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安徽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标23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与练习(含答案)》同步课件(383张ppt)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9f86640d3f3c34c80547a00f3af7972/29f86640d3f3c34c80547a00f3af79721.gif)
![2021年春安徽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标23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与练习(含答案)》同步课件(383张ppt)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9f86640d3f3c34c80547a00f3af7972/29f86640d3f3c34c80547a00f3af79722.gif)
![2021年春安徽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标23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与练习(含答案)》同步课件(383张ppt)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9f86640d3f3c34c80547a00f3af7972/29f86640d3f3c34c80547a00f3af79723.gif)
![2021年春安徽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标23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与练习(含答案)》同步课件(383张ppt)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9f86640d3f3c34c80547a00f3af7972/29f86640d3f3c34c80547a00f3af79724.gif)
![2021年春安徽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标23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与练习(含答案)》同步课件(383张ppt)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9f86640d3f3c34c80547a00f3af7972/29f86640d3f3c34c80547a00f3af797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021年春安徽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标23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与练习(含答案)同步课件(383张ppt)课件25张PPT。第一篇教材精华梳理(五)课标23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与练习子曰:“学而时习 之,不亦说乎 ?有朋 自远方来,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时习:按时温习。时,按时。不亦说乎: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说,同“悦”,愉快。朋:本文指志同道合的人。第1篇论语十二章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不是很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我却不因此恼怒,不是君
2、子吗?”段解主要讲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愠(yn):生气,恼怒。君子:指有才德的人。学而:和下文的“为政”“雍也”“述而”等一样,都是论语的篇名,是从各篇第一章第一句中摘取出来的,并没有特别的意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曾 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呢?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段解主要强调随时都该反省自己,提高自我修养。吾(w):人称代词,我。日:每天。三省(xn):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一说,实指,即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反省。?为人谋:替人谋划
3、事情。?忠:竭尽自己的心力。?信:诚信。?传(chun):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时有所成就,说话办事都有把握,四十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心里不再感到迷惑,五十岁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七十岁我就可以顺从意愿,又不越过法度。”? 段解讲个人修养,要循序渐进,进德修业。?十有五:十五岁。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惑:迷惑,疑惑。?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
4、?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从心所欲:顺从意愿。 逾矩:越过法度。逾,越过。矩,法度。子曰:“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段解讲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关键要思考,要“知新”。 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矣:语气词,表陈述。子曰:“学而不思则 罔 ,? 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段解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学思结合。 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罔(wn)
5、: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di):疑惑。子曰:“贤哉 ,回也!一箪 食,一瓢饮, 在陋巷,?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多么高尚啊!一竹筐饭,一瓢 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人不堪 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多么高尚啊,颜回!” 段解讲个人修养,强调修身要经受困苦、贫穷的考验。 哉(zi):表示感叹语气,多用于句子末尾。 箪(dn):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堪(kn):能忍受。子曰:“知之 者 不如好 之者,好之者? 孔子说:“懂得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乐之 者。”(雍也)不如把研究这种学问作为快乐的人
6、。” 段解讲学习方法,讲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一说,指仁德。 者:代词,的人。 好(ho):喜爱,爱好。 乐(l):以为快乐。子曰:“饭疏食 ,饮水,曲 肱 而 枕 之,乐亦在其中矣。?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不义而富且贵,于 我如浮云 。”(述而)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浮云一样。” 段解讲个人修养,讲富贵与仁义之间如何抉择。 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饭,吃。疏食,粗粮。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 肱(n):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 于:介词,对,对于。 如浮云:像浮云一样。
