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浙江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3部分 专题14 古代诗歌鉴赏(8份)_第1页
2021届浙江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3部分 专题14 古代诗歌鉴赏(8份)_第2页
2021届浙江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3部分 专题14 古代诗歌鉴赏(8份)_第3页
2021届浙江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3部分 专题14 古代诗歌鉴赏(8份)_第4页
2021届浙江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3部分 专题14 古代诗歌鉴赏(8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021届浙江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3部分 专题14 古代诗歌鉴赏(8份).学诗歌鉴赏的解题通法古代诗歌“三步赏析法”模板示范第一步:看标题,定题材,知大概标题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读标题可以读出以下内容:1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2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的情感;3作品的感情基调;4诗歌的主要内容;5诗歌的题材;6暗示的表现手法。第二步:看解释,挖掘暗示信息解释往往暗示着重要信息,一定要仔细审读。解释的内容有:1提供写作的背景,暗示主旨情感;2介绍,暗示思想情感、写作风格;3解释重点词语,帮助理解诗句;4注解典故;5提供与“此诗作于贬官或流放之际”类

2、似的注解。第三步:看正文,把握诗歌要素1理清诗歌结构诗词古代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起”用于扣题;“承”对诗意申述;“转”用于拓展诗境;“合”收束主题,卒章显志。2抓住关键词句,定位诗歌的情感基调(1)结句和其他表明诗眼的字句,往往直接透露了诗歌的主旨。(2)诗词中的一两个字往往揭示了其情感,这样的字叫“情感语言”。如果抓住了这些字,把握思想情感往往既快又准。它不单单是诗眼、词眼,有时藏在写景叙事句中。3把握诗歌六要素通过读诗,准确把握诗歌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明白诗中借助怎样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揭示了什么样的事理,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示例古代诗歌“三步赏析法”模板应用(20

3、16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1)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借陵园、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抒亡国之痛,情景交融。(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以对比加强叙事的抒情效果。用权贵歌舞宴饮,不问军情与“京女”心系故国作对比,表达忧国忧民之情;以主人公一家亡国前后境况的对比,表现百姓流离之苦。以“北来人”的口吻叙事,表达情感显得更真实、自然。叙事中流露出个人的情感。如“今成独雁飞”流露了主人公家破人散的凄凉与孤独。考点5诗歌比较鉴赏古代诗歌比较鉴赏题的设题角度和单纯一首诗歌鉴赏的命题角度基本相同,都从诗歌的意象、意境、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情感方面

4、设置题目,不同的是比较鉴赏题需要考生针对两首或者三首诗歌进行比较鉴赏解答,或对同一首诗歌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鉴赏解答。定考向常见的设问方式1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2给出一首诗词和学过的课本上的诗词篇目或诗句,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3给出一首词,对其上下片情感、手法等异同进行分析评价。4辨析一首诗词不同版本的妙处。熟技巧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品的背景知识。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情感、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手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角度1:意象、意境比较鉴赏

5、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癸巳除夕偶成清黄景仁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早行宋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黄景仁(17491783):清乾隆年间诗人,科举屡挫,一生未仕,为生计四方奔波,目睹“盛世”表象下的种种社会疮痍。此诗为乾隆三十八年(癸巳年)自安徽归家后所作。物外:世俗人情之外。阑干:纵横交错,参差错落。两首诗都写到“星”,这两处“星”在诗中各自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请简要说明。(6分)癸巳除夕偶成欢声笑语从千家万户传出来,人们因欢乐而忘记了时间,不知不觉已到了深夜。可是,那些担忧正从这流逝的时间中、外物变

6、迁中让人觉察出来。孤独寂寞地一人站在市桥之上,仰望星空陷入深思。早行露水降落,我穿着厚厚的毛衣还感到丝丝的寒意;仰望天空,北斗星横斜着分外光明。孤单单地,我半醒半睡地过了座小桥,耳边传来稻田深处唧唧虫鸣。第一步:读题干。“星”是两首诗所共同具有的意象,“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考查分析诗歌中意象的作用。第二步:读内容。抓住两首诗中的“星”这个意象,在分析全诗的基础上,思考的思想情感。第三步:先点明每首诗为了写“星”而运用的手法,再结合具体内容指出表达效果。黄诗中,除夕夜孤星衬托了诗人的孤寂。千家笑语之时,诗人悄然忧思,无人理解,只得把一颗明星当作知音来痴痴凝望。陈诗中,满天明星衬托了环境的黑暗,显示

7、黎明尚未到来,以此视觉景象点扣题旨,表现诗人出行之早。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木芙蓉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注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角度2:语言比较鉴赏(2014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双调蟾宫曲自乐元孙周卿草团标正对山凹。山竹炊粳,山

