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学语文初等教育学院中文教研室先秦诸子语录 一、先秦诸子与诸子散文 “先秦”指秦始皇焚书之前的一段时间,约当东周 春秋战国之时,我国主要的学术思想如儒、墨、道、法等大家,都起源于这个时期。子,是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 春秋战国之交,由于社会大变革,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 -士。他们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地位低,但有学问有才能,由于士的出身不同,立场不同,因而 政治主张和要求也不同。他们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许多学派。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儒、墨、道、法四家,而论语 孟子荀子 墨子 老子 庄子 韩非子则是这四家的
2、代表著作。 1、儒家: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作品:论语孟子荀子 儒家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是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 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提倡统治者实行“仁政”,在对人性的论述上,他认为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 ”。 荀子提出“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性”和“伪”两部分,性(本性)是恶
3、的动物本能,伪(人为)是善的礼乐教化,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2、道家: 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列子。作品:道德经、庄子、列子 道家又称道德家。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3、墨家: 代表人物:墨子。作品:墨子 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 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
4、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4、法家: 代表人物:韩非、李斯、商鞅。作品:韩非子 法家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 5、名家: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和桓团。作品:公孙龙子 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 6、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 ,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
5、而得名。 7、纵横家:代表人物:苏秦、张仪。创始人:鬼谷子。 纵横家是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 8、杂家:代表人物:吕不韦 杂家是战国末期的综合学派。因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 秦相吕不韦聚集门客编着的吕氏春秋,是一部典型的杂家著作集。 9、农家:因注重农业生产而得名,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孟子记有许行其人,为神农之言,提出贤者应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表现了农家的社会政治理想。 10、小说家:小说家, 采集民间传说议论,借以考察民情风俗。 11、兵家、重点在于指导战争,在不得不运用武力达到目的时,怎么样去使用武力。创始人是孙武
6、 。 12、医家: 代表人物:扁鹊 医家泛指所有从医的人。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 (今山东曲阜)人。 我国古代伟大文学家,思想家,理论政治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被尊为“至圣”。后人把孔子的言行语录记录下来,作成论语。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选择孔子作为汉语教学品牌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标志。 为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理解,为各国汉
7、语学习者提供方便、优良的学习条件,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在 若干国家建设以开展汉语教学为主要活动内容的 “孔子学院”, 孔子学说已走向了五大洲,各国孔子学院的建立,正是孔子“四海之内皆兄弟”“和而不同”以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思想的现实实践。 孔子的思想体系 1、政治思想 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 2、经济思想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
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民众不富足,国君没有富足的。 孔子主张“因民之利而利之”,即对民众有利的事情才去做。另一方面,他又主张赋税要轻一些,徭役的摊派不要耽误农时。 3、教育思想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权利。在教育实践上他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该“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他认为学生应该有好的学习方法如“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学习还要结合思考“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态度要端正。 4、美学思想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诗歌赏析的方法 意境美通过
