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 35 -课 时 教 案课题:请到绿色商店来(活动一) 第1课时 总序 第1个教案教学目标:了解绿色食品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尝试为一种绿色食品做一个合理的包装设计。掌握商品广告设计的基本要素和设计方法,为喜欢的产品做一个广告设计。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感受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艺术、生活的热爱及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批注: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了解包装重要性1CAI课件导入,了解包装的重要性。小明和小强到超市里去买零食吃,超市新进了许多好吃的新品种,你猜猜,他们会选哪些呢?为什么?(学生回答) 2老师小结:物品包装非常重要,它不仅仅可以保护物品,还
2、可以让我们了解物品的名称、内容、属性以 及与其他物品的区别。二、观察分析,认识绿色商品1小明和小强买了许多物品,请你找一找他俩买的物品有什么不同。 2学生观察回答。 3教师小结:有绿色标志的为绿色商品,特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的商品,有利于人类的健康。 4举例欣赏一些绿色食品和物品。 5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为你喜欢的绿色物品设计包装。三、自主探究,掌握设计、制作方法。1基本要素 (1)小组讨论绿色食品包装应呈现的内容,每组代表总结。 (2)教师小结。绿色食品包装应呈现的内容:品名和产地等文字、相关图像、商标以及绿色标志等。 2包装的设计与制作 (1)出示几种实物包装,学生观察并分析包装设计的要求和特
3、点。教师归纳:简洁、醒目、美观。 (2)设计的方法 A运用抽象图形或具象图形表现。运用抽象图形的设计可采取色块组合的方法,色块可分为点状、条状和块状,色块的形可采用几何形、随意形或简洁的自然形。运用具象图形的设计则可根据所要包括物品的形象、功能、属性等进行图形创意,要注意图形与文字、图形与图形之间视觉要素的对比和统一。 B包装的装饰配色可采用强烈对比或柔和对比组合,还可以采用渐变的形式,包装的色彩设计应当与商品的属性相配合。 (3)制作 A按照包装盒或瓶罐的大小进行裁剪,需恰当合理。 B参照教材上的示意图,运用卷压、折叠、粘贴等方法进行包装。四、创造表现。1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2教师巡视指导。
4、五、展示交流, 拓展延伸。1将学生作品张贴展示。 2以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进行交流。 3欣赏世界各地有典型特征和特殊意义的包装设计。 4课后通过上网查资料或去图书馆等方式了解关于包装的知识。课 时 教 案课题:请到绿色商店来(活动二) 第2课时 总序 第2个教案课型:新 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了解绿色食品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尝试为一种绿色食品做一个合理的包装设计。掌握商品广告设计的基本要素和设计方法,为喜欢的产品做一个广告设计。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感受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艺术、生活的热爱及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批注:教学重点: 掌握商品
5、广告设计的基本要素和设计方法。教学难点: 学生的设计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教学用具: 范画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人 1上一节课老师布置同学们观察和收集街边、建筑物或商场里的广告设计,你们能谈一谈你看到的最感兴趣的一个设计吗?(学生回答、讨论) 2CAI课件:展示精美广告设计图片,让学生欣赏感受广告的奇妙世界,了解广告画的组成要素图形、色彩、文字。 3引入课题广告设计。二、深人感知 1提问思考:它给你带来什么样的视觉感受,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教师小结:创意新奇,精美别致,视觉冲击力强。起到宣传商品、吸引顾客的作用。 2欣赏分析,了解广告设计的组成要素。 (1)商品的图形精美
6、,有代表性。 (2)精彩的广告语,要求:简洁、准确、生动或诙谐。 (3)色彩视觉冲击力强,感染力充分。 3制作过程 (1)构思:确定广告宣传对象(可以是学习用品、食物、服装等你所熟悉的物品),构思图画、文字内容和编排形式。 (2)构图:用铅笔准确地在图纸上设计底稿。 (3)绘制:选择上色工具,描绘制作。 4游戏,启发思维。由一事物联想到相关的另一事物。你看到了某某,想到了某某,同教材示意图。三、尝试作业,反馈指导1尝试制作构思草图。 2教师分析典型作品,解决疑难问题。 (1)版画形式的合理。 (2)文字大小、颜色、字体与画面的协调。 (3)图形、内容、颜色与商品的匹配。 3教师小结:广告版面的
7、图形应与文字相巨配合、对比协调、形式均衡。 4欣赏不同版面形式的作品。四、创造表现。1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2教师巡视指导。五、评析交流 ,延伸应用1讨论评议 互评:完成作业的同学将作业贴至展示板上,可自由欣赏作业,并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师评:肯定学生的精心制作,赞扬学生的大胆表现,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 2渗透环保意识,提醒学生保护环境和防止污染通过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 3鼓励学生布置绿色商店,进行模拟交易课 时 教 案课题:城市灵光(活动一) 第1课时 总序 第3个教案课型:新 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能了解身边城市大家普遍认可的