8、水煎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山溜响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山色元佳,山景堪夸,山外晴霞,山下人家。(选自太平乐府)草团标:茅屋。山溜响:山间泉流叮咚作响。溜:小股水流。“扫山云惊散林鸦”与“月出惊山鸟”(王维鸟鸣涧)两句中“惊”的起因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3分)草房正对着山坳,用山竹烧饭,用山水煮茶,吃的是山中的番薯,红薯,山葱山韭和山花山果,一切吃在山林。一弯月牙下看到的是山上的光溜的寒冰,山云下森林里有受惊乱飞的乌鸦。山上的景色优美值得一夸,山外彩霞晴朗,照耀着山下的人家。第一步:题干要求赏析这首诗中的“惊”字,这是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第二步:抓住两首诗

9、中写“惊”的诗句,具体分析“惊”的深层意蕴。孙曲是“扫山云”而产生的“惊”,王诗是“月出”而产生的“惊”。第三步:从作用上来分析“惊”在两首诗中的相同效果,指出以动衬静的特点。(第一问)孙曲中“惊”的起因是云朵掠过山林(或:扫地发出声响);王诗中“惊”的起因是月亮升起,月光照射过来。(第二问)反衬出山间的幽静。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长相思(二首)万俟咏雨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山驿短长亭,古今情。楼外凉蟾一晕生,雨余秋更清。暮云平,暮山横。几叶秋声和雁声,行人不要听。请赏析两首词中“听”字的表达效果。第一首的“听”是词人

10、“不喜听”,因为词人客居他乡,寂寞、孤苦,以致无眠,所以不喜欢在夜里听到雨声,但雨声还是一直传到词人耳中。第二首的“听”是词人劝慰行人“不要听”,不要听但不能不听,更体现出词人悲凉的情怀。角度3:表达技巧比较鉴赏(2014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溪行逢雨与柳中庸唐李端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三峡吟南宋徐熙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溪行逢雨与柳中庸日暮时分,群山淹没在昏暗之中,接着,又有一阵密集的暮雨袭来。今夜,你我怎能忍受宿于两地却听着

11、同样凄厉的猿鸣。三峡吟长江三峡丽山秀水连绵七百里,两岸广泛地生长着深幽的青枫林。林中的猿啼声本身没有愁苦之情,愁苦的其实是行人自己的心情。第一步:明确题干要求。“抒情手法”是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第二步:认真分析两首诗歌,体会诗人“愁”的心境是如何体现的。第一首抓住景物描写中的“昏”“繁”找出寓情于景的手法,第二首可从解释中找出借用典故抒情的手法。第三步:分析抒情手法的不同,除把握全诗中诗人流露的情感外,还要注意多角度展开分析。第一首诗后两句以“那堪”直抒胸臆,第二首诗借写“啼猿不自愁”来以理写愁。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

12、;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愁”,愁在人心。阅读下面的两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好事近席上和王道夫赋元夕立春辛弃疾彩胜斗华灯,平地东风吹却。唤取雪中明月,伴使君行乐。红旗铁马响春冰,老去此情薄。惟有前村梅在,倩一枝随著。青玉案元夕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简要分析词人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突出“梅”和“那人”的形象的。此题考查对诗歌形象和艺术手法的理解。两首词有相似之处,都采用了反衬手法,都表现了词人高洁不俗的情趣,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词句分析。两首词主要运用

13、了反衬的手法,前一首以对赏灯、宴会的“情薄”反衬词人对梅花的情浓;后一首以喧闹欢腾的元夕景象反衬“灯火阑珊处”的“那人”。角度4:思想感情比较鉴赏(2014天津卷)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暮春宋黄庚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暮春山间宋黄公度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暮春三月暮春时节,芳草凋谢,只有落花知道的欢喜和悲愁。春风将尽,白色的柳絮随着春风飘飘,夕阳独木,只有杜鹃鸟的苦啼。暮春山间缓步春山,春日迟迟不落。流莺黯然无声,燕子飞来飞去。桃花独自飘零,无人欣赏。花瓣随

14、水漂流,花香涧水,下游之人,洗手之后,暗香浮动于手。第一步:明确要求。“表达情感有何不同”,考查比较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第二步:分析内容。反复阅读这两首诗,弄清诗歌的内容,找出“暮春之景”在诗歌中所具有的内涵,归纳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第三步:用简洁的语言组织答案。从题干要求看,只需概括,没有必要进行分析。暮春一诗主要抒发了诗人惜春伤感之情;暮春山间一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欣赏山中暮春之景的愉悦闲适之感。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秋词二首刘禹锡(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注人狂。嗾:指使狗时

15、发出的声音。这两首诗都描写了秋天,但各有侧重,请从思想内容上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这两首秋词主题相同,但各写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是互为补充。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气以励志,色以冶情。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本题设题点正在“秋气”“秋色”处,考查对两诗不同之处的鉴赏。前诗侧重描写了秋天的生气和活力,从而鼓舞人们要振奋精神,顽强奋斗;后诗咏叹秋天令人敬肃的色彩,从而唤醒人们要情操清白,意志坚定。阅读下面诗词,完成后面的题目。蝴蝶儿五代张泌蝴蝶儿,晚春时。阿娇初著淡黄衣,倚窗学画伊。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无端和泪湿胭脂,惹教双翅垂。咏蝴蝶北宋谢逸桃红李白一番新,对舞花前亦可人

