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室_第1页
班主任工作室_第2页
班主任工作室_第3页
班主任工作室_第4页
班主任工作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让孩子学科学爱科学,并走上科学之路,这恐怕是许多家长的愿望。但有些家长却往往将孩子最初的一些科学探索兴趣扼杀在摇篮里。有的孩子非常喜欢收集一些东西,而许多家长往往将之当作破烂,或者怕影响孩子学习而将孩子的收藏品扔掉。家长的这种简单甚至粗暴的做法,不但伤害了孩子的感情,也打击了孩子科学探索的兴趣。那么,究竟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使孩子产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呢? 兴趣是发明创造之母 在省科技馆里,有一个用来启发孩子们对激光认识的“激光射击”模型,旨在让孩子借此了解激光的特性。然而有些家长却把它当作是用来检测孩子射击水平的仪器,让孩子在那里不停地扣动扳机攻击目标,以至于有些孩子玩过之后,产生了“科技馆里

2、有射击玩具”的错误认识。由此可见,家长对于如何引导孩子在娱乐中学习科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孩子在参观完科技馆后,会产生一些新鲜稀奇甚至不切实际的想法,这其实是一件好事,起码证明孩子在参观了科技展览后是有所收获的。但有些家长往往用“幼稚”、“可笑”、“荒唐”等词语来评价孩子的这些想法,无形中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扼杀孩子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一些有经验的家长,则是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科技知识,因势利导地对孩子的想法进行分析,指出其想法中不切实际的地方,肯定并表扬其奇思妙想中的“科学”含量。这样可以保护孩子对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同时还培养了孩子的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 培养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能力,

3、并且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也有利于发掘孩子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据韩老师讲,一位威海市的同学,在平时给玻璃窗户上钉子的时候发现,由于钉子太小,很难用锤子把钉子钉进窗框中。于是这个同学就自己进行改进,最终利用磁铁原理把钉子吸附在锤子上,使得钉子很容易就被钉进窗框中,结果这个发明创造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二等奖。 引导孩子独立思考 教孩子记住十个问题,不如引导他们自己思考一个问题。孩子能够独立思考并且提出问题的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科学素质。家长和老师应该对孩子的这种做法予以肯定和表扬。比如有一次,艾老师的一个学生曾问她:“为什么圆鱼缸里的鱼看起来大,而捞出来却小呢?”艾老师并没有单一地给他

4、们讲解光学折射的道理,而是为孩子们准备了放大镜、方形鱼缸,让孩子看看、摸摸,用放大镜来观察物体,让孩子反复比较,弄清道理。这样就使得孩子们对所学到的知识加深印象,记忆更加牢固,同时还锻炼了孩子的观察能力,使得孩子始终能够保持对科学的求知兴趣和积极的探索欲望。 家长和老师可以在偶发的科学活动中,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和学科学的兴趣。因为,此时孩子的神经高度兴奋、思维灵敏、注意力集中,最容易接受新信息。比如说在生活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偶发的现象或事情,如:“雨后天空会出现彩虹”;“雷雨季节,会看到闪电、听到雷声”;“快下雨时,小蚂蚁结队搬家”等等,当孩子们对这些自然现象提出问题时,家长和老师要敏感地注意

5、,耐心地解释,善于利用它们帮助孩子学习科学。 包容孩子的天性 根据国际权威机构的论证,近代科学发展史上,许多科学家在幼年时代,就有一些比较奇怪的行为,而他们的家长,对这些所作所为往往会用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进行引导,从而使得他们逐渐成长为科学家。最著名的就是发明家爱迪生的故事,爱迪生因为在学校里做了许多“出格”的事,成绩不好而被开除,但是爱迪生的母亲没有说什么,而是自己承担起了教育孩子的责任。这个故事可以说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但是一般的家长并不能包容孩子“出格”的奇怪行为。 假如爱迪生出生在中国,我们的父母和老师,会用什么方法来对待这个因为做实验引发火车失火,总是喜欢求根究底的孩子呢?又有多少人能