8、标志性建筑,对建筑艺术有初步的了解。能结合课外调查,画出自己喜爱的标志性建筑;并能选择合适的纸张,尝试设计和制作建筑模型。能进一步认识城市建筑艺术的魅力,培养感受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批注:教学重点: 设计和制作建筑模型。教学难点: 学生的设计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教学用具: 范画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一、欣赏导人1欣赏香港和上海的城市建筑影视片段。问:在这些画面当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各种各样的城市建筑。) 2画面定格为香港中国银行大厦和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教师做简单介绍:中国银行大厦:在大片闪烁着霓虹灯光的建筑群中,无论是高度。还是整体的风格造型,中国银行大厦都充分体
9、现出了标志性建筑的独特风范和气势,为香港这座不夜之城增添了更加迷人的光彩。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耸在迷雾中的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是这座现代化大都市的重要标志。雾色掩映中的东方明珠电视塔,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人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两个巨大的球体,以及仿佛马上就要划破云霄的高高的塔尖,突显出了它有着美好曲线的“身段”。 3导人课题。建筑的艺术是生活的艺术,它见证了人类社会漫长而伟大的发展历程。优秀的建筑往往能成为一座城市的标志甚至象征,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灵光”。板书课题。二、交流感受 1讨论交流。同一小组的同学相互交换课前调查到的信息,分析这些建筑之所以成为所在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甚至城
10、市象征的根本原因。 2交流欣赏。每一组推选一位代表来介绍自己喜爱的建筑。强调抓住建筑的造型特点。 3教师小结提升。三、绘画体验 1提出作业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试着描绘自己喜爱的建筑或者建筑模型。 (2)注意抓住建筑最有特点的部分。 (3)以记忆画为主,也可适当加入学生自己的 构想。 2播放轻音乐,学生自由作业,教师巡视指导。四、展示评价 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展示板后自由欣赏,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课 时 教 案课题:城市灵光(活动二) 第1课时 总序 第4个教案课型:新 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能了解身边城市大家普遍认可的标志性建筑,
11、对建筑艺术有初步的了解。能结合课外调查,画出自己喜爱的标志性建筑;并能选择合适的纸张,尝试设计和制作建筑模型。能进一步认识城市建筑艺术的魅力,培养感受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批注:教学重点: 设计和制作建筑模型。教学难点: 学生的设计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教学用具: 范画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一、欣赏分析 1学生通过课件欣赏各种形式以及各种材料制作的建筑模型。问:建筑的基本形一般有哪些?这些建筑模型分别采用了哪些材料来进行制作?你认为它们造型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学生分小组自由交流讨论。) 2教师归纳总结:建筑的基本形: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多面体等。建筑模型的制作材料:KT板、
12、泡沫板、木材等。二、交流体验1展示纸制建筑模型。其实,简单的纸材通过剪贴折压成型也能做出很多富有造型变化的建筑模型。 2看一看、拆一拆、学一学。每一小组发给一座建筑模型,学生观察和讨论其制作方法,也可以引导学生以拆开重组的方式更直观地掌握制作步骤。构思新的设计创意。 3学生代表简单演示制作过程并总结制作方法:折粘剪整理成型。三、自主创作 1提出作业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合适的纸张,集合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制作一件或多件建筑模型进行组合拼装。 (2)注意加入自己独特的构思,设计出富有个性的作品。 (3)巧妙运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纸或其他小饰品进行点缀。 (4)制作的同时注意周边的环境卫生。 2播
13、放轻音乐,学生自由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评价 1完成创作的小组同学将作品摆放至教室中央,和其他小组的作品组合成建筑群。 2自由欣赏参观,引导学生从造型的独特性、色彩的搭配等方面来评价作品。 课 时 教 案课题:俯瞰山川(活动一) 第1课时 总序 第5个教案课型:新 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培养发现的眼光,让学生体验视觉的位置变化产生的不同效果,掌握俯视的特点。增强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从新的视角出发,看美好山川,抒热烈情怀。批注: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验视点变化与视觉反应产生的不同效果。教学难点:
