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7《课内文言文阅读》_第1页
2021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7《课内文言文阅读》_第2页
2021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7《课内文言文阅读》_第3页
2021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7《课内文言文阅读》_第4页
2021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7《课内文言文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021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7课内文言文阅读2016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7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二、(15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节选)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

2、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豁然开朗豁然:阡陌交通交通:悉如外人悉:泉香而酒洌洌:杂然而前陈陈:15翻译下列句子。(4分)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16桃花源记选段已用“/”分为两个层次,请分别概括其内容。(2分)17两段选文分别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请简要概括。(4分)桃花源记:醉翁亭记:三(15分)14(5分)开阔敞亮的样子交错相通完全,都清澈摆开,撰放,陈列(共5分。每小题1分)15(4分)土地平坦空阔,房屋整整齐齐。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共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

3、即可)16(2分)渔人发现并进入桃花源。桃花源中的景象。(共2分。每点1分)17(4分)桃花源记:生活和平安宁,百姓怡然自乐。醉翁亭记:太平祥和,与民同乐。(共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阅读三峡,完成710题。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沿溯阻绝溯:属引凄异属: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9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在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一幅画面。(分)10请你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分)上文描绘了三峡的景色。说到三峡,你会想到的古诗句是,。当你眼前呈现出长江宽阔的江面上帆船航行的景象时,想到的古诗句是,。7沿溯阻绝:逆流而上属引凄异:连续不断8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即使乘着快马驾着轻风,也不如船行的快。9每当春冬之际,三峡的景象格外美丽,江水清清鱼儿在其中欢唱,树木茂盛不

5、受拘束任意生长,山势高耸青草茂盛,色彩鲜艳生机勃勃。意境明快,让人感到心情愉悦。10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10本题考查课内文言文三峡中的景色描写与课内古诗的知识点迁移能力。首先分析出三峡句子中的景物特点并与诗句中的意象意境相匹配。二、(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9解释

6、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答谢中书书()晓雾将歇()实是欲界之仙都()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两岸石壁,五色交辉。夕日欲颓,沉鳞竞跃。11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12这篇短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9(4分)书信消散指人间参与,这里指欣赏。10(4分)两岸的石璧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7、。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11(3分)C(“乱”在文中应该是“此起彼伏”,不是“繁多杂乱”)12(4分)表达了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以上两点各2分,意合即可)二、(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9-12题。(15分)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

8、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有删节)1鄂版教材为句号。23鄂版教材为逗号。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卷石底以出()佁然不动()其岸势犬牙差互()乃记之而去()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交代了的游踪。B“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只写了鱼儿自由游弋的情态。D第段分

9、别写了发现石潭之乐和观鱼之乐。12第段画线句流露出怎样的心情?并说说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4分)9(4分)弯曲(或翻卷)呆呆的样子像狗的牙齿一样离开10(4分)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或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11(3分)C(此句写出了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情态。)12(4分)流露出孤凄悲凉的心情(2分)。产生此情的原因:一是他被贬谪而内心愤懑,二是小石潭凄清环境的触发(2分)。二、(二)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9-13题。(15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

10、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节选自桃花源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闲,是谓大同。(选自礼记礼运)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屋舍俨然()阡陌交通()不独子其子()货恶其弃于地也()10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予作文以记之B男女衣着,悉如

11、外人事元大小,悉以咨之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D大道之行也长跪而谢之11翻译下面句子。(4分)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选贤与能,讲信修睦。12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桑竹垂余阴,菽稷粮食作物随时艺种植”的诗句,文中描述的田园景象与之类似的句子是:孟子有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文中与之异曲同工的句子是:13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艺术地再现了“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因此二者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请参照示例,从两段选文中再找出一例,说说它们的相似之处。(3分)示例: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可以看出“桃源”中社会环境和平

12、安宁,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的“盗窃乱贼而不作”。9(4分)(每小题1分)整齐的样子交错相通以为子憎恶10(2分)B11(4分)(每小题2分)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12(2分)(毎小题1分)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13(3分)示例:从“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或“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可以看出“桃源”中的男人和女人各司其职,

