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产蛋期管理培训教学课件_第1页
蛋鸡产蛋期管理培训教学课件_第2页
蛋鸡产蛋期管理培训教学课件_第3页
蛋鸡产蛋期管理培训教学课件_第4页
蛋鸡产蛋期管理培训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蛋鸡产蛋期管理管理目标:稳定压倒一切让鸡群顺利开产;迅速进入产蛋高峰; 减少应激、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产蛋期管理要点(1)创造安宁稳定的生活环境*开产是母鸡终生的重大转折,是很大的应激。在没有自由的笼养条件下,临产前3-4天,小母鸡的采食量一般下降15-20%,开产本身会造成母鸡心理上的极大应激。*整个产蛋前期是母鸡一生中负担最重的时期。该时期母鸡生殖系统迅速发育成熟,青春期体重继续增加(大体增重400-500克)。蛋重的渐增、蛋率的速增,对母鸡而言,在生理上是一大应激。*要缓解母鸡开产带来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应激,解决母鸡在适应环境和抗病机能相对下降的处境,必须尽可能减少外界的一切干扰,减少各

2、种应激,为鸡群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产蛋鸡管理要点(2)*18周左右(以体型发育为参照)换高峰料,使其产前储备足量的营养和体力。临产前体重略高于标准体重是有益的(尤其高峰期在夏季的鸡群)。青年鸡自身体重、蛋率和蛋重的增长趋势,是产蛋前期成为母鸡一生中机体负担最重的时期。满足鸡的营养需要*18周左右,母鸡生殖系统迅速发育,在性激素的刺激下,骨腔中开始形成髓骨,髓骨约占性成熟小母鸡全部骨髓重量的72%,是一种供母鸡产蛋时调用的钙源。从18周左右开始,及时增加饲料中钙的含量,促进母鸡髓骨的形成,利于母鸡顺利开产,避免高峰期出现瘫鸡,减少笼养疲劳症的发生(料中钙的含量在2%左) 产蛋鸡管理要点(3)*

3、对峰期在夏季的鸡群,需配制高氨基酸高能量饲料,在气温达35以上时,可添加2%油脂,气温在30-35时,可添加1%的油脂。油脂含能量高,极易消化吸收,并可减少饲料中的粉尘,提高适口性。利于增强鸡的体质,提高产蛋率和蛋重。*检查饲料是满足青年母鸡营养需要的标志。检查饲料是否满足了鸡的需要,不能只看蛋率情况,青年母鸡群,即使采食营养不足,也会保持旺盛的繁殖机能,完成其繁衍后代的任务。在此情形下,小母鸡会消耗自身的营养来维持产蛋。且蛋重会变的较小。当营养不能满足鸡 产蛋鸡管理要点(4) 的需要时,首先表现蛋重增长缓慢,下小蛋,接着表现体重增长过缓或停止增长,甚至体重下降,在体重停止增长或有所下降时,即

4、没有体力来维持长久的高产,随后蛋率停止上升或开始下降。蛋率一旦下降,即使采取补救措施也难于复原。应尽早关注鸡的蛋重变化和体重变化。凡是体重能保持品种所要求的增重趋势的鸡群,就可能维持长久高产。定期在1-2周坚持称重一次,掌握体重动态是必要的。在正常情况下,开产鸡的蛋率每日能上升34%左右。光照管理需根据青年鸡的光照情况决定。 产蛋鸡的管理要点(5)*非密闭鸡舍:如育成鸡转群处于自然光渐增季节,且育成期完全采用自然光照,转群时光照数已达10小时或以上,转入蛋舍时,不必补以人工光照,待到自然光照开始变短时再加人工光照补之。补光进度0。5小时/周,最多1小时/周,也可15分钟/周。当自然光加人工光照

5、共计16小时,则不必再增加人工光照。如转群处于自然光渐短的季节,虽自然光照已10小时或更长,仍需立即补加人工光照。补光进度0。5小时/周,最多增1小时/周至16小时后维持恒。 产蛋鸡的管理要点(6)*密闭饲养且完全人工控制光照的育成鸡,18周转入同类鸡舍时,按 0。51小时/周增光至16小时恒定即可。*产蛋期的光强 产蛋期的光强比育成期强一倍(20勒克斯)。鸡获得光强与灯距、灯高、瓦数、有无灯罩、灯的清洁度有关。用自然光照时间与窗户大小、窗间距、窗台高低和窗户数量有关。人工光照的设置:灯距2。53。0米,灯高1。82。0米,灯泡功率45瓦,行与行间应错开排列。尽可能获得均匀的照明效果。每周至少