14、 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表现手段。教学用具: 范画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师生看课件(飞机起飞的情景),体验从地面飞向高空,视角急剧变换的特殊感受。 师生交谈俯视感受,了解俯视角度和平视角度的区别。 2看课件(雪景视频),加深俯瞰的视觉感受。 二、感受欣赏结合教材和课件,对比欣赏、分析评述祖国各地的航拍美景。 1欣赏中国地形图,了解俯视在地图绘制和运用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对祖国的热爱。 2欣赏黄河弯道的整体与局部,感受俯瞰全局的大气磅礴,再近观局部的细节变化。 3对比欣赏江南小山与大西北的群山,感受江南小山的隽秀可爱以及大西北群山的雄伟险峻。 4对比欣赏自然地貌和农田,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15、和人工地貌的壮观景象。三、对比分析结合教材中的小训练和课件,对比分析对同一组石头不同角度的观察效果和感受,加深对平视和俯视现象的认识和了解。 1看视频,师生交谈感受。 2看一组照片,师生交谈感受。四、欣赏评述1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各种航拍和俯拍的摄影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2欣赏教师制作的课件中的图片集锦,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拓展运用将学生的思维引人到艺术表现的领域,通过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欣赏,升华学生对俯视的理解和体验,使学生产生艺术表现欲望。 1摄影作品欣赏:同一位作者的两幅作品,都是表现自行车,为什么拍摄角度不同? 2动画作品欣赏:作者是怎么表现出俯视的感觉的? 3绘画作品欣赏:如果
16、这些画面采用平视角度来画,效果会怎样?说一说你想用俯视角度表现什么画面?课 时 教 案课题:俯瞰山川(活动二) 第2课时 总序 第6个教案课型:新 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培养发现的眼光,让学生体验视觉的位置变化产生的不同效果,掌握俯视的特点。增强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从新的视角出发,看美好山川,抒热烈情怀。批注: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验视点变化与视觉反应产生的不同效果。教学难点: 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表现手段。教学用具: 范画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一、欣赏感受1课前布置学生广泛收集以俯视角度表现的一些摄影作
17、品、动画作品和绘画作品。 2师生看课件,欣赏老师收集的摄影作品: 师生看一组图片,提问:这些图片都是以俯视的角度拍的吗? 师生交谈区分视角的方法,需要抬头拍的是仰视视角需要低头拍的是俯视视角。 二、交流尝试1信息交流 (1)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自由提问(谈谈手中的作品为什么要采用俯视视角),集体解决。 (2)分小组交流资料,自由提问,回答。 2说一说你想用俯视角度表现什么画面。(学生边说,老师边从课件的图片资料库中调出合适的图片借以激发艺术表现欲望。) 3限时尝试绘画。三、对比分析结合教材、课件和学生作业,对比欣赏、分析评述如何表现俯视角度的画面。 1找别扭 (1)欣赏几幅学生试画的作业,请其他
18、同学为其找别扭。 (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俯视角度下景物视觉效果的特征画面构图:以地面景物为主,天空所占画面位置很少或没有。景物特征:景物整体缩小了,单个物体出现“头大脚小”的现象。 (3)找出别扭的地方,并请学生提出修改方案。 2欣赏河畔,并出示根据这幅图片画的两幅线描,问:这两幅画你喜欢哪幅?说说你的理由。 (1)一幅画面线条组织疏密得当,显得有层 次,有主次。另一幅画面线条组织密集,显得杂乱,没层次。 (2)启发学生在面对对象时要懂得取舍,合理运用线条的疏密等技法表现画面,增强其视觉效果及美感,不一定线条越多就越好。 四、创作评析1学生继续作业。 2作业观赏交流,展开自评、互评。五、拓展运
19、用将学生引入到不同生活场景中发现一些非常有趣的视觉效果通过观察活动中经常变换的角度和位置,让学生获得一些意外的感觉,激发学生的艺术表现欲望。 1摄影作品欣赏。问:在生活中,你从俯视的角度看到过哪些有意思的场景呢? 2几米漫画作品欣赏。问:作者为什么要用俯视的角度来画?如果用平视的角度呢? 3影视作品(后天、阿波罗十三号、星球大战等影片片段)欣赏。利用俯视角度制作拍摄的这些影视作品又让你产生了什么感觉?有仕么新发现呢? 课题:画坛巨匠 第1课时 总序 第7个教案课型:新 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了解画坛巨匠齐白石、毕加索相关生平故事及艺术风格。能让学生自主地从多
20、角度欣赏、感受其代表作品,并能语言描述、分析、评价作品。分析、探讨在过程中渗透的相关美术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视觉感受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批注:教学重点: 让学生自主地从多角度欣赏、感受其代表作品,并能语言描述、分析、评价作品。教学难点: 分析、探讨在过程中渗透的相关美术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素养。教学用具: 范画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一、赏画导人课件出示毕加索的作品,学生欣赏。 教师小结:毕加索是世界画坛巨匠,是20世纪世界画坛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揭示课题:画坛巨匠毕加索二、交流、讨论 (交流收集的信 息;了解画家生平故事、艺术风格特点。)分组交流、讨
