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教案_第1页
中国古代史教案_第2页
中国古代史教案_第3页
中国古代史教案_第4页
中国古代史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中国古代史教案中国古代史教案上主讲 冯会明授课对象: 历史学本科生 授课学期:第1、2学期授课时间: 每周4学时 使用教材: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年版。参考教材:赵毅主编 中国古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绪 论一、什么是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是历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每一门学科往往要回答三个W,即:what why how,历史学则要学习5个W:when where who what why。绪论中也主要3个W,即历史是什么?为什么

2、要学历史?和怎样学习历史三个问题。1、什么是历史? 许慎说文解字解释“史”,“ 史者,记事者也,从右,持中;中,正也。”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公理公例者也。” 历史一方面要再现还原人类进化发展的过程,同时还要探寻其发展的规律。通常历史有三层含义: 一是指过去发生的事情,即人类客观的发展历程,是历史的客体。二是指人们的历史认识,或作为历史认识成果的各种历史书,是主观对客观的能动的反映。三是指历史学科,即通过史料中介,在历史记录的基础上,再现还原历史过程,对历史事件作出解释说明,并探寻其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2、什么是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是指中国的先民在中国

3、的土地上繁衍、发展进化的过程,习惯上把1840年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历史称为中国古代史,它占据全部历史的绝大部分,越过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社会形态的发展、衰亡的历程。主要讲述历代的政治、经济制度,主要的文化成就,重大的历史事件和著名历史人物及其活动,以及社会生活状况、风俗文化等。此外,还要学习掌握基本的史学理论。3、中国古代史发展的基本历程中国古代史讲述我国远古至明清时期的历史。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史学界一般把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分界线划在公元前21世纪。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分界线,虽有西周、春秋、战

4、国、秦、西汉、东汉、魏晋等多种不同的说法,但战国封建说较为流行。按照这种划法,原始社会大约从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1世纪,奴隶社会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476年,封建社会从公元前475年到1840年。这种划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把春秋战国划在两个不同的社会形态,把清朝后期排除在古代史之外。但它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古代的历史仍然是有一定帮助的。我们的课程体系基本上是按照这种流行的分期方法来处理问题的。原始社会包括猿人、智人和氏族公社三个时期,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遗存。从已发现的材料看,“巫山人”、“元谋人”、“蓝田人”和“北京人”是我们的远古祖先。智人开始人工取火,并发明了弓箭,推动了原始社会的发

5、展。氏族公社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组织,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仰韶文化是母系氏族公社的典型,龙山文化是父系氏族公社的代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没有剩余产品,所以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随着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和分工的发展,原始集体生产逐渐被个体生产所取代。个体生产发展的结果是财产私有。随着私有制的发展,出现了贫富的分化,导致了原始社会的瓦解。我国的奴隶社会包括夏、商、周三代。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初步形成阶段,商朝是发展阶段,西周是鼎盛阶段,春秋战国则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变革的阶段。全部土地和奴隶在名义上属于国家所有,在政治上表现为严格的宗法制、分封制和等级制。奴隶主阶级为了保持

6、他们的统治地位,建立了强大的国家机制。神权也是奴隶主阶级进行统治的特别重要的补充手段。我国的封建社会包括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夏金元和明清五个时期。秦汉时期包括秦、西汉、东汉三个王朝,是第一个统一时期,也是封建时代的重要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封建时代的第一个分裂时期,包括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等阶段,头绪相当纷繁。隋唐时期是封建时期第二个大一统时期,也是封建社会的强盛时期,历时300余年。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中国再度陷于长期分裂的局面。元明清都是统一王朝,但我国的封建社会已经走上了衰落的道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基本特点是地主占有土地,对农民进行超经济

7、强制。以上是中国古代史的基本线索,也就是中国古代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二、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古代史?此即回答中国古代史的基本功能和价值问题。1、借鉴功能中国历史自孔子删定春秋开始就赋予史学的鉴戒、垂训功能。为现实政治提供经验教训的总结。避免重蹈覆辙,避免悲剧的重演。如唐太宗著名的“三镜”说。周公“不可不鉴于有夏,也不可不鉴于有殷”。在强调历史的借鉴功能的同时,还要防止历史的实用主义思想。2、教育功能历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素材。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的教育。尤其是古代灿烂文明文化更能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良好的道德品德的教育。学习历史可以起到见贤思齐的作用,儒家的积极入世、修齐治平的

8、思想,孟子倡导的养浩然之气和“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精神,文天祥,顾炎武等英雄人物都能起到良好的品德教育。3、认识功能“读史使人明智”,学习历史可以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更好地认识国情省情和乡情。西塞罗说过“一个不知道你出生之前的历史的人,永远的个孩子。”恩格斯也曾说:“我们根本没有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只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那就是历史科学。”更能增长知识面,因为历史与各门学科有不可分的关系。三、学习中国古代史的主要方法1、要掌握基本的史识、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郑天挺教授曾说过:“我们要以时为经,以事为纬,把人物、制度贯穿其间。”2、

9、要涉入一些史学原著,一些原始史料;3、要学会使用历史工具书和多媒体技术查找历史资料;4、要有怀疑精神和求真的精神;5、对本科班要求尝试进行历史论文的写作。具体而言:要学好中国古代史,至少应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认真仔细,肯下苦功;二是多动脑筋,讲求方法。首先,明确历史术语的概念。中国古代史牵涉到的术语很多。常见的术语有纪元、年代、世纪、干支等等。“纪元”是纪年的起算时间。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是我国有明确纪年有开始。“绝对年代”是指在历史上可以确定的具体年代,是历史学与考古学测定和记载人文时序的基本的标志。“相对年代”是指只能比较或推定先后顺序的年代,也是测定人文时序的标志之一。“世