6、擦一次灯泡,并及时更换坏的灯泡。 产蛋鸡的管理要点(7)预产期的管理 系予付饲养阶段,实现鸡的产前的两大战略储备。供给高品质的饲料以满足鸡体对营养的充分需求。*钙的储备:蛋鸡产蛋高峰期25%的钙依赖于髓骨产前储备的有效钙的补充,饲料中除蛋白、能量达到高峰料水平外,钙的含量应提高2%。*能量储备:高峰期蛋鸡能量的供给一部分从采食中摄取,另一部分需动用体脂来满足,因此控制开产后的体重关系重大,体重不足或均匀度差,应适当推迟光照。调整开产体重、产蛋最佳日龄、光照等是保证鸡群高产稳产的关键措施。 产蛋鸡的管理要点(8) 产蛋高峰期的管理 尽可能维持较长时时间的峰期。*开产后,在45周迅速达到高峰。为促

7、使高峰期的尽早到来,延长峰期,应供给高能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饲料。为增加鸡的营养需要,可采取自由采食,应在熄灯前和产蛋前喂足料、饮足水。产蛋期应努力确保饲料品质、饲喂方法等的稳定性,尽可能减少应激的发生。产蛋峰期应努力,蛋鸡负担重,抗病力差,需经常补充营养素,并每月进行一次预防性投药(产蛋初期及高峰期)。要坚持消毒,做好抗体水平的检测和提升工作,维持鸡群健壮体质。 产蛋鸡的管理要点(9)*注意事项:1、以维护鸡群健壮的体质为管理中心,确保高产鸡所需的健康、体力充沛。2、注意营养品质,并根据季节的变化和鸡群的采食量、蛋重、体重及产蛋率的变化,调整好饲料的营养水平。3、维持鸡舍稳定的环

8、境,减少应激因素的干扰。4、重视卫生管理,无脏、乱、差现象。5、根据鸡群情况等因素适时进行必要的预防性投药。 产蛋鸡的管理要点(10)产蛋中后期的管理 产蛋鸡40周,一般情况下,蛋率缓慢下降,蛋重相对增加,饲料中蛋白水平可适当降低,以避免鸡体重增加和脂肪沉积对产蛋的影响。可适当增加麸皮的用量,降低用量,减少破损率和死淘率。随着后期蛋鸡对钙吸收能力的下降,蛋壳品质恶化,应提高有效钙至3。5%以上,并注意补给VD3、Vc等。为充分挖掘蛋鸡的产蛋后劲,可延长光照至17小时,并重视鸡的体重控制。要定期称重,掌握体重变动情况。40周前体重尽可能保持相对稳定,不要下降,体重的下降,往往导致蛋率的快速下降,

9、产蛋峰 产蛋鸡的管理要点(11) 期缩短。40周后体重也不能下降,否则会加速蛋鸡蛋率、蛋重的下降。产蛋期应注意控制环境条件,产蛋期温度以18度-23度为宜,冬季应高于8度,并注意保温,做好防寒工作及通风换气。夏季可采用早晚饲喂,并勤换凉水,增加采食,减少应激,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为产蛋鸡创造安稳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产蛋鸡的季节管理(1) 综述:鸡对能量的需求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当环境温度高于适宜温度区上限时,鸡的能量需求量降低。据测定,环境温度每上升1度,鸡维持需要的能量降低4%。舍温低于适宜温度下限时,鸡对能量需求增加,温度每下降1度,维持需要的能量增加0。6%。产蛋鸡的适宜温度区为102

10、5度。不同季节里要根据气候变化等环境因素及鸡群自身情况,调整日粮并采取综合性措施来管理鸡群,以确保产蛋高峰期里鸡的优良生产性能得到充分发挥。 产蛋鸡的季节管理(2)春季管理 *春季由冷变暖,气温逐渐回升,日照逐步增长,是鸡群产蛋的好季节。予产前期和高峰前期的鸡需大量的营养物质来满足其产蛋及增重的需要。该阶段平均日增重3-5克,日采食仅为90-95克,应适当提高日粮的营养水平。*初春,昼夜温差大应逐步撤去保温设施,避免鸡群受寒。*春季是蚊蝇滋生及微生物大量繁殖的季节,多风多雨的气候特点利于疾病传播,搞好环境卫生和加强防疫应为日常管理的重点。入春后应加强环境治理及消毒工作。 产蛋鸡的季节管理(3)

