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语文中考复习江苏专用 专题十 说明文阅读课件(155张ppt)_第1页
2021年语文中考复习江苏专用 专题十 说明文阅读课件(155张ppt)_第2页
2021年语文中考复习江苏专用 专题十 说明文阅读课件(155张ppt)_第3页
2021年语文中考复习江苏专用 专题十 说明文阅读课件(155张ppt)_第4页
2021年语文中考复习江苏专用 专题十 说明文阅读课件(155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021年语文中考复习江苏专用 专题十说明文阅读课件(155张ppt)中考语文(江苏专用)第二部分 阅读专题十说明文阅读A组20162020年江苏中考题组一、(2020苏州,1315,1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行走的种子(节选)春花烂漫的时节过去了。枫树和山核桃树上开败的花朵如雨点一般洒落下来,向大地证明了这些树木繁茂的生殖能力。成百上千朵小花静静地躺卧在坛城中。与虫媒植物外表华丽的花朵不同,这些树木的花朵温和而谦逊,既没有明显的花瓣,也没用多姿多彩的装扮。这种极端素朴的装束暗示出,坛城上树木之间的繁衍,是一项严肃的任务,绝不同于虫媒植物铺张的花蜜与色彩

2、的盛宴。这些树木无需取悦谁。风为它们传递花粉,因此它们不必像虫媒植物一样费心去吸引昆虫的眼球与鼻子,赤裸裸地露出功利主义的本质。对于早春开花的树木来说,风媒授粉是一种格外有用的策略。虫媒植物生长在一个相对温暖、避风的微观气候中,即便这样,它们也要努力寻找授粉者。而树木冠层的微观气候,更加不利于早春的昆虫出没。不过风是不短缺的。因此,枫树和山核桃树打破了与昆虫之间的古老协约,采用物理的而非生物的方式,来运输它们的花粉。很不幸,可靠性的增加伴随着精确性的减少。蜜蜂能直接将花粉从一朵花的柱头传递到另一朵花中。风并不有目的地传递什么。相反,它散布随着它的运动而携带来的一切事物。这给花和人类的鼻子都造成

3、了困扰。风媒植物必须释放出大量的花粉。它们像搁浅在一座小岛上的漂流者一样,把无数个瓶子扔进水中,指望着总有一个瓶子能将信息传递出去。枫树和山核桃树产生的是两类花,即雄花和雌花。雄花悬挂在枝条上,空气中只要有一丝流动就会惊动它们。枫树上成簇的雄花全都借助瘦长结实的花丝挂在树上。每根花丝长一两厘米,末端有一个花药簇,这个产生花粉的结构看起来就像黄色的小球,大小与书页上的逗号差不多。山核桃树的花药在毛茸茸的花序上摇晃,每个花序大约有一根手指那么长。在这两种树木上,花药都成群簇拥在小小的伞盖下面,大概是为了防止雨水将花粉冲走。雌花更粗短一些,因为它们没必要向风中播撒大量的花粉。雌花的柱头截住风中带来的

4、花粉,受精作用便会发生。目前关于柱头的空气动力学,我们所知甚少。不过,柱头似乎正好处在花朵中最招风的地方。柱头的构造也会促使其周围空气形成一股涡旋,流动速度减缓,从而便于柱头攫住空气中的花粉粒。到春季这个时候,雄花的花粉已经洒落,它们的任务完成了。树木抛弃了这些雄花,坛城上落满一堆堆黄绿色的花丝和花序。而雌花的工作才刚开始,花朵内部的受精卵还需要好几个月才能发育成果实。成熟的山核桃果和枫树种子将一直等到秋天才会坠落,开始行走。(有删改)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风媒植物和虫媒植物的分类是由传递花粉的媒介确定的,前者是风,后者则是昆虫。B.雨水会将花粉冲走,

5、开花季节,如果下雨就有可能会影响虫媒、风媒植物种子的生产。C.从推测看,山核桃树雄花伞盖和雌花柱头的巧妙构造能提高花粉传递的成功率。D.山核桃树、枫树的雄花和雌花在春季完成各自的工作,成熟的种子将在秋天开始行走。2.文章第段末说虫媒植物会“赤裸裸地露出功利主义的本质”,请概括这种功利主义的具体表现。(3分)3.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6分)(1)用平实准确的语言简述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它们像搁浅在一座小岛上的漂流者一样,把无数个瓶子扔进水中,指望着总有一个瓶子能将信息传递出去。(2)根据虫媒植物花粉传递的特点,发挥联想和想象,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虫媒植物释放出的花粉,如同一个个等待寄发的

6、快件,昆虫就是?,?。一、1.答案?D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D项“山核桃树、枫树的雄花和雌花在春季完成各自的工作”表述有误,原文依据是“到春季这个时候,雄花的花粉已经洒落,它们的任务完成了而雌花的工作才刚开始发育成果实”。2.答案虫媒植物用明显的花瓣、浓郁的蜜香、鲜艳的色彩来吸引昆虫,传递花粉。(3分)解析本题考查提炼概括信息的能力。通读文章,找到问题涉及的段落,提炼概括相关语句作答。根据第段中“与虫媒植物外表华丽的花朵不同,这些树木的花朵温和而谦逊,既没有明显的花瓣,也没用多姿多彩的装扮”“绝不同于虫媒植物铺张的花蜜与色彩的盛宴”即可概括出答案。3.答案(1)风传递花粉的准确性差,风