7、子 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 ?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而 学 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段解讲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 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之:代词,指代“不善者”。子在川上 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子罕)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段解讲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 川上:河边。川,河流。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逝,往、离去。斯,代词,这,
8、指河水。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子曰:“三军 可夺 帅也,匹夫 不可夺志也。”(子罕)? 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一个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段解讲个人修养,强调坚守志向。 三军:指军队。 夺:改变。 匹夫: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子夏曰: “博学而笃 志,切问而近思 , 子夏说:“广泛学习且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 在其中矣。”(子张)仁德就在其中了。”段解讲个人修养,强调提升个人修养的方法。 笃(d)志:坚定志向。笃,坚定。 切问而近思: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切,恳切。 仁:仁德。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
9、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本文是语录体散文,通过师徒对话或借题发挥,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贫贱不移、求学为乐的精神,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诚实守信、厚道仁义、坚守节操的思想品德。(1)语言简洁,生动传神。每一章语录虽然都是寥寥数语,但多次运用反问、排比、比喻等修辞方法,表情达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2)思想深刻,富有哲理。这十二章语录阐述的谦虚好学的学习态度,贫贱不移、求学为乐的学习精
10、神,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诚实守信、厚道仁义、坚守节操的思想品德,语意含蓄,富有哲理。1. 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_(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_“说”同“悦”,愉快“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2. 古今异义(1)有朋自远方来古义: _今义:朋友?(2)不亦君子乎古义:_今义:泛指人格高尚的人?(3)可以为师矣古义:_今义:表示可能、许可?(4)饭疏食,饮水古义:_今义:疏通,疏散?(5)饭疏食,饮水古义:_今义: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包括冷、热水志同道合的人有才德的人是两个词,可,可以;以,凭借粗糙冷水了解得到,懂得立志志向志向4.词类活用(1)学而时习之 _(2)吾
11、日三省吾身 _(3)温故而知新_(4)传不习乎_(5)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 名词作状语,按时名词作状语,每天形容词用作名词,“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5.其他重点词(1)学而时习之_(2)人不知而不愠_(3)学而不思则罔_(4)思而不学则殆_(5)吾日三省吾身_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_(7)三十而立_(8)四十而不惑_温习生气,恼怒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疑惑多次进行自我检查诚信立身,指能有所成就迷惑,疑惑(9)不逾矩 _(10)人不堪其忧_(11)博学而笃志 _(12)切问而近思_(13)曲肱而枕之_(14)逝者如斯夫_(15
12、)为人谋而不忠乎_(16)不义而富且贵_(17)仁在其中矣_越过法度能忍受往、离去代词,这,指河水坚定恳切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竭尽自己的心力正当的手段仁德动词,做,成为介词,替代词,那种连词,表转折,可译作“却”连词,表并列代词,他的7.特殊句式(1)可以为师矣(省略句,介词“以”后面省略宾语“之”,代“温故而知新”)(2)人不知而不愠(省略句,动词“知”后面省略“之”,代“自己”)(3)其不善者而改之(省略句,句首省略了动词“择”)课件12张PPT。第一篇教材精华梳理(五)课标23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与练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居住)就
13、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居住)就显得灵验。 斯是陋室,惟吾德 馨。苔 痕上阶绿,?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名:出名,有名。灵:灵验。斯是陋室,惟吾德馨(xn):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斯,这。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第2篇陋室铭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 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可以弹奏 素琴, 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
14、身。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鸿儒:博学的人。鸿,大。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调素琴:弹琴。调,调弄。素琴,不加装饰的琴。金经:指佛经(佛经用泥金书写)。无丝竹之乱耳: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无案牍(d)之劳形: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案牍,指官府文书。形,形体、躯体。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草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何陋之有:语出论语子罕。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
15、短小,文字简洁,一般用韵。 陋室铭通过对自己的简陋居室的描写,说明了“陋室”不陋,表达了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1)托物言志,彰显主题。本文借“陋室”,抒发了的情怀和志趣。本文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也具有“名”和“灵”的性质,自然引出本文的主旨句“惟吾德馨”。接下来分别从居室的环境、主人的交往情况及日常生活,鲜明地展示了“陋室”主人的精神生活风貌。最后又用诸葛庐、子云亭类比“陋室”,在更高境界上表现了“惟吾德馨”。(2)反向立意,不落俗套。文章一开始便运用反向立意的手法,只字不提“陋室”如何“陋”,却从“陋”的反面“不陋”来立意,极力表现“陋室”不“陋”。1.