6、够接纳这样的孩子呢?所以说,包容孩子的天性,往往可以激发孩子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2012年6月,在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绝对是浓墨重彩的一页,神九上天、蛟龙入海,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但是,在其他科技领域,比如汽车、通讯、电子和互联网技术方面,我们和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如何缩小这些差距,如何实现赶超,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除了依靠现有的科学家们之外,必须培养更多的热爱科学的孩子,让他们从小就热爱科学,成为科学领域的后备军和生力军。小平同志曾经说过,科技要从娃娃抓起。这句话到现在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个夏天,陪着您的孩子去夏令营吧,为孩子们在心中埋下一颗科技的种子

7、,说不定哪天他们就能成为中国科技之林的参天大树。(王永)为孩子埋下科学的种子广州天河区华成小学四年级学生马昊,从今年10月开始,每天都从冰箱里拿出三碗米饭,对第一碗说赞美的话,对第二碗则用力责骂,对第三碗不理不睬。一个月之后,“奇迹”发生了:一直被赞美的米饭只有一点黄;被用力骂的米饭,变得又黑又臭;而不理不睬的米饭,只是变黄了。然而,从舆论反应来看,多数人对这个实验都持怀疑态度。不少网友都认为,马昊小朋友的“米饭实验”结果纯属偶然。从这事引发的争议来看,小朋友勇于探索求证当然是好的,不过父母显然可以做得更多。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如何进行科学启蒙,帮助孩子在探究路上走得更远呢?文/崔小泠图/Get

8、tuimagesA 培养孩子求真求知的热情和精神你是不是常常见到把闹钟拆了又装的孩子,在泥巴堆里全神贯注的孩子,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孩子遇到这种情况,你怎么做?其实孩子生来就有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他的好奇心驱使他一次次地尝试每一件事直到掌握为止。在某种意义上,孩子是天生的科学家。现实生活中,父母总有很多理由来打击孩子的求知欲,忙啦,没法解释啦有些父母会说有了孩子之后,才发现自己的知识贫乏,但是要工作,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学习,似乎对孩子的科学学习无能为力。实际上,孩子的科学学习最重要的不是从父母那里得到多少知识,而是父母培养孩子求真求知的热情和精神。不少父母为孩子过分好奇而带来的不良行为而感到苦恼,其

9、实孩子的不良行为,往往是因为他的精力不知道该往哪里使用而造成的。一旦父母为孩子打开那扇通往真理和科学的大门,孩子在广阔的自然、饶有趣味的实验以及探索中,会安静专注。有位科学家回忆童年对他影响最大的事情,是发现自己放在小瓶子里的蚕竟然结了茧,后来变成了飞蛾。这件事使他终生对自然充满浓厚的兴趣。在幼儿阶段,孩子的主要活动是探索周围的世界,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帮助孩子发展对科学的兴趣。爱因斯坦有爸爸给他的罗盘,爱迪生有妈妈给他的自然读本和实验室,现在的父母可以给孩子的就更多了。父母在面对问题时,往往迫不及待地告诉孩子答案,而不是引导孩子自己去发现。扼杀一个幼年科学家最好的方式是让他过早就得到

10、既定的答案,而不是开放他的感官,让他自己去观察、求证。父母面对孩子的问题时,一定不要一味地给予“是”或“否”的答案,而要采取开放式、发散性的提问,让孩子自己去找寻答案,因为开放式的问题有助于孩子产生多种正确答案;而发散性的问题能够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比如,不要去问孩子,1加1等于多少呢?而是要问:2是怎么来的呢?有哪些可能?B 科学启蒙的原则a.感受、观察和实验b.允许“失败”美国物理学家费曼的父亲是这样给他做科学启蒙的:他父亲经常带他在树林里散步,在别的孩子的父亲忙着告诉孩子这是一只什么鸟,那是一只什么鸟的时候,他的父亲鼓励他去观察小鸟为什么有某种举动,然后提出假设,再去验证。这是费曼在科学研

