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萃取过程及设备第一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溶剂萃取概述萃取:当含有生化物质的溶液与互不相溶的第二相接触时,生化物质倾向于在两相之间进行分配,当条件选择得恰当时,所需提取的生化物质就会有选择性地发生转移,集中到一相中,而原来溶液中所混有的其它杂质(如中间代谢产物、杂蛋白等)分配在另一相中,这样就能达到某种程度的提纯和浓缩。萃取在化工上是分离液体混合物常用的单元操作,在发酵和其它生物工程生产上的应用也相当广泛,萃取操作不仅可以提取和增浓产物,使产物获得初步的纯化,所以广泛应用在抗生素、有机酸、维生素、激素等发酵产物 的提取上。第二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萃取
2、过程溶剂萃取概述第三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杂质溶质原溶剂萃取剂Light phaseHeavy phase溶剂萃取概述第四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萃取的基本概念萃取 : 溶质从料液转移到萃取剂的过程。 反萃取:溶质从萃取剂转移到反萃剂的过程。在完成萃取操作后,为进一步纯化目标产物或便于下一步分离操作的实施,将目标产物从有机相转入水相的操作就称为反萃取(Back extraction)物理萃取和化学萃取:物理萃取的理论基础是分配定律,而化学萃取服从相律及一般化学反应的平衡定律。溶剂萃取概述第五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萃取法是利用液体混合物各
3、组分在某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料液:在溶剂萃取中,被提取的溶液,溶质:其中欲提取的物质,萃取剂:用以进行萃取的溶剂,萃取液:经接触分离后,大部分溶质转移到萃取剂中,得到的溶液,余液:被萃取出溶质的料液称为。溶剂萃取概述萃取的基本概念第六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实验室液液萃取过程溶剂萃取概述第七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一般工业液液萃取过程第八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 生物萃取与传统萃取相比的特殊性生物工程不同于化工生产,主要表现在生物分离往往需要从浓度很稀的水溶液中除去大部分的水,而且反应液中存在多种副产物和杂质,使生物萃取具
4、有特殊性。 成分复杂 传质速率不同 相分离性能不同 产物的不稳定性第九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 萃取过程有选择性能与其它步聚相配合通过相转移减少产品水解适用于不同规模传质快周期短,便于连续操作毒性与安全环境问题溶剂萃取法的特点第十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18.1 萃取过程的理论基础液液萃取是以分配定律为基础分配定律:一定T、P下,溶质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平衡时,溶质在两相中浓度之比为常数。K-分配系数在常温常压下为常数;应用前提条件(1) 稀溶液(2) 溶质对溶剂互溶没有影响(3) 必须是同一分子类型,不发生缔合或离解第十一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
5、于2022年6月分配定律推导当温度一定时,标准化学位为常数如为稀溶液,用浓度代替活度根据相律(F=C-P+2),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萃取达到平衡时,溶质在两相中的化学位相等:L=H第十二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分离因素()如果原来料液中除溶质A以外,还含有溶质B,则由于A、B的分配系数不同,萃取相中A和B的相对含量就不同于萃余相中A和B的相对含量。如A的分配系数较B大,则萃取相中A的含量(浓度)较B多,这样A和B就得到一定程度的分离。萃取剂对溶质A和B分离能力的大小可用分离因素()来表征。第十三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分离因素表示有效成分A与杂质B的分离程度。
6、 = =1 KA = KB 分离效果不好;1 KA KB 分离效果好;越大,KA 越大于KB,分离效果越好。分离因素()第十四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弱电解质在有机溶剂-水相的分配平衡分配系数中CL和CH 必须是同一种分子类型,即不发生缔合或离解。对于弱电解质,在水中发生解离,则只有两相中的单分子化合物的浓度才符合分配定律。 例如青霉素在水中部分离解成负离子(青COO),而在溶剂相中则仅以游离酸(青COOH)的形式存在,则只有两相中的游离酸分子才符合分配定律。此时,同时存在着两种平衡,一种是青霉素游离酸分子在有机溶剂相和水相间的分配平衡;另一种是青霉素游离酸在水中的电离平衡(
