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海水的运动(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3.3海水的运动(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3.3海水的运动(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3.3海水的运动(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3.3海水的运动(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3.3 海水的运动一、单选题如图是副热带某海区海水温度立体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洋流可能是流经()A美国东海岸的寒流B澳大利亚东岸的暖流C南美洲西岸的寒流D北美洲西岸的寒流2若该洋流位于南半球,则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A减缓北上海轮航速B缩小海水污染范围C降低沿岸地区气温D增加沿岸地区降水量2012年6月24日,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次突破了7 000米水深,并且在7 020米的最大深度成功坐底。读图,完成小题。3流经图示区域的洋流流向及性质分别是 ()。A自南向北、寒流B自北向南、寒流C自南向北、暖流D自北向南、暖流4下列有关马里

2、亚纳海沟形成过程的图示,正确的是 ()。AABBCCDD5如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鼠蜥的共同家园,主要因为该群岛()A气温日较差大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C地处热带但受寒流影响D气候垂直差异明显6关于潮汐的叙述,正确的是()A潮汐是海水的周期性涨落现象,涨为潮,落为汐B潮汐是海水在盛行风作用下的周期性涨落现象C潮汐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D我国沿海某潮汐电站,通常一天能发电两次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7图中代表的是下列渔场中的()A北海道渔场B秘鲁渔场C北海渔场D纽芬兰渔场8甲、乙两处海域等温线凸出方向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不同B洋流的影响C盐度

3、的影响D降水不同9A海区比B海区等温线稠密的原因是()有暖流经过寒暖流交汇温差大温差小ABCD下图示意甲国局部区域的地形。该国海岸线长达1500km,近海鱼类丰富,且沿岸覆盖着高大的沙丘,属于纳米布沙漠的滨海地带。在斯瓦科普蒙德和鲸湾港一带,滚滚沙流飞泻入海,出现了“倒沙入海”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甲国近海渔业资源丰富的最主要自然原因是()A寒流B海岸线绵长C飞沙入海D上升流11甲国海岸线上出现“沙漠临海”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受沿岸寒流影响,没有水汽来源;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海浪堆积作用;基岩风化侵蚀物积累而成ABCD2016年6月26日巴拿马运河扩建运河开通仪式上,中国远洋海运集

4、团的安德罗尼克劳动保护号货轮,成为第一艘通过扩建后的巴拿马运河的船只。下图为该集团某远洋航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2只考虑洋流航线的影响,图中四段航程中最耗费动力的航段为A甲B乙C丙D丁13丁段航程附近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A使沿岸地区气温降低B使沿岸热带沙漠呈南北延伸状C使船只航行污染程度加剧D该段北部冷暖交汇处形成渔场14曼萨尼约附近海域夏季多大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A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B地处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C地处低纬地区,又受沿岸寒流影响,水汽易冷凝D近沙漠且位于信风的迎风坡,尘粒多,水汽易凝结“太平洋垃圾岛”(下图)是指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夏威夷之间的海域上

5、漂浮的垃圾带,以塑料垃圾为主,覆盖面积超过160万km2。近年来,研究人员还在此发现有大量木质房屋残骸和汽车残骸。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5木质房屋残骸和汽车残骸最可能源自()A美国加利福尼亚州B美国夏威夷群岛C日本东海岸D加拿大西海岸16该垃圾岛会()A加剧全球变暖B增加海洋气象灾害C影响洋流流向D威胁海洋生物生存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观潮,其杭人有一等无赖不惜性命之徒,以大彩旗或小清凉伞,红绿小伞儿,各系绣色缎子满竿,伺潮出海门,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戏,或有手脚执五小旗浮潮头而戏弄。梦梁录上午,当我驾车沿着海岸线走的时候,看到了怪异的景象。海水呈现白色,上面满是泡沫。6