9、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体会诗歌创造的意境和饱含的情感。 意境美可以概括为八个方面 :“雄奇阔大”; “旷放开朗”; “苍凉悲壮”; “深邃沉郁”。(“阳刚之美”)。 “浓艳瑰丽”; “淡泊静谧”; “清新素雅”; “凄冷寒凉”。(“阴柔之美”)。 语言美通过仔细的品味,体会诗歌凝烁集中而形象的语言。诗歌的语言如同绘画的颜料,这个画面再美,也要靠语言来涂染它。所以诗歌的语言美,可以使作品表现出一种绘画美。古代的诗歌概括力强、体制小,所以要求语言比较准确精练、生动形象。形式美 诗歌在形式上具有一种音乐美和建筑美,诗读起来很好听,抑扬顿挫,通过有感情的诵读,体会诗歌鲜明的节奏和韵律,感受诗歌和谐动听的音
10、调;也有一种建筑美,诗很规整、很整齐。 古典诗词 格律的要求很严格, 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平仄”的要求,“平仄”就是字的声调;第二个就是“押韵”的要求,“押韵”押什么韵;第三个就是“对仗”的要求,“对仗”“对偶”。 诗经1、简要介绍诗经。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春秋时代编成的诗经是我国上古社会五百年漫长历史的真实写照。 诗经按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叫国风,共160篇、十五“国风”,今天所学的君子于役就属于王风中有代表性的一首,以婚姻恋爱为主题的民歌
11、在“国风”中占有较大的数量,大多为民间歌谣,作者大多是民间歌手,但也有个别贵族,“国风”和 屈原的离骚历史上并称“风骚”,“骚”指文人,“文人骚客”。 “雅”包括“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多系西周王室贵族文人的作品内容大都是记述周贵族历史,歌功颂德的; “颂”包括“周颂”31篇,“商颂”5篇,“鲁颂”4篇,共40篇,多为贵族统治者祭祀用的乐歌舞曲。 这些诗篇,就其性质而言,是歌曲的歌词。 诗经在形式上: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压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吟唱的特点 “赋”直陈其事,即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木兰辞“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
12、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硕鼠;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即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关雎,由小鸟依依联想到男欢女爱。往往“兴中有比,比中有兴”,因此有了现今的“比兴”修辞手法。 在历史上“风雅颂赋比兴”合称为“六义”。 氓 氓属于卫风中有代表性的一篇弃妇诗 (思妇、弃妇、怨妇) 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情,议论。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手法, 1 “恋爱” (一二章) 相见定情送别约期 两人性情: 氓:急燥 任性 姑娘:温柔体贴痴情迁就男子 (基调)热情、幸福 2 “婚变” (三四五章) “桑之未落
13、,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比兴) (基调)怨恨、沉痛3 “决绝” (六章)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反映其清醒刚烈的性格特征。 (基调)清醒、刚烈4 概括人物性格特点, 特点:勤劳温柔善良坚强 山鬼关于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20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 作为政治家 ,屈原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提倡“美政”。 但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
14、月怀恨投汨罗江自杀。 作为诗人, 屈原我国已知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 ,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屈原的作品, 主要有九歌11篇,九章9篇,离骚、天问、招魂各一篇。 从内容上看, 屈原的作品大致有三种类型 :1、 离骚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其内容与风格可列为一组,大都是有事可据,有义可陈,重在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愫。 2、天问是屈原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 3、九歌是楚国祀神乐曲,经屈原加工、润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发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 从形式上看,在体制、表现手法、语言形式,都有新特点 1、体制
15、上,屈原以前的诗歌,不管是诗经或南方民歌,大多是短篇,而屈原发展为长篇巨制。离骚一篇就有2400多字。 2、在表现手法上,屈原把赋、比、兴巧妙地糅合成一体,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品德、意识和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3、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 离骚是屈原自叙平生的长篇抒情诗,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诗篇 。全诗共373句,2477个字。诗中尖锐地抨击了昏庸王室的