21、论、整合相关信息。 l. 关于画家你知道些什么? 2关于画家的作品你知道些什么? 教师小结并简介毕加索的生平、艺术风梅及艺术成就,讲述有关故事。三、欣赏、描述出示作品格尔尼卡,引导学生欣赏,进行直观描述。 提问:仔细观察作品,画家画了些什么?请你描述。看了作品你有什么感受?(分组讨论,指定学生说一说。) 四、欣赏评述1教师简介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围绕“毕加索是怎样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进行分析评述。 提问:画面的形象是完整的,还是支离破碎的?为什么要这样画?画面为什么没有色彩?画家想表现什么?画面不同的形象分别代表了什么意义?牛代表什么?马的嘶鸣象征什么?地上的战士为
22、什么手执断柄的剑?你能找出画中哭泣的母亲和从楼上跳下的人吗?画家借此表现什么? 3教师小结并引导学生再次欣赏作品。五、模仿、体验尝试用立体派手法将静物、动物、人物形象进行分解,重新组合成一幅画。 六、学习评价用一句或几句话对画家或作品做出评价,也可谈一谈自己的感悟或收获。课 时 教 案课题:音乐会(活动一) 第1课时 总序 第8个教案课型:新 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欣赏康定斯基的作品,初步感受艺术作品抽象的形式美感。学会海报设计的基本步骤、方法,设计一张音乐会海报。运用纸筒或纸片组合进行立体造型,体现节奏与韵律的美感。在学习活动中感悟美术与音乐的联系,发展综
23、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批注:教学重点: 学会海报设计的基本步骤、方法,设计一张音乐会海报。教学难点: 运用纸筒或纸片组合进行立体造型,体现节奏与韵律的美感。教学用具: 范画、多媒体等。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一、尝试作业1一段节奏有起伏变化的乐曲中,学生随意用纸简进行排列组合,表达对乐曲的感受。 2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拼一拼,摆一摆,看一看,使学生在制作中感受创作的乐趣。 3学生提出创作难点,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运用什么方法来制作。 难点:纸筒怎样组合,才能既有起伏又美观? 怎样将纸筒黏合牢固?二、方法指导1教师示范 (1)基本形的制作:将方形纸卷成纸筒。 (2)把准备好的基本形摆一摆,摆出有秩序、有
24、规律的变化。 (3)黏结方法、插接方法的演示。 2学生小结制作步骤 (1)制作单体数个。 (2)根据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 (3)黏结要牢固。三、拓展思路1出示三组用硬纸板切割制作成的立体构成作品。 (1)一个基本形呈单一方向的反复排列。 (2)基本形像围棋盘一样呈上下左右方向反复排列。 (3)堆本形根据一定的数理比例的变化造成渐变的韵律感。 2师:你觉得以上作品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 3小结:单体一致,但排列方式不同。 4拆掉一个作品,让学生重新排列。四、观赏教材1把教材中的七幅图片分到七个小组。分小组讨 论交流对该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2学生评述。还可以让学生大胆根据自己的理解
25、 为该作品配上一段乐曲,哼一哼,感受艺术上的交融。五、再次作业1播放茉莉花的乐曲,学生利用纸筒或纸片制作立体形,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六、评析作业1欣赏、评析作品。 2学习迁移。谈谈自己在生活中的感悟,如:有节奏感、韵律感的场面和画面。多米诺骨牌,申奥会上的扇子舞,古人的书法等等。 3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课 时 教 案课题:音乐会(活动二) 第2课时 总序 第9个教案课型:新 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欣赏康定斯基的作品,初步感受艺术作品抽象的形式美感。学会海报设计的基本步骤、方法,设计一张音乐会海报。运用纸筒或纸片组合进行立体造型,体现节奏与韵律的美感。在学习
26、活动中感悟美术与音乐的联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批注:教学重点: 学会海报设计的基本步骤、方法,设计一张音乐会海报。教学难点: 运用纸筒或纸片组合进行立体造型,体现节奏与韵律的美感。教学用具: 范画、多媒体等。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感受体验1、展示两幅画,教师分别用钢琴演奏舒曼的幻想曲和爵士音乐演艺人,请几个学生谈谈幅画何哪首乐曲感受相近。小结:不同的音乐给我们的联想,而不同的人欣赏同样的作品也会有不同的的想法、这就是艺术的魅力。二、了解形式美法则1线条的起伏何音乐旋律课件。2形的排列和音乐节奏课件。3、色彩何音乐的意境。三、掌握表现方法1播放并介绍小步舞曲,学生听完谈感受,请几名学生上
27、台何教师同时用线、形、色 结合的画面表现音乐。2评议学生与教师的范画。四、一次作业播放音乐,学生即兴作画。五、海报欣赏1展示一些音乐的海报作品,明确学习任务。2、总结音乐会海报包括的元素:画面、文字(主题、举办时间、地点、单位等)六、海报制作1文字的大小与画面的协调。2文字的颜色与画面色彩的区别。3添加文字的方法。4小结:添加文字注意大小、颜色。字体的选择都要做到与画面互相配合、对比协调。七、继续作业播放轻松的音乐,让学生添加文字,完成海报。八、展评作业 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请几个学生说说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及构思。小结:今天我们听了美妙的音乐,画出如音乐一般流动的绘画作品,我们都热爱艺术,让艺