16、。才遇东来又西去,片时游遍满园春。阿娇:汉武帝陈皇后小名阿娇,此处借指少女。伊:第三人称代词,词中指蝴蝶。上面两首诗词都刻画了“蝴蝶”的形象,两个形象有何不同?(6分)抽样1:第一首词主要写了怀春少女的伤感;第二首诗描绘出蝴蝶飞舞的情景,表达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阅卷点评抽样1:没有抓住题干要求,答非所问,作答不够严密,可给1分。抽样2:抓住了答题技巧,通过比较鉴赏,能够把握两个形象的特点,但分析不到位,可给5分。抽样2:张词中的蝴蝶成双成对,引起少女的怀春。谢诗中的蝴蝶自由飞翔,欢快灵动,令人喜爱。规范答案:张词中的蝴蝶,是概括的形象,强调了其“双双对对飞”的特点;同时又赋予它人的情感,看到因

17、怀春而伤心的少女,以致双翼下垂。谢诗中的蝴蝶更加具体生动。它在桃李花前飞舞,忽东忽西,自由自在,活泼灵动,赏遍满园春色,欢快愉悦。增分指导:这两首诗词都写“蝴蝶”的形象,张词主要通过写蝴蝶成双成对的特点,来描写一位美丽动人的少女在描画蝴蝶过程中的情思变化。谢诗则为我们描写出蝴蝶的自由自在和活泼灵动。回答此题应该先概括蝴蝶的特点,再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2015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城郭为虚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邺傍高冢多贵臣,娥眉目曼睩共灰尘。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

18、(张说邺都引,选自全唐诗)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选自普通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虚:废墟。请赏析两诗中画横线诗句所抒发的人生感悟的差异。张说邺都引写于被贬相州后。张说纵观魏武帝曹操建功立业的雄壮历史和身后遭遇,联想自己被奸佞小人攻讦的现实,在诗中表现出诗人悲壮的凭吊心情,将一腔不泯的雄心遥寄千载,表现出诗人被贬壮志难酬的内心痛苦和不平之情。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中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妙,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和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相结合,从而给人以

19、精神和美的享受。第一首叙述魏武身后的历史变迁,流露出诗人哀叹时光易逝、英雄业绩无继的感慨。第二首诗写的是个人的生命是短暂易逝的,而人生的存在是绵延久长的。因此“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然。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专题十四古代诗歌鉴赏考查点考查年份考查频率2017预测20122013201420152016思想情感5年2考热考点,可能性较大表达技巧5年5考必考点,必考形象5年1考冷考点,可能性较小语言(佳句赏析)5年3考热考点,可能性很大1.命题特点(1)从诗歌体裁和时代上看,近几

20、年考查主要以唐宋诗歌为主,兼顾其他年代的诗歌,名家非名篇作品成为考查的热点。从题材上看,写景诗、咏物诗、政治讽喻诗等写景抒情言志类诗歌成为命题首选和考查重点。(2)从题目涉及的考点看,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一直是命题重点。2命题形式从试题的题型看,稳中有变。高考命题,都是选一首或两首诗(词),题型设置20122015年第一小题均为填空题,2016年变为简答题;这些年的第二小题均为简答题。分值为7分。3命题趋势今后的高考命题在原有的基础上,有可能加大评价思想情感和观点态度的力度,复习训练时应予以重视。比较鉴赏、佳句赏析将是今后诗词鉴赏考点的设题趋势,因此必须有的放矢地强化训练。第一节整体感知真

21、题剖析研透高考真题,探讨阅读规律.补熟知常考7大题材,确保思考方向不跑偏鉴赏诗歌时,我们总能发现有些诗歌题材相同。由于题材相同,诗中的情感是相近的,手法是相似的。为此,我们阅读诗歌,完全可以从题材入手,取得“读一首诗,知一类诗”的效果。根据题材分类,中国古诗大致有羁旅思乡诗、爱情闺怨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送别怀人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等几种类型。当然,这些诗很难有清晰明确的界限。阅读时,既要把握诗的大致题材,更要把功夫花在对诗词内容的准确把握和理解上。1羁旅思乡诗他乡村树似吾乡,愁煞天涯断肠人对接考纲篇目:登高(杜甫)、次北固山下(王湾)、秋思(马致远)、夜雨寄北(李商隐)题材特征内

22、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诗人因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等,对所见所闻有所感,借此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和人生感叹、漂泊愁苦内容借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叹,表达思亲怀乡之情。主题有潦倒失意,漂泊哀伤,思念亲人等(1)借景抒情(或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2)乐景衬哀情(乐景写哀)(3)侧面落笔。诗人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4)因梦寄情,虚实结合标志诗题中多含有“客舍”“登高”“望月”“忆”“寄”“行”“思”等词语以及元宵、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名常见意象:月亮、秋风、秋霜、杜鹃、猿啼、沙鸥、