16、 古今异义无案牍之劳形古义:今义:样子,形状?形体、躯体表示交往的人表示来来往往的人3.词类活用(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_(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_(3)惟吾德馨 _名词用作动词,出名,有名形容词用作动词,灵验名词用作形容词,指德行美好4.其他重点词(1)斯是陋室 _(2)谈笑有鸿儒_(3)往来无白丁_(4)可以调素琴_ _这博学的人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弹琴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课件10张PPT。第一篇教材精华梳理(五)课标23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与练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陶渊明
17、唯独喜欢菊花。自从唐朝以来, 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世人大多喜欢牡丹。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蕃(fn):多。独:只。淤(y)泥: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染:沾染(污秽)。第3篇爱莲说濯清涟而不 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它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它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芬,它洁净地挺立,(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玩弄啊。濯(zhu)清涟(lin)而不妖: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濯,洗。涟,水波。妖,过分艳丽。中通外直:(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
18、不蔓不枝: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蔓、枝,都是名词用作动词。香远益清: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芬。益,更加。亭亭净植:洁净地挺立。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竖立。亵(xi)玩:靠近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焉:语气词。予谓?菊,花 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噫?!菊之爱,陶 后鲜?有闻。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牡丹的爱好,人应当很多了!?谓:以为,认为。?隐逸:隐居避世。这里是说菊花不与别的花争奇斗艳。
19、?噫(y):叹词,表示感慨。?鲜(xin):少。?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宜乎众矣:人应当很多了。宜,应当。说,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的感想。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本文以“莲”自喻,通过对莲可贵品格的赞美,含蓄地表达了的人生态度: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而是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1)托物言志,立意高远。借赞美莲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现了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2)巧用衬托手法。本文先后用菊、牡丹衬托
20、莲:第一次衬托,表现自己爱好的与众不同;第二次衬托,显出了莲的品格高于百花;第三次衬托,以牡丹反衬,以菊陪衬,突出了莲的美好形象。1.古今异义亭亭净植古义:今义:栽种?竖立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3.词类活用(1)不蔓不枝_ _(2)香远益清_ 形容词作状语,在远处名词用作动词,横生藤蔓,旁生枝茎形容词用作动词,远播4.其他重点词(1)可爱者甚蕃 _(2)出淤泥而不染 _(3)濯清涟而不妖_(4)不蔓不枝_(5)亭亭净植_(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7)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_(8)陶后鲜有闻_(9)宜乎众矣_多沾染(污秽)洗横生藤蔓旁生枝茎竖立亲近而不庄重认为少听到应当的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课件1
21、4张PPT。第一篇教材精华梳理(五)课标23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与练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 在七百里三峡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 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自:于。这里是“在”的意思。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略无,完全没有。阙,同“缺”,空隙、缺口。嶂(zhng):直立像屏障的山峰。自非:如果不是。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x)月:日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第4篇三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夏天江
22、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有时碰到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有时候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陵,襄(xing)陵:水漫上山陵。襄,冲上、漫上。陵,山陵。沿溯(s)阻绝: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 在春、冬两个季节,就是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 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悬
23、泉瀑布奔:这里指飞奔的马。?不以疾:没有这么快。?素湍(tun):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湍,急流。?回清:回旋的清波。? 绝 (yn):极高的山峰。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在山峰之间飞速地往下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有很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凄寒,经常听到?飞漱(sh):飞速地往下冲荡。?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荣,茂盛。?良:甚,很。?晴初:天刚放晴。?霜旦:下霜的早晨。?肃:肃杀,凄寒。高猿长啸,属引 凄异 ,空谷传响 ,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声音接连不断,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叫的回
24、声,哀转 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声音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所以渔民们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 声泪沾 裳。”猿鸣三声泪沾裳。” 属(zh)引:接连不断。属,连接。引,延长。 凄异:凄惨悲凉。 响:回声。 哀转:声音悲凉婉转。 绝:消失。 三:虚数,几。 沾:打湿。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北魏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四十卷。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1)抓住特征描写景物。写山,突出其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如“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山的连绵、高峻可见一斑。写水,则根据