13、这就是“大同”社会中“男有分,女有归”。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三、(二)阅读两个文段,完成813题。(19分)

1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选自桃花源记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

15、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甫:刚。洵(xn):确实。浣:洗衣。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仿佛若有光()悉如外人()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自恨不如远甚也()9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屋舍俨然见四野禾苗油油然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余顾而慕之C具答之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D不足为外人道也以为此一家之中1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

16、)(2分)其中往来种作其丈夫方担粪灌园11翻译下列句子。(6分)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12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8隐隐约约全正,正在遗憾(评分:每小题1分,共4分。)9A10其中/往来种作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评分:答对得2分。共2分。)11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男女老幼一起在田间耕耘种作。(评分:每小题3分,共6分。翻译正确,语言通顺即可。)12和谐安宁自得其乐(围绕“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民生活富足安定”回答即可。(2分)第二天住在了旦子冈。刚行走了几里地,看见田间禾苗油然茂盛,男女老少在田间耕作。大概是江北的习俗,女人也参加

17、农业生产,比较西北那些不从事农业生产的懒惰男子,江北的习俗的确好得多。偶然间我放弃骑马开始步行,路过一农家,这家男主人给园子浇肥,女子从井里打水洗衣。园中有豆篷瓜架,还有几颗郁郁葱葱的树木,孩子嬉戏欢笑,鸡鸣狗跳。我看着看着越来越羡慕他们,觉得这一家子中,万物都怡然自得,我自恨比他们差得远呢!二、(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3-6题。(17分)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

18、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二章)当今天下之病,臣请譬诸病者: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此二者皆已不及,而病在支体,若得良医,可速愈也。天下之病,势已如是,于可医之时,陛下又选任良医,倘信任不疑,听其施设,非徒愈病,又致民于寿。若于此时,使良医不得尽其术,则天下之病愈深。愿陛下拔贤材,收众策,不惮改作,以成大功,天下幸甚幸甚!(选自蔡襄奏折乞用韩琦、范仲淹,有删改)支:通“肢”。使:假使。惮:怕,畏惧。乞:乞求,请求。韩琦:北宋政治家,名将。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舜发于畎亩之中劳其筋骨征

19、于色发于声而后喻非徒愈病4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分)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3分)5请用选文中的句子填空。(3分)甲文中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有了这样的磨炼,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分)乙文认为“天下之病愈深”的原因使“”。(1分)6甲、乙两文都论述了治理国家的问题,它们的观点分别是什么?在人才的问题上,它们的看法又有何相同之处?(4分)(一)(17分)3(4分,每小题1分)起,被任用使劳累通晓只,仅仅4(6分)(3分)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故”“是”各1分,意思正确,句子通顺1分)(3分)内心忧困

20、,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衡”“作”各1分,意思正确、句子通顺1分)5(3分)(2分)必先苦其心志,劳期筋骨,饿期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答出其中两小句可得1分,两句以上不完整也只得1分)(1分)(使)良医不得尽其术。6(4分)甲文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文观点:选拔贤才,收取众人策略,大胆改革。(或“拔贤材,收众策,不惮改作”)相同之处:都认为人才对国家至关重要,君主要重视人才。(甲、乙观点各1分,相同之处2分,大意对即可)二、(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15分)(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

21、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乙)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丙)柯公焕,字德章,福建晋江人。元贞间为古田尉。时邻寇侵境,或曰:可以去乎?焕曰:寇至则去,国谁与守?遂率其民敌之,力不继而死,其家歼焉。帅府嘉其忠勇,立祠祀之。(泉州府记)5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22、分)A还于旧都?所恶有甚于死者B忠之属也?子之听夫志C元贞间为古田尉?不足为外人道也D帅府嘉其忠勇?稍稍宾客其父6解释加点词。(3分)北定中原_小大之狱_可以去乎_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遂率其民敌之,力不继而死8诸葛亮、曹刿、柯焕三人“忠”的内涵分别是什么?(3分)5(3分)D6(3分)向北案件离开7(6分)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临终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故”“崩”“以大事”各05分)柯焕于是他就率领他的民众抵抗敌人,终因实力不足战死。(补主语,“敌”“力”各05分)8(3分)诸葛亮忠诚蜀汉,报先帝忠陛下;鲁庄公竭尽全力做好君主本分的事;柯