23、孤雁、浮云、梧桐叶落、西楼、高楼、危楼、危栏等情感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望尽天涯怀人愁。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注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诗人永州愚溪住宅以西。诗人“寂寞”的原因是什么?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自己的这种“寂寞”之情的?“寂寞”的原因是诗人谪居偏远之地,孤独愁苦,情怀无人理解

24、。这首诗主要通过营造一种凄清寂寞的意境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全诗八句四十字,构思新巧,诗人抓住在静夜中听到的各种细微的声响,来进行描写,以有声写无声,表现诗人所处环境的空旷寂寞,从而衬托他谪居中郁悒的情怀,即事成咏,随景寓情。2爱情闺怨诗心有灵犀情无限,明月孤灯梦难圆对接考纲篇目:无题(李商隐)、涉江采芙蓉(佚名)、一剪梅(李清照)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爱情闺怨诗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苦内容表现诗人对妻子的真挚感情的作品,主要包括赠内诗和悼亡诗两类以妇女角度写的闺怨诗,它包括宫怨诗、离妇诗、弃妇诗、别离相思诗(1)比兴(托物起兴)。先从自然之物写起,然后用比喻、

25、象征等手法引出所要表达的事情或情感,物的描写起烘托感情、渲染气氛的作用(2)衬托(正衬和反衬)。寒月孤灯、冷衾泪枕、月落星稀、凄风苦雨、漏声雁影等凄凉之景往往衬托主人公的孤寂与幽怨,青青杨柳、斜燕双飞、春风浩荡等充满活力生机之景更能反衬闺中思妇的悲伤与幽怨(3)抑扬结合(先扬后抑和欲扬先抑)标志标题中多含“怨”“怀”“思”“别”“忆”“望夫”“妇叹”“闺怨”“幽恨”或直接用“无题”等字眼常见意象:“眉锁”“翠楼”“碧纱”“白发”“秋风”“夜雨”“寒月”“寒衣”“残梦”“泪如雨”“春风杨柳”“雁声月明”“红妆对镜”“喜鹊报枝”“雨燕双飞”“临笺泪长”等情感表现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孤苦幽寂的

26、命运之悲。此类情感主要体现在宫怨诗中思妇空闺、思念亲人、盼夫早归、渴望团聚的哀伤之情情梦难圆的遗憾与怅惘之情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瑶瑟怨温庭筠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冰簟:凉席之美称。潇湘:水名,在今湖南省。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是如何通过写景来表达本诗的思想感情的。全诗通过冰簟、银床、碧天、轻云、雁声、潇湘、十二楼、明月等景物,绘成一幅凄凉的秋夜图,来表现女子别离的悲怨之情。3咏史怀古诗历览古今通得失,观景知人论兴衰对接考纲篇目: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赤壁(杜牧)、雁

27、门太守行(李贺)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等为题材。借咏叹史实、描写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兴衰之感,以寄托哀思、借古讽今内容借怀古叹今叹个人命运的坎坷(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2)对比手法,描写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3)化用典故,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4)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标志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迹”“古人名”等情感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与诸子

28、登岘首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岘首:即岘山,又称岘首山,在湖北襄阳南。羊公碑:据晋书羊祜传,羊祜在襄阳很有政绩,死后,襄阳百姓于岘山建碑立庙纪念。这首诗的首联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内容?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首吊古伤今的诗,首联即抒发一种人事变迁、时光流逝的感慨,富含哲理。尾联中一“尚”字十分有力,既有对时光流逝中羊公碑依然屹立,令人敬仰的感慨,又包含了至今无所作为,死后难免湮没无闻的伤感。此诗因求仕不遇心情苦闷而作,诗人登临岘山,凭吊羊公碑,怀古伤今,抒发感慨,想到自己空有抱负,不觉分外悲伤,泪湿衣襟。

29、全诗借古抒怀,融写景、抒情和说理于一炉,感情真挚动人,以平淡深远见长。4咏物言志诗绘尽天下万物态,寄寓世间感慨情对接考纲篇目:咏柳(贺知章)、卜算子咏梅(陆游)、石灰吟(于谦)、望岳(杜甫)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内容单纯咏物、托物言志(寓意)、托物喻理、托物讽世(1)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色)与侧面烘托(2)从修辞手法看,主要是比喻、象征、拟人和对比(3)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标志从对象上来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韵、精神进行吟咏从题目上来看,或以所咏

30、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形式情感寄寓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孤桐王安石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五弦琴: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托物言志。梧桐天生枝叶繁茂,