25、不同季节水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如写夏水,“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写出了江水暴涨、水势浩大的特点;“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水流迅猛、湍急的特点。(2)动静结合,有张有弛。从全文看,写山为静,写夏水为动,写春冬景色静中微动,写萧瑟之秋,则文气转为沉重、凄清、悲凉。(3)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节奏鲜明。本文多用四字句,句式整齐,音韵优美,读来朗朗上口。1.通假字略无阙处_2.古今异义(1)或王命急宣古义:今义:或者,或许?(2)虽乘奔御风古义:今义:虽然?(3)良多趣味古义:今义:好?“阙”同“缺”,空隙、缺口有时即使甚,很于。这里是“在”的意思如果动词,断绝形容词,极高的动词,消失
26、名词,清波形容词,清澈4.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_(2)素湍绿潭 _(3)回清倒影 _(4)每至晴初霜旦_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形容词用作名词,急流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名词用作动词,下霜5.其他重点词(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_(2)不见曦月_(3)夏水襄陵,沿溯阻绝_(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5)属引凄异_(6)林寒涧肃_直立像屏障的山峰日光,这里指太阳逆流而上横生藤蔓旁生枝茎竖立亲近而不庄重(7)绝 多生怪柏_(8)飞漱其间_(9)清荣峻茂_(10)每至晴初霜旦_(11)哀转久绝_(12)或王命急宣_(13)素湍绿潭_山峰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早晨声音悲凉婉转宣布,传达白色课件7张PP
27、T。第一篇教材精华梳理(五)课标23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与练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服,正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门里(十分美好,动人游兴),(于是)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念:考虑,想到。遂:于是,就。相与:共同,一起。中庭:院子里。第5篇记承天寺夜游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纵横, 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何夜无月
28、?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闲人罢了。空明:形容水的澄澈。藻、荇(xng):均为水生植物。交横:交错纵横。盖:大概是。但:只是。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通过对庭院月色的描写,创造了一种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 (1)抓住特征描写景物。描绘庭院的月景,富有特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全句没有一个“月”字,却写出了
29、月色之明、月光之清。抓住月光的空明澄澈,描绘了一幅美妙的月夜之景。(2)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本文写景,景中有情。见“月色入户”则“欣然起行”,欢喜之情,溢于言表。“念无与为乐者”“遂”“寻”等无不显露出那微妙变化的思想感情。结尾更是用“闲人”表达了虽遭贬谪,但仍旷达、乐观的复杂心情。1. 古今异义(1)念无与为乐者古义: 今义:思想,想念?(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 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但是2.词类活用相与步于中庭_考虑,想到只是名词用作动词,散步3.其他重点词(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_(2)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_(3)怀民亦未寝 _(4)庭下如积水空明 _高兴的样子于是,就睡觉形容
30、水的澄澈动词,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连词,和、跟课件12张PPT。第一篇教材精华梳理(五)课标23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与练习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生气,诸侯就都害怕, ?安居而天下熄。”他们安静下来,便战争停息,天下太平。”诚:真正,确实。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第6篇富贵不能淫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 夫 之 冠也,? 孟子说:“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成年举行冠礼时, ?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 命 之 ,往送之门,戒之
31、曰:往之女家,?父亲给以训导;女儿出嫁时,母亲给以教导,送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夫家,焉:怎么,哪里。丈夫之冠(gun):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冠,行冠礼。父命之:父亲给以训导。命,教导、训诲。戒:告诫。下文的“戒”是谨慎的意思。女家:这里指夫家。女,同“汝”,你。必敬必戒, 无 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一定要恭敬、小心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准则的,是妇女之道。?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道路义。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夫
32、子:这里指丈夫正:准则,标准。?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这里的“广居”“正位”“大道”分别喻指“仁”“礼”“义”。?与民由之: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由,遵从。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威武不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独行其道: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淫: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移: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屈: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孟子(
33、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推尊为“亚圣”。他主张施行“仁政”,反对武力兼并,反对暴政害民。他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也有积极的影响。 孟子通过批驳景春的观点,具体阐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什么境遇,做事都要合乎礼义,不失节操。 论辩有力,富有气势。针对景春的关于“大丈夫”的言论,孟子劈头予以否定,“子未学礼乎”,可谓不留情面;接着阐述了“妾妇之道”,以此暗讽公孙衍、张仪之流,可谓辛辣、尖锐;最后顺势提出何为真正的“大丈夫”,气韵丰沛,不容辩驳。文章体现了
34、孟子行文长于论辩、富有气势的特点。1. 通假字往之女家_2.古今异义(1)与民由之古义:今义:缘由?(2)妾妇之道也古义: 今义:道路?“女”同“汝”,你遵从原则,行为准则能够告诫动词,居名词,居所、住宅得到、实现谨慎4.词类活用(1)丈夫之冠也_(2)以顺为正者_(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_ _ _ _名词用作动词,行冠礼形容词用作名词,准则,标准这里都是使动用法,使迷惑,使动摇,使屈服5.其他重点词(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_(2)安居而天下熄_(3)是焉得为大丈夫乎_(4)无违夫子_ ?(5)以顺为正者_(6)得志,与民由之_真正,确实平息这,这样违背顺从作为准则,标