28、术把我们的生活装点得更加多姿多彩。课 时 教 案课题:我来玩电脑(活动一) 第1课时 总序 第10个教案课型:新 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初步感受电脑的画图软件的处理方式。批注: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 范画、多媒体等。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欣赏导人1课件,出示一张风景图片,然后展示通过(色调变化、纹理变化、水彩变化、塑料化变化),请学生通过点击放大欣赏。 2问:这和原来的风景画有什么不同?想知道它们是怎么变化的吗? 3其实运用我们手中的电脑和合适的软件,就可以轻松地达到这样的效果。 4教师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当场示范怎么达到这样的效果。 5小结:四
29、个步骤,1分钟不到的时间,我们就可以把一张图片改变成我们所需要的色调和效果。这就是电脑美术的优势。想不想一起来试试呢? 6那我们就一起来玩电脑吧!出示课题我来玩电脑。二、了解基本工具1学习打开、保存、退出的基本方法。 2介绍下拉菜单中“图像调整”和“滤镜”两个部分。 3学习撤销操作的方法。撤销一步可以用快捷键Ctrl+z,撤销几步可以打开右边工具控制面板中的“历史记录”。把“历史记录”向上移动就可以了。“历史记录”可以清除鞠步记录。三、尝试制作1选择一张图片,练习改成你喜欢的样子,并给新图片取一个名字。 2展示给全班同学看看,说说自己通过什么方法改变的。四、游戏1找一找书上的两个机器人,它们哪
30、些地方不一样?一共有ll处,你能用铅笔把它们标注出来吗? 2请最快的同学上台来标记给大家看。五、学习制作方法1小结:后图是经过了Photosh叩修改变成的。通过修改,我们也可以把一些图片改变得不一样。 2学生讨论尝试方法:选取工具栏中的仿制图章工具按住All键,点选图中需要复制的地方,然后放到另外的区域,按住鼠标移动进行复制 3学生尝试一个小图形,进行练习。六、学生作业1教师出示一些图片,供学生选择进行修改制作。 2将自己修改过的画面和原画面一起上传到教师电脑中的共享文件夹中。七、游戏、评价1进行游戏:互相找找同学修改后的图片的区别。2说说你找到了哪些不一样的地方。谁修改得最精细。课 时 教
31、案课题:我来玩电脑(活动二) 第2课时 总序 第11个教案课型:新 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初步感受电脑的画图软件的处理方式。批注:教学重点:初步感受电脑的画图软件的处理方式。教学难点:初步感受电脑的画图软件的处理方式。教学用具: 范画、多媒体等。教学方法:示范法、欣赏法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古代神话中,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拔一把身上的毛,吹一口气就能变出很多很多小猴子来。这个神话在我们的电脑里面变成了现实。老师这里也有一只小猴子,你能在电脑中变出很多很多小猴子来吗?(用软件PowerPoint制作)。2请一个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可以用电脑里面最常用的什么功能
32、?(复制,粘贴)3请一位学生上台来演示制作方法。(先选中小猴子,选择“编辑”一“复制”,然后选择“粘贴”。不断粘贴,可以复制出许多小猴子。)二、探索方法1怎样让小猴子变高变瘦一点,或者变矮变胖一点呢?2学生回答并上台在教师电脑上尝试(选择图片以后,拉动图片周围的小方块就可以自由变幻了)。 3教师演示,我们还可以对小猴子旋转、翻转,做出更多的不同样子的小猴子。三、尝试制作老师这里有很多可爱的小卡通人物,你们也来试试,用复制、粘贴、翻转等方法做出有趣的画面。四、提出问题1提问:你在制作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吗? 2小结问题:有底色的卡通形象,复制以后,底色也复制出来了,不好看。怎么办呢?五、解决
33、问题1学生小组内讨论解决方法。 2小结归纳:有两种办法。 (1)如果背景的颜色单一,点击“视图”一“工具栏”一“图片”。打开图片工具,选择设置透明色,可以把单纯的背景色去掉。 (2)如果背景的颜色复杂,选用魔术棒橡皮擦工具,可以擦掉一块块相似的颜色,再用橡皮擦擦掉多余的部分。然后保存成JPG文档,插入PowerPoint就可以了。六、比较、欣赏1比较三张图片,一张使用了背景,一张没有使用背景,一张背景比较花、乱。你更喜欢哪张呢?小结:有背景的图片更漂亮,但背景应该衬托主体图片,不能太花、太乱。 2欣赏一些优秀的设计作品和别的同学的作业。七、设计制作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八、欣赏评价介绍自己设
34、计的图像,大家共同推选出最有趣的图片、最有创意的图片、最精美的图片。课 时 教 案课题:兵马俑(活动一) 第1课时 总序 第12个教案课型:新 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了解兵马俑的发现发掘过程,认识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学习一些考古常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增强热爱祖国文物的观念。能通过调查、分析、讨论、评述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具有艺术价值的文物的了解何感受。批注:教学重点:认识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学习一些考古常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增强热爱祖国文物的观念。教学难点:能通过调查、分析、讨论、评述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具有艺术价值的文物
35、的了解何感受。教学用具: 范画、多媒体等。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激情造趣 1师生对话师:有谁认识这个字“俑”?它是什么意思? 生: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像,如:陶俑、女俑等。 2导入课题 二、观察分析1了解考古工作的一般流程、分工以及考古工作的重要意义。三、研究讨论(1)学生通过课件观看现代化的文物保护大厅结构,以及考古工作人员的工作场景。 (2)学生讨论:大厅各处有什么性能?考古任务 艰巨,队员非常辛苦。根据考古任务,可以将考古队员分成哪些工种 ? (3)课件展示铜车马的全图,并简要地演示出土的铜 车马复原的全过程,让学生体会到考古队员工作的艰辛。 教师小结:考古人员发掘了许多艺术珍品
