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合集二_第1页
2021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合集二_第2页
2021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合集二_第3页
2021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合集二_第4页
2021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合集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021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合集二2013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49限时训练时间:40分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游京师,献书于平章不忽木,大奇之,辟为礼部令史,乃荐入御史台。一日病,不忽木亲至其家问疾,四顾壁立,叹曰:“此真台掾也。”及为丞相掾,选授堂邑县尹。人言官舍不利,居无免者,竟居之。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

2、,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道经华山,祷雨于岳祠,泣拜不能起,天忽阴翳,一雨二日。及到官,复祷于社坛,大雨如注,水三尺乃止,禾黍自生,秦人大喜。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

3、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每一念至即抚膺痛苦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节选自元史列传六十二?张养浩传)楮(ch)币:元代发行的一种纸币。平章:元代官职,职权类似宰相。淫祠:在正神(谷神、土神等)以外滥设的神祠,如供奉“狐仙”“蛇妖”等的祠堂。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诸:各种B水三尺乃止 乃:才C去官十年

4、,犹为立碑颂德 去:离开D悉以印记其背 悉:全,都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B.人言官舍不利,居无免者 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C.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 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D.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 献书于平章不忽木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张养浩“为官能为民着想”的一组是 (3分)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人言官舍不利,居无免者,竟居之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A B. C. D.4下列对原文

5、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养浩把钱财看得很淡,做御史台时两袖清风;调任陕西时,把家里的所有东西都送给了乡里贫困的人;还常拿自己的钱赈济百姓。B张养浩从小就讲道义,不忽木来看望他,他和家人直直地站立,恭敬地迎接;做县尹时,官舍不好也不计较;对做过盗贼的人和李虎这样的暴戾之人都能用宽容去感化他们。C张养浩往陕西赴任的途中,到华山祷雨,结果“一雨二日”,到官后又求雨,结果大雨如注。这些事虽带有迷信色彩,但可见他心里装着老百姓。D张养浩为官清廉,心系百姓,也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戴,他调离堂邑十年之后,当地群众仍为他竖碑颂德;他去世以后,百姓悲哀得如失去父母。5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

6、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分)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每一念至即抚膺痛苦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3分)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3分)1A2C3B4B5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每一念至,即抚膺痛苦,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6(1)既然已经处罚过了,现在仍旧把他们看成强盗,这是断绝他们悔过自新的道路啊!(2)他(张养浩)听到民间有人为了奉养母亲而杀死自己儿子的事,为此大哭了一场,并拿出自己的钱救济了这户人家。1诸

7、:兼词“之于”2C“之”都是结构助词,“的”。3表现他少年时的高尚品德,表现他对生活条件不计较,表现百姓对他的铭记感恩。4“四顾壁立”是指他家贫如洗,没有多余的财产;对李虎这样的为害百姓的土匪头子依法惩办,并不宽容;文中无“家人恭敬地迎接”意。5此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结合句意进行断句。6(1)“加之以刑”“目”“是”(2)“以”“ 为”“ 济”参考译文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张养浩从小就有德行和节义。有一次他出门,碰到一个人,那人把钞票遗失在路上,当张养浩发现的时候,那个人已经走了,张养浩就追上去把钱还给他。年仅十岁,就一天到晚不停地读书,父母担心他过于用功而制止他读书,他就白天默默地背诵,到

8、了夜晚就关上房门,点上灯,偷偷地读书。山东按察使焦遂听说这个情况,就推荐张养浩做东平县学正。 后来,张养浩游学京师,把自己写的文章献给宰相不忽木,不忽木大为称奇,因此任命他为礼部令史,并推荐他进入御史台。一天张养浩生病了,不忽木亲自到他家里探问,当看到张养浩家里四壁空空,什么也没有时,感慨叹息说:“张养浩这种人才是真正的监察御史的好材料啊!”后来他做了宰相的属官,又被选授为堂邑县尹。人们传说堂邑县县官住的房子不吉利,住进去的人没有一个能免除灾难的,但是张养浩还是住了进去。 张养浩带头捣毁了滥设的神祠三十多所,免除了有强盗前科的人每月初一、十五例行到官府接受审讯检查的规定,张养浩说:“他们都是善

9、良的百姓,因为生活困难,为饥寒所迫,不得已而去做了强盗;既然已经处罚过了,现在仍旧把他们看成强盗,这是断绝他们悔过自新的道路啊!”强盗们感动得流了眼泪,他们相互劝戒说:“不要对不起张公。”有一个叫李虎的人,曾经杀过人,他的同党也都暴虐残忍,为害百姓,百姓不堪忍受,从前的县尹都不敢过问这件事。张养浩到这里以后,将他们全部依法惩处,老百姓非常高兴。张养浩调离堂邑十年,百姓仍然为他立碑,歌颂他的恩德。天历二年,陕西大旱,饥饿的老百姓人吃人,朝廷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张养浩接到任命后,立即把自己家里的财产都分给村里的穷人,自己便登上车子向陕西进发,碰到饥饿的灾民就赈济他们,看到饿死的灾民就埋葬他们

10、。路过华山,就到西岳庙去求雨,哭拜在地上都爬不起来,这时,天空忽然阴云密布,一连下了两天雨。等到张养浩到了官府,又到土地庙里去求雨,结果大雨如注,下了三尺深才停下来,庄稼由此长起来了,陕西的民众十分高兴。当时一斗米值十三贯钱,百姓拿着钞票出去买米,钞票稍有不清或破损就不能用,拿到府库中去调换,那些奸刁之徒营私舞弊,百姓换十贯只给五贯,而且等了好几天还是换不到,老百姓处境非常困难。于是张养浩检查府库中那些没有损毁、图纹可以看得清的钞票,得到一千八百五十多万贯,全部在它的背面盖上印记,又刻十贯和五贯的小额钞票发给穷人,命令米商凭钞票上的印记把米卖给他们,到府库验明数目便可换取银两,于是那些奸商污吏