31、虽孤独却树干笔直高耸入云,深深扎根于天地;越老越强,越是暴晒越是茁壮。表达了诗人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的人生态度及关心百姓疾苦、甘愿为解救百姓而献身的思想感情。诗人以孤桐自况,明咏物,暗抒情。“孤高”写心志,“凌霄”述追求,“岁老”歌老当益壮情,“解愠”咏宽容豁达怀。“孤桐”,高而且大,壮而且强,但却甘愿被砍斫为五弦琴一把,颂奏清明之乐音,把老臣坚强不屈、老而弥坚、甘于奉献之情之心之意,抒发得淋漓酣畅!5送别怀人诗多情自古伤离别,一种分别多样情对接考纲篇目: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雨霖铃(柳永)、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古人常

32、常因事不得不与家人、情人或亲朋好友离别,送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吟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内容送别诗涉及的范围极广,有君臣官场赠别,有市井朋友相别,有亲人情人送别(1)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2)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的伤离之深(3)以乐景衬哀情(也叫乐景写哀情或反衬)(4)想象(也叫虚拟或虚实结合)。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标志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酬”常见意象:“柳”“酒”“月”“水”四大意象。(“长亭”“短亭”“阳关”“舟”“灞桥”等意象也在送别怀人诗中出现)情感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离别后的思念与牵

33、挂;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春日京中有怀杜审言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曾跟随武则天在东都洛阳居住,并结识了许多文臣武将,成为知己和好友,第二年春天,他又伴驾回到西都长安。游秦:此处指游长安。尾联诗意转折,请结合全诗,分析该联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诗人寄语自己思念的东都朋友,今年春光好,明年春光更胜于今年。诗人一反孤独伤感之情,将思念

34、化为祝福,将孤独化为自信,将感情升华为喜悦自信,抒发了对洛阳万物的眷念和热爱之情,表现出昂扬向上的乐观情怀。6边塞征战诗金戈铁马征战事,大漠秋风慷慨情对接考纲篇目:出塞(王昌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燕歌行(高适)、使至塞上(王维)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内容边塞诗多表现从军出塞,保家卫国,民族交往,塞上风情;或抒报国壮志,或发反战呼声,或记现实战事(1)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用典等(2)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侧面烘托、动作肖像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3)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等手法标志标题往往有“行”“

35、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秋月、大漠、孤城、边关、雨雪、风沙等)、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关、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等)、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羌笛、琵琶、战马等)、乐曲类(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叠渭城曲等)、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于等)情感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壮志豪情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的反战思考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向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

36、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不矛盾。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出听者沉重的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7山水田园诗山光水色养性灵,登山观海总溢情对接考纲篇目:过故人庄(孟浩然)、山居秋暝(王维)、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饮酒(陶渊明)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山水田园诗是以描写美丽清新的自然景色、歌咏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题材的诗歌内容山水田园诗的基本内容是自然山川与田园风物(1)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2)写景的表现手法有:白描与工笔;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与远近高低的顺序;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

37、运用;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静为动)(3)常用的抒情方法:借景抒情,融情入景;乐景写哀情(反衬)标志山水田园诗分为山水诗与田园诗。山水诗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田园诗指主要以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的诗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野老、柴门、桑麻、南亩、五柳、明月、渔歌等情感寄情山水,赞美山河,热爱自然。借凄风苦雨,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憎恶黑暗,寄托恬淡静雅的隐逸之乐以恬淡之心抒写山水清幽,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情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田园乐(其六)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

38、,莺啼山客犹眠。这首诗绘形绘色,诗中有画,画中含情,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诗中的景物描写绘形绘色,生动形象。诗中写桃红、柳绿、莺啼,捕捉住富于春天特征的景物,并用“红”“绿”两个字进行着色,使景物鲜明怡目。又通过“宿雨”带出“花落”,而莺啼却不惊梦,透露出“山客”闲适恬静的心境。这首诗的一、二句描绘春天夜雨过后清晨美丽的景象;三、四句运用反衬的手法,用“花落”“莺啼”的动作、声响,衬托出“山客”居处的安静与“山客”心境的宁静与愉悦。全诗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享受自然美景的闲适心情,体现了诗人亲近自然的乐趣。考点4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角度1_思想内容类明常识掌握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情感,提高鉴赏思

39、想情感的能力。1忧国伤时具体内容举例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杜牧过华清宫反映国家离乱、山河沦丧杜甫春望、文天祥过零丁洋同情人民的疾苦白居易卖炭翁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杜甫登楼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杜甫兵车行2.建功报国具体内容举例建功立业的渴望陆游书愤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王昌龄从军行报国无门的悲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屈原涉江3.思乡怀人具体内容举例羁旅愁思温庭筠商山早行思亲念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边关思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4.生活杂感具体内容举例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王维山居秋暝昔盛今衰的感慨刘禹锡乌衣巷借古讽今的情怀