6、米高的巨浪冲上海岸。17引起描述的海水运动的主要力量来源是()A风B火星C月球D海底地震18引起所描述海水运动的力量来源最可能是()A风B太阳引力C月球引力D海底地震我国沿岸流始于渤海湾西部,自北向南有辽南沿岸流(图中)、鲁北沿岸流()、苏北沿岸流()、浙闽沿岸流()等。下图为冬夏季我国沿岸流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9与图示同纬度日本暖流流经海域相比,我国沿岸流流经海域盐度较低是由于A降水量少B河流汇入多C蒸发量小D海域较封闭20苏北沿岸流A导致海水等温线向北凸出B冬季较弱,夏季较强C受长江入海径流影响显著D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21浙闽沿岸流方向随季节变化,其主要原因是A日本暖流流向随季节

7、变化B海水温度随季节变化C季风风向发生季节变化D海水盐度随季节变化22下图为全球海陆分布及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图中四海域,由于上升流形成渔场的是()ABCD纳米比亚沙漠(纳米布沙漠)(下图)位于非洲南部,濒临大西洋,沿岸海雾浓重。附近海域布满了各种失事的船只及其它各种残骸,被人们称为“骷髅海岸”,但在海岸附近的浅滩上,却栖息着数以万计披着火红羽毛的火烈鸟,使该地区显得生机盎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关于纳米比亚沿海浓雾多而不散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A沿岸区域蒸发旺盛,水汽丰富B气流下沉,使得雾不易扩散C沿岸暖流流经洋面,水汽丰富D寒流使得水汽受冷凝结成雾24火烈鸟在此集聚的原因是()A该区域

8、草木繁盛,适合火烈鸟栖息B海雾使得火烈鸟不易被猎人发现C该区域有暖流流经,鱼类大量繁殖D该区域深层海水上泛,鱼类大量繁殖下图为中国沿海夏季海水多年平均透明度等值线(单位:m)分布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5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原因是()A海水深度变小B水质较清的暖流流经C海水深度变大D水质较浑的寒流流经26冬季时,乙处数值为1的等值线将会()A向东移动B向南移动C向西移动D向北移动27从总体看,图示各海域中渤海透明度最低,其原因是()表层浮游生物密度大周围地区人类活动强度高,污染物排放量大入海河流含沙量大海域较封闭,污染物难扩散ABCD读某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8甲处是世界著名渔

9、场,与之对应的洋流剖面示意图是ABCD29该洋流可能使沿岸地区A干旱加剧B极端天气增多C气温升高D地震频发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0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水体营养盐B太阳辐射C水体含沙量D洋流流向31与冬季相比,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二、综合题

10、32读海洋平均每日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分布图(单位:0.484 W/m2),完成下列问题。(1)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的主要方式是_、_。(2)海洋与大气间的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地区是_,为什么?(3)描述20N40N和40N60N太平洋东、西两岸海区输入大气的热量差异,并说明其影响因素。33读图(一)大潮和小潮图、图(二)月相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海水运动形式主要有波浪、洋流、_三种。(2)潮汐是海水在_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3)图中,A点出现大潮的条件是_,出现大潮的农历日期可能为_,此时的月相为_。图中,A点出现小潮的条件是_,出现小潮时所见月相可能为图(二)中的_(填字母),此时的农

11、历日期为_。(4)我国沿海某地利用潮汐发电,一天之内能发电几次 ( )A二次B一次C四次D三次(5)下图所示月相,是观测者在何时观测到的( )A黄昏B黎明C子夜D正午34读“太平洋海区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洋流中,性质为暖流的有_,从位置来看 ,这些暖流的分布规律是_。(2)在洋流附近海域,因_流而形成了著名的渔场。(3)以洋流为例,说明海气相互作用是如何影响全球水热平衡的。(4)当丁处及附近海域水温异常升高,会引起世界局部地区的气候异常,形成厄尔尼诺现象。该现象出现时,洋流_(填序号)减弱,沿海常出现_(填气象灾害)。参考答案:1C2C1图中等温线向北凸出,表明洋流向北流,有