11、再也不敢营私舞弊。 张养浩又率领富人家出卖粮食,为此又向朝廷上奏章请求实行纳粮补官的法令。张养浩听到民间有人为了奉养母亲而杀死自己儿子的事,为此大哭了一场,并拿出自己的钱救济了这户人家。张养浩到陕西做官四个月,从来没有回到自己家里住过,一直住在官府,晚上便向上天祈祷,白天就出外救济灾民,一天到晚没有丝毫的懈怠。每想到一件牵挂的事,就按着胸,感到痛苦,于是卧病不起,去世的时候才六十岁。陕西的老百姓,悲哀的程度像失去了父母。文言文阅读(20分)蔡廷玉,幽州昌平人。事安禄山,未有闻。与朱泚同里辏?傧噌蚪?宋?闹萁诙仁梗?嗍鹉桓?裼谐谅裕?朴肴私唬?谕獍?健?伓嗨?底桑?仓辆笔鞘保?闹荼?钋浚?菩郏?

12、拷竞罚?账纪滩?恢?猩舷吕穹窦溆锫墼唬骸肮盼从胁怀级?芡聘白铀镎摺?狭?浴海?鞭陕玻?嗟叵眨?环怯腊布疲?蝗掌稹悍词桑?朔卸愣?蝗绶钐熳樱?嗄眩?衫昭?停?艉危俊睕伾浦?褚跤?钠淞?蚍砺鄢鼋鸨依袷浚?秩肮楣备持?熳泳?选蛉皼伻氤?瑳伣?钚?客袢柚?裎弈哟牵瑳伈蝗躺保?羲暧喑鲋?皆唬骸岸?嗷诤酰俊蓖裨唬骸暗脊?婕椿冢?愎?砸搴位谖?俊备呆曷?辏?试唬骸澳苁?瘢坎欢?宜馈!倍栽唬骸安簧蔽遥?妹?蔽遥?岬妹?!睕伈荒芮?绯酢钟兄焯逦撸?鄾伕剐摹裼薪祝?逦?笥抑?蕸佊?牛?畎辽愿铩袼燧郏hn,完成)朝事。而泚内畏弟滔逼己,滔亦劝泚入朝,乃以军属滔。廷玉、体微共白泚:“公入朝为功臣首,后务至重,须诚信者

13、乃可付。滔虽大弟,多变不情,如假以兵,是嫁之祸也。”泚不听。二人随泚到朝,德宗为太子时,知廷玉名,及见,礼眷殊渥(w优厚)。滔有请于泚,或不顺,廷玉必折之,俾循故法。滔已破田悦,寝傲肆自用。左右有恶廷玉者,妄云:“素毁滔,欲四分燕,廷玉倡之,体微和之。”滔表言二人离间骨肉,请杀于有司,亦遗泚书云云。泚恚滔夺其军,不从。会滔以幽州叛,帝示滔表,而论亦白发其书,乃归罪于二人,贬廷玉、体微以慰滔。滔使谍伺诸朝,曰:“上若不杀廷玉,当谪去,得东出洛,我且缚至麾下支解之。”将行,帝劳廷玉曰:“尔始行,为国受屈,岁中当还。”廷玉至蓝田驿,人曰左巡使郑詹:“商於道险,不可往。”詹追使趋潼关。廷玉告子曰:“我

14、为天子不血刃下幽十一城,欲裂其壤,使不得桀,而败于将成,天助逆邪?今吏使我出东都,此殆滔计,吾不可以辱国。”比至灵宝,自投于河。(节选自新唐书蔡廷玉传)7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事安禄山,未有闻 闻:识见。B可勒勋鼎彝,若何 勒:铭刻。C讽泚出金币礼士 讽:劝告。D能省过否?不尔,且死 省:检查。8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蔡廷玉“暗助朝廷”的一组是( )(3分)廷玉阴欲耗其力 劝归贡赋助天子经费因劝泚入朝,泚将听 滔亦动劝入朝须诚信者乃可付 廷玉必折之,俾循故法A B C D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A蔡廷玉与朱泚自小是亲近

15、的朋友,朱担任幽州节度使,奏请让廷玉当幕府。当时幽州兵强财雄,日思吞并,不知上下礼法。廷玉劝告朱泚应事奉天子,建立功勋。B蔡廷玉暗中想减损朱泚实力,先是耗费其钱财,又劝朱泚入朝。这些举措触怒了朱的部属,捆绑起廷玉。廷玉被囚禁多时,仍不屈服,朱泚不忍杀他,待之如初。C朱体微是朱泚的心腹,常支持廷玉的建议,使朱泚强横凶暴性格稍有收敛。朱泚的弟弟朱滔力劝朱泚入朝,可自己掌控兵权。廷玉、体微劝诫朱泚,但未被采纳。D朱滔在幽州叛乱后,朝廷为安抚朱滔,归罪并贬谪廷玉、体微二人。廷玉临行前,皇帝安慰说,年内将让他返回京城。廷玉自知罪不可赦,快要到灵宝时投河自杀。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6、。(9分)(1)导公为逆即悔,勉公以义何悔为?(3分)(2)滔虽大弟,多变不情,如假以兵,是嫁之祸也。(3分)(3)滔表言二人离间骨肉,请杀于有司,亦遗此书云云。(3分)7A8A9D10(l)如果引导你做违逆的事就会后悔,我用忠义来劝你有什么好后悔呢?(2)朱滔虽然是大弟,但心性多变而无情,如果把兵权交给他,是转加给他灾祸啊。(3)朱滔上表谈到二人离间兄弟骨肉之情,请主管官员杀掉他们,又写信给朱泚也这样说。7名声,出名8都不是“暗助朝廷”。9“廷玉自知罪不可赦”错10(l)“即”“以”“何悔”(2)“虽”“假”“嫁”(3)“表”“请”“ 遗”蔡廷玉,幽州昌平人。事奉安禄山时,没有什么名声。他与