36、,为我国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课件展示出土的各种物品 (1)学生讨论:这些艺术珍品分成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2)学生总结:有陶俑、陶马、兵器三大类。 3观察陶俑 (1)学生讨论:陶俑分为哪几种?分别有什么不 同的神态、服饰、姿势?(将军俑、军吏俑、武士俑、立射俑、跪射俑、骑兵鞍马俑、御手车左车右俑。) (2)分析陶俑形体结构。 学生总结:陶俑由头、颈、躯干、四肢几个部分组成。四、提出问题1提问:你在制作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吗? 2小结问题:有底色的卡通形象,复制以后,底色也复制出来了,不好看。怎么办呢?五、尝试制作 创造表现1仿照陶俑的大体形状,学生尝试做一个陶俑。 2学生相互评
37、价作品,交流心得。 3教师示范。 (1)团泥。 (2)整体捏塑脖子与头。 (3)捏塑躯干和下肢。可以把躯干和下肢作为一个整体来捏。 (4)把头与躯体黏结起来形成大体造型。 (5)黏结上肢部分,调整陶俑的姿势,添加、刻画、装饰各部位。总结制作要点:先做大体的形状,在做细部的修饰。 4出示造型生动的陶俑作品给学生欣赏,启发学生捏制神情生动,各部分装饰精细的陶俑作品。 5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六、作品反馈 总结拓展1表扬制作出神情兼备的作品的学生,并展示其作品。 2观赏其他出土的艺术珍品,请学生回家后上网查询下节课相关资料。 课件展示出土的艺术珍品。课 时 教 案课题:兵马俑(活动二) 第2课时
38、总序 第13个教案课型:新 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了解兵马俑的发现发掘过程,认识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学习一些考古常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增强热爱祖国文物的观念。能通过调查、分析、讨论、评述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具有艺术价值的文物的了解何感受。批注:教学重点:认识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学习一些考古常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增强热爱祖国文物的观念。教学难点:能通过调查、分析、讨论、评述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具有艺术价值的文物的了解何感受。教学用具: 范画、多媒体等。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激情造趣 导入课题1师生交流 师:同学们,你知道我
39、们当地出土文物中有哪些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的文物珍品? 学生各说各自的见闻。 2导入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参观参观博物馆的艺术珍品吧!二、观察赏析 描述评价1课件展示“彩陶舞蹈纹盆”的实物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并讨论彩陶盆形是什么样的?盆口与盆底有什么特点? 2这个彩陶盆是制作于什么时代?想像彩陶盆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有什么样的情景? 3讲一讲它给你什么感受。 教师归纳总结:欣赏一件艺术珍品首先应了解其时代背景,观察其特点,再结合自己的感受做出相对准确完整的评述。三、探讨研究 学习借鉴(1课件展示四羊方尊(青铜器)、汉墓T型帛画(染织品)、玉凤(玉器)、彩绘陶鼎(陶器)等代表不同材质的珍品图片。2学生分
40、组,结合课前查询的相关资料观察研究,分析每一种艺术瑰宝的历史年代、尺寸大小、造型设计、纹饰特点、材质用途以及艺术感受。 3开小型报告会,小组长汇报各组的研究成果。 四羊方尊:四羊方尊是我国现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重近345公斤,“尊”是一种盛酒器。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尊的腹部四角铸有4只大卷角羊,其形象在宁静中有威严感。四羊方尊集线雕、浮雕、圆雕于一器,把平面图像和立体雕塑结合起来。把器皿和动物形状结合起来,体现异常高超的铸造工艺。 T型帛画:画面呈“T”字形,上部宽92厘米,下部宽477厘米,长205厘米。帛画可分上、中、下三部。整个画面布局对称,线条流畅,描绘精细,色彩绚丽,显示了西汉高超的艺术
41、水平。 玉风:高136厘米,厚07厘米。黄褐色,晶莹洁净。体扁,侧身回首状。可系绳佩带,造型优美传神,制作古朴简练,饰剔地阳纹,在商代玉器中罕见。 彩绘陶鼎:河南省三门峡市出土灰陶轮制,子母口上承覆钵形盖平底下附扁柱状足,通体以灰、红、白三种色彩绘三角纹、弦纹、圆点纹。色彩艳丽如新。四、观摩交流 相互评析1各组把四种艺术瑰宝的纹饰描下来,要求精细美观。 2学生相互评价,五、课后拓展 调查了解1上网查询书中三种艺术品的相关资料。 2课后参观当地历史博物馆,认真了解各种文物的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 课 时 教 案课题:光影变幻(活动一) 第1课时 总序 第14个教案课型:新 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42、日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掌握光影变化下形体的明暗、层次感的皱线方法何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探索光影下的各种美妙效果。感受明暗的深浅、强弱、浓淡,增进对形体美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美的能力。批注:教学重点:掌握光影变化下形体的明暗、层次感的皱线方法何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探索光影下的各种美妙效果。教学难点:感受明暗的深浅、强弱、浓淡,增进对形体美的审美体验。教学用具: 范画、多媒体等。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激情造趣 导入课题1课件展示色彩斑斓的光影图片热闹的船舶交易市场、玻璃杯。 2揭示课题光影变幻。二、尝试表现 探究方法1提出思考,观察图片上的物体存在着哪些