7、图18-2)。前者用分配系数K0来表征,后者用电离常数Kp来表征。对于弱碱性物质也有类似的情况。 第十五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青霉素的分配平衡第十六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弱电解质的分配系数:热力学分配系数K0 :萃取平衡时,单分子化合物溶质在两相中浓度之比。弱酸性电解质K0 AH/AH=弱碱性电解质K0 B/B=Kp=第十七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弱电解质的表观分配系数K:分配达平衡时,溶质在两相的总浓度之比 对于弱酸性电解质对于弱碱性电解质=K0 /(1 10 pH pK )=K0 /(1 10 pK pH )K0只与T、P有关; K
8、与T、P和pH有关K可通过实验求出,而K0不能,可由公式求出。第十八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思考题:将青霉素由水相萃取到丁酯相中,其pK=2.75,萃取条件:pH=2.5,T=10,VFVS = 11,测得萃取前发酵液(水相)效价20000 u/ml,平衡后废液效价645.2 u/ml,求分配系数K和K0弱酸的表观分配系数:K=K0 /(1 10 pH pK )弱酸的表观分配系数: K=K0 /(1 10 pK pH )第十九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二十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二十一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为什么青霉素
9、在酸性(pH2.5)条件下,而红霉素却要在碱性(pH9.8)条件下才能被萃取到丁酯中去呢? 2 不同pH条件影响弱电解质电离,从而影响分子的极性,根据相似相溶原则,在弱极性的丁酯中极性小的分子溶解度比水中大1 根据表观分配系数公式可知,弱酸的表观分配系数:K=K0 /(1 10 pH pK )弱酸的表观分配系数: K=K0 /(1 10 pK pH )对于弱酸:pH pK 时,分配系数大第二十二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为什么青霉素在酸性(pH2.5)条件下,而红霉素却要在碱性(pH9.8)条件下才能被萃取到丁酯中去呢? 青霉素 红霉素酸碱性pHpK弱酸性(2.75) 弱碱性(
10、9.4) 游离分子 “ + ” “ ” 游离分子 根据相似相溶原则,在弱极性的丁酯中游离分子极性小,溶解度比水中大,故从水相转入丁酯相中,而发酵液中存在的其它杂质由于极性情况与抗生素不同,故很少进入丁酯中,这样就达到一定程度的纯化酸性物质:pH pK时, 主要以负离子存在; pH pK时 , 主要以游离分子存在; pH pK时 , 两种形式各占50第二十三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18.2 有机溶剂萃取的影响因素1影响萃取操作的因素:pH、温度、盐析2有机溶剂的选择3带溶剂4乳化与去乳化第二十四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1. pH的影响 pH对表观分配系数的影响
11、(pHK) pH低有利于酸性物质分配在有机相,碱性物质分配在水相。 对弱酸随pHK, 当pH pK时,KK0 例:已知pen pK=2.75 T=10 K0=47 求: pH4.4 pH2.5 pH2.0时的K? pH4.4时: pH2.5时: K=30 pH2.0时: K=39.9 pHK解释原理:pH pen- 易溶于丁酯第二十五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二十六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 控制pH,去除杂质 例: pen 当pHpK时, 萃取丁酯中 (1) 碱性杂质 pKpen pK碱杂 当pH pKpen(2.75) pH pK碱杂 碱性杂质呈正离子状态
12、,易溶于水相中, 自然分离除去 (2) 酸性杂质 pK酸杂 pKpen 例: 青霉烯酸 pK烯 pKpen 例: 苯乙酸 pK乙(4.8) pKpen(2.75) 萃取时无法去除; 反萃时 4.8 pH 2.75第二十七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 与杂质的分离程度归纳生化物质杂 质萃取操作条件的控制酸性 碱性(pK碱杂pK生) 酸性(pK酸杂pK生) 碱性 酸性(pK酸杂pK生) 碱性(pK碱杂pK生) 萃取时 杂质自然除去pK酸杂 pH pH pK生萃取时杂质自然除去pK碱杂 pH pK生萃取时无法去除反萃取pK碱杂 pH 原来的表面活性 不能形成坚固的保护膜。3)乳浊液的破
13、坏措施第三十九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四十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18.4 萃取方式与过程计算 萃取过程:1)混和 2) 分离 3)溶剂回收 操作方式 单级萃取 多级萃取 多级错流 多级逆流 理论收率计算假定:两相中的分配很快达到平衡; 两相完全不互溶,完全分离: 萃取因素: 第四十一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1. 单级萃取单级萃取流程示意图单级萃取:只包括一个混合器和一个分离器第四十二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未被萃取的分率和理论收得率1萃取因素未被萃取的分率理论收率1. 单级萃取18-9第四十三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