17、朱朱泚是同乡,小时候相互间很亲近。朱泚任幽州节度使,上表让他在幕府中任职。廷玉深谋远虑,善于与人交往,内外之人都和他很友好。朱泚经常向他咨询事情,还多次派他到京师去。这时,幽州的军队最强大,财力雄厚,将士骄横,每天总想吞并别人,不知上下间应有的礼法。廷玉私下对朱泚说:“自古以来没有为臣不守礼法而能把福禄传给子孙的。你南与赵、魏相接,北有奚虏,兵士多地险,但不是永安之计,有一日赵、魏反咬一口,你就成沸鼎中的鱼了。不如拥戴天子,铲除诸多灾难,这样功勋可以铭刻在鼎彝之上,怎么样?”朱泚赞同他的建议,廷玉暗中想消耗朱泚的力量,就劝朱泚拿出财物礼遇士人,又劝朱泚进献贡赋助天子经费。又劝朱泚进京朝见,朱泚

18、要听从他的意见,但属下部将被激怒,把廷玉捆起来侮辱,廷玉没有丝毫屈从的言辞,朱泚不忍心杀他,囚禁他一年多后把他放了,问说:“你后悔吗?”廷玉说:“如果引导你做违逆的事就会后悔,我用忠义来劝你有什么好后悔呢?”又被拘禁了一年多,问说:“能不能反省过错?不能的话,将处死你。”回答说:“不杀我,你将得到名誉。杀了我,我将得到名誉。”朱泚不能使他屈服,待他又像当初一样。还有个朱体微,也是朱泚心腹。廷玉有建议时,体微就想方设法帮助他,所以朱泚更加相信,桀傲之气稍有改变。廷玉终于完成朝廷的任务。朱泚内心惧怕弟弟朱滔逼迫自己,朱滔也劝朱泚入朝,于是朱泚把军队委托给朱滔。廷玉、体微一起告诉朱泚:“你能入朝就是

19、第一功臣,以后的任务也十分重要,必须是诚实可信的人才可以将军队托付给他。朱滔虽然是你的大弟弟,但为人多变无情,如果把军队交他代管,就会把灾祸转嫁给他。”朱泚不听从。他们二人跟随朱泚来到朝廷,德宗当太子时,就知道廷玉名,等见到他,对他尊重眷顾甚厚。朱滔向朱泚请求时,有时不合法令,廷玉就要批评他,使他遵循旧法。朱滔打败田悦后,逐渐骄傲放肆自以为是。左右有憎恨廷玉的人,胡乱说:“廷玉一向诋毁朱滔,想要把燕分为四部分,都是廷玉的倡议,朱体微响应赞同。”朱滔上表说这二人离间他们骨肉之情,请求有关部门杀掉他们,又给朱泚写了同样内容的信。怨恨朱滔夺去他的军队,没有听从朱滔的话。适逢朱滔在幽州反叛,帝出示朱滔

20、的奏表,朱泚也披露了朱滔来信的内容。于是归罪于廷玉、体微二人,贬他们来安慰朱滔。滔派间谍到朝中窥探,说:“皇上如果不杀廷玉,就应该贬谪他们出京城,他们会东出洛阳,我将他们捆到帐下支解。”将出发,帝慰劳廷玉说:“你姑且走吧,为国家受些委屈,年内就回来。”廷玉到了蓝田驿,有人告诉左巡使郑詹:“商於的道路太险,不能经过那里。”郑詹追上他们,让他们走潼关。廷玉告诉儿子说:“我为天子不动一刀一枪就拿下幽州十一城,打算分裂朱氏辖地,使他们不得不服从朝廷,却在将要成功时失败,这是天助逆贼吗?现在官吏让我取道东都,这大概是朱滔的计谋,我不可以使国家受辱。”他到了灵宝,就投河自杀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21、(富)公讳弼,字彦国,幼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识之,曰:“此王佐才也。”怀其文以示晏殊,殊即以女妻之。天圣八年,以茂材异等中第。会郭后废,范仲淹争之,贬知睦州。公上言:“朝廷一举而获二过,纵不能复后,宜还仲淹,以来忠言。”赵元昊反,公上疏陈八事,且上言:“元昊遣使求割地,邀金帛,而词甚倨,此必元昊腹心谋臣自请行者。宜出其不意,斩之都市。”议者以为有宰相气。擢知谏院。元昊寇鄜延,中贵人黄德和引兵先走,刘平战死。而德和诬奏平降贼,诏以兵围守其家。公言:“平引兵来援,以奸臣不救,故败,竟骂贼不食而死,宜恤其家。德和中官,怙势诬人,冀以自免,宜竟其狱。”枢密院奏方用兵,狱不可遂。公言:“大臣附下罔上

22、,狱不可不竟。”德和竟坐腰斩。改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时有用伪牒为僧者,事觉,乃堂吏为之。开封按余人而不及吏。公白执政,请以吏付狱。执政指其坐曰:“公即居此,无为近名。”公正色不受其言,曰:“必得吏乃止。”执政滋不悦,故荐公使契丹,欲因事罪之。欧阳修上书留公,不报。始受命,闻一女卒,再受命,闻一男生,皆不顾而行。得家书,不发而焚之,曰:“徒乱人意。”庆历三年,晏殊为相,范仲淹为参知政事,杜衍为枢密使,韩琦与公副之,欧阳修为谏官,皆天下之望。公性至孝恭俭好礼与人言虽幼贱必尽敬然以单车入不测之虏廷诘其君臣折其口而服其心无一语少屈所谓大勇者乎!其为文章,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平生所荐甚众,尤知名者十余