7、媒植物必须释放大量的花粉,以增加花粉传递成功的可能性(3分)(2)(示例)快递小哥总能把它们准确地投递出去。(3分)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1)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属于生动说明。语句中的“它们”指风媒植物,“无数个瓶子”比喻大量的花粉。“把无数个瓶子扔进水中”指的是风媒植物必须释放大量的花粉;“指望着总有一个瓶子能将信息传递出去”指的是希望通过这种途径来增加花粉传递成功的可能性。根据以上分析整合作答即可。(2)根据第段中“蜜蜂能直接将花粉从一朵花的柱头传递到另一朵花中”可知,虫媒植物花粉传递的准确率高。题干将“虫媒植物释放出的花粉”比喻为“一个个等待寄发的快件”,作为虫媒

8、植物传递花粉的媒介昆虫,自然就是快递小哥,再根据虫媒植物花粉传递的准确率高这一特点即可补写出相关语句。二、(2020淮安,1518,16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人为什么爱摸自己的脸吴燕京有人统计过,人在不自知的情况下每小时会触摸脸部二三十次,平均两三分钟就会摸一次,而且这个习惯动作很难避免。那么,人为什么要摸自己的脸呢?早期的人类语言与我们现在使用的语言有很大的不同。语言学家认为,在人类语言起源初期,人用于交流的方式和动物的交流方式比较类似,两者都包含了大量的肢体动作。这是因为早期的人类语言只包含很简单的几个音节,无法满足复杂的交流需求,因此需要借助肢体动作来丰富语言交流的形态和内容。

9、在人类语言形成的早期,触摸面部、额头、下巴和脖子是早期人类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类学家甚至研究了这些动作的具体意义,比如,用手掌触摸额头代表臣服于族群的首领,用手握住脖子则是向同伴发出“有危险”的警告,触摸面部和下巴可能用于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看来,摸脸在人类早期是我们“说话”的一种方式。随着语言的发展,特别是语音变化的丰富,人类已经可以通过说话表达十分复杂的思想和感情,几乎满足了所有的交流愿望。肢体动作逐步失去了其在交流中的主导作用,退化成语言的辅助机制。相对于语言学家的解释,心理学家则认为人类触摸面部的现实意义是调节情绪,减少心理压力。英国杜伦大学芮斯兰德教授利用超声波扫描技术研究

10、了怀孕2436周的准妈妈,研究发现,触摸面部和调节情绪有关,心理压力较大的孕妇其体内胎儿会更多地呈现触摸自己面部的姿势。美国迈阿密大学的神经学家指出,由于脸部生有大量的神经末梢,触摸面部皮肤会刺激神经活动,从而导致人体激素水平的变化,进而降低压力和焦虑带来的负面情绪。由此可见,人们之所以会在不经意间摸自己的脸,实际上是在调节情绪,使自己保持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人与动物的一个显著差异就是人类拥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既独立于周边的环境,也独立于他人。研究发现,部分高级哺乳动物也拥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大象、猩猩、狮子等动物在照镜子时可以区分镜子中的自己和镜子中的其他同类个

11、体。有学者认为,人类触摸自己面部的表现正是源于这种自我意识的反应。人类有一套心理机制保护自我意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触摸自己的身体是最简单、直接的提升自我意识的方法。有研究发现,人在群体中比独处的时候会更多地触摸自己的脸、胳膊和头部,这固然是因为人们更在意社交场合下自己的仪容,但群体也是影响和降低自我意识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在群体中人会下意识地触碰自己的身体。这种行为可以产生心理暗示作用,提升自我意识,不容易在茫茫人海中迷失自我。当我们下一次出门注意到自己或他人触摸面部的这个动作时,体会或许会更多吧。(选自百科知识2020.05A,有删改)1.文章开头从人们习惯于摸自己的脸这种生活现象谈起,

12、有何用意?(4分)2.第段画线句子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3.第段加点字“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4.请依据文章内容解释下列材料中的实验现象。(4分)德国莱比锡大学的古安伍德教授让14名成年人参与到一个有关工作记忆的任务中。每一个参与者必须在5分钟内记住若干个光点在一个平面中的位置。在实验过程中,参与者会随机受到高频噪声的干扰。实验结果发现,当出现噪声时,参与者触摸面部的动作比不出现噪声时显著增多。二、1.答案开头列举人们总是在不自知的情况下习惯性摸脸的现象,引出说明对象人为什么爱摸自己的脸;与标题照应;为下文具体说明人爱摸自己的脸的原因作铺垫;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解析本

13、题考查分析说明文开头段落作用的能力。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内容上,本文是事理说明文,说明的是人爱摸自己脸的原因,文章开头运用具体数字说明人爱摸自己的脸,主要是引出本文要说明的事理;结尾的疑问句,设置悬念,启发读者思考,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结构上,开头提出的问题,正好与标题照应,同时也为下文具体说明原因作铺垫。2.答案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直观地说明了用手掌触摸身体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作用,进一步说明了摸脸在人类早期是我们“说话”的一种方式,从而说明了人为什么爱摸自己的脸。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的能力。回答本题首先要了解都有哪些说明方法,其次分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最后根据语境

14、,联系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分析。就本题而言,由画线句前边的“比如”可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结合第段中心句“摸脸在人类早期是我们说话的一种方式”可知,画线句子是在说明触摸不同部位具有不同意义。3.答案不能。“部分”是整体中的局部,表示范围,说明并不是所有的高级哺乳动物都拥有一定的自我意识,而只是一部分,如果删去则表示全部,太过绝对,与事实不符。该词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能力。回答本题,首先应确定不能删去。其次再具体分析。“部分”的意思是“整体中的局部”,表示范围上的限制,表明不是所有高级哺乳动物都拥有一定的自我意识。还要从反面分析,阐述删去后语言表达

