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两宋政治和军事-2022年高考历史复习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9课 两宋政治和军事-2022年高考历史复习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9课 两宋政治和军事-2022年高考历史复习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9课 两宋政治和军事-2022年高考历史复习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9课 两宋政治和军事-2022年高考历史复习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916-1368)第九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程标准课标解读课标导航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1.结合五代十国的社会动荡,理解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2.结合北宋初期的社会危机,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王安石变法的必然性。3.了解宋代同辽、西夏和金的关系,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宋代民族关系的特点。女真大蒙古国(1206-1271)南宋(11271279)1127年金灭北宋1125年金灭辽金(1115年-1234年)大蒙古国金帐汗国122712341279元1271-1

2、368伊尔汗国察合台汗国政治上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并通过分权与收权来加强专制集权;科举制的完善与文官体制的发展,形成“重文轻武”的局面;同时少数民族政权并立,且常有摩擦,民族交融加强的同时边疆压力和财政危机突出;军事上吸收晚唐、五代军阀割据的教训,兵制有较大改变。一、北宋建立1、960年,赵匡胤兵变夺权,建立北宋,定都东京。2、979年相继灭掉南方的几个割据政权和北方的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二、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1、背景:北宋建立后,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治者吸取唐末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唐中后期三省六部制的演变,中书门下成为最高机构,相权膨胀强化中央集权,维

3、护政权稳定。目的主导思想材料一对武将“惟稍夺其权, 制其钱谷, 收其精兵。” 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二(宋太宗)王者虽以武功克定, 终须用文致治。 续资治通鉴长编思考:两则材料体现了怎样的指导思想(基本国策)?收权分权、崇文抑武(1)收权,加强地方控制行政(削实权):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变为虚衔。财政(制钱谷):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军政(收精兵):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2.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2)分权,分散机构权力分权:三分相权,分散与限制相权集权:加强皇权“二府”行政:中书门下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军政:枢密院长官枢密使,掌调兵权

4、“三衙”掌统兵权增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削弱相权扩大皇权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台谏,言官 :在北宋,御史台和谏院合称“台谏”,是中央最主要的监察机构,官员并称“言官”。台谏官直接参与决策、批评政事,既牵制宰相、又约束皇帝。地方: 设立四个平行的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 州一级增设通判 ,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目的:削弱地方权力,强化中央集权。即分散地方机构权力。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四监司兼禁军首领又兼地方长官,受路一级监司的监察,又受下属的的监视负责一路的财赋负责一路的刑狱负责一路的仓储中央派文人担任与知州共同签署

5、文书,彼此制约(3)崇文抑武 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制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地位。调整军事制度禁军不再设置最高统帅,罢去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及侍卫马步军正副都指挥使的职位。“杯酒释兵权”,逐步收回节度使和大将的兵权。任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管辖军队的调遣和布防。更戍法“守内虚外”的政策。禁军一半驻京师开封,一半驻地方提倡文治,发展科举考官实行锁宿制度,对试卷推行封弥、誊录法,并严禁举人夹带、代笔、举烛等行为,主考官的子弟、亲戚参加考试应该另立考场,另派考官。实行恩荫制度,六品以上高级官员连任两届以后,可获得“奏荐”资格。(推举自己的子女或者亲戚当官)“不杀士

6、大夫及言事者” “与士大夫治天下”取士名额增多,文官队伍庞大:文官任知州控制地方“四监司”、通判地方精锐编入中央禁军转运司综理地方财政,赋税上缴朝廷抑制武将扩大科举规模,提高文官士人地位剥夺军权-罢免宿将兵权分散军权调兵权:枢密院(文官)统兵权:三衙(武将)更戍法:禁军定期更换驻地削弱相权行政:宰相;参知政事(副相)军政:枢密院财政:三司(户部、盐铁、度支)监察:台谏分化事权内外相制崇文抑武文人治国强干弱枝守内虚外措施特点皇权大大加强中央集权高度强化 有效地消除了分裂割据和武人乱政的隐患,成功地维持了内部统治的稳定,巩固国家统一主要是分权过细,行政效率低下,制度过于僵化;带来臃肿的军事官僚机构