23、人,世以为知人。(选自苏轼富郑公神道碑,有删节)注中贵人:和下文的“中官”均指宦官。牒:文书,证件。神道碑:人物传纪的一种变体,通常在立于墓道前的石碑上记载死者生平事迹。11对下列句子中换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词甚倨? 倨:傲慢B开封按余人而不及吏? 按:审查C欧阳修上书留公,不报? 报:禀告D韩琉与公副之? 副:辅佐1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范仲淹见而识之 蟹六跪而二螯B会郭后废,范仲淹争之 填然鼓之C公白执政,请以吏付狱 斧斤以时入山林D必得吏乃止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13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公性至孝/恭俭好礼/与人言/虽幼贱必尽敬然/以

24、单车入不测之虏廷/诘其君臣/折其口而服其心/无一语少屈/所谓大勇者乎B公性至孝/恭俭好礼/与人言/虽幼贱必尽敬/然以单车入不测之虏廷/诘其君臣/折其口而服其心/无一语少屈/所谓大勇者乎C公性至孝/恭俭好礼/与人言虽幼贱/必尽敬/然以单车入不测之虏廷/诘其君臣/折其口而服其心/无一语少屈/所谓大勇者乎D公性至孝/恭俭好礼/与人言/虽幼贱必尽敬/然以单车入不测之虏廷/诘其君/臣折其口而服其心/无一语少屈/所谓大勇者乎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1)怀其文以示晏殊,殊即以女妻之。(2)德和中官,怙势诬人,冀以自免,宜竟其狱。(3)得家书,不发而焚之,曰:“徒乱人意。

25、”11C12D13B14(1)(富公)怀揣自己的文章给晏殊看,晏殊就把女儿嫁给他。(4分)(2)黄德和是宦官,(他)依仗势力诬陷他人,希望用这种办法来免除自己的罪过,应该彻底查究他的案件。(4分)(3)收到家信,不打开(或“启封”“拆封”)就烧掉了,说:“只是扰乱我的心意罢了。”(4分)11报:答复12A、连词,表顺承,不译/连词,表并列,不译;B、代词,指代郭后被废黜之事/助词,凑音节,无义;C、介词,把/介词,按照;D、均为副词,才13此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结合句意进行断句。14(1)补出主语、“怀”、“示”、“妻”各1分。(2)“怙”“冀”“竟”“狱”各1分。(3)“得”“发”“徒”“乱

26、人意” 各1分。文言文阅读文段参考译文(富)公名讳弼,字彦国,幼时刻苦学习,有宏大的气度。范仲淹见到后很赏识他,说:“这是可以辅佐君王的人才。”富公怀揣自己的文章给晏殊看,晏殊就把女儿嫁给他。天圣八年,富公凭茂才科目优等的成绩考取进士。适逢郭后被废黜,范仲淹为此事争辩,被贬担任睦州知州。富公进言:“朝廷做一件事结果犯下两种过错,即使不能使皇后恢复身份,也应让范仲淹官复原职,用来招纳忠心的进言。”赵元昊反叛,富公上书陈述八件事,并且进言:“元昊派遣使者要求割占土地,索取钱财布帛,但言辞很傲慢,这必定是元昊的亲信谋臣自己请求担任使者前来的。应当出其不意,斩杀使者示众。”舆论认为富公有宰相气度。富公

27、被提拔掌管谏院。元昊侵犯鄜延,宦官黄德和领兵先逃跑,刘平战死。但黄德和上奏诬陷刘平投降敌人,朝廷下令派士兵包围看守刘平的家。富公说:“刘平领兵前去增援,因为奸臣不援救,所以战败,最后大骂敌人绝食而死,应该抚恤他的家人。黄德和是宦官,依仗势力诬陷他人,希望用这种办法来免除自己的罪过,应该彻查他的案件。”枢密院上奏,认为正当朝廷用兵之时,不能追查这个案件。富公说:“大臣亲近下属欺骗君主,案件不能不彻底追查。”黄德和最终被处以腰斩。富公改任知制诰,负责督察京城的刑事案件。当时有凭伪造的簿录成为僧人的事,事情败露,原来是(中书省)办事的官吏所为。开封府审查其余的人却不追究办事的官吏。富公禀告执政,请求

28、将犯案的官吏交付监狱。执政指着自己的座位说:“你即将担任这个职务,不要再追求眼前的名声了。”富公神情严肃,不接受他的建议,说:“一定要抓到犯案的官吏才罢休。”执政更加不高兴,故意推荐富公出使契丹,想寻找事由使他获罪。欧阳修上书挽留富公,没有得到答复。富公刚接受使命,听到自己一个女儿去世的消息,第二次接受使命,听到儿子出生的消息,都不管不顾就出发了。收到家信,不打开就烧掉,说:“只是扰乱我的心意罢了。”庆历三年,晏殊担任宰相,范仲淹担任参知政事,杜衍担任枢密使,韩琦和富公辅佐他,欧阳修担任谏官,都是天下敬仰的人物。富公谦恭节俭喜好礼节,和人谈话,即使是年纪小地位低微的人也竭尽恭敬。然而他凭轻车简

29、从深入不可预料的敌国朝廷,责问敌国君臣,挫败他们的言辞,折服他们的内心,没有一句话稍微屈服,这就是所谓的大勇啊!他写文章,雄辩而不华丽,质朴而不粗俗。平生举荐的人很多,特别知名的有十多位,当世的人认为他能了解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陆贽字敬舆,苏州嘉兴人。少孤。特立不群,颇勤儒学。年十八登进士第,以博学宏词登科,授华州郑县尉。罢秩,东归省母,路由寿州,刺史张镒有时名,贽往谒之。镒初不甚知,留三日,再见与语。遂大称赏,请结忘年之契。及辞,遗贽钱百万,曰:“愿备太夫人一日之膳。”贽不纳,唯受新茶一串而已,曰:“敢不承君厚意。”又以书判拔萃,选授渭南县主簿,迁监察御史。德宗在东宫时,素知贽名