10、纪”如800年至899年为九世纪。每世纪前三十年习惯上称为初期或初叶,中间一级称为中期,后三十年称为后期或末叶。“年代”亦为计算时间的单位。以每世纪中的十年为一年代。通常以0为始,至于9。如七世纪二十年代,一般指610619年。“干支”是中国古代用甲、乙、丙、丁等十天干与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相配,组成甲子、乙丑壬戌、 癸亥等六十组,周而复始,循环使用,以表示年、月、日的先后顺序。诸如此类名词,都要理解它的概念。其次,学会理解记忆基本的历史知识。为此,要了解历史知识的类型及其结构。历史知识包括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其知识结构大体如下:事件: 别称或简称、属性、原因、经过、结果、意义

11、。人物:别名字号、籍贯、朝代、头街、主要事迹、评介。典章:类别、设置年代及其原因、具体内容、沿革情况、作用。朝代:简称或别称、何人何时建立、都城所在、疆域四至、社会概况、灭亡时间包括传几主,多少年。年号:何人何时年号、起止时间、使用年数。身份:别称、类别、地位。文献:编著者、卷数、主要内容、价值。地名设置年代、名称由来、位置、沿革情况、与何事有关。知道了这些,就可以把所遇到的知识尽快分类,然后照各自的要点加以条理化。这对于记忆是很有帮助的。四、有关中国古代史的参考资料中国古代史方面的资料浩如烟海,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现就常用的文献资料、今人著述和中文期刊略作介绍,以便自学或研究时参考。

12、1、原始资料纪传体史书。以人物为中心编写的史书,计有史记、汉书 等25史,即所谓正史。编年体史书。即按日月时间顺序编写的史书。主要有春秋、资治通鉴等。纪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纲编写的史书。 政书、类书。有“十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为三通) 。 2、今人著述通史:如范文澜著中国通史,郭沫若中国史稿,翦伯赞等中国史纲要等。古代史:如刘泽华主编中国古代史,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等。断代史:如吕思勉先秦史、秦汉史,林剑鸣秦汉史,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等。 3、史学刊物主要有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中国经济史研究、史学月刊,以及重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 第一编 中国的原始社会(约

13、200万年前前2070年) 第一章 原始社会第一节 概述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种社会形态。大约从170万年以前开始,到公元前21世纪结束,经历了形成、发展和解体的过程,是人类的第一个社会形态,是人类历史的最初时代,它的最大特点是在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的情况下,实行的一种生产资料公有,没有阶级,没有剥削,人与人平等的社会形态,它处于人类的幼年时期。它占据了人类历史的99%以上。由于没有文字可考,它又是一个令人充满好奇神秘的时期。原始社会又被称为“大同社会”。一、大同社会原始社会在中国儒家的眼中被美化成一个美好的天堂。一个神秘的大同世界。是人类的黄金时代。在礼记 礼运篇中孔子对弟子言偃构画了大同

14、社会的情形:“夫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狐独废疾者皆有养,男有份,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就是儒家追求的大同。康有为也著有大同书 “天下为 公”也成为孙中山等人的追求。 但原始社会的真实情形正是我们所要探索的。中国作为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人类起源的一个重要区域。200万年前的巫山人、170万年的元谋人、80万年前的芮城人,代表中国步入人类社会的历程,一直至夏王朝的建立。都属于漫长的原始社会。二、关于原始社会的

15、分期对于中国原始社会的分期,学术界存在几种不同的说法:1、分为原始群、血缘家庭公社、氏族公社三个时期。2、分为猿群时期,原始群,氏族公社的发生期、发展期、繁荣期和解体期。3、分为原始群、血缘家庭公社、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农村公社五个时期。4、大多数分为原始群、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三个阶段。具体可参见林甘泉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 三、学习原始社会要掌握的四个要点1、原始先民的生产力状况:主要是生产工具为标志的演进。从打制的旧石器到磨制的新石器到金石并用的金石时代,再到青铜时代以至铁器时代。2、人类身体形态的演进:在劳动中人类自身体质进化的演变情况。从猿人到早期智人到 晚期智人再

16、到新人的演进过程。3、社会组织形态的演变:从原始群到血缘家族公社到母系氏族公社到父系氏族公社的演变。4、人类婚姻形态的演变;从杂婚到血缘群婚到族外婚再到对偶婚,最后演进成一夫一妻制。原始社会是以血缘为纽带组织起来的人类共同体。因此把握氏族制和婚姻形态是揭开原始社会的主要钥匙。四、参考书目宋兆麟:中国原始社会史岑家梧:中国原始社会史稿徐旭生:中国古史的神话传说袁珂 :中国神话经典著作: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摩尔根:古代社会司马迁:史记 五帝本纪 中国历史的开端一、人类的起源人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有了人才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人究竟来源于何处?人的起源存在唯物与唯心主义之争,有人的创造说与人的

17、进化说之争。1、人的创造说 有西方基督教的上帝造人的特创论。旧约圣经 创世纪“上帝造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鸟兽凡五日,第六日,乃照已像,抟土为人,名日亚当,后取亚当之肋骨变为妇人,名日夏娃,现在世界上的一切人类都是亚当夏娃的子孙后代。”盘古开天辟地三国徐整的三五历记有:“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氏生于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垂死身化:气为风云,声音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道路,肌肉为田地,发胡为星辰,皮肤为花草树木,齿骨精髓为珠玉,汗为雨露甘霖。由此