16、黑暗和腐败 ,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贞,同 时也表现了自己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忧愁苦闷,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 九歌是屈原流放在江南时在楚民间祭歌的基础上 加工整理的一组祭歌。九歌共有11篇诗歌,分别祭 记11种神灵。其中:东皇太一祭祝最尊贵的大神。云中君祭的是云神。湘君、湘夫人祭湘水神。大司命祭祀主宰人类生命的男神。 少司命祭祀主宰幼儿生命的女神。东君祭祀日神。 河伯祭祀黄河之神。山鬼祭的是山中女神。国殇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的将士礼魂是九歌的送神曲,即祭祀完成。 九章是屈原写的一组抒情诗,共9
17、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九章组诗中数哀郢最深刻地表达了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 九章和离骚 是一类型的作品,区别在于离骚是屈原平生综合性的自我叙述,九章则是具体的片断生活的记录和心情的显现。九章是研究屈原生平和思想最有价值的材 料。 天问是我国文学史上罕见的一篇奇文。它以一个 “日”字领起,作者一口气对天、地、神、人等各方面提出了170多个问题,鲜明地表现了作者探索事物根源和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全诗共374句,1553个字,是屈原作品中的第二首长诗。题解:山鬼即一般所说的山神,因为未获天帝正式册封在正神列,故仍称山鬼。本篇是祭祀山鬼的祭歌,叙述的是一位多情的女山鬼,在山中采
18、灵芝及约会她的恋人。郭沫若根据于字古音读巫推断于山即巫山,认为山鬼即巫山神女。巫山是楚国境内的名山,巫山神女是楚民间最喜闻乐道的神话。译文仿佛有人经过深山谷坳,身披薜荔啊腰束女萝。含情流盼啊嫣然一笑,温柔可爱啊形貌娇好。驾着赤豹啊紧跟文狸,辛夷为车啊桂花饰旗。披着石兰啊结着杜衡,折枝鲜花啊聊寄相思。 竹林深处啊暗无天日,道路险峻啊独自来迟。孤身一人啊伫立山巅,云海茫茫啊浮游卷舒。山色幽暗啊白昼如夜,东风狂舞啊神灵降雨。我痴情等你啊忘却归去,红颜凋谢啊怎能永葆花季? 我在山间采撷益寿的灵芝,岩石磊磊啊葛藤四处缠绕。 抱怨公子啊怅然忘却归去,你思念我啊却没空到来。 山中人儿就像杜若般芳洁,口饮石泉
19、啊头顶松柏。(心念公子啊暗自沉吟,)你想我啊是真是假。雷声滚滚啊细雨蒙蒙,猿鸣啾啾啊夜色沉沉。风声飒飒啊落木萧萧,思慕公子啊独自悲伤。 分析1、山鬼赴约:美丽的女神 喜悦的心情 开头用第三人称介绍山鬼姣好的仪容情态及乘车赴约时的一系列举动和情景(装束、坐骑、容颜、动作)2、焦急等待:痴情的少女 无奈的等待 中间主体部分,山鬼自述到达目的地不见情人后的种种复杂心情,先是责怪自己迟到,后来埋怨对方失信,但又马上替对方辩解,写得缠绵悱恻,一波三折。3、希望落空:恶劣的环境 忧伤的心情 最后恢复第三人称写法,写出山鬼相思的愁绪后戛然而止,余味悠长,用背景的凄厉渲染山鬼内心的痛苦,十分传神。 山鬼隐含着
20、诗人对楚王和逆臣的怨恨与鞭挞。山鬼的形象山鬼采用山鬼内心独白的方式,塑造了一位美丽、率真、痴情的少女形象。全诗有着简单的情节:女主人公跟她的情人约定某天在一个地方相会,尽管道路艰难,她还是满怀喜悦地赶到了,可是她的情人却没有如约前来;风雨来了,她痴心地等待着情人,忘记了回家,但情人终于没有来;天色晚了,她回到住所,在风雨交加、猿狖齐鸣中,倍感伤心、哀怨。 全诗将幻想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作者以人神结合的方法塑造了美丽的山鬼形象: 她披戴着薜荔、女萝、石兰和 杜蘅,乘着赤豹拉的辛夷车 车上插着桂枝编织的旗,身边跟着长有花纹的花猫 其衣食住行无不带有强烈的神性和野性色彩,又与
21、山鬼的身份地位相适应 然而山鬼的容貌体态和情感变化又都是正常人的表现 她感叹青春不能永驻,期盼爱人早些到来,不来则忧伤孤独 这种人神合一的形象创造,正是屈原诗歌中的一贯方法 名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离骚)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离骚)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离骚)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离骚)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九歌)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九歌)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九歌)
22、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 (九章抽思) 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九章怀沙)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九章涉江)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九章涉江)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九章涉江)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九章涉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渔父) 报任安书教学目的: 1理解本文写作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 2掌握更多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 筛选信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教学安排:四课时 教学过程: 二
23、、教学过程: 1、作者简介 司马迁(前145-?),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汉武帝即位后,父谈任汉武帝太史令。 司马谈 生命危在旦夕之时, 他就把自己著述历史的理想和愿望遗留给司马迁,“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也!”司马迁继任为太史令,实践他父亲论载天下之文的遗志。他博览汉室藏书,参以游历见闻,在其父累积编次的大量史料基础上,于太初元年(前104),开始从事史记的编写。天汉二年(前99),因替孤军奋战、不得已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处腐刑。在狱中,他仍写作不辍,出狱后,授大多由宦官充任的中书令。使他更发愤著述,终于在征和初年(前92)左右,完成了史记这部巨著。 史记是我国第