12、两种可能:是北半球向北流的暖流,二是南半球向北流的寒流。结合题中选项和世界洋流分布可知,美国东海岸的寒流、澳大利亚东岸的暖流、北美洲西岸的寒流是向南流的,A、B、D错;南美洲西岸的寒流向北流,导致大洋表层海水等温线向北凸出,C对,故选:C。2由题,若该洋流位于南半球,则是向北流的寒流,流向与北上海轮航向相同,可使北上海轮航速加快,A错;洋流会扩大海水污染的范围,B错;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降温减湿作用,C对、D错,故选:C。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C4A3读图,图示区域是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结合经纬度可知,该海区是太平洋中低纬西部海区,流经的洋流是日本暖流,流向是自南向北流,C对。ABD错。故

13、选C。4根据所学的板块学说理论可知:海沟位于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型边界,碰撞、挤压时,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很深的海沟,A图符合,A选项正确;B图是大洋板块在大陆板块之上,B选项错误;C图位于生长型边界,C选项错误;D图是断层构造,D选项错误。故选A。5C考查洋流对气候的影响。【详解】该地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气温高,适宜喜暖的鼠蜥生存;在西风漂流和秘鲁寒流影响下,南半球高纬度的寒冷海水不断向该地流动,从而形成耐寒的企业的家园。故选C。6C【详解】海水的运动表现出多种形式,主要有潮汐、波浪和洋流三种。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通常把白天的海水

14、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一天中海水涨落两次,所以潮汐电站每天能发电四次。故选C。7D8B9D7根据图中经纬网可以判断该大洋为大西洋,地为纽芬兰岛,该地位于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的交汇处,形成世界性的大渔场,纽芬兰渔场,D正确。北海道渔、秘鲁渔场位于太平洋,北海渔场位于欧洲西部沿海、靠近英国,ABC错误。故选D。8甲乙两处等温线并非按同一方向凸出,故该不同不是纬度差异造成的,A错误;同一海区,纬度差距不太大,降水、盐度不会导致水温的大变化,CD错误;图中甲处,纬度较高,但甲处等温线向北凸出,说明甲处较周边海域水温高,这是因为受到了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乙处纬度较甲地低,但乙处等温线向

15、南凸出,意味着乙处水温低于同纬度海域,这是因为受到了加那利寒流的影响。B正确。故选B。9等温线稠密则温差大,是由于寒暖流交汇气温变化剧烈造成的,正确。暖流经过等温线向高纬度凸出,温差较小,不会导致等温线密集,错误。D正确。故选D。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形成著名渔场;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大渔场。例如: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秘鲁渔场、我国的舟山渔场。10D11C10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甲国西侧位于副热带大陆海域,受离岸风的影响,形成上升流。冷海水上泛将海洋深处的磷酸盐、硅酸盐带到海洋表层,给浮游生物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从而使鱼类聚集、繁殖,形成渔场,D

16、正确,是寒流,但不是主因,A错误;与海岸线绵长、飞沙入海无关,B、C错误。故选D。11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受沿岸寒流影响,降水较少,错误;甲国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正确;海浪堆积作用较弱,错误;基岩风化侵蚀,碎屑物质积累,提供了沙源,正确;正确,即C正确,A、B、D错误。故选C。渔场成因答题技巧水域特点:暖水区域鱼类生存环境优越,利于鱼类生长;水域宽阔,深度大,利于渔场形成饵料数量:一般气候温暖,有机质丰富海域,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可促进鱼类生长海陆位置:河流入海口、寒暖流交汇处或有上升流的海域利于渔场的形成人类活动:远离工业、城市密集区,海洋污染小,利于渔场发育12A13D14C1

17、2读图可知,甲航段,自南向北航行,与东澳大利亚暖流流向相反,最耗费动力,A对。乙段沿着北赤道暖流及日本暖流,丙段沿北太平洋暖流和加利福尼亚寒流,丁段沿墨西哥湾暖流,均与洋流流向相同,比较省力,BCD错。故选A。13读图可知,丁段航程附近有墨西哥湾暖流,使沿岸地区气温升高,A错。暖流对沿岸地区增温增湿,不会使得沙漠延伸,B错。会使得污染净化速度加快,C错。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形成纽芬兰渔场,D对。故选D。14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该地,夏季气温高,沿岸加利福尼亚寒流流经时,下垫面冷,容易形成雾,故选C。15C16D15考查洋流的影响。废弃的空塑料袋通过下水道进入