7、和庞大的财政开支,出现“三冗”“两积”局面,为北宋灭亡埋下了祸根。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拓展提升:官僚体系的运转机制中央行政体制的嬗变 (一)从外戚干政到摒弃外戚外戚干政是皇帝为加强专制,压制宗室、功臣的手段和产物。1从汉至唐朝以前的外戚干政外戚指封建社会中的君主的母族、妻族,即君主母亲或妻妾娘家的人。外戚干政是古代皇帝的外戚利用皇帝年幼或者无能而把持朝廷政权的现象。两汉之时这种现象尤为显著。2唐代以后摒弃外戚势力外戚坐大,又对皇权构成威胁。北宋以后摒弃外戚辅政,根本不赋予外戚权力。明代中期以后,选后妃、驸马甚至有意选寒微之家。(二)从文武抗衡到文官政治 1唐代以前武职掌兵威胁皇权中国古代王朝

8、的前期,主要是南北朝以前,中央最高级的武官与宰相的权力地位不相上下,由于其掌兵,权势甚至在宰相之上,以致左右朝政。2隋唐以来限制武职隋唐以后对高级武官之权力有意识地限制,中央也不再出现与文官宰相地位、权力相抗衡之最高军事武官。自北宋以后,又对中央禁军之武官分割其权限,最高武官权力也进一步削弱,不再出现威胁皇权者。3宋代文官政治的形成文官政治,即文官在政事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宋太祖留下遗训:“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古代唯宋朝有此家法。宋朝的文官在朝廷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央政府的重要官员以及地方要员等,大都由文人担任,形成一个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宋代很少出现外戚干政、官宦

9、专权的现象。宋代完善的文官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展提升:官僚体系的运转机制中央行政体制的嬗变 拓展提升:文官体制1.背景:宋朝初年,统治者鉴于唐末五代以来藩镇拥兵自重(地方武将)、禁军将领(中央武将)篡夺皇位的历史教训。2.内容:(1)文官担任要职,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中央的枢密院长官枢密使和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一般由文官担任;(2) 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通过科举制度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形成一个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3)儒家学者将儒学上升到理学并受到政府的重视3.评价:(1)积极影响:北宋文官体制的建立是对历史教训加以总结的政治选择。有利于防止

10、军人擅权和地方割据;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益于文化教育的繁荣和发展。(2)消极影响:冗官、冗兵、冗费造成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农民的负担沉重,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军事力量薄弱,造成了严重的边防危机。三、边疆压力与财政危机1、军事危机原因: 北宋的守内虚外、强干弱枝;北宋政府的积贫积弱;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与对立表现:北部: A.辽朝占领燕云十六州; B. 南下侵宋,澶渊之盟西北:与西夏屡战屡败,庆历和议1.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齿论。2.宋辽以白沟河为界(辽放弃遂城及涿、瀛、莫三州),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

11、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3.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4.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澶渊之盟(1004年)庆历和议 北宋仁宗景祐五年,宋朝的藩属党项政权首领李元昊脱宋自立,自称皇帝,去宋封号,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宋不承认这一事实,兴师问罪,于当年六月下诏削去元昊官爵,并悬赏捉拿。从此,长达三年之久的第一次宋夏战争全面爆发。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和平协议,史称“庆历和议”内容:西夏保持帝号,同时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2、财政危机原因:扩充军队导致军费增加;官僚队伍膨胀导致财政支出扩

12、大;战争赔款、大兴土木等导致国家财政困难,致使宋朝积贫。“冗兵”“冗官”“冗费”原因根源为削弱官员权力,实行一职多官制;扩大科举取士人数和恩荫赏赐政府将受灾流民编入军队扩大禁军数量,实行更戍法为对付辽、西夏在边境屯兵军队官员激增大兴土木每年向辽、西夏交纳“岁币”北宋初年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结果北宋中期“三冗”现象形成背景及后果后果军队战斗力低下(积弱); 军费负担沉重 官吏因循苟且、相互推诿,导致办事效率低下、吏治腐败。 财政危机(积贫) 四、挽救危机1、庆历新政(1)背景:宋夏战争的失败激化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政治风气保守,行政效率低下;(2)人物:范仲淹(3)宗旨:整顿官僚机构,维护封建

13、统治(4)结果:失败(5)失败原因:改革触犯保守派官僚利益,遭到反对;宋仁宗动摇。(6)影响:揭开了北宋变法改革的序幕2、王安石变法(1)背景:积贫积弱导致北宋出现了财政、边疆危机;“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王安石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和改革决心;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宰相,推行变法;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尖锐。(2)目的:实现富国强兵,巩固封建统治。措施具体内容作用均输法了解生产和需求情况,就近采购,以节省国家开支减轻纳税户的负担,增加国家收入市易法设置市易务,收购滞销物品,市场短缺时卖出限制商人对市场控制,增加国家收入青苗法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农民免受高

