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1取而代之对应音频1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1取而代之对应音频1取而代之选自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O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 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翻译加点字1 “梁与籍俱观“中的“俱“字2毋妄言“的“妄“字“3才气过人“的过“字M4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的”虽字翻译句子: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梁以此奇籍。你觉得文中的项羽是一个怎样的人?第1页共1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第 页共2页2志大才疏对应音频2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第 #页共2页2志大才疏对应音频2志大才疏项籍
2、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 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 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1 .翻译加点字”书足以记名姓而已”中的”而已不足学”中的足”籍大喜”中的”大”略知其意中的略翻译句子: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一句中的”乃”字和以下哪个用法一样?A)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B)若事之属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C)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如果穿越回项羽的时代,你会跟项羽说些什么?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第1页共2页 陆绩十不橘对应音频3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第1页共2页 陆绩十不
3、橘对应音频3陆绩怀橘三国志-陆绩传陆绩字公纪,吴郡吴人也。官至太守,精于天文、历法。其父康, 曾为庐州太守,与袁术交好。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橘待之, 绩怀橘二枚。及归,拜辞堕地。术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橘乎?”绩 跪答曰:“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翻译加点字”与袁术交好中的”交”于九江见袁术中的“于”绩怀橘二枚”中的”怀”欲归以遗母”中的”遗”翻译句子陆绩字公纪,吴郡吴人也。官至太守,精于天文、历法。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第2页共2页3陆绩怀橘对应音频3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第2页共2页3陆绩怀橘对应音频3及归,拜辞堕地。3 .对于陆绩的做法,你怎么看?请简单写几句你的想法。平
4、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4守株待兔对应音频4第1页共1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4守株待兔对应音频4第1页共1页守株待兔韩非子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 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 .翻译加点字: TOC o 1-5 h z (1) “宋人有耕者”中的“者()“兔走触株”中的“走”和“触”()(3) “兔不可复得”中的“复”()翻译句子: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文中的“耕者”为什么会“身为宋国笑” ?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5伯牙鼓琴对应音频5第1页共1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5伯牙鼓琴对应音频5第1页共1页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锤子期听之。方鼓
5、琴而志在太山。锤子期曰:“善哉乎 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锤子期又曰:“善哉乎 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锤子期死,伯牙破琴弦,终身不复鼓琴,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翻译加点字“伯牙鼓琴”中的“鼓”()“方鼓琴而志在太山”中的“方”()翻译句子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伯牙破琴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本文的故事对应了一个关于友情的成语,用来形容知音难 遇。你还知道哪些形容友情的成语典故?试着写几个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7咏雪对应音频7第1页共1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7咏雪对应音频7第1页共1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6书戴嵩画牛对应音频6第1页共1页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
6、,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 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 斗牛耶?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 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翻译加点字 TOC o 1-5 h z “尤所爱”中的“尤”()“今乃掉尾而斗”中的“掉”()“处士笑而然之”中的“然”()翻译句子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3.你从这篇短文中领悟到了什么道理?参考答案:在生活中的某一方面最有发言权的人是最富实践经验的人,我 们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 纷何所似?
