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记念刘和珍君》讲义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高中语文《记念刘和珍君》讲义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高中语文《记念刘和珍君》讲义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高中语文《记念刘和珍君》讲义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高中语文《记念刘和珍君》讲义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纪念刘和珍君2郁达夫在怀鲁迅中说“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3对联悼念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4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5一、作者简介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南京求学时改名为周树人。1918年4月他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2、作品介绍: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其中

2、曾收入中学课本里的作品有:狂人日记孔乙己药一件小事故乡阿Q正传社戏祝福。杂文集 鲁迅杂文创作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共14本。6A、前期杂文(“五四”1926年夏)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B、后期杂文(1926年夏1936年10月) 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鲁迅杂文集记忆口诀: 热风盖坟, 且介亭边谈自由, 南腔北调闲心而已。7散文集朝花夕拾(如滕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诗集野草(如秋夜)3、评价 毛泽东同志曾这样评价鲁迅先生: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中国无产阶级文化的先驱者。 他的作品是一部记录

3、着对黑暗的愤懑和对光明渴慕的民族启示录8背 景 1926年春,奉系军阀在日本支持下进兵关内, 冯 玉祥在苏联的支持下,率领国民军与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派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进天津大沽口,炮击冯军,被冯军击退。 3月14日,北京2万多名人士集会抗议日军炮击大沽口。 3月16日,日本纠集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八国公使,借口维护八国联军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向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最后通牒,并向天津集结兵力。3月17日,北京各学校和社会团体400余人到国务院、外交部请愿,要求段祺瑞政府以强硬态度驳回“最后通牒”,驱逐签署“最后 通牒”的八国公使出境。9 3月18日,北京各界人士5000余人

4、在天安门前集会反对八国通牒,会后组织了以北京大中学生为主的2000多人的请愿团,前往铁狮子胡同向执政府请愿,沿途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段祺瑞” 等口号。请愿队伍进入执政府门前广场时,段祺瑞命令卫队开枪,当场打死47人,打伤200余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女生刘和珍、杨德群等在这场运动中牺牲。在死难烈士中,有7名中学生,最小的一个年仅12岁。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一八” 惨 案。鲁迅称这一天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4月,冯玉祥驱逐了段祺瑞,执政府垮台。 10注意两点: 1这时期的“政体”,准确地说,应当是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民国初年,军阀争 权夺利,政治混乱不堪,从1912年至192

5、8年,17年间,北洋政府换了47届内阁,长 不过两三年,短的只有一天。 2此时的鲁迅在北平已经居住10多年,其间发生过许多重大事件,他看惯了“城头变幻大王旗”。但是不管政府如何变,有一点是不变的,就是对内镇压,对外妥协,军阀仰仗外国势力,置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鲁迅深刻地看到了这一点。 11刘 和 珍 君浩 气 长 存12血 泪 控 诉 鲁迅、周作人、林语堂、朱自清、闻一多、梁启超、刘半农、蒋梦麟、傅斯年、邵飘萍等纷纷著文控诉暴行。 鲁迅连续写下一系列文章:无花的蔷薇之二 死地 可惨与可笑 记念刘和珍君 空谈 如此“讨赤” 无花的蔷薇之三 鲁迅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演讲13呜呼!三月一十八!作诗:刘

6、半农 作曲:赵元任 呜呼三月一十八,北京杀人如乱麻!民贼大试毒辣手,半天黄尘翻血花!晚来城郭啼寒鸦,悲风带雪吹!地流赤血成血洼!死者血中躺!伤者血中爬! 呜呼三月一十八,北京杀人如乱麻!养官本是为卫国!谁知化作豺与蛇!高标廉价卖中华!甘拜异种作爹妈!愿枭其首籍其家!死者今已矣,生者肯放他?! 呜呼三月一十八!北京杀人如乱麻! 3月25日,女师大师生和北京各界人士隆重追悼刘和珍、杨德群烈士,鲁迅先生亲自参加了追悼活动。对烈士牺牲的悼念,对反动派罪行的愤慨,对未来战斗的渴望,交织在鲁迅心中。4月1日,鲁迅饱蘸着血泪,用愠怒而悲愤的笔调,写了本文。15青年时代的鲁迅1617鲁迅逝世1819鲁迅遗言

7、一,不得因为丧事 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 -但老朋友的 不在此例二,赶快埋掉 拉倒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四,忘记我 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五,孩子长大 倘无才能 可寻点小事情过活 万不可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 不可当真七,损着别人的牙眼 却反对报复 主张宽容的人 万勿和他接近20一、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 本文是一篇纪念性的文章,纪念的中心 人物是刘和珍。那么,课文中哪几个部分集中写纪念刘和珍? 那么,一、二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六、七部分又起什么作用?211、一、二部分侧重说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悼念逝者,唤醒生者。2、三、四、五部分侧重于歌颂刘和珍等烈士的崇高品质

