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人口的空间变化_第1页
1.2人口的空间变化_第2页
1.2人口的空间变化_第3页
1.2人口的空间变化_第4页
1.2人口的空间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不仅使广东成为外贸大省、经济大省,更成为流动人口省。 外来工为广东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广东也为外来工提供了就业机会。据测算,近十年,在粤打工者8000万,带回家乡的收入达2000多亿元。 zxxk“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 1979年以前,深圳市只是一个拥有2万人口的小镇,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后,全国各地的人口源源不断地迁入,人口迅速增长,现在深圳市总人口700.9万,其中户籍人口124.9万,外来人口577万,占总人口的82.1%请思考:深圳市的人口增长如此 之快的原因是什么?看看2008年的春运春运是中国社会最复杂、意义最丰富的生态现象之一讨论:农民工离开家乡出外打

2、工算不算人口迁移?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一、人口的迁移概念和分类1、概念: 人口迁移: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必须改变居住地 ,我国以户口是否发生变迁为人口迁移的判断标准。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 例如:旅游、探亲不属于人口迁移。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概念中包含三大要素:时间限制、空间位移、居住地变更注意人口流动:人口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后又返回的现象。1.请问下列哪些现象属于人口迁移?A.小王去北京旅游一个月B.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C.三峡地区居民搬入沿海城市安家落户D.游牧民的迁徙E.我国大学生赴美国留学F.迁移人口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BCE2、分类

3、 (1)国际人口迁移: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包括: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1)按地理范围划分(1)国际人口迁移时期 迁移路线 迁出地 迁入地 迁移特点 原因 意义 19世纪以前 二战后 欧洲人到美洲、大洋洲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拉丁美洲人到北美和西欧南亚、南欧和非洲人到西亚、北非打工南欧和非洲人到西欧打工 旧大陆(欧洲、非洲、亚洲) 亚非拉 新大陆(美洲、大洋洲) 西欧、北美、西亚、北非 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 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 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

4、文明;改变了人种空间分布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 2)国内人口迁移: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外一个地区移居的现象。主要目的:城市化和开发国土。城乡间人口迁移是一种重要的迁移形式。其次是开发国土;比如:前苏联由东欧向乌拉尔山以东迁移(开发西伯利亚);日本由中部向南北迁移(加强南北国土的开发)。人口迁移与行政区域的关系 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C1向A2C1向D不属于迁移的:A1向A2,C1向C2A1向B1中国人口迁移(1)历史上:“闯关东”和“走西口”。河北、山东迁往东北;河南、山西迁往新疆、甘肃等地 。(2)新中国成立后: 改革开放前结合国土开发,东部人口迁往西部和边疆地

5、区,主要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农村包围城市”农民工进城形成“民工潮”;“孔雀东南飞”内地省市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工矿区。改革开放后:国内人口迁移小结 影 响 因 素 迁 移 特 点 流向或路线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后成立到20世纪80代中期20世纪80代中期以来迁移的流量增大,自发流动大批迁移有计划、有组织的迁移农业经济的脆弱、战争、自然灾害;垦荒、戍边、避税、经商、流放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发展不平衡计划经济的影响、国家政策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中部向外扩散,主要是由北向南由东部迁往西北和东北由西部迁往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2)按迁移方向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B.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发达国

6、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C.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D.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3.人口迁移的意义:调节人口空间分布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文化交流促进缩小经济发展地区差异活动参与 近年来,我国有一些科技人员、工人、农民迁往东南沿海地区定居。这些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产生的不同影响。?迁出地:加强与外界社会的联系,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但也造成人才和劳动力外流。迁入地:有利于人才和劳动力的流入,有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也造成了人口拥挤、增加环境压力.推力因素拉力因素消极因素,促使移民离开积极因素,吸引移民迁入城市农村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20世纪80年代非洲撒哈拉地区的旱灾造成了大规模的环境难

7、民 19世纪40年代爱尔兰水灾引发饥荒,许多农户迁往美国。自然生态环境因素伯明翰、大庆等矿业城市早期开发而引起人口迁移自然环境因素(矿产资源的开发) 我国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经济因素 中东石油国家的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近年来由于石油经济繁荣,吸引了大量的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移民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最根本原因美国攻打伊拉克期间,有200多万伊拉克难民逃离家园,纷纷涌向临近的伊朗、约旦、土耳其等国。政治因素(战争) 人口迁移 20世纪50年代黑龙江、新疆等地大批解放军就地复员成立建设农垦兵团政治因素(国家政策) 1947年印巴分

8、治,1 500万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因与外国人结婚,迁居到国外。社会文化因素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因素人口迁移(家庭和婚姻)(宗教信仰)人口迁移迁移时间迁移原因迁移特点第一次19世纪中期第二次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第三次20世纪20-60年代第四次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南北战争 大规模西移 工业化和城市化 乡村大量流入城市 农业危机、自然灾害 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 环境恶化,资源开发南部和西部 P10美国国内人口迁移比较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哪些因素促使美国成为一个移民国家?哪些因素导致了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频繁迁移? 使美国成为一个移民的主要因素有:国土辽阔;自然环境与资源环境条

9、件比较优越;人口密度及数量较少,经济发达,个人需求等。 导致美国人中在本土范围内频繁迁移的主要因素有:战争、自然灾害、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新资源地的开发,新工业区的建设,环境质量的改善等。P11活动题1.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据此回答问题人口迁出甲地人口迁入乙地若此图表示现代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表示( ) A 从北美迁往拉美 B 从亚洲迁往拉美 C 从非洲前往西亚 D 从欧洲迁往非洲 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跨省区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 A 从湖南流往广东 B 从河北流往山东 C 从新疆流往内地 D 从湖北流往重庆 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到乙地的主要因素是(

10、) A 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 B 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 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D 甲地优美的环境 AA当堂检测C3.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说法是 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B、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属于人口迁移D、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 离在1000千米以上2.二战后,人口由迁入地区变成迁出地区的是 A、非洲 B、大洋州 C、北美 D、拉丁美洲4.下列省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是人口迁出地的是A、上海 B、四川 C、广东 D、江苏 5.国际人口迁移的标准是指A 迁移人口路途距离要长 B 迁移人口改变住所时间要久 C 迁移人口要超越过界 D 迁移人口超越国界期达一年以上6.分析:下列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大庆、攀枝花吸引大量工人、技术人员和家属迁入80年代以来我国中西部人口大量迁向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