7、”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 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翻译加点字 TOC o 1-5 h z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中的“内集”()“俄而雪骤”中的“俄而”()“撒盐空中差可拟”中的“差”()翻译句子未若柳絮因风起文中兄子胡儿和兄女(谢道锡)分别将纷纷白雪比作 和你觉得白雪纷纷还能比作什么?写一个关于白雪纷飞的比喻句吧!平哥说 中小学古文学习9割席断交对应音顿9第1页共1页平哥说 中小学古文学习9割席断交对应音顿9第1页共1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8陈太丘与友期行对应音频8第1页共1页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
8、后乃至。元方时年 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 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翻译加点字 TOC o 1-5 h z “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期”()“去后乃至中的“去”和“乃”()“元方入门不顾”中的“顾”()翻译句子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你觉得文中的“客”做错了吗?错在哪儿? 割席断交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
9、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1 .翻译加点字 TOC o 1-5 h z “共园中锄菜”中的“共”()“管挥锄与瓦石不异中的“异()“华捉而掷去之”中的“之”()2.翻译句子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3.为什么管宁觉得华歆不是自己的朋友?用自己的话概括参考答案:因为管宁觉得华歆看重财富功名,和自己志趣不同,不是同一类人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10论语十二章对应音频10- 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10论语十二章对应音频10- 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练习:文中的两个“而”字,分别是什么意思?翻译全句曾子曰
1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 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练习1.积累:十年曰幼,二十曰弱(弱冠),三十曰壮(而立),四十曰强(不惑),五十曰艾(知天命),六十曰耆(耳顺、花甲),七十曰老(古稀),八十、九十曰耄(耄耋),百年曰期(期颐)翻译三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练习:翻译并背诵三句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
11、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练习:翻译并背诵三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驾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练习:1 .翻译加点字2.背诵三句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11诫子书对应音顿16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11诫子书对应音顿16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11诫子书对应音频161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 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 慢则不能
12、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练习翻译加点字1.“夫君子之行”中的“夫()2.“静以修身”中的“以”()3.“非学无以广才中的“广”()4.“意与日去,中的“去,()翻译句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在文中告诫自己的儿子诸葛瞻,要静下心来,要用来培养德行,要保持淡泊的心境,要有,最后还说,要O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12狼对应音原18-19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12狼对应音原18-19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
13、前狼 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 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练习1.加点字“止有剩骨”中的“止”“一狼得骨止”中的“止”“投以骨”中的“以”“顾野有麦场”中的“顾”“弛担持刀”中的“弛2.句子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乃奔倚其下,弛
14、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12狼对应音软18* 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12狼对应音软18* #练习加点字“其一犬坐于前”中的“犬“意暇甚”中的“甚”“方欲行”中的“方”“止露尻尾”中的“止”“乃悟前狼假寐”中的“乃”句子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你怎么理解蒲松龄写在最后的那句话?你觉得狼是聪明还是聪明反 被聪明误?谈谈你的想法。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13穿井得一人对应音频20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13穿井得一人对应音频20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 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
15、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 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1:翻译加点字 TOC o 1-5 h z “常一人居外中的“居()“及其家穿井”中的“穿”()“有闻而传之者中的“而”()“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中的“之”()“不若无闻也”中的“不若”()2:翻译句子: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微信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14杞人忧天对应音频21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14杞人忧天对应音频21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
16、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tt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砒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1、翻译加点字1.“废寝食者”中的“废”()2.“天果积气”中的“果”()3.“奈何崩坠乎?”中的“奈何”()2、翻译句子1.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2.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15曾子,更彘对应音频22232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15曾子,更彘对应音频22232平哥说中
17、小学古文学习15曾子烹彘对应音原2223曾子烹彘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O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 “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 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成教也。”遂烹 彘也。翻译加点字 TOC o 1-5 h z “曾子之妻之市”中后一个“之字()“顾反为女杀彘”中的“顾”和“反”()“特与婴儿戏耳”中的“特”()翻译句子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曾子烹彘的故事,对你(不是对你爸妈哦)有什么启发?平哥
