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认识“=”、“>”、“<”》教案(定稿)_第1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认识“=”、“>”、“<”》教案(定稿)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5课时课题:认识“=”、“”、“”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书第1920页例题及“想想做做”13题主备人:一、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关系符号=、,并应用这些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教材首先通过例题森林运动会让学生发现各队参赛队员数不一样,从而激发学生呢个的好奇心,通过比一比、排一排的方法知道“和同样多”“比多”“比少”等数量关系,分别用符号=、表示两个数间的大小关系,让学生感受用符号表示关系比图画和文字语言简便。教学“同样多”时可以先把小兔和小猴一一对应排列起来,让学生观察,要求说说从这样的排列中能看出什么。在学生充分表达的基础上明确:1只小兔正好对着1只小猴,没有多余

2、的小兔,而1只小猴也正好对着1只小兔,没有多余的小猴,这就说明小兔和小猴的只数同样多。教材把和同时教学,53和35都表示松鼠与熊的只数关系,让学生体会符号和关系的表达是可以转换的。这些都是最初步的符号化思想。认识、时,还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必要的记忆。可以让学生根据符号的形象记住“开口朝大数,尖尖对小数”2学生分析比大小是学生学习了15数的含义以及数序的基础上,继续学习=、这3个数学符号,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和学习数学符号,也是第一次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符号感得培养。相对于=而言,学生在以往学习和生活中接触的更少,而且的相似性,使学生更容易混淆,所以本节课希望通过简单的教学形式,突出重

3、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更容易区分。二、教学的具体目标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 “多”、“少” 的含义。认识=、和表示的意思及用法,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2.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喜爱学习数学。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开放导入1.出示主题图 出示森林运动会情境图告诉学生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举行运动会,横幅上的字是“森林运动会”从图中你们知道有哪些队的小动物参加了比赛?你想从这里知道些什么? 2.汇报交流学生数一数,指名汇报:松鼠队队员最多;小熊队队员最少;小兔队和小猴队队员同样多。以学生喜

4、爱的情境引入课题,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兴趣,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核心推进一、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两个数大小比较的结果。1.让学生观察有哪些队参加运动会,数一数各队的动物有多少个?2.选择其中两种小动物,比较它们的只数。看谁说得多?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板书:相等(同样多) 、不相等(多、少)并指导用准确的语言描述比较的结果。二、感受一一对应的比较策略1刚才小朋友是通过数出只数知道小兔和小猴的只数同样多的,那么它们怎样站,我们就可以一眼看出它们的只数同样多?教师出示学生的摆法。并在之间画上一一对应的虚线。指出像这样一个对一个,就能一下子比出结果。2怎样站可以一下子看出松鼠和小熊的只数谁多?教师出示学生

5、的摆法。并在之间画上一一对应的虚线。指出像这样一个对一个,就能一下子比出结果。三、学习用数学符号语言表示两个数大小比较的结果。1.你知道小兔和小猴的只数同样多,用数学符号怎么表示吗?教学4=4,读写等号、等式。2.松鼠比小熊的只数多,小熊比松鼠的只数少,又怎么用数学符号表示教学“53” 和“35”, 读写和、不等式。3. 你能像这样一个对一个比较两种物品的个数吗?能说一说,写一写比较的结果吗?同桌小朋友说一说。4.完成练习第1、2、3题.学生自己选择比较,然后说给同桌听,再指名汇报。在老师指导后,自己再比一比,说一说学生用4个圆4个正方形学具替代操作。学生看、听讲,学习一一对应的比较策略。学生用5个三角形3个长方形学具替代操作。学生听讲,学习读写“4=4”学生听讲,学习53”和“35”学生练习。开放的问题,有助于帮助学生对比较的结果的整体感悟。先认识上位概念“相等”和“不相等”,再认识“不相等”的下位概念“多”、“少”。借助学具和经验,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学习应用一一对应的比较策略由语言描述过渡到抽象的数学符号语言表达,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符号化过程,感受数学符号语言的简洁。通过练习,体会比较的方法,掌握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表达。开放延伸1.总结: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