18、而有宇宙万物。女娲造人补天据北宋宋太宗时的太平御览和风俗演义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氏,女娲抟土作人,剧务力,不暇忙,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又令其婚配,自相繁衍。这样,就出现了人类。后来炎帝之子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发生战争。共工,蛇身朱发,以水为纪。祝融名黎是取火管火用火的能手。但共工打不过祝融,于是怒触不周山,即天柱山。颛顼曾用线索将日月星辰拴此峰上,使不再有昼夜和四季。共工怒触不周山,于是出现淮南子 览冥训记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炎而不灭,水浩茫而不息,猛兽食颛氏,鸷鸟攫老弱。”的惨境,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巨鳌之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翼州,积芦灰

19、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狡虫死,颛民生。但巧手难夺天工,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因此日月西下,河水东流。据说东流到归墟,有岱舆、员峤、方壶、瀛州、蓬莱五神山,禹强使巨鳌十五,举首载之,更为三番,六万岁一交焉,龙伯国有大人,一钓连六鳌,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肉吃焉,于是岱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沉入大海。这些传说确实是动人的,但毕竟只是传说。神话传说,在认识水平低下时,借超自然力量对不可知晓的事情给予解释。事实上,天地是在亿万年的运动中自然形成的,并不是盘古氏开辟的结果。我们的祖先是由人猿变来的,也不是女娲创造的。2、人的进化说(1)、1809年,法国学者拉

20、马克在动物哲学中,提出高等动物起源于低等动物,指出人类起源于类人猿(2)、1859年,英国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动植物不断变化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说。1871年在人类的起源与性的选择中提出:人类起源于动物,人类和现存的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是从灭绝的古猿进而来的,进化论从而把人类从上帝手中解脱出来,归还给动物界。(3)、其学生赫胥黎在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中进一步阐述了人猿其祖的特点,人是由猿发展而来的。(4)、1877年,美国的人类学家摩尔根在对易洛魁人进行十五年的实地调查后,经过10年研究,出版了古代社会一书,用大量的事实,丰富了从猿到人的演变理论。(5)、1

21、876年,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指出,劳动的作用,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从而把人同动物界中区别开来,最终科学地阐明了人类的起源问题。(6)、1844年他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使进一步的论述了阶级和国家起源的学说。由于古猿的生理结构最接近于人,由于自然环境的剧烈变动,特别是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手足分化和直立行走,标志着人最初从猿分化出来,开始制造工具以及火的使用,是人猿最终分化的标志。据考古学的发现,认为距今约3000万年到数百年以前,在非洲和亚洲生活着的古猿:森林古猿、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是人类最早的祖先。二、中国境内的原始人类 中国是

22、人类起源发展的一个摇篮,森林古猿、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被认为是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最早的共同的祖先。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早在170万年以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在已发现的猿人遗骸中,“元谋猿人”、“蓝田猿人”和“北京猿人”是比较重要的。云南禄丰石灰坝发现了距今800万至1000万年以前的属于腊玛古猿的化石,而南方古猿中的纤细种被认为是人类的直接祖先。巫山人:1984年发现于重庆市巫山县庙宇镇龙坪村龙洞苞西坡,这种文化遗存称为龙骨坡文化,巫山人是目前所知的我国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古人类化石,其生存年代距今约为204万年到200万年间。在猿向人的进化过程中,从本质上划分为猿人,古猿人,古人和新人三个阶

23、段,每一人阶段的化石都在我国被发现。我国是世界出土直立人化石最多的地区,表明在170,180万年前,我们祖先已遍及黄河流域、西南地区以及长江下游,及至东北南部广大地区。1、猿人阶段的遗址、遗迹猿人是最早的人类,在猿人阶段,中国境内的主要代表有:西侯度人、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和县人。说明在200万年以前,中国境内已有人类生息繁衍。1961年在山西芮城县西侯度发现了距今180万年前的旧石器早期遗址,发现打制石器。 1965年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了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的2颗门齿化石,被命名为直立猿人元谋亚种,简称元谋人。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是我国境内最远古的祖先。蓝田人,19

24、63年,陕西蓝田公王岭和陈家窝村发现头盖骨和牙齿化石,距今约80-60万年前。而安徽和县人距今约15-17万年前,发现了一具国内最完整的头盖骨。最有代表性的当属北京人。1927年在北京西南48KM的周口店龙骨山洞的山洞中发现的,山洞东西140M,宽2-14M,1923年发现两颗人类牙齿,27年正式挖掘,29年12月2日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到37年共有5个,147颗牙齿,但因抗战而不落下明。在江西有两处距今4.5万年前旧石器时代遗址,一是1962年11月在乐平涌山岩出土了多种动物化石和人工打制的石片,一是在安义县龙津镇出土了37件石制品。而大家熟悉的万年仙人洞遗址距今的9千年,早期

25、石器有打制石器35件,磨制石器32件。有最早的陶片和稻谷。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北京人。北京人的体质特点:他们生活在距今40-50万年前,四肢发达与现代人相似,尤其是手进化最快,他们习惯于直立行走,但头部较原始,头盖骨低平,前额后倾,眉脊骨突出且右左相接,吻部前凸无下骸,牙齿粗大,骨壁比较厚,脑容量较小,平均1100毫升,比现代人1400毫升少,男性身高156CM,女性144CM,从身体特征来看,各部位进化不平衡,手最发达,头部多原始性,论证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论断。猿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使用的是经过打制的较粗糙的旧石器,石器有了一定的定型和初部分工。采集果实,挖掘根块茎,是北京人维持生