18、说中小学古文学习16商鞅立木对应音频24-25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16商鞅立木对应音频24-25商鞅立木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 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 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雅其师公孙贾。明日, 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1、翻译加点字 TOC o 1-5 h z “令既具”的“具”()“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中的“乃”()“以明
19、不欺”和“明日”中的“明”字意思一样吗?为什么?( )“秦人皆趋令”中的“趋()2、翻译句子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为什么泰国后来能做到“乡邑大治” ?从文中找出原因,用自己 的话写一写。扫码回复“资料”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17破釜沉舟对应音频2627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17破釜沉舟对应音频2627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17破釜沉舟对应26-27破釜沉舟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 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 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 是至则
20、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 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1、翻译加点字 TOC o 1-5 h z “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中的“将”()“战少利”中的“少”()“项羽乃悉引兵渡河”中的“悉()“绝其甬道”中的“绝”()2、翻译全文3、为什么“破釜沉舟”之后,项羽能连续取得胜利?说说你的想法。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18作壁上规对应音频28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18作壁上规对应音频28作壁上观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 楚击秦,诸将皆作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 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
21、无不 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1、翻译加点字 TOC o 1-5 h z “楚兵冠诸侯”中的“冠”()“及楚击秦”中的“及”()“无不膝行而前”中的“膝”()“诸侯皆属焉”中的“焉”()2、翻译句子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本文先写诸侯军“莫敢纵兵”,“皆作壁上观”,再写项羽破秦 军,以此表现出项羽和楚军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19锦衣夜行对应音颇29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19锦衣夜行对应音颇29锦衣夜行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 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
22、塞,地肥 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说者曰:“人言楚人沐 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1、翻译加点字 TOC o 1-5 h z “居数日”中的“居”()“项羽引兵西屠咸阳”中的“引()“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中的“以”()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19馅衣夜行对应音频29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19馅衣夜行对应音频292、翻译句子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从本文中能看出项羽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案:残暴(火三月不灭/玄说若):虚荣(褪衣夜行)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20四面遂歌对应音频30平哥
23、说中小学古文学习20四面遂歌对应音频30四面楚歌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 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 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雅,常骑之。于是 项王乃悲歌忧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马隹不逝。 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 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1、翻译加点字 TOC o 1-5 h z “项王乃悲歌忧慨”中的“乃”()“力拔山兮气盖世”中的“盖世”()“雅不逝兮可奈何”中的“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中的“若()2、翻译句子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
24、及诸侯兵围之数重。2 .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3、背诵本篇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21炳烛而学对应音频32第 页共2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21炳烛而学对应音频32第 页共2页炳烛而学说苑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 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 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平?”平公曰:“善哉! ”1、翻译加点字“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中的“而”和“其”“盲臣安敢戏其君”中的“安”2、翻译句子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炳烛之明,孰与味行乎?3、这个故事
25、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个故事告诉r我们“活到老学到老”的道理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22南精北辙对应音频33第1页共1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22南精北辙对应音频33第1页共1页南辕北辙(季梁)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 驾,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 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 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 而离楚愈远耳。”翻译句子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君之楚,将奚为北面?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23千金求马对应音馈34第 页共2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23千金求马对应音馈34第 页共2页千金求马古之君人,有以
26、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 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 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 死马且买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 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1、翻译加点字 TOC o 1-5 h z “请求之”中的“请()“反以报君”中的“反”()“死马且买五百金”中的“且”()“马今至矣”中的“今”()2、翻译句子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你觉得文中“涓人”的做法值得吗?说说你的想法。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24塞翁失马对应音频35第2
