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制图基础》实习成果要点_第1页
《地图制图基础》实习成果要点_第2页
《地图制图基础》实习成果要点_第3页
《地图制图基础》实习成果要点_第4页
《地图制图基础》实习成果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习成果学年学期: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TOC o 1-5 h z 系别: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提交日期:2011 年 1 月 6 日实验成绩: 地图制图基础 实习指导书(二周)本实习课程是地图制图基础课程的后续课程,实习时间为二周。通过本次实习课程,不仅要掌握有关地图的基本知识,而且要掌握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的编制方法与过程、GIS软件的基本构架和制图功能。本实习课程强调实践性,通过此次实习,使学生在掌握课程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地图资料的处理、地图投影、地图概括、地理图编辑、各种专题图的制作方法等地图制图的方法与技术。通过本实习课程,能够使学生进一步理论结合实际,强化解决实

2、际问题的能力。地图投影的判别;ArcGIS 的使用(主要是ArcMap制图部分);丘陵地貌的制图综合,将1 : 5 万的资料图概括为1制作一幅制图要素完备的卫星影像地图;用 ArcGIS 进行各种专题图的制作。地图投影判别) 根据经纬线网判断下列投影类型;) 指出各投影的特点和用途。图 1: 10 万的新编图;(实习时间:0.5 天)图 23图 45图 6ArcGIS 的使用(实习时间:0.5 天)ArcGIS 的安装根据安装指南安装软件,使学生掌握安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TOC o 1-5 h z )ArcGIS 的使用(主要是ArcMap制图部分)。丘陵地貌的制图综合,将1 : 5 万的资料

3、图概括为1 : 10 万的新编图(实习时间:2 天)对丘陵地貌(图7)进行制图综合;)地图概括要求:等高距的变化:1: 5 万等高距为10m, 1:10 万等高距为20m;化简和位移要保持等高线位置的相对准确,并且要将一组等高线作为一个三维空间实体来概括,保证等高线的协调关系;高程点应按照地形特征选取,优先选取最高点以及地形变化较大的点。本区高程点和等高线注记共选取5-8 个;谷地选取个数可按开方根规律进行计算;表示山头和独立山头的闭合等高线的直径应大于0.5mm。为反映丘陵地区小山丘成群分布的特点,个别山头可夸大到0.5mm。图 7制作一幅制图要素完备的卫星影像地图(实习时间:2.5 天)以

4、卫星影像地图- 参考图文件夹下的卫星影像.jpg 为基础,进行下列工作:) 栅格图像配准;投影变换:将配准好的图像由WGS 1984投影变化为WGS 1984 UTM Zone 50N;矢量化;地图制作。用 ArcGIS 进行各种专题图的制作(实习时间:4 天) 练习比率符号数字化:专题图1专题图1-底图 .jpg ;利用专题图1资料1.jpg中表格数据,绘制平若县各乡蚕丝比例圆专题图;利用专题图1资料2.jpg中表格数据,分别制得乌川乡蚕丝历年产量柱状图和多种作物面积百分比图;练习分区统计图法(平若县粮食作物结构图)利用专题图2基础数据.bmp 中表格数据,利用专题图中的直方图、饼状图或放射

5、图等形式,制成分区统计图形式的“平若县粮食作物结构图”练习点数法(人口分布图)利用中国行政区划图(在文件夹“china ”中选择 prov.shp 文件) :根据专题图3数据 1.jpg 完成下列要求:根据数据设计全国人口分布点值图。(保证稀疏区域不少于2-3 个点;稠密区域的点恰好衔接,不至于重叠)将人口总数按分级统计图法表示能表示出各地人口密度根据专题图3数据 2.tif 、数据 3.tif 完成下列要求:选择适当方法表示出各地区国民收入选择适当方法表示出各地区国民平均收入选择适当方法表示出各地区工业基本建设投资练习运动线法(沈阳、大连、天津间的货流量)用运动线法表示沈阳、大连、天津间的货

6、流量(包括水陆两运)。既有输出又有输入时一般采取路线的右侧为输出、左侧为输入,即“左进右出”原则。货流量数据为:专题图 4 data.tif练习质底法(土地利用图)矢量化:专题图5底图 .tif ;根据数据专题图5 data.tif,利用质底法制作土地利用图。撰写实习总结、整理资料、出图,上交资料(实习时间:0.5 天)四实习要求时间: 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第17、 19 周。考勤: 不定期检查考勤,无论何种原因未在教室均记缺勤一次。实验期间达3 次缺勤者,该课程记为 0 分。成果 :所有要提交的实习成果必须由学生本人独立完成,不得抄袭,一经发现有任何抄袭行为,该课程记为0 分。