24、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自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时三千多年历史,凡五十二万余言,一百三十篇,分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第一次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反映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间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既开创了中国纪传体史学,又开创了中国传记文学。各体有机配合,构成了这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的历史巨著。 2 、写作背景:报任安书是司马迁任中书令时写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信。任安,字少卿,西汉荥阳人。年轻时比较贫困,后来做了大将军卫青的舍人,由于卫青的荐举,当了郎中,后迁为益州刺史。征和二年(前91)朝中发生巫蛊案,
25、汉武帝认为任安“坐观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论罪腰斩。任安生前曾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尽推贤进士之义”。隔了很长时间,司马迁写了这封信答复他,而这时任安已经因事下狱。信中,司马迁历叙身世遭遇,抒发了自己内心极大的悲愤和痛苦,对汉武帝的刚愎自用不无微词。信中还表现了司马迁积极的处世态度,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人生观,明确地表示:只要能够完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虽万死而不辞。全文感情真挚强烈,夹叙夹议,回环反复,把作者的心曲表现得淋漓尽致。三、播放有关视频 并朗读课文四、课文分析 全文可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诉说自己困厄受辱的处境,陈
26、说无力“推贤进士”的苦衷,倾吐了愤懑的心情,并表达了对即将离世的朋友的怜念。 首先说明自己一直没有回信的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身残处秽”,受尽屈辱;二是因为琐事缠身,没有时间。现在来回信,主要是预感到任安获罪有可能被杀,不想让其抱憾而终。若不回信,恐怕从此就没有机会向朋友“抒愤懑”了。 接着从两个方面申说自己不能“推贤进士”的原因:一是极言宦者历来都是受歧视、为人所不齿的,说明即使朝廷乏人,自己的身份也已决定不可能充当举荐贤士的人了。二是先说自己没有才能,然后说当年作为朝廷官员,议政时也没有做出多少贡献。最后归结到自己“已亏形”,怎么还配“论列是非”。 第二部分:回忆事情的经过,向任安说明真相。
27、先写自己一生不得志,本来主观已经很努力了,只想尽忠职守,希望赢得汉武帝的赏识,然而不可预知的现实给了他沉重的打击。自己与李陵并非旧好,但李陵的为人和素养都值得称赞,且作战勇敢,深入虎穴,始战获胜,卒因救兵不至,寡不敌众,败降匈奴。这是李陵的一时之过,败降也是权宜之计,因而为之向皇上直言陈情,结果“明主不深晓”,以为“为李陵游说”,定为“诬上”之罪,加上四方无援,被处以宫刑。李陵既已生降匈奴,败坏了他家族的声誉,自己也跟着受刑,更被天下人耻笑。事情不容易一一跟俗人说清楚,可悲啊!曲抒冤屈之情,令人怜恻。 第三部分:对自己为何不索性一死以求解脱做出解释。第一层先说太史令这一职业的卑贱,并提出“人固
28、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进步生死观,以结上生下。下面将生者辱与不辱的情况分为十种,最上等的是不污辱祖先,污辱到极点的是腐刑。接着又以猛虎关进笼子里受束作喻,触及自己的困境,并列举了西伯、李斯等九个王侯将相都曾关入监牢,来说明受辱不足为怪,说明勇与怯、强与弱都是形势造成的。 第二层从人之常情说到自己的孤伶、苟活,是因为自己的志愿还没有实现,如果随便死去,那倾注了自己毕生心血的著述就不能留传给后世了。 第四部分:对自己写作史记的思想动力,对史记的构成作了介绍。第一层列举了文王、孔子、屈原等名人在厄境中著书立说,被后世传颂。这些事例,用孟子的话说是“殷忧启圣”,用现代的话说是“逆境成才
29、”,是符合坏事可以变成好事的辩证观点的。这八个排比句从此成为激人奋发的名句。文中所叙述的八件事,虽不能说都是“圣贤发愤”之作,但作者不过旨在说明“发愤著书”是普遍现象。第二层紧承第一层,说明自己在效法圣贤,发愤著书,并介绍了有关情况:方法、篇数、篇目、特点等,更主要的是说明自己著书的原委和宗旨,以及忍辱成就此书后的最大意愿,而这些又都“难为俗人言也”。 第五部分:司马迁再次倾诉自己遭受酷刑后产生的深不可灭的耻辱感,答复任安的问题。具体写了痛苦的原因、表现,说自己已形同宦竖,又不能引退隐居,只能在世上隐忍苟活,实在无法推贤进士,也不想用言辞自饰,是非功过,只有死后乃定,又一次陈述其苦衷。报任安书
30、见识深远,辞气沉雄,情怀慷慨, 是激切感人的至情之作。其中叙事、议论、抒情,志气盘桓,交融一体。 (1)“理至”:叙事议论条理清楚,环环紧 扣,层层深入。 (2)“情切”: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被贬永州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情怀。 2理解课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重点难点 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一、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世称“柳河东”。永贞元年,柳宗元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活动,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长达10年,后虽奉召回京,旋即又被贬为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柳宗元在