15、上有何影响。最后,说明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答案文章针对人类为什么习惯于摸自己的脸部,主要说明了两种原因。第一种是语言学家的解释:摸脸在人类早期是我们“说话”的一种方式;第二种是,心理学家认为人类触摸面部的现实意义是调节情绪,减少心理压力。材料中写了在参与工作记忆的任务中受到噪音干扰后,参与者摸自己的面部动作增多,说明了人会通过触摸面部来调节情绪,减少心理压力。所以参与者在受到干扰时,为了调节情绪和减少心理压力而增加触摸次数。解析本题考查结合文本分析材料的能力。首先,分析文本,原文讲了“人为什么爱摸自己的脸”的原因。从语言学家的角度讲,摸脸在人类早期是我们“说话”的一种方式;从心理

16、学家的角度讲,人触摸自己面部的现实意义是调节情绪,减少心理压力。其次,分析材料。材料讲的是出现噪声时,参与者触摸面部的次数明显多于没有噪声时。结合原文“由于脸部生有大量的神经末梢带来的负面情绪”,可知参与者在参与工作记忆的任务中受到干扰后,会通过触摸面部来调节情绪,减少心理压力。三、(2019常州改编,1115,13分)阅读说明文,完成各题。猕猴桃的奇异之旅猕猴桃奇异之旅的第一站是它的发源地湖北省宜昌市。早在先秦时期,这里充沛的雨量与湿润的空气就催生了一种古老的藤本果树,结成的椭圆形果子表皮覆盖着浓密的绒毛,内里是亮绿的果肉和一排排黑色点状的种子。诗经记载了人们与它的初见:“隰有苌楚,猗傩其枝

17、。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苌楚”可能是猕猴桃最早的名字。唐朝的本草拾遗中出现了“猕猴桃”的记载:“猕猴桃味咸,温,无毒,可供药用,主治骨节风。”关于“猕猴桃”名称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果子外皮的绒毛状似猕猴,另一说法是果实常被猕猴食用。猕猴桃的叶子呈圆形或心形,花开乳白色转黄色,有人会在庭院中栽植观赏。猕猴桃缓慢地持续着它的旅程,却一直未被前人驯化栽培。究其原因,一是猕猴桃喜阴怕晒,畏旱怕涝,对水分、土壤的要求都较高;二是猕猴桃属于雌雄异株,花朵对蜜蜂的吸引力不强,人工栽培的难度较大。就这样,猕猴桃默默在山涧谷底生长了上千年,就连它最广为流传的名字“猕猴桃”,也散发着一种野果的味道。不过

18、命运卷起了这颗果实,给了它一张通往海洋另一边的船票。1904年新西兰教育学者伊莎贝尔到宜昌探望妹妹,猕猴桃的种子漂洋过海,随着她返回新西兰,来到了南太平洋岛国。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新西兰是猕猴桃生长的理想之地,它很难授粉的问题也在技术上得到了解决,猕猴桃被广泛种植并于1924年培育出新的品种。改良后的品种个头更大,皮表绒毛分布均匀,耐受磕碰,口味鲜美,营养丰富。也许是“猕猴桃”的中国名字传递的灵感,有人觉得这种全身绒毛、暗绿色的鸡蛋形果实和新西兰特有的几维鸟(Kiwi bird)倒是很像,1966年前后,Kiwi fruit(奇异果)这个新名字诞生了。这个名称是如此响亮,以至于它逐渐成为所有商业化

19、猕猴桃的代称。通过运输、储存和销售的产业实践,20世纪70年代,新西兰在猕猴桃栽培和销售的世界版图里一枝独秀,但随后奇异果的生产迅速传播到其他国家。2016年,全球猕猴桃产量为430万吨,除了新西兰,智利、意大利、法国、日本和中国都是猕猴桃的生产大国。猜猜谁是猕猴桃产量的冠军?猕猴桃的故乡重新夺冠2016年中国居首位,占世界猕猴桃总产量的56%。新西兰猕猴桃品种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被引入中国,曾经出口的水果以“进口水果”的身份回到了老家,猕猴桃摇身一变成了奇异果。基于丰富的原生品种资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科研人员分别从四川和湖北的野生中华猕猴桃品种中,培育出了含有金色果肉的“黄金猕猴

20、桃”与果心为红色的“红心猕猴桃”,在商业猕猴桃果肉颜色里红绿黄三分天下。世界第一的种植面积,稳定的产量,强劲有力的研发力量,还有潜力无限的消费市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猕猴桃终于回家了。(根据新华文摘等资料整理)注隰(x):低湿的地方。婍傩( nu):美的样子。夭(yo):苌楚处于茁壮成长的时期。沃沃:涧泽。1.本文的题目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3分)2.猕猴桃具有哪些价值?根据第段简要概括。(3分)3.根据两段内容,总结出猕猴桃生产商业化的基本过程。(3分)4.联系两段的语境,解释画线短语的含义。(2分)(1)曾经出口的水果以“进口水果”的身份回到了老家。(2)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猕猴桃终于回家

21、了。5.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章两段运用了摹状貌和引资料的说明方法,介绍了猕猴桃名称的变化和外形等特征,增强了文学性和趣味性。B.奇异果(Kiwi fruit)和猕猴桃的命名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令人印象深刻。C.我国野生的猕猴桃一直未被驯化栽培,是因为品种单一和习性特殊,加上繁殖的复杂,人工栽培的难度很大。D.本文按照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顺序介绍了猕猴桃的奇异之旅,条理清晰。三、1.答案运用了拟人的写作手法,明确说明对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简要说明了内容,即猕猴桃生产商业化的基本过程。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文题目的能力。首先,从“猕猴桃的奇异