23、焕誓死抗敌,为国为民。柯焕,字德章,福建晋江人。元贞年间担任古田县尉。有一次邻近的敌兵侵扰古田县,有人问:“可以逃跑吗?”。柯焕说:“敌人来了就逃跑,国家谁来防守?”柯焕于是他就率领他的民众抵抗敌人,终因实力不足战死,他的家人都被杀死了。元帅嘉奖他的忠诚与勇敢,建了一个祠堂纪念他。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18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

24、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五柳先生传节选)崔子忠,字青蚓。其先山东平度州人。子忠为诸生,甚贫。为文崛奥,数试而困,慨然弃去。荜门土壁,洒扫洁清;冬一褐,夏一葛,妻疏裳布衣,黾勉操作,三女亦解颂读;虽无终日之计,晏如也。工图绘,为绝技,时经营以寄傲;更善貌人,无不克肖。当时贵人,多愿与之交,皆逃避不顾。不喜饮酒,二三故人以文字过从,谈竟日不能去。士自四方来,慕其人,多谢不见。(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笔记卷周亮工书影)诸生:明清时经省各级考试录取入府、州、县学者,称诸生。黾(mn)勉:勉励;尽力。寄傲:寄托傲世之志。克肖:酷似。9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标一处)(2分)常著文章自娱其

25、先山东平度州人10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造饮辄尽()数试而困()更善貌人()1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因以为号焉为文崛奥B亦不其姓字慕其人C多谢不见长跪而谢之D皆逃避不顾三顾臣于草庐之中1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2分)不喜饮酒,二三故人以文字过从,谈竟日不能去。(3分)13五柳先生与崔子忠家庭状况有何相似之处?面对此种状况,他们都如何面对?这反映他们怎样的生活志趣?(4分)9(2分)常著文章自娱其先山东平度州人(每小题1分)10(4分)地方(处所);就;多次(屡次);描绘(描摹,描画)。(每小题1分)

26、11(3分)B(A:作为,写;B:他的;C:推辞,道歉;D:见,拜访)12(5分)(翻译正确、语句通顺、表达规范即可)(他五柳先生)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2分,每个分句1分)(他崔子忠)不喜欢喝酒,几个老朋友在一起谈文论字(用文字交流用文章和朋友交往),谈上一整天都(也)不肯离开。(3分,每个分句1分)13(4分)五柳先生和崔子忠的家庭状况都很贫困(房屋简陋,缺衣少食);(1分)他们面对贫困都能安然自若,淡然处之(晏如也);(1分)反映了他们积极乐观、安贫乐道的生活志趣。(2分)(意对即可)崔子忠,字青蚓。他的祖先是山东平度州人。崔子忠是诸生,非常贫困。他写文章

27、深奥奇崛,屡次参加考试不中,长叹着放弃了。家里只有简陋的柴门、土筑的墙壁,但勤于洒水拖地,十分清洁;冬天一件褐衣,夏天一件葛衣,妻子也穿着粗糙的廉价衣服,为家里尽力操劳,三个女儿也懂得诵读诗文;即使没有度日的生活来源,也能安然自得。善于画画,这是他超群的技艺,时常用画画来寄托他的傲世之志;更善于描绘人,他所描绘的人物无不惟妙惟肖。当时的达官贵人,大多喜欢与他交往,可是崔子忠都逃避不见。崔子忠不喜欢喝酒,几个老朋友在一起谈文论字,谈上一整天都不离开。读书人从四面八方来拜访他,仰慕他的人品,他大多婉拒不见。四、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8、”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节选自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专诸者,吴堂邑人也。(伍子胥)乃进专诸于公子光。四月丙子,光伏甲士于窟室