40、李商隐贾生青春易逝的伤感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仕途失意的苦闷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告慰平生的喜悦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品格气节的自白于谦石灰吟谈禅说理的感慨苏轼题西林壁5.别离愁绪具体内容举例依依不舍的留念柳永雨霖铃情深意长的勉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坦陈心志的告白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6.贬谪失意具体内容举例遭贬后郁闷、惆怅、失意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关注黎民,但又无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屈原离骚寄情山水、以求解脱的心态苏轼定风波定考向常见设问方式1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2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趣(心境,心情,人生理想,人生态度)3诗歌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

41、感?4诗人的情感有哪些变化?5请概括诗人情感。6探究诗歌的思想情感。熟技巧1概括分析情感内容题的2大思维方式方式一:抓诗题,确定题材,感知情感趋向如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一诗的题材就是送别友人诗,其情感大体方向就明确了。方式二:抓关键,结合诗句,明确情感表达这里的关键主要指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依据诗中的情感词,析明示的情感。诗歌中一两个字往往直接揭示情感,这样的字往往就是诗中的情感语言。如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人自伤心水自流”中的“伤心”和“青山万里一孤舟”中的“孤”,很明显的透露着凄伤孤寂之情。二是依据诗中人、事、景(意象),析暗示的情感。人、事、景均是诗歌表达情感的载体,在揣摩诗歌的思想情

42、感时要学会逐句(联)发掘人、事、景背后蕴含的情感,从而全面把握。值得注意的是在逐句分析时,应有所侧重,写人的重在分析人所蕴含的情感,写事的重在分析事所蕴含的情感,写景的重在分析景所蕴含的情感。2概括分析情感内容题的2步答题规范步骤一:准确概括思想情感及志向。步骤二:用相关诗句具体分析如何表达这种情感和志向。(2015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刘禹锡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尾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3分)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秋日的

43、一天,诗人长久喜爱街西悠闲的风景,来到窦员外新居之处忽然喜笑颜开。清光门外,有一溪渠水环绕着院子,从墙头望出去,可以看到远山的点点秋色。院子里种植着几棵松树,晚上可以欣赏明月松间照的美景,院子里还栽种了很多芍药,等到春天就可以欣赏芍药花开满园的美丽景色。不要说室内案牍堆积满地,我在此和你相识成为志趣相投的好朋友。第一步:审仔细审题,明确鉴赏的对象和要求。本题考查对古代诗歌思想内容的评价,题目要求结合尾联分析的思想感情。第二步:感整体感受,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及情感。窦员外是地方小官,在京城长安崇德里置了房产,新居落成,邀请好友刘禹锡前去观赏,便写了这首贺诗。诗歌一、二两句写自己前去观赏新居时的闲

44、适愉悦心情,三、四两句描写的是新居周围的美丽景色;五、六两句是写新居内栽种了松树和芍药,由此可见主人的高雅品味;最后两句是夸赞主人也是自指,大意是:不要说案头摆放了很多文书,坐于其间的却是一个像我一样充满诗情雅致的人。第三步:抓抓住关键词,明确诗歌表现的思想情感。抓住“案”和“诗人”等几个含有主观情感的关键词,诗歌尾联是情感的总结,把自己与友人并提,不仅表明了朋友间的志同道合,也不乏羡慕之情;同时,作为贺诗,也表达出了对主人的恭维之意。赞美恭维之意;羡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南湖早春白居易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翅低白雁

45、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南湖:鄱阳湖分南湖、北湖,自星子县、瓮子口以南称南湖。元和十年(815)夏,宰相武元衡被人谋杀,忠直的白居易愤而上疏,请求朝廷缉捕凶手,被诬为越职言事,于是年秋被远贬江州。鹂:一种鸟。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情感?请从情与景的关系的角度分析。由解释可知,这是白居易遭贬后在江州时所留下的作品。前六句描写南湖早春明媚动人的景物,最后两句显示出诗人遭到贬谪后消沉郁闷的心情。此前不久,被贬江州,现在冬去春回,创伤渐复,江南春色让他感到惊喜、欣慰。可心头阴云未散,不能奋飞的白雁,学语未成的黄鹂,莫不带有他自身的影子,他在它们身上寄寓了自己的情感。在谪居之地

46、见到春归,诗人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欣喜有所憧憬,又难以将心头积存的愁苦完全摆脱。这首诗流露出诗人遭遇贬谪的忧闷心情。主要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诗前六句描写南湖早春明媚动人的景物:春雨初晴,阳光返照,山杏吐艳,水苹争绿,白雁低飞,黄鹂语涩。描绘的是多彩多姿、生趣盎然的春天画卷。末两句突然一转,抒发忧闷心情,造成反差强烈的艺术效果。诗人正是以乐景反衬忧闷的情绪。(2017黄冈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题目。晚泊浔阳望庐山孟浩然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远公:东晋高僧慧远,曾在庐山隐居修行。东林精舍:高僧慧远在庐山隐居修行