30、,乃召为翰林学士,转祠部员外郎。贽性忠荩,既居近密,感人主重知,思有以效报,故政或有缺,巨细必陈,由是顾待益厚。德宗还京,转中书舍人,学士如故。初,贽受张镒知,得居内职;及镒为卢杞所排,贽常忧惴;及杞贬黜,始敢上书言事,德宗好文,益深顾遇。吴通微兄弟俱在翰林,亦承德宗宠遇,其文章才器不迨贽,而能交结权幸,共短贽于上前。而贽为朋党所挤,同职害其能,加以言事激切,动失上之欢心,故久之不为辅相。其于议论应对,明练体理,敷陈剖判,下笔如神,当时名流,无不推挹。时贽母韦氏在江东,上遣中使迎至京师,搢绅荣之。俄丁母忧,东归洛阳,寓居嵩山丰乐寺。藩镇赙赠及别陈饷遗,一无所取。初贽以受人主殊遇,不敢爱身,事有

31、不可,极言无隐。朋友规之,以为太峻,贽曰:“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吾所学。不恤其它。”精于吏事,斟酌决断,不失锱铢。15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罢秩,东归省母 秩:俸禄。 B及辞,遗贽钱百万 遗:遗留C而贽为朋党所挤,同职害其能 害:忌妒D初贽以受人主殊遇,不敢爱身 爱:爱惜。16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陆贽忠诚的一组是( )(3分)贽性忠荩 及镒为卢杞所排,贽常忧惴 上遣中使迎至京师,搢绅荣之其于议论应对,明练体理,敷陈剖判,下笔如神故政或有缺,巨细必陈 事有不可,极言无隐A. ? B. ? ? C. ? D.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2、)(3分)A陆贽少时学习勤苦,才能突出而与众不同,后来得到寿州刺史张镒的赞赏,并结下深厚情谊。B陆贽被唐德宗征召做翰林学士,为报皇帝的知遇之恩,他在政治上意图尽心竭力,有所作为,他能指出朝廷政事的缺漏,得到皇帝的厚待。C陆贽受到吴通微兄弟的谗害和结党小人的排挤,但因议论政事激切,很得皇帝欢心,所以能长时间任宰相。D陆贽的勤政和直率的作风引来朋友的告诫,但陆贽坚持正道,毫不动摇,决心以实际行动不负天子和自己平生所学。18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感人主重知,思有以效报,故政或有缺,巨细必陈,由是顾待益厚。(5分)(2)其文章才器不迨贽,而能交结权幸,共短贽于上前。(5分)15

33、B16C17C18略15遗:赠送16句是说陆贽的忧惧,句是说官员们对陆贽受到优厚待遇的评价。句是说陆贽明晓事理,善于剖析判断。17“很得皇帝欢心,所以能长时间任宰相”不合文意。文中说“加以言事激切,动失上之欢心,故久之不为辅相”。18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核。陆贽字敬舆,是苏州嘉兴县人。少年时成了孤儿。有独立见解和操守而与众不同,很勤苦学习儒学。十八岁考中进士,凭博学宏词科选官复试合格,任命华州郑县县尉。为官期满,回东方故乡探望母亲,路经寿州,刺史张镒当时很有名声,陆贽去拜见他。张镒起初不很了解他,停留三天,第二次见面跟他谈话,于是非常赞赏

34、陆贽的才识,请求结交为忘年投合之友。等到辞别,张镒赠送陆贽百万钱,说:“希望充当太夫人一天的饭食费用。”陆贽不收受钱,只接受了一串新茶,说:“怎敢不接受您的厚意。”后来又因文书评判超出同类,选任渭南县主簿,提升为监察御史。唐德宗在东宫做太子时,向来知道陆贽的名声,于是征召他做翰林学士,调任祠部员外郎。陆贽性情竭忠尽心,当了皇帝身边受信任的官以后,感念皇帝重用了解自己,想有所作为效力报答,所以政事上有的有缺点,大小事情一定陈述,因此皇帝关顾对待他更加厚重。德宗回到京师,陆贽调任中书舍人,像先前一样做翰林学土。起初,陆贽受到张镒的了解重视,能够担任朝廷内官职;等到张镒被卢杞排挤,陆贽常常忧惧;等到

35、卢杞罢官,才敢上奏章提出政事见解,唐德宗喜欢文章,对他关顾更深。吴通微兄弟一起在翰林院,也受到德宗的宠遇,他们的文章才识赶不上陆贽,可是能结交有权势受宠幸的人,他们一起在皇帝面前陷害陆贽。陆贽被结党小人排挤,一同做官的人忌妒他的才能,再加上他提出政事见解很激切,常常失去皇帝的欢心,所以很久不能当宰相。他在议论应对方面。明晓精通体制事理,详细陈述,剖析判断,下笔如有神,当时有名望的人,没有谁不推重尊敬他。当时陆贽的母亲韦氏在江东,皇帝派宫中的使者迎接到京师,官员们认为陆贽很荣耀。不久遭到母亲丧事,陆贽向东回到洛阳,寓居嵩山丰乐寺。地方的长官送来办丧事的财物赠品以及另外摆放的馈赠物品,全都不拿。起

36、先,陆贽认为受到皇帝特别的待遇,不敢爱惜自身,政事有不可行的,极力提出不隐瞒。朋友告诫他,认为这样做太严厉,陆贽说:“我上不辜负天子,下不辜负我学的道德学识,不能顾虑那些别的事。”他在官吏政事上很精通,根据情况决定判断,没有一点儿差误。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以讲和方定,议不行。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砦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

37、。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时秋霖几月,所司言造瓦不易,问:“须瓦几何?”曰:“二十万。”弃疾曰:“勿忧。”令厢官自官舍神祠外,应居民家取沟檐瓦二十,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吏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墙而至,其直身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

38、。”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以言者落职。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德佑初,枋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1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时虞允文当国 当:主持B期一月飞虎营栅成 期:满,整C召吏民各举有干实者 干实:真实才干D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 子钱:利息2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辛弃疾“有大略”的一组是(3分)经度费巨方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应居民家取沟檐瓦二十,不二日皆具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