29、中,而具酒请王僚。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解释:甲士:身穿铠甲的武士。窟室:地下室。长铍:长矛。详为足疾:假装脚有毛病。详通“佯”,假装。擘:拆,掰开。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4分)秦王怫然怒()仓鹰击于殿上()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酒既酣()7与甲文“以头抢地耳”中的“以”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徒以有先生也?B因以匕首刺王僚C计日

30、以还?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9简答题。(6分)外交辞令往往藏有“潜台词”,委婉含蓄。请说出甲文中“与臣而将四矣”的“潜台词”。(2分)孔子曾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请结合甲乙两文,分别说说唐雎和专诸作为“士”,在“不辱君命”方面的具体表现。(4分)四、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6(4分)要点与评分:解释正确,每个1分。盛怒的样子(非常生气的样子)?通“苍”派,派遣?尽兴地喝酒7(2分)B8(4分)要点与评分:翻译正确,表达通顺,每句2分。天下人(都)穿丧服,

31、今天就是这样。(正确译出“缟素”,得1分;正确译出“是”“也”得1分)公子光在地下室里埋伏了(身穿铠甲的)武士,然后准备酒席,宴请王僚。(前一句要正确译出倒装句得1分。正确译出“而”“具”得1分)9(2分)要点与评分:能答出“效仿”得1分,能答出“刺杀”或“同归于尽”的得1分。我也要效仿这三个人(1分),刺杀你(或“同归于尽”)(1分)。(4分)要点与评分:结合甲文2分,结合乙文2分。甲文中唐雎的“不辱君命”表现在他面对强秦,不卑不亢,不畏强权(1分),用机智的语言面对秦王胁迫,最终赢得了国土的保全(1分),不辱君命;乙文中专诸在王僚排兵布阵的情况下,依然毫不畏惧(1分),将刀藏在鱼腹中,刺死

32、王僚(1分),不辱君命。专诸,是吴国堂邑人。伍子胥于是就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光。这年四月丙子日,公子光在地下室埋伏下身穿铠甲的武士,备办酒席宴请吴王僚。吴王僚派出卫队,从王宫一直排列到公子光的家里,门户、台阶两旁,都是王僚的亲信。夹道站立的侍卫,都举着长矛。喝酒喝到畅快的时候,公子光假装脚有毛病,进入地下室,让专诸把匕首放到烤鱼的肚子里,然后把鱼进献上去。到僚跟前,专诸掰开鱼,趁势用匕首刺杀吴王僚!吴王僚当场毕命。他的侍卫人员也杀死了专诸,吴王僚手下的众人此时混乱不堪。公子光趁机放出埋伏的武士,诛杀吴王僚的部下,将其全部消灭。二、(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5-19题。(15分)十年春,齐师伐我

33、。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

34、望其旗靡,故逐之。”15用“”标出下列语句的朗读节奏。(2分)肉食者谋之弗敢加也1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小惠未徧()小信未孚()公将鼓之()再而衰()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忠之属也,可以一战。18选文详略得当,详写,略写,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2分)19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一处作简要分析。(3分)15肉食者/谋之弗敢/加也16“徧”通“遍”,普及的意思;取得信任;击鼓;第二次。17我看到他们车辙混乱,战旗倒掉,因此去追赶他们。这是尽了忠于职分的事,可以凭借这打一仗。18战前和战

35、后;战争过程。19能听取不同意见;能任用贤能;忠于值守,体贴下属;身先士卒,谦虚好学,不懂就问。例如:衣食所安,弗敢加也,必以分人表明他体贴下属。三、(一)阅读两文,完成17-21题。(15分)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

36、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余作醉翁亭于滁州,太常博士沈遵,好奇之士也,闻而往游焉。

37、爱其山水,归而以琴写之,作醉翁吟三叠。去年秋,余奉使契丹,沈君会余恩冀之间。夜阑酒半,援琴而作之,有其声而无其辞,乃为之辞以赠之。(节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寓:日出而林霏开开:杂然而前陈者陈:余奉使契丹使:18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山之僧智仙也好奇之士也B而不知人之乐闻而往游焉C太守与客来饮于此余作醉翁亭于滁州D醒能述以文者归而以琴写之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有其声而无其辞,乃为之辞以赠之。20关于醉翁亭的建造者,两文各有什么说法?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21酵翁亭记全文贯穿一个