7、机房: 严格遵守实验机房的上机要求,不得在机房吃食品、带入任何饮料,不得在机房打闹、大声喧哗,严禁玩电脑游戏等其他与课程无关的事项。违反机房管理规则,实习成绩降一档。五成果提交内容及要求以下内容打印为A4 纸张,装订成册、封面、 地图制图基础实习指导书3、实习日志(每天的工作内容及收获,不少于300 字)4、实习总结:不少于1000 字5、投影判别结果、绘制的各种图件以及简要的分析文字实习总结、实习日志及实习结果的电子文档以“班级姓名学号”的方式建立文件夹,将所有文件复制到文件夹中,实验结束时上交;电子文档由班长负责刻录成光盘。实习成果要求) 以文档的形式上交地图投影判别任务中的实习内容编绘后

8、 1: 10 万等高线图卫星影像地图一幅a) 实习任务中的各种专题地图六综合成绩评定的方法投影判别结果的正确性等高线编绘的正确性卫星影像地图的完整、正确性专题图制作的准确性、艺术性实习出勤率实习日志的编写实习总结的编写实习日志2011 年 12 月 19 日 星期一今天是实习的头一天,我仔细的看了看下发的实习指导书以及所有的东西,于是我就想用最短时间去完成地图投影判别这项任务,我就翻开地图制图学的书,把所有的投影重新看了一遍之后,开始完成第一个任务。首先我一下子就分辨出了这等角方位投影、等角割圆锥投影、等角切圆锥投影等等。然后我就把现在分辨出来的投影类型它们的用途和特点写上了。后来自己对照书把

9、剩下的横轴墨卡托投影斯克吕格投影多圆锥投影分别分辨了出来,之后就写在了自己的地图类别判别的word 里。这样第一个任务就完成了。今天我的收获就是我明白了地球常见的几种投影的特点类型以及用途,自己也充分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了。2011 年 12 月 20 日 星期二今天是实习的第二天,给自己的任务就是把ArcGis9.3 按上以及把等高线的图完成,在机房的把等高线的实习内容看了看。之后就开始决定做等高线的这个任务,首先我把实习指导书中的图像复制到了画图中,之后保存了把它加载到了ArcGis 中了。开始了等高线的第一步:数字化。加载图层之后,自己就开始了数字化。按照实习指导书中的要求开始数字化, 刚

10、开始的时候先把等高线是50 米的线画了出来,然后就开始了将1:5 改成 1:10 的比例尺开始数字化。隔一条线画一条,就这样整整花了一天的时间,差不多完成了80%之后。就结束了今天了实习任务了,晚上一个人按照老师教的方法,把Arcgis9.3 按上了。 以后就可以在宿舍制图了。今天我的感受就是熟悉了数字化的内容,觉得数字化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2011 年 12 月 21 日 星期三今天是实习的第三天,继续前一天的内容。在机房自己完成了等高线图的剩下的部分之后,就开始了完善自己制作的地图。 首先在数字化好的地图里设置了高程点,把图中的所有高程点都编辑了并且显示了,之后就在地图中把8 条等高线的

11、高程标了出来之后显示了,画出了河流的走向,最后在Layout View 里加入了Text 之后改了字体之后,加入了制作人以及制作的时间。调整好了比例尺之后,将整个地图的位置大小调整好了之后,就用tiff 格式出了一张200dpi 的地图,这样这张等高线图就完成了。之后有一点时间就看了看卫星影响图的实习内容,自己想想操作的步骤以及构思。今天就这样的过去了。 。 。今天我的感受就是完善地图时候注意的方方面面有很多,例如大小位置等等,需要自己更加细心来完成。2011 年 12 月 22 日 星期四今天是实习的第四天,昨天想好了操作的步骤时候,就开始了自己制作第二张卫星影像图的制作。首先在卫星影像图中

12、先对卫星影像图的配准,刚一开始在制作地图之前我开始配准,先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对照地图2 开始找点配准,输入坐标。 。 。 最后开了一眼误差还好在0.005 左右。 后来我插入了原图之后发现地图的从一个矩形变到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我才发现这坐标配准的误差有点大,于是我又加载了原图重新开始配准。经过这样的来回几次的折腾,终于把地图的配准完成了。今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了地图配准上了,总之经过这几次的来回折腾我知道了制作地图最难的是地图的配准。然后自己定义了地图的坐标系,转换了坐标系就这样。以上内容花费了一天的时间。 。 今天我的收获就是我觉得地图配准很是难,在地图配准的时候需要更加有耐心,误差必须控