27、页共2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24塞翁失马对应音频35第2页共2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24塞翁失马对应音频3S第1页共2页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 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 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 弦而战O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 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1、翻译加点字 TOC o 1-5 h z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中的“善”()“马无故亡而入胡”中的“亡”()“此何遽不为福
28、乎”中的“遽”()“家富良马”中的“富”()“丁壮者引弦而战”中的“引弦”()“死者十九”中的“十九()2、翻译句子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25吴下阿蒙对应音37-38第2页共2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25吴下阿蒙对应音37-38第2页共2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25契下阿蒙对应音频37-38第1页共2页吴下阿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 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 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 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29、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平! ”肃遂拜蒙母,结 友而别。1 :翻译加点字 TOC o 1-5 h z “卿今当涂掌事”中的“今”()“蒙辞以军中多务”中的“辞”和“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中的“岂”()“蒙乃始就学”中的“就”()2:翻译句子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2)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3)孙权劝吕蒙的话可以分为两层意思。请分别概述:参考答案我不是要你成为学者,只需要你多了解历史;事情多没时间,那是借口,我比你忙,我也读书。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27陆绩怀橘对应音频40第1页共1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27陆绩怀橘对应音频4
30、0第1页共1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26教学相长对应音频39第1页共1页教学相长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1、翻译加点字“虽有佳肴”中的“虽”()“弗食,不知其旨也”中的“弗”和“旨”()“是故学然后知不足”中的“是故”()2、翻译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3、背诵全文陆绩怀橘三国志-陆绩传陆绩字公纪,吴郡吴人也,官至太守,精于天文、历法O其父康,曾为 庐州太守,与袁术交好。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橘待之,绩 怀橘二枚。及归,拜辞随地O术曰:“陆郎作宾客而卬
31、橘乎?”绩跪答 曰:“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术大奇之。翻译加点字 TOC o 1-5 h z 与袁术交好中的“交”()”于九江见袁术中的”于”()”绩和二枚”中的”怀”()”欲归以遗母中的”遗“()翻译句子陆绩字公纪,吴郡吴人也。官至太守,精于天文、历法。及归,拜辞陋地。对于陆绩的做法,你怎么看?请简单写几句你的想法。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28马说对应音 41*42第1页共2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28马说对应音 41*42第1页共2页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柄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
32、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 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29苗壁借光对应音频43第1页共1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29苗壁借光对应音频43第1页共1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28马说对应音频4142第2页共2页1、翻译加点字1.“然后有千里马”中的“然后”(2.“而伯乐不常有”中的“而”(3.“故虽有名马”中的“故和“虽4.“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中的“其”5.“安求其能千里也”中的“安”(6.“执策而临之”中的“临”(2、翻译句
33、子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栗一石。2.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3、你觉得这篇文章韩愈借马是想表达什么?凿壁借光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 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 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 成大学。1、翻译加点字 TOC o 1-5 h z “邻舍有烛而不逮中的“逮”()“主人感叹”中的“感叹”()“遂成大学”中的“遂”()2、翻译句子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愿得主人书遍读之。读完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谈谈你的体会。平哥说中小学古文
34、学习30螳娜捕蝉对应音频4445第2页共2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30螳娜捕蝉对应音频4445第2页共2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30螳螂捕蝉对应音频4445第1页共2页螳螂捕蝉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 ”舍人有少孺子者欲 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 “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 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 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 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1、翻译加点字“则怀丸操弹”中的“则”和“操”()“子来,何苦
35、沾衣如此”中的“子”()“其上有蝉”中的“其”()“黄雀延颈欲啄螳螂”中的“延”()“乃罢其兵中的“罢”()2、翻译句子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3、吴王为什么最终罢兵?答案:因为吴王通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意识到,如果自己去讨 伐楚国,那么就会像那只捕蝉的螳螂一样,也成为黄雀的目标。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31前蚱相争对应音频4647第2页共2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31前蚱相争对应音频4647第2页共2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31前郊相争对应音频46-47第1页共2页鹘蚌相争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
36、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 而鹳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鹘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 蚌!蚌亦谓鹉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鹘!两者不肯 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 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 ”惠王曰:“善。”乃止。1、翻译加点字“赵且伐燕”中的“且”()“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中的“谓”()“今者臣来”中的“今者”()“蚌方出曝”中的“方()“即有死鹘”中的“即”()2、翻译句子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2.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3、鹘蚌相争的故事告诉了你什么道理?答案:不能意气用事,要理性地权衡利弊得失,否则可能两败俱