38、“乐”字。因什么而“乐”?请概括作答。(3分)17(4分)寓:寄托开:消散陈:陈列,陈设;摆开使:出使18(2分)B19(4分)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有醉翁吟的曲谱却没有词,我就写了词来赠给他。20(2分)文: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文:余作醉翁亭于滁州。21(3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乐民之乐)。我在滁州修建了醉翁亭,太常博士沈遵,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人,听说了之后就前往游览。喜爱那里的山水,回去以后用琴曲谱写它,写了醉翁吟三首。去年秋天,我奉命出使契丹,沈遵与我在恩冀之间会面。夜深了酒喝了一半,拿起琴来弹,有音乐却没有歌辞,于是写了歌辞赠

39、送给他。二、(一)(10分)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40、,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渔人甚异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欣然规往()7把文字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记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描绘出一幅环境优美、生活安宁的图画。B“咸来问讯”表现出桃花源人对外面的世界很好

41、奇,“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说明他们与外界隔绝的时间很长。C文章写渔人虽“处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暗示了桃花源觅不可得,用“世外桃源”来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D文章语言简洁生动,涉及到的成语有些至今沿用,如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柳暗花明、无人问津。6(3分)异:感到诧异属:类规:计划7(4分)(祖先)率领妻子和儿女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听罢)都感叹了惋惜起来。8(3分)D8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

42、之。(陈涉世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推托类香花爱戴通“避”,躲避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10分)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43、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战国策齐策一)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朝服衣冠,窥镜朝而往,暮而归B客之美我者环而攻之而不胜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及鲁肃过寻阳D群臣进谏,

44、门庭若市愿为市鞍马10把“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虽然邹忌的妻子、小妾、客人都是在夸赞他,但是他们夸赞的原因是不一样的。B邹忌讲究劝说策略,由己及君,设喻说理,巧妙地使齐威王接受了自己的谏言。C齐威王用上、中、下三种不同等级的奖赏来激励大家提意见,取得了很大成效。D齐威王政令刚出,很多人当面谏言,后来则间接提建议,一年后无人再进谏了。9AA项早晨;B项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C项过错/到;D项名词:集市/动词:买。本题考查的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虚词的用法、词类活用等知识点,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要善于积

45、累总结这些特殊词语的解释和用法。10第二天,徐公到(邹忌家)来,(邹忌)仔细观察了一下,认为自己长得不如徐公好看。11D“间”是偶尔的意思,表示偶尔有人进谏,此句理解错误。三、(二)古文阅读(10分)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节选自三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

46、,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与朱元思书)1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沿溯阻绝/猿则百叫无绝B回清倒影/清荣峻茂C负势竞上/横柯上蔽D虽乘奔御风/猛浪若奔12下列对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在写三峡的水时,先写夏季。原因是给江水作注,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最大。B文段写“奇山”,用“负”“竞”“争”等字,将崇山峻岭化动为静,写出山间的勃勃生机。C文第段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写景,抓住了春冬之时三峡水清、树荣、山高

47、、草茂的特点,表现了对三峡幽美景色的赞美之情。D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否定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13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14仔细阅读两文描写水的语句,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水的共同特点。(2分)11D;12B13即使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样快。那些整天忙碌于政事的人,望见这清幽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14甲乙两文都写了水的清、疾、奇的特点。三、(一)文言文阅读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

48、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念无与为乐者(想念,思念)B相与步于中庭(一

49、同,共同)C与余舟一芥(小草)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大酒杯)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或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相与步于中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木兰诗)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D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其门人甚众(劳山道士)12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文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B甲文第二、三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C乙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D甲乙两文都是被贬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乙文写金陵人饮酒的场面,是