18、了海洋,而不断循环式运动的洋流会使原本分散的小块垃圾被逐渐地汇聚在一起,并最终形成“垃圾岛”。日本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频发,房屋建筑需要考虑地震的破坏和影响,而木质结构的房屋抗震系数高;日本的经济发达,人均汽车拥有量大,更新快,报废汽车多,废弃物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到达该地,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6考查垃圾岛的影响。塑料微粒具有聚集有害生物、病毒体的作用,并且非常容易被贝类、浮游生物吃掉,进而通过食物链威胁海洋生物生存,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本题考查世界杨柳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垃圾岛的影响。17C18D17该段文字描述的是钱塘潮景观,潮汐是由月球和太阳的引潮

19、力引起的,因月球距离地球近,其引力成为最主要的引潮力,风和海底地震与潮汐的形成无关,C正确,ABD错误。故选C。18该段文字描述的是海啸,它主要是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和水下塌陷形成的。故选D。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称“潮汐”。一般每日涨落两次。19B20C21C本题考查洋流的成因和流向,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19本题考查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纬度、河流、洋流等因素,我沿岸流流经海域由于处于大江大河的入海口,陆地淡水河流带来大量的水量,对沿岸地区海水具有稀释作用,使得盐度较低,B正确;我国沿岸流流经海域与日本暖流

20、流经海区处于同一纬度带上,蒸发量差异不大两者在降水量上差异不明显,全国沿岸流地区海域与外海接壤,据此判断ACD错误,故选B。20结合图中洋流的流向,苏北沿岸流由北流向南部,有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为寒流,对沿岸地区具有降温减湿作用,沿岸地区海水等温线应向南凸出,A错误、D错误;该沿岸流海域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西北季风与洋流的流向一直,对洋流具有加强作用,夏季东南季风与洋流的流向相反,对洋流具有阻碍作用,因此该洋流冬季较强,夏季较弱,B错误;该洋流流经长江入海口处流向偏离海岸线,可能是受到长江如海径流量的影响,沿岸洋流流向发生偏转,C正确,故选C。21浙闽沿岸流流经台湾海峡,冬季和夏季

21、风向发生改变,导致洋流流向发生改变;日本暖流流向固定,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季节变化不会改变洋流流向。据此判断,C正确,ABD错误,故选C。22C【详解】处是红海,没有形成渔场。处附近有北海道渔场,其形成与寒暖流交汇有关。处位于南太平洋东部,受离岸的东南信风影响,形成上升流,底部营养物质随海水上泛,形成著名的秘鲁渔场。处西部有纽芬兰渔场,其形成与寒暖流交汇有关。故选C。23C24D23本题考查纳米比亚沿海浓雾多而不散的原因。该地区位于热带地区,蒸发旺盛,海洋水汽较多,属于海雾形成的原因,A正确,不符合题意;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使得雾不易扩散, B正确,不符合题意;水汽经过沿岸寒流(本

22、格拉寒流)流经的洋面,受冷凝结成雾,D正确,不符合题意,据此分析C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24本题考查生物集聚的原因。根据材料可知,该地为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广布,植物较少, A错误;当地是热带沙漠气候,人类活动相对较少,一般只有船只经过,对火烈鸟影响不大,故B项错误;沿岸只有寒流经过,不是寒暖流经过的地方,C错误;此处盛行离岸风,冷海水上泛将深层海水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丰富的营养物质使得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繁殖,火烈鸟食物相对充足,故D项正确; 故选D。本题考查纳米比亚沿海浓雾多而不散的原因以及生物集聚的原因。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题目整体难度较低。25B26C27D25读图可知

