3参考站设备安装图GPS监测站边坡GPS监测站是实时掌握边坡外表变化量的依据,各监测点长期连续跟踪观测卫星信号,通过数据通讯网络实时传输GPS观测数据到控制中心,并结合各参考站的观测数据与起算坐标通过控制中心软件准实时解算处理,最终得到各监测点的三维坐标。本GPS自动化监测系统我们共设立12个连续运行监测站,各监测站布置在边坡下游坡面。监测站站址选择根据监测区域的实际情况及参照?GPS测量标准?,各监测站点的位置应尽量避开高大的建筑物、尽可能和内部位移监测点选择在同一个位置上、尽量选择在围堰上等。

50、监测点分布示意图监测站观测墩基建根据边坡监测区域的实际情况及监测点所监测的内容,本GPS自动化监测系统监测站观测墩可选为混凝土观测墩、预制钢结构观测墩,各观测墩的高度按照人的平均身高计算,建设为1.8米以上为宜。以以下出两个方案,从中选一。大坝混凝土观测墩对于大坝观测墩,在大坝巩固结构的根底上打入钢筋支架浇筑混凝土。图 STYLEREF 1 s 66混凝土观测墩图6-7现场施工照片预置钢结构观测墩通过厂家订做符合要求的立杆观测墩,现场用膨胀螺丝固定在边坡上,保证牢固性和美观性,并做好防水处理。图 STYLEREF 1 s 68立杆的立面图图 STYLEREF 1 s 69某监测工程观测墩实景图

51、如上图所示是某监测工程的立杆实景图片,实际的立杆高度可以小一点,如果周围没有遮挡,一般做1.2米即可。仪器设备的选择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及所要到达的技术指标,并参照?全球定位导航系统测量标准?,本GPS自动化监测系统选用华测X60M双频监测专用接收机和A300大地测量型天线, GPS主机为分体式设计,具体技术参数请参考“设备选型。设备安装 图 STYLEREF 1 s 610监测站设备安装数据传输子系统根据现场的情况,监测区域手机信号相对不稳定,且控制中心与监测区相距较远,我们对碧流河水库边坡GPS自动化监测系统数据传输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参考点和边坡监测站点数据传输采用无线通讯。再边坡数据往

52、控制中心传输的方式上我们也建议采用高频无线传输增加中转站的方式,或者采用无视距无线发射基站设备。高频无线传输优缺点:优点:数据传输带宽比拟大,延迟比拟小,可对各接收机进行远程控制;独立组网,链路式数据传输,数据传输不依赖于其它系统运行商,中心也不需要面向公网的固定IP地址;2.4G或5.8G合法的工作频率;局部可共用一台进行数据传输;一次性投入,后期没有月租等费用;工业级产品,内置避雷模块。缺点:数据传输为直线传输,距离较近,距离较远时中心站需架设比拟高,而且每180度的内需架设一台;功耗稍大,每台接收机约45瓦;单台接收机价格较贵;无线通讯传输图 611无线传输示意图辅助支持系统配电及UPS

53、系统对于本工程,需要供电的设备为控制中心效劳器及辅助设施,各基准站、监测站GPS接收机及辅助设施,根据其工程现场实际情况、需供电设备功耗、安装方便、可靠、维护简单等原那么,我们对控制中心设备和各GPS接收机选用不同的供电方式,即控制中心选用220伏交流电,并以UPS作为备用电源,同时UPS也起到稳压的功能。12个监测点可采用交流供电,同时每个点配备蓄电池和充电器,防止因为断电导致设备停止工作,也可以采用太阳能供电,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参考站位于山上,交流供电较为困难,因此拟采用太阳能供电系统对设备进行供电。控制中心供电在本工程的控制中心,首先必须接入220伏交流电,由于交流电不一定稳定,有时会

54、停电或者电压会有起伏,所以在接入各设备的前端加装一个带稳压功能的UPS,既能保证电压的稳定,又可以在断电的情况下继续给设备供电,建议所选用蓄电池可保证为各供电设备持续供电6-8小时。根据控制中心供电设备的功耗及工程实施的经验,推荐采用山特在线式C1KS型UPS,后备的电源为六节100AH松下蓄电池。图 STYLEREF 1 s 612在线式UPS为了保证用电平安,接入各设备的电源局部还需要加装空气开关。图 STYLEREF 1 s 613空气开关参考站供电太阳能供电太阳能供电系统组成太阳能发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组、太阳能控制器、蓄电池组组成。输出的电压为12V,直接供应设备使用,各局部的作用为:

55、 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局部,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价值最高的局部。其作用是将太阳的辐射能力转换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太阳能电池板的质量和本钱将直接决定整个系统的质量和本钱。 额定的输出电压为18V。太阳能控制器:太阳能控制器的作用是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并对蓄电池起到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的作用。在温差较大的地方,合格的控制器还应具备温度补偿的功能。其他附加功能如光控开关、时控开关都应当是控制器的可选项。 本系统采用规格为12V/10A的控制器。蓄电池:一般为铅酸电池,小微型系统中,也可用镍氢电池、镍镉电池或锂电池。其作用是在有光照时将太

56、阳能电池板所发出的电能储存起来,到需要的时候再释放出来。本系统采用的为铅酸电池,设计容量为150Ah,可以满足阴雨天7天左右工作时间。图 STYLEREF 1 s 614华测某工程太阳能供电系统太阳能供电系统的安装太阳能电池板需固定在GPS观测墩的侧面,安置要求是:倾斜角度在30-45度之间,面对方向为正南方偏西15度左右根据当地的情况可适当调整,并制作三角形的支架固定在水泥板上,防止偷窃。太阳能支架蓄电池一般需埋设在观测墩的附近,埋入地下,防止日晒雨淋、被盗贼偷盗,和外力冲击,同时也防止温差变化影响蓄电池的寿命。注:具体太阳能的固定方式请参照GPS监测站观测的设计图纸。2个监测点供电1交流供

57、电采用交流供电,合理拉线到现场,降压后使用。交流供电原那么是利用附近最近的民用220V交流电或者是坝上自用的交流电,在保证其电压稳定和不经常断电的前提下采用。我们可适当加装UPS备用系统,根据现场情况确定。采用具体线路布设图可以和与光纤布设的路径一致,需要灵活掌握。通过交流拉到观测墩的机柜里,通过充电器接入后备蓄电池,给设备供电,同时加装空气开关等保护设备。华测某工程交流供电安装图2太阳能蓄电池系统供电根据实际情况,在交流电不方便使用的情况下,我们会采用太阳能和蓄电池系统供电系统,该系统和参考点的供电方式一样,具体情况见参考点的供电。防雷系统雷电危害雷电危害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直击雷是带电云层

58、雷云与建筑物、其它物体、大地或防雷装置之间发生的迅猛放电现象,并由此伴随而产生的电效应、热效应或机械力等一系列的破坏作用。感应雷是由于带电积云接近地面,在架空线路导线或其他导电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电荷引起的,或是由于雷电放电时,巨大的冲击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磁场引起的。所以监测系统中各监测站及通讯系统由于雷击危害潜在因素,都要考虑防雷措施。雷电所产生的高电压电磁脉冲对没有相应保护措施的电缆如:同轴电缆,天线,数据通讯电缆,电源电缆等产生强烈的毁坏作用,最终导致损坏所连接的电子设备。雷电防范措施主要设备GPS接收机是有2000V的光电隔离效果,外壳是工程塑料,在设计上已经起到了避雷效

59、果,在此根底上辅助其他专业的防雷设备。野外监测点: 碧流河水库大坝GPS观测分为大坝监测点和位于山坡上的参考点,因位置不同,地理条件的不同,所以采用不一样的避雷方式。位于山坡上的参考点:参考点位于大坝右侧的山坡上,地理位置明显高出一般的建筑物,极易受到雷电的攻击,并且以直击雷为主,所以我们列出参考点的防雷措施。GPS天线和接收机附近必须安装避雷针,避雷针与天线横向距离不小3m,避雷针高度按照“滚球法确定,粗略计算可以按照45度角考虑。 图 STYLEREF 1 s 6 SEQ 图 * ARABIC s 1 45直击雷预防示意图在距观测墩33.5米处安装避雷针,选用16不锈钢制作支撑杆由两节组成

60、、分别由2寸、1.2寸各三米热镀锌管制作。地网的建设选用4根50505mm热镀锌角钢为垂直地极L=2.5米,以404mm热镀锌扁钢互连,地极埋地深度0.7米。避雷针基座为50050060mm钢筋混凝土,由地网引两根404mm热镀锌扁钢与基座连接连接处必须为焊接。接地电阻小于参照10欧姆。图 STYLEREF 1 s 6 SEQ 图 * ARABIC s 1 56华测某工程避雷针现场示意图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0欧姆,如果当地的土壤电阻率较高,降低防直击雷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宜采用以下方法:采用多支线外引接地装置,外引长度不应大于有效长度;接地体埋于较深的低电阻率土壤中;采用降阻剂;换土。位于大坝的监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