8、和斗争精神,揭露、控诉反动派的凶残卑劣。3、六、七部分侧重于总结“三、一八”惨案的意义,既指出经验教训,又作了高度评价。22总体思路 局部思路 思路顺序 悼念刘和珍君控诉反动政府 写作缘由 奠烈士 爱(1、2) 醒庸人 憎追述生平事迹 生前 纪念主体 (3、4、5) 详写遇难经过 遇害 教训意义 劝戒徒手请愿 否定 (6、7) 激励奋然前行 肯定 23通观全文,从追悼会上程君的发问、请求写起,引起对烈士的忆念,转而发为对杀人者愤怒地揭露控诉,最后是冷静思索后经验教训的总结和高度评价,悼念死难烈士和痛恨反动派的悲愤思想感情交织升腾,贯穿始终。24文章的感情线索基调: 悲 愤(痛惜爱国青年死难)(

9、愤慨反动政府之残忍、反动 文人之下劣)揭露敌人,激励猛士,唤醒庸人,呼唤革命。25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悼念遇害者刘和珍和其他死难烈士,表达作者最大的悲哀和尊敬。 控诉段政府的暴行和抨击反动文人的阴险论调。 唤醒麻木的国民,要人们牢记血债。悼念死者揭露敌人唤醒庸人写作缘由26梳理情感脉络的语句线索1、“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2、“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3、“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4、“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5、“

10、我还有要说的话”6、“呜呼,我说不出话”27 1 、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是追悼会上,程君提问、请求之后说的。鲁迅要“写一点东西”,正是为了纪念死难的烈士,寄托自己深深的哀思。2、“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敌人血腥的暴行太出人意料了,而那么好的青年却被杀了,使我呼吸视听都十分困难,几乎窒息,确实不能言语了。“可是我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呢?”这几句话,前句是果,由果溯因,后句反问作结,强调前句文意,充分表达了对烈士的深切悼念,无限痛惜,以及对反动派暴行的无比愤慨.283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一个似人非人的世界:一方面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11、”,他们为国家、民族的前途,人民的悲惨命运而哀痛,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幸福,伟大而崇高。另一方面是不敢“直面”、“正视”、易于“忘却”的庸人的苟且偷生,他们在客观上起着维持“似人非人的世界”的作用。29 在这个似人非人的世界里,鲁迅深感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唤醒庸人,不要忘记烈士的鲜血,激励猛士继续奋然前行,摧毁这个似人非人的世界。304、“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反动派的 虐杀已使“我”艰于呼 吸视听,悲愤以至于无话可说,再加上反动文人的恶毒诬蔑,更加重了“我”的悲愤。作者愤怒的呼喊中凝聚着的正是这双重的悲愤。315、“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 必须剥去这些杀人者的皮相,把他们暴露于光天

12、化日之下。这“要说的话”,就是刘和珍等 遇害的经过,用铁的事实,揭露控诉段祺瑞执政府布下罗网,虐杀爱国学生的暴行,字里行间注满憎恨和愤怒。 326、“呜乎,我说不出话” 还有“要说的话”,烈士的血决不能白流,徒手请愿固然不足为训,但是血痕“当然不觉要扩大”,她们临难从容的勇毅精神永存,将使苟活者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将激励真的猛士奋然前行。 6.而高度评价时的慷慨激昂中,总时时浮现出“微笑的和蔼的旧影”,实在令人痛心;而当局者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却居然昂起头来”的中外杀人者的无耻,实在令人发指。“呜乎,我说不出话”,其中蕴藉了作者多少深重难抑的愤慨和悲怆!33 如何理解作者“不说”与“说”的

13、感情? 纵观全文,作者对学生有爱,对段政府有恨,对流言家也有恨,对大众庸人有失望,这些感情混杂在一起,也就是哀痛的、悲愤的、激昂的、仇恨的、失望的,但作者在表达时处于要说和说不出话来之间。作者说不出话来,也许是太痛苦、太愤怒,有太多的话,不知从何说起;但最终还是要说,责任感、正义感和复仇意识充塞于作者的心胸,情不自禁要张口说出。 所以,作者“不说”是假,“说”才是真。 主要体现悲、愤。34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

14、者的灵前。程度副词,更加愤怒到了极点深深地体味充满血腥和暴力的黑暗统治为烈士的死难感到极度哀痛表示对死者的尊敬词语移用这段话的含义是:1.表示更深入地体味这极度的悲惨和黑暗 。因不能用更好的形式来纪念烈士而感到深深的歉疚。警告“非人间”的魑魅魍魉,不要肆无忌惮地杀人而高兴得太早, 血债一定要以血来偿。 35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1、“真的猛士?” 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当。(论睁了眼看) 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痛苦,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淡淡的血痕中) 36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15、,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真正的革命者直接面对,不回避看到黑暗腐败的政局而忧国忧民英勇斗争,以能为人民谋幸福而感到幸福这两句话的含义是:真正的革命者,面对国家和民族的惨淡前途和人民的悲惨命运感到哀痛,他们又为改变黑暗现实、以勇往直前奋斗献身为最大的幸福。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现实 372、刘和珍事迹?神情举止的词语?品质、精神、性格?作者情感?预定莽原全年“毅然”坚定追求进步思想对鲁迅作品的热爱参加师大学潮斗争“反抗”; “微笑”、“温和”; “黯然”、“泣下”斗争精神温和善良对学校前途深深的担忧、有远见卓识,富有革命责任感前往执政府请 愿并被戕害“欣然”爱国热忱刘和珍:是一