11、究中终生使用的方法。孩子的探索过程总是从他们自己的感官感受和观察开始的。他们运用各种感官仔细感受、观察动植物、各种自然现象,接触不同材质,对重量、形状等有了真实的感觉,父母还可以用简单的工具比如放大镜、测量工具等帮助孩子动手操作,然后让孩子自己总结,自己对结果比较分组,一些有趣的科学结论就这样被孩子发现了。比如用几个空瓶子,种上蒜头、黄豆、葱等,让孩子观察这些种子什么时候发芽、长出叶子,放在哪里长得好,孩子可以自己画下来或者记录下来。蒙特梭利家庭教育使用方案、让孩子着迷的772个经典科学游戏、小小牛顿幼儿馆这些书可以成为亲子科学启蒙的助手。不过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

12、,孩子得到了第一手关于世界的体验,并且通过自己的操作,思考这个事情和那个事情的联系。当孩子做实验的时候,父母往往把注意力放在了孩子是否正确操作之上,并不断予以纠正,比如组装火箭模具的时候,父母习惯纠正孩子不正确的插法或者拼装的方向,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成功地组装好火箭并飞向天空。而事实上,飞不起来的火箭并不是失败,因为孩子会找出火箭飞不起来的原因,并加以改进。在美国,评价孩子的错误,老师给的是一句“a good try(一次好的尝试)”,而我们却习惯对孩子说:这样不对,这样不行。真正的失败,是孩子停止解决问题的尝试而去依赖标准答案。C 让探索本身满足孩子我们生活在一个崇尚知识又肤浅无比的时代,孩子

13、很容易得到各种称赞,也很容易遇到各种批评。如果父母满足于这样的称赞并让孩子常常听到这样的称赞,那么孩子对科学的探索一定会受到打扰。伤仲永的教训是,世人的称赞让一个神童沦为庸人,父母让孩子培养科学兴趣和探究能力如果只是为了别人的称赞,那真是枉费心机。宇宙浩瀚,广漠无边,越是求真求知,我们就越是明白我们不过是世间沧海一粟,如果孩子有了一点点知识和成果就成为骄傲自满的人,那他的结果可想而知。还有些父母,常常以一些条件来“贿赂”孩子,钢琴到某级就去迪斯尼,英语学到某程度就送芭比,数学完成某习题就吃大餐父母要保护孩子对科学有持续的好奇心和探究能力,最好的方法是让孩子自己去领略探索科学本身的乐趣,所谓“三

14、月不知肉味”,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得到乐趣,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奖赏。这样,无论世界对孩子是称赞还是批评,都伤害不了他们求真的心灵。广州天河区华成小学四年级学生马昊,从今年10月开始,每天都从冰箱里拿出三碗米饭,对第一碗说赞美的话,对第二碗则用力责骂,对第三碗不理不睬。一个月之后,“奇迹”发生了:一直被赞美的米饭只有一点黄;被用力骂的米饭,变得又黑又臭;而不理不睬的米饭,只是变黄了。然而,从舆论反应来看,多数人对这个实验都持怀疑态度。不少网友都认为,马昊小朋友的“米饭实验”结果纯属偶然。从这事引发的争议来看,小朋友勇于探索求证当然是好的,不过父母显然可以做得更多。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如何进行科学启蒙,

15、帮助孩子在探究路上走得更远呢?文/崔小泠图/GettuimagesA 培养孩子求真求知的热情和精神你是不是常常见到把闹钟拆了又装的孩子,在泥巴堆里全神贯注的孩子,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孩子遇到这种情况,你怎么做?其实孩子生来就有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他的好奇心驱使他一次次地尝试每一件事直到掌握为止。在某种意义上,孩子是天生的科学家。现实生活中,父母总有很多理由来打击孩子的求知欲,忙啦,没法解释啦有些父母会说有了孩子之后,才发现自己的知识贫乏,但是要工作,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学习,似乎对孩子的科学学习无能为力。实际上,孩子的科学学习最重要的不是从父母那里得到多少知识,而是父母培养孩子求真求知的热情和精神。不