22、之旅”中可以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其次,“奇异之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更加新颖特别,更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答案供药用,主治骨节风;庭院中栽植观赏。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提取信息的能力。解题时首先要读通文意,特别是文中引用的本草拾遗部分,是解题的关键内容。从这里面可以提取出“可供药用,主治骨节风”;再从“有人会在庭院中栽植观赏”中,提取猕猴桃还具有观赏价值。3.答案在新西兰猕猴桃被命名为“奇异果”,成为所有商业化种植猕猴桃的代称,在世界果蔬市场大放异彩;随后猕猴桃在多国得到商业种植,特别是猕猴桃重新回到中国,并培育出商业新品种。解析本题考查提取概括信息能力。首先要理解两段文字,第段详细介绍了在

23、新西兰猕猴桃的经历,特别突出的是猕猴桃被命名为“奇异果”,并迅速传播到其他国家。第段通过介绍全球猕猴桃产量来突出了中国的猕猴桃产量巨大,并且中国还培育出了新品种,将以上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即可。4.答案(1)因为猕猴桃发源地在中国,再从国外进口到中国销售,就像外出的人回老家一样。(2)发源地在中国的猕猴桃,现在重新在中国大量种植,并且种植面积世界第一,产量稳定,研发力量强劲有力,还有潜力无限的消费市场。这就像客居他乡的人重新回到家。解析?本题考查对短语含义的理解能力。理解短语的含义要结合上下文,(1)句的“回到了老家”,通过上文发现这里的“老家”指的是中国,以前猕猴桃是出口水果,现在则从国外进口回

24、中国。(2)句要注意句子中还有一个起限定作用的短语,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答题时要先理解“这个意义”的具体内容,那就是前文所说的“世界第一的种植面积,稳定的产量,强劲有力的研发力量,还有潜力无限的消费市场”,这指的都是中国,而中国是猕猴桃的发源地,所以也就是“终于回家了”的含义。5.D本题考查说明顺序。本文的说明顺序只有时间顺序,没有空间顺序,所以D项错误。四、(2019泰州,1214,8分)阅读下面的说明文语段,回答问题。从空中俯瞰,在天安门北侧,无数座瑰丽的宫殿宛如宝石砌成的沙盘。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紫禁城北京故宫。自十二世纪起,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逐渐移到北京。因此,北京的古迹、文物,尤其

25、是作为都城的象征宫殿建筑的数量,不仅在全国居于首位,而且和世界各国著名都城的皇宫相比,也占有突出的地位。英国的白金汉宫,建筑面积相当于紫禁城的十分之一。俄罗斯的冬宫,建筑面积相当于紫禁城的九分之一。法国的罗浮宫,建筑面积尚不到紫禁城的四分之一。北京故宫,仅就现存的明永乐十八年建成的紫禁城计算,它占地七十二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十七万平方米,现实存十五万多平方米。在世界闻名的古国中,巴比伦的宫殿早已无存,古希腊、罗马的宫殿已只剩下废墟,埃及、印度中世纪前的宫殿也非原貌或全貌了。北京故宫,虽然在明、清两代一直不断地被重建、改建、扩建,但它的基本规模仍然是明永乐时期所确定的,至今仍能在紫禁城中看到许

26、多古建筑。(节选自故宫营造,有删改)1.第段画线句运用了?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2分)2.第段中,前三句话的顺序不能调换,请说明理由。(3分)3.下列对文末加点词“仍能”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表明其他文明古国的宫殿都已不复存在。B.说明紫禁城中有许多古建筑被延续不断地保存了下来。C.流露出对明永乐时期故宫营建工程的赞叹之情。D.表达对北京故宫的古建筑依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民族自豪感。四、1.答案打比方北京故宫的瑰丽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从空中俯瞰,在天安门北侧,无数座瑰丽的宫殿宛如宝石砌成的沙盘”中把故宫比作宝石砌成的沙盘,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

27、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北京故宫的瑰丽。要根据句子内容或上下文来判断说明方法的作用,注意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2.答案三句是按照建筑面积由小到大的逻辑顺序说明的,所以不能调换。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句子之间联系的能力。第段中的英国的白金汉宫、俄罗斯的冬宫、法国的罗浮宫是按照建筑面积由小到大的逻辑顺序来说明的,所以不能调换。3.A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能力。A项,原文只是说明其他文明古国的宫殿不如中国的紫禁城保存得好,所以选项中“其他文明古国的宫殿都已不复存在”歪曲了原文的意思。五、(2019连云港,1316,11分)阅读昆虫记节选,回答问题。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

28、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当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但是不幸得很,它这样喜欢的音乐,对于别人,却完全不能引起兴趣。就是我也还没有发现它唱歌的目的。通常的猜想以为它是在叫喊同伴,然而事实明显,这个意见是错误的。蝉与我比邻相守,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我通常都看见它们在梧桐树的柔枝上,排成一列,歌唱者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吸管插到树皮里,动也不动地狂饮,夕阳西下,它们就沿着树枝用慢而且稳的脚步,寻找温暖的

29、地方。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所以这样看起来,它们并不是叫喊同伴,你想想看,如果你的同伴在你面前,你大概不会费掉整月的工夫叫喊他们吧!其实,照我想,便是蝉自己也听不见所唱的歌曲。不过是想用这种强硬的方法,强迫他人去听而已。它有非常清晰的视觉,只要看到有谁跑来,它会立刻停止歌唱,悄然飞去。然而喧哗却不足以惊扰它。你尽管站在它的背后讲话,吹哨子、拍手、撞石子,这镇静的蝉却仍然继续发声,好像没事儿人一样。有一回,我借来两支乡下人办喜事用的土铳,里面装满火药,将它放在门外的梧桐树下。我们很小心地把窗打开,以防玻璃被震破。我们六个人等在下面,热心倾听头顶上的乐队会受到什么影响。“碰!”枪