14、于2022年6月2)多级错流萃取料液经萃取后,萃余液再与新鲜萃取剂接触,再进行萃取。第一级的萃余液进入第二级作为料液,并加入新鲜萃取剂进行萃取;第二级的萃余液再作为第三级的料液,以此类推。此法特点在于每级中都加溶剂,故溶剂消耗量大,而得到的萃取剂平均浓度较稀,但萃取较完全。第四十四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多级错流萃取示意图料液入口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萃余液出口第四十五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多级错流萃取未被萃取分率和理论收率经一级萃取后,未被萃取的分率1:经二级萃取后,未被萃取的分率2:经n级萃取后,未被萃取的分率:理论收率:第四十六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
15、于2022年6月多级错流萃取未被萃取分率、级数n、萃取因数E之间的关系未被萃取分率级数n第四十七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3)多级逆流萃取在多级逆流萃取中,在第一级中连续加入料液,并逐渐向下一级移动,而在最后一级中连续加入萃取剂,并逐渐向前一级移动。料液移动的方向和萃取剂移动的方向相反,故称为逆流萃取。在逆流萃取中,只在最后一级中加入萃取剂,故和错流萃取相比,萃取剂之消耗量较少,因而萃取液平均浓度较高。 第四十八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多级逆流萃取图第四十九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青霉素的多级逆流萃取青霉素发酵过滤液进入第一级萃取罐,在此与从
16、第二级分离器来的萃取相(含产品青霉素)混合萃取,然后流入第一级分离器分成上下层,上层为萃取相,富含目的产物,送去蒸馏回收溶剂和产物进一步精制;下一层为萃余相,含目的产物浓度比新鲜料液低得多,送第二级萃取;如此经三级萃取后,最后一级的萃余相作为废液排走。第五十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多级逆液萃取计算公式推导12K-1kK+1n-1nLFSR令k代表第k级中溶质总量(萃取相和萃余相),因为是连续操作,则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第k级溶质总量。先求出相邻三级所含溶质总量k-1,Qk 和 Qk+1 之间关系自第(k+1)级进入第k级的溶质的量而自(k-1)级进入第k级的量则第K级的溶剂总量
17、为 第五十一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多级逆液萃取计算公式推导理论收得率:未被萃取的分率:第五十二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 条件:萃取相和萃余相很快达到平衡 两相完全不互溶,完全分离 每级的萃取因素E相同第五十三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例子:不同萃取方式理论收率1 利用乙酸乙酯萃取发酵液中的放线菌素D,pH=3.5时,k=57,料液流速450L/h,萃取剂流量39L/h,计算采用三级错流萃取和三级逆流萃取的萃取因素E和理论收率各为多少? 2 教材84页复习题5第五十四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萃取计算诺模图为了便于计算,选择合
18、理的萃取条件和相应的设备,必须适当地分析主要因素的影响。可利用未被萃取分率,浓缩倍数m,水相pH和使用设备的理论级数n等定量连系的诺模图来完成。 主要是求取在一定温度下分配系数K和溶液pH的关系(m和n可任选),然后通过计算机运算得到诺模图。诺模图:把一个数学方程式的几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画成相应的具有刻度的直线或曲线表示的计算图标第五十五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在00C,pH2.5醋酸丁酯-苄青霉素-水系统第五十六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上面讨论的萃取属于物理萃取,是指用一个有机溶剂择优溶解目标溶质,符合分配定律。在物理萃取的应用中一个主要的限制是需要发
19、现一个在有机相和水相之间对目标溶质分配系数足够高的溶剂除此以外,用有机溶剂萃取弱电解质(有机酸或有机碱)时都要调节溶液的pH使其小于pKa(对有机酸)或大于pKa(对有机碱),这样会影响目标溶质的稳定性,因此启发人们寻找新的萃取体系。18.6 离子对/反应萃取第五十七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离子对/反应萃取就是使目标溶质与溶剂通过络合反应,酸碱反应或离子交换反应生成可溶性的复合络合物,易从水相转移到有机溶剂/萃取系统中。主要有两类萃取剂:1.有机磷类萃取剂2.胺类萃取剂 离子对/反应萃取介绍第五十八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有机磷类萃取剂磷酸三丁酯(TBP)