35、准志向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指出嫁的女子动词,到、往助词,的课件13张PPT。第一篇教材精华梳理(五)课标23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与练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 说 举于版筑之间,胶 鬲举于鱼盐之中,?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 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管夷吾从狱官手中释放出来,进而得到任用,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召为相, 百 里 奚发:兴起,指被任用。畎亩:田地。举:选拔、任用。版筑:古人筑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再用杵(ch)夯(hng)实。筑,捣土用的杵。举于士:从狱官手中释放出来,进而得到任用。士,狱官。第7篇生于忧患,死于
36、安乐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从集市上被赎出而用为大夫。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处贫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顺,市:集市。心志:意志,感情。饿其体肤:使他经受饥饿之苦。空(kng)乏其身:使他身处贫困之中。空乏,财资缺乏。行拂乱其所为:使他做事不顺。拂,违背。乱,扰乱。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加他的才干。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37、;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所以:用这些办法。?动心忍性: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曾(zng)益:增加。曾,同“增”。?恒过:常常犯错误。?衡于虑:思虑堵塞。衡,同“横”,梗塞、不顺。?作: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征,征验、表现。发,显露、流露。喻,了解、明白。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_ 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 外患者,国恒亡。然后 知生于忧
38、患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就往往容易灭亡。了解到这一切之后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而死于安乐 也。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入:指在国内。?法家拂(b)士: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王的贤士。拂,同“弼”,辅佐。?出:指在国外。 敌国: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敌,匹敌、相当。 然后:这样以后。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它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具特色的散文专著。其文气势磅礴,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
39、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通过列举六个出身低微而终担大任的名人的事例和阐述安乐致国灭亡的事理,说明忧患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死亡的道理,激励人们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要勇于进取,进而获得成功。(1)类比论证,层层深入。文章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一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而成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2)运用排比句式。如文章第一段就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音韵和谐,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孟子的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增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40、。1. 通假字(1)曾益其所不能_(2)衡于虑_(3)入则无法家拂士_2.古今异义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古义: 今义:敌对的国家?“曾”同“增”“衡”同“横”,梗塞、不顺“拂”同“弼”,辅佐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违背同“弼”,辅佐兴起,指被任用显露、流露狱官贤士4.词类活用(1)人恒过_(2)所以动心忍性_(3)必先苦其心志_(4)劳其筋骨_(5)空乏其身 _ 名词用作动词,指犯错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震撼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痛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财资缺乏5.其他重点词(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_(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3)而后喻 _(4)人恒过_(5)而后作_ (6)入则无法
41、家拂士_(7)征于色_选拔、任用责任,使命了解、明白常常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守法度的大臣辅佐君王的贤士立身,指能有所成就介词,从介词,给连词,表顺承连词,表并列课件24张PPT。第一篇教材精华梳理(五)课标23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与练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缘:沿着,顺着。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夹岸:在两岸。第8篇桃花源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芳草遍地,新鲜美好,
42、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惊异,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鲜美:新鲜美好。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缤纷:繁多的样子。异:惊异,诧异。这里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欲穷其林: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穷,尽。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 似乎有点亮光。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又走了几十步,由狭窄幽暗突然变
43、得开阔敞亮。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舍:离开。?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仅仅、只。?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 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 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之声可以互相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穿戴,都跟桃源外面的人一样。? 俨(yn)然:整齐的样子。?属:类。?阡陌(qinm):田间小路。?交通:交错相通。?相闻:可以互相听到。?种作:此处指耕种劳作的人。?悉:全,都。 外人:桃花源以外的