26、活的主要手段,狩猎也是当时重要的生活来源。会制造使用工具是人和猿的一个质的发展。标志着摆脱动物界而进入到人类,猿人的另一重要武器是会使用天然火,而不是人造火,火的使用使他们结束了昔日的茹毛饮血时代,在用火之前,礼记礼运篇“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树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丝麻,衣其羽皮”。猿人以简陋的工具结伴而行,组成了人类的第一个社会组织,血缘家族。即同辈人的婚姻集团,同一代的兄弟姐妹互为夫妻,排斥祖辈和子孙,双亲和子女之间的婚姻,但并不排斥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在群体内部共同劳动共同消费,人与人之间平等,生产资料公有,生活资料平均分配的社会形态。婚

27、姻是社会的产物,婚姻形态的演进推动着社会发展,北京人慢慢摆脱了乱婚姻杂交的状态,而有了初步的规则,实行同辈间的血缘群婚。吕氏春秋“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集生群处,知母不知其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辑让之礼。”列子汤问“长幼侪居,不君不臣,男女杂游,不媒不聘,缘水而居,不耕不稼,土气温适,不织不衣。” 猿人阶段的特征:(1)、工具粗劣,最初使用石器和木器,以采集和狩猎为主。(2)、活动范围小,20-30人一个小群体。(3)、原始群的结合并不十分固定,时分时合。(4)、男女间实行杂交群婚。(5)、原始群多半孤立地存在:如老子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徒,邻

28、国相望,鸡犬之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2、古人阶段(早期智人)经过数十万年的发展,我们的祖先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造了自身,到二十万年以前,进入早期智人时期。即古人阶段。古人又称尼人,是尼安德特人的简称,因1816年由德国的服尔罗特在尼安德特河谷最早发现而得名。尼人是猿人向新人的过渡时期,居于旧石器文化中分晚期,距今约20万年左右。 我国境内早期智人的主要代表有大荔人与丁村人,许家窑人以及马坝人。大荔人是1978年在陕西大荔县甜水沟发现,约20万年前。许家窑人1976年在山西阳高许家窑村发现,距今约10万年前。丁村人:1954年在山西襄汾丁村发现的,距今约10万年前。马坝人:1958年在广东曲江

29、马坝狮子山洞被发现的。身体特征:从体质上来说,早期智人依然保留着猿的部分特征,但头骨变薄,前额增高,嘴巴也没有猿人那么突出。其体质比猿人进步,脑壳变薄,脑容量增大约1120毫升前额增高,眉脊骨变少,嘴部后缩,下骸骨较明显,牙齿由粗变细具有铲状门牙,比猿猴人有显著进步。使用的工具有还是打制造石器,有的进行第二步加工,有了按年龄和性别的初步劳动分工。古人时期的一个重大进步是已经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法,打击钻孔和摩擦生火技术,有大家熟悉的燧人氏钻燧取火的传说。西方燧明国,伏羲好奇,见巨嘴鸟受启发而发明了钻木取火,韩非子五蠹中“上古之世,民食果菜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

30、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日燧人代。”人工取火作用更大,恩格斯在反杜林论说“就世界性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了。” 婚姻状态,主要是血缘群婚,实行同辈婚,如伏羲女娲的兄妹婚,社会组织形态实行的是血缘家族公社的形式。社会组织有所发展,已经排除了兄妹之间的婚姻。这无疑又是一次进步。恩格斯所说:“如果家庭组织上的第一个进步在于排除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相互的性交关系,那么,第二个进步就在对于姐妹兄弟也排除这种关系”。3、新人阶段(晚期智人)新人又称智人(有理智的人)真人(真正的人),他们生存的年代大约距今四五万年以前,属

31、于旧石器时代的晚期,由于不断的劳动进化,他们的双手更加灵活,大脑也更加发达,在身体形态上已完全消失了猿性而同现代人没有区别,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开始形成现代人。我国境内新人的主要代表有:(1)1951年在四川资阳黄鳝桥溪基处发现的资阳人。(2)1958年在广西柳江通天岩发现的柳江人,还有台湾左镇人,广西来宾麒麟山人,山东泰安人,但最有代表性的是山顶洞人。(3)、山顶洞人是1933年在周口店龙山的山顶洞穴中发现的有8个个体,3 个完整的头盖骨,距离约18000年前,准确是18875+() 420年。 新人的体格特征他们的身体已经没有猿人的特性而和现代人种相同,具有典型的蒙古人种特点,即平扁脸、阔鼻

32、、高颧骨、有铲状门齿,也是黄色人种的特色。通常世界人种分为蒙古尼亚种欧罗巴种和澳大利亚尼格罗人种。 新人的社会生活新人的劳动经验和劳动技能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生产工具已掌握摩制和挖孔技术,处于新的石器时代,尤其骨针具代表性,长83毫米,最粗直径3.3毫米,针身圆锐,针眼窄小,需较高的切割刮削钻孔,磨制技术。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缝纫工具,他们已能用兽皮缝制衣服。 另一种重要工具是弓箭,弓箭的发明是巨大的进步,恩格思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剑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一样,乃是决定性的武器。”三个时代的划分来源于摩尔根古代社会中的原始社会的分期。他没有按当时