31、政治思想上受儒家民本思想影响,曾提出“官为民役”的观点。文学创作上支持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其创作成就主要表现在寓言、传说、山水游记等散文方面,永州八记是山水游记的代表作。他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有河东先生集(刘禹锡编)、柳河东集(明人辑注)传世。 二解题。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到处搜奇觅胜,写出一系列刻划入微又托意深远的山水游记。其中最著名的是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起着开宗明义、领带各篇的作用。“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三、课文朗读四、翻译课文、思考问题: 1、如何理
32、解文题中的“始得”二字? 2、文章中心内容是记叙西山之游,作者 为什么开篇从他处作笔? 3、文中两次写满酌而归,有何作用? 4、作者想通过全文表达怎样的思想感 情? 译文: 自从我成为被贬受辱的人,就居住在永州,常常忧惧不安。公务之余,就缓步行走,没有目的地出游,每天和自己的随从爬高山、钻深林,走到迂回曲折的山间小溪,只要有清幽的泉水,奇形怪状的石头,没有(因为)远而不到的。到了就拨开杂草坐下,倾尽壶中的酒。喝的大醉。喝醉后便进一步相互枕靠着睡在地上,躺下就做梦。心中想到了哪里,梦也就做到那里。醒来之后就回家。我原以为永州山水中稍有特异地方,都已被我游览了,而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和奇特。 今年九
33、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西亭,遥望西山,才指点西山并感到它的奇特。我于是命令仆人越过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杂乱丛生的草木,烧掉茂盛的茅草,不达到西山之巅决不罢休。攀援着爬上山顶,像簸箕一样坐着,观赏风景,周围几个州的土地都聚集在我的衽席下。它高处之下的地势,(高的地方)像深山一样深邃,(低的地方)像深池一样低陷,有的像是蚁穴外隆起的小土堆,有的像是蚂蚁洞,千里之遥如在尺寸之间,聚集收拢,层层堆叠,没有一个景象能逃脱(我的眼光)而隐藏起来的。青山白水相互萦绕,远处与天边交会,从四面望去,浑然一体。这样以后才知道这座山确实特立不群,与一般的小土丘大不一样。(西山的)高大渺远与天地间的浩瀚大气一样
34、,永无边际;(西山的)广阔无边可与天地自然结友交游,永无尽期.我于是拿起酒壶,斟满酒杯,畅怀痛饮,醉倒在地,不觉间日薄西山。苍茫暮色,自远而近,慢慢地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了,而我却了无归意。精神凝聚安定,形体得到解脱,和万物的变化暗暗相合,我这才认识到过去等于没有游览,真正的游览从此(时)开始。所以我特意把这件事记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809年)。五、探讨问题: 1作者为什么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作者游奇山异水是想聊以忘忧,文章开头即写明自己不幸的遭遇和贬谪南荒后“恒惴栗”郁闷痛苦不堪的心情,因此“幽泉怪石,无远不到”,以至“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虽然他几乎走遍了永
35、州的奇山异水,但却没有给他带来特殊的感觉,没有感到此山此水有何“怪特”之处。然而当作者“坐法华西亭,望西山”时,“数州之土壤”尽收眼底,方觉西山是任何地方都无法相比的,渐渐地作者不知不觉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深切体会到天人合一的至理。因此作者认为西山之游才是真正游览山、水的开始,以往的游览算不上真正的游览。文题“始得”恰好点明此游之意义,并以“始”与“未始”结构全文。 2作者怎样叙西山之游? 本文中心内容是记叙西山之游,但作者开篇却从他处着墨,先写以前永州异山秀水的游览,以此作为铺垫,来比照映衬西山之游不同于以往。 作者首先是被那登高所见的博大景观而震惊,千里之间的高山深谷如土堆、洞穴,尽收眼底
36、,浮云萦绕群山,与天空连成一体,此时作者才真正感受到与自然同呼吸,与天地同游的快慰。从高峻的西山中作者感受到卓尔不群的人格之美,“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作者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知音,他仿佛与西山心心相印,自己志高品峻的情操恰恰在西山那高峻峭拔之貌中得以体现。作者在这物我交融之中得到了解脱与审美享受,以至醉不思归。 3文中两次写满酌而醉,作用有何不同? 第一次出现是往日游览时,作者都会“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这短促紧凑的语句反映了作者单调乏味的生活及苦闷抑郁的内心感受。虽然他想在游览山水中得以解脱,但酒醉之后依然如故。 而西山之游却使作者
37、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不只是美酒醉人,更是这高峻峭拔的西山使其感受到物我相融醉而忘归,心中的欢喜怡悦不言而喻。前后对比更突出西山之游给作者带来的独特感受。 4作者怎样用比照映衬来写西山之景的?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刻画细致,寄托深远,情景交融,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作者在本文没有直接写眼中西山,而从多角度写登西山所见所感,采用比照映衬手法突出其高峻峭拔之貌。如先写“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再写登上西山始感高险难测,云天相连。由极目远眺,“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衬其高。所见之深山低谷,好像土堆洞口,千里之外的景物尤如近在咫尺亦衬其高。青云萦绕,云天相连浑然二体更衬其高。由此写出“然后知是
38、山之特立,不与培蝼为类”的感受。在比照映衬之下,西山之景更显其美,西山之游更觉其异。 5作者怎样借景抒情? 文章开始写以往游览“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觉而起,起而归”,记叙之中流露出被贬失意抑郁不平的心态。而后文写游西山则表现出偶识西山之喜,沉醉之乐,借西山的高峻气势,表现自己高洁的人格,所记山水景物无不融入自己的感情,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怀【回顾小结】读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很容易陶醉于作者所描绘的奇山秀美的山水风光之中,今天我们仿佛也和作者一起消融在万物之中,领会到作者借西山之景表达的自己的人格与情操。作者在游览之中得到了解脱以至醉而忘归。我们不仅要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也要学习本文