50、为了突出雪景的迷人。13把第I卷文言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4古游记大多较简。通常开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中间写景,篇末感怀。甲乙两文也是如此,甲文强调“闲”,乙文着重“痴”,你是如何理解这“闲”与“痴”的?(2分)10A11C12D13庭院地面如积水一般清澈透明,(那)水中藻、荇交织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寒气弥漫,白茫茫一片,只见天和云、和山、和水,上下全是白色。14苏轼的一个“闲”字,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乐观豁达的感情,都包含其中,意味深长;而张岱的“痴”表现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充分彰显了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三、(一)文言

51、文阅读(13分,11-13题,每小题2分,共6分)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

52、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1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邹忌修八尺有余修:长,这里指身高B徐公来,孰视之孰:同“熟”,仔细C宫妇左右莫不私王私:偏爱D闻寡人之耳者闻:听说12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苟全性命于乱世B谓其妻曰专其利三世矣C上书谏寡人者陈胜者,阳城人也D齐国之美丽者也客之美我者

53、13下列对本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朝服衣冠,窥镜”,“服”“窥”这两个细节动作,生动地揭示了邹忌自我欣赏的内心活动。B写齐王,惜墨如金,只一个“善”字,既表达了齐王对邹忌的赞同和纳谏的诚意,又恰如其分地显示了他的矜持和尊贵。C本文叙事简洁、剪裁巧妙,详细描绘了齐王受蒙蔽的情况,邹忌比美进谏、齐王纳谏施政以及纳谏结果等内容则略写。D本文与“三”有关的信息非常丰富:邹忌问的人物有三个,人物答语有三次、心理有三种,齐王受蒙蔽情况有三层,进谏情况有三种,进谏进程有三个,奖赏有三个等级等。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分)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2分)15请举

54、一个我国历史上关于进谏或纳谏的事例,并分享一次你生活中成功劝说的经历。(3分)11D;12A;13C14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一个美?满一生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15魏征多次成功劝谏唐太宗。鲁庄公采纳曹刿意见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比干力谏商纣王失败被剖心而死。(1分)说清成功劝说经历,表达流畅即可。(2分)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其中第1012小题,每题2分,第13小题6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

55、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小石潭记)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

56、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醉翁亭记)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影布石上(发布)B以其境过清(凄清)C往来而不绝者(断绝)D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离开)11下列选项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乃记之而去A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醉翁亭记)B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C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D何陋之有(陋室铭)12下列对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第二段正面写水,侧面写鱼;写的是鱼,见的是水。B文第一段先写滁人之游,再写太守与众的宴酣之乐,最后写太守的醉态。C两文都表达了被贬官后寄情山水

57、的特殊心境。D文以记叙、描写为主,文则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加以议论。13把“文言文阅读”两段选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3分)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3分)10A(布:映照);11C(“之”代词)12A(甲文第二段应为“正面写鱼,侧面写水”);13(鱼儿)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跟游人逗乐。(“往来”“翕忽”“乐”翻译各1分)(山中)野味野菜,各种各样地在前面摆着,这是太守举行宴会。(每个短语翻译个1分)三、文言文阅读(1315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1619小题,共10分,本大题共16分)(一)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58、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

59、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3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朝而往,暮而归?男有分,女有归B颓然乎其间者?夕日欲颓,沉鳞竞跃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过中不至,太丘舍去D醒能述以文者?皆披发文身14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太守与客来饮于此?皆以美于徐公B杂然而前陈者?满坐寂然,

60、无敢哗者C醉能同其乐?其如土石何D射者中,弈者胜?陈胜者,阳城人也15下列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第一段介绍了醉翁亭所在,由面到点,先“环滁”,再“西南”,望“琅琊”,闻“水声”,用听觉置换视觉。一“回”一“转”,方见亭子。B?第三段太守颓然与众宾喧哗相映衬,既照应首段太守“饮少辄醉”,又暗含众人不知太守快乐之意,凸显了被贬滁州后的愁苦和愤懑。C本文语言优美,运用了大量的骈偶句,增添了语言的韵律美;“而”和“也”字的巧妙运用,把整齐的句子断开,让它带上了散文的韵味。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点睛之笔,“醉翁”之“醉”,不仅因太守酒量浅,更有沉醉于山水美、滁人和、吏政清等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