11、夏季管理 *综述:高温高湿的夏季是蛋鸡一年中最难过的季节。酷暑使蛋鸡长时间喘息,饮水大增,采食下降。采食不足造成蛋率及体质下降,影响抗病力。故:该季节中心工作是防暑,创造条件使鸡安全渡夏。并把鸡喘息视为受热应激的标志,鸡只每天喘息的时间越长,对生产和体质的影响越大。*入夏前的防暑准备1、设法增加墙壁及舍顶隔热能力,减少太阳辐射热。 产蛋鸡的季节管理(4)2、窗外搭遮阳棚,或用黑色编织物遮窗口光。3、舍间及舍顶绿化,种高大树木。4、及时清除粪便,减少鸡粪在舍内产热。5、改善通风条件,加大通风量。启动纵向通风设施。 产蛋鸡的季节管理(5)*防暑措施1、增加舍内风速(1-1。5米/秒),减轻鸡的热应

12、激。2、在一定风速下,采用喷雾降温。风速不大时,喷雾降温不利于体热散发。有条件的可采用湿帘降温,效果颇佳。3、利用清凉的地下水。用乳头饮水器的鸡舍,隔2小时在水管末段放水一次,降低管中水的温度。4、改善鸡群体况。(1)、提早喂饲(4:005:00)(2)增加营养浓度,添加吸收率高的油脂。侧重利用提高蛋白的方法不利于防暑,过多的蛋白、多余的氨基酸在转化为能量利用时,会增加产热。科学的方法是: 产蛋鸡的季节管理(6) 提高蛋白的质量而非提高粗蛋白得数量,通过添加蛋氨酸、赖氨酸来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3)、添加倍量维生素,料中加Vc(150ppm),提高鸡的抗热应激能力。(4)、鸡的长时喘息,血中C

13、O2不足,血液酸碱失衡,并影响蛋壳质量,添加0。20。3%碳酸氢钠可得以改善。水代谢增加带走肠道的盐分,添加补液盐、氯化钾(0。2%),维护消化道的电解质平衡。(5)、饮水量过大,消化液被稀释,使消化道的消化和防卫功能减弱,需定期添加抗生素预防消化道疾病或使用益菌素维护消化道菌群平衡。 产蛋鸡的季节管理(7)(6)、暑期微生物大量繁殖,因卫生问题影响生产成绩。加强消毒,重视水槽清洁,清除潮湿结块饲料。(7)、饲料应放置在通风、阴凉处购入或配制的饲料,存放时间不应超过1周,避免有效成分的损失。(8)、酷暑期间,应尽量避免给鸡接种疫苗等造成的应激。必需实施时,应尽可能在气温较适宜的时间进行。 产蛋

14、鸡的季节管理(8)秋季管理饲料营养。夏季饱受煎熬的鸡,需恢复体质,为让鸡群能安全度过冬季,秋季正是恢复体力,养精蓄锐的时机。为使鸡群有充沛的体力,维持持久高产,入秋后,仍应根据鸡群情况给予适当的营养,对仍在产蛋高峰的鸡及体况不好的鸡,在关注营养浓度、营养平衡的同时,需补充维生素。(4)在自然状态下,秋季是鸡停产换羽、准备越冬的时机。注意稳定环境,减少停产换羽鸡只的出现。(5)做好越冬的准备:提前做好防寒准备,迎接首次寒流的袭 产蛋鸡的季节管理(9) 冬季管理(1)冬季管理重点:防寒。维持8度以上的温度是必要的。对老鸡(背、颈部羽毛损失多),在低温下散热过多,采食增加15-20%。一般20度以下

15、舍温每降低1度,鸡的采食量增加1。2%,提高舍温,利于节省饲料。(2)关注贼风,通风口设挡风板,一般冬季通风口应设在鸡舍上方,并利用挡风板将冷空气吹 向上方,与舍内暖空气混合后降到鸡身上。(3)在保持适宜温度的同注意通风换气。避免因空气质量问题引起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失去正常防卫机能,成为微生物的繁殖地。 蛋鸡的日常管理(10)数字化管理 落实生产记录,体现鸡群变异及原因、产蛋数量、料耗量、当日主要工作及发生特殊情况等。观察鸡群:采食、饮水、精神状况、异常呼吸音、粪便状况等。定期称重:育雏、育成期每周称1次,产蛋鸡25周前每周称1次,25周后定期称重。依据抽测结果,比较标准体重调整饲料供应,结合胫长达标情况制定换料时间。适时调整、优化鸡群,淘劣增效。 对体弱的鸡集中饲养,推迟换料时间,给予一定营养补给是其达标。对病残及无生产能力的鸡无论在何阶段均应及时处置,必要时予以淘汰,以减少浪费,提高效益。 蛋鸡的日常管理(11)环境卫生管理 *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带鸡消毒、环境消毒、饮水消毒)。 *消除蚊、蝇、鼠、雀。 *处置好粪便、死鸡。 *处置好疫苗瓶及用于清洗接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