23、,该区域位于黄海,夏季海水多年平均透明度等值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小,主要是受黄海暖流流经,对周围水质起到净化作用。甲位于黄海暖流流经的区域,水质比周围要好,透明度高,B正确,ACD错误。故选B。26乙位于长江入海口附近,冬季时,长江流域处于枯水期,河流携带泥沙减少,河流水质较清,乙处海水透明度上升,数值为1的等值线将会西移动,C正确,ABD错误。故选C。27渤海为内海,水体较封闭,与外海水体交换能力差,决定了它自净能力有限;“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快速增长,周围地区人类活动强度高,向渤海排放的污染物多,加上流入渤海的黄河、海河、辽河等河流含沙量大,造成渤海透明度最低,正确;渤海纬度高,水温较图示纬

24、度较低海域低,表层浮游生物密度较小,错误。故选D。影响海洋透明度的因素有:水体自净能力、含沙量、浮游生物等。28B29A28读图该渔场为秘鲁渔场,其形成的原因为表层海水受信风的影响,从东向西流动,底层海水上升进行补充为上升补偿流,将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产生大量浮游生物,为鱼类提供丰富饵料,形成秘鲁渔场,读图B为上升补偿流且表层海水向东流,故B正确。29由上题该处洋流为秘鲁寒流,寒流对气候的影响为降温减湿,使沿岸降水减少,气温降低,干旱加剧,故C错误,A正确;极端天气受洋流的影响小,故B错误;地震和洋流无关,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A。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0C31B本题主要考查海水的性质以及海洋内区

25、域各要素之间的联系。30图中长江口附近8月的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大,长江下游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较多,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能力强,西部河流入海口处泥沙抑制浮游植物生长,并且泥沙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盐类被携带到到远岸处,东部浮游植物密度较大,C项正确。浮游植物数量与水体营养盐成正比,西部河流入海口处的营养盐类含量较多,所以不是主导因素,A项错误。该处海域是东西部浮游植物密度差异,纬度相同,太阳辐射量差异较小,B项错误。该处海域受到暖流影响,洋流影响的浮游植物密度差异应该是南北方向上,D项错误。故选C。31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与冬季相比,夏季水温高,有利

26、于浮游植物生长,总数量增多,AC项错误。再加上夏季河流径流量大,入海口处泥沙沉积量大,使得浮游植物密度高密度区向外海方向移动,D项错误,B项正确。故选B。水体含沙量的增加,不仅会携带大量营养盐类,还会搅动水体,使大量营养盐类上泛。32(1)长波辐射潜热(2)热带(从纬度范围看)热带约跨47个纬度,不仅范围大,而且正午太阳高度也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从面积看)该地区所占的海洋面积最大,储存的热量大;(从图中的数据看)该地区海洋平均每日向大气输送的热量最多;(从该地区的海洋看)海区面积大,蒸发旺盛,向大气输送的水汽丰富,释放到大气中的潜热也丰富。(3)20N40N太平洋东岸海区输入大气的热量少,

27、主要受寒流的影响;40N60N太平洋东岸海区输入大气的热量多,主要受暖流的影响。该题主要考查海气循环作用与热量交换。【详解】(1)海洋主要通过长波辐射和潜热方式向大气传递热量。(2)海洋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受海洋表面水温的影响,水温高的海域,向大气输送的热量也多,海气相互作用就越活跃。(3)影响海洋与大气间热量交换的因素有海洋储存热量的多少、洋流的性质等。20N-40N太平洋东岸海区输入大气的热量少,主要受寒流的影响,40N-60N太平洋东岸海区输入大气的热量多,主要受暖流的影响。33 潮汐; 月球和太阳引力; 日地月三者成一条直线,海水所受引力大; 初一或十五; 新月或满月; 日地月三者成直角,海水所受引力分散; C或C; 初七初八或廿二廿三; C; C。本题主要考查地月系。【详解】(1)海水运动形式主要有波浪、洋流、潮汐三种。(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