39、冠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逮其责令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籴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A BC D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辛弃疾任职湖南时,顶住各方压力,甚至冒着违抗上命的危险,终于如期盖好了部队的营房。B辛弃疾通过抑制奸商稳定粮价、发放无息贷款扩大粮源等措施,较好地完成了江西的赈灾工作。C辛弃疾虽然有济世报国的宏伟报负,但因生不逢时,他的政治军事才干却一直没有施展的机会。D文章结尾,尽管有些迷信色彩,但却含蓄地表露了对辛弃疾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同情。2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

40、力,卒不能夺。(4分)(2)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4分)(3)于是连墙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2分)19B20C21C22(1)当时枢府有不喜欢他做这件事的,屡次阻挠他,弃疾干得更加卖力,最终不能改变他的想法。(2)刚一到灾区,弃疾就在通衢大道张榜说:“囤积粮食的流配,强买粮食的杀头。”(3)于是运粮的船只接连到来,粮价自行降低,百姓赖此得以度过饥荒。19约定期限20是结果;是说弃疾能顾大局;是说弃疾作词的风格。21“他的政治军事才干却一直没有施展的机会”有误22本题考查翻译能力。采分点为:(1) 时、不乐、数、卒各一分。(2)始、者、配、句式各一分。(3) 于是、直各

41、一分。附参考译文:辛弃疾字幼安,齐地历城人。当时虞允文主持国政,皇上下决心要恢复失地,弃疾趁机论述敌我形势以及晋汉两代的人才,持论正直。因为讲和刚刚停当,他的建议没有被施行。留守叶衡平素很器重他。叶衡入朝为相,极力向朝廷推荐弃疾胸怀大志深谋远虑,皇上就召见了弃疾。不久担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就丈量原先马殷营垒的房基,修建新的营垒,准备招步兵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先拿铜钱五万到广西买了五百匹马,皇上又下诏命令广西安抚司每年捎带买三十匹。当时枢府有不愿做这件事的,屡次阻挠他,弃疾干得更加卖力,最终不能改变他的想法。各种费用上万计,弃疾善于斡旋,事情都马上解决。进谏的人把弃疾聚敛财富的事上奏给了朝廷

42、,朝廷就下发了御前金字牌,让他日落的时候停止作罢,弃疾接过来把它藏了起来,出去严责监办的人,定期一月要建成飞虎营栅,违背期限就要按军法治罪。飞虎营如期落成,弃疾上书陈述事情的经过,画好图纸呈给皇上,皇上于是才消了气。当时连续下了几月的秋雨,有关部门说造瓦很困难,弃疾问:“必须要用多少瓦?”回答曰:“二十万。”弃疾说:“不要担忧。”命令厢官除官舍神祠之外,动员居民每家献出沟檐瓦二十块,没有二天都齐备了,僚属都很叹服。军队建成,雄镇一方,是江上各部队中最好的。当时江西一带发生严重饥荒,皇帝命令弃疾督办赈灾工作。刚一到灾区,弃疾就在通衢大道张榜说:“囤积粮食的流配,强买粮食的杀头。”接着下令全部拿出

43、公家的官钱银器,号召吏民分别推举有实际才能的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借贷钱物,等到他们领命运回籴来的粮食,不取利息,约定月底到城下销售。于是运粮的船只接连来到,粮价自行降低,百姓赖此得以度过饥荒。当时信州太守谢源明乞求拨米救助,部属都不答应,弃疾说:“都是一样的老百姓,而且都是皇上的子民。”就拿米舟十分之三拨给了信州。皇帝嘉勉这件事,给弃疾进一级俸禄。又因为谏官弹劾丢掉了职务。弃疾一向擅长作词,他写的词风格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咸淳年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路过弃疾墓旁庙宇,听到有急促的声音大呼于堂上,好象鸣发其心中的不平,自傍晚至半夜不绝声,枋得拿着蜡烛写作文章,准备天亮将祭祀他,文章写成而声音才

44、停下。德佑初年,枋得向朝廷请示,朝廷加赠他为少师,谥号忠敏。2013届语文二轮专题限时检测:文言文阅读之人物传记类50限时训练时间:40分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公讳弼,字彦国,幼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识之,曰:“此王佐才也。”怀其文以示晏殊,殊即以女妻之。天圣八年,以茂材异等中第。 会郭后废,范仲淹争之,贬知睦州。公上言:“朝廷一举而获二过,纵不能复后,宜还仲淹,以来忠言。” 赵元昊反,公上疏陈八事,且上言:“元昊遣使求割地,邀金帛,而词甚倨,此必元昊腹心谋臣自请行者。宜出其不意,斩之都市。”议者以为有宰相气。擢知谏院。 元昊寇鄜延,中贵人黄德和引兵先走,刘平战死。而德和诬奏平降贼

45、,诏以兵围守其家。公言:“平引兵来援,以奸臣不救,故败,竟骂贼不食而死,宜恤其家。德和中官,怙势诬人,冀以自免,宜竟其狱。”枢密院奏方用兵,狱不可遂。公言:“大臣附下罔上,狱不可不竟。”德和竟坐腰斩。 改知制诰,纠察在京刑狱。时有用伪牒为僧者,事觉,乃堂吏为之。开封按余人而不及吏。公白执政,请以吏付狱。执政指其座日:“公即居此,无为近名。”公正色不受其言,曰:“必得吏乃止。” 执政滋不悦,故荐公使契丹,欲因事罪之。欧阳修上书留公,不报。始受命,闻一女卒,再受命,闻一男生,皆不顾而行。得家书,不发而焚之,曰:“徒乱人意。” 庆历三年,晏殊为相,范件淹为参知政事,杜衍为枢密使,韩琦与公副之,欧阳修