47、时,当时的刺史桓伊为他修建的一座禅舍,是当时及后代的隐居者们神往的胜地。通读全诗,诗歌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6分)抽样1:前两联中的“几千里”“始见”表达出诗人见到香炉峰的无限惊喜之情;第三联“永怀尘外踪”,写出了诗人向往归隐的情感。阅卷点评抽样1:对这首诗的层次切分不到位,只抓住了前三联,归纳出了“惊喜之情”和“向往归隐的情感”两点,只能给4分。抽样2:对诗歌内容把握不准,对诗人情感的表达理解有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意”准确,只能给2分。抽样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纵情山水的闲适之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意和日暮“闻钟”后的无奈之感。规范答案:诗人初见香炉峰的愉悦欣喜之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

48、倾慕;不见高人,只闻晚钟的怅然。增分指导:解答此类题,要在“通读全诗”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诗句进行具体分析,从中找出诗人的思想情感。本诗是诗人“晚泊浔阳望庐山”所见所闻所感,诗歌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思想情感。“始见香炉峰”,可见出诗人的欣喜之情;“永怀尘外踪”写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尾联中的“空”字,又表达出不见高人的惆怅之情。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送人游岭南戴叔伦少别华阳万里游,近南风景不曾秋。红芳绿笋是行路,纵有啼猿听却幽。赠黄鲁直徐积不见故人弥有情,一见故人心眼明。忘却问君船住处,夜来清梦绕西城。这两首诗都写到了别情,但感情基调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戴诗的别情有着清新明快的色调和

49、积极乐观的精神境界。诗人将自己以往的见闻介绍给友人,描绘了一幅景色秀丽、四季如春的岭南风光,这虽是一首送别诗,却无离别忧伤之情。徐诗的别情流露出低沉感伤、深切留恋的情调。诗歌通过未见时思念之深、既见时又觉时光短促、离别后寻访之苦,表达出二人心意相通的情谊,以及对朋友的留恋之情。角度2_观点态度类明常识的态度包括:对事物、对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感悟的倾吐,等等。态度往往是抽象的、概括的,它或者用某一诗句直抒胸臆,直接表达,或者借景抒情来表达,或者托物言志来表达,或者融志于事来体现。定考向常见的设问方式1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2诗(词)人对

50、事件的评价客观吗?你是如何理解的?3关于这首诗(词)的内容,有人认为这样,有人认为那样,也有人认为两者都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4这首诗(词)体现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全诗(词)予以分析。熟技巧1评价观点态度三要求(1)明确自己的观点。提炼观点一定要透过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外在形式,结合标题、解释、意象等暗示信息。(2)结合诗(词)句进行细致分析,找到原诗(词)中能支持自己观点的地方来阐述理由和原因。(3)分析评价时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面上的整体把握,也要有点上的具体剖析。2规范答题三步骤观点:表态明确,不能模棱两可。分析:抓住诗句具体分析。总结:要有一个归纳总结,扣住评价要点

51、。(2017衡水模拟)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一剪梅袁州解印南宋刘克庄注陌上行人怪府公,还是诗穷,还是文穷?下车上马太匆匆,来是春风,去是秋风。阶衔免得带兵农,嬉到昏钟,睡到斋钟。不消提岳与知宫,唤作山翁,唤作溪翁。刘克庄,南宋词人,心怀天下却一生仕途曲折。嘉熙元年(1237)春,出守袁州,数月后即因火灾被劾罢官,于是写下这首词。有人认为,词人对自己的遭遇持一种超脱的态度;有人则持相反的观点。你是怎么理解的?(6分)步骤一:步骤二:田间路上的行人惊怪地看着词人,是诗使人穷、还是文使人穷?从上任到解职时间匆匆,春天到袁州就任,刚到秋天就被免职。罢官以后不用再带兵、农,那就从早玩到黑,从天

52、黑睡到吃饭。不用跻身仕途,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山翁”“溪翁”。第一步:明确题干中提出的两种观点,抓住关键词“遭遇”“超脱”。第二步:认真分析这首词,概括出词人“自己的遭遇”,找出原文中可支持自己观点的词句,可参考解释进行鉴赏。第三步:先说出观点,然后结合这首词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要注意点面结合。(示例一)(步骤一)认同第一种观点。(步骤二)下阕词人写出了被罢官后既不带兵又不劝农的清闲,确实表现出了一种戏谑、闲适的轻松之感。(示例二)(步骤一)认同第二种观点。(步骤二)词中表现出的轻松之感是一种幽默的说法,是用反语发泄牢骚,本质上是一种愤懑不平之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雨过周紫芝池面过

53、小雨,树腰生夕阳。云分一山翠,风与数荷香。素月自有约,绿瓜初可尝。鸬鹚莫飞去,留此伴新凉。有人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凄凉心酸之情,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本题考查评价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诗句阐释理由。(示例一)同意。这首诗以乐景衬哀情。诗歌前三联描写了夏天傍晚雨过天晴之后秀美的田园风光和宁静且充满生趣的村居生活,尾联希望“鸬鹚不要飞走,留下我孤单一人看这良辰美景”,委婉地表达了内心的凄凉与心酸。(示例二)不同意。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前三联描写夏天傍晚雨过天晴之后秀美的田园风光和宁静且充满生趣的村居生活,尾联希望“鸬鹚不要飞走,