33、通行的婚姻形态为标准而是以生活资料获得的手段的发展程度,即人类的发明发现作为依椐,故曾被误认为是信奉唯物主义的马主义者,他通过对易洛魁人几十年来的生活观察而写出此书,被奉为原始社会的分期经典。 时代社会状态发明与发现蒙昧时代初期人类的婴儿期有音节语言中期开始捕鱼晚期发明了矢野蛮时代初期发明制陶术中期东半球养家畜,西半球灌溉种玉米晚期 发明溶解铁矿,使用铁器文明时代/发明声音字母开始使用文字新人还学会了制陶器技术,会用小石珠,穿孔的兽牙制作装饰品,有了美的观念有了原始艺术的萌芽。会在死难者四周撒上赤铁矿粉末,已有了一种原始的宗教意识。婚姻关系新人实行族外婚,又称普那路亚婚,即同一家族内的同辈男女

34、不得互为夫妻,而是由这氏族的青年男子与另一氏族的青年女子互为夫妻。族外婚的实施是氏族形成的标志,其结果只是知母而不知其父,血亲关系只按女性的血统计。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自一切兄弟和姐妹间,甚至母方最远方的旁系亲属间的性交关系的禁例一经确定,上述的集团便转化为氏族了。”氏族氏族又称为氏族公社,是一种有共同的祖先和共同的祖先崇拜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共同从事劳动生产,共同消费的一种比较稳固的社会组织形态,它属于原始社会的高级阶段,通常分为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由原始群开始进入氏族公社阶段。 在氏族公社里实行氏族制,它通常包括:氏族里共同推举一个酋长和一个战时首领,实行二

35、酋长制,经民主程序可以任意更换酋长和军事首领。氏族的任何成员不得相互通婚,男子出嫁女方。死者的财产留在本氏族,归成员所有。氏族有共同的墓地。氏族有各自己的名字,图腾和图腾的崇拜。同氏族成员必须相互支援保护,进行血亲复仇。氏族有议事会,它是氏族成员享有平等权力的民主集中的地方。 母系氏族公社从旧石器时代的后期到新石器时代都属于母系氏族公社时代,也是氏族公社的繁荣期。人类在此由蒙昧时代进入野蛮时代距今约一万年。一、人类一开始是母系氏族公社的原因:1、氏族实行族外婚,男子嫁到女子中去,所产生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血系亲关系只能按女性的血统来计算,女性的地位提高。2、内部男女有一定的社会分工,男子主要

36、从事鱼猎,有偶然性,而女子从事采集和原始畜牧业,比较稳定,成为经济生活的主要来源,在生产方面处于主导地位。3、妇女还管理家务照顾老幼,在生活中处于主导地位。因为其在经济生活中地位的提高,社会地位也提高因此,人类开始就步入母系氏族公社。二、母系氏族公社的重要遗址我国母系氏族公社的遗址有7000多地,从大河上下到长江南北,从伊梨河畔到东南沿海,从东北边疆到青藏高原都存在,文明的起源遍地开花,而不仅仅限于黄河流域。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呈多样性分部,但中源地区、长河流域更率先进入。彼此相互渗透、促进母系氏族公社在黄河流域的主要代表是仰韶文化。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建国

37、以来,已发现遗址千余处。其中西安半坡遗址和陕县庙底沟遗址最为著名。半坡遗址发现于1953年,1954-1957年先后进行了五次发掘,揭露面积达1万平方米。发掘出比较完整的房基四十多座,各类墓葬二百多处,陶窑六座,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村落。属于半坡类型的遗址还有宝鸡北首岭、临潼姜寨,甘肃秦安大地湾等。长江流域的主要代表在河姆渡文化。1973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是江南地区迄今为止最早的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遗址,距今约为7000年。河姆渡文化: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而得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对河姆渡文化进行了两次发掘,确认这一文化主要分布于宁绍平原东部地区。马家窑文化:有遗址四万余处,东起泾、

38、渭河上游,西至龙羊峡附近,北入宁夏清水河流域,南达四川地区。因首次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窟而得名。马家浜文化:最初发现于浙江嘉兴马家浜,有苏州越城等十余处遗址。母系氏族公社的社会生活1、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已学会建筑房屋。仰韶文化主要是半地穴式房屋,挖坑壁为地基,用竖木柱和屋内以大柱支撑屋顶,屋顶用草木搭成。江南仰韶文化有打桩立柱架空的干栏式木构建筑,以后发展为栽柱式地面木构建筑。2、经营原始的锄农业。北方最早培育了粟, 是世界之最,还有白菜或芥菜种子,在裴李岗还有磨盘,在河姆渡主要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耕种方式是刀耕火种,南方的水稻用火耕水耨,但已经有农业的发明,因此新石器时

39、代被誉为农业革命时代。已经有了原始的畜牧业。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猪狗已被训练,同时狩猎捕鱼也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一项重要的辅助性生产活动。3、出现了原始的手工业磨光的石器是这时期普遍使用的工具,在河姆渡大量使用骨器。钻孔技术进一步完善。新石器时代最具特色的手工业类是制陶业,一般以黄土作坯,还会使用红的铁矿石和黑的氧化锰绘纹,温度高达千度,各村遗址中都有陶窑遗址,还掌握了封窑洞技术。仰韶文化的彩陶是陶器中的精品,其中人面鱼纹图形尤为精细。在河南省临汝还出土了“鹳鱼石斧图“的彩陶绘画缸,较有艺术表现力。在仰韶遗址是还发现了刻画符号50多种,似乎有文字的记事功能。有了纺轮,会制作简单的麻