16、少父母为孩子过分好奇而带来的不良行为而感到苦恼,其实孩子的不良行为,往往是因为他的精力不知道该往哪里使用而造成的。一旦父母为孩子打开那扇通往真理和科学的大门,孩子在广阔的自然、饶有趣味的实验以及探索中,会安静专注。有位科学家回忆童年对他影响最大的事情,是发现自己放在小瓶子里的蚕竟然结了茧,后来变成了飞蛾。这件事使他终生对自然充满浓厚的兴趣。在幼儿阶段,孩子的主要活动是探索周围的世界,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帮助孩子发展对科学的兴趣。爱因斯坦有爸爸给他的罗盘,爱迪生有妈妈给他的自然读本和实验室,现在的父母可以给孩子的就更多了。父母在面对问题时,往往迫不及待地告诉孩子答案,而不是引导孩子自己去

17、发现。扼杀一个幼年科学家最好的方式是让他过早就得到既定的答案,而不是开放他的感官,让他自己去观察、求证。父母面对孩子的问题时,一定不要一味地给予“是”或“否”的答案,而要采取开放式、发散性的提问,让孩子自己去找寻答案,因为开放式的问题有助于孩子产生多种正确答案;而发散性的问题能够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比如,不要去问孩子,1加1等于多少呢?而是要问:2是怎么来的呢?有哪些可能?B 科学启蒙的原则a.感受、观察和实验b.允许“失败”美国物理学家费曼的父亲是这样给他做科学启蒙的:他父亲经常带他在树林里散步,在别的孩子的父亲忙着告诉孩子这是一只什么鸟,那是一只什么鸟的时候,他的父亲鼓励他去观察小鸟为什么有

18、某种举动,然后提出假设,再去验证。这是费曼在科学研究中终生使用的方法。孩子的探索过程总是从他们自己的感官感受和观察开始的。他们运用各种感官仔细感受、观察动植物、各种自然现象,接触不同材质,对重量、形状等有了真实的感觉,父母还可以用简单的工具比如放大镜、测量工具等帮助孩子动手操作,然后让孩子自己总结,自己对结果比较分组,一些有趣的科学结论就这样被孩子发现了。比如用几个空瓶子,种上蒜头、黄豆、葱等,让孩子观察这些种子什么时候发芽、长出叶子,放在哪里长得好,孩子可以自己画下来或者记录下来。蒙特梭利家庭教育使用方案、让孩子着迷的772个经典科学游戏、小小牛顿幼儿馆这些书可以成为亲子科学启蒙的助手。不过

19、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得到了第一手关于世界的体验,并且通过自己的操作,思考这个事情和那个事情的联系。当孩子做实验的时候,父母往往把注意力放在了孩子是否正确操作之上,并不断予以纠正,比如组装火箭模具的时候,父母习惯纠正孩子不正确的插法或者拼装的方向,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成功地组装好火箭并飞向天空。而事实上,飞不起来的火箭并不是失败,因为孩子会找出火箭飞不起来的原因,并加以改进。在美国,评价孩子的错误,老师给的是一句“a good try(一次好的尝试)”,而我们却习惯对孩子说:这样不对,这样不行。真正的失败,是孩子停止解决问题的尝试而去依赖标准答案。C 让探索本身满

20、足孩子我们生活在一个崇尚知识又肤浅无比的时代,孩子很容易得到各种称赞,也很容易遇到各种批评。如果父母满足于这样的称赞并让孩子常常听到这样的称赞,那么孩子对科学的探索一定会受到打扰。伤仲永的教训是,世人的称赞让一个神童沦为庸人,父母让孩子培养科学兴趣和探究能力如果只是为了别人的称赞,那真是枉费心机。宇宙浩瀚,广漠无边,越是求真求知,我们就越是明白我们不过是世间沧海一粟,如果孩子有了一点点知识和成果就成为骄傲自满的人,那他的结果可想而知。还有些父母,常常以一些条件来“贿赂”孩子,钢琴到某级就去迪斯尼,英语学到某程度就送芭比,数学完成某习题就吃大餐父母要保护孩子对科学有持续的好奇心和探究能力,最好的方法是让孩子自己去领略探索科学本身的乐趣,所谓“三月不知肉味”,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得到乐趣,就是对孩子最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