14、利贷盘剥,政府收入增加募役法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免役钱,雇人服役,官僚、地主也出钱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农田水利法鼓励开垦荒地和兴修水利,规定按户等高下分派费用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土地,按照土地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地主官僚不例外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措施具体内容作用保甲法编定保甲,闲时训练,维持治安,战时从军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减少政府军费开支保马法百姓养马,可减赋税,马死赔偿节约了政府开支,降低马匹死亡率将兵法以“将”为军队编制单位,设正将一名,专管训练改变了更戍法中兵将脱节的局面,提高了军队战斗力设军器监监督兵器制造,严格管理,提高武器质量提高了武器数量

15、和质量取士之法措施内容作用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惟才用人注重实际能力培养专门人才打破按资升迁的成规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取消明经诸科。重新编纂教科书;设置专门学校(律学、医学、武学)重用有志于改革的官吏(3)措施:富国:A.官府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B.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调控经济,开辟财源;(市易法、均输法)强兵: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借此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假如你是个有大量土地的大地主或是从事经商的大商人王安石变法的哪些内容与你的利益有直接关系?为什么?青苗法、农田水利法、 免役法、市易法、方田

16、均税法、均输法等 限制了大地主、大商人的剥削,同时需要交纳比以往更多的税收。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保证农业生产时间,调动农民积极性。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和农田水利法。假如你是个农民,变法哪些措施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为什么? 假如你是王安石变法时期正在部队服役的士兵。变法的哪些措施能够改变国家积弱的局面?为什么?将兵法、保马法、置军器监等。-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有利于改善积弱局面。 材料一:不法书吏乘机作手脚,贪官污吏又层层盘剥。变法规定的二分利息,结果涨至35倍,农民宁愿避开官府,“哀求于富家大族,增息而取之”。官吏又采取一刀切的贷钱措施,下指标,硬摊派,实行权力寻租,以至农民谈贷色变

17、。 从材料来看,青苗法在大规模实施过程中出现了怎样的问题?官吏乘机硬摊派,提高利息,青苗法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危害百姓的现象。 材料二:宋朝官僚只在道德的立场上争辩。例如青苗法即未曾如现代之标准以法定的方式主持。所有申请贷款、调查申请者之情形、提供借款之保证、到期不能还款之处置,及没收其担保之财产等,全无着落。县令只将款项整数交给农民而责成他们集体负责,按时连本带利的归还,丝毫没有顾虑到村民的意愿和他们之间的关系与责任。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黄仁宇认为青苗法不能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执行依靠道德,没有切实可行的法律条款;没有考虑到人民的意愿。遭到大官僚贵族和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启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

18、性和艰巨性;对各阶层利益统筹兼顾。变法中执行不善,加重了人民负担。启示:改革者要注意改革的策略性,关注人民利益。两位太后也跑来起哄。神宗后迫于压力罢免了王安石。宋神宗的动摇启示:改革者要有坚定的改革决心、大无畏的改革精神。变法失败的原因和启示 材料: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法。闰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行太学三舍法。五年 三月行市易法。五月行保马法。八月行方田均税法。六年六月置军器监。八月行免行法。七年九月行将兵法。推行变法操之过急。启示:要注意改革的渐进性,切勿急于求成。1、执行不善,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反加重人民

19、负担,引起民间不满。2、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和大商人利益,遭到激烈反对。3、宋神宗后期动摇及其去世,使变法失去支持。4、推行新法操之过急。5、根本原因:变法是一场封建地主阶级领导改革,无法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生产关系,只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小结】变法失败的原因(1)它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而进行的改革运动,所以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的危机。(2)变法是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3、变法的不足(局限性)(1)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2)促进了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

20、。(3)王安石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2、变法的进步意义(进步性)(4)评价王安石变法1、变法性质封建地主阶级对封建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直接的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变法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强烈的反对变法者个人的命运基本相同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了调整相同点背景 商: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战国时期 王: 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 伏时期根本目的 商: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王:挽救统治危机,局部调整生产关系性质: 商:是一场封建化运动 王:对封建生产关系局部调整的改革结果: 商:成功 王:失败不同点五、南宋的偏安1.南宋建立的背景(1)外部:金的崛起、励精图治、实力强大;靖康之变(2)内部:连年征战、岁币,造成内部空虚;统治腐朽、无能,破坏军民抗金斗争;长期重文轻武、守内虚外。2.南宋的建立 1127年,北宋被东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灭,徽、钦二帝被俘北去,史称“靖康之变”。北宋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称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赵构即为宋高宗。 (1)岳飞抗金 南宋初年,宋军在与金军对抗中素质明显提高,形成几支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