40、布衣服。4、有共同的墓地。随着葬品的比较分配平均,表明当时没有贫富的状况,也没有出现男女合葬的,有的在尸体上有赤铁矿,表明已有初步的灵魂观念。母系氏族公社阶段,人类的经济生活有较大的进步。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劳动工具有了改进。虽然还存在着一些打制工具,但磨制的新石器已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些都是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其次,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部门。无论是哪一个文化系统都从事农业。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有丰富的稻作遗存。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水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除了粟、稻外,在许多遗址中还有大量的松子、酸枣及动物骨骼等,说明采集、狩猎、捕鱼在农业中仍占一定的比重。再者,出现了原始畜牧业。仰韶

41、文化时的家畜饲养业并不发达,出土的动物骨经鉴定仅狗、猪两种,数量不多,且形体不大。其余羊、牛、鸡、马尚难断定是否已经驯化。河姆渡家畜饲养较为发达。第四,手工业初见端倪。不仅筑土木以为宫室,而且开始普遍烧制纺轮。半坡等地母系氏族遗址中有大量的陶器,其中采陶的制作工艺相当先进。 四、母系氏族公社的特点1、妇女在氏族公社中处于主导地位,是母权制社会。氏族首领民主推荐,由年长有威望的妇女担任。虽然生产资料公有,人人平等,但由于妇女在生产中起主导地位。故在氏族中有优越的地位,由女首领管理氏族事务,如食物分配处理调停内部纠纷。2、母系氏族公社实行原始共产制,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首领不脱生产,重大问题由

42、氏族会议民主解决,全体成员都听从女首领指挥,女首领有崇高的威望,恩格思说“文明国家的一个最低度的警官,都有比氏族社会的全部机关总计起来还要大的权威,但文明时代最有权势的王公和最大的治政治家统帅,也许要羡慕那对待极平凡的氏族首领的自发的及无可争辩的尊敬。”3、计算母世系,从母居,子女从母姓。同一祖母生产的若干后代组成一个氏族公社。成员多时则分裂组成部落。吕氏春秋“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其父。”春秋公羊传“圣人皆无父,感天而生”。 “黄帝母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星,光照郊野,感而孕”。“舜母见大虹,感而生舜”“华胥履大迹于雷泽而生伏羲”这些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的神话就是知母不知其父的反

43、映。 姓氏观念也产生。天子因生以赐予姓,姓氏是标志着所出生的血缘关系,这种血缘关系最初是从女性来确定的,故姓多女。而同姓不婚也是族外婚的反映。以后氏族发展壮大,人员增多,把原来作为一个氏族标志的姓扩大为这些近亲氏族的共同标志。这样姓代表一个部落,而在同一个部落的各个氏族,必有各自新的标志,这就是氏,这就是姓氏的关系。4、奉行图腾崇拜。图腾即彼之血族,种族,是氏族的标志,是族徽,图腾相当于族徽,或为动物,或为植物,或为无生物。图腾起源于本氏族的原始信仰,突出表现为女神崇拜的迹象,多以动植物为记号,其作用在于维持本氏族成员的共同世系,区分不同的氏族,图腾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图腾崇拜的目的是寻求这种与

44、自己有血缘关系的祖先的保护。 5、在婚姻关系上实行族外婚,又称普那路亚婚,和对偶婚。族外婚是氏族的形成的先决重要条件,后来一个男性在许多妻子中有一个正妻,而他对于她也是其许多丈夫中间的一个主夫。在群婚中形成了一对一的配偶关系,他还不是固定的一夫一妻制,是由群婚到一夫一妻制的过渡阶段,这叫对偶婚。会形成表兄妹婚,如黑苗必以姑之女为舅妇,若舅无子,必重献于舅,谓之外甥钱,又日还种。否则终身不得嫁。 五、母系氏族公社的社会组织状况。一个村落就是一个氏族。进入氏族公社前后,人类大都离开了洞穴和森林,往往聚族而居,从而形成一个个村落。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标志,即图腾。图腾相当于族徽,或为动物,或为植物,或

45、为无生物。此时姓氏也可能已经出现。这些都反映出氏族公社的血缘性。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处于主导地位。一方面,由于当时实行按性别按年龄的自然分工,青壮年男子主要从事带有偶然性的狩猎、捕鱼和防御猛兽等活动,而妇女主要从事比较稳定的采集和原始农业,对氏族集团的生存和繁衍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当时实行族外婚,“民知其母,不知其父”,氏族成员的世系和财产,只能按母方确定。因此,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历史学家之所以把这一历史时期称为“母系氏族公社”,就是这个缘故。氏族首领由公选产生,没有特权,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平均分配食物。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因而当时尚无私有观念。氏族首领不脱离生产,氏族事

46、务由大家决定。仰韶文化村落中的大房子,可能就是氏族的会议厅。氏族范围内的一切财产都归公有,墓地、土地、树木、草场、河流,莫不其然。以上这些,就是母系氏族公社的内部的基本情形。用一句话来概括:所谓母系氏族制或母权制,是指世系按母方来确认和计算,成员死后财产归母方血缘家族继承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是氏族公社的典型形态。 父系氏族公社距今约五千年以前,母系氏族公社被父系氏族公社所取代。所谓父系氏族公社,即指世系按父系计算,财产归父系血缘亲属继承的制度。一、父权制确立的原因 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的进步,除石器外采用天然铜做工具。进入纯铜时代,石器还用,叫金石并用的时代。往铜中加入锡成为合金。进入青

47、铜时代,最后以铁代替铜,步入铁器时代。 由于两性的社会分工,繁重的农业和家畜饲养业都由男子负担,成为锄耕农业和家畜饲养业的主导,占据妇女的经济领域,社会地位上升而取代。恩格斯说:“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二、父系氏族公社的文化遗存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文化遗址也是十分丰富的,大体上可分为五个文化系统。大汶口文化:距今四千至六千年,因首次发现于山东泰安大汶口而得名。其中心在鲁中南及东南丘陵地区和江苏淮河一带,波及胶东半岛、皖北及河南中部。据研究,这一文化曾受到青莲岗文化影响。龙山文化:由仰韶文化发展而来,因首次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而得名。有山东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河南龙