44、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 自乐。 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见渔人,乃 大惊,问所从来 。具 答? 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于是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之。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回答。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黄发垂髫(tio):指老人和小孩。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怡(y)然:高兴的样子。 乃:于是,就。 所从来:即“从所来”,从何处来。 具:详细。 要(yo):同“邀”,邀请。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 。自云 桃花源中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 邑人 来此绝
45、境 ,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咸(xin):全,都。 问讯:打听消息。 妻子:妻子儿女。 邑人:同乡,乡邻。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 不知 不再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 有汉,无论 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 所闻,?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 遂与外人间(jin)隔: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遂,于是、就。间隔,隔绝、不通音讯。 乃:竟然,居然。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具言:详细地说出。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 至其
46、家,皆出酒食。 他们都感叹起来。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桃花源中人告辞。桃花源中人告诉(渔人)说:“不足 为 外人道也。”“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叹惋:感叹。 延:邀请。 语(y)云:告诉(渔人)说。“语”后省略“之”,代渔人。 不足:不值得,不必。 为:介词,对,向。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处处志 之。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及郡下 ,诣 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
47、记号,遂迷,不复得路。?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 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先前的。 志:做记号。 及郡下:到了郡城。及,到。郡,指武陵郡。 诣(y):拜访。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 规 往。未果 ,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说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但没有实现,寻 病终。后遂无问津 者。不久就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探求桃花源了。 欣然:愉快的样子。 规:打算,计划。 未果:没有实现。 寻:随即,不久。 问津: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津,渡口。 陶渊明(约365427),东晋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因宅边
48、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本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发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再寻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理想社会,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1)层层设疑,虚实结合。文章开头虽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实际上都无从查考。写桃花林奇景,又不说出它的确切地点。待渔人进入桃花源,眼前出现的又是一幅人间生活图景。可是,后来渔人出而复寻,本已做好的标记却又全部消失,桃花源似乎又成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最后虚写南阳刘子骥“欣然规往”,但又“未果”。这种层层设疑、虚实结合的写法
49、,表达了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也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剪裁得体,详略得当。课文第二、三段详写了桃花源中宁静的生活环境和淳朴的社会风尚,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理想的社会画卷。第一、四、五段略写了渔人进入桃花源和出桃花源的事情。1. 通假字便要还家 _ _“要”同“邀”,邀请2.古今异义(1)芳草鲜美古义:? 今义:菜肴、瓜果等滋味好(2)阡陌交通古义: 今义:运输事业总称?(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 今义:男子的配偶?新鲜美好交错相通妻子儿女2.古今异义(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5)无论魏晋古义:? 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6)不足为外人
50、道也古义: 今义:不充足?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要说,更不必说不值得,不必动词,离开名词,房屋动词,做记号名词,标记,记号动词,寻找副词,随即,不久4.词类活用(1)未果,寻病终_(2)复前行_(3)渔人甚异之_名词用作动词,实现名词作状语,向前,往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5.其他重点词(1)夹岸数百步_(2)复前行,欲穷其林_(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_(4)屋舍俨然_(5)阡陌交通_(6)黄发垂髫_在两岸再 尽类整齐的样子田间小路指老人和孩子(7)余人各复延至其家_(8)便扶向路_(9)皆叹惋_(10)诣太守_(11)欣然规往_(12)后遂无问津者_邀请沿着,顺着问路。这里是“访求、探
51、求”的意思感叹拜访打算、计划动词,作为介词,对,向助词,的代词,指见到的景象代词,指问题副词,于是,就副词,竟然,居然代词,这,那代词,这,指桃花源代词,他的课件17张PPT。第一篇教材精华梳理(五)课标23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与练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佩带的珮环碰撞发出的声音,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我的)心情为之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潭水西:向西,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方向。篁(hung)竹:竹林。如鸣珮环:好像佩带的珮环碰撞发出的声音。珮、环,都是玉饰。心乐之:心情
52、为之高兴。乐,以为乐。下:名词作状语,表示方向,向下。第9篇小石谭记尤 清 冽。全石以为底,近岸 ,卷石底以出,?格外清凉。以整块的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青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披拂? 。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水尤清冽(li):水格外清凉。尤,格外。全石以为底:以整块的石头为底。近:用作动词,靠近。卷石底以出: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坻(ch):水中高地。? 屿(y):小岛。?嵁(kn):不平的岩石。?翠蔓(mn):翠绿的藤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蒙