54、与我一起分享这良辰美景”,表达了诗人与世无争(热爱田园生活)的淡淡喜悦。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独坐李贽有客开青眼,无人问落花。暖风熏细草,凉月照晴沙。客久翻疑梦,朋来不忆家。琴书犹未整,独坐送晚霞。此诗是诗人晚年之作。翻:反而。有人认为,在诗人的精神世界中,既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哀叹和感伤,又有“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乐观豪情。你是否同意?请结合诗句内容加以概括分析。(6分)抽样1:同意。这首诗的首联写的是诗人卜居山林的日常生活状态。有客人的时候就兴高采烈,欢喜不已;无人来访之时,没有人可以与之排遣寂寞、交流思想心得,就只能与落花对话,寂寞之情油然而生。这里既有乐观豪情

55、,也有哀叹和感伤。阅卷点评抽样1:对观点的分析只局限于诗歌的首联,不能从全诗出发多角度来赏评,可给4分。抽样2:观点的分析只局限于诗歌的尾联,没有从全诗出发去概括分析,观点有失偏颇,只能给2分。抽样2:不同意。这首诗的尾联写一天在疏懒遐思中过去,准备收拾琴和书回去,不经意回头,看见天边绚丽的晚霞,竟然不觉陶醉其中。对晚霞的喜爱,正是诗人对生活充满信心的自然流露,只有乐观,没有感伤。规范答案:同意。颈联点出了独坐的原因,表面看,亲朋好友来了,就不思念家乡了,实则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只是朋友来了,诗人才暂时中断无穷无尽的哀叹和感伤;尾联展现了诗人以琴娱情、以书励志的晚年客居生活。“送”字表现出诗

56、人对红透天边的晚霞含有依依不舍之情,诗人对晚霞的喜爱,不正是对晚年客居生活充满信心的自然流露吗?诗人独坐黄昏,表现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豪情。增分指导:本诗表现了晚年“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寂寥之感,回想其坎坷的一生,顿生“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之慨叹,是其晚年真切感情的流露。回答此题应该先答出观点,再结合全诗进行多角度阐释,分析时,还要注意概括的思想情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二)苏轼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被酒:刚喝过酒,带着醉意。四黎:子云、威、徽、先觉四人都是海南黎族人,姓黎,故称“四黎

57、”。翁:苏轼自称。请结合诗人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诗人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苏轼虽一生屡遭磨难坎坷,但因其思想受佛道思想影响颇深,所以总能以乐观旷达的胸怀来应对人生世事。另外,从诗歌前两句可看出黎族百姓对诗人的热情,从而引发诗人“莫作天涯万里意”的感慨,“莫作”二字写出诗人虽远在天涯(海南)却不必有伤怀之感;接着运用论语中曾皙言志的典故,借曾皙的志向说出自己现时的逍遥自在、随遇而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族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表现出曾皙曾经具有的那种逍遥自在、随遇

58、而安的人生态度。或: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儒家思想影响和黎族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仍然向往曾晳描述的礼乐之治,表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考点2鉴赏诗歌语言角度1_炼_字明常识掌握古代诗歌中常见的炼字的类别,提高鉴赏炼字的能力。词类解说动词动词的提炼是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诗歌中的动词,一是一般动词;二是活用动词,即由其他词性的词活用过来的动词。如宋祁的玉楼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既是绘景,又是写情,它不仅描绘出了杏花盛开的艳丽景色,还写出了在春风吹拂下,杏枝摇曳,花儿微动的活泼神情形容词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

59、,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描写茫茫沙漠,“大”字状其景观;烽火燃起,“孤”字状其醒目;“长”状其视野所及,黄河杳无尽头数量词如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诗既写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又写了江南的广阔、深邃和迷离。“千里”二字正表现了这些。诗人在这里用两副耳目来听、来看江南春,一是生理的耳目,二是心理的耳目。生理的耳目实听实见,心理的耳目虚听虚见,虚实结合,驰骋千里,才能写出“江南春”叠音词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诗中“时

60、时”“恰恰”为叠字。“时时”表明不是偶尔一见,把春意闹的情趣渲染出来;“恰恰”为象声词,形容娇莺啼鸣的婉转清脆,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听觉感受拟声词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呕哑嘲哳难为听。”诗中用了“嘈嘈”“切切”“间关”“呕哑”“嘲哳”等拟声词,把抽象无形的乐声写得生动传神、具体实在,使人顿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逼真感受渲染颜色的词表现颜色的词语可以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烘托感情。欣赏时,首先要善于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词语,体会诗歌流露的感彩。如姜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