48、山文化、晋北龙山文化之分。时间差距较大,2000年至4000年不等。屈家岭文化:距今四千至四千五百年,最先发现于湖北京山县屈家岭,主要分布在鄂水及河南西南一带。良渚文化:由马家浜文化发展而来,首次发现于浙江杭州良渚,距今4300年至5000年。齐家文化:距今二千年,发现于甘肃和政齐家坪,为龙山文化的变体。这五个系统的文化,基本上反映了父系氏族公社的基本面貌。三、父系氏族公社的经济状况在父系氏族公社阶段,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幅度的发展。农业是当时最主要的生产活动。生产工具虽然仍旧是磨制的石器,但磨制比母系阶段更为精细。在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蚌器和木耒,还有骨锄、石铖、长方形穿孔刀、半月形石斧、

49、穿孔斧、穿孔铲等。生产水平明显有所提高。家畜饲养业已相当发达。不仅“六畜”齐备,而且数量较大,其中猪的数量最多。在属于龙山文化的邯鄣涧沟遗址的一个灰坑中,即有二十一个猪的头骨。属于大汶口文化的刘林遗址中出土的猪牙床达170余件。各地以猪殉葬盛行,说明已大量养猪。渔猎在社会生活中仍占一定比重。陶器制作技术很有进步,出现了快轮,炉温达到1200以上。陶窑数量显著增加。此外,还出现了铜器。手工业与农业已经分离。三、父系氏族公社的特点1、首先产生了以男性计算世系的父权制,由于财产多由男子继承,女子从夫而居,男尊女卑的观念也因此产生。男子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大大提高,成为维系氏族的中心。由于生产工具的改进

50、,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畜牧业和农业有了发展并成为人们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男子承担了这些生产活动,妇女的活动范围逐渐局限于家族内部。2、为了财产的继承,出现了婚姻形态 的飞跃,产生了一夫一妻制。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同时族外婚演变成对偶婚,并逐步转变为一夫一妻制。婚姻形态由男子出嫁变成了男子娶妻。这样,妇女的地位就进一步下降。3、农村公社代替氏族公社。农村公社是氏族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的组织形式,是父系氏族公社的的社会结构的基础,其特征是按地域,按居住区域而不仅是按血缘来划分其居民,农村公社里,土地归公社所有,但定期分配给家庭耕种,收获也归个体家庭私有,但每个人又共同耕种公社的土地,其收获为

51、公共积累,用于公共事务,生产工具归各家庭私有。因此农村公社具有公私二重性,农村公社的体现是氏族解体的标志。公有制的原则开始遭到破坏。虽然生产资料归氏族公有,但由于生产活动逐渐从集体为单位转化为以家庭为单位,事实上造成了公有制解体的趋势。4、实行军事民主制。由于战争频繁,军事首领的权力日益扩大,但军事首领由氏族大会选举产生,尚保留了民主的性质,因此为军事民主制。 四、原始社会的解体父系氏族公社是在生产工具进步和社会分工发展的情况下确立的。在父系氏族公社里,父权家长制家庭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家长特别是氏族首领自然拥有支配全体家族成员的权力,因而使氏族内部日益失去了平等民主的生活:一部分人高高在

52、上,一部分人被奴役,而且财产的分配也越来越不公平。随着分配不合理现象的发展,私有观念应运而生。考古工作者发现,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墓葬,特别是后期的墓葬中,往往有猪下腭骨陪葬。此外,以生活用具、生产工具和装饰品陪葬的也不乏其例。这说明,牲畜、生活用具、生产工具已经成为私有品。私有制产生后,氏族首领利用职权,占据了另外一部分人的劳动果实,而且常常发动对外战争以掠夺财富。古书上所记载的黄帝与蚩尤的战争,颛顼与共工的战争大体上都是如此。战争中的俘虏和本氏族的一些成员沦为奴隶。这样,就出现了两个对立的阶级。河北邯鄣涧沟龙山文化遗址中有用圆坑和废井埋人的现象。陕西长安家省庄用废穴埋人。这些人被排除于氏族

53、公墓之外,且非正常死亡。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说明人类已经迈入了文明社会的门槛。恩格斯说:“最卑下的利益,庸俗的贪欲,粗暴的情欲,卑下的物欲,对公共财产的自私自利的掠夺,揭开了新的文明的阶级社会,最卑鄙的手段,偷窃,暴力,欺诈,背信,毁坏古老的没有阶级的氏族制度,把它引向崩溃。”第五节 原始社会的宗教与传说一、宗教的起源及原始宗教的表现形式1、万物有灵的观念和自然崇拜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是对自然现象和动植物的盲目崇拜,2、图腾崇拜与自然崇拜的不同之处,图腾崇拜则是人们认为某种或数种特定的自然现象或动植物有特殊的血缘关系,往往把它当作自己的祖先而加以崇拜,对它有意识的加以保护,使