13、制在0.0001 左右才可以。2011 年 12 月 23 日 星期五今天是实习的第五天,昨天完成了卫星影像图的基本内容之后,今天就建立了数据库并且加载了图层开始对卫星影像图数字化。首先把卫星影像图的公路和小路进行数字化,公路还好可以看见,并且数字化比较简单。而对于小路来说,就略微的有点困难了。小路主要是太小太细了,不容易看见需要把地图zoom in 很高才可以看见;第二就是小路的数量比较大,需要更多的细心和耐心。就这样整整数字化了一天的时间,完成了数字化的80%之后,就开始了对数字化的内容进行完善,把数字化不好的线重新数字化,把一些看不见的小路补充数字化,完成了数字化之后开始对line 进行

14、分类,并且显示了分类的特征,进行对line 的属性的修改,基本完成了卫星影像图的数字化。 。今天我的收获就是我觉得做一个卫星影像图的难度很大,每一步的内容很多,需要自己能够完全理解arcgis 里的所有内容。2011 年 12 月 31 日 星期六今天是实习的第六天,昨天基本上完成了卫星影像图的数字化过程之后,今天我就开始在地图上增加点状要素,把地图 2 的每个点的在卫星影像图上点出来了,之后在open attribute table 里增加了两个属性,一个是名称另一个是具体名称。 把两个的类别和具体名称输入了进去。并且在图中显示了出来之后就在地图的大小来调整每个点状要素字体的大小等等。完成了

15、点状要素的修改之后,后来,就插入text 之后把字体改了以及每个桥的名称村的名称等等都进行角度字体的修改以及协调等等。最后将卫星影像图完成了80%左右。这一天就过去了。 。很是充实。今天我的感受就是熟悉了数字化的内容,觉得数字化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2012 年 1 月 4 日 星期四今天是实习的第七天,我在卫星影像图里的插入了图例、制图人、制图时间以及经纬线等等,最后在调整了卫星影像图的大小和位置,使他们能够更加的协调,最后完善了这幅地图之后,用200dpi 的大小的tiff 出图了。做完这份地图之后,时间有点不够用了。我就马上开始做专题图了,首先在专题图底图的数据库里建立了乡线和乡界的要素

16、集,用这两个线状要素数字化了之后,就开始对这两个线状要素拓扑了之后发现有少量的线没有闭合之后就开始修改地图上的不足之处,然后又开始了一次拓扑,发现所有的都闭合了之后,把平若县各乡蚕丝比例数据输入了专题图1 中, 用圆饼状符号符作出了平若县各乡蚕丝比例圆专题图。把数据 2 输入了专题图1 的第二个图层中,用柱状和饼状符号集做出了乌川乡蚕丝历年产量柱状图和多种作物面积百分比图之后。在layout view 中调整好了图的大小和位置,输入了图的标题和制图人、制图时间等等。最后用 200dpi 的大小输出了两个tiff 格式的专题图。最后完成了第一个专题图。今天我的感受就是在专题图的出图的过程中需要注

17、意很多东西,例如出土的大小啊,格式啊等等。完全需要自己的判断能力。 。2012 年 1 月 5 日 星期五今天是实习的第八天,我完成了第一个专题图之后,马上用已经数字化的底图把平若县的各种作物的资料和数据都输入了进去,建立了数据库之后,显示了每个地方的数据之后,分别用放射图、直方图和饼状图作出了三个专题图之后,在layout view 中调整好了图的大小和位置,输入了图的标题和制图人、制图时间等等。最后分别用200 的 dpi 的大小输出了三个 tiff 格式的专题图。今天我的收获就是专题图的内容大致是差不多了,只是内部的细节有点不同而已,只是在个别的操作步骤上注意就可以了。2012 年 1

18、月 6 日 星期六今天是实习的最后一天,我用做专题图2 同样的道理,如法炮制完成了专题图3 的所有内容,但是专题图3 的内容有点复杂, 分别需要用放射图和分级图做出了各种的地图,分别有全国人口总数分级统计图、全国各地人口密度统计图、全国各地区国民收入统计图、全国各地区国民平均收入统计图、全国各地区工业基本建设投资统计图以及专题图4 的运输航线图等等。最后一个专题图5 用质底法来做这个专题图,首先我先熟悉了指导书中的质底法的内容,然后就开始了对专题图5的底图开始数字化,数字化完了之后就开始用质底法作图了。建立数据库,用面状要素对专题图5 的底图进行数字化,然后按照分类分出各种类别之后,在layo