30、放出去,声如霹雷。一点没有受到影响,它仍然继续歌唱。它既没有表现出一点儿惊慌扰乱之状,声音的质与量也没有一点轻微的改变。第二枪和第一枪一样,也没有发生影响。我想,经过这次试验,我们可以确定,蝉是听不见的,好像一个极聋的聋子,它对自己所发的声音是一点也感觉不到的!(节选自法布尔昆虫记蝉,有删改)1.蝉的歌唱源于它怎样的身体构造?(2分)2.第段画线句子语言有什么特色?请略作分析。(2分)3.第至段,写了什么事?从中可以看出具有怎样的治学态度?(3分)4.“垂纟委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的蝉和法布尔的蝉都写了蝉鸣,其用意有何不同?(4分)五、1.答案?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

31、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解析?本题考查对信息的提取概括能力。根据第段“它翼后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作答。2.答案?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比肩而坐、狂饮树汁、慢步行走等细节,生动地描写了蝉的生活习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语言特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本题,可从修辞手法入手,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其语言特点。3.答案?用土铳的枪声对蝉的听觉进行测试,结果证明蝉是没有听觉的。(2分)勇于实践和探究,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1分)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理解能力。段写了用土

32、铳的枪声对蝉的听觉进行测试,结果证明蝉是没有听觉的。从中可看出勇于实践和探究,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4.答案?虞世南的蝉,以蝉喻人,旨在借蝉抒怀: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2分)法布尔的蝉旨在探究科学奥秘:观察探究蝉的身体构造和歌唱的特点,通过试验证明蝉是感受不到声音的。(2分)解析?此题以比较阅读的方式考查学生对诗歌和文章主旨的理解分析能力。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即可。六、(2019连云港,1719,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材料一:嫦娥四号探测器由着陆器与巡视器组成。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1

33、9年1月3日,经过38万公里,26天的漫长飞行,嫦娥四号成功在月背着陆。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月球正面和背面都进行过软着陆的国家。(摘编自环球时报2019年1月4日)材料二:嫦娥四号任务的顺利实施凝聚着诸多参与国的贡献,除探测器上的德国和瑞典载荷外,中继星上配置了荷兰低频射电探测仪嫦娥四号发射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月球勘探轨道器LRO团队与嫦娥四号工程团队科学家进行了密切沟通,就月球与深空探测合作进行了讨论。嫦娥四号软着陆月球背面以来,首次在月面进行生物试验,开启了人类探索月球奧秘的新篇章。嫦娥四号有望获得一批重大的原创性科学研究成果,将为深空探

34、测领域积累重要经验。(摘编自科技日报2019年1月11日)材料三:5月15日,自然杂志发布了有关月背巡视探测的一篇文章,来自中国的科学家团队基于嫦娥四号探测数据的研究结果,证实了月幔富含橄榄石的推论是正确的。要知道,过去为了探究月幔的物质组成,各国科学家将注意力重点放在了撞击坑上。美国人评论称:“根据这项新的研究,史上首次登陆月背的中国嫦娥四号,再一次实现一个首次,并正在揭示月球最大的谜团。”这是嫦娥四号为人类探索月球奥秘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5月17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在月球正面和背面都进行过软着陆

35、的国家。B.嫦娥四号任务的顺利实施凝聚着德国、瑞典等诸多参与国的贡献。C.嫦娥四号已获得大批重大原创性科学研究成果,为深空探测积累了重要经验。D.过去为了探究月幔的物质组成,各国科学家将研究重点放在了撞击坑上。2.请你为“材料三”拟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字)(2分)3.嫦娥四号为人类探索月球奥秘作出了哪些卓越贡献?请加以概括。(4分)六、1.答案?C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和辨析能力。C项错误,“已获得大批”与材料不符。2.答案?(示例一)嫦娥四号探测证实月幔富含橄榄石的推论是正确的。(示例二)中国科学家基于探测数据研究结果证实月幔富含橄榄石。(示例三)自然杂志公布中国科学家证实月幔富含橄榄石的研

36、究结果。解析?本题考查对信息的提取概括能力。一句话新闻要求用简明的语言陈述主要事实。此题答案不唯一。3.答案?嫦娥四号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首次在月球背面巡视;首次在月面进行生物试验;首次揭示了月球背面的物质组成(或证实了月幔富含橄榄石的推论是正确的)。解析?本题考查对信息的提取概括能力。根据文本内容,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概括即可。七、(2019盐城,1417,14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5G,连接美好未来每年三四月份,草长莺飞日,赏花正当时,玉渊潭公园都会迎来樱花节。今年的樱花节,游客感到购票更方便,游园体验更舒适。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是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将5G网络技术应用到景区,节省了

37、游客入园时间。无论3G、4G还是5G,其中的“G”代表Generation(代)的意思。5G指的是第5代移动通讯网络,它是目前4G网络下一代的升级版。从理论上讲,5G网络速度将是4G的百倍甚至更多,其峰值数据传输速率可达20Gbps,甚至能达到25Gbps。这将给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游戏的普及提供可能。目前,用手机在线玩AR、VR游戏还比较困难,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的4G网络达不到AR、VR技术所需的网速。5G时代,人们的移动娱乐生活将更加丰富精彩。5G能够连接大量物联网设备,具有低延迟的特点。从固定的用户终端,一直到时速500千米的超高速列车,5G保证未来用户的数据连接不会掉线,从