43、明显的明暗变化,怎样用线条来表现明暗效果。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倾听,参与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教师板书:用笔轻则淡、重则浓;线条疏则弱、密则强。 4学生尝试用铅笔皴线。三、深入感知 巧妙联想1教师引导学生联想有一些什么样的几何形。 2小组讨论:你会想像画出哪些几何形,并如何重叠、穿插。 3以小组开火车的形式,学生轮流上台画一个几何形,并组成完整画面。四、赏析作品 拓展思路1讨论评议:请大家一起评议这幅集体创作的作品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不好?记录评分记录卡。 2发散思维:生活中变化着的几何形和明暗变化的效果。五、表现创作 总结评价1学生独自创作一幅作品,画一组几何图形,运用铅笔皴线的方法,想
44、像画出几何形的明暗效果,表现层次感。评析作品: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展示板后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教师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精心绘画,赞扬学生的大胆表现。课 时 教 案课题:光影变幻(活动二) 第2课时 总序 第15个教案课型:新 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掌握光影变化下形体的明暗、层次感的皱线方法何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探索光影下的各种美妙效果。感受明暗的深浅、强弱、浓淡,增进对形体美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美的能力。批注:教学重点:掌握光影变化下形体的明暗、层次感的皱线方法何形体空间的造型能力,探索光影下
45、的各种美妙效果。教学难点:感受明暗的深浅、强弱、浓淡,增进对形体美的审美体验。教学用具: 范画、多媒体等。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玩一玩1播放课件沙漠之鸽等描绘建筑物的画,教师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建筑物是由哪些立体形构成。 2每小组分发积木玩具,分小组自由活动,用积木建房子,教师提出要求: (1)建筑物要美观,有特色; (2)建筑物要有稳定性; (3)给建筑物取一个名字; (4)观察建筑物各个方面的明暗变化。 3请小组派代表介绍“建筑物”。二、看一看1教师出示个石膏立方体,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能画出几个面及其透视变化。 2学生交流观察结果,自主总结。 3课件播放几何形体在光影中的塑造方法。 4教师总
46、结:成角透视、明暗变化。三、画一画1让学生尝试画出一立方体,按照左图的顺序,用铅笔皴线画出不同面上的明暗变化,将图例中三个图形对照,看看立方体的立体感有什么不同。 2教师总结:明暗变化能突出立体感。 3让学生画一组立方体构成的建筑物,在每一块面上运用由弱到强、由淡到浓的明暗画法绘制,表现出建筑物的立体感。四、说一说1同学相互交流在绘画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体会与经验。 2采用答记者问的方式说说生活中的光影变幻。五、想一想1提问:物体的明暗、光影是由于什么变化而产生的?物体的形体会不会发生变化? 2课件:用三维动画演示,用一盏灯从不同角度照一个圆球,观察其明暗变亿。 课 时 教 案课题:走向明天(活
47、动一) 第1课时 总序 第16个教案课型:新 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用已有的美术知识设计自己的名字,制作母校纪念留言板,设计毕业留言册页。在设计活动中能表现创意,能有意识地运用美术设计与组合应用的形式原理。体验即将毕业时与学校、老师、同学之间的惜别之情和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憧憬。批注:教学重点:用已有的美术知识设计自己的名字,制作母校纪念留言板,设计毕业留言册页。教学难点:在设计活动中能表现创意,能有意识地运用美术设计与组合应用的形式原理。教学用具: 范画、多媒体等。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畅谈感想 讨论方案1播放歌曲上学歌、友谊地久天长,引导学生回忆六年前刚入
48、学时的情景,谈谈即将毕业的想法、感触。 2讨论:母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在这里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活动给母校留下一个永久的纪念呢? 3小结:可以设计自己的名字,制作一块母校纪念留言板。二、欣赏评述 探究方法1欣赏各种美术字。 2欣赏设计独到、美观的签名。 3小组讨论:这些字都有哪些特点?你比较欣赏哪一种创意? 4学生以“留言板”为例,尝试设计。教师点评反馈。 创意:是否有新意。 字体:是否美观。 字形:大小是否合适。 色彩装饰:是否具有艺术性。三、延伸应用 设计制作1思考:你准备怎样设计自己的名字?关于自己的名字,你有什么样好的设计构想? 2比较欣赏:同一名字的