39、比照映衬写景的特点。曾国藩家书(二则)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勤俭的重要性,养成勤俭的良好习惯。 2.体会本文所讲的学习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自己的学习实践。二、教学过程 1、对曾国藩的生平经历作简要的介绍, 2、让学生观看介绍曾国藩的视频资料,对曾国藩 客观的认识。 3、介绍曾国藩家书(二则)主要内容、学术文化价 值,以及曾国藩在文化史上的地位 一、作者介绍 曾国藩, 湖南湘乡人,生于1811年,卒于1872年。二十八岁中进士。曾国藩在仕途上官运亨通,十年之中连升十级,并在京师赢得了较好的声望。 曾国藩一生经过了中国哀朽的过程,就其本人而言,早年精专学问,学作圣贤,着实取得
40、不少成绩,后从戎理政,也不失终有所成。曾国藩具有高深的学问素养,是一个办事(干出事业)兼传教(留下思想学说)之人(毛泽东)。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他革新桐城派的文学理论,其诗歌散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的文坛,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人物,其生前毁誉参半,既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曾国藩率湘军镇压了太平大国,被清廷称为“同治中兴”第一功臣,清政府称他是“学本有源,器成远大,忠诚体国,节劲凌霜”, ;又于1861年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洋务军工企业安庆
41、内军械所,成为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辛亥革命以后,一些革命党人称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并在“天津教案”中杀人割地,是遗臭万年的汉奸。 所作所为,确是罪名昭著。特别是“天津教案”使曾国藩遭到沉重的精神打击,于18 72年3月12日,死于两江总督任上。 不管人们对他的政治行为作何评说,但几乎没有人对他的为人之道提出过异议。特别是代表他的儒家思想的修行治家学说,堪称近代中国思想界一绝。 最为传奇的恐怕还是,他留下的曾国藩家书。晚年的他,不希望自己的子孙成为纨绔子弟,而细心调教自己的后代。 他的儿孙,至今仍有不少人活跃在各个社会领域,他的家教遗风仍然影响着后人。而他的曾国藩家书,不仅成为家庭教育的圣
42、典,而且也是人们人生修养的必备之书,是中国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营养。 著名革命家章太炎对曾国藩的评价最为客观,称曾国藩“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对他这位赫赫有名的同乡评价甚高,他在1917年致友人的信中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蒋介石更是把曾国藩奉为终生学习的楷模,蒋介石更是把曾国藩奉为终生学习的楷模,在其任黄埔军校校长时,就把曾胡兵书列为必修课目。他还经常向儿子蒋经国讲述他学习曾国藩的心得体会,一再叮嘱蒋经国要终生学习研究曾国藩家书。并亲自从曾国藩家书中摘录出许多语录,然诵参悟。 曾国藩具有很高的学识 ,他一生严于治军、治家、修身、养性,实践了立功、立言、
43、立德的封建士大夫的最高追求。被后世视为道德修养的楷模。后来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的。曾国藩受地主阶级利益的局限,官至一品大员,代表着封建统治势力。但是,作为一个影响深远的人物, 必然有其深刻的自身原因。单就这个意义,研究、了解曾国藩也是非常必要的。 无论曾国藩属何种类型的人,如何评说,历史是公正和客观的。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曾国藩对他们所处的历史时期和后世的中国社会,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他 留下的曾国藩家书 ,在历史上受到世人的重视。 二、曾国藩的视频资料三、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反映了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他治政、治家、治学、
44、治军的主要 思想,是研究曾国藩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材料。大致分为:修身篇、劝学篇、治家篇、理财篇、交友篇、为政篇及用人篇等部分,基本包括了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思想。 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 体现了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使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给儿子纪泽、纪鸿以及诸弟的家书中。他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中,有许多可取之处。诸如在教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作官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持家教子方面,曾国藩主张勤俭持家,
45、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他在家书中写道:“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弟每用一钱,均须三思,诸弟在家,宜教子侄守勤敬。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弟最易流于骄,流于佚,二字皆败家之道也。”他希望后代兢兢业业,努力治学。他常对子女说,只要有学问,就不怕没饭吃。他还说,门第太盛则会出事端,主张不把财产留给子孙,子孙不肖留亦无用,子孙图强,也不愁没饭吃,这就是他所谓的盈虚消长的道理。 治军用人方面,曾国藩更是有其独到之处。对于武器和人的关系,他认为“用兵之道,在人不在器”,“攻杀之要在人而不在兵”。在军队治理上主张以礼治军:“带勇之法,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我辈带兵勇,如父兄带子弟一般