20、氧化三辛基膦(TOPO) 二2乙基己基磷酸(DEHPA)有机磷类萃取剂与目标溶质发生络合反应,而易于转移到萃取相,在类似的条件下,用有机磷类化合物萃取弱有机酸比醋酸丁酯等碳氧类萃取剂分配比要高很多。 第五十九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胺类萃取剂胺类萃取剂(三辛胺) 可与目标溶质发生反应,用胺类长链脂肪酸从水溶液中萃取带质子的有机化合物是一个可行的过程,并用于从发酵液中大规模回收柠檬酸。第六十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离子对/反应萃取-稀释剂此类萃取剂都要溶解在稀释剂中,稀释剂:溶解萃取剂,改善萃取相的物理性质的有机溶剂,如煤油、己烷、辛烷、苯。稀释剂的选择:分配
21、系数:稀释剂能够影响分配系数,特别是通过萃取剂/溶剂复合物的溶剂化作用。选择性:为萃取尽可能少的杂质,使用非极性稀释剂更好。水溶性:低的水溶性,使溶剂的损失最少。毒性:对食品和药品应低毒或无毒的溶剂,长链烷烃由于它们具有低毒和低水溶性,因此理应优先使用。粘度和密度:低粘度和低密度的稀释剂会使分相更容易。稳定性:烷烃比醇、酯和卤代烃更难降解第三相的形成:第六十一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离子对/反应萃取的应用1.青霉素-TBP(磷酸三丁酯)萃取:体系中存在电离平衡Kp和萃取反应平衡KsHP(W) +nS (0) HPSn (0) 化学萃取表观分配系数: 对比物理分配K:虽然离子对
22、/反应萃取体系对生物产物的萃取具有选择性高、溶剂损耗小、产物稳定等优点,但是由于溶剂的毒性会引起产品残留毒性影响健康,只有那些可用于工业原料的产物,才有使用价值,故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第六十二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思考题:1 理解概念:分配系数,表观分配系数,分离因素,介电常数,HLB 值 ,萃取因素,带溶剂,未被萃取分率,理论收率,离子对/反应萃取,化学萃取2 pH 对弱电解质的萃取效率有何影响?3 发酵液乳化现象产生原因与影响?如何消除乳化现象?4 萃取方式包括哪些,其理论收率如何计算? 第六十三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 第十八章溶剂萃取法 (solv
23、ent extraction)第二讲第六十四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近20年来研究溶剂萃取技术与其他技术相结合从而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分离技术,如:超临界萃取(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逆胶束萃取(Reversed Micelle Extraction)液膜萃取(Liquid Membrane Extraction)微波辅助萃助(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两水相萃取(aqueous two-phase system) 溶剂萃取法新技术第六十五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一 超临界流体萃取概念:利用
24、超临界流体的特殊性质,使其在超临界状态下,与待分离的物料(液体或固体)接触,萃取出目的产物,然后通过降压或升温的方法,使萃取物得到分离。所谓超临界流体(SCF)即处于临界温度、临界压力以上的流体。 在临界温度、压力以上,无论压力多高,流体都不能液化但流体的密度随压力增高而增加。特点:密度接近液体 萃取能力强 粘度接近气体 传质性能好第六十六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超临界流体萃取第六十七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常用萃取剂极性萃取剂:乙醇、甲醇、水(难)非极性萃取剂:二氧化碳(易)超临界二氧化碳临界点:Tc=31.26、Pc=7.2MPa 优点
25、: 缺点:临界条件温和 设备投资大产品分离简单无毒、无害不燃无腐蚀性价格便宜第六十八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超临界流体的应用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 SCF)对脂肪酸、植物碱、醚类、酮类、甘油脂等具有特殊的溶解作用,因此可用于这类物质的萃取分离。咖啡因萃取植物油:胚芽油、玉米油、-亚麻酸天然香料:杏仁油、柠檬油尼古丁第六十九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咖啡因超临界萃取流程第七十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大型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第七十一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反胶束萃取技术(Reversed micell
