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_第1页
遥感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_第2页
遥感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遥感技术在现代农业上的应用所谓遥感技术,就是在一定距离以外不直接接触物体而通过该物体所发射和 反射的电磁波来感知和探测其性质、状态和数量的技术。遥感(Remote Sensing) 的概念最早由美国海军研究局的地理学家艾弗林普鲁伊特于1960年提出。1961 年,密歇根大学的威罗兰实验室召开了 “环境遥感国际讨论会”经过40余年 的研究,遥感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飞速的发展。随着 遥感技术的不断进步,图像分辨率的不断提高,可用信息源增多,信息可分性增 强,遥感技术在各行业上的应用也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广泛。现代农业作为遥感 技术的一个应用方面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人类文明进程

2、中,农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古代农业、传统农业、现 代农业。在这三个农业发展阶段中,每个阶段都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随着科技 的进步,彼此交替演进。农业现代化亦然。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农业现代化有 着不同的目标和涵义。在七、八十年代,农业现代化就是“农业四化”,即农业 机械化、化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八九十年代,人们对农业现代化进一步理解 为现代化的农业设施、现代化的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农业管理。当前,时代已经 进入崭新的21世纪,农业现代化的内容更为丰富,包括农业生产水平、农村经 济水平、农业物质投入、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农业科技与教育、农村环境等。 然而,不论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如何拓展,其本质

3、内涵乃在于不断引入“现代”科 学技术,形成新的生产力,把传统农业转变成现代农业。遥感技术作为现代科学 技术的高新技术,对推进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 用。遥感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已成为农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主要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在农业区划方面,遥感系统通过构建区划模型,进行不同区划方案空间过程 动态模拟与评价,可使农业区划从野外调查、资料收集、信息处理、计算模拟、 目标决策、规划成图到监督实施全过程实现现代化。在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研究方面,遥感系统能方便获取资源数量和质量变 化,提供研究区域土地面积、土壤特性、地形、地貌、水文、植被及社会、经济 及自然环境的真实信

4、息,直观反映土地利用现状、利用条件、开发利用特点和动 态变化规律。在作物估产与长势监测方面,遥感系统多时相影像信息.可反映出宏观植被 生长发育的节律特征,可通过对各种数据信息空间分析,识别作物类型,统计量 算播种面积,分析作物生长过程中自身态势和生长环境的变化,构建不同条件下 作物生长模型和多种估产模式,根据各种模型预估作物产量。在农业灾害预警及应急反应方面,遥感系统可追踪害虫群集密集、飞行状况、 生活习性及迁移方向等.通过分析处理,可给出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图、分布图及 可能蔓延区图,为防虫治害提供及时、准确、直观的决策依据。另外,可实现洪 涝灾、旱灾、水土污染等农业重大灾害预测预报、灾情演变趋

5、势模拟和灾情变化 动态、灾情损失估算等,为防灾、抗灾、救灾预警及应急措施提供准确的决策信 息。在农业环境监测和管理方面,遥感系统能够对农业资源环境质量变化进行动 态监测,及时发现情况进行预警:能够建立农业资源环境空间数据库,管理、分 析和处理环境数据,高效汇总、汲取有用的决策信息;能够建立若干环境污染模 型,模拟区域农业资源环境污染演变状况及发展趋势。中国的农业遥感技术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二十余年取得了大量赶超世 界先进水平的理论研究与应用成果。比如.作为我国农业遥感应用的代表.由中 国科学院资源环境局主持的“黄土高原遥感专题研究”项目,在林草资源遥感调 查、土壤侵蚀定量遥感调查、土地类

6、型遥感综合研究、草场生物量的遥感估算、 农业地物光谱特征及其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黄土区暴雨与下垫面关系的遥感分析 等许多方面取得了大量成果.为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在湖北省利川市利用多光谱影像进行了草场资源调查.6个人 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近百人需要历时3年才能完成的工作量,且吻合率达96%, 成为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调查上应用的成功范例。我国利用560幅陆地卫星图 像.仅用两年时间完成了全国15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分析和量算统计工作.提供 了全国和分省的土地利用基本数据和有关图件。我国近年完成的“三北”防护林 遥感综合调查。在包括西北大部、华北北部和东北西北部总面积

7、为128万kin2 的“三北”造林一期工程的调查中.完成了对现有防护林类型、分布、面积和保 存率;草地数量、质量和分布;土地资源类型、分布、数量及利用现状的调查。 提供了 200余幅各类遥感专题系列图,建成了全区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为掌握 防护林区现状、林区的进一步发展和规划奠定了基础。我国农业遥感应用技术日趋深入.还表现在应用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方面。进 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大批较为成熟的农业遥感专用软件相继出现。比 如.可应用于农业资源调查与监测的软件有:由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农业遥 感研究室开发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数据处理系统软件: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 研究所开发的北方草地产量动态

8、监测系统软件:由农业部资源监测总站开发的耕 地变化监测系统软件:由成都农业遥感分中心开发的湿地资源调查系统:由中国 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农业遥感研究室开发的黄淮海盐碱地调查系统软件以及由 农业部资源监测总站开发的棉花种植面积遥感调查系统软件等。可应用于作物产 量预测的软件有:由南京农业遥感分中心开发的南方水稻遥感估产系统软件:由 北方农业遥感中心开发的冬小麦估产系统软件:由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农业 遥感研究室开发的遥感光谱法水稻估产系统软件以及由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 息系统研究所开发的农作物遥感估产信息系统软件等。可应用于农业灾害监测与 评估的软件有:由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开发的北方草场火灾、

9、雪灾监测系统软 件以及由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遥感室开发的东南沿海小河流域防洪信息系 统软件等。这些新的遥感处理软件使科技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遥感信息模型是遥感应用深入发展的关键。应用遥感信息模型,可计算和反 演对实际应用非常有价值的农业参数。在过去几年中.尽管人们发展了许多遥感 信息模型,如绿度指数模型、作物估产模型、农田蒸散估算模型、土壤水分监测 模型、干旱指数模型及温度指数模型等.但远不能满足当前遥感应用的需要.因 此发展新的遥感信息模型仍然是当前遥感技术研究的前沿。如收集整理前人大量 研究结果.进一步分析明确决定水稻品质的主要生化组分及其与品种和环境条件 之间的关系.建立植株叶绿素

10、、氮素及水分等主要环境因子与籽粒蛋白、淀粉特 性相关的农学机理和模型.着重研究水稻营养器官碳氮库、碳氮运转效率与籽粒 品质指标间的关系;构建水稻品质特征光谱参量识别模型、光谱反演模型和水稻 品质光谱数据库,建立基于光谱数据库的多尺度(光谱、空间、时间)、多平台(地 面平台、卫星平台)水稻品质遥感信息模拟与评价模型:建立农学模型与遥感模 型之间的链接模型.开发出具有预测预报功能的水稻品质光谱和卫星监测信息系 统。并以优质高效为目标,建立基于遥感信息的调优栽培体系及预测预报系统。目前,发达国家把农业遥感技术作为国家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手段,对主要 农产品产量、全球资源环境变化、主要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发展状况进行长期动态 定位监测。美国农业部应用全球农业遥感估产系统,对阿根廷、巴西、澳大利亚、 俄罗斯、欧盟和中国等九大主要农产品产区进行监测和预报,每年可从国际农产 品市场多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