38、而建立一个更智能、更连接的世界。今年4月3日,全国首例5G远程心脏微创手术由广州教授团队“隔空”指导,高州医院医生主刀实施。相距400公里,手术画面却几乎没有延迟,身处广州的医学专家仿佛亲临现场。如果信号传递慢,网络反应延迟,指令下达出现迟缓,就难以达到理想效果。5G技术为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插上了翅膀,给病患带来福音。未来,5G网络信号无处不在。目前,在日常生活中,上班族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烦恼:乘坐地铁时,刚好客户打来微信电话,还没谈几句便因网络信号不佳而被迫中断。这种情况将不会再发生。5G基站是一种微基站,身量更小、分布更多,可以发出比4G信号塔更高密度的信号,因此解决了地下空间等区域信号存在盲

39、点的问题。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这就意味着将获得更高质量的语音和视频通话服务。目前,中国的5G产业仍处于发展阶段,有着巨大的商业潜能,前景广阔。5G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后,会涌现出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智慧医疗等大量新兴业态。2019年的央视春晚,中国电信率先通过5G网络实现4K高清直播和视频回传,全程流畅无卡顿、无中断。移动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不是一蹴而就的,仍有一些发展难题需要不断解决。中国迈入5G时代的铿锵步伐,正不断激发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尽想象。(根据人民日报科学大众等资料整理)1.文章第段有什么作用?(2分)2.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1)第段中画线句中的“几乎”能否去掉?为什么

40、?(3分)(2)第段中画线句中“涌现”的意思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3.第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4.联系全文概括5G网络的特点。(3分)七、1.答案?通过写5G网络技术应用到景区后使游客游园体验更舒适的事例,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5G网络技术,增强文章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说明文段落作用的能力。一般来说,说明文首段的作用是: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结合文章内容作答即可。2.答案?(1)不能,“几乎”是“接近于”的意思,说明手术画面接近于没有延迟,若删去则变成手术画面没有延迟,说法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

41、)“涌现”指的是人或事大量地出现,写出了5G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后,会大量出现新兴业态,体现了5G产业有巨大的商业潜能,前景广阔。解析?(1)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先说明词语的意思,说明使用该词后句子的意思,再说明删去此词后句子的意思,最后强调该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答题时要先明确观点,再进行分析。(2)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含义的理解与分析。理解词语的含义既要准确理解词语的本义,又要将其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考虑其深层意义。3.答案?作比较、列数字。列出了20、25等数字并将5G的网络速度与4G的网络速度进行比较,准确具体地强调了5G网络速度快的特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

42、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分析能力。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和打比方等。先辨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再结合内容分析表达效果即可。结合画线语句,由“百倍、20Gbps、25Gbps”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由“5G网络速度将是4G的百倍甚至更多”可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作用为准确具体地强调了5G网络速度快的特点。4.答案?(1)网络速度快;(2)能够连接大量物联网设备,低延迟;(3)信号无处不在;(4)有巨大的商业潜能,前景广阔。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炼文章信息的能力。注意抓住关键语句来概括。结合内容,从“从理论上讲,5G网络速度将是4G的百倍甚至更多,其峰值

43、数据传输速率可达20Gbps,甚至能达到25Gbps”“5G能够连接大量物联网设备,具有低延迟的特点”“未来,5G网络信号无处不在”“目前,中国的5G产业仍处于发展阶段,有着巨大的商业潜能,前景广阔”中概括答案即可。八、(2019淮安,1215,18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题跋:绵延千年的点赞艺术马菁菁题跋是写在书籍、字画等前后的文字的总称。写在前面即右侧的文字称“题”,写在后面即左侧的文字称“跋”。这是由卷轴的形式特点决定,符合中国古代从右到左、从上到下的观赏习惯的,内容多为品评、鉴赏、考订、记事等。鉴于字画中的题跋更常见、更典型,因此以字画为例解说题跋更合适些。魏晋南北朝是题跋的萌芽期

44、。那时,绘画是一种职业,画师无须读书认字,主要任务就是在寺庙里画壁画,或者去宫廷画皇帝、妃子的肖像,当然不会在画上署名。只有极少数的王公贵族才会在作品上留下“签名”,顾恺之就是目前所知第一位在画作上留下签名的人。宋代是题跋的发展期。皇帝艺术家宋徽宗功不可没,他用瘦金体独创了一种签名天下一人。这四个字叫作花押款,就好像是自己对自己的画进行认证。上行下效,于是更多的画家开始在画上签名,起初他们不敢堂而皇之地“签名”,只能偷偷把名字写在树干上、山峰上。所以,如果一幅画上有画家自己的签名,那通常是宋代以后的作品。元代是题跋的兴盛期。到了元代,倪瓒那一批画家就彻底不顾忌“签名”。他们的文人画,讲究“诗书

45、入画”,有诗有序,作品才算完整,于是题跋成了书画的重要组成部分。题跋中除了签名,一般还要交代创作的时间、地点、人物,或者写首诗配合画面,生怕后人感受不到画家的情绪。这样一来,对画家的要求就高了,不仅要会写诗,还要书法好,最重要的是会搭配,整体得美观。画画的人变了,画作自然也就不同了,就好比文艺青年喜欢往各种“无聊”的地方增加难度,并且乐此不疲。除了书画家给自己的作品写题跋,更多的收藏家、鉴赏家也为作品写题跋。比如现存最早的山水画隋朝画家展子虔的画作“游春图”,本来没有名字,被宋徽宗收藏后,大笔一挥,在右侧写了“展子虔游春图”六个字,此后就叫这个名字了。后世的收藏家、鉴赏家们,不断将自己的品评与