26、ar extraction)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萃取分离技术,主要适合于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是利用表面活性剂在有机溶剂中自发形成一种纳米级的反胶束相来萃取水溶液中的大分子蛋白质。二.反胶束法料液有机相第七十二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疏静电引力:主要是蛋白质的表面电荷与反胶束内表面电荷(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之间的静电引力作用。 空间位阻作用:增大反胶束极性核的尺寸,以减小大分子蛋白进入胶核的传质阻力。凡是能够引起静电引力,能够促使反胶束尺寸增大的因素均有利于提高分配系数。这些因素主要是pH、离子强度、表面活性剂种类和浓度等,通过因素优化,实现选择性地萃取和反萃取。反胶束萃取
27、的原理:第七十三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在反胶束内部包含了水溶液,蛋白质等生物分子萃取后进入反胶团内部的“水池” 中,避免了与有机溶剂直接接触,反胶束内的微环境与生物膜内相似,故能很好保持其生物活性,解决了蛋白质在有机溶剂中容易变性失活和难溶于有机溶剂的问题,为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成本低,有机溶剂可反复使用;容易放大和实现连续操作 反胶束萃取是一条具有工业发展前景的蛋白质分离技术。 反胶束法的优点第七十四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液膜:通常是由溶剂、表面活性剂和添加剂制成的。溶剂构成膜基体;表面活性剂起乳化作用,可以促进液膜传质速度并提高其选
28、择性;添加剂用于控制膜的稳定性和渗透性。液膜萃取:通常将含有被分离组分的料液作连续相,称为外相;接受被分离组分的流体,称内相;处于两者之间的成膜的流体称为膜相,三者组成液膜分离体系。液膜把两个组成不同而又互溶的内、外相溶液隔开,并通过渗透现象起到分离作用。三 液 膜 萃 取第七十五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液膜的种类液膜根据其结构可分为多种,但具体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主要有三种:乳状液膜支撑液膜流动液膜第七十六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 乳状液膜乳状液膜(emulsion liquid membrance,ELM)是N.N.Li发明专利中使用的液膜。乳状液膜根据成膜
29、流体的不同,分为(W/O)/W和(O/W)/O两种。在生物分离中主要应用(W/O)/W型乳状液膜。(W/O)/W型乳液液膜内水相液膜目标溶质料液第七十七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支撑液膜支撑液膜是将固体膜浸在膜溶剂(如有机溶剂中)使膜溶剂充满膜的孔隙形成液膜。支撑液膜分隔料液相和反萃相,实现渗透溶质的选择性萃取。当液膜为油相时,常用的多孔膜为聚四氟乙烯、聚乙烯和聚丙烯等高疏水性膜。与乳状液膜相比,支撑液膜结构简单,放大容易。第七十八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流动液膜流动液膜也是一种支撑液膜,是为了弥补上述支撑液膜的膜相容易流失的缺点而提出的,液膜相可循环流动,因
30、此在操作过程中即使有所损失也很容易补充,不必停止萃取操作进行液膜再生。第七十九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液膜分离技术的应用液膜分离技术由于其良好的选择性和定向性,分离效率高,而且能达到浓缩、净化和分离的目的,因此,广泛用于化工、食品、制药、环保、湿法冶金、气体分离和生物制品等工业中。近年来液膜分离技术在发酵液产物分离领域中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和开发工作。第八十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液膜分离萃取柠檬酸膜相柠檬酸萃取物内相空气料液废液循环乳液装置242发酵罐混合-分离装置4破乳装置第八十一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四 微波辅助
31、萃取微波和传统的溶剂提取法相结合的一种萃取方法,利用不同结构的化合物吸收微波能力的差异,使得细胞内的某些成分被微波选择性加热,导致细胞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提高有效成分的溶出程度和速度。20世纪70年代,普通家用微波炉首次走进实验室;80年代,首次发表了微波用于植物提取的文献;90年代商业化开始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第八十二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微波萃取机理微波作用包括:一方面微波使细胞内的一些极性分子成为激发态,或者使极性分子变性,细胞结构不再“正常”,或者极性分子释放能量回到基态,所释放的能量传递给其他物质分子,加速其热运动,缩短萃取组分的分子由物料内部扩散到溶剂界面的