54、之繁衍而不至于灭绝。如埃及的神鹰,古希腊的大蛇。澳大利亚保留的图腾最完整也最发达。3、灵魂不灭和祖先崇拜人们逐渐产生了灵魂和肉体的观念,肉体内存在着灵魂,二者分离,肉体死后,灵魂永远存在,游离到另一个世界阴间化为鬼,鬼即是死亡了的人的灵魂,此即灵魂不灭。灵魂还能作用于生者,给带来祸福。因而产生崇拜和敬畏的心理,于是产生对死者的埋葬,陪葬等形式,也产生了对人类自身的灵魂的崇拜,对祖先的崇拜。二、传说和神话对原始社会的了解,除了考古发现的实物资料和少量史籍记载的文献资料外,留传深远的神话传说也成为学习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史料,甚至把它称为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如前说讲的盘古开天劈地和女娲造人补天的传说

55、。今天介绍一下有关三皇五帝的传说。1、皇帝 皇最早的本意是“尊大”之意。如黄天后土,帝原于天神,神原意为闪电,其威力无穷,对它敬畏如神。皇帝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吕刑“皇帝亲问下民”即尊大的天神之意。后来皇由形容天神而转化为天神本身。如东皇,西皇。帝由神转化为配天神的人。如帝辛。到秦始皇时确立皇帝称谓,而成为最高的统治者的特指专用。2、三皇五帝三皇五帝是传说中的最早帝王,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但说法不一。三皇一指天皇,地皇和人皇,后被道教采用。一指燧人氏,伏羲,神农氏。燧人氏钻燧取火,发明人工取火。伏羲又称太昊,在江南一带以龙为图腾。“太昊师蜘蛛而结网”,教人结网捕鱼,并且教人驯养家畜,还有“古之未有

56、三纲六纪,人民但知其母不知其父,于是伏羲仰观象于天,府察法于地。因夫妇正五行,始定人道。”“太昊主婚姻嫁取娶。”神农氏即炎帝,水经注说:“神农即诞,九井自穿,汲一井刚众井动。”他是人身牛首,炎帝的最大贡献是发明了原始农业,教人种植五谷麻黍稷麦豆后被称为农业之神。制造了最早的工具耒,培植了最早的谷物粟,又称嘉谷,还是陶器的发明者,耕而制陶。又创立市,日中为市,进行商品交换。 另一功绩是发明了医药,他遍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一日百生百死”,因身体玲珑透明,知中毒之所在。后上帝赐予赭鞭,以鞭草木,草木的四性寒热温凉和五味辛甘酸苦咸尽知,但最后死于断肠草。此外炎帝还发明五弦琴,创立舞乐傩舞和下谋每当

57、腊祭的时候,带人民载歌载舞,报答天地养育之恩,也祝愿来年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炎帝据说有四个儿女,其中有精卫填海的传说,其后裔一支是烈山氏,其子柱,种植五谷蔬菜,被奉为土地之神稷,另一支后土,因治水有功,被奉为土地之神-社。五帝的传说有两种一是以大戴礼记,史记为代表,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一是以吕氏春秋,淮南子为代表,五帝指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黄帝黄帝是有熊氏,生活在陕西北部,号有熊国,其首领少典和有娇氏的附宝为夫妻。附宝在姬水杈鱼,雷雨大作,闪电交加,附宝怀孕,24个月生下黄帝,双目炯炯,不足一岁能言。国语晋语“昔少典氏娶有娇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

58、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黄帝居轩辕之上,受国于有熊,号日轩辕。因生有土色之端,土色为黄,故称黄帝。黄帝是个发明之神,发明了冠冕衣服,制定了社会制度,设置官吏进行管理,还 苍颉造文字,命雍父制臼作杵,命牟制矢,命容成制历法,命伶伦制音律,其妻缧祖发明养蚕。黄帝更是一个显赫的战神,在向东迁徙中,同九黎族的蚩尤进行大战,与炎帝合杀蚩尤,与之战于涿鹿之野,蚩尤是东方九黎部落首领。有八十一个兄弟,铜头铁额,吃沙石,黄帝以熊罴貅虎六个部落与之战,先有天兵制造大雾,被风后以指南车突围,后请风伯雨师下大雨,黄帝先以应龙,后以早魃战之,又以猛兽部队,后杀蚩尤,血滴为枫叶。后来黄炎又在阪泉发生三次战争,

59、最后联合起来,但成部落联盟,向南发展,占据中原,成为华夏族的主干,黄帝也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始祖,炎黄子孙。黄帝死后葬在桥山陕西黄陵县山下流水环绕,古柏成林,有黄帝庙,庙中有“人文之初”的匾额。缧祖生玄嚣和昌意,玄嚣为太白金星下凡,黄帝封于东方,在少昊有凤凰,以鸟为纪,治国有方酷爱音乐。昌意十岁的儿子颛顼送去学会了弹琴击瑟,取悦黄帝而得以继位,时年20岁。颛顼是黄帝子孙, 会弹琴击瑟,取悦黄帝而继位,年仅20岁。继位后沉迷于歌舞享受中,为防人民告状。除天梯,以绝天地通,又派人固定日月星辰于天拄山,其四子更是一代不如一代,大儿子为疟鬼,二儿子为魑魅,三儿子为檮杌 ,四儿子为穷鬼。帝喾是其曾孙,他仁而

60、威,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史记记载他“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他的儿子更为之增色。上妃有邰氏的姜嫄,生子弃,是周的始祖。二妃有绒松氏简狄生子契,为商的始祖。三妃陈隆氏的庆都生子放勋即尧。四妃常仪生子挚也为帝王,他在位70年105岁 而终。尧尧是黄帝玄孙,又名放勋。13岁封于陶,15岁封于唐,故称陶唐氏。他是一代圣王。他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能明训德,以亲九族,九族即睦,便彰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最后把王位传给贤能的舜,而没传给其子丹朱,维护了民主的禅让制。“授舜则天下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