46、,无银钱,无保举,尚是小事,切不可使他扰民而坏品行,因嫖赌洋烟而坏身体,个个学好,人人成材”。为在用人上,讲求“仁孝,血诚”原则,选拔经世致用的人才。选人标准是“崇实黜浮,力杜工巧之风” 整体评价: “曾国藩事功之大,誉称晚清中兴名臣,创办洋务,不愧为洋务派领袖,著作丰富,可当之为学者,研究古文辞,无忝于文人,治军有方,调配得宜,堪与古代兵家相媲美,拥兵而不自重,善权变而又谦退,足见道德修养功夫之深厚;吏治清廉,教养兼施,鞠躬尽瘁,以身作则,不啻为青天,治家有道,关怀子弟,亦为后人楷模”。 曾国藩家书核心内容 以儒立身:以孔孟的忠君思想、仁义思想、孝悌思想、中庸思想等价值观念为纲。 以勤治家:
47、曾国藩说“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能从勤俭耕读上做出好规模,虽一旦罢官,当不失为兴旺景象。” 以恒修学:曾国藩对子女的期望,不是高官厚禄,而是读书明理。他既教子女治学方法,更注重恒心韧劲,“尔欲稍有成就,须从有恒二字下手” 以礼治军:“带勇之法,用恩莫如用仁,用威莫如用礼”。 中国自古就有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说,而具正能够实现者却寥若星辰,曾国藩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功业无人可以效仿,而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样影响深远、泽被后人。 曾国藩家书中通过教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做官等方面,展现了曾国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毕生追求。他的家书句句妙语,讲求人生理
48、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是为人处世的金玉良言,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亲戚朋友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曾国藩对儿子的教育是下了功夫的。曾一再表示“不愿子孙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为了儿子读书明理,他规定儿子每天必须做四件事:看、读、写、作。“看、读”要5页纸以上,“写”要写字100个,“作”要逢三逢八日作一文一诗。尽管父子间经常相隔千里之遥,他总是抓紧一切空隙不厌其详写信回家,细心指点。这种指点,很少摆出老子的资格,而是像朋友那样推心置腹,像老师那样循循善诱。他常用自己的得失启迪儿子,还要求儿子不要光学中国的经、史、子、集,天文算学,还要学外国知识,尽可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49、这也是当时一般守旧昏庸的“封建脑瓜”所难能达到的。 曾纪泽在曾国藩的鼓励和支持下潜心研究西学,对西方的数学、物理、化学及语言文学,产生了强烈兴趣,曾写过几何原本序、文法举隅序、两学述略序等文章,对当时传播西方科学起到一定作用。后来他成为出色的外交家,做过出使英、法、德、俄4国的钦差大臣。1881年2月24日,曾纪泽以外交官的身份代表清政府在彼得堡同沙俄谈判并且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收回了伊犁城。废除了沙俄在新疆一带的许多特权,挽回了部分领土主权。这在日益腐败的清王朝里,是惟一的一次外交胜利。 曾纪鸿则是一位数学人才,他喜爱自然科学,精通天文、地理。最精代数,著有对数详解、圆率考真图解等书,还计算
50、出100位的圆周率。四、课文讲解 字谕纪鸿儿 (一) (译文) 家中到营中来的人,大多数都称赞你举止大方,我对此稍感欣慰。世人多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做大官,我不希望后人做大官,只希望做个知书明理的君子。勤俭自立持家,习劳习苦,既安乐又巨人节俭,这就是君子。我做官已有二十年了,不敢沾染一点儿官场习气,饮食起居,仍然遵守寒素家风,极其俭朴也可以,稍微丰盛点也可以,太丰厚那我就不敢了。 凡是做官的人家,从俭朴到奢侈容易,从奢侈回到俭朴就困难了。你现在年纪还小,千万不要贪图奢华,不能养成懒惰的习惯。无论是大户人家和小户人家,士农工商各种人,只要勤俭节约,农业没有不兴旺的;骄奢怠倦,家业没有不衰败的。你读书
51、写字不可以间断,早晨要早起,不要丢掉自高曾祖父相传下来的家风。我的父亲和叔父,都是黎明就起床,这是你所知道的。 凡是富贵功名,都是命里注定,一半在于人力,一半在于天命。只有学做圣贤,才是全靠自己作主,与天命不相关涉。我有志学做圣贤,可小时候少了居家共恭谨的功夫,所以到如今还免不了时有戏言和戏谑的行为。你应该举止端庄,不随便说话,才是修养道德的基础。(二)、简析 在给纪鸿的信中,曾国藩殷切嘱咐纪鸿修身齐家、读书做人之理,告诫儿子读书是为了 “做明理之君子” ,不为升官发财,“勤苦俭约”是持家之本 , “不可惯习惰情”,“切不可贪爱奢华”,“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叮嘱儿子要“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52、”,注意品行修养。 在给纪泽的信中,曾国藩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指导儿子习文、作诗、写字。他告诉儿子“盖有字句之诗,人籁也;无字句之诗,天籁也。解此者,能使天籁人籁凑泊而成,则于诗之道思过半唉。”他讲述自己生平三耻,目的是希望儿子能洗刷这三耻,弥补自己的缺憾,用这种方法激励儿子奋发上进。 (三)、 问题设计 1.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具有什么样的人格?提示: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 2.作者是怎样教导儿子要勤俭的?提示:“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3.作