16、个渴求真理与进步,富于斗争精神,有远见卓识, 温和善良而又具有爱国热忱的青年学生。 如此优秀的青年,无疑是中国的脊梁,却惨遭反动派的杀害,鲁迅怎能不为之悲痛欲绝、愤怒之极呢。38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刘和珍的微笑?除了表现她善良、乐观的风貌外,也反衬敌人的凶残,对反动文人称她们是“暴徒”的诬蔑作了有力的驳斥。39人物 事件 顺序方法 ()生活中 时细节 刘和珍 ()学潮中 ()惨案中间 肖像 40第4段作者以什么顺序怎样展开思路的?听到噩耗居然 震惊概述惨案颇为怀疑怀疑 愤慨尸骸为证 虐杀 悲痛听到污蔑暴徒 愤懑悲愤号召爆发 怒吼41三、为了充分表达深沉强烈的爱憎之情,文章除了大量运用感情色彩极为

17、鲜明的词语、句子外,还把记叙、议论、抒情有机结合起来,融为一体。体会第四部分中交错运用的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 第四部分,先写刘和珍的英勇牺牲,充分揭露了反动派的残暴。接着在记叙事实的基础上,作者愤慨地发表议论,无情地揭露敌人的下劣卑鄙。然后,又在议论和记叙的基础上,抒发悲愤的感情:“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样就把记叙、议论、抒情三者融为一体,形成了汪洋恣肆的愤怒、哀痛和奋起反抗的波涛42第四节写刘和珍等的遇害和爱国学生所受的诬蔑。这一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分几层来写的?明确:时间顺序。听到噩耗颇为怀疑尸骸为证政府诬蔑文人中伤反思缘

18、由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其中的“中国人”指什么人?第七节出现了同样的句子,这里的“中国人”也是同样的意思吗?前者是特指反动派,后面的“中国人”是泛指所有中国人,既包括反动派和走狗文人,也包括一般国民。43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四出离愤怒,陷于极度悲痛的沉默,预示着革命的暴风雨即将来临。逆来顺受,不敢反抗,最终将走向灭亡。如果中国还不至于灭亡,则已往的史实示教过我们,将来的事便要大出于屠杀者的意料之外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

19、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44无话可说?默无声息的缘由?沉默:爆发,灭亡?反动政府:残忍走狗文人:无耻白色恐怖武力镇压思想控制物极必反警告反动派呼唤后死者两种沉默,两种前途:不在沉默中爆发革命,摧毁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就在沉默中被奴役,被黑暗统治,被灭亡。作者怀着最大的愤怒,发出最有力的号召,启示人们:事情已经到了心头,对中外反动派说什么都没有用,必须起来和凶残的敌人作殊死的斗争。45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

20、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问:1、此段中五个“她”分别指谁?2、作者为什么将这段经过写得这样详细?均指刘和珍。写出爱国青年的勇敢、友爱;揭露敌人的凶残。46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反语,旨在讽刺揭露段祺瑞政府“三一八”大屠杀的野蛮、残暴,使历史上“中国军人屠戮妇婴”、“八国联军惩创学生”都相形逊色。47分析第六节1、鲁迅支不支持徒手请愿?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有限的几个生命,在

21、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48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1、在反动派眼里不算什么2、少数人的请愿对黑暗的中国起不了作用3、唤不醒庸人的觉悟指陈西滢之流的走狗文人指一般庸俗的市民,他们对爱国青年的斗争、牺牲冷眼旁观,烈士的鲜血不过给他们当茶余饭后的谈资。49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A 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流血的作用,正如金钱一般

22、,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 B 但原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 C 以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尸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从新的、战术的眼光看起来,这是多么大的损失。 (空谈) 50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这里作者将人类前行的历史比作煤的形成。“大量的木材”比喻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其中”指流血斗争。煤是如何形成的?“需要大量的木材,而形成的只是一小块”。可见,木材变成煤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很大牺牲。那么,人类前进也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和牺牲,“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这就表明,请愿是不在这种需要付出代价和牺牲之列的。这就是说,在鲁迅看来,向反动派请愿难以换来人类历史的前进,请愿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斗争方式。因此没有必要为请愿而付出代价和牺牲。很显然,鲁迅是不主张采用向反动派请愿这种斗争形式的。在作者看来,应当集中革命力量,以有限的代价去换取更大的胜利,不要作无谓的牺牲。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