37、伤。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32扁鹊见蔡桓公对应音频4849第 页共2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32扁鹊见蔡桓公对应音频4849第 页共2页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胰理,不治将恐深O ” 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 将益深O ”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 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媵理,汤熨之所及也;在 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无奈何也。今在
38、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 扁鹊,已逃案矣,桓侯遂死。1、翻译加点字 TOC o 1-5 h z “立有间”中的“有间()“桓侯不应”中的“应()“桓侯故使人问之”中的“故”()“汤熨之所及也”中的“汤”和“及”()“无奈何也”中的“奈何”()“使人索扁鹊”中的“索”()2、翻译句子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3、名医扁鹊在给人治病时,常常是“治未病”,这给了你什么启发? 结合自己简单说说。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33不死之药对应音频50-51第2页共2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33不死之药对应音频50-51第2页共
39、2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33不死之药对应音频50-S1第1页共2页不死之药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之以入,中射之士问曰:“可食 乎? ”曰:“可。”因夺而食之。王大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 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 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 夫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也,不如释臣。”王乃不杀。1、翻译加点字 TOC o 1-5 h z “因夺而食之”中的“因”和“而”()“且客献不死之药”中的“且()“是客欺王也”中的“欺”()“不如释臣”中的“释”()2、翻译句子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之以入2.臣问谒者曰可食
40、,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34掌书大王对应音频52第1页共1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34掌书大王对应音频52第1页共1页草书大王张丞相好书而不工O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 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 书问曰:“此何字也? ”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汝 胡不早问,致余忘之。”练习:翻译全文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35读书三余对应音频S3S4第2页共2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35读书三余对应音频S3S4第2页共2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35法书三余对应音频S354第1页共2页读书三余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
41、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 军段煨。采裕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 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 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 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 者时之余也。”1、翻译加点字“性质讷而好学”中的“讷”()“采裕负贩”中的“负()“而常挟持经书”中的“而”()“而遇不改”中的“改”()“其义自见”中的“见()2、翻译句子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 余,夜者
42、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3、董遇以三余时间读书,给r你什么启示?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36一叶降日对应音频5556第2页共2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36一叶降日对应音频5556第2页共2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36一叶障目对应音55*56第1页共2页一叶障目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 树下仰取叶一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 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 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嘿然大喜,赍叶入 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1、翻译加点字 TOC o 1-5 h z “遂于树下仰取叶”中的“遂”
43、()“螳螂执叶伺蝉”中的“执”()“问其妻曰”中的“其”()“汝见我不”中的“汝”和“不”()“妻始时恒答言”中的“始”和“恒”()2、翻译句子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2.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37大禹治水对应音频57第 页共2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37大禹治水对应音频57第 页共2页大禹治水尧舜时,九河不治,洪水泛滥。尧用蛛(gun)治水,稣用壅堵 之法,九年而无功。后舜用禹治水,禹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 九山。疏通河道,因势利导,十三年终克水患。一成一败,其治不同 也。1、翻译加点字 TOC o 1-5 h z “尧用稣治水”中的“用”
44、字()“竦用壅堵之法”中的“用”字()“九年而无功”中的“而”()“十三年终克水患”中的“克”()2、稣用了什么方法来治理洪水?成效怎样?3、禹用了什么方法来治理洪水?效果怎样?4、从上述两个问题中,你获得了什么启发?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38王顿左右而言他对应音频58第2页共2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38王顿左右而言他对应音频58第2页共2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38王顾左右而言他对应音频S8第1页共2页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45、”1、翻译加点字:“孟子谓齐宣王曰”中的“谓”() TOC o 1-5 h z “比其反也”中的“比和“反”()“士师不能治士”中的“治”()“王顾左右而言他”中的“顾”和“他”()2、翻译句子:1 .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2.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3、“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中的两个“则”字, 意思一样吗?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40三峡对应音频6162第1页共2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40三峡对应音频6162第1页共2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39退避三舍对应音频S960第1页共1页退避三舍春秋晋公子重耳出亡至楚,楚成王礼遇重耳,并问:“公子若反晋 国,则何以报不谷?