53、者认为什么样的诗才是好诗?提示:声调极铿锵,耐人百读不厌。盖有字句之诗,人籁也;无字句之诗,天籁也。 4找出作者教育儿子做事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提示;凡作一事,无论大小难易,皆宜有始有终。(四)写作特点 这两封家书,没有抽象空洞的说教,没有居高临下的严词峻语,语气平实肯切,句句语重心长,读之感人至深,令人回味无穷。探春理家教学目标: 1、熟知课文所涉及到的主要事件和人物 。 2、归纳人物在事件中的不同表现和性格特点 3、了解本情节在表现作品主题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点:对探春理家和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比较 阅读,拓宽对作品内涵的理解。 教学难点:理解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体味探春理家 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54、。 教学过程: 红楼梦人物关系简表一、导入新课: 1.“金陵十二钗正册”贾探春介绍 正册:“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也有四句写云: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啼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探春是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排行为贾府三小姐,诨名“镇山太岁”“玫瑰花”。她志向高远,想有一番作为,但这样一个才貌双全的娇小姐,随着家族的没落,年纪轻轻的就远嫁他乡,路遥山远,断绝了与家人的联系。 2、播放探春理家有关
55、视频 二、文本研讨: (一)、课文情节线索梳理 第一部分:(话说平儿陪着凤姐儿吃了饭 口内说到这里,不免又流下泪来) 写理家的主要内容安排。 第二部分:(李纨等见他说的恳切余者 任凭你们采取了去取利, 年终算帐) 写理家的有关人员安排。 第三部分:(探春笑道我们再要不体上 情,天地也不容了) 写理家的年终利益的分配安排。(二)、探春理家的主要内容概述 探春理家过程中主要做的三件大事并概括其性格特点。 第一是支付赏银,秉公执法。探春生母赵姨娘之弟赵国基死了,探春查明旧帐,秉公执法,为此,她同自己的生母赵姨娘展开了激烈的冲突,她捍卫了执法的公正和权威,也维护了自己的威信和尊严。 第二是缩减费用,节
56、约开支。探春先提出来取消了宝玉、贾环、贾兰三人上学的点心、纸笔月银子,因为该项是以上学为名的开支;其次是把各位姑娘每月脂粉钱二两银子也取消了,此项改革缩减了重复开支,也剥夺了府中买办采办姑娘、丫鬟脂粉的权力。 第三是实行承包,开辟财源。探春觉得家仆中赖大家的花园管理办法很好,就借鉴来管理大观园,将园圃、池塘等委派给园中服役的婆子、媳妇等承包起来,除供给姑娘的头油、脂粉、花瓶、鸟食外,各自享用剩下的赢余。 性格特点: 她有才情,有远见,敢说敢做,具有精明的才干;她机敏灵巧,工于心计;她自尊自强,极力维护自己的不容人侵犯的尊严。但由于“庶出”的身份,囿于世俗的偏见,她内心深处也有着强烈的自卑感。
57、(三)、探春的改革措施是基于什么样的家庭危机 状况而提出来的? 探春理家的背景是:王熙凤生病,贾府无人料理,王夫人只得将家中事托与李纨,无奈李纨尚德不尚才,管不了下人,王夫人便命探春同李纨一起管理,后又让宝钗加入进来,三人共同管理大家庭。 (四)、作者写探春理家的意图是什么? (1)写探春理家,实际上表达了饱经世事沧桑的作者对这个世界的一种态度。 (2)探春兴利除弊给人带来的振奋,就是表达的作者对万马齐喑、江河日下的现实社会的改革期待,探春的失望和失败,就是作者对现实的改革期待落空的无奈。 (3)探春等贾府杰出女性的表现,反映了贾府由于统治人才尤其是男性统治人才的缺失,家族开始走向衰落了。探春
58、等作为女性能人,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只能是暂时的,所以说,探春理家,寄托了作者的希望和失望,寄托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憎恨和无奈。 (五)你认为探春理家有何局限性? 明确:一是理家的权力有限。探春的出身和她的地位的特殊性,决定她尽管“才自精明志自高”,但必然“生于末世运偏消”。随着王熙凤的复出,探春理家时那有限的权力,也就到此结束了。 二是改革的成果有限。探春为兴利除弊可谓是费尽了心思,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被利用来生发银子,还克服了那么多的阻力,一年的收入才四百两银子的进账,这对于一个显赫一时的贵族大家庭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改革成果的限制必然导致改革作用的有限。 三是改革的范围和影响有限。
59、这场改革,局限于大观园的小打小闹,其影响也只限于姑娘、婆子、丫鬟等人,如果这样的改革真正扩大到贾府的全部领域,那时就将无可避免地和更多的贪污、腐朽发生冲突,改革范围的局限决定了其影响必然有限。 四是改革的指导思想有限。探春改革起到的,只是作为一个封建道德、封建礼教、封建秩序和封建制度的自觉维护者的作用,这决定了她的改革是不彻底的,且必然要走向失败的。 三、 试比较探春理家和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异同。 相同点: 一、她们都有敏锐的洞察能力,能够抓住问题的要害; 二、她们都有出色的组织管理才能;三、她们的行事风格相似,亲力亲为,雷厉风行,令行禁止。 不同点: 一、两人做事的目的不同。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60、,目的是一个“欲”字,是为了谋取一己之私利,满足自己权欲的虚荣;探春理家完全是出于对这个家庭的公心,出于一份朴素的情感和责任,她着眼的是家族的未来,家族的发展。 二、两人处理矛盾的态度不同。王熙凤是遇到矛盾绕着走,八面玲珑,权谋一流;探春是遇到矛盾迎着走,正人正己,不避亲疏。 三、两人的管理方式不同。王熙凤是杀伐决断,独断专行。她遇事不喜商量,事无巨细,一人决断,说一不二,威重令行,严刑峻罚,没有通融。探春是精于合作,善于协商,博采众长,深孚众望。 四、两人对利益的考量不同。王熙凤行事,着眼的是自己的利益,权钱交易,假公济私,探春理家,考虑的是大家的利益,开源节流,兴利除弊,凭借的是惠泽家族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钢筋作业人工服务协议2024年
- 办公大厦专业保安与保洁服务协议模板
- 担保条款包含的2024年购销协议范本
- 封山绿化养护服务协议2024专用
- 二手房买卖协议模板20242
- 车位产权A区B栋2024号转让协议
- 2024年企业间融资借款协议模板
- 2024年租车协议违约法律诉状范例
- 2024年全新升级物流服务协议样本
- 2024住房公积金贷款协议样式
- ESG引领下的西部城市再出发-新型城市竞争力策略研究白皮书
- 小学生班干部竞选自我介绍PPT模板公开课一等奖市赛课获奖课件
- 万科物业岗位说明书2
- 音乐教学说课
- 边坡喷锚施工方案全套资料
- 国家安全教育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临沂职业学院
- 2023深圳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解析
- 精神病合并高血压病人护理
- 新东方英语背诵美文30篇
- 自学考试-计算机系统结构(全国)
- 极地特快中英文台词打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