46、为谏官,皆天下之望。鲁人石介作庆历圣德诗,历颂群臣,日:“维仲淹、弼,一夔一契。”天下不以为过。 公恭俭好礼,与人言,虽幼贱必尽敬。然以单车入不测之虏廷,诘其君臣,折其口而服其心,无一语少屈,所谓大勇者乎!其为文章,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平生所荐甚众,尤知名者十余人,世以为知人。 (选自苏轼富郑公神道碑,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词甚倨 倨:傲慢 B开封按余人而不及吏 按:审查 C欧阳修上书留公,不报 报:禀告 D韩琉与公副之 副:辅佐 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富弼是“王佐才”的一组是(3分) 以茂材异等中第 赵元昊反,公上疏陈八事 议者以为有宰相气 大

47、臣附下罔上,狱不可不竟 与人言,虽幼贱必尽敬 平生所荐甚众,尤知名者十余人 A B、 C、 D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富弼少时刻苦学习,志向远大,受到范仲淹的赏识。范仲淹怀揣他的文章向晏殊推荐,并且把女儿嫁给了富弼。 B元吴反叛,派遣使者向宋要求割地和金帛,富弼指出当立斩其使者,体现了他政治上的远见卓识。 C富弼因得罪执政,被推荐出使契丹,但他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契丹朝廷折服对方,表现出大勇气概。 D庆历三年,群贤主持政事,深得天下人敬仰。石介写诗称颂范仲淹和富弼可比尧舜时贤能的大臣夔和契。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得家书,不发而焚

48、之,曰:“徒乱人意。” (3分)(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3分)(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分)1C2D3A4(1)收到家信,不打开就烧掉,说:“只是干扰我的意志罢了。”(2) 项伯就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3)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那么,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1报:答复2才能优等,但尚不能确定是王佐之才,非直接表现,表现其好礼3“怀其文”所省略得主语为富弼,“妻之”的主语是晏殊。4本题考查翻译能力,采分点为:(1)发、而、徒各一分。(2)

49、乃、之、具各一分。(3)庠序、以、颁、句式各一分。参考译文: 富公名讳弼,字彦国,幼时专心学习,有大驹襟。范仲淹见到就很赏识他,说:“他是辅佐君主成就王业的人才。”富公怀揣自己的文章来给晏殊看,晏殊就把女儿嫁给他。天圣八年,富公凭优等的才能考取进士。 适逢郭后被废黜,范仲淹为此事争辩,被贬任睦州知州。富公进言:“朝廷做一件事却犯下两种过错,即使不能恢复皇后身份,也应召回范仲淹,用来招纳忠言。” 赵元昊反叛,富公上书陈述八件事,并且进言。“元昊派遣使者要求割取土地,求取钱财布帛,然而言辞很傲慢,这一定是元吴亲信的谋臣请求这么做的。应当出其不意,在都市斩掉使者。”舆论认为蜜公有宰相气度。富公被提拔

50、掌管谏院。 元昊侵犯鄜延,宦官黄德和领兵先逃跑,刘平战死。然而黄德和上奏诬陷刘平投降敌人,朝廷就下令派士兵包围看守刘平的家。富公说:“刘平领兵前去增援,因为奸臣不援救,所以战败,最后大骂敌人绝食而死,应该抚恤他的家人。黄德和是宫中宦官,依仗势力诬陷他人,希望用这种办法免除自己的罪过,应该追查这起案件。”枢密院上奏,认为正当战争之时,案件不可能查彻底。富公说:“大臣亲近下属欺骗君上,案件不能不彻底追查。”黄德和最终被判处腰斩。 富公改任知制诰,负责督察京城的刑事案件。当时有凭伪造的度牒成为僧人的事,事情败露,是办事的官吏做的。开封府审查其余的人但不追究犯法的官吏。富公禀告执政,请求将犯法的官吏押

51、送监狱。执政指着自己的座位说:“你即将担任这个职务,不要再追求眼前的名声了。”富公神情严肃,不接受他的建议,说:“一定要抓到犯法的官吏才罢休。” 执政更加不高兴,所以推荐富公出使契丹,想凭过错惩罚他。欧阳修上书挽留富公,朝廷没有答复。富公起初接受任命,听到一位女儿出世的音讯,第二次接受任命,听到儿子出生的音讯,都不顾及就出发了。收到家信,不打开就烧掉,说:“只是干扰我的意志罢了。” 庆历三年,晏殊担任宰相,范仲淹担任参知政事,杜衍担任枢密使,韩琦和富公辅佐他,欧阳修担任谏官,都是天下敬仰的人物。鲁人石介写庆历圣德诗,逐一歌颂群臣,说:“范仲淹和富弼,一个是尧时掌管音乐的大臣夔,一个是舜时掌管教

52、育的大臣契。”天下人不认为这话过分。 富公恭敬节俭喜好礼节,和人谈话,虽是年幼低微的人也竭尽敬意。然而他凭轻车简从深入不可预料的敌国朝廷,责问敌国君臣,挫败他们的言辞,折服他们的内心,没有一句话稍微屈服,这就是所说的大勇啊!富公写文章,雄辩而不华丽,质朴而不粗俗。平生举荐的人很多,特别知名的有十多人,当世认为他了解人。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小题(24分)。东乡罗提督战功,见于圣武记者详矣。其智能亦自可韬,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公尝率兵入南山,搜余贼,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晨必发火器惊之。公问故,令获一猴来,剃其毛,画面为大眼诸丑怪状。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皆惊走。后不复至。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山水

53、迅急,瞬息千里,盐枭至则鸣金叫呼,越关以过,船皆设炮械,两旁系大竹,弯如弓,他船追及,断系发之,船必覆,人莫敢撄。公募善水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俟船过,附而锯其舵,抵关适断,船不能行,触石破,尽获之。罗少亡赖,数行窃,令捕之杖毙,弃诸野。中夜而苏,匍匐至一老妪家,周之,乃改行,投身军营,骁勇冠绝侪辈。当赵金龙之乱,罗受命,与总督卢公坤往平之,贼已困,将擒矣。时宣宗以尚书宗室禧恩来督军,未至,诸公议待禧至,罗曰:“围久师怠,贼必遁。”遂违众一战,歼贼且尽。罗每对人言生平作贼事,不少讳,并请文人叙其事,洵奇男子也。改行后,始娶妻,忽患奇疾,百方不治,一道人过门曰:“有方可救,但得钱三十千乃能配药。