46、鉴赏附于作品之后。这一代代流传下来的题跋,宛若绵延千年的艺术“点赞”,构成了一幅画完整的价值,使字画具有了历久弥新的艺术生命。题跋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像破案一样提供这幅画的创作线索,这幅画怎么来的,我的看法是什么后一个写题跋的人也是根据前一个人提供的线索对这幅画作出自己的判断,所以我们在看一幅画的时候千万不能略过题跋。比如清明上河图的题跋就足以拍一部穿越古今三生三世的电视连续剧了。金人张著的题跋让后人破解了清明上河图的之谜,但还有一个谜没有破解。张著在题跋中说宋徽宗也为清明上河图写过题跋,但我们现在看到的画卷中却没有,而且画卷的长度也比明代李东阳题跋中所记录的少了近两米,这消失的部分去

47、了哪儿?清明上河图又经历了怎样的命运呢?题跋是不是比原画更有看头?总之,题跋就是一幅画存在的证据,是一幅画背后的故事,字里行间,骨肉丰满。所以,请好好对待一幅画的题跋吧!(选自山山水水聊聊画画,有删改)1.请简要概括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题跋”。(4分)2.第段加点字“目前所知”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3.第段写清明上河图有何作用?(5分)4.本文以“题跋:绵延千年的点赞艺术”为题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理由。(5分)八、1.答案?定义、发展历史、艺术价值、重要作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内容的概括能力。在概括时要注意关注总结性的句子。2.答案?不能,“目前所知”是据目前资料显示的意思。原句表示

48、目前历史资料显示,顾恺之是第一位在画作上留下签名的人,但并不表明他一定就是第一位在画作上签名的人,如果删去,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原意。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辨析能力。答题步骤:(1)不能;(2)解词+解句+意味着(并非);(3)如果删去,句意与事实不符(不能体现/强调/表达);(4)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答案?举例子,举了清明上河图题跋揭示作品部分缺失的例子,具体直观地说明了题跋的重要作用,提供了创作线索。进一步说明了题跋是绵延千年的点赞艺术。为下文提出要好好对待题跋做铺垫,增加文章趣味性。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说明方法的作用的辨析能

49、力。这里运用了举例子的方法,第段的首句是中心句,即“题跋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像破案一样提供这幅画的创作线索”,举清明上河图题跋的例子可以具体地说明以上这点,从而突出了题跋是绵延千年的点赞艺术。对于读者而言,也更有趣味性。4.答案?好。交代说明对象是题跋,体现出题跋的历史悠久,绵延不绝。表达了对题跋的赞美;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题目的赏析能力。题目直接点明了说明对象是“题跋”,称它是“点赞艺术”,可见对它的赞美之情,而“绵延千年”更是说明了题跋历史悠久的特点。九、(2019扬州,1417,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流浪地球恒星的挽歌冯小宝流浪地球是2019年备受关

50、注的电影,它引发了无数观众对电影中科学设定的热烈讨论。有的说行星发动机不可能实现;有的说要引爆木星推走地球,有更好的办法可回头想想,到底什么才是地球不得不流浪的原因呢?太阳内部不断发生氢核聚变,产生氦,同时释放巨大的能量。一方面,太阳的巨大质量产生引力,令其自身向中心坍缩;另一方面,核反应产生的高热,导致它膨胀。这两种趋势形成一种平衡,让太阳能保持稳定的形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核心中的氢会越来越少,氦越来越多,核心密度越来越大,于是核心就会收缩。随后发生新的热核反应,这种反应会释放更大的能量,点燃太阳的氢壳层。因此太阳本身会更热且不断膨胀,变成一颗红巨星,它的直径将相当于现在的100倍。到

51、那时,太阳会将靠近它的水星和金星一口吞掉,地球也许不会被吞噬,但必然早就被烤焦,一切生物都将灰飞烟灭。现实中,科学家已经找到了恒星“吃掉”行星的案例。2010年,哈勃太空望远镜就观测到,一颗与太阳类似的恒星,正在吞噬与它相距300多万千米的行星。在恒星巨大的引力作用下,这颗行星被拉伸成橄榄状,其表面的平均温度超过1500摄氏度。预计在之后的1000万年内,这颗行星就会被完全吞噬。地球这颗行星的生物圈,其实是依靠太阳这颗恒星给予的能量来维持的。离开了太阳,地球的生态循环系统必然崩溃。此时,地球不得不流浪。因此,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带领观众进行了各种基于已有科学发现的假设和推定。流浪的地球,离开了生命

52、之光太阳,唱着恒星的挽歌,满含对旧爱的眷恋,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未知的征程。当电影中的人类用各种语言说着“太阳系,再见”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人类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是永不熄灭的文明之火。(选自中学科技,2019年第4期,有删改)1.文章开头从电影流浪地球说起,有什么作用?(2分)2.第段侧重于科学推理太阳膨胀、烤焦地球的过程。请梳理这一过程,完成填空。(4分)太阳氢核聚变失衡,核心因密度增大而收缩?太阳烤焦地球3.文章第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2 分)4.联系文章和下列材料,谈谈你对“人类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的认识。(80100字,4分)材料:宇宙是无穷无尽的,它的运动

53、也是无穷无尽的。人类在“足不出户”的时代就能够测算出,遥远的星星体积有多大,温度有多高,有些什么元素,在怎样运动。今天,载人的宇宙飞船已经成功地实现了登上月球的飞行,将来一定会揭示更多的宇宙秘密。(选自宇宙里有些什么,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16版) 80 九、1.答案?引出说明对象“地球流浪的原因”,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对于“恒星”的说明。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开头作用的辨析能力。说明文开头往往有以下作用:(1)引出说明对象或者引出下文的说明内容;(2)生动形象的事例或者贴近生活的例子令文章更有趣味性,更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答案?热核反应释放能量,点燃太阳氢壳层太阳不断