32、时间,从而提高萃取速率;另一方面微波不仅加热溶剂,而且提高溶剂的活性,使其更多地溶解有效成分,并高效率传递入溶剂。第八十三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微波提取在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微波对不同的植物细胞或组织有不同的作用,对细胞内产物的释放也有一定的选择性。微波提取仅适用于对热稳定的产物,如生物碱、黄酮、苷类等,而对于热敏感的物质如蛋白质、多肽等,微波加热能导致这些成分的变性、甚至失活。由微波加热原理可知,微波提取要求被处理的物料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否则细胞难以吸收足够的微波能将自身击破,使其内容物难以释放出来。微波萃取技术在中药中的应用,大多在实验室中进行,工业化生产还不太普及,
33、但微波萃取技术的工程放大问题已受到重视,这将推动微波萃取技术在工业化的应用。第八十四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第八十五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课堂讨论题1:螺旋霉素(SPM)为一弱碱性抗生素,分子结构中有两个二甲胺基,pK1=7.1、pK2=8.4,文献报导,螺旋霉素游离碱易溶于氯仿、醇类、酮类、酯类、己烷和苯等。螺旋霉素的盐类极性较大,能溶于水和低级醇。在pH9.5溶液中不稳定,特别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性更差。1. 为什么萃取时适宜的pH=9.0左右 ? 不能过大的理由。2. 萃取时温度为什么应升至35左右?3. 反萃取主要为了除去哪类杂质?4. 适宜的反萃取pH应满足哪些条件?过高或过低有何不利?5. 若萃取液中混有一碱性杂质,极性较弱(pK杂pKSPM),如何除去?第八十六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解答:1. 为什么萃取时适宜的pH=9.0左右 ? 碱性物质:随着pH,K, 应满足pH8.4,SPM 游离分子含量增加在弱极性的有机溶剂中溶解度增大。不能过大的理由? pH超过9.0以后,K增加不明显; SPM 稳定性下降; 极性比SPM更强的杂质(如pK杂 9),容易被萃取到有机 相中,造成纯度降低。第八十七张,PPT共九十七页,创作于2022年6月2. 萃取时温度为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21794-5:2024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Plenoptic image coding system (JPEG Pleno) - Part 5: Holography
- 【正版授权】 ISO 12815:2025 EN Fibre-reinforced plastics - Determination of the plain-pin bearing strength
- 【正版授权】 IEC 62271-100:2001+AMD1:2002+AMD2:2006 CSV EN-D High-voltage switchgear and controlgear - Part 100: High-voltage alternating-current circuit-breakers
- 【正版授权】 IEC 60947-1:1999+AMD1:2000+AMD2:2001 CSV FR-D Low-voltage switchgear and controlgear - Part 1: General rules
- 【正版授权】 IEC 60884-2-2:2025 EXV-RLV EN Plugs and socket-outlets for household and similar purposes - Part 2-2: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socket-outlets for appliances
- 【正版授权】 IEC 60432-1:1999+AMD1:2005 CSV FR-D Incandescent lamps - Safety specifications - Part 1: Tungsten filament lamps for domestic and similar general lighting purposes
- 酱香酒代理知识培训课件
- 癸卯兔年工作总结与新年展望
- 2025年春幼儿园教学工作方案
- 2025年班主任工作方案目标
- 白酒基础知识考试题库300题(含单选、多选、判断)
- The+Little+Woman英文名著《小妇人》整本书阅读指导课件
- 高等学校学生学籍信息更改审批表
- BIM项目管理沙盘
- 慢性胃炎中医症候评分表
- 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表格
-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总体)
- 2023年神东煤炭集团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YY/T 1723-2020高通量基因测序仪
- GB/T 40276-2021柔巾
- GB/T 25052-2010连续热浸镀层钢板和钢带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