54、”罗自念贫窭,安得三十千钱,语其妻曰:“吾病且死,汝亦饿死耳。苟鬻汝,得钱买药,则两活矣。”妻泣而从之,病果愈。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选自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有删改)5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 痛苦B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 腾跃C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 做官D抵关适断,船不能行 碰到6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其智能亦自可韬 B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语其妻曰 越关以过,船皆设

55、炮械C令捕之杖毙,弃诸野 D遂违众一战,歼贼且尽 妻泣而从之,病果瘳 吾病且死,汝亦饿死耳 7下列各句组,都能表现罗提督“足智多谋”的一组是( )公尝率兵入南山,搜余贼 画画为大眼诸丑怪状侯船过,附而锯其舵 乃改行,投身军营罗曰:“围久师怠,贼必遁。” 得钱买药,则两活矣A B C D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南山的一个村子里,群猴偷吃庄稼,村民深受齐其害。罗提督巧用计策,帮助他解决了猴患。B为了对付盐枭,罗提督因地制宜,巧妙部署,他令下属避其锋芒,暗中袭击,取得了辉煌战果。C罗提督年轻时曾经误入歧途,后洗手不干,投身行伍,在平定赵金龙之乱时,立下了汗马功劳。

56、D罗提督功成名就后,并不忌讳那段行窃经历,让他人提醒自己,引以为鉴,再也不做违法之事。9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 此 事 不 足 训 然 以 视 少 共 艰 苦 既 贵 而 厌 弃 其 糟 糠 者 其 厚 薄 至 区 殆 不 可 以 道 里 计 天 生 豪 杰 磊 磊 落 落 安 得 以 道 学 家 之 律 绳 之 10翻译下面的句子。(9分)(公募善水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3分)(并请文人叙其事,洵奇男子也。(3分)(罗少亡赖,数行窃,令捕之杖毙,弃诸野。(3分)5C6B7B8D9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

57、之10罗提督招募善于游水(或:游泳)的人(或:士兵/勇士),(让他们)拿着锋利的锯子隐藏(或:躲藏/藏匿)(在)上游的江水中。(3分)(罗提督)还(或:并且)邀请(或:延聘)文人(或:读书人)记载他(做贼)的事情,(这种胸襟),确实是个非凡(或:异乎寻常/奇特/奇异)的男子汉啊。(3分)洵,诚然,确实。诗邶风静女:“洵美且异。”罗提督年轻时是无赖之徒,多次行窃,县令抓捕到他,用棍杖将他打晕,将他抛弃在荒野。5A为所苦,苦于, B释放;放走。例:纵火,纵虎归山,七擒七纵。D到达,抵达。例:抵京,抵临,平安抵达。6叙述他曾经率兵到南山。叙述他投身行伍。叙述他跟妻子商量卖身以求钱治病事,这点勉强可算

58、是。7叙述他曾经率兵到南山。叙述他投身行伍。叙述他跟妻子商量卖身以求钱治病事,这点勉强可算是。8“让他人提醒自己,引以为鉴,再也不做违法之事”无依据。9此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结合句意进行断句。共7处,每错2处扣1分。10水、上流、句意,各1分叙、洵、“洵奇男子也”句式,各1分“亡”通“无”;杖,名词作状语 ;诸,兼词,各1分文言文译文参考东乡人罗提督的战功在圣武记中记载得很详细了。他的智慧也足可以谋划大事,不是只凭借武力称雄一时。罗提督曾经率领军队进入南山,搜捕残余的贼寇,村民深受猴群偷吃田里的粮食之苦,早晨必须用火器才能惊跑猴群。罗提督问明原因,让人捕来一只猴子,剃除猴子身上的毛,在这只猴子

59、的脸上画了张大眼睛、很丑、很奇怪的脸。第二早晨等群猴来时,把那只猴子放回去,猴群都惊吓跑了,以后再不来了。(罗提督)做官至夔州游击时,夔州关靠近夔州峡,山水迅猛湍急,瞬间千里。贩卖私盐的船到了(往往)就敲锣呐喊,越过夔州关走了,他们的船都配备大炮器械,船两旁绑着大毛竹,像弓一样弯着。有别的船要追上时,就吹断绳子将毛竹发射出去,追的船一定翻倒,没人敢触犯(他们)。罗提督招募擅长游泳的人,拿着锋利的锯子事先藏匿在上游的水中,等盐船经过时,靠近船用锯子锯盐船的舵。盐船抵达夔州关时舵正好断掉,盐船不能前行,触碰礁石被撞破,贩卖私盐的人就全部被抓获。罗提督年轻时是无赖之徒,多次行窃,县令抓捕到他,用棍杖

60、将他打晕,将他抛弃在荒野。(罗提督)半夜苏醒过来,艰难地爬到一老婆婆家,老婆婆救了他。于是他改变品行,投身行伍,在同辈中是最骁勇善战的。当赵金龙发动叛乱时,罗提督接受任命,和总督卢坤前往平叛。叛军已经疲困,就要被擒获了。当时宣宗皇帝命令尚书宗室禧恩前来监督军队,(禧恩)还没有到,众人认为要等待禧恩来了再进攻。罗提督说:“包围时间长了我方军队会懈怠,叛军必定会逃跑。”于是违背众人的意见马上进攻,叛军几乎全部被消灭。罗提督常向别人讲述自己年轻时做贼时的事,一点都不忌讳,并且请读书人详细地记载他做贼的事,真的是不一般的男子汉啊!(罗提督)改变品行后,才娶了妻子,他忽然患上了怪病,各种方法都治不好。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