19、ut view 中调整好专题图5 的大小和位置,使专题图5 更加完善。最后用200dpi 的大小出图了。 。 今天我的收获就是专题图5 的质底法需要我们更加的熟悉一下,需要自己回去更加操作这类的东西,慢慢的使自己能够明白其中的步骤等等。实习总结经过这几天的实习训练,我这回彻底的熟悉了ArcGis 的所有关于地图制作的操作方法了,我觉得其中我在地图配准上的操作是很差的,所以,我在实习总结里特意的总结一下地图配准的步骤:影像配准在 ArcGIS 中配准:. 打开 ArcMap ,增加 Georeferencing 工具条。. 把需要进行纠正的影像增加到ArcMap 中,会发现Georeferenc

20、ing 工具条中的工具被激活。在view/data frame properties 的 coordinate properties 中选择坐标系。如果是大地(投影)坐标系选择predefined 中的 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坐标单位一般为米。如果是地理坐标系(坐标用经纬度表示)表示则选择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 。.纠正前可以去掉“ auto adjust前的勾。” 在校正中我们需要知道一些特殊点的坐标。如公里网格的交点,我们从图中均匀的取几个点,不少于7 个。在实际中,这些点要能够均匀分布在图中。. 首先将 Georefer

21、encing 工具条的Georeferencing 菜单下 Auto Adjust 不选择。. 在 Georeferencing 工具条上,点击Add Control Point 按钮。.使用该工具在扫描图上精确到找一个控制点点击,然后鼠标右击,Input X and Y 输入该点实际的坐标位置。采用地理坐标系时应输入经纬度,经纬度用小数表示。.用相同的方法,在影像上增加多个控制点,输入它们的实际坐标。.增加所有控制点后,在Georeferencing 菜单下,点击Update Display。.更新后,就变成真实的坐标。.在Georeferencing 菜单下,点击Rectify,将校准后的

22、影像另存。空间配准(ArcGIS). 首先在 Arc catalog 下面对需要配准的矢量图设置投影方式(右键点击该图,在shapefile 属性表的shape字段属性中,定义相应的投影方式;.通过 excel 或记事本建立一个文本文件,输入几个控制点的坐标值,x 表示经向,y为纬向,可以是公里网格坐标,和上面的定义的投影方式对应,保存;.在 ArcMap 里面打开矢量图,在“编辑器”( Editor)里设为“开始编辑”;.在“空间配准”( Spatial Adjustment)里把“设置配准数据”( set adjust data)定为“选择这些层中的所有要素” (All features

23、in these) ,然后在“链接”(link) 里打开上面建立的控制点文件;.先双击控制点文件中的坐标值,再在矢量图中找到对应的点双击,即建立了第一个链接,依照此法,建立数个链接;.点击“空间配准”下面的“配准”(已由灰变黑可用),则配准完成。每个图都有自己的特点。就自己也明白了ArcGis 的制图的原理,从影像地图到等高线图再到专题图, 拿专题图而言,专题图的最主要的就是数字化的过程以及输入制图资料的过程,如果数字化很好的话外加输入的制图资料没有错误的话,一般一张专题图会很容易完成的,剩下的就是看自己细不细心了,最后一步一般都是完善自己的专题图,使自己的专题图更加美观。而影像图就比较复杂了

24、,它不仅需要操作者的细心还需要很大的耐心,在配准的时候需要把误差降到最低,这样底图的样子才会好看才会美观,剩下的就是定义坐标系转换坐标系等等一系列工作,然后就是数字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对影像图而言也是很重要的,它不仅是后期制作的美观也是地图出图的清晰度的关键,point line area 这几个要素的颜色、大小、粗细的搭配也是直接影响了地图的美观程度等等。然后就是输入地名以及调整好text 的角度字体的大小等等。最后就是在layout view 里调整图的位置大小经纬线等等。最后一个操作步骤就是出图啦。这次实习中我们也熟悉了这质底法来做专题图的操作方法,它的操作和制作一般的专题图的方法是差不多的,只是熟悉面域这个对地图的影响。至于最后一个等高线图的操作,在 ArcGis 中等高线的高程直接影响到了地图的比例尺,数字化的时候需要的就是数清等高线的走向以及它的是否需要被数字化等等。最后总结:一张完美的地图=细心 +耐心+过硬的操作+对 ArcGis 的理解+自己的经验等角方位投影:地图投影判别此地图投影为等角方位投影。特点:该投影投影后经线长度比与纬线长度比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