49、几个不同效果的名字设计。 3活动安排:运用已有的美术知识设计自己的名字,全班同学一起来制作一块母校纪念留言板。 4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工具进行创作。四、展示交流学生将自己设计的名字剪贴在留言板上,组成一块班级留言板: 1谈谈自己的设计与想法。 2说说能吸引你的名字设计,并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 3教师自己设计的名字也贴在留言板上,留做纪念。 4集体出谋划策将“留言板”进行合理装饰,使其整体感觉更为美观。五、赠送体验配合班主任开展“走向明天”的主题班队活动, 以班级为单位,将“母校毕业纪念板”赠送给学校大队部。 教学(后记)反思:课 时 教 案课题:走向明天(活动二) 第2课时 总序 第17个教案课
50、型:新 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用已有的美术知识设计自己的名字,制作母校纪念留言板,设计毕业留言册页。在设计活动中能表现创意,能有意识地运用美术设计与组合应用的形式原理。体验即将毕业时与学校、老师、同学之间的惜别之情和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憧憬。批注:教学重点:用已有的美术知识设计自己的名字,制作母校纪念留言板,设计毕业留言册页。教学难点:在设计活动中能表现创意,能有意识地运用美术设计与组合应用的形式原理。教学用具: 范画、多媒体等。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欣赏感受 导入新课l.引导学生观看自己小学的、中学的、大学的毕业留言册。 提问:看完以后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呢?
51、 2学生漫谈。 3教师小结并回忆:这样一本留言册,我将它装饰得异常精美,我认为一本毕业留言册完全可以算是一件艺术品,而且是那种可以永久性珍藏的艺术品。每当我觉得生活中灰色的东西占了大多数时,我便会不由自主地找到这样一本留言册来翻看一下。里面一个个鲜活的面孔,一行行真挚的话语,有些优美,有些朴实,甚至有些尖锐,但的确常常勾起我一些纯真而美丽的回忆。二、观察分析 探究新知1学生讨论制作留言册页的基本方法。 剪贴照片:将照片贴在自己满意的位置。 绘画装饰:运用“平面设计”的知识合理装饰。 文字书写:写出自己的毕业感言以及对同学的美好祝愿。 2欣赏精美的毕业留言册页。三、创造表现 实践参与活动安排:设
52、计几张毕业留言册页,贴上照片,写上毕业留言。四、畅谈互赠 体验真情1整理装订毕业留言册,学生选择自己满意的装订方法进行装饰。 2畅谈小学六年以来你印象深刻的往事。 3谈谈对明天的期望。课 时 教 案课题:小园艺师(活动一) 第1课时 总序 第18个教案课型:新 授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执行时间: 年 月 日教学目标:感受园林文化,了解园林建设的一般内容、布局方法和功能。能用园林知识,绘制一幅园林小景模型,培养协作精神,提高动手能力。引起学生对自然、绿色、环境的关注,增强对园林的审美意识和环保意识。批注:教学重点:能用园林知识,绘制一幅园林小景模型。教学难点:能用园林知识,绘制一幅园林小景模型
53、教学用具: 范画、多媒体等。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 揭示课题 直入主题同学们,园艺师是园林艺术的建设者,在学校、在街头、在社区,甚至在家里,我们都见到过许多大小不一、各式各样的花园、公园等园林景观,请问在座各位“小园艺师”,你对所见的哪一处园林景观印象最深?请你介绍给我们大家。人们为什么要使用这么多地域空间造园呢?二、教师小结园林景观是人们生活中心灵的栖息场所。 现代人对于公共空间的建设投以越来越多的关注,它给紧张生活的人们提供了放松身心的环境。 人们从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中,懂得了健康的生活方式需要新鲜的空气、阳光和活动空间,懂得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环境,保护自然。 园林景观又是先进文化的载体,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阵地。 因此,我们不仅要学会建设它,还要学会去欣赏它,保护它。爱护园林景观,保护公共环境是我们的神圣职责。三、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艺师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微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试题及答案
- 煤气化技术的能源消费模式转型策略考核试卷
- 2025年危险化学品安全-氯化工艺作业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 2023年中国铁路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3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微生物检验中的数据管理方法试题及答案
- 资产配置策略相关考题及答案
- 项目进度推进中的优先级管理试题及答案
- 2023年中国联通内蒙古分公司夏季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空调器质量检测方法与设备考核试卷
- 《囊萤夜读》评课稿
- DB32T4220-2022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技术规范-(高清版)
- 儿童抑郁量表CDI
- 生物化学-脂类课件
- Q∕SY 02098-2018 施工作业用野营房
- DB62∕T 3176-2019 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墙体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吉林省矿产资源概况及分布
- 公司员工基本礼仪培训ppt完整版课件
- 八大特殊危险作业危险告知牌
- 半桥LLC谐振变换器设计与仿真
- 启闭机及闸门安装后检验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