54、膨胀成为红巨星,吞噬水星金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梳理能力和概括能力。仔细研读第段,通过已经提供的第一步和第四步确定答案范围。第一处的答案来自“随后发生新的热核反应,这种反应会释放更大的能量,点燃太阳的氢壳层”这句话;第二处的答案来自“因此太阳本身会更热且不断膨胀,变成一颗红巨星,它的直径将相当于现在的100倍。到那时,太阳会将靠近它的水星和金星一口吞掉,地球也许不会被吞噬”。最后加以概括即可。3.答案?运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真实事例,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恒星吞噬行星的范围之大,威力之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作用的辨析能力。画线句运用了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答题时要

55、深入分析,特别要注意体会数字的作用。4.答案?人类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始于求知欲。对宇宙的好奇,让人类在几千年文明中不断探索。人类虽然渺小,却一步一步在认识宇宙。正是科学探索精神,正是坚持真理,勇于追寻,让人类文明如此灿烂并且不断向前发展!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拓展迁移的能力。学生在拟写答案时要注意题干要求“联系文章和下列材料”和“你的认识”,一要注意不可以天马行空随意乱谈,二要注意不能套用现成材料。十、(2017淮安,1215,18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不拘一格的宋代便服王志艳与礼服相对而言,便服是帝王百官及士庶百姓平常所穿的衣服。宋代主张衣着要简洁朴素,不提倡华丽奢侈,服装日趋世俗化。现

56、藏故宫博物院的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是极其生动的北宋民俗写照,从画面上可以看到北宋都城汴梁城中的各色人物服饰。总体来讲,男子的衣着仍然不外乎“长袍帮”与“短衫帮”两大类。官吏、商贾、文人和富庶的市民都穿交领长袍或圆领衫,头戴巾子,下身穿长裤,足登靴、履。遗憾的是由于色彩和花纹无法表示出来,这些衣衫显得式样变化不大。但从宋代的纺织技术上看,当时的丝绸色彩和纹样是十分丰富的。宋代世俗社会中仍不乏追逐华丽衣衫的人。水浒全传中描写柴进的衣着时,说他“身穿一领紫绣团胸绣花袍,足穿一双金线抹绿皂朝靴”。可见当时人们虽然趋向简朴,但对服装的质料、颜色、纹饰还是很注重的。清明上河图中众多人物的服装,该也是五颜六

57、色、缤纷竞呈的了。相比之下,穿着短衫的各种劳动者就随便得多。这里有农民、船家、商贩、挑夫等,大多是上身穿一件短短的襦衫,下身穿裤子,头戴巾子,赤脚着草鞋。上衣长短不一,长的可及膝下,短的仅到后腰。这些短衣的衣袖以及裤腿都比较细窄,便于劳作。很多劳动者挽起袖子,或把裤腿在膝下束紧,有些扎起裹腿。更常见的是把上衣挽到腰间,或者把衣裾掖在腰带里。有的人上身只穿一件对襟半臂。更有趣的是一些担夫身穿由前后两个衣片连成的两当式布背心,这种背心直至今日还可以在北方的农村中见到。这些劳动者的装束在当时颇具代表性。宋代是封建士大夫文化最发达的时期,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封建文人阶层。在他们中普遍存在

58、着返璞归真、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从北宋开始盛行的山水花卉画中,显示出一种散淡清雅、平和闲逸的艺术气氛,充分体现出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审美情趣。与这种情趣相协调,宋代文人喜欢穿宽松朴素的便装。朱熹给自己设计过一套家常衣服:上衣是直领对襟的传统短襦,下摆至膝;下身为黄色的裙裳,腰间束一条缘上黑边的白绢;足登方履。这种便服更多地保存了古代汉族衣裳的特点,简单典雅,很适合士大夫们既好古又追求闲逸的心理。当时士大夫阶层还爱穿宽大的长袍。它也叫道袍,或者直裰(du)、直缝,这是由于它的背面分成左右两个衣片,中间一道直线缝合。直裰多用素纱、素绢、麻布及棉布等衣料制作,颜色以黑、白为主。这是宋代官方规定百姓平民可

59、以使用的服色。除去市民文人之外,僧侣也经常穿直裰。所以后来黑色的直裰便成了僧袍,供和尚们日常穿用。(选自中国服饰:异彩纷呈的华夏衣冠,有删改)1.从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画面看,宋代男子的衣着一般分为哪两类?(3分)2.文章第段写水浒全传中柴进的衣着有什么作用?(5分)3.请分析文章第段加点词语“大多”的表达效果。(4分)4.阅读全文,说说宋代主张衣着要简洁朴素的原因有哪些。(6分)十、1.答案长袍帮、短衫帮(评分说明:答出“长袍、短衫”即可;答出1点得2分,答出2点得3分)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能力。解答此题,在文中找出问题相对应的内容,即可从中筛选出答案。文章在第段中介绍了清明上河图中人物的

60、服饰,“总体来讲,男子的衣着仍然不外乎长袍帮与短衫帮两大类”即交代了本题的答案。2.答案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直观地说明了部分宋人对服装的质料、颜色、纹饰还是很注重的,从而说明宋代世俗社会的人仍不乏追逐华丽衣衫,更进一步说明了宋代便服的不拘一格。(评分说明:说明方法1分;写到“追逐服饰华丽”或“服装的五颜六色、缤纷竞呈”,得2分;写到宋代便服不拘一格2分)解析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举例子,是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具体准确地说明某种事物的特征。在这里写柴进的衣着,就是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具体准确地说明“当时人们虽然趋向简朴,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