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离骚教学设计一、教材解读 离骚是一首伟大的抒情长诗,历来以其可与日月争辉的光芒照耀诗坛。它有着丰富的内容,浪漫的想象,强烈的感情,自成一格的写作手法,思想和艺术上的魅力并重,令无数人为之倾倒。同时,它也是我们了解屈原伟大思想与生平的最重要的历史资料。 课文节选的这部分主要叙述作者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而受到周围众人的猜疑和造谣中伤,君主也疏远了他,他一方面表明誓死决不就此退缩,和蝇营狗苟的小人们同流合污,一方面设想自己要隐退,同时更加努力培养自己的美好的德行。这部分也是作者最集中表白的心志,感情表达最直接,强烈的段落。课文节选的这部分分两个自然段,第一段揭示“
2、朝谇而夕替”的原因,表达“九死其犹未悔”的意志。第二段写作者追求理想,追求美政,保持高洁品质的决心。 对于这一部分,我们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1、屈原和梦怀王的矛盾。楚怀王贤愚不分,没有主见,轻易听信周围群小的挑拨。 2、屈原和群臣(主要指楚国旧贵州)的矛盾。群臣妒忌贤才,肆意对屈原造谣中伤;他们投机取巧,毫无原则。 3、屈原和楚王、群臣产生矛盾的根源。屈原和“美政”理想是导致他在现实中碰壁的根本原因。“美政”理想极大地触犯了楚国旧贵族的利益。屈原意识到楚国的危险处境,深知楚国只有改革政治,才能富强起来,才能与强秦抗衡。他一心为国家的前途考虑,群臣却只顾自己眼前的利益,这就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楚怀
3、王昏庸浅薄,经不起小人的挑拨,不能采纳他的主张,疏远了他。 4、屈原的品格与精神。屈原洁身自好,决不与周围群小同流合污,并誓死坚持真理,捍卫理想。二、设计思路 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生僻字多,字词难理解,且内容丰富,境界高远,所以我就将本文设计为三个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了解屈原,介绍楚辞,诵读课文,疏通文意。第二课时,分析第一段,理解屈原和君主群臣的矛盾,学习屈原忧国忧民的情怀和爱国品质。第三课时,分析第二段,了解屈原的高洁品质,掌握离骚的艺术特色。三、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和楚辞 2、掌握诗中的字词,理解意象 3、理解并学习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洁的品质 4、掌握离骚的艺术特色四、教学重点
4、1、诵读和字词 2、了解屈原和楚辞 3、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忧国忧民的情怀和高洁的品质。 五、教学难点 1、理解屈原和君主群臣的矛盾 2、了解离骚的艺术特色六、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读法、点拨法、对比法、探究法 七、课时安排:三课时 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课 由“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导入。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前278年)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 屈原是楚国一个没落的贵州,青年时官居要职,仕楚怀王,为楚怀王左徒,对内商议国事,发布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对诸侯。怀王开始很信任屈原,但那时楚国内外都有尖锐的斗争:在内政上有保守派与改革派的斗争,表现在外交上是亲秦与亲齐两派的斗争
5、。怀王的小儿子子兰等楚国贵族代表保守派,屈原代表改革派。怀王让屈原造宪令,正在起草的时候,上官大夫为了探听宪令的内容,就想夺过去看,屈原不与,上官大夫污蔑屈原泄露机密,骄傲自大。怀王对上官大夫的诬告没有明察,就疏远了屈原。秦惠王见有隙可乘,就派张仪至楚,进行阴谋诡计。张仪答应给楚怀王商于之地六百里,条件是楚齐绝交,怀王绝齐,但没有得到地。怀王大怒,发兵攻秦大败,齐国也不救他,韩魏又出兵攻楚,怀王不得已,就让屈原出使齐国,暂时稳定了局势。屈原分析形势,认为必须联齐抗秦。但怀王昏庸,被群小包围,走上了亲秦的道路,放逐了屈原。这时楚国政治腐败,外资失策,连年被秦国战败,怀王又受到欺骗,入秦被扣留而死
6、在秦国。顷襄王继位,让他弟弟子兰当令尹,对秦完全采取投降政策。屈原痛恨子兰对怀王入秦,子兰就又诬陷屈原,襄王就把屈原流放到了江南。屈原在流放期间,忧国忧民,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最后投汨罗江自尽,以表明自己忠贞爱国之怀。 屈原有着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生为了祖国。屈原有着高洁的品质,不同群小同流合污,屈原一生的历史就是同旧贵族腐朽势力作斗争的历史。 屈原的政治理想的内容就是“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他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改变楚国的政治和社会现实,使楚国强大起来。他热情歌颂古代圣君,如:尧、舜、禹、汤等,热烈歌颂古代的贤臣,如周公、比干、伯夷等。 屈原“美政”的另一基本内容就是民本思想。所谓的
7、圣君贤相,所谓美政,就是要看能否解决民生疾苦问题,能否致民于康乐之境。 屈原的作品有25篇,即离骚1篇,代表作。天问一篇,九歌十一篇,九章九篇,远游、卜居、渔文各一篇。屈原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源头,他的诗作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后世“风”、“骚”并称。二、楚辞 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西汉刘向编辑。这些作品运用了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共373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离骚”的含义,有的说是“离愁”,有的说是“遭忧”,还有的说是楚地古乐曲名。三、范读 1、三
8、、四个节拍 2、“兮”等语气词放句末。 四、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分析文章第一段 1、翻译 2、找出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的句子。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3、诗人为何一再表白自己的心志? 诗人的追求 君王的昏庸 群臣的造谣 世俗的工巧 楚怀王贤愚不分,没有主见,轻信群小挑拨。 群臣妒忌贤才,肆意对屈原造谣中伤;他们投机取巧,毫无原则。 屈原的“美政”理想是“举贤而搜能兮,循绳墨而不颇”,这是导致他在现实中碰壁的根本原因。“举贤授能”就是要任人惟才,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垄断;“循绳墨而不颇”,就是要完善法度,限制旧贵族的
9、种种特权。这极大的触犯了楚国旧贵族的利益。屈原意识到楚国的危险处境,深知楚国只有改革政治,才能富强起来,才能与强秦抗衡。他一心为国家的前途考虑,群臣却只顾自己眼前的利益。这就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楚怀王昏庸浅薄,经不起小人挑拨,不能采纳他的主张,疏远了他。二、作业 1、背诵课文 2、翻译第三课时一、分析文章第二段 1、翻译 2、找出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心志的句子。 不吾知其亦已兮 苟余情其信芳。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3、诗人如何表现“余情信芳”? 兰皋、椒丘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第二段:追求理想,追求美政,保持
10、高洁的品质 课文节选的这部分主要叙述作者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而受到周围众人的质疑和造谣中伤,君主也疏远了他,他一方面表明誓死决不就此退缩,不同小人们同流合污,一方面表明努力培养自己的美好德行。二、离骚的艺术特色 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朗。凡曰君子,莫不慕其清高,嘉其文采,哀其不遇,而慜其志焉。 东汉 王逸三、后代对离骚的评价 赞曰:不有屈原,岂见离骚!惊才风逸,壮志烟高。山川无限,情理实劳。金玉相成,艳溢锱毫!辩騒刘勰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史记屈原列传 宋代著名史学家,词人宋祁说: “离骚为词赋之祖,后人为之,如至方不能如矩,至国不能过规。” 这就是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