53、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 潭中的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照到水底,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鱼儿静止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轻快敏捷,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可百许头: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许,表示约数。?若空游无所依: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澈,穿透?佁(y)然:静止不动的样子。?俶(ch)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俶尔,忽然。?翕(x)忽:轻快敏捷的样子。潭西
54、南 而望,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犬牙差(c)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 ,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不可以久留, 就题字离去。
55、凄神寒骨: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 悄(qio)怆(chung)幽邃(su):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悄怆,忧伤。 邃,深。 清:凄清。 居:停留。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 者,崔氏二小生 , 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随着同去的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曰恕己,曰奉壹。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隶而从:跟随着同去。 二小生:两个年轻人。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唐代文学家。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又迁柳州刺史,故亦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有柳河东集。这
56、篇散文生动地描绘了小石潭中的石、水、游鱼,以及周围的树木等,着意渲染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环境,抒发了贬居生活的孤凄悲凉。 (1)移步换景。按照游览顺序,移步换景: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2)动静结合,生动描绘。文章第二段,抓住游鱼静与动的姿态进行传神描绘,“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不仅生动地表现了游鱼自由自在的特点,而且从侧面衬托了潭水的清澈。(3)情景交融。“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小石潭衬托出了那种无法摆脱的抑郁的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对冷酷现实的不满。1.古今异义(1)全石以为底古义:今义:认为?(2)乃记之而去古义:今义:前往,到某处?(
57、3)崔氏二小生古义:? 今义:戏曲中生角的一种,扮演青年男子把作为离开年轻人名词,玉饰动词,环绕形容词,清澈形容词,凄清大约可以,能够自跟从游动游览3.词类活用(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_(2)皆若空游无所依_(3)日光下澈_(4)潭西南而望_(5)斗折蛇行_(6)其岸势犬牙差互_(7)心乐之_(8)凄神寒骨_(9)俶尔远逝_名词作状语,向西名词作状语,在空中名词作状语,向下名词作状语,向西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使寒冷名词作状语,向远处4.其他重点词(1)水尤清冽_(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_(3)近岸,卷石
58、底以出_(4)隶而从者_(5)以其境过清_(6)不可久居_格外穿透靠近 翻卷跟随着同去太,过于停留介词,把连词,相当于“而”,可不译介词,因为动词,作为动词,成为课件13张PPT。第一篇教材精华梳理(五)课标23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与练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为鸟,它的名字叫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 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的脊背,不知道长几千里;当它用力鼓动翅膀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空的云。北冥:北海。庄子想象中的北海,应该在北方的不毛之地。冥,同“溟”,海。下文的“
59、南冥”指南海。鲲(kn):大鱼名。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垂天之云:悬挂在天空的云。第10篇北冥有鱼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这只鹏鸟啊,海水运动时将要飞到南海去。这南海是个天然形成的水池。齐谐是一部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专门记载怪异的事物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之时,翅膀击水而行,海运:海水运动。古代有“六月海动”之说,海动必有大风,大鹏可借风力南飞。天池:天然形成的水池。志怪:记载怪异的事物。志,记载。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它凭借着六月的大风
60、离开。”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 正 色 邪?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水击:击水,拍打水面。抟(tu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抟,盘旋飞翔。扶摇,旋风。去以六月息: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息,气息,这里指风。?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2富起来到强起来 第一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 13《猫》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 Unit 4 Customs and Traditions:Review of Passives 语法衔接活动案例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沪外版必修第一册
- 8 安全记心上《平安出行》(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 西藏小区变压器施工方案
- 27《巨人的花园》(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 《3 我的本领大-循环模块与执行器模块组合应用》说课稿-2023-2024学年清华版(2012)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001
- 9元日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Unit 3 Seasons Lesson 2(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二年级下册
- 倒卖人口合同范例
- 邵阳市职工劳动能力鉴定表
- 稀土配合物和量子点共掺杂构筑发光软材料及其荧光性能研究
- 卫生部手术分级目录(2023年1月份修订)
- JJG 921-2021环境振动分析仪
- 中药炮制学-第五、六章
- 中国风军令状誓师大会PPT模板
- 小儿高热惊厥精品课件
- 2023机械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2年电拖实验报告伍宏淳
- 丰田汽车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体系研究(2021)
- 即兴口语(姜燕)-课件-即兴口语第一章PPT-中国传媒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