46、 ”重耳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 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舍,军行三十里。后重耳返国执政, 晋楚城濮之战,晋军果“退三舍以辟之”。1、翻译加点字 TOC o 1-5 h z “春秋晋公子重耳出亡至楚”中的“出”和“亡”()“楚成王礼遇重耳”中的“礼遇”()“若以君之灵中的“以()“其辟君三舍”中的“其”()“晋军果“退三舍以辟之” ”中的“果”()2、翻译句子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
47、 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噂多生怪柏,悬泉瀑布, 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40三峡对应音 61-62第2页共2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40三峡对应音 61-62第2页共2页1、翻译加点字 TOC o 1-5 h z “自三峡七百里中”中的“自”()“略无阙处”中的“略”()“自非亭午夜分”中的“自”()“虽乘奔御风”中的“虽”()“良多趣味”中的“良()“林寒涧肃”中的“肃”()2、翻译句子其间千二百里,
48、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燃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 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42记承天寺夜游对应音频64第1页共1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42记承天寺夜游对应音频64第1页共1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41大些中书书对应音频63第1页共1页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 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 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翻译加点字: TOC o 1-5 h z “答谢中书书”中的后一个“书”字()“古来共谈”中的“共”()“五色交辉”中的“交”(
49、)“四时俱备”中的“俱”和“备”()2、翻译句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 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 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翻译加点字 TOC o 1-5 h z 欣然起行中的欣然() 念无与为乐者中的念()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中的遂”() 相与步于中庭”中的相与()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但”()2、翻译句子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
50、耳。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42与朱元思书对应音频6S66第2页共2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42与朱元思书对应音频6S66第2页共2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42与朱元思书对应音颇6566第1页共2页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鸾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 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翻译加点字“从流飘荡”中的“从”“任意东西
51、”中的“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中的“许”“急湍甚箭”中的“甚”2、翻译句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43富贵不能淫对应音频6768第1页共2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43富贵不能淫对应音频6768第1页共2页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 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 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 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 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
52、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 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43富员不能淫对应音频6768第2页共2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43富员不能淫对应音频6768第2页共2页1、翻译加点字: TOC o 1-5 h z “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中的“岂”和“诚”()“是焉得为大丈夫乎”中的“是”和“焉”()“往送之门”中的“之”()“以顺为正者”中的“以为()“与民由之”中的“行()“贫贱不能移”中的“移”()2、翻译句子: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3、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要做哪那三点?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44生于优患死
53、于安乐对应音频6970 第 页共2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44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对应音频6970 第 页共2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 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 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 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 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翻译加点字 TOC o 1-5 h z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中的“举”()“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故”和“是”()“人
54、恒过”中的“恒”()“出则无敌国外患者”中的“敌()2、翻译句子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 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2.人恒过,然后能改。你同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45愚公移山时应音频71第 页共3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45愚公移山时应音频71第 页共3页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 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 屋何?且焉置土石? ”
55、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 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 遗男,始齿匕,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 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 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 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翻译加点字“吾与汝毕力平险”中的“毕”和“平”“杂然相许”中的
56、“杂然”和“许”“且焉置土石”中的“焉”“且焉置土石”中的“且”和“年且九十”中的“且”意思一样 吗?为什么?“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中的“荷”2、翻译句子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对于愚公的做法,你怎么看?谈谈你的想法。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47周亚夫军细柳对应音76*78第 页共4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47周亚夫军细柳对应音76*78第 页共4页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 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 细柳军,
57、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 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 ”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 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 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称善者久之。1、翻译加点字 TOC o 1-5 h z “匈奴大入边”中的“大”(
58、)“军霸上”中的“军”()“以备胡”中的“备”()“天子且至”中的“且”()“已而之细柳军”中的“已而”()“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中的“徐”()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47冏亚夫军细柳对应音频7678第3页共4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47冏亚夫军细柳对应音频7678第3页共4页2、翻译句子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 劳军。”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3、文中的周亚夫是一个怎样的人?文帝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概述 他们的可贵之处。答案:周亚夫是一个言出必行、军令如山的将军,他的可贵之处是不 为权力所
59、动,严格地执行既定的规矩。文帝是一个尊重下属、以身作 则的皇帝,他的可贵之处是不以皇帝的权威破坏规矩,而是以身作则 地执行。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048闻对起舞对应音频79第 页共2页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048闻对起舞对应音频79第 页共2页闻鸡起舞(祖逖)与习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 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因起舞。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 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 ”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 为军馅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 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今遗民既
60、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 中原,群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 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原,布三千匹,不给铠杖,使自召募。逖 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汲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 有如大江! ”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1、翻译加点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中的“俱”“由宗室争权”中的“由”“睿素无北伐之志”中的“素”2、翻译句子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 ”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 以